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乐论文-日本民族音乐
- 格式:doc
- 大小:21.50 KB
- 文档页数:2
民族音乐发展现状及建议论文民族音乐发展现状及建议论文摘要:中国一个悠久的国度,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在饱经沧桑的日子里依旧用歌声记录着岁月变迁,如今随着我国经济脚步的发展,对于政治和文化的影响日益深远,而民族音乐做为艺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思想内容和情感状态也不断升华,烙印上社会生活的影子,这是中国一个悠久的国度,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在饱经沧桑的日子里依旧用歌声记录着岁月变迁,如今随着我国经济脚步的发展,对于政治和文化的影响日益深远,而民族音乐做为艺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思想内容和情感状态也不断升华,烙印上社会生活的影子,这是我国各民族共同拥有的宝贵财富。
但是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们不仅仅要将民族音乐传承下来,更要将其发扬光大,站在世界的角度以开放的心态去审视民族音乐,不断对其进行创新和发展。
一、民族音乐的发展现状有人把音乐比作清泉,可以滋润心灵,带给人美的享受。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艺术,每个民族的音乐也别具风情,正是这样的差异才有了内容丰富的民族音乐,从夏商周时期,对声律的重视就可见一斑,至唐朝音乐更是达到一定高度,时至今日民族音乐依旧活跃,依旧洋溢着鲜明的艺术生命力。
但是随着“地球村”的不断扩大和发展,外来文化的出现对民族音乐的冲击也不断加大,外来音乐的独特风格逐渐吸引人们的注意,一些“爵士乐”“架子鼓”等多样的音乐风格和乐器开始在国内市场打开一片天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忽略民族音乐,各种选秀节目也是充斥着艺术市场,使得几千年来的民族音乐正受着流行音乐的冲击,这是不得不让人觉得遗憾的,也是值得我们去思考和改变的。
只有将民族音乐放在正确的位置上,重新去认识其中的精神内涵,赋予新的时代解读,才能让其焕发生机。
二、发展民族音乐建议(一)强化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我国的音乐历史悠远,是劳动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产生的,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的'社会意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特殊符号,是艺术表现形式的特殊载体,要想让这种精神文化继续传承下去需要我们加强对民族音乐的保护,通过深入对民族音乐的研究和学习,重新去诠释音乐内涵,让其符合现代审美趋势,去鼓励人们主动积极的了解民族音乐,让其更具有生活气息,可以通过不同的民歌下乡活动,不同的民族音乐研讨会,加强对民族音乐的传承,让民族音乐在社会生活中有新的活力。
⽇本民谣《樱花》——独特的都节调式《樱花》独特的都节调式教学反思⽇本是位于亚洲东部的岛国,⼀亿多⼈⼝,经济却很发达,在历史上,⽇本与中国的渊源很深,从战争到友好的过程中,⽇本与中国的⽂化交流也很⼴阔。
在⾳乐⽅⾯、乐器尺⼋以及其独特的都节调式都是从中国⾳乐中吸取过去的。
樱花是⽇本的名花,被视为⽇本民族的象征,春季开花,⾊⽩或红,⼗分美丽,为⽇本国花,春⽇观赏樱花是⽇本的⼀种传统民俗风情活动。
《樱花谣》这⾸歌曲在⽇本是⾮常著名的民歌,以平⽩流畅的语⾔描述了暮春三⽉⼈们愉快的相邀,在晴朗的⽇⼦⾥去看美丽的樱花的情景。
其⾳乐采⽤独具⽇本特⾊的“都节调式”:包含⼆个半⾳的五声调式,为了让学⽣感受浓郁的⽇本民歌⾊彩,我在课堂上选⽤了不同的⽅法来增强⼤家的⾳乐体验,多数同学牢牢记住了⽇本的“都节调式”。
1、聆听歌曲本节课我选⽤了两⾸歌,⼀⾸是《樱花谣》,另⼀⾸是《樱花》。
⼀开始我就播放了两⾸⾳乐作品,让⼤家仔细聆听,认真感受,那独特的⾳乐⾊彩很容易就让⼤家猜到了是⽇本歌曲。
2、分析乐谱接着,我提出了“为什么它是⽇本⾳乐?它究竟有什么特点呢?”问题,引导⼤家对两⾸歌曲的乐谱进⾏分析,通过分析,⼤家不难发现,他们采⽤了特有的调式写成,这个调式各⾳依⾳⾼顺序排列为:3 4 6 7 i 3,其旋律以级进为主、词乐关系⼀字对⼀⾳为多,由两个结构相同的三⾳列构成(346、713)前两⾳是⼩⼆度,后两⾳是⼤三度,以“3、7”为核⼼⾳,这种调式就是“都节调式”。
3、细说来由知道了都节调式后,我⼜把学⽣时代道听途说的关于⽇本⾳阶的⼩故事说给⼤家听,“话说,在我国盛唐时代,⾳乐发展⼗分繁荣,在国际上享受盛誉,各国使节慕名来到⼤唐学习⾳乐、韵律…………”轻松地故事让同学们在嘻嘻哈哈中加强了对⽇本⾳阶的认识,同时也了解到与我国民族五声调式之间的联系。
4、视频欣赏在下⼀课时中,我⼜补充了⽇本有关樱花的视频抽空让⼤家做了欣赏,那覆盖着皑皑⽩雪的富⼠⼭,那穿着节⽇盛装和服的⼈群、那洋溢在观花⼈脸上的笑容,那舒展优美的的⽇本民歌背景⾳乐,⽆不向⼤家展⽰出赏花的盛景。
日本民歌两首日本民歌两首日本民歌日本位于亚洲东部,是太平洋西部的一个岛国。
它与我国隔海相望。
日本的民间音乐十分丰富多彩。
日本民歌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民族风格,表现的题材也比较广泛,涉及人民的爱情生活、劳动生活、风俗习惯、自然风景以及社会的各个方面。
日本传统音乐的3个显著的特点:一、音乐崇尚自然美、朴素美;二、偏爱单音音乐;三、追求余韵美,少装饰。
日本音乐多与戏剧等其他艺术形式结合在一起,并成为戏剧的重要表现手法之一。
如谣曲是古典剧“能剧”的一个要素,义太夫调是大阪木偶戏的音乐,常盘津调、清无调是日本歌舞伎的音乐。
日本的民歌同日本人民的劳动、日常生活、宗教祭祀和民间的风俗紧密联系在一起,反映出日本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感情。
日本民歌按体裁可分为十类:田歌、场地歌曲、山歌、海歌、作业歌、路歌、祝贺歌、节日歌、游戏歌、儿歌。
日本民歌的演唱也很独特,采用特殊的颤音、一词多音的拖腔,民族风格和韵味十分浓郁。
日本民族音乐深受中国古代文化影响,日本的民间“都节调式”就可能来源于中国古代的五声调式。
节奏简洁、规整、平稳、匀称,从容不迫的速度;旋律自然流畅,具有幽雅古朴、清新明朗的色彩和浓郁的日本风味。
日本民歌的五声调式可分为无半音调式和有半音的五声调式2种。
《拉网小调》顾名思义,《拉网小调》是日本渔民的拉网号子。
日本周围环海,国土又呈4个大岛和若干小岛,渔业发达。
渔民在海上捕鱼是跟大海及风浪搏斗,有捕获鱼群的喜悦,也有许多风险,这种生活使他们性格坚毅豪迈,也对命运把握不定,所以难免又有些迷信色彩。
这首歌的实际内容并不多,但生动地体现了海上渔民的生活情景。
大量的虚词、语气词、半说半唱的“喊号”表现了拉网时的紧迫节奏。
这首歌在我国也曾广泛传唱,有些歌唱家以此歌作为自己的代表曲目。
《樱花》樱花是日本的国花,被视为春天的象征。
日本民歌《樱花》是由日本著名作曲家清水修编曲,在1888年十月发行,目前国内比较认可的中文版是由我国音乐家张碧清译配。
【高一作文】民族的,世界的关于音乐的优秀议论文800字【高一作文】民族的,世界的关于音乐的优秀议论文800字如今我们都对流行音乐情有独钟,或者有一些人格外喜欢国外的音乐,以为中国传统民族音乐不够时尚、不够动听,但其实很多时候只是我们怀有先入为主的偏见,这是我从一张音乐专辑中所感悟到的。
日本nhk电视台曾经为手冢治身虫的漫画《火之鸟》展开动画化制作,不得不说道动画效果不尽如人意,但特别制作的配乐却使人感觉到就是此后诸多动漫作品配乐难以打破的。
因为深深讨厌其中的音乐,我塞友人从日本帮忙我买来《火之鸟》音乐原声cd,体会这宏大壮丽的交响诗篇。
《火之鸟》原声带中的曲目皆采取西式编曲方式,其中却又添加了二胡演奏的主旋律,且二胡演奏者也为中国人。
其中主题曲《phoenix~悲怆》和动画片头曲《火之鸟》中二胡的表现尤为出色。
片头曲中,二胡带着与生俱来的悲怆苍凉音色,娓娓道来般奏出主旋律,女声和二胡交替相和,婉转悠扬的旋律不断地升华着主题,在提琴伴奏烘托下越发深沉。
配合动画片头,时空穿越、历史变迁、沧海桑田世事浮沉的感觉油然而生。
(不得不说,动画的开头满载着神作气息,其后的展开却让人不敢恭维。
不过这还是不能掩盖音乐的优秀。
)在《phoenix~感伤》之中,二胡琴声的音调细腻地弹奏出来主旋律的韵母,如同千万年去火鸟用悲悯的眼睛凝视着苍茫大地上商战的生灵,高亢的弦乐组应和着,仿佛寓意着人类的疑惑和迷茫在茫茫宇宙中都变得微不足道。
如果不是这盘专辑,我不会想到,《二泉映月》中婉约低回的二胡也可以气宇非凡,有着史诗般壮阔的气势,在波澜壮阔的交响乐中大放异彩,也不会知道,原来中国和西方的乐器可以配合得炉火纯青。
我听过提琴合奏《梁祝》,那是西方音乐演绎的中国主题,尽管优美动听,却毕竟少了些许中国元素。
配合漫画的情节,那些时光画卷中的人性与命运,荡气回肠的生死轮回,在音乐之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火之鸟》就是一部东站在日本漫画金字塔巅峰的杰作。
民族音乐的风格民族音乐的风格一、介绍民族音乐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本文将详细介绍民族音乐的各个风格及其特点。
二、雅乐(Gagaku)雅乐是古代宫廷音乐的代表,起源于中国的宫廷音乐,并在传入后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音乐形式。
雅乐以乐器演奏为主,常见的乐器包括笛子、琵琶、筝等。
雅乐注重仪式,音乐曲调庄严肃穆,多用于古代宫廷的祭祀和官方场合。
三、心音乐(Shomyo)心音乐是佛教寺院中的一种宗教音乐,通常用于佛事仪式。
它结合了音乐和宗教诵经,既有宗教意义,也有一定的艺术性。
心音乐的特点是唱诵较慢,声音庄重肃穆,具有宗教仪式的氛围。
四、民谣音乐(Minyo)民谣音乐是传统的民间音乐形式,通过歌唱的方式表达人们的情感和思想。
民谣音乐的歌曲内容广泛,涉及爱情、自然、生活等各个方面。
乐器常常搭配歌唱,如三味线、太鼓等。
民谣音乐的节奏明快活泼,歌词简单易懂,体现了民众的朴素和乐观情感。
五、盆舞音乐(Bon Odori)盆舞是夏季的传统舞蹈活动,在盛夏时节的庆祝活动中广泛开展。
盆舞音乐是盆舞活动的伴奏音乐,通常由打击乐器和弦乐器组成。
盆舞音乐的曲调欢快活泼,常常以轻松的舞蹈形式表现出来,吸引着参与者和观众的兴趣。
六、浪曲(Rokyoku)浪曲是一种的叙事艺术形式,通常由一位讲故事的歌手(浪曲师)以及一个伴奏者共同表演。
浪曲的主题多样,包括历史故事、传统民间故事等。
浪曲的演唱方式激情四溢,情感表达丰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七、文乐(Bunraku)文乐是传统的木偶戏形式,结合了音乐、歌唱和戏剧表演,是文化瑰宝之一。
文乐的主要角色是由操纵者操控木偶,伴随着背后的音乐和歌唱表演。
文乐的音乐演奏以管弦乐为主,音乐表现力丰富,能够准确传达出木偶戏的情节与情感。
八、结语民族音乐的风格包罗万象,每一种风格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魅力。
通过对每个风格的介绍,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欣赏民族音乐的多样性。
附件:本文档不含附件。
对日本音乐的探讨与理解作者:赵锐桤来源:《戏剧之家》2018年第21期【摘要】由于日本所处的地域和位置,其音乐的发展,有着多元化且迅速的特点。
日本音乐和中国音乐有着相似之处。
日本文明也一样,与世界其他民族的文化元素存在差别。
其多元化的音乐元素和文化元素在经过长时间的积淀后,形成了更具日本现有特征的文化和音乐。
坐落在东亚地区的日本不可避免地深受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影响,其最早的音乐表现形式和演奏方式也受之于中华民族的传统音乐。
并且,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西方文化的扰乱也为日本音乐带来了重大影响和变故。
笔者认为,一个国家的音乐发展与变化是分不开的。
【关键词】邦乐;日本音乐;词章;传统中图分类号:J609.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21-0061-01一、古代的日本音乐日本人很早就有了自己的音乐。
从乐器来看,有太鼓、琵琶、筝、三味线、尺八等代表性乐器,这为他们的音乐添加了许多色彩。
据文献记载,日本人在古代已有自己的歌谣、舞蹈和乐器。
当时日本的基本乐器种类齐备,从这点可以看出日本人的生活多姿多彩。
而进入农耕社会之后,男女相聚歌舞的歌垣(又称嬥歌)以及巫女的音乐舞蹈,受到了人们的追捧,甚至连妓女也开始模仿而被禁止,后来又自发形成了由男演员扮演所有角色的歌舞伎形式。
歌舞伎在发展过程中虽有伤风化,但经过不断改进、从生活中选取内容题材,最后终于发展成了一种精湛且严肃的舞台艺术形式。
日本与其他国家的音乐文化交流也很多,与亚欧大陆的文化交流主要通过朝鲜和中国实现的。
公元前日本已输入青铜器,并出现铜铎。
5世纪后半叶至7世纪,从朝鲜半岛传入日本的新罗乐、百济乐、高句丽乐,在日本称为“三韩乐”。
这些都是日本从国外慢慢汲取过来,慢慢引进,促使日本音乐文化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二、近现代的日本音乐近现代时期日本音乐的主要特征是吸取欧美音乐文化,然后形成现在的邦乐,也就是传统音乐,这一时期的日本音乐变化很大。
学习日本传统音乐文化后有感
学习日本传统音乐文化后有感
远古时期,诸如和风、礼宾唄、修験道歌曲等类型的音乐就已经在日本流行。
距今已有近两千年历史的日本传统音乐文化以独特的方式呈现出丰富的文化底蕴,启发人们去思考生活的本质,使精神从深处得到较大的滋润。
日本的传统音乐文化充满着日常生活的节奏,丰富的曲调令人感受到灵魂深处枯竭的美妙。
从日本古典音乐和管弦乐配乐,到日本民谣和舞蹈表演,每一种音乐都吸引人们探索不同文化背景和情感体验,从而开发他们的艺术潜力。
以传统的节奏和意象表达日本的音乐艺术,诸多学术作品令文化魅力更加耀眼夺目。
除了充满神秘意味外,日本传统音乐文化还蕴含了一种共同的文化感情,带给人们共同的思考探索,引发民族自豪感,唤起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它也使音乐情感得以流传,影响了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
日本传统音乐文化具有浓郁的深刻文化底蕴,它丰富了听众的情感体验,激发了人们的艺术潜力,还将古典曲风以完美的现代诠释,引人入胜。
学习日本传统音乐文化无疑会丰富自身文化素养,开拓视野,提升艺术修养,让我们更加深入地探索、享受精深而又优美的日本音乐文化。
日本传统音乐乐器与现代音乐制作的结合与发展音乐是一种跨越时间和空间的艺术形式,它承载着人类情感和文化的传承。
在现代音乐制作领域,不同音乐文化的融合和交流成为一种趋势。
而日本传统音乐乐器与现代音乐制作的结合与发展,正是一个引人注目的话题。
日本传统音乐乐器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音色,如琴、筝、笛子等。
这些乐器在传统音乐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以其独特的音色和韵律表达着日本人的情感和思维方式。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音乐风格的变迁,这些传统乐器的使用范围逐渐受限。
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些乐器的价值,许多音乐人开始尝试将传统乐器与现代音乐制作相结合。
一种常见的结合方式是在现代音乐中加入传统乐器的音色元素。
比如,一些流行歌曲中会加入琴的演奏,使整个曲子更具有东方的韵味。
而在电子音乐制作中,笛子的声音常常被用来增加曲子的层次感和神秘感。
这种结合不仅能够为现代音乐增添独特的元素,还能够让传统乐器在现代音乐制作中得到更多的应用和发展。
除了音色元素的结合,日本传统音乐乐器还可以通过技术手段与现代音乐制作相结合。
比如,传统乐器可以通过电子设备进行处理和改变,使其音色更加多样化和创新。
这种结合方式使得传统乐器在现代音乐制作中的应用更加广泛,同时也为传统乐器的演奏者提供了更多的创作空间。
此外,日本传统音乐乐器与现代音乐制作的结合还可以通过跨界合作来实现。
许多音乐人和制作人开始与传统乐器演奏者合作,共同创作出独特的音乐作品。
这种跨界合作不仅能够让传统乐器在现代音乐中焕发新的生命力,还能够为传统乐器演奏者带来更多的机会和认可。
然而,日本传统音乐乐器与现代音乐制作的结合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难。
首先,传统乐器的演奏技巧和现代音乐制作的要求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需要演奏者具备一定的技术和理解。
其次,传统乐器的音色和韵律在现代音乐中的应用需要有创造性和独特性,以避免变成简单的搭配或装饰。
最后,传统乐器与现代音乐制作的结合需要有合适的场景和机会,以展示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高中民族音乐教学方法传承和弘扬论文(共3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第1篇:基于高中民族音乐教学方法研究一、高中民族音乐教育的意义(一)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高中教育阶段开展民族音乐的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音乐作为一种能够真实反应人类情感的艺术形式,能够让人们在赏心悦目的欣赏过程中陶冶情操获得听觉的享受,而民族音乐在此基础上又能为人们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能够让人们通过聆听加深对几千年悠久历史文化的认识,更能使人们的心灵得到洗涤和升华。
因此在高中教育阶段推动民族音乐的教学发展,能够明显的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观念,让学生能够在民族音乐中遨游,感受传统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加强学生对中国传统优秀音乐文化的理解,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1]。
(二)培养学生的民族审美观在高中教育阶段开展民族音乐的教学,对培养学生的民族审美观,推动民族音乐的长期发展也有着积极的作用。
我国是一个民族众多的大家庭,因此民族音乐也是丰富多彩种类繁多的,可以说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形式,能够让聆听的人们更好地体验到民族音乐的独有文化,培养他们的民族文化审美观念,激发人们的音乐想象力和创造力。
因此在高中开展民族音乐的教学活动,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的认识各民族独有的音乐文化,同时也能够学会如何运用民族自己的形式来表达音乐情感,进行音乐的感知和体验,更好地理解民族音樂的内涵,进一步提高对民族音乐的审美能力,以实现对民族音乐全面发展的推动[2]。
(三)激发学生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精神在高中教育阶段开展民族音乐的教学,对激发学生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精神,帮助学生自尊自爱自强的成长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华民族优秀的民族音乐是历经岁月的沉淀不断积累下来的,其中承载着无数祖先的才智和精神,因此是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和民族精神教育的宝贵资源,同时也是世界音乐文化的绚丽瑰宝。
从日本音乐史看日本音乐的发展毕业论文摘要日本音乐有着悠久的历史,不是简单地将过去的音乐以原有形式保留下来,而是不断地加入新内容,使多种多样的音乐共存。
本文以日本音乐的历史背景、体裁、思想、教育为线条,浅析日本音乐的发展进程,希望能为大家了解日本音乐的历史及发展提供1定的参考。
关键词:日本;音乐;发展;历史;教育ABSTRACTJapan‘s music has the glorious history,is not changes the present by the past music development the music,but usic spreads do,on the other hand,unceasingly joined the neany and varied music coexistence。
This article take the Japanese music historical background,the literature style,the thought,the education as a line,conducts the research to the Japanese music development。
The hope can has the certain understanding for everybody to the Japanese music history and the development。
Key usic;develop;history;educate 目录摘要IAbstract II导论11、日本音乐发展的历史背景11. 古代12. 中世23. 近世24. 现代32、日本音乐体裁在各历史时期的发展31. 古代音乐体裁32. 中世音乐体裁43. 近世音乐体裁54. 现代音乐体裁73、日本音乐思想在各历史时期的发展71. 古代音乐思想72. 中世音乐思想73. 近世音乐思想84. 现代音乐思想84、日本音乐教育在各历史时期的发展81. 古代音乐教育92. 中世音乐教育93. 近世音乐教育94. 现代音乐教育10结论10注释12摘要对微波扩频技术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同时结合交通行业的具体特征和本人在实践中的运用进行具体介绍。
日本和风音乐的古雅之韵说到音乐,很多人第一时间会想起流行、摇滚、甚至电子乐,而我心中最热爱的,却是那种仿佛带着历史气息的日本和风音乐。
它就像是一阵微风,悄然拂过我的耳畔,带来了那份古雅的韵味。
第一次接触到和风音乐,是在一次茶道体验中。
那天,悠扬的琴声伴随着轻声的和歌,整个场景都显得格外宁静。
仿佛时间在这一刻静止,外界的喧嚣与纷扰都被隔绝在了远方。
我闭上眼,耳畔的音乐如小溪潺潺,带着自然的气息,让我的心灵得到了无比的舒缓。
从那以后,我便爱上了这种古典的旋律。
我常常在忙碌的工作后,静静地坐在窗前,播放那些优雅的和风乐曲。
每当琴弦轻声拨动时,就像是把我带回了千年前的和风世界,那里有樱花飘落的瞬间,有清凉的夏夜,还有冬日里传来的笛声,让我感受到宁静和安详。
我尤其喜欢那种融合了自然元素的曲子,比如竹笛与心琴的结合,仿佛听见竹林间的风声,水流淌的声音。
这种灵动的旋律让我仿佛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感受到生命的流动与变化。
有些时候,我甚至能想象到那位笛手在山间吹奏时,众多小动物静静聆听的画面。
当然,和风音乐的魅力不仅仅在于优美的旋律,更多的是它传达出的文化底蕴。
在日本,音乐与生活、自然是紧密相连的。
每一首乐曲都似乎在讲述着一个故事,讲述人与自然之间那种和谐的关系。
这种深邃的感悟让我对生活中的点滴变得更加敏感,学会了去倾听身边的声音,感知生活的美好。
虽然和风音乐常常让我沉醉其中,但我也发现,它并不是人人都能接受的。
有时候,朋友们在一旁听着会觉得乏味,但我却在其中体会到了那种难以言喻的美妙。
它让我明白,音乐不仅是声音的结合,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是灵魂的共鸣。
总之,日本和风音乐就是我灵魂深处的一道风景。
它带给我的不仅仅是听觉的享受,更是一种生活的态度,一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学。
我相信,随着对这种古雅韵味的不断探索,未来会有更多人欣赏到这种恬静而深刻的音乐之美。
让我们在喧嚣中,寻回那份属于心灵的宁静吧!。
从日本音乐史看日本音乐的发展毕业论文摘要日本音乐有着悠久的历史,不是简单地将过去的音乐以原有形式保留下来,而是不断地加入新内容,使多种多样的音乐共存。
本文以日本音乐的历史背景、体裁、思想、教育为线条,浅析日本音乐的发展进程,希望能为大家了解日本音乐的历史及发展提供1定的参考。
关键词:日本;音乐;发展;历史;教育ABSTRACTJapan‘s music has the glorious history,is not changes the present by the past music development the music,but was the past music spreads down by its original form,on the other hand,unceasingly joined the new content,caused the many and varied music coexistence。
This article take the Japanese music historical background,the literature style,the thought,the education as a line,conducts the research to the Japanese music development。
The hope can has the certain understanding for everybody to the Japanese music history and the development。
Key words: Japan;music;develop;history;educate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导论11、日本音乐发展的历史背景 11. 古代 12. 中世 23. 近世24. 现代 32、日本音乐体裁在各历史时期的发展 31. 古代音乐体裁 32. 中世音乐体裁 43. 近世音乐体裁 54. 现代音乐体裁 73、日本音乐思想在各历史时期的发展 71. 古代音乐思想 72. 中世音乐思想 73. 近世音乐思想 84. 现代音乐思想84、日本音乐教育在各历史时期的发展 81. 古代音乐教育 92. 中世音乐教育 93. 近世音乐教育 94. 现代音乐教育 10结论10注释 12。
谈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摘要】在各国民族音乐文化开放和交流日趋多元化的今天,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已成为当前国际音乐教育的热点问题。
本文就如何对我国民族音乐进行有效传承,从民族音乐传承的主渠道、学校音乐教育改革以及如何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效创新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民族音乐;文化传承;音乐教育一、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必须以学校音乐教育为主渠道教育是一个民族文化传承的主要途径,学校则是文化传承的主要场所。
学校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播具有选择性,经过这种选择性的过滤,音乐文化的基本内核和系统性得以保存,从而保证了具有不同民族风格的音乐文化在延续和传承过程中的相对稳定性。
因此,音乐教育作为民族音乐文化得以再生与繁衍不可或缺的工具,应以传承民族音乐文化为己任。
长久以来,我国的音乐教育基本沿袭欧洲专业音乐教育的体制,加上城市文化的强势挤压以及应试教育的急功近利性,民族音乐文化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缺少话语权,学校音乐教育虽然包含部分民族音乐内容,但其地位在整个音乐教育中很不明确,民族音乐文化资源在学校音乐教育中的被忽视以及学校音乐教育与传统音乐文化相互分离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二、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必须改革现有学校音乐教育当前,我国学校音乐教育一直沿用传统的课程设置,有关民族音乐课程的设置在我国学校教育中比例较小,师资力量也相对薄弱,加之受“欧洲音乐中心论”长期对我国音乐教育体制的影响,作为文化传承主渠道的学校音乐教育必须破除以西方音乐为中心的教育状况,在教育多元化理念的指引下进行改革。
一是调整课程结构,增加民族音乐教学内容。
加大民族音乐在课程设置中的比重,增加中国传统音乐乐理、和声以及传统声乐、器乐的教学内容,适当增加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戏剧等方面课程,把民族音乐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如声乐教学中,让学生多演唱一些民歌,观看优秀民族歌剧;视唱练耳教学中,增加民间音乐和戏曲音乐的比例,让学生多积累民族音乐语言;音乐欣赏中,多赏析中国传统音乐中具有代表性的优秀曲目和作品;和声课上,多解析一些民族调式,做一些民间曲调习题,等等。
世界民族音乐论文——日本民族音乐
姓名:刘雷
学院: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学号:201030740397
关键词:日本民族音乐
摘要:日本的传统音乐系统称为邦乐,种类和体裁繁多,其中影响范围较大、最具代表性的三类,分别是都市传统音乐、宫廷乐和民谣。
日本属于东亚音乐文化区(包括中国、朝鲜、韩国、日本、蒙古在内的东亚温带地区,以五声音阶为主),其传统音乐系统称为邦乐,种类和体裁繁多,其中影响范围较大、最具代表性的三类,分别是都市传统音乐、宫廷乐和民谣,前两类属古典音乐,后一类属民间音乐。
(一)都市传统音乐。
在观看日本电影和电视剧时常常会听到一种具有独特东洋韵味的音乐,它们的旋律多数是取材于日本都市传统音乐。
从17世纪开始日本的城市经济逐渐繁荣,以商人和手工业者为主体的市民阶级成为社会一支重要力量,主要供他们娱乐消遣的都市音乐也随之兴旺发展起来,曲种与流派不断繁衍,成为近代日本音乐的主流。
这种都市传统音乐主要包括各种以三味线(三弦)和筝伴奏的长歌、短歌,以三味线为主要伴奏乐器的多种说唱音乐和筝独奏、重奏以及它与其他乐器的合奏曲。
都市传统音乐的几个特点是:
1 、长歌与短歌邦乐中声乐曲占绝大多数。
它们按流传地区和风格的不同可分为地歌、长呗和端呗三种。
“地歌”产生于17世纪的京都、大阪地区,所谓“地”就是“地方性”的意思,它最古老的形式是三味线组歌,是由该乐器伴奏的艺术歌曲的最早形态。
最初其歌词就是将当时的一些民谣和流行小调的词编串而成,旋律大体固定,音乐风格也较公式化,每曲皆以慢速开始,随后渐渐加快。
稍后出现了突破原有风格的新三味线组歌,歌词是采用近代诗歌格律创作的,旋律随内容有所变化,三味线的技巧也有所发展。
到17世纪末发展出一种词曲结合紧密、内容高雅、篇幅长大的艺术歌曲,为了与江户(现在的东京)的长呗相区别,人们称之为“地歌”。
进入18世纪,为了进一步发挥三味线的表现力,在地歌中增加了三味线的独奏段落,称作“手事”。
盲人音乐家生田检校还将筝这种乐器引入地歌中,促成了这两种乐器重奏艺术的发展,于是地歌便成为日本传统歌曲中最富有抒情性和音乐性的艺术。
2 、说唱音乐当今在日本仍具生命力的说唱曲种是“净琉璃”。
这一名称出自民间传统《净琉璃小姐的故事》中女主人公的名字。
最初只是以朗诵形式讲述该故事,后逐渐配上曲调,由琵琶伴奏,成为说唱形式。
16世纪三味线从中国传入日本后不久,盲人乐师泽住检校将它取代琵琶,作为净琉璃的伴奏,于是净琉璃也就成为三味线音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了。
进入17世纪后它分为许多流派,以不同的风格发展,既用于木偶戏,也用于歌舞伎中,完全成为市民阶级的艺术。
现今仍时有演出的净琉璃有以下几种:义太夫节、常盘津节、清元节、新内节。
3 、筝音乐。
日本的筝曲多数是筝歌,也就是前面介绍过的地歌。
而在这里
所说的筝音乐则主要是谈它的器乐部分,日语称作“段物”,即筝的独奏、重奏及与其他乐器的合奏。
日本筝音乐往往是由两面或多面筝,或者是由筝与其他乐器共同进行的,这是日本筝曲区别于中国的一个显著特点。
日本筝曲代表作:《六段》,八桥检校作曲;《五段砧》,光崎检校作曲;《春之海》,宫城道雄作曲;《落叶之舞》,宫城道雄作曲。
(二)宫廷雅乐。
它是风格典雅庄重、内容玄奥深邃、仅限于宫廷和一些庙宇中演出的雅乐。
它演出的机会虽然很少,但在日本传统音乐文化中却被置于至尊的地位,被视为国宝,宫廷常以它来招待外国元首和贵宾。
公元7 ~8 世纪从中国、朝鲜以及亚洲其他地区传入,并经过日本化的音乐和日本王公贵族参照外来音乐风格而创作的音乐。
(三)民谣。
它是日本传统音乐中最为大众化、最富有生活气息的品种,它直接反映了广大民众的劳动、生活和各种习俗,表达了他们丰富多样的思想感情。
民谣的类型按照民谣的表现内容和演唱场合可划分为五大类,分别是劳动歌曲、祭典歌、祝仪歌、娱乐歌和儿歌。
音阶古老的日本民谣大多数使用羽调式的民谣音阶,即:谱例⑥民谣音阶它分布于日本本土的广大地区,前述的《拉网小调》就是用这种民谣音阶。
而大多数在近代已都市化了的民谣则用都节音阶,例如著名的《樱花》就是这类民谣的典型。
而日本列岛南部冲绳岛等地的民谣则采用独特的琉球音阶:谱例⑦琉球音阶除此之外一些偏远的山区也存在少量用徵调式律音阶的民谣。
日本民谣按节奏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固定节奏,这类民谣几乎都是2拍子的,与中国民歌相似,但日本民谣独特之处在于它们的绝大多数都是弱拍起唱的,即使有少数是从强拍开始的,它们也尽量用各种手段减弱其强起的效果,例如起音十分短促,只有16分音符长,而第二个音则为加附点的8 分音符。
这种2拍子的律动构成了固定节奏民谣的结构基础,两拍子为一小节,两小节为一个动机,四小节构成一个乐句。
另一类是自由节奏的民谣,在这里没有固定的节奏循环,各个音的时值和各个乐句的长度都可以自由处理,《江差追分》就是这类民谣的典型,它们往往有丰富的装饰音和长的拖腔,曲终时以旋律下行轻轻地结束,给人以终止感。
日本民谣多采用独唱方式,有的则一唱众和。
在九州以南的一些岛上还有对唱的表演方式。
许多民谣原来是无伴奏的,近代受市民音乐的影响越来越多使用乐器伴奏,三味线是最常用的伴奏乐器,北方的一些民谣也有用胡弓伴奏的。
此外各类的鼓、铜钹和拍子板也常在民谣表演时奏场面音乐。
参考文献:
王耀华、王州《世界民族音乐》,人民教育出版社;
杜亚雄、陈景娥《外国民族音乐》,西泠印社出版社有限公司;
《民族音乐》杂志,2010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