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及发展趋势
- 格式:pdf
- 大小:42.20 KB
- 文档页数:6
日本环境保护基本法日本,这个位于亚洲东部的国家,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遗产闻名于世。
然而,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环境问题逐渐显现。
为了应对这一问题,日本制定了一部重要的法律——《日本环境保护基本法》。
《日本环境保护基本法》是日本环境保护领域的基础性法律,旨在全面协调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确保国民享受到健康、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
该法共分为十章,包括总则、环境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环境保全、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公害防止及其他的环境保护措施、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监测及环境资料提供、环境保全相关的纠纷处理、罚则及附则。
第一章总则部分明确了本法的目的和适用范围。
它指出,本法是为了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止和减少公害,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而制定的。
第二章至第五章则详细规定了环境保护的各个方面,包括环境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环境保全、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公害防止及其他的环境保护措施等。
这些章节不仅明确了各级政府和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职责和义务,还提出了具体的环保措施和行动计划。
第六章至第八章则是对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监测及环境资料提供、环境保全相关的纠纷处理等方面的规定。
这些章节确保了环保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为环境保护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和法律保障。
第九章罚则及附则部分明确了违反本法规定的处罚措施和相关解释权。
它强调了环保工作的重要性,对于违反本法规定的行为将依法予以严惩。
《日本环境保护基本法》是一部具有鲜明特色的法律。
它不仅明确了各方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职责和义务,还提出了具体的环保措施和行动计划。
它强调了环保工作的重要性,为环境保护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通过这部法律的实施,日本在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全球环境保护树立了榜样。
日本环境保护政策日本,这个位于亚洲东部的国家,以其独特的文化、科技和环保政策吸引了全世界的。
在环保领域,日本的政策和实践具有鲜明的特色和独到的经验。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现状问题及建议1. 引言1.1 问题现状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现状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垃圾分类意识淡薄。
由于长期以来的传统习惯和观念影响,许多市民在处理生活垃圾时并未意识到分类的重要性,导致大量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混在一起,给后续处理带来不少困难。
城市垃圾处理设施不足。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目前许多城市的垃圾处理设施并未与之相适应,导致处理能力不足,处理效率低下。
垃圾分类收运体系不完善。
虽然一些城市已经开始推行垃圾分类制度,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收运体系不够健全,导致分类垃圾被混在一起运输,使得分类的初衷难以实现。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现状存在诸多问题,亟需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改善和完善。
1.2 重要性垃圾分类处理是当今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喷。
垃圾分类处理关系到城市环境的整洁和卫生。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生活垃圾日益增多,如果处理不当,将给城市环境带来严重污染,影响市民的生活品质。
垃圾分类处理直接关系到资源的再利用和回收利用。
生活垃圾中包含了大量可回收和可利用的资源,如果混在一起处理,将导致资源的浪费和损失。
而垃圾分类可以将不同种类的垃圾分开处理,有利于资源的有效回收再利用,减少资源的浪费。
垃圾分类处理也是构建可持续发展城市的重要举措。
在资源日益枯竭和环境污染加剧的背景下,推行垃圾分类处理可以减轻资源压力,降低环境污染,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垃圾分类处理的重要性不容忽视,需要政府、社会各界和市民共同努力,推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取得实质性成效。
2. 正文2.1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现状目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仍存在许多问题。
尽管一些城市已经开始实行垃圾分类,但在许多地方,垃圾分类工作尚未得到有效推行。
许多居民对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方法并不了解,导致大部分垃圾仍然被混合投放,无法实现有效分类处理。
一些地方存在垃圾分类设施不完善的问题,导致居民难以进行分类投放。
日本生活垃圾收费制度综述鞠阿莲【摘要】We systematically introduced the charging system of municipal solid waste in Japan,including the status and the formation process.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harging standard setting,the charging type,the charging method,the purpose of charging fees and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the charging system were analyzed.We took the acceptance of the residents and the implementation effect into fully consideration.This charging system in Japan can provide the foundation and reference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municipal solid waste charging system in China.%系统地阐述了日本生活垃圾收费现状及其发展历程.分析了收费标准设定的影响因素、收费类型、收费方式、收费费用的用途及收费制度的评价体系.日本垃圾收费制度充分考虑居民接受程度,注重收费制度实施效果,其实践经验为创建我国垃圾收费制度提供基础和借鉴.【期刊名称】《环境卫生工程》【年(卷),期】2018(026)002【总页数】4页(P80-82,86)【关键词】生活垃圾;收费制度;收费类型;收费方式【作者】鞠阿莲【作者单位】北京市环境卫生设计科学研究所,北京 100028;生活垃圾检测分析与评价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2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32;X799.31 日本生活垃圾收费现状截至2017年2月,日本1741个市町村中,对生活垃圾收费的共计1100个,占63.2%[1],见表1。
城市垃圾处理的问题与解决方案城市垃圾处理是现代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有效处理城市垃圾一直是各国政府和城市管理者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垃圾量不断增加,垃圾处理问题也日益突出。
本文将就城市垃圾处理的问题与解决方案进行探讨。
一、城市垃圾处理的问题1.垃圾数量不断增加: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因此垃圾数量也随之增加。
据统计,全球每年产生的垃圾超过20亿吨,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加。
2.垃圾分类不明显:由于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不强,导致城市垃圾中有大量可以回收利用的资源被混合在一起处理,浪费了大量资源。
3.垃圾处理设施不足:目前大部分城市垃圾处理设施较为简陋,由于城市垃圾处理压力过大,导致垃圾处理设施设备损坏较快,设施维护和更新成本较高。
4.垃圾处理方式污染环境:目前大部分城市垃圾处理采用焚烧和填埋等传统方式,这些方式易产生臭气、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二、城市垃圾处理的解决方案1.推行垃圾分类制度:政府可以从法律、税收等方面采取措施,倡导和推广居民垃圾分类,强化居民对垃圾分类的意识,形成一种社会共识,最大限度地减少混合垃圾的产生。
2.建设现代化垃圾处理设施:政府可以加大对现代化垃圾处理设施的投入,引进先进的垃圾处理技术和设备,提高垃圾处理的效率和质量。
例如,可以建设垃圾焚烧发电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通过焚烧、气化等技术处理垃圾,同时产生清洁能源。
3.发展循环经济:政府可以鼓励企业和公民参与环保产业,推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发展垃圾分类回收产业,打造绿色经济。
这样既可以减少垃圾数量,又可以节约资源,实现循环利用。
4.加强监管和执法:政府应加大监管和执法力度,严格执行垃圾分类政策,对违法行为给予处罚,引导居民和企业遵守垃圾分类的相关规定,确保垃圾分类政策的顺利实施。
三、城市垃圾处理的案例分析1.垃圾分类制度推行的案例:上海市自2019年开始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制度,通过立法、宣传、奖惩等手段,推动居民垃圾分类。
日本生活垃圾分类制度与处理方式及其借鉴意义作者:史向荣刘书军赵广森贾子利来源:《绿色科技》2017年第16期摘要:指出了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普通居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改善,然而我国生活垃圾总产量也在不断地增长中,日常生活垃圾的有效管理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生活垃圾的管理工作直接决定了城市的发展水平。
日本作为我国的近邻,其在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和处理方面经验比较丰富。
通过深入研究日本的生活垃圾分类制度与处理方式,找到其中可以借鉴的地方,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进行了分析,从而为我国当年前所面临的生活垃圾难题提出了科学合理的建议措施。
关键词:垃圾分类;处理方式;借鉴意义中图分类号:X7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7)160016031日本的生活垃圾分类制度日本是一个海岛型国家,四面环海,远离大陆,人口密集,工业发达,但是自然资源却非常匮乏,几乎全部依赖进口,为了缓解日本的资源困境,日本非常重视资源的节约再利用,而生活垃圾历来被视为一个尚未完全发掘的巨大的资源宝库,因此生活垃圾的回收被日本社会视为一项很重要的工作。
然而生活垃圾的有效分类是生活垃圾管理中资源化的最基本的前提条件。
1.1日本的生活垃圾分类方案日本的生活垃圾主要分为四大类[2,3]。
(1)可燃垃圾。
包括厨房垃圾:剩菜剩饭、果皮果核、蛋壳等;纸尿裤、一次性不可再生的纸类(餐巾纸、包装袋等)、木屑、鲜花、小木棒、烟头等;塑料制品:水桶、录像带、光盘、笔;橡胶制品:胶皮手套、胶皮水管、皮球等;皮布制品:皮包、鞋、旧衣服、窗帘;已污损的塑料包装:洗发水、洗洁精的瓶子,塑料瓶、牙膏管等。
(2)金属、陶器及玻璃制品。
包括陶瓷类:碗、陶瓷、砂锅等;玻璃制品:杯子、化妆品的玻璃瓶、电灯泡等;金属制品:菜刀、炊具、剪子、保温瓶、溜冰鞋、雨伞打火机、手表、小型煤气罐、喷雾器、铝制品等;小型电器:熨斗、吹风机等。
(3)可再利用资源类垃圾。
从日本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的方式寻求解决我国城市垃圾的对策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3)01-000-02摘要城市生活垃圾的产生无法避免,但如何最少量的制造和最大化的回收利用生活垃圾却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智慧。
文章通过介绍日本解决生活垃圾的法律、经济和教育对策,提出了我国解决城市生活垃圾的法律、经济和教育措施。
关键词生活垃圾回收利用法律经济教育从垃圾的来源可以把其分为三部分:城市生活垃圾,工业垃圾,农业废弃物。
城市生活垃圾是指人们在日常的活动和生活中产生的固体弃物。
据有关部门调查显示,我国各大城市普遍采用填埋的方式处理城市生活垃圾,而且这种方式占到了80%的比重,但是填埋不仅占用大量的土地更重要的是还产生了严重的环境问题。
因而,如何妥善解决城市生活垃圾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大问题。
同样是在面对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的问题上,作为中国近邻的日本的做法就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
一、日本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的对策(一)制定和完善环境保护的法律虽然日本政府早在1900年就制定了《污物扫除法》,但因为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致使该法一直没能得到贯彻实施。
二战结束之后,为了使经济得到复苏和发展并达到于环境协调的目的,日本政府于1954年制定了《清扫法》;上世纪60至70年代,日本在实现经济腾飞的同时也发生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因环境污染产生的日本国民致害的事件时有发生,致害事件引起了日本政府的重视。
《公害对策基本法》是日本在60年代末制定的第一个环境基本法;《关于废弃物处理及清扫的法律》亦被称为《废弃物处置法》随之在70年代通过,该法对于生活垃圾的管理做出了详细的规定;《空气污染控制法》于1986年颁布,该法对哪些设备可以焚烧生活垃圾做了详尽规定;1993年实施了《环境基本法》,该法保证了在日本建立循环经济的观念深入每一个日本国民的心中,也为后续的其它法律的制定和实施奠定了基础,为确保自然循环和社会物质循环,降低环境负荷的实现提供了法律依据。
全球垃圾分类的现状与趋势垃圾分类一直是全球环境保护的重要议题之一。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垃圾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并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全球许多国家和地区开始积极推广垃圾分类,并探索适合本地情况的分类模式。
本文将对全球垃圾分类的现状与趋势进行探讨。
一、垃圾分类的现状目前,全球垃圾分类的情况因国家和地区的不同而存在差异。
以下是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垃圾分类情况:1. 瑞典:瑞典是世界上垃圾分类工作最成功的国家之一。
他们实行了强制垃圾分类制度,并且建立了高效的再利用和回收体系。
通过垃圾分类,瑞典成功实现了垃圾焚烧发电的能源自给自足。
2. 德国:德国的垃圾分类工作也非常出色。
他们将垃圾分为生活垃圾、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并建立了完善的回收和处理系统。
德国人普遍对垃圾分类非常重视,并积极参与分类工作。
3. 日本:日本也是垃圾分类的先行者之一。
他们通过细化垃圾分类的程度,将垃圾分为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塑料、纸张、玻璃、金属等多个类别。
日本的居民经过系统的教育和指导,形成了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
4. 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面临着巨大的垃圾处理压力。
近年来,中国政府积极推动垃圾分类工作,并在一些地区开始试点推广。
尽管初步效果可喜,但在普及率和执行力方面仍有提升空间。
二、垃圾分类的趋势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垃圾分类将成为未来发展的重点。
以下是全球垃圾分类的趋势:1. 强制性政策: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实行强制性的垃圾分类政策。
通过法律和制度的约束,强制居民进行垃圾分类,有效提高分类的普及率和执行力。
2. 提升再利用率:垃圾分类的目的不仅是减少垃圾的数量,更是为了实现资源的再利用。
未来,全球将更加注重提升再利用率,推动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3. 科技创新:科技的发展为垃圾分类提供了新的机遇。
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应用将使垃圾分类更加高效和智能化,提高分类准确率和处理效率。
国内外生活垃圾分类现状及分选技术(精)国内外生活垃圾分类现状及分选技术生活垃圾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或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包括居民生活垃圾、集市贸易与商业垃圾、公共场所垃圾、街道清扫垃圾及学校、企事业单位生活垃圾等。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和城市化的迅速扩大,中国成为了世界头号生活垃圾生产国,这带来了生活垃圾任意堆放、大量侵占土地、环境污染严重、资源大量浪费等问题。
由于城市生活垃圾是多种废弃物的混合体,通过生活垃圾分类改变垃圾的混杂性是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处置、处理的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的重要前提。
在生活垃圾分类方面,西方发达国家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研究和经验积累,形成了各自完整的分类体系,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对我国生活垃圾分类有着重要参考意义。
在德国,80%的居民参与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其生活垃圾分类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玻璃、纸张、塑料、纸板的同收量已达到其产生量的50%、41%、5%、三分之一。
85%的美国人参与街道资源化利用的废物收集工作。
加拿大也是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进行城市生活垃圾的分类同收,并形成了一套完整有效的垃圾分类同收系统。
瑞士、奥地利人保护环境是非常自觉的,他们不需要任何“环境卫生条例”来约束,其生活垃圾分类自觉执行。
我国的近邻日本是生活垃圾分类做得最好的国家之一,其国民是生活垃圾分类的主体,其生活垃圾分类教育是“从娃娃抓起”的,目前已经形成一套完整的生活垃圾分类法律体系和分类后的垃圾分类处理处置体系。
生活垃圾处理的技术路线包括焚烧、生化处理和填埋,但这些技术的实施必须建立在有效分类的基础上。
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研究和应用生活垃圾管理方面的技术,最初着重于垃圾的末端处理处置,之后逐渐向全过程方向和综合处理系统方向发展。
尽管生活垃圾分类的概念在上世纪90年代末就已经进入中国,但目前我国生活垃圾在所有链条中的分类情况几乎都很混乱。
随着中国经济向发达国家迅速靠拢,环境水平却与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相似。
第15卷第4期 2007年8月 环境卫生工程
Environmental Sanitation Engineering Vo1.15 No.4
August 2007 ・19・
日本的生活垃圾收费及减量效果分析
——“日野模式’’考察 尹秀丽 (日本国立一桥大学地球社会学专业,日本东京186—8601) 摘要:介绍了东京都日野市确立生活垃圾收费标准的方式及为推行这一政策所采取的相关举措,分析了收费前 后的垃圾减量效果及居民的环境意识变化,提出了对我国探索城市生活垃圾收费改革的启示。 关键词:日本城市生活垃圾;收费化政策;合意形成;减量效果 中图分类号:X799.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8206(2007)04—0019—03 Analysis OU Domestic Waste Charging and Its Effect for the Reduction of Domestic Waste in Japalr——_A Case Study of Hino-shi Yin Xiuli (Graduate School of Social Sciences,Hitotsubashi University,Japan Tokyo 186-8601) Abstract:The model of establishing domestic waste charging standard and relative measures adopted for impletment the policy in Hino-shi,Tokyo were introduced,waste reduction effect and change in environment consciousness of residents before and after charging were analyzed,suggestions for reform of municipal domestic waste charging in China were put forward. Key words:domestic waste of Japanese cities;charging policy;consensus forming;reduction effect
国内外城市生活垃圾热处理现状文献综述目录国内外城市生活垃圾热处理现状文献综述 (1)1.2.1国外垃圾焚烧技术发展的现状 (1)1.2.2我国垃圾焚烧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现状 (2)1.2.3可持续的城市生活垃圾系统的要求 (3)1.3 生活垃圾焚烧处理技术的优点 (3)1.4 垃圾焚烧处理技术的内容 (4)1.4.1垃圾焚烧处理技术 (4)1.4.2垃圾焚烧处理过程 (4)1.2.1国外垃圾焚烧技术发展的现状焚烧法处理城市生活垃圾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但有控制的焚烧(结合烟气处理、余热利用等)出现在几十年前。
目前,全世界共有生活垃圾焚烧厂近2200座,其中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约900座,总处理能力为57.6万t/d,年生活垃圾焚烧量约为1.5亿t。
这些焚烧设施绝大部分分布于发达国家和地区,约有35 个国家和地区建设并运行生活垃圾焚烧厂。
按年处理量分析,欧盟25个国家年焚烧处理量占总量的35%,其次日本占 27%,美国占22%,东亚部分地区(中国台湾、韩国、新加坡、泰国、中国澳门、中国大陆等)占12%,其他地区(俄罗斯、乌克兰、加拿大、巴西、摩纳哥等)占4%。
欧盟目前生活垃圾年焚烧处理量5300万t,垃圾焚烧所产生的能量可以满足2700万人用电和1.3亿人口供热。
德国提出,2005年进入填埋场的填埋物总有机碳(TOC)要小于5%,意味着剩余垃圾(即除去单独收集部分的剩余垃圾 ) 都要进行焚烧处理。
2005年德国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厂为67座,总处理能力达到1630万t/a( 2004年焚烧处理量1480万t),2007年达到了72座,总处理能力达到1780万t/a。
日本垃圾处理主要以焚烧处理为主,且日本在垃圾焚烧技术[5]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2002年生活垃圾焚烧量4031.3万t,占总量的78.4%,直接填埋处理的仅有4.3%,堆肥处理约为0.1%,其余为回收资源化处理。
2002 年日本有生活垃圾焚烧厂1490座,其中处理量大于300t/d 的焚烧厂206座,小于100 t/d 的焚烧厂有902座(占全部焚烧厂数量60%)。
2012年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行业分析报告2012年8月目录一、生活垃圾处理方式 (4)1、卫生填埋 (4)2、高温堆肥 (5)3、焚烧 (5)二、卫生填埋方式的局限性日渐凸显 (7)1、欧盟 (8)2、美国 (10)3、日本 (12)三、焚烧发电(供热)是魔鬼还是垃圾处理的良方 (13)1、垃圾发电概论及技术路径 (13)2、垃圾焚烧发电的二次污染问题 (15)(1)减少二噁英措施 (16)(2)垃圾焚烧方式仍是重要的可选项 (17)四、法规、制度、税收及良好监督成为解决城市垃圾问题的保证.. 221、日本 (22)2、英国 (23)3、美国 (24)五、营运模式分析 (25)1、引入私人资本成为垃圾处理发展趋势 (25)2、财税工具、电热收入、闸门费(Gate fees)等是决定欧盟垃圾焚烧厂经济性的重要因素 (26)六、国内城市垃圾状况日益严重 (29)1、城市化进程持续将推动垃圾生产量的增长 (29)2、区域经济发展及人口密度来看国内垃圾处理模式与日本、欧盟有更大可比性 (31)3、生活垃圾污染控制标准的提高对垃圾处理的投入、遏制垃圾乱象起到积极作用 (33)七、垃圾处理路径在中国可能选择的思考 (35)1、减少制造企业过度包装、强调企业包装回收不乏是治本之举措 (35)2、生活垃圾回收率提升是一件必做的事 (35)3、完全依赖政府补贴的模式能否支撑企业走到底 (37)4、垃圾处理BOT主流模式仍将持续 (38)5、垃圾焚烧发电需要严厉的监管和更高的透明度 (39)八、垃圾处理投资机会分析 (40)1、环保产业投资规模扩大为垃圾处理奠定物理基础 (40)2、填埋场建设标准提升带来投资机会 (41)(1)垃圾渗透液处理 (41)(2)垃圾填埋场监测 (41)3、垃圾焚烧发电(气)比重提升带来的机会 (42)4、垃圾分拣回收率提升带来专用分拣设备需求增长 (43)一、生活垃圾处理方式城市化进程导致城市生活垃圾问题凸显,生活垃圾处理亦成为人们的关注焦点。
都市再生理念及制度的创建都市再生的理念和目标日本都市再生理念的核心是提高“人员”和“资金”的效率以及“民间重视”。
“都市再生”提高了经济社会效率,向积累了人、产业、各种都市活动的都市进行投资,效率极高。
另外,强调“都市再生”是通过民间主导来实现的,因为都市中80%是民间建筑物,因此都市再生应该由民间力量来主导,而由政府提供基础支持。
除此之外,社区培育活动所构建的“产、官、民、学”四方协作的机制,为都市再生理念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制度建设的基础。
制度创建的过程2001年3月9日,面对经济衰退问题,联合执政的3个党共同制定了“紧急经济对策”,目标是:·为积极推进21世纪型项目建议设置“都市再生本部”;·创设项目实施机关和基金;·生态城(eco-town)构想展开等。
2001年4月6日,政府的“紧急经济对策”:·在内阁正式设置都市再生本部,并设专属的事务局;·21世纪型项目(广域循环都市、安全都市形成、交 通基础形成、都市据点形成项目);·确保21世纪型项目所需各项资金。
由此,在2001年小泉纯一郎就任首相伊始,即成立都市再生本部,由其本人担任本部长,发表强化都市魅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都市再生政策”(图1)。
都市再生本部的组织成员是全部国务大臣,这充分表明政府对都市再生政策的重视和期许。
2001年4月6日,根据“紧急经济对策”(经济对策阁僚会议)的决议,从环境、防灾、国际化等观点出发,为实现都市的再生为目标,推进21世纪新型都市再生计划、土地的有效利用等相关政策的强力综合实施,并以此作为振兴经济的重要政策。
同年5月8日,阁议决定确认设立都市再生本部。
其后,2002年6月1日施行了《都市再生特别措施法》,都市再生本部根据该法的规定,对其组织进行了相应调整。
都市再生本部都市再生本部主管的事务包括制定都市再生基本方针、推进基本方针的实施、指定推进都市再生紧急整备地区(根据都市再生法,由都市再生本部所指定的城市的特定区域,政府通过政策和资助等扶持方法,推动对其进行系列的都市再生工作)相关的政策法令的立案、制定都市再生紧急整备地区的整备方针并推动其实施以及与都市再生实施策略相关的重要企划、立案及综合调整等。
1日本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及发展趋势 邵靖邦 摘要 日本政府对资源和环境保护非常重视。近年来,日本城市生活垃圾的总产生量和人均垃圾产生量无明显变化,循环利用率和减量化率呈现出逐年增加趋势,最终处理量呈现出逐年减小趋势。焚烧是日本垃圾处理的主要方法,炉排炉和流化床是最主要的焚烧处理方式,填埋处理所占比例很小。日本仍在不断改善垃圾焚烧技术,以实现高温、高效率的燃烧,降低环境污染。 关键词:日本 生活垃圾 焚烧
日本是世界上主要的工业发达国家之一,也是亚洲的工业和经济大国。随着工业化进程的进步、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的增长、可利用土地资源的减少、以及能源问题的尖锐化,日本不断加强和完善环境保护的立法和环保措施的实施。在环境保护领域,日本在法律法规建设、环保技术水平和环保效果等方面都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其经验对世界其它国家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1.政府对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高度重视 为了减轻城市生活垃圾对环境的污染,在垃圾产生后,要迅速地进行无害化卫生处理。日本政府近年来加大了有关生活垃圾处理的立法建设,推出了更强更有效的环保政策。二战后的日本,经济发展迅速,工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日益严重,生活垃圾处理速度明显落后于经济快速增长速度,大量城市生活垃圾非法堆放,造成了很大的环境问题。由于土地资源匮乏和能源需求加大,在日本无法建设大量垃圾最终处置场,促进了政府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行动。日本政府根据日本的实际情况,在近二十年来,主要推行技术改造和循环利用政策。随着气候变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各国政府都加强了资源与环境领域的立法,并不断加强相互协调和合作。日本政府近年来提出要建设“物质循环社会(SMS)”,通过对垃圾的3R(Reduce, Reuse, 和Recycle,即减量化、重复使用、循环利用)活动,降低对资源的消耗,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日本在通过3R行动推进SMS的建设过程中起到了领导作用。3R社会的基本行为内容是,通过各种方式减少生活垃圾的产生量,利用可以重复使用或循环利用的垃圾,对不可利用的垃圾进行适当的处理转换成资源或能源,以降低资源消耗并减轻环境负荷。 在2004年美国Sea Island 召开的G8会议上,日本提出了通过3R行动来推进全球性SMS建设的倡议,得到了G8首脑的认可。在2005年东京召开的部长级会议上,日本提出了“通过3R行动实现全球性SMS行动计划”,在计划中,日本率先开展生活垃圾零排放行动,到2012年,日本将成为全球生活垃圾零排放的合作典范。
2.生活垃圾处理的基本情况 日本城市生活垃圾产生及处理的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2006年,日本生活垃圾总产生量为5202万吨,比上年减少61万吨;人均生活垃圾产生量为1.115kg/d,比上年减少0.016 kg/d;循环利用总量为1021万吨,比上年增加18万吨;中间处理减少量为3506万吨,比上年减少34万吨;最终处理量为680万吨,比上年减少53万吨。2006年,日本生活垃圾的减量化率为97.5%,比上年增加0.4%;直接填埋处理率为2.5%,比上年减少0.4%;循环利用率为19.6%,比上年增加0.6%。 在垃圾处理方式上,由于日本鼓励循环利用和资源节约,其循环利用垃圾所占比例接近垃圾总量的20%。焚烧处理是日本最主要的生活垃圾中间处理方式,处理量占垃圾总产生量的75%以上。直接填埋的生活垃圾所占比例不足垃圾总产生量的3%,而且还在逐年下降。今后发展的垃圾填埋场,基本上都将作为最终处理厂使用。 2
表1. 日本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基本情况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总产生量, 百万吨 52.1051.6151.6150.59 52.73 52.02人均产生量, kg/人/天 1.1241.1111.1061.086 1.131 1.115循环利用总量, 百万吨 8.258.649.169.40 10.03 10.21中间处理减少量, 百万吨 36.636.5836.7635.95 35.40 35.06最终处理量, 百万吨 9.959.038.458.09 7.33 6.80减量化率, % 94.795.796.496.5 97.1 97.5直接填埋处理率, % 5.34.33.63.5 2.9 2.5循环利用率, % 15.015.916.817.6 19.0 19.6焚烧处理总规模,吨/天 202733198874193856195952 189478 187823最终处理厂保有容量,百万立方米 152.61144.77137.08130.052 133.02 128.84最终处理厂保有寿命,年 12.513.113.213.2 14.8 15.5资料来源:日本环境省的公开资料(MOE Press Release)
从日本生活垃圾产生量和处理量趋势简图(图1)上可以看出,在2001年到2006年的6年时间中,日本的生活垃圾总产生量和人均垃圾产生量均无明显变化,循环利用总量、循环利用率和减量化率呈现出逐年增加趋势,中间处理减少量、最终处理量和直接填埋处理率呈现出逐年减小趋势。
0102030405060
200120022003200420052006百万吨
总产生量循环利用总量中间处理减少量最终处理量
图1. 日本生活垃圾产生量和处理量趋势简图 3.生活垃圾的焚烧处理 焚烧是日本最主要的生活垃圾中间处理方式。随着垃圾产生量及其成分的变化和环保要求的提高,日本政府对垃圾焚烧后污染物排放制订了严格的标准,在2002年12月,对垃圾管理法进行了修订,重新规定了二恶英及其它污染物的排放标准,还要求燃烧气体的温度要保持在800℃以上,进入除尘器的温度低于200℃。同时,政府还加强了对燃烧效率和能源利用等方面的指导。 日本是目前生活垃圾焚烧技术最先进的国家,焚烧厂的数量位于世界第一位。由于日本的生活垃圾含水量很高,为达到完全燃烧状态,需要以先进的焚烧技术为基础。日本的焚烧处理技术,主要是在自主开发或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后,在本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些技术在日本成熟地应用后,又开始向其它国家输出。目前,日本主要的生活垃圾焚烧技术和设备供应商有荏原(EBARA)、日立造船(HITACHI Zosen)、神钢环境(KOBELCO Eco-Solutions)、川崎重工(KAWASAKI Heavy IndustriesI)、久保田(KUBOTA)、松下环境(MATSUSHITA Environmental)、三菱重工(MITSUBISHI 3
Heavy Industries)、西原环境(NISHIHARA Environment)、田熊(TAKUMA)等。 2001年至2006年间,在生活垃圾总产生量变化不大的情况下,由于垃圾循环利用的比例增加,日本生活垃圾焚烧处理的总规模呈略微下降趋势。2006年,垃圾焚烧的处理规模为187823吨/天,比2001年减少了约7.35%(表2)。垃圾焚烧厂数量明显减少、单位垃圾焚烧厂处理规模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垃圾焚烧厂数量从2001年的1680座减少为2006年的1280座,其减少比例达23.81%,而单位垃圾焚烧厂的垃圾焚烧处理规模却从121吨/天增加到147吨/天。随着垃圾焚烧厂处理规模的增加,余热利用方式也发生了变化,更趋向于热利用效率更高的发电。从2001年到2006年,利用普通余热的焚烧厂数量从1090座减少到869座,垃圾焚烧发电厂的数量从236座增加为291座。
表2. 日本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变化情况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焚烧厂数量, 座 16801490139613741319 1280总处理规模, 吨/天 202733198874193856195952189478 187823单位焚烧厂平均处理量, 吨/天 121133139143144 147利用余热的焚烧厂数量, 座 10901035995992904 869发电的焚烧厂数量, 座 236263271281286 291总发电量, MW 12461365144114911515 1584资料来源:日本环境省的公开资料(MOE Press Release)
在日本,根据生产运行模式,把生活垃圾焚烧系统分成三种类型,即间歇给料焚烧系统(图2)、半连续给料焚烧系统和连续型焚烧系统(包括连续给料焚烧和机械炉排焚烧系统),其每天的运行时间分别为8、16和24小时。在2004年全日本焚烧厂的统计中,连续型焚烧系统所占比例最大,达75.25%,半连续给料焚烧系统所占比例为20.82%,间歇给料焚烧系统比例最低,为3.93%。
474378753164
498365705149534362672147549359629143
5793215137758830044761
61228642254
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
16001800
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
连续给料焚烧半连续给料焚烧机械炉排焚烧固定炉排间歇给料焚烧
图2. 日本生活垃圾焚烧系统的运行方式分类及其数量分布 根据焚烧炉的型式,把生活垃圾焚烧系统分成四种类型,即机械炉排炉、流化床焚烧炉、固定床焚烧炉和旋转窑焚烧炉(图3)。在日本的垃圾焚烧厂中,机械炉排炉所占比例最高,在2004年1374个生活垃圾焚烧厂中占73.65%,其次是流化床焚烧炉,占1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