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清防蜡剂安全技术说明书

清防蜡剂安全技术说明书

清防蜡剂安全技术说明书
清防蜡剂安全技术说明书

XXXX

QL-2清防蜡剂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名称:QL-2清防蜡剂

企业名称:XXXX

企业地址:

邮编:传真: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地址:

企业应急电话:

国家化学事故应急咨询专线:0

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主要用于清除与防止井筒、输油管道等蜡质、胶质与沥青质形成得蜡堵。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紧急情况概述:易燃液体与蒸气

GHS危险性类别:根据联合国?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标签制度?(第五修订版),本化学品得危险性分类为:易燃液体,类别3;急性毒性-经皮,类别5;急性毒性-吸入,类别4;皮肤腐蚀/刺激,类别2;危害水生环境-急性危害,类别2。标签要素:

象型图:

警示词:危险

危险信息:易燃液体与蒸气;引起皮肤刺激;对水生生物有毒;皮肤接触有害;吸入有害;皮肤接触可能有害。

防范说明:

预防措施:远离火源、火花、明火,热表面。照明设施应防爆,防静电积聚,设施需接地。保持容器密封。穿棉质工作服,戴防护手套、防护眼镜,防护面罩。作业环境不得饮水,进食或抽烟。禁止排入环境。

事故响应:如皮肤(或头发)接触,立即脱掉被污染得衣服,用肥皂水清洗。误食,立即足量饮水,不要催吐,及时就医。火灾时使用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石扑救。如果没有危险,消除一切点火源。

安全储存:阴凉、通风库房。仓温不宜超过35℃,保持容器密封。储存区应备有泄露应急处理与合适得收容材料。

废弃处置:本品或其容器一直当地法规进行处置。

物理化学危险:易燃易爆液体,其蒸汽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有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产生强烈反应。其蒸汽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得地方。

健康危害:高浓度接触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可引起急性中毒并强烈地作用于中枢神经很快引起痉挛:长期接触高浓度对造血系统有损害,引起慢性中毒。对皮肤、粘膜刺激、致敏作用。

环境危害:本品对环境有害,主要体现在对水体及大气得污染,应特别注意对水体得污染。

第三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物质√混合物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急救: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得衣服,用肥皂水或清水彻底冲洗皮肤,或用专用洗济剂清洗。

-眼睛接触: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min,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如呼吸及心跳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与心脏按摩术。就医。

-食入:立即饮足量温水,不要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特别危险性:本品为易燃化学品。如发生火灾可能会引起爆炸。

灭火方法与灭火剂:可用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扑救。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消防员必须佩戴正压自给式灭火器,穿全身消防服,终断液体泄漏源,若不能终断泄漏源,尽量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使用干粉灭火器,砂石及时扑救。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与应急处置程序:消除所有点火源。使用本品得区域应有明显得禁止烟火标志,严禁明火,禁止使用产生火花得机械设备与工具,并设置足够数量得灭火器材。使用本品时应通风良好,如通风不良时,应采用强制通风换气。使用本品得区域所有电器设备、照明设施应防爆,并防静电积聚,设施应接地,人员应穿防静电得工作服。每次使用结束,应将未用完得本品盖好盖子放回仓库,严禁置于无人瞧管得场所。

环境保护措施:防止泄漏物进入水体、下水道。

泄漏化学品得收容、清除方法及所使用得处置材料:对泄漏区进行通风,排除火种,避免吸入蒸气。切断泄漏源。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得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

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抑制蒸发。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建议操作人员应穿戴好各种防护用具,裸露部分皮肤应膏,当皮沾上本品时,即使用清水冲洗15分钟以上。使用本品得区域应有明显得禁止烟火标志,严禁明火,禁止使用产生火花得机械设备与工具,并设置足够数量得灭火器材。使用本品时应通风良好,如通风不良时,应采用强制通风换气。使用本品得区域所有电器设备、照明设施应防爆,并防静电积聚,设施应接地,人员应穿防静电得工作服。每次使用结束,应将未用完得本品盖好盖子放回仓库,严禁置于无人瞧管得场所。沾有本品棉纱、抹布必须集中于带盖得铁桶内,一天一清,

严禁随意丢弃。搬运时要注意轻装轻卸,防止包装破损,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库房。远离火种、热源。仓温不宜超过35℃,保持容器密封。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得机械设备与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与合适得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各处控制/个体防护

接触限值:无资料。

生物限值:无资料。

检测方法:气象色谱法。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得浓度超标时,建议佩带防毒面具、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皮肤与身体防护:穿棉质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耐油手套。

其她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与引水。工作前避免饮用酒精性饮料。工作后,淋浴更衣。进行就业前与定期得体检。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形状:黄色或深褐色液体,有刺激气味。

易燃性:易燃。

溶解性:可溶于有机溶液。

第十部分稳定性与反应性

稳定性:稳定。

禁配物:氢氧化剂、强酸、强碱。

皮面接触得条件:高温、明火。

危险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无资料。

皮肤刺激或腐蚀:长期接触皮肤会有脱脂反应导致皮肤刺激,有时还会引起皮炎。眼睛刺激或腐蚀:溅如眼睛将会引致不适并可能造成伤害。

呼吸或皮肤过敏:无资料。

生殖细胞突变性:无资料。

致癌性:无资料。

生殖毒性:无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性接触:无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无资料。

吸入危害:无资料。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生态毒性:此产品还不具备专门得资料。此产品按照环境保护法不允许倒入下水道或排水沟,也不可在可能影响土壤、地下水得地方弃置。单独高浓度使用下列物质对环境有害。

持久性与降解性:无资料。

潜在生物累积性:无资料。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废弃处置方法:

-产品:用控制焚烧法处理。

-不洁得包装:必须作为废弃物容器必须作为燃烧危险品按照国家固废法得一般要求弃置。

废弃注意事项:处置前应参阅国家与地方得有关法规。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包装标志:易燃、易爆。

包装类别:III

包装方法:聚乙烯塑桶密封包装。

运输注意事项: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与氧化剂隔离储运。轻装轻卸,防止容器渗漏。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法规信息:《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GB15603-1995常用危险品储《TJ36-79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得最高允许浓度》,《GB12463-1990 危险货物运输包装通用技术条件》,国家经贸委国经贸安全〔2000〕189号关于印发《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试行)》得通知,《GB/T11651-1989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

第十六部分其她信息

最近修订版日期:2015年12月21日

修改说明:根据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写规定(GB16483-2000)修订编写。

万能胶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万能胶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一:化学品名称溶剂型万能胶 二:化学组成信息 化学辨识:混合物 主要成分:氯丁橡胶、酚醛树脂、醋酸乙酯、溶剂油 执行标准:国家标准 GB18583-2008 三:危害信息 侵入途径:可通过食入、吸入及皮肤接触吸收侵入体内。 健康危害:本产品蒸汽有麻醉性,工作场所溶剂超标将有害人体健康。环境危害:流入水域会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密封低温储存,忌长期暴露,严禁接近货源、热源,防治静电发生。 四:急救措施 大量吸入:立即将患者移离污染区,并深呼吸新鲜空气,如患者仍感觉不适,应将患者送医院就医。 皮肤接触:立即用大量肥皂水冲洗皮肤、脱去并隔离被污染的衣物和鞋、如有红肿等症状持续,立即就医。 眼睛接触:以大量清水清洗被接触的眼睛不少于10分钟,如再感不适及时送医治疗。 不慎吞入:若患者尚清醒,使其喝1-2杯水以稀释药物并立即联系医院或毒物控制中心。若患者已不清醒,不要从口给任何东西以确保呼吸吸道畅通,将身体平躺下,勿催吐,立即送往医院。

对急救人员之防护:戴口罩、手套、面具、防护衣。 对医师之提示:溶剂型胶粘剂。 五: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可被静电或明火点燃。加热到分解温度时释放出毒性烟雾。灭火器材:干粉、干砂、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发生火灾时,请迅速切断着火点附近的燃烧途径,并穿适当的防护服,戴设备齐全的呼吸器,使用灭火剂由上风往下风的方向进行灭火、灭火后再用水降温。 灭火注意事项:切记先切断电源,疏散人员。消防人员需戴防护口罩。六:泄露应急处理 应急行动:用干砂或毛毡封住泄漏口,再用干砂混合泄漏物,用塑料圆锹装入存器,并掩埋于空旷地方。 人员防护:穿长靴和防护服,戴口罩、橡胶手套及防护眼镜。 环保措施:避免流入下水道以免阻塞。 七:操作处理与储存 使用方法: 1、对被粘合两面进行表面处理,除去污迹、油渍、水分,必要时打磨; 2、将胶水均匀刮涂在待粘接物的两个表面,稍等片刻,即可实施粘接。 注意事项: 1、开启门窗,保证施工场所通风良好;

聚氨酯固化剂-MSDS资料

聚氨酯固化剂MSDS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聚氨酯固化剂 化学品英文名:PU-Curing agent 生产企业名称: 地址:?邮编:? 电子邮件地址: 技术说明书编码:?登记号:? 生效日期:?传真号码:? 企业应急电话: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纯品混合物 有害物成分浓度CAS No. 甲苯-2,4-二异氰酸酯<%584-84-9 乙酯40-60%141-78-6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第类毒害品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本品具有明显的刺激和致敏作用。高浓度接触直接损害呼吸道粘膜,发生喘息性支气管炎,表现有咽喉干燥、剧咳、胸痛、呼吸困难等。重者缺 氧、紫绀、昏迷。可引起肺炎和肺水肿。蒸气或雾对眼有刺激性;液体溅 入眼内,可能引起角膜损伤。液体对皮肤有刺激作用,引起皮炎。口服能 引起消化道的刺激和腐蚀。 慢性影响:反复接触本品,能引起过敏性哮喘。长期低浓度接触,呼吸功 能可受到影响。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本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具致敏性。 第四部分?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与氧化剂可发生反应。与胺类、醇、碱类和温水反应剧烈,能引起燃烧或爆炸。加热或燃烧时可分解生成有毒气体。其蒸气比 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若遇高 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氰化氢。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 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 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禁止用水、泡沫和酸碱灭火剂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行动: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 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 其它惰性材料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 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处置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 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 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 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碱类、醇类接触。尤 其要注意避免与水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 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 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超过25℃,相对湿度不超过75%。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碱类、 醇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 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硫脲安全技术说明书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产品名称:硫脲按照GB/T16483、GB/T17519编制 修订日期:2013年8月5日 SDS编号:2013080502 最初编制日期:2007年1月4日版本:02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硫脲 化学品英文名称: thiourea 企业名称:南京峰文商贸有限公司 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用以合成磺胺噻唑、蛋氨酸和肥猪片等药物的原料。用作染料及染色助剂、树脂及压塑粉的原料。也可用作橡胶的硫化促进剂、金属矿物的浮选剂、制邻苯二甲酸酐和富马酸的催化剂,以及用作金属防锈蚀剂。在照相材料方面,可作为显影剂和调色剂。还可用于电镀工业。硫脲还用于重氮感光纸、合成树脂涂料、阴离子交换树脂、发芽促进剂、杀菌剂等许多方面。硫脲也作为化肥使用。用于制造药物、染料、树脂、压塑粉、橡胶的硫化促进剂、金属矿物的浮选剂等的原料。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紧急情况概述: 遇明火、高热可燃。受热分解,放出氮、硫的氧化物等毒性气体。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有毒。一次作用时毒性小,反复作用时可抑制甲状腺和造血器官的机能。对水生生物有毒,对水生生物有害并且有长期持续影响。 产品名称: 硫脲 SDS编号:2013080502 修订日期: 2013年8月5日 GHS危险性类别:

急性毒性经口:类别4 生殖毒性:类别2 对水环境危害-急性:类别2 对水环境危害-慢性:类别2 标签要素: 象形图: 警示词:警告 危险性说明:吞咽有害(经口)。怀疑损害生育能力或胎儿。对水生生物有毒。对水生生物有毒并且有长期持续影响。 防范说明: 预防措施: —密闭操作,注意通风。 —操作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配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橡胶耐酸碱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粉尘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 —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包装损坏;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泄漏时,建议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佩戴空气呼吸器。 —作业场所不得进食、饮水、吸烟。 —禁止让该产品进入周围环境中。 事故响应: —如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立即就医。 产品名称: 硫脲 SDS编号:2013080502 修订日期: 2013年8月5日

洗手液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参照资料)

洗手液安全技术说明书 (MSDS) 一、产品标识 产品名称:抗菌护肤洗手液 产品组名:ZC—International Operations 二、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第3类易燃液体 三、急救措施 眼睛接触:用大量清水冲洗眼睛,如果症状持续,就医治疗。 皮肤接触:无需急救 吸入:将患者移至空气新鲜处,如果症状加剧,就医治疗。 摄食:不要催吐,除非在医务人员指导下这样做,给患者两杯水,不要给已失去知觉的人口服任何东西,立即就医治疗。 四、消防措施 适用的灭火剂:使用B类灭火剂(例如:化学干粉,二氧化碳) 燃烧时的接触危害:密闭容器接触火源的热量可能产生压力和爆炸。整齐可能沿着地面移动很远的距离,到达点火源处。 灭火程序:水可能无法有效灭火但能冷却接触火的容器和表面以防爆炸。 佩戴全套防护设备(Bunker Gear)和自供式呼吸器(SCBA)。

五、泄漏应急处理 个人预防措施:参看其它章节的预防措施。 溢出应急处理:如果大量溢出,下水道进口盖上并筑防护堤,以防溢出物流入下水道或水体环境中,用无机吸收剂来覆盖。密闭容器。未防护的人员从危害现场撤离。用新鲜空气通风工作场所,将溢出物收集于容器内,用清洗剂和水清理残余物,将产生的含有残余物的溶液收集起来置于密闭容器。尽快废弃处理收集起来的物质。 六、操作处置与储存储存要求: 储存要求:在摄氏25度下储存。 不相容的物质:远离酸储存; 远离热源储存; 远离阳光直射处储存; 远离氧化剂存放。 防爆:易燃液体和蒸汽。远离热、电火花,明火和其他点火源保存。防静电:避免静电释放。 使用指导:保持容器密闭。 避免接触氧化剂。 七、接触控制/个人防护 眼睛防护:避免眼睛接触。 手防护:不适用。 呼吸防护:不适用,避免吸入蒸气,(烟)雾或喷雾。

二甲苯物质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二甲苯 化学品俗名或商品名:稀释剂 化学品英文名称: THINNER X-7F 化学式: 企业名称: 地址: 邮编: 电子邮件地址: 传真号码: 电话号码: 企业应急电话: 国家应急电话: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纯品□混合物■ 物质成分浓度 CAS. NO 二甲苯 95%~99% 1330-20-7 其它添加剂 1%~5% 67-63-0,71-36-3 第三部分:健康危害 危险性类别:第3.3类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蒸汽对呼吸道、黏膜、皮肤有刺激作用。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min,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食入:用清水漱口,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有害燃烧产物:CO CO2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可用泡沫、二氧化碳、干粉扑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切断火源。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尽可能将溢漏液收集在密闭容器内,用砂土、活性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残液,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理。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易燃,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储存注意事项:储存在5-30℃的避光、阴凉、通风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容器保持密封,保质期为自生产之日起半年,客户使用时请遵循先入先出的原则。仓库内照明,通风设施采用防爆型,开关设在仓库外,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切加强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罩(半面罩)。 眼睛防护:必要时戴化学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必要时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耐油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进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注意个人卫生防护。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无色透明液体。 沸程(℃): 135-146 相对密度(25℃):0.84-0.88 蒸气压(mmHg): 34mmHg 闪点(℃): 23℃ 引燃温度(℃): 528 爆炸极限(下限),%(vol):1.0 (上限),%(vol):7.0 溶解性:能够与醇、酯、酮、苯、氯仿、烃类衍生物、树脂及油类等有机物质相溶。 主要用途:主要用来稀释溶剂型绝缘油、胶粘剂、涂料,用在其它途径时请先咨询。

硅胶安全技术说明书 MSDS

硅胶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一、物料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硅胶 化学品英文名称:Silica Gel? 企业名称:青岛海洋化工有限公司 地址:青岛市李沧区沔阳路7号 应急电话:4 二、材料组成和成分信息 化学品名称:硅胶 化学分子式:SiO 2·nH 2 O 分子量:(不含结构水) CAS号: 主要成分:二氧化硅 主要成分含量:≥98% 三、危险标识 此产品有高吸附的作用,所以对眼睛和皮肤有干燥作用。但是,除非吸附热水,否则对皮肤没有灼伤可能。 危险性类别:硅胶不属于危险品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皮肤接触 四、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用清水彻底冲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0分钟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清新处 食入:让受害者饮足量水,就医。 五、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不可燃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适合于各种灭火器 灭火注意事项:没有配备化学防护衣和供氧设备请不要呆在危险区,喷水以降低蒸汽危害,防止化学品进入地表水和地下水 六、意外释放措施 个人防护:避免产生和吸入粉尘,当粉尘浓度过高时,应急处理人员需穿戴安全防护用具

进入现场 环境保护措施:化学品未经处理不允许向环境排放。 清洁/吸收措施:采用安全的方法将泄漏物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理,避免粉尘、胶沫飞扬,清理污染区,洗液排入废水处理池。 七、操作和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避免潮湿和与易挥发物质混运,包装容器要小心轻放,避免破损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在干燥通风的库房内,避免受潮和与易挥发物质混存 八、暴露控制/个人防护 最高容许浓度:中国MAC(mg/m3):无资料 监测方法:无 工程控制:局部排风,提供安全的淋浴和洗脸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当空气中粉尘浓度过高时,建议佩戴过滤式防尘呼吸器,必要时,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中已做防护 身体防护:穿化学品工作服或相应工作服 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完毕,洗手,淋浴更衣,保持良好地卫生习惯 九、物理和化学性质 外观:透明或半透明、无臭、无味的球形或块状颗粒 气味:无 沸点:无 熔点:1708-1718℃ 闪点:无 可溶性(20℃)水中:不溶解 十、稳定性/反应 稳定性:此产品相对稳定、惰性,除了能与氢氟酸、热的强碱、熔融的碳酸钠反应外,不与其他任何有机物和无机物反应 避免接触条件:无资料 禁忌物:卤氧化物,卤化氢,轻金属(加热)、六氟化氙,盐(加热) 危险分解产物:无资料 聚合危害:不聚合 其他资料:无资料 十一、毒理性报告

固化剂和促进剂安全使用规范

固化剂和促进剂安全使用规范 福建首创嘉净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固化剂和促进剂安全使用规范 受控状态: 编制:张明日期:2015年12月28日 审查:日期:年月日 核准:日期:年月日 版次:A/0 发行编号:FJSCJJ-JS-05-012

1范围 是引发剂的一种,具有很强的腐蚀性,促进剂是可以提高反应速率的一种用量较少的物质。固化剂及促进剂直接混兑,会发生剧烈反应而引起燃爆,不正确使用,会带来极大的安全事故。因此,特制定本使用规范,该规范确定了沭阳嘉净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相关部门所有岗位在固化剂和促进剂使用过程中的安全作业方法。

2规范性引用文件 安全生产管理标准 3职责 技术部负责制定固化剂和促进剂安全操作管理规范。 各相关部门、车间、班组严格执行本规范。 4.控制要求 存放 固化剂与促进剂及丙酮盛装桶严禁混用,否则将引起燃爆 仓库及各岗位严禁将固化剂和促进剂进行混放,放置间距应不少于5米。 存放温度不超过25℃,避免阳光直射。当室温高于25℃时,需将固化剂及促进剂桶分别放置于不同的容器中,盛入冷水进行降温。 使用规范 固化剂使一种很强的氧化剂,对人皮肤有很强的腐蚀性,若不慎滴洒到皮肤上会有灼伤感,若进入眼镜则很有可能造成短时失明,因此,使用固化剂时要做好防护,带上胶皮手套和防护眼镜,促进剂对人体也有很大的危害,使用时尽量避免直接接触, 制造部各车间按根据需要设置专门树脂调配区,指定专人进行树脂调配,其他任何人不得擅自操作。树脂调配区内固化剂存放不超过1桶(25公斤),促进剂不超过1桶(20公斤)。 公司所有树脂进厂时需确定是否进行过预促进处理,如添加促进剂,则要确定其混合比例,由树脂调配人员按需调配。 除树脂调配区允许存放树脂、固化剂、促进剂外,各班组岗位上严禁存放促进剂、固化剂。 树脂调配时应先加入适量促进剂,搅拌均匀后再加入固化剂,搅拌均匀。操作中应杜绝促进剂和固化剂同时加入,否则将会产生化学反应起火。 固化剂的使用器具应该严格区分于促进剂的器具,盛装过促进剂的器具,禁止再用于固化剂。 固化剂不能与丙酮混放,更不得将固化剂与丙酮混合,否则,也会起反应造成燃爆。 添加了促进剂和固化剂的树脂,必须在完全固化后方可放入垃圾桶。由于固化过程中急剧放热,会引起燃烧,造成火灾,因此,要求各班组对树脂用量必须按需调配,杜绝浪费及安全隐患。 各班组长为固化剂及促进剂安全使用第一责任人,需随时保持车间清洁卫生,避免因地面残留的

常用杀菌剂使用说明

常用杀菌剂使用说明 代森锌 1.作用特点原药为灰白色或淡黄色粉末,有臭鸡蛋味。是一种保护性杀菌剂,对霜霉病菌、晚疫病菌及炭疽病菌等多种病菌有较强的触杀作用。其有效成分在水中易被氧化成异硫氰化合物,对病原菌体内含有―SH基的酶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并直接杀死病菌孢子,阻止病菌侵入,对作物安全。应掌握发病初期用药,持效期较短。对高等动物低毒,对皮肤、黏膜有刺激作用。 2.制剂 60%、65%、80%可湿性粉剂。 3.防治对象与使用技术发病初期,用80%可湿性粉剂 500倍液喷雾,可防治瓜类猝倒病、立枯病、角斑病、枯萎病、炭疽病、霜霉病等多种病害。隔7~10天再喷一次。 4.注意事项①不能与碱性农药及铜制剂混用。②本剂对人体皮肤、黏膜等有刺激作用,使用时要注意安全保护。③应贮存于干燥、避光和通风良好的仓库中,以免分解。 代森锰锌 (大生M45、大生富、喷克、新万生、山德生、丰收、大胜) 1.作用特点代森锰锌是一种广谱保护性杀菌剂,其作用机理是抑制菌体内丙酮酸的氧化。原药为灰黄色粉末,在高温时遇潮湿也易分解。对高等动物低毒,对人的皮肤和黏膜有一定刺激作用。对鱼类有毒,在试验剂量下,未发现“三致”现象。 2.制剂 70%、80%可湿性粉剂,42%悬浮剂,在各生产长家间因粉剂细度不同和药剂中增加黏胶剂等因素,防治效果各有千秋。 3.防治对象与使用技术防治瓜类的炭疽病、疫病、霜霉病、叶斑病、黑点病等,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在发病初期喷施,隔7~10天后再喷施一次,共喷2~3次。也可选用80%大生M45或喷克、新万生等600~800倍,在发病初期喷施,隔6~7天再喷施一次,共喷2~3次。 4.注意事项①不能与碱性物质或铜制剂混用,但可与多种虫剂、杀菌剂、杀螨剂混用。②高温季节,中午避免用药。③使用大生M45、喷克、新万生等宜雨前喷施,雨后不必补喷,喷药要周到、均匀。 甲基硫菌灵(甲基托布津) 1.作用特点甲基硫菌灵是一种高效、低毒、低残留、广谱、内吸性杀菌剂,具保护和治疗两种作用。其作用机理是当该药喷施于植物表面,并被植物体吸收后,在植物体内,经一系列生化反应,被分解为甲基苯并咪唑―乙―氨基甲酸酯(即多菌灵)。干扰菌的有丝分裂中纺锤体的形成,使病菌孢子萌发长出的芽管扭曲异常,芽管细胞壁扭曲等,从而使病菌不能正常生长达到杀菌效果。纯品为无色结晶,难溶于水,对酸碱稳定。对高等动物低毒,对皮肤、黏膜刺激性低,对鱼类毒性低,对植物安全。 2.制剂 50%、70%可湿性粉剂。 3.防治对象与使用技术用70%可湿性粉剂500~700倍。防治灰霉病、白粉病、炭疽病、褐斑病、叶霉病等均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隔7~10天喷施一次,共喷2―3次;也可用种子重量的O.3%~0.4%进行拌种处理;或用70%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灌根,防治枯萎病也有较好的效果。 4.注意事项①可与石硫合剂等碱性农药混用,但不能与含铜制剂混用,或前后紧接使用,也不能长期单独使用。①贮存于阴凉干燥处。③作物收获前14天停止使用。 百菌清(达科宁、TDN)

清洗剂安全使用说明书

清洗剂安全使用说明书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安全使用资料 1:产品和公司识别 名称:清洗剂 用途:重油污清洗 公司: xxxxx有限公司 地址: 电话: 传真: 2:成分/组成信息 成分:碱,表面活性剂,消泡剂 3: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腐蚀危险化学品 侵入途径:接触和食入 健康危害:接触会造成皮肤损伤,误服造成消化道灼伤,粘膜糜烂、出血4:急救措施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并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皮肤接触:用大量清水冲洗身体接触部位 吸入:无意义 摄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5: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不会燃烧 有害燃烧产物:无意义 灭火方法:无意义 6: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切断泄漏。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 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洗后放入废弃堆场处理。 7: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处置:与水稀释成工作液浸入工件清洗,具体方法参照使用说明书 贮存: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包装要求密封。应 与活性金属粉沫、碱金属、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 混储。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 料。 8: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职业接触限值 中国MAC(mg/m3):无意义 工程控制:无意义 呼吸系统防护:无意义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工作服 手防护:戴工作手套。 其它防护:工作现场禁止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沐浴更衣。注意个人 清洁卫生。 9: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 熔点(℃): 沸点(℃): 闪点: 爆炸极限(%):溶解性: 主要用途:浅棕色液体 无意义 100℃ 无意义 无意义 可与水任意比例混溶,溶解后成微乳液钢铁重油污强力清洗剂 10:稳定性 稳定性:不燃、不爆、常温下不分解,化学性能稳定。11:毒性学资料 急性毒性:无意义 12:生态学资料 环境评定:如果按预期的方法使用和处理,预计不会对环境造成 有害的影响 13:废弃处置 未用过的产品: 用过的/受污的产品:包装:可能可以运出回收 通过国家和当地政府许可的废料承包商在许可的区域内处理 由原供应商回收或必须通过国家和当地政府许可的废料承包商处理 14:运输资料 危险货物编号:包装标志: 包装类别: 包装方法: 运输注意事项:参照CAS NO 75-09-2 参照14 参照Ⅲ 塑料瓶或塑料桶 运输前应先检查包装容器是否完整、密封,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露、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食品及食品添加剂混运。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泄露应急处理设备。 15:法律资料 法规信息: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1996]劳部发423 号)等法规. 16:其他信息 本资料只使用于按规定的使用方法进行销售和使用的产品。 未按照本资料中规定的用法使用该产品可能会引起资料中未提及的危险。请按规定使用该产品除非从我处得到建议。

丙烯酸甲酯的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化学品安全说明书 1、 物理与化学 性质 外观与性状:无色透明液体,有类似大蒜的气味。 熔点(℃):-75 沸点(℃):80.0 相对密度(水=1):0.95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 =1): 2.97 饱和蒸气压(kPa):13.33(28℃) 溶解性:微溶于水。 临界温度(℃):无资料 临界压力(MPa):无资料 燃烧热(kJ/mol):无资料 丙烯酸甲酯:败脂酸甲酯methyl acrylate 分子式:C4H6O2 分子量:86.09 CAS号:96-33-3 危险货物编 号: 32146 UN编号:1919

2 、 主要用途 用于聚丙烯腈纤维的第二单体,胶粘剂。 3、 燃烧爆炸危 险性 燃烧性:易燃 闪点(℃):-3(O.C) 引燃温度(℃):468 爆炸下限%(V/V): 1.2 爆炸上限%(V/V):25.0 危险特性: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 生强烈反应。容易自聚,聚合反应随着温度的 上升而急骤加剧。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 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避免接触的条件:受热、空气。 禁配物:酸类、碱类、强氧化剂。 4、 毒性及健康危害

接触限值 中国MAC(mg/m3): 20 前苏联MAC(mg/m3): 5 TLVTN : OSHA 10ppm,35mg/m3[皮]; ACGIH 2ppm,7mg/m3[皮] TLVWN : 未制定标准 侵入途径: 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5 、 包装与储运 危险性类别: 第3.2 类中闪点易燃液体 危险货物编号: 32146 包装类别: O52 包装方法: 小开口钢桶;安瓿瓶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 外普通木箱。 储存注意事项: 通常商品加有阻聚剂。储存于阴凉、通风 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26℃。 包装要求密封,不可与空气接触。 应与氧化剂、酸类、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不宜大量储 存或久存。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 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 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最全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目录 甲基苯 (1) 2-丙醇 (2) 2-丁酮 (3) 乙酸乙酯 (4) 乙酸正丁酯 (5) 环氧树酯 (6) 醇酸树酯 (7) 二甲苯异体混合物 (8) 环己酮 (9) 不干性醇酸树脂 (10) 聚氨酯树脂 (11) 硝化纤维素 (12) 2-丁氧基乙醇 (13) 丙烯酸清漆 (14) 丙烯酸漆稀释剂 (15) 环氧漆固化剂 (16) 环氧漆稀释剂 (17) 硝基底漆 (18) 硝基清漆 (19) 硝基磁漆 (20) 硝基漆防潮剂 (21) 硝基漆稀释剂 (22) 聚酯树脂清漆 (23) 聚酯漆稀释剂 (24) 醇酸漆稀释剂 (25) 环氧磁漆 (26) 汽油 (27) 柴油 (28) 1,2,4,5-四甲苯 (29) 1,2,3-三甲苯 (30) 1,2,4-三甲基苯 (31) 1,3,5-三甲苯 (32) 1-丙醇 (33) 2-氨基乙醇 (34)

2-甲基-1-丙醇 (35) 4-甲基-2-戊酮 (36) 7110甲聚氨酯固化剂 (37) 氨溶液 (38) 苯酚 (39) 苯乙烯 (40) 环己烷 (41) 丙酮 (42) 石脑油 (43) 1,1-二氯乙烷 (44) 1,2-二氯乙烷 (45) 甲醇 (46) 乙醇[无水] (47) 4-羟基-4-甲基-2-戊酮 (48) 乙酸正丙酯 (49) 乙酸异丙酯 (50) 乙酸异丁酯 (51) 乙酸仲丁酯 (52) 乙酸乙烯酯[抑制了的] (53) 碳酸(二)甲酯 (54) 1,2-二甲苯 (55) 1,3-二甲苯 (56) 1,4-二甲苯 (57) 1,3,5-三甲基苯 (58) 正丁醇 (59) 乙二醇甲醚 (60) 乙二醇乙醚 (61) 丙烯酸正丁酯[抑制了的] (62) N,N-二甲基甲酰胺 (63) 3-氯-1,2-环氧丙烷 (64) 三氯甲烷 (65) 三氯乙烯 (66) 乙酸[含量>80%] (67) 丙烯酸[抑制了的] (68) 氢氧化钠溶液 (69)

清洗剂MSDS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 一 部分: 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清洗剂 技术说明书编码:HF94211/2.0 生效日期:2020-1-29 企业名称: 地 址: 企业应急电话: 邮 编: 传真号码:第 二 部分: 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第2类易燃液体。 ?皮肤腐蚀/刺激:轻微皮肤刺激类别3。 ?严重眼损伤/眼刺激:刺激物第2B级。 警示标签要素: 象征符号:易燃液体。 警示语:危险。 危险信息:1、引起眼睛刺激;2、引起皮肤轻度刺激。

防范说明:储存于阴凉、通风库房。保持容器密封。禁止抽烟、避免与眼睛、皮肤直接接触,勿倒入排水沟,防止污染水体。 接触后的主要症状及应急措施:接触眼睛后刺激眼睛,接触皮肤后引起皮肤刺激;应急措施详见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第 三 部分: 成分/组成信息 纯 品混合物 化学品名称:C-09清洗剂 物质成分 浓度(%) 是否有害 CAS No. 环己烷100.0 是110-82-7 第 四 部分: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min,就医。 吸 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吸呼困难时给输氧。如呼吸及心跳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 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急性及迟发反应:持续吸入可引起头晕、恶心、倦睡和其他一些麻醉症状。液体污染皮肤可引起痒感。主要症状:对眼和上呼吸道有轻度刺激作用。 主要的健康影响:对眼和上呼吸道有轻度刺激作用。 对急救人员的建议:戴防护手套以免接触污染物。 第 五 部分: 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用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灭火。用水灭火无效。

金属清洗剂安全技术说明书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金属清洗剂 化学品俗名或商品名:*********金属清洗剂 化学品英文名称:METAL CLEANING AGENT 推荐用途::机械表面脱脂、尘污清洗 限制用途:食用 企业名称:************** 地址:****** 邮编:***** 电子邮件地址:********* 传真号码:********** 国家应急电话:0532- 企业应急电话:*********** 技术说明书编码:BCL-MSDS-010-A 生效日期: 2010年05月12日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第3.1类,易燃液体 危险性说明:极端易燃液体和蒸汽 防范说明:远离热源、火花、明火、热表面,禁止吸烟。保持容器密闭,保持低温,容器和接收设备接地、连接。使用防爆电器、通风、照 明、……、设备。只能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采取防止静电放电措施。 戴防护手套、防护服、防护眼镜、防护面罩。如皮肤(或头发)接触:立即去除/脱掉所有被污染的衣服,用水冲洗皮肤、淋浴。火灾时,使用干 粉、二氧化碳、水灭火。如果用水增加危险时适用。在阴凉、通风良好处储存。按照地方、区域、国家、国际法规(规定)处置本品、容器。 警示词:危险 象形图: 爆炸危险:本品属易燃液体,蒸汽比空气重,并沿着地板传播,与空气混合后会产生爆炸。 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眼睛和皮肤接触。 皮肤接触:对皮肤有刺激作用。 眼睛接触:对眼睛有刺激作用。 吸入:对呼吸系统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吸入对鼻、咽喉、肺有刺激作用。 应急综述:接触后应立即用清水清洗,吸入后应立即转移到空气清新的地方,误食者则不要引发呕吐,以上都应及时就医。

粘胶剂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MSDS)

粘胶剂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MSDS)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1.1 化学品中文名称:玻璃板粘胶剂 1.2 化学品英文名称: 1.3 中文名称2: 1.4 分子式: 1.5 分子量: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2.1 主要成分:胶黏剂A :环氧树脂、端羧基丁腈橡胶、钛白粉 胶黏剂B:聚硫醇、2,4,6-三(二甲氨基甲基)、氨乙基哌嗪、苯酚、壬 基酚、硅烷偶联剂 2.2 含量:商业保密 2.3 CAS No. 环氧树脂 24969-06-0 2,4,6-三(二甲氨基甲基) 90-72-2 氨乙基哌嗪 140-31-8 壬基酚 25154-52-3 硅烷偶联剂 919-30-2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3.1 危险性类别:组成成分中含有可燃成份。 3.2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3.3 健康危害:接触危害主要为过敏而出现皮肤疾病,皮炎有时伴有眼睛上呼吸道刺激,制备和使用工人可有头痛,恶心,食欲不振,眼睑水肿等症。 食入:吞咽可能有害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4.1 皮肤接触:立即用肥皂和大量的水清洗 4.2 眼睛接触:如果接触到眼睛,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就医。 4.3 吸入:如果偶然吸入蒸气,将吸入者移到空气新鲜处 4.4 食入:催吐、漱口、休息、给予医疗护理,如严重不适求助医生。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5.1 危险特性: 5.2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氧化物、氮氧化合物。 5.3 灭火方法:水、泡沫、二氧化碳、干性化学物。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6.1 应急处理:将泄漏的材料收集在合适的容器中处理。添加干性材料来消除残留物。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7.1 操作注意事项:作业在通风良好的指定区内操作,严禁烟火。 作业时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设备以避免与此化学品或受污染的设备接触。容器要标示,不使用时保持紧密并避免受损。 7.2 储存注意事项: 将容器严格密闭,储存在阴凉、干燥、通风良好以及阳光无法直接照射

戊二醛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一、化学品名称 中文名称:戊二醛 英文名称:glutaraldehyde 二、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成分:戊二醛 CAS NO 111-30-8 分子式 C5H8O2 相对分子质量100.12 三、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可燃液体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或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对眼睛、皮肤和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吸入可引起喉、支气管的炎症、化学性肺炎、肺水肿等。本品可引起过敏反应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害:本品可燃,具强刺激性 四、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 五、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与强氧化剂接触可发生化学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容易自聚,聚合反应随着温度的上升而急骤加剧。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有害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

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六、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七、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在清除液体和蒸气前不能进行焊接、切割等作业。避免产生烟雾。避免与氧化剂接触。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通常商品为水溶液,加有稳定剂。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严禁与空气接触。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不宜久存,以免变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八、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职业接触限值:前苏联MAC(mg/m3) 5 工程控制: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身体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眼睛防护:穿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清洗剂安全技术说明书

清 洗 剂 安 全 技 术 说 明 书 第一部分 化学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TURBO-K 清洗剂 消防应急救援电话:119 第二部分 成分/组成信息 纯品 混合物 √ 化学品名称: 主要有害成分 浓度 CAS No. 挥发有机化合物(VOC )≤870 g/L 第三部分 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第类,高闪点液体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肤吸收 健康危害:接触或使用本品对人体有害。其蒸汽对眼、粘膜、 上呼吸道、皮肤有刺激作用,对中枢神经有麻醉作用,长期接触或短期内吸入高浓度蒸汽可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胸闷、四肢无力、眼灼痛及皮肤干燥、皲裂及皮肤病等症状。能造成急性中毒。 环境危害:本品对环境有害,主要体现在对水体及大气的污染,应特别注意对水体的污染。 燃爆危害:本品遇明火、高热易引起燃烧,蒸汽与空气易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第四部分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衣服,用肥皂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帘,用大量清水冲洗。就医。 吸 入:迅速离开现场到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 入:立即漱口饮水,洗胃。就医。 第五部分 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本品遇明火、高热易引起燃烧;其蒸汽与空气形 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发生强烈反应,会引起燃烧和爆炸。蒸汽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易引着回燃。若遇高热,盛装本品的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危险。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 有害燃烧产物:燃烧时有烟雾,并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及灭火器:消防人员必须佩戴正压式呼吸器,穿全 身消防防护服,尽量在上风处灭火,可用干粉、砂土、泡沫及二氧化碳扑救。 第六部分 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切断火源,疏散泄漏污染区无关人员至安全地带, 严格限制人员出入,查找并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建议应急处理人员佩戴正压式呼吸 器,穿消防防护服。小量泄漏:尽可能将溢流液收集到有盖容器内,用砂土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残液,对使用过的吸附物必须送至环卫部门规定的处理场所。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集到专用容器内回收或运至环卫部门规定的处理场 所。用泡沫覆盖抑制蒸发,以保护现场人员。对泄漏的包装进行调换。 第七部分 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操作人员必须经专门的安全培训,严格遵守 涂装作业安全操作规程和有关规定。加强劳动保护,建议操作人员应穿戴好各种防护用具,裸露部分皮肤应涂好防护膏,当皮肤沾上本品时,应及时用肥皂洗净。使用本品的区域应有明显的禁止烟火标志,严禁明火,禁止使用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并设置足够数量的灭火器材。使用本品时应通风良好,如通风不良时,应采用强制通风换气。使用本品的区域所有电气设备、照明设施应防爆,并防静电积聚,设施应接地,人员应穿防静电的工作服。每次使用结束,应将未用完的本品盖好盖子放回仓库,严禁置于无人看管的场所。沾有本品的棉纱、抹布必须集中于带盖的铁桶内,一天一清,严禁随意丢弃。搬运时要注意轻装轻卸,防止包装破损,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干燥、阴凉、通风、清洁、有严禁烟 火标志的库房,防止阳光直接照射,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高温季节可采取库顶喷水等办法),相对湿度不超过80%。保持容器密封。切忌与氧化剂、酸、碱、食用化学品混储,库房内应有足够的灭火器材。储存场所应有防雷击装置,库房内所有电气设备、照明设施应防爆,库房内应备有泄漏处置设施。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包装破损。 第八部分 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最高允许浓度:二甲苯(皮):100mg/m 3;丁醇:200 mg/m 3; 甲基异丁基酮:未制定标准。 监测方法:空气中有毒气体浓度测定用气相色谱法。 工程控制:加强通风换气。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建议戴过滤式防毒面具 (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戴正压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防化学品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 防 护:涂防护膏或戴耐油橡胶手套。 其它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饮水。工作前避免饮

环氧树脂安全技术说明书

双组份环氧树脂胶粘剂/固化剂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中文名称:双组份环氧树脂胶粘剂/固化剂 英文名称:Two-Component Epoxy Resin Adhesive/Hardener 企业名称: 地址: 邮编: 电子邮件: 传真号码: 电话号码: 生效日期: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环氧基烃类聚合物 CAS No:24969-06-0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第3.2类中闪点液体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本品的主要危害为引起过敏性皮肤病,其表现形式为瘙痒性红斑、丘疹、疱疹、湿疹性皮炎等。 环境危害:无资料 燃爆危险:不属于易燃危险品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燃烧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

灭火方法:用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灭火。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消防人员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容器 突然发出异常声音或出现异常现象应立即撤离。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行动:消除所有点火源。根据液体流动和蒸汽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 压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穿上适当的防护服前严禁接触破裂 的容器和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露源,防止进入下水道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干燥的砂土或类似物质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 坑收容。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废弃处置。若 是固体泄露,用塑料布覆盖泄漏物,减少飞散。勿使水进入包装容器 内。用洁净的铲子收集泄漏物,置于干净、干燥、盖子较松的容器中, 将容器移离泄露区。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 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 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 剂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 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 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 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过滤式防尘呼吸器。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