金属工艺学知识点总结

  • 格式:doc
  • 大小:21.00 KB
  • 文档页数: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属工艺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金属结构

1.固态金属在不同温度区间具有不同晶格类型的性质,称为同素异构性。

第二章:金属的工艺性能

1.加热缺陷:过热和过烧,氧化和脱碳,吸气和蒸发,压力和变形

2.多晶体塑性变形包括晶内变形和晶间变形,晶内变形主要是滑移变形,晶间变形包括滑动和转动变形。

3.金属的塑性变形分为冷变形和热变形

4.使零件在工作中产生的最大正应力方向与纤维方向一致,最大切应力方向与纤维方向垂直,纤维分布与零件的轮廓相符合。

5.铸造性好坏取决于金属充型能力和收缩。影响充型能力的三要素:金属成分,温度和压力,铸型填充条件(铸型蓄热能力,铸型温度,铸型排气能力)。

6.在铸型中设置和安放冷铁可消除缩孔和缩松。

7.可锻性用金属的塑性和变形抗力来衡量。

第四章:铸造

1.制定工艺规程的内容:确定正确的铸造方法,绘制铸件工艺图,选定合理工艺参数

2.选择浇注位置:铸件的重要工作面或主要加工面应朝下或成侧立状态,铸件的大平面结构或薄壁结构应朝下或成侧立状态;有利于补缩防止在铸件中产生缩孔。

3.拔模斜度:铸件上垂直分型面的各个侧面应具有斜度,以便于把模样从砂型中取出,并避免破坏型腔。

4.型芯头起到定位和支撑型芯及引导型芯中气体排出的作用。

5.金属型铸造常用的工艺措施:喷刷涂料;合适的工作温度;严控开型时间,防止产生白口组织。

6.熔模铸造过程:制熔模,组合模组,模组脱脂,涂挂涂料撒砂,型壳硬化,脱模,焙烧型壳,造型,浇注。

7.压力铸造中,涂料喷刷在型腔表面,起保护型腔和减少摩擦阻力作用。

8.避免铸造缺陷的合理结构:铸件壁厚合理取值;铸件壁厚力求均匀,避免局部过厚形成热结结构;铸件各壁之间应均匀过度,两个非加工表面所形成的内角应设计成圆角;避免铸件产生翘曲变形和大的水平平面结构。

9.简化工艺过程的合理结构:分型面合适数量应少,外形应便于取出模样;合理设计凸台和避免侧壁具有妨碍拔模的局部凹陷结构;设计铸件应合理确定结构斜度(凡垂直于分型面的非加工表面都应设计出斜度。);铸件结构应有利于型芯的固定,排气和清理。(可采用开设工艺孔措施来达到放芯稳定,排气通畅和清理型芯方便的目的)

10.熔模铸造时应考虑的问题:便于从压型中取出蜡模和型芯;孔,槽不宜过小或过深;壁厚均匀,同时凝固,避免分散的热节。

11.金属型铸造时注意的问题:便于取件,抽出金属型芯;孔径不宜过小或过深;壁厚均匀。

12.压力铸造时应注意的问题:消除侧凹和深腔,便于抽芯;采用薄壁,壁厚均匀。

第五章:塑性加工

1.塑性加工常用的方法有:自由锻,模锻,板料冲压,轧制,挤压,拉拔。

2.自由锻分为基本工序,辅助工序,精整工序

3.模锻分为锤上模锻,胎模锻,压力机上模锻。

4.模膛分为模锻模膛,和制培模膛。模锻模膛有终锻模膛和预锻模膛,二者区别是预锻的圆角和斜度较大,没有飞边槽。制培模膛有拔长,滚压,弯曲,切断模膛。

5.模锻的工艺规程:制定模锻件图;计算培料尺寸;确定模锻工步;选择设备及安排修正工

序等。修正工序包括:切边和冲孔;校正;热处理;清理;精压。清理主要去除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氧化皮,所沾油污及其他表面缺陷,残余毛刺。热处理消除模锻件的过热组织或加工硬化组织,一般采用正火或退火。

6.板料冲压成形的冲压工序分为分离和变形工序。分离工序有:冲裁,修整,切断;变形有拉伸,弯曲,胀形,翻边。

7.自由锻件结构设计应注意的问题:避免椎体或斜面结构;几何体的交接处不应形成空间曲线;避免加强筋,凸台,工字型截面或空间曲线形表面;采用锻-焊,锻-螺纹连接工艺。8.模锻件结构设计应注意的问题:确定合理分模面;设计模锻斜度,模锻圆角;零件外形力求简单,平直和对称;避免有深孔或多孔结构;采用锻-焊组合工艺。

9.冲压件结构设计应注意的问题:落料件的外形和冲孔件的孔型应力求简单,对称,避免长槽与细长悬臂结构;冲孔件或落料件上直线与直线,曲线与直线的交接处,均应用圆弧连接。

10.改进冲压件结构措施:采用冲焊结构;采用冲口工艺,以减少组合件数量;在使用性能不变的情况下,简化拉深件结构,减少工序节约成本。

第六章:焊接

1.电弧焊中的电焊条由焊芯和药皮组成。焊芯起导电和填充焊缝金属的作用,药皮则用于保证焊接顺利进行并使焊缝具有一定的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

2.等离子弧焊接与切割的三种压缩效应:机械压缩效应;热压缩效应;电磁收缩效应。

3.焊接变形:纵向和横向的收缩变形;角变形;弯曲变形;扭曲变形,波浪变形。

4.预防焊接应力的措施:在结构设计中采用对称结构或大刚度结构焊缝对称分布结构;施焊中采用反变形措施或刚性夹持方法;正确选择焊接参数和焊接次序。

5.矫正变形的方法有:机械矫正法,火焰加热矫正法。

6.其他常用焊接方法有电阻焊,摩擦焊,钎焊,电渣焊等。电阻焊分为点焊,缝焊,对焊(电阻对焊,闪光对焊。前者是先施压后通电,后者是先通电后施压)。钎焊分为硬钎焊和软钎焊。

7.钎焊的特点是:工件加热温度较低,组织和力学性能变化很小,接头光滑平整,工件尺寸精确;可焊接性能差异很大的异种金属,对工件厚度的差别也没有严格限制;对工件整体进行钎焊时可同时焊接多条解封组成的复杂形状构件,生产率很高;设备简单,投资费用少。第七章:金属切削加工基础

1.对刀具材料的要求:较高的硬度;良好的耐磨性;良好的耐热性;足够强度和韧性;良好的工艺性。

2.切削种类:带状,节状,粒状,崩碎。最常见的是带状切削。

3.积屑瘤使刀具工作前角增大,减小了切削力,起到保护刀刃,减小刀具磨损的作用。

4.影响积屑瘤产生的因素是工件材料和摩擦系数。为避免积屑瘤,一般精车,精铣采用高的切削速度。

5.切削速度对切削温度的影响最大,背吃刀量的影响最小。

6.切削液的种类有水基切削液,油基切削液。

7.加工质量包括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加工精度包括尺寸,形状,位置精度;表面质量包括表面粗糙度,加工硬化,残余应力。

8.切削加工用量的合理选择:背吃刀量,进给量,切削速度。

9.留出加工余量是为了切除上一工序所留下来的加工误差和表面缺陷。

第八章:外圆,内孔,平面加工

1.外圆包括车削和磨削。车削包括粗车,半精车,精车;磨削包括纵磨,横磨,无心外圆磨。纵磨生产率低,适合单件小批生产;横磨生产率高,大批大量生产。无心外圆磨适用于大批大量生产,其砂轮起切削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