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54.50 KB
- 文档页数:4
4《古诗词三首》【教学目标】1.会认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洞庭、江南、敬亭山”等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诗词并背诵、默写这三首诗,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3.会感受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能有感情地朗读诗词并背诵默写这三首诗,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会感受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
【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1. 江南,风景如画,秀丽多姿。
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挥洒文字,寄情山水。
那么,在李白、刘禹锡、白居易的笔下,江南有着怎样的美丽风光呢?让我们走进《古诗词三首》去细细品味吧!2.走近作者:李白:(701~762)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唐朝著名诗人,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有“诗仙”之称,和杜甫合称“李杜”。
其诗豪迈奔放,别具一格。
主要作品:《蜀道难》《行路难》《望庐山瀑布》《将进酒》等。
二、学习字词1.出示会认字、易读错字和多音字,引导学生识记。
2.理解词语。
三、初读感知1.出示自读提示:(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诗,努力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想一想:这首诗描绘了哪里的风光?2.检查自读情况: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3说一说这首诗描绘哪里的风光?这首诗描绘的是敬亭山的自然风光。
四、品读释疑1.讨论交流,合作探究,展示汇报,教师明确:(1)译文:天上几只鸟儿高飞远去,没有了踪迹;寂寥的长空有一片白云,却不肯停留,越飘越远。
我静静地凝视着敬亭山,觉得敬亭山也在看着我,彼此总是看不够,此时此刻,我的心里只有这空空的敬亭山了。
(2)“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这两句诗写了诗人怎样的心境?这两句诗写眼前之景:有鸟,却“高飞尽”;有云,却“独去闲”。
“尽”“闲”二字,营造出静寂的境界。
诗中“动”中有“静”,以“动”衬“静”,烘托诗人心灵的孤独和寂寞。
(3)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这两句诗采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写诗人与敬亭山的相知之情。
8*.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目标]1.会认9个生字,掌握多音字“着”。
2.默读课文,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和千年梦圆的经过,激发民族自豪感。
3.通过查找资料,了解我国航天领域的最新成就。
[教学重难点]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和千年梦圆的经过。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交流资料,引出课题1.昨天布置同学们收集有关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的个人资料,现在请大家拿出来我们一起交流一下。
2.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被称为中华民族的航天英雄,其实在中华民族的航天历史上还有许多我们不知道的英雄。
月球上有一座环形山,它的名字叫“万户”,万户做了什么呢?为什么月球上的环形山用他的名字来命名呢?(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提出不懂的问题1.学习生字词,掌握多音字。
(1)指导识字正音。
强调“载人航天”中的“载”读“zài”,“着陆”中的“着”读“zhuó”。
(2)理解词语。
(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2.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试着自己提几个问题。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提了哪些问题,鼓励学生大胆提问。
3.师提问:同学们,通过刚刚的阅读,大家提了哪些问题呢?预设1:文章写我国的载人航天发展,为什么第1自然段要列举很多的神话传说?(这是根据文章的写法提问)预设2:通过对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的了解,你有什么启示?(对阅读启示进行提问)三、精读课文,理解感悟(一)整体把握,读懂文章主要内容1.默读第1自然段。
思考:这一段描写了哪些内容?为什么要这样写呢?(写了千百年来流传的神话传说。
这些神话传说是人们对月球,对太空的美好想象,也正是这些美好的想象激发人类不断去尝试、探索。
)2.学习第2、3自然段。
万户的试验成功了吗?(没有)既然万户的试验没有成功,为什么在文中要把他称为人类飞行探索的先驱呢?(因为万户敢于探索的奉献精神,鼓舞了后代不断去尝试。
)(二)精读第4—7自然段1.虽然在探索的道路上我们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是我们始终没有放弃,凭借着我们一代又一代人艰苦卓绝的尝试,我们又取得了哪些成就呢?2.我们的“千年梦”是怎样一步一步实现的呢?(请学生说,教师相机板书)(三)分析重点语句,升华情感1.文章有条不紊地讲述了圆梦的不易历程,让我们倍感自豪,文章中哪些句子能够引起我们强烈的共鸣呢?语句1:数百年来,坚定而执着的炎黄子孙……飞离地球的努力。
第二单元教学计划一、单元教学内容分析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自然奥秘,科学技术”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
主要由《琥珀》《飞向蓝天的恐龙》《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和《千年梦圆在今朝》4篇课文组成。
本单元以准确、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自然的奥秘,科技的神奇,目的是引导学生感受科技的魅力,激发热爱科学、探索自然的兴趣。
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是说新闻,要求能够是准确表达信息,清楚、连贯地讲述新闻。
本单元写作的题目是《我的奇思妙想》,要求写出发明物品的样子及功能。
分析例文,总结写作方法技巧,再练习写一写并修改。
用讨论交流法引导学生表达习作,互评法互相点评习作。
本单元语文学习园地主要内容是如何解决自己不会的问题。
认识数字的大写,学会填写汇款单。
认识新生词语的含义,学习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积累理解一组对联。
交流重点是练习交流解决难题的方法及理解新词,学会用作比较的方法写一段话。
理解并积累对联。
本次读书吧的内容是读《十万个为什么》,重点是学习内容的有趣和表达的生,学会质疑释疑。
二、单元教学重难点1.教学本单元课文,应该指导学生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问题。
三篇课文中语句表达非常精妙,阅读时,学会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问题。
2.本次口语交际是说新闻,重点是准确表达信息,清楚、连贯地讲述新闻。
3.展开奇思妙想,写一写自己想要发明的东西。
本单元安排了习作《我的奇思妙想》,要写出你的发明的物品是什么样子的,有哪些功能,这项发明带给你什么快乐。
写之前学会仿照课文提示列一下提纲。
4.语文学习园地重点学会积累好词好句,用小组合作探究法完成练习。
三、单元课时安排5.琥珀…………………………………………………………………2课时6. 飞向蓝天的恐龙…………………………………………………2课时7. 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2课时8. 千年梦圆在今朝…………………………………………………1课时口语交际:说新闻……………………………………………………1课时习作:我的奇思妙想…………………………………………………1课时语文园地………………………………………………………………2课时快乐读书吧……………………………………………………………1课时5. 琥珀教学目标:1.会认“琥、珀”等11个生字,会写“怒、吼、脂”等15个生字。
4.古诗词三首学习目标:1.认识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洞庭、江南”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3.学习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4.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品味诗句,指导背诵,积累语言。
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江南山水的特点,激发爱美的情趣。
《独坐敬亭山》一、激趣导入1.导语:祖国的千山万水是那么多姿多彩,那奔流不息的江河,那连绵起伏的丘陵,那直插蓝天的雪峰,那辽阔的草原……真是江山如画。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
2.揭题:首先让我们到安徽省宣州市郊去游览“敬亭山”谁来背背李白的诗,会几首就背几首。
二、学习点拔:(1)出示诗,全班齐读古诗正音。
(2)复习学习古诗方法:解诗题,知作者抓字眼,明诗意多诵读,悟诗情(3)解诗题,知作者1.独:独自一人。
独自一人坐着看敬亭山2.李白:李白(701-762),字太白,后人称为诗仙,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他写了大量歌颂祖国河山、揭露社会黑暗和蔑视权贵的诗歌。
他的诗对后人有深远的影响。
(4)抓字眼,明诗意1.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古诗①读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②结合上下诗句理解词语意思③自己弄不懂的地方和小组交流讨论2.检查合作学习情况①指名读②汇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众鸟:鸟儿们;高飞尽:都飞远了(孤帆远影碧空尽)。
③师小结:从这两句诗句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李白很孤单)④介绍背景:这首诗是李白被迫离开长安后,经过了长达十年的飘泊生活,来到宣城时所写。
在长期的飘泊生活中,他饱尝了世态炎凉的滋味,增添了孤独寂寞之感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相看:对看;厌:满足只有“我”和敬亭山对看总不感到满足⑤指名完整叙述古诗概意:天上几只鸟儿向远处飞去,直到看不见影子;天上的那片云也悠闲地飘向远方。
此时此刻,只有敬亭山和我互相看着,怎么看也不觉得满足。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口语交际(教案+反思)[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走进社会,了解和搜集天下大小事,训练学生收集材料的能力。
2.培养学生整理信息、准确传达信息的能力。
3.提高口语交际能力,激励学生关心国内外大事和身边小事,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1.培养学生整理信息、准确传达信息的能力。
2.结合具体交际内容、情境,培养学生的认识、评价能力和交际应变能力。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前导入、明确交际内容1.课前导入:通过报纸、网络、电视、广播等这些方便、快捷的途径,我们随时都能了解到国内外的新闻,让地球变得越来越小,作为“地球村”的村民,我们应该关注国内外发生的事情。
今天就让我们说一说自己课前搜集的新闻吧!2.学生齐读课本上的四则新闻,并说说通过这几句话你对新闻有了怎样的认识。
3.在你课前了解的新闻中,选一则自己最感兴趣的和同学交流。
注意说明新闻的来源,说清楚新闻的内容,且不随意更改内容。
最后,还可以说说自己对这则新闻的看法。
(明确交际内容)二、交际指导1.教师结合刚才学生对新闻的认识明确新闻的概念、来源和特点。
概念:新闻也叫“消息”,指对国内外新近发生的具有一定社会价值的人和事的简要而迅速的报道。
来源:报纸、广播、网络、电视、口耳相传等。
特点:①真实性;(内容真实存在,不能虚构)②时效性;(即具有时间限制)③准确性。
(与事实相符合)2.学生齐读课本上的四则新闻,并讨论这四则新闻可能的来源和特点。
3.学生讨论交流说新闻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注意事项:准确传达新闻内容,不要随意更改内容,注意新闻的简洁性。
如:“××电影官方微博宣布,电影××票房破47亿,位列中国影史电影票房榜第三!”这则新闻没有时间,没能准确传达新闻内容,并且进行了随意的改动。
三、学习交际范例,正确表达看法1.课件出示一则新闻:今天要给大家报道一则新闻,有12只熊猫宝宝进驻香江野生动物世界长隆大熊猫中心,他们要为亚运会加油助威。
课题诚信人生+心灵乐章—第二单元“以诚待人”群文阅读课型群文阅读设计人指导教师审批人学习内容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学习目标1.让学生运用课堂上学到的阅读方法走进文本,感知故事内容,体会课文丰富的人文内涵,进一步拓展“以诚待人”的主题。
使学生进一步提高认识,受到真诚待人、重诺守信、宽容理解的品质教育。
2.启发学生与文本中的人物进行对话,并通过揣摩、品味作者对人物语言、行动及外貌描写等词句,感受人物的思想品质,体会作者的表达方式。
3.在感知课文主题和人物形象的基础上积累语言。
学习重点分享学生同步阅读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等,引导品味语言;丰富学生的语言,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学习难点启发学生与文本中的人物进行对话,并通过揣摩、品味作者对人物语言、行动及外貌描写等词句,感受人物的思想品质,体会作者的表达方导学方法朗读感悟情境体验讨论交流导学准备班班通资源、导学案学习过程一、谈话导入又到了我们群文阅读交流会的时间了,我看到孩子们都准备好了阅读概览表,已经急切地想要与大家交流阅读感受了,老师也很愿意分享大家的阅读体验。
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组图片,看看大家是不是一眼就能认出每张图片是关于哪篇课文的。
(多媒体出示本组课文的插图,生说课题)归纳主题:这些课文表现了同一个主题---以诚待人。
这节课我们用画知识树的方法再次走进同步阅读教材《百合花开》的第二单元,拓展这一主题。
(出示知识树树干,在树干上打出“以诚待人”)这就是知识树,是一棵“以诚待人”的树,相信通过我们精彩的阅读展示,会让这棵树枝繁叶茂,硕果累累!二、主题回顾1.在知识树上依次打出4篇课文的题目。
我们先来看看这四篇课文分别从哪个方面来表现“以诚待人”这一主题的。
(多媒体出示知识树,生说,师出示)《中彩那天》:诚信;《万年牢》:实在《尊严》:维护《将心比心》:关爱2.在同步阅读教材中,也选编了六篇以“以诚待人”为主题的文章,我们重点阅读了其中的五篇(出示课件五篇文章的题目在知识树上,学生说课题,老师依次在知识树上打出课文题目)《魔笛声中的喜与优》;《一块钱的坚定》;《把厕所打扫得比厨房还干净》;《和父亲一起收破烂》三、阅读概览1.前几天,老师已经布置让同学们进行了认真的阅读,并且填写了《群文阅读概览表》。
《习作二》教案教学目标:1、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学会向别人说心里话,并引导学生弄清什么是心里话。
2、选择印象最深的或最想说的事有条理地表达出来。
3、在交流中学会倾听、学会倾诉,尊重别人独特的内心感受。
4、组织评议习作,修改习作。
5、让学生逐渐养成修改习作的习惯。
教学重点:1、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学会向别人说心里话,并引导学生弄清什么是心里话。
2、组织评议习作,修改习作。
教学难点:1、能具体、有条理地把心里话表达出来。
2、组织评议习作,修改习作。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导入:同学们,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人,经历许多事。
这些事或让你感动,或让你伤心,或让你苦闷,或让你兴奋……在你的心中一定有许多心里话想对别人说。
今天,老师就给同学们提供一个倾诉的机会,让大家敞开心扉,一吐为快。
(板书:说说心里话)二、启发引导,开阔思路1、认真审题,明确要点。
齐读要求,说说什么是心里话?生1:心里话就是自己最想说的话。
生2:必须是真话,不是假话。
生3:一定要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情感。
2、引导对谁说,明确说的对象。
师:大千世界,我们接触的人有很多,你最想对谁说呢?生1:我最想对爸爸妈妈说。
生2:我想对爷爷奶奶说。
生3:我想对姥爷说。
师:这些都是对自己的亲人说,还可以对邻居、伙伴,所有熟悉的或陌生的人说。
……3、启发可说内容,确定说的内容。
生活中,我们会碰到各种各样的事情。
如,高兴激动的、难过悲伤的或是委屈懊悔的……只要是自己感受深的、真实的事都可以说,想一想,你想对谁说,说什么?三、引导口述,指导选材1、小组同学说出心里话,师巡视指导,鼓励学生勇敢表达。
2、各组派代表说心里话。
生1:我最想说的话是:妈妈,感谢您给我的爱。
有一次,我突然发高烧,恰巧爸爸出差,外面又下着大雨。
妈妈毫不犹豫地背着我走出家门,为了打到车,妈妈全身都被雨淋湿了。
来到医院,妈妈的衣服都湿透了。
我打上针,烧渐渐退了,可妈妈却感冒了。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
单元能力目标1.掌握词语盘点中的所有字词。
2.品读课文,品味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外貌等描写方法。
3.积累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和描写诚信方面的名人名言。
教学课题 5 中彩那天教学课时 2 备课教师
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注意“德”的书写,理解“迷惑不解、闷闷不乐”等词语的意思。
2. 抓住重点词、句、段,了解课文内容,联系上下文讨论:父亲面临的道德难题指的是什么?他是怎样面对和处理这个难题的。
3.联系实际,交流对“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的体会。
知道诚实守信的是人的精神财富,树立高尚的做人准则。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课文中富含哲理的句子。
教学重点与难点1.了解课文内容,联系上下文讨论:
父亲面对的道德难题指的是什么?他是怎样面对和处理这个难题的?
2.体会“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的意思。
3.难点:分层写话,写出自己真实的感受。
教学准备
及手段
幻灯片
教学流程:动态修改部分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词。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3.熟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读题,读准“中”,理解“中彩”的意思(中奖),交流:假如你中彩了,
会是什么样?(兴奋不已;高兴地跳起来;大专用欢呼;逢人便讲……)
可以用哪些成语形容自己中彩后的心情(当时的状态)?(欣喜若狂、喜出
望外、捧腹大笑、乐不可支、兴高采烈、手舞足蹈……)
可是有人却是这样的心情,出示词语,读:心事重重、心神不定、愁眉
不展。
你知道他是谁吗?
师:让我们走进这位父亲,去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中彩那天到底反生了什
么事情?
二、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生字新词
1.了解概括方法(问问题,然后把答案组织起来概括):主人公是谁?(父
亲、母亲、我、库伯)经历了一件什么事情,他是怎么处理的?
2.小组交流后,全班反馈,了解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3.结合学生的回答,指导字词学习和难句的朗读。
(1)原来,一辆崭新的奔驰牌汽车将以抽奖的方式馈赠给中奖者。
读准:崭新、奔驰、馈赠,点拨:赠的字形:赠送、捐赠、赠品
(2)原来,父亲买彩票时,帮库伯先生捎了一张,并做了记号。
读准:库伯、捎了一张,理解“捎”的意思(顺便带),联系生活实际,你有帮别人顺便带东西的事情吗?
积累:捎口信、捎封信、捎件衣服、捎带
(3)父亲是汽车修理厂的技工,技术精湛,工作卖力,深得老板的器重。
他梦寐以求的是能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汽车。
读准:精湛、器重、梦寐以求,理解“精湛”意思,具体联系句子理解:修理汽车的水平很高、能很好地解决汽车出现的各种问题。
梦寐以求,联系自己的实际:你有梦寐以求的事情么?
出示句式:我梦寐以求的是。
或是我梦寐以求的事情。
把“我”换成其他人再说一说。
三、整体感知,走近“我”的一家
1.再次自主练读课文,你觉得这是怎样的一家人?从文中找出有关句子体会,说说自己对这家人的印象。
交流(1)生活很贫穷
聚焦第一自然段,指名读句子。
“ 拮据”怎么理解?“生计”的近义词是什么?(生活)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你能读出这种度日如年的感觉吗?
(2)精神富有,很诚信,很令人感动。
出示句子:“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
”
读母亲的话。
母亲“常常”安慰家人,看出什么?还能体会到什么?(体会到家境贫穷,但一家人诚实守信)
你能举个例子吗?----什么时候、什么事、母亲常说这句话。
创设情境朗读。
师创设情景导读:
当父亲感到身上担子重时,母亲常安慰父亲,说……
当看到自己的孩子吃不饱、穿不暖时,母亲常安慰自己说……
当孩子抱怨没有玩具时,母亲常安慰孩子说……
小结:这句话成了他们家做人的尺度,他们穷,却诚实守信。
四、存疑结课:
师:人生富有戏剧性,就是这样一家人。
有一天,却中了一个大奖,这对他们诚实守信的做人准则进行了一次巨大的考验。
他们是怎么做得呢?下节课学习。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抓住重点词、句、段,联系上下文,体会“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的意思。
2.有感情朗读课文,积累富含哲理的句子。
3.积累关于诚信正直的格言,能感受到诚实对做人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字词复习导入
1.读一读:第一组(会读写):维持、馈赠、道德、橡皮、百货、奔驰、
迷惑不解
第二组(能读准):拮据、梦寐以求、捎带、话音刚落、教诲、、精湛、闷闷不乐
2.师导入:中奖本来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可这次中彩对这一家人却是一次严峻的考验,特别是作为一家之主的父亲,正面临着一个道德难题。
默读全文,说一说:父亲面临的道德难题是什么?
联系课作,选一选:(1)把中奖得来的汽车还给库伯。
(2)把中奖得来的汽车留下。
(3)是否把中奖得来的汽车还给库伯。
二、围绕是否还车,结合重点句,细读课文
1.自由读全文,从文中找一找有关句子,说说留车的理由。
2.学生自主表达后,师逐一出示句子,朗读练习:
(1)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我们家生活拮据,全家六口人全靠父亲一人工作维持生计。
(2)他梦寐以求的是能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汽车。
(3)商店扩音器里大声叫着我父亲的名字,表示这辆彩车已属于我家所有……
(4)原来,父亲买彩票时,帮库伯先生捎了一张,并作了记号。
过后,两人把此事都忘了。
(5)彩票上的“K”字很容易擦去。
(6)“可是,库伯是有钱人,我们家穷呀!”我激动地说。
3.父亲多么希望那个K字不存在啊!所以他曾经擦掉过,带着这种心理,父亲开车去了。
师生合作读父亲开车的句子。
(我看见父亲开着车从拥挤的人群中缓缓驶过。
)领到汽车了,父亲的表现却很反常,你找到了哪些引人深思的词句?
指导读“神情严肃”
严肃到什么程度?看图,再读,读出心情的沉重。
“把我赶了下来”说明什么?……烦
父亲开车去了,车得到了,为什么还这么烦?
(预设:A他成了车的俘虏!B虽然K字擦掉,但阴影永远擦不掉,一生将在不安中度过,将受到良心的谴责。
C 为了教育孩子的问题,心灵压上了一块石头。
D 擦掉K字,把自己一生诚实守信的心灵毁了……)
想象:父亲开着车从拥挤的人群中缓缓驶过,他神情严肃,心里想:________。
父亲看见儿子几次想上车,心里想:___________,便咆哮着要他滚开。
4.自由读全文,从文中找一找有关句子,说说还车的理由。
交流:
(1)我看了好几遍,终于看到中彩的那张角上有用铅笔写的淡淡的K字。
(2)原来,父亲买彩票时,帮库伯先生捎了一张,并作了记号。
小结:多年以后,也许得到的车已变得陈旧,但心灵却难于得到平静;唯有诚信,才应该是我们永恒的追求。
所以父亲权衡再三,决定把车还给库伯。
齐读第9自然段。
三、写话练习,深入体会诚信的重要性
1.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库伯派人来开汽车了,一家人会有怎样的表现呢?选择其中一个说一说,
如果你是库伯,你会说什么……
如果你是妻子,你会说什么……
如果你是孩子,你会说什么……
2.围绕课作第六题,小练笔
开头:库伯先生派人把车子开走了,看着崭新的奔驰汽车越行越远,……学生写话练习
父亲永远会拥有朋友的友情,永远能心情坦荡地生活,永远能让孩子明白怎样做人。
也许父亲最在意的是内心的安宁与满足。
3.齐读“一个人只要……”和最后一段。
小结:幸运的中奖也许就这一次,而在这一刻,父亲和我们都坚持了诚信做人,所以说这一时刻是一生中最富有的时候。
3.读了课文,你有怎样的启发和感受呢?能像文中那位母亲一样用一句精炼的语言概括吗?
4.积累:正直和诚实还没有发现代用品,人们缺少它就没法取得成功。
──布雷默(德国著名的足球运动员)
没有一种遗产能像诚实那样丰富的了。
──莎士比亚(英国著名的诗人)
对自己忠实,才不会对别人欺诈。
──莎士比亚
5.分层作业设计:
★积累课文中富含哲理的话和课外关于诚信的名言2句。
★★像这样的故事,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搜集这样的事例。
★★★小练笔:为父亲写几句颁奖词。
板书设计:
5 中彩那天
父亲还车
拮据——————————————富有
诚信是人生最大的财富
心得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