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沿海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及空间格局演变
- 格式:ppt
- 大小:69.51 KB
- 文档页数:1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中质量监测地理试卷2024.11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答题要求1.本试卷共8页,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卷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卷交回。
2.答卷前,考生须用0.5mm黑色水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试证号填在答题卷上相应位置,并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贴条形码上的姓名、考试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策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4.非选择题须用0.5mm黑色水笔作答,答案须写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内;如需改动,先划掉原答案,再写上新答案;不得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5.如需作图,必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须加黑、加粗。
一、单项选择题:共22题,每题2分,共44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距今5500万~4200万年的喜马拉雅运动使青藏高原全部成陆。
青藏高原地区喀斯特地貌发育较为普遍,不同高程下喀斯特地貌类型、发育特征均存在明显差异。
图为“青藏高原不同高程喀斯特地貌形态示意图”。
据此回答1~3题。
1.青藏高原地区的喀斯特地貌最早发育于()A.新生代 B.中生代 C.石炭纪 D.寒武纪2.青藏高原地区的晚年期喀斯特地貌多位于()A.低海拔 B.中海拔 C.高海拔 D.极高海拔3.高海拔区的喀斯特地貌,受到的主要外力作用表现为()A.风化剥蚀 B.风力侵蚀 C.流水溶蚀 D.重力崩塌看惯日出日落,想拍海上月出,对天气要求极高。
图为上海市(31.2°N,121.5°E)某摄影师北京时间2024年7月21日在浦东南汇嘴拍摄的“海上升明月景观图”。
据此回答4~6题。
4.该图可能摄于北京时间()A.5:20 B.7:20 C.17:20 D.19:205.此时,明月位于南汇嘴()A.东北 B.东南 C.西南 D.西北6.该日,上海的昼长约()A.10小时 B.12小时 C.14小时 D.16小时对流风暴中的冷气流在低空扩散,与暖湿空气交汇引发地面强风的前缘称为“阵风锋”。
一、单项选择题:共23题,每题2分,共46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罗弗敦群岛位于挪威北部( 68°N附近),捕鱼为岛上居民主要经济活动。
图1为“罗弗敦群岛聚落景观图”。
据此回答1~3题。
1.许多居民房屋底部以木柱支撑,屋顶用厚重石板铺设,这样建造主要是为了A.防御海浪,便于出行B.扩展用地,抵御强风C.稳固地基,承受积雪D.减少潮湿,保暖防寒2.岛上搭建了许多木架,其主要功能是A.风干海鱼B.晾晒衣物C.堆放薪柴D.圈养牲畜3.该岛最能吸引世界游客的景观是A.林海B.冰川C.雪原D.极光国际空间站距地面约420km,每90分钟环绕地球一周。
空间站反射阳光,在一定条件下,人们肉眼可以看到明亮的光点划过天空。
图2为“国际空间站某时段轨迹和某时刻位置示意图”,图中阴影表示黑夜。
据此回答4~6题。
4.空间站到达北京上空约需A.15分钟B.30分钟C.45分钟D.60分钟5.空间站到达北京上空时,北京时间大致是A.9:40B.10:10C.10:40D.11:106.空间站从图示位置飞行1小时,在这期间能看到空间站的地点是A.圣地亚哥B.卡马匡C.马纳卡拉D.上海2022年3月25—30日,北美部分地区受到冷空气影响,出现降温。
图3为“冷空气影响期间降温范围及31日地面天气形势图”。
据此回答7~9题。
7.影响图中降温区分布特点的因素是A.海陆位置B.地形格局C.植被覆盖D.洋流性质8.因受暖锋影响,31日最可能的降水区域是A.甲B.乙C.丙D.丁9.造成此次降温的天气系统,31日已移向A.太平洋B.大西洋C.北冰洋D.墨西哥湾布兰德山位于非洲纳米比亚北部,是典型的花岗岩山体。
图4为“布兰德山及周边区域地质地貌遥感影像图”。
据此回答10~12题。
10.布兰德山花岗岩岩体的成因是A.火山喷发B.沉积作用C.变质作用D.岩浆侵入11.布兰德山山体高耸的主要原因是A.差异侵蚀B.化学溶蚀C.河流侵蚀D.风力侵蚀12.与布兰德山花岗岩岩体年龄最接近的是A.花岗岩区B.变质岩区C.沉积岩区D.接触变质岩区水丰水库位于鸭绿江上,发电为其主要功能。
2017年高考文综真题试卷(地理部分)(江苏卷)一、单项选择题1.据微信大数据分析,2017年春节期间,全国微信红包收发总量突破460亿个。
图1为“省际间红包单向流量前五位省份分布图”。
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省际间红包单向流量最大的是(2分)A.京一冀B.闽一川C.桂一黔D.粤一湘(2)省际间红包单向流量分布状况反映了地理(2分)A.要素综合性B.环境复杂性C.空间邻近性D.条件相似性2.某乘客乘航班从悉尼起飞,约9小时后抵达广州。
下图为“航班起飞时的全球昼夜状况图”。
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乘客抵达广州时的北京时间大约是()A.12点B.15点C.18点D.21点(2)该日悉尼和广州()A.日出同为东南方向B.正午树影朝向相同C.正午太阳高度相同D.昼夜长短状况相同3.图3为“某地区的地质剖面示意图”。
读图回答问题。
(1)地质构造和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2分)A.甲乙丙B.乙丙甲C.丙乙甲D.丙甲乙(2)在地质演化过程中,形成褶皱的次数是(2分)A.1B.2C.3D.44.2017年5月5~6日,我国东北部分地区在立夏之后罕降暴雪。
图4为“5月6日0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最可能降暴雪的地点是(2分)A.甲B.乙C.丙D.丁(2)此时,远在我国南方戊地的天气状况为(2分)A.晴,西南风B.阴,西北风C.晴,东南风D.阴,东北风5.我国东南沿海某地拟修建一座水位60米的水库。
下图为“拟建水库附近地形示意图”。
读图回答问题。
(1)建设成本最低的水库大坝宜建在()A.甲B.乙C.丙D.丁(2)水库建成后能够()A.改善航运条件B.开发河流水能C.增加径流总量D.消除地质灾害6.“绿色出行”新理念已为我国许多城市市民所接受。
图6为“1986~2015年某城市市民主要出行方式变化图”。
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新理念对市民出行方式产生明显影响的年份开始于(2分)A.2000年B.2005年C.2007年D.2011年(2)市民出行方式变化对该城市产生的主要影响是(2分)A.优化城市空间结构B.改善城市交通状况C.改变城市服务功能D.扩大城市地域范围7.图7为“某年我国部分省市城乡65岁及其以上人口占各自总人口比重图”。
中国沿海地区经济空间差异的动态演化作者:赵璐, 赵作权来源:《世界地理研究》2014年第01期摘要:本研究应用标准差椭圆方法,基于沿海地区113个城市对2003年~2011年沿海地区经济空间差异展开动态研究。
结果表明:①沿海地区经济空间差异主要存在于南-北方向,呈明显的减小趋势;②沿海地区经济空间差异波动与区域经济空间格局演化相吻合,沿海地区GDP空间分布明显扩张,人口空间分布略有收缩,二者空间分布重心间的距离减小;③同时期,我国经济空间差异主要存在于东-西方向,具有减小态势,沿海地区经济空间差异与其变化趋势大致相同。
建议构建以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为核心的经济发展区,有助于促进沿海经济空间由南向北发展;加大对安徽、湖北等靠近全国人口重心的经济投入力度,可以减小全国经济空间差异,促进我国经济的沿海-内陆双轮驱动发展。
关键词:经济空间差异;经济空间结构;标准差椭圆;沿海地区;中国中图分类号:F129.9 文献标识码:A1 引言随着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的实施,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快速崛起,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力引擎。
随着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以及在2007年~2009年世界金融危机中沿海省市因其外向型的经济特点首当其冲地受到影响,我国经济空间格局发生了复杂、多样的变化[1,2]。
由此而带来的区域经济差异随之成为学者们的研究热点,目前已有研究主要基于省域及三大地带的研究[3-6],且已有研究方法多从区域、非空间的角度展开,忽略了研究区域的空间区位等空间结构信息[5,7,8]。
作为我国参与国际分工及有全球影响力的经济区,沿海地区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区域内部经济空间差异。
了解和把握这种差异特征及其动态演化,对制定区域均衡发展政策、统筹国际和国内两个大局、更好地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等具有重要意义。
但目前较少有研究对2003年以来国内市场崛起和国际市场冲击影响下的沿海地区经济空间差异展开动态研究[9-13]。
2024届江苏省连云港市高考一模地理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平潭岛素有“光长石头不长草”之称,沿岸多沙滩和礁石。
当地人就地取材,依山傍海建成了别具特色的传统民居——石头厝。
如图为平潭岛北港村位置及石头厝景观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村庄石头厝大致()A.坐东朝西B.坐东北朝西南C.坐北朝南D.坐西北朝东南2.石头厝窗户小且房屋密度大,其主要功能是()A.保暖和抵御风浪B.隔热和便于通风C.防风和防御沙侵D.防盗和防范外敌3.传承平潭石头厝传统民居文化的措施是()A.拆迁合并扩大规模B.改造修建民宿客栈C.维持民居原貌状态D.建立科教文旅基地如图为某城市一年内太阳高度变化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该城市为()A.巴西利亚(16°S)B.东京(35°N)C.悉尼(34°S)D.墨西哥城(20°N)5.1~3月期间,该城市()A.昼夜差值变大B.日落时间推迟C.日出方位北移D.正午日影变短切变线通常是指对流层下层风场中风向或风速的不连续线,该线两侧风向、风速有明显差异。
影响我国的切变线一般位于副热带太平洋高压北侧,与近地面锋面系统共同影响降水。
下图为2020年某月22日23时东亚部分地区850hpa风场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此时靠近切变线的城市是()A.海口B.台北C.重庆D.武汉7.图示月份为()A.3月B.6月C.10月D.12月8.一个月后,切变线将移至()A.华南地区B.江淮地区C.华北地区D.西北地区浒苔绿潮是一种大型多细胞藻类——浒苔在一定环境条件下暴发性增殖或聚集达到某一水平,导致生态环境异常的一种现象。
黄海浒苔绿潮多发生在春夏两季,通常在夏季高温期结束。
下图为2021年黄海浒苔绿潮分布图(①②③④表示发生至消亡过程中的四个阶段)。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22-2023学年江苏省南通市海安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1. 图为某区域地质构造及等高线分布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处的构造地貌是()A.背斜谷B.背斜山C.向斜谷D.向斜山2.图中④处地貌最可能是()A.断陷盆地B.褶皱山C.火山D.断块山3.推测图示区域经历的主要地质作用过程是()A.固结成岩→地壳抬升→外力侵蚀→岩浆活动B.固结成岩→地壳运动→外力侵蚀→岩浆活动C.岩浆活动→固结成岩→地壳运动→外力侵蚀D.岩浆活动→固结成岩→地壳下沉→流水堆积2. 千河是渭河北侧最大的支流,河谷谷底有宽阔平坦的河漫滩,两岸不对称发育丁六级阶地(T1-T6),读千河河谷阶地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两岸河流阶地不对称发育的主要原因是()A.间歇性抬升B.间歇性沉降C.南北沉积差异D.南北抬升差异2.该河流()A.最初发育在砂砾岩中B.早期阶地形成时河道较宽广C.南侧黄土沉积时间短D.北侧T4阶地下无红粘土堆积3.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结果显示,我国总人口14.1178亿,年平均增长率0.53%,比上个十年下降0.04个百分点;男女人口性别比为105.07;65岁及以上人口的占比达到13.5%,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由9.1年提高至9.9年。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下列不属于“七普”反映出的我国主要人口问题的是()A.人口年平均增长率降低B.老龄化问题突出C.劳动年龄人口素质降低D.男女性别比失衡2.我国2021年正式实施三孩政策,其有利影响不包括()A.改善我国人口结构B.促进人口迁移C.应对人口老龄化D.保持我国人力资源优势4. 人口空间演变受到政策经济教育环境等多因素的影响,下图为“湖北省各县级行政单元两个不同年段人口数量变化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2000~2010年湖北省大部分县域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生育意愿下降B.生态移民实施C.环境容量下降D.跨区域城镇化2.与2000~2010年相比,2010-2017年各县人口数量变化有较大差异,主要因湖北省()A.农业机械普及B.产业结构升级C.基础设施改善D.公共服务提升3.未来10年湖北省人口数量显著增长的区域最可能是()A.江汉平原农产区B.鄂西生态旅游区C.武汉市中心城区D.武汉市的近郊区5. 江苏沿海某聚落的发展经历了临海煮盐、筑堰煎盐、设场治盐(从事盐业生产与管理)的过程。
高三地理一、选择题(本题共23小题,每小题2分,共4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仰仪是我国古代天文观测仪器。
主体为铜质半球面,在其南部放置东西向横杆和南北向缩杆,缩杆末端延伸到半球中心,并装有一块中间有小孔、可以旋转的小方板。
观测时,让小方板正对太阳,使太阳光通过小孔在球面上形成光点,读取球面内刻度可以判断太阳的位置。
完成下面1-2 小题。
1. 若2 月2 日天气晴朗,光点在铜质半球面上的移动轨迹为 ( )A. 由西北顺时针转向东北B. 由西南顺时针转向东南C. 由西北逆时针转向东北D. 由西南逆时针转向东南2. 7 月2 日正午时,北京、杭州光点位置显示正确的是 ( )A. B. C. D.下图示意我国某河口处涨落潮时水体表层和底层盐度分布状况。
完成下面3-4 小题。
3. 与落潮相比,涨潮时河口处水体表层盐度较低,主要原因是 ( )A. 河水流动更快B. 河水径流量更大C. 海水温度更低D. 海水顶托作用强4. 涨潮与落潮时河口处水体运动情况是 ( )①涨潮时底层水体先涨②涨潮时表层水体先涨③落潮时表层水体先退④落潮时底层水体先退A. ①④B. ①③C. ②③D. ②④北大西洋涛动是指亚速尔高压和冰岛低压之间气压的反向变化关系,涛动强时两个气压中心的气压差变大。
北大西洋涛动对欧洲及北美洲等地区的气候有着巨大影响。
下图示意北大西洋气压中心分布。
完成下面5-6 小题。
5. 北大西洋涛动强时 ( )A. 亚速尔高压变高,冰岛低压变高B. 亚速尔高压变高,冰岛低压变低C. 亚速尔高压变低,冰岛低压变低D. 亚速尔高压变低,冰岛低压变高6. 北大西洋涛动弱时 ( )A. 冰岛地区降水增多B. 北大西洋暖流增强C. 欧洲西部出现冷冬D. 美国东部出现暖冬下图为“某地区地质平面图”,完成下面7-8 小题。
7. 关于该地区形成的地质过程,先后顺序组合正确的是 ( )A. 沉积作用—断层—岩浆活动—水平挤压—沉积作用B. 沉积作用—水平挤压—岩浆活动—断层—沉积作用C. 沉积作用—水平挤压—断层—岩浆活动—沉积作用D. 沉积作用—岩浆活动—断层—水平挤压—沉积作用8. 下列关于①②③界面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①西侧的岩层相对上升B. ②附近可见古猿人化石C. ③附近未发生侵蚀作用D. ③处形成时期火山活动频繁金塔南山是位于河西走廊北部的年轻抬升山体,地势南北差异大。
2023届江苏省苏北四市(徐州、淮安、宿迁、连云港)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地理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是我国珍贵的石刻艺术宝库,也是我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其中“大卢舍那像龛”坐西朝东,是龙门石窟规模最大的摩崖像龛,窟内共有九尊造像,阳光一年四季均可照射到窟内。
下图为大卢舍那像龛造像位置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对龙门石窟文物安全稳定性威胁最大的是()A.物理风化B.化学溶蚀C.地壳运动D.风力掩埋2.“大卢舍那像龛”不同朝向壁面温度日变化幅度()A.南壁>正壁>北壁B.北壁>正壁>南壁C.正壁>北壁>南壁D.正壁>南壁>北壁3.冬至日,接受光照时间最长的是()A.卢舍那大佛B.迦叶C.文殊菩萨D.北壁力士下图为某地貌区三地等高线地形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该地貌的演化过程是()A.①②③B.②①③C.③②①D.②③①5.③地的地表特征为()A.暗河交错,别有洞天B.笋柱相间,多姿多彩C.墚峁交织,千沟万壑D.奇峰林立,崎岖不平下图为2022年11月18日某时刻北美洲部分地区地面天气简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图示时刻,洛杉矶与查尔斯顿温度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海陆位置B.大气环流C.纬度位置D.洋流性质7.与底特律相比,丹佛风速较小的原因是()A.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小B.地转偏向力较小C.气流受山地阻挡堆积D.距离风源地较远8.影响底特律此次降雪的主要原因是()A.山体高大,干冷气团抬升B.冷空气势力强,掠过湖面凝结C.暖锋控制,暖湿气团强盛D.温带气旋活跃,盛行上升气流下图为某区域地形地质简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在甲处垂直钻探可以取到()A.上二叠统砂岩B.下三叠统泥灰岩C.下三叠统页岩D.中三叠统灰岩10.沿M到N剖面线最可能位于()A.向斜槽部B.背斜右翼C.向斜右翼D.背斜顶部11.影响图中河流发育位置的主要因素是()A.气候B.褶皱C.岩性D.植被一般岩石在风化成土过程中,会出现许多岩石碎屑。
中国三大海洋经济圈海洋经济发展区域差异与分布动态及影响因素撰文|李旭辉,何金玉,严晗制图|柠语在建设海洋强国战略和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的引领下,海洋产业集聚发展的“三圈”格局初具规模,迅速崛起的海洋经济成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亮点。
《2020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显示,2020年海洋生产总值为80010亿元,比2016年增加了13.48%,占国内生产总值的8.1%,占沿海地区生产总值的14.9%。
海洋经济作为拉动经济发展的有力引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强调,要以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重大战略为引领,充分利用环渤海、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三个经济区的区位优势,进一步优化我国北部、东部和南部三大海洋经济圈空间布局。
然而,在海洋经济保持平稳发展态势的同时,由于三大海洋经济圈地理位置、经济基础和自然资源禀赋的差异,海洋经济发展存在着严重的区域发展失衡现象,海洋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制约着海洋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势必会影响到全国经济发展大局。
三大海洋经济圈海洋经济发展失衡问题已成为推进“海洋强国战略”的羁绊。
由此,科学考察中国三大海洋经济圈海洋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动态演进规律和失衡影响因素,对于“十四五”时期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的提质增效和三大海洋经济圈区域统筹浙江省舟山市东极岛自然风光Ocean World重点推介>>协调推进具有重要政策启示意义。
海洋经济发展是海洋强国战略的基本保障,海洋经济的发展对于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推动海洋科技创新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海洋经济发展问题也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重要问题。
国外关于海洋经济的研究大多关注海洋生态系统、海洋资源开发、海洋经济可持续增长等问题,选取定量模型进行海洋经济发展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
国内学者针对海洋经济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关于海洋经济发展的静态定性研究,这主要集中在海洋经济发展路径、海洋经济提升策略及对策建议与海洋经济发展前景及趋势等方面。
2024届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高考一模地理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科学研究表明,在冰盖消融区内,因冰盖重力导致的岩层形变会缓慢恢复,影响着该范围的海岸线位置。
距今约1.8万年,北美冰盖开始消融,形成广大消融区。
读2万年前北美大陆冰盖分布及近50年海岸线的升降特点示意图。
完成下面小题。
1.北美冰盖消融以来,甲地的海平面和陆面的垂直变化方向分别为()A.上升,上升B.上升,下降C.下降,上升D.下降,下降2.北美冰盖消融以来,乙地海岸线总体上升,则符合该地沉积物分布的是()A.B.C.D.3.近50年来,造成乙地三角洲海岸线变化的主要人类活动是()A.毁林开荒B.修建水库C.港口建设D.填海造陆下图是江苏小汪同学某日在自己的教室(教学楼为东西向)拍摄的光影照片。
完成下面小题。
4.该日α角变化期间,学校旗杆顶端影子变化的轨迹是()A.B.C.D.5.一年中,每天同一时刻α角持续变大的月份()A.11、12、1B.3、4、5C.5、6、7D.8、9、10风向切变线是指风矢量(风向、风速)发生突然变化的不连续线。
下图为2023年10月16日16时(北京时间)世界某地区海平面气压场、部分海面风场分布示意图。
完成下面小题。
6.图中未标出风矢量处,风力最强的是()A.①B.①C.①D.①7.图中能形成风切变线的是()A.a B.b C.c D.d8.此时下列各地天气状况描述,正确的是()A.甲,阴云密布B.乙,大雾弥漫C.丙,阳光灿烂D.丁,狂风暴雨海水温度升降会影响气体的溶解度。
下图为1982~2021年黄、渤海年平均海面温度增幅空间分布图。
完成下面小题。
9.黄、渤海年平均海面温度变化规律()A.西高东低B.北高南低C.近海高于远海D.低纬高于高纬10.黄海年平均海面温度增幅低于渤海的主要原因()A.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B.与外海水体交换充分C.纬度位置相对较低D.沿岸寒流影响显著11.全球性海洋增温会()A.加剧全球变暖B.增强太阳辐射C.扩大陆地面积D.减少海洋灾害为了能较全面地阐明垂直自然带的景观特点,采取地貌、气候、植被及土壤主要类型联合命名法。
第28卷第4期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Vol.28No.42008年8月Jour nal of Y anc heng Teacher s Unive rsity (Humanities &Social Scie nces)Aug.2008[收稿日期]2008-08-16[作者简介]成长春,盐城师范学院党委书记,教授,管理学博士,河海大学博士生导师,江苏沿海开发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及区域核心竞争力研究。
常玉苗,盐城师范学院讲师,管理学博士,江苏沿海开发研究中心研究人员,主要从事区域经济和管理科学研究。
沿海开发:江苏发展的后发优势成长春,常玉苗(盐城师范学院江苏沿海开发研究中心,江苏盐城224002)【摘 要】沿海经济具有联动性强、效率高的特点,江苏沿海经济后发优势强劲。
大力开发沿海一方面可以扩展江苏经济发展的区域空间,另一方面可以扩展资源空间。
因此,江苏沿海开发要充分利用当前难得的机遇后发优势、丰富的资源后发优势及富有潜力的结构后发优势,促进江苏沿海的大发展。
【关键词】沿海开发;增长极;沿海经济;后发优势【中图分类号】F0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873(2008)04-0011-04 江苏沿海地区的综合开发是国家战略内容之一。
前不久,国务院20个部委和单位组成的联合调研组,在江苏省沿海地区实地调研,为研究制定重大战略和政策措施做准备。
江苏省委、省政府抢抓机遇,全面推进沿海开发的战略规划制定和各项基础工作。
江苏沿海地区战略地位重要,区位优势明显,有希望发展成东部沿海地区乃至全国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1]。
沿海开发已成为江苏发展的后发优势,也成为江苏经济的增长极。
一、江苏沿海是江苏经济发展的“洼地”江苏的经济发展步伐较快,成就突出。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创造了举世闻名的苏南经济发展模式,使地区生产总值迅速增长,增长速度远高于全国平均发展水平,江苏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因此得到了大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