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第五章资料

  • 格式:docx
  • 大小:45.33 KB
  • 文档页数:1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 战后40-70年代的建筑思潮一现代建筑派的普及与发展

目录:

第五节:典雅主义倾向

历年真题:

密斯在美国时规划设计了 密斯晚年在柏林设计建造的最后一座建筑是 密斯的最后一个建成的作品是 粗野主义(09名词解释) 马赛公寓(06名词解释) 柏林爱乐音乐厅的设计者是 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的主要设计者是

路易•康为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设计的建筑是 伍重(jorn Utzon )是悉尼歌剧院的设计者和今年普利兹克奖的获得者,有一部中国建筑法 典曾对屋中有过重要的影响,这部法典是 。(04填空)

伍重是

(国名)建筑师。(08填空)

新陈代谢派(07名词解释)

第一节: 进程中的反复与建筑既有物质需要又有情感需要的提出 第二节: 对理性主义进行充实提高的倾向 第三节: 粗野主义倾向与勒柯布西耶的广泛影响 第四节: 讲求技术精美的倾向

第六节: 注重高度工业技术的倾向 第七节: 讲究人情化与地域性的倾向

第八节: 第三世界国家对地域性与现代性结合的探索 第九节: 讲求个性与象征的倾向

。(10填空)

校园,其中的建筑系馆又称 。(08填空)

。(04填空)

。(03填空) 和

。(07填空)

。(06填

、进程中的反复与建筑既有物质需要又有情感需要的提出

形成于二次世界大战之间的现代建筑派”,到二次大战以后完全取代了在西方建筑界统治了

数百年的学院派”而成为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建筑思潮。

现代建筑派的主要内容

a .包括德国包豪斯的格罗皮乌斯、密斯•凡•德•罗、定居法国的瑞士建筑师勒.柯布西耶

为代表的理性主义建筑;

b.美国的赖特和德国的沙龙为代表的有机建筑;

c .芬兰建筑师阿尔托为代表的建筑人情化与地域性。

他们都具有现代派的共同特点:

1 )坚决反对复古,要创时代之新,新的建筑必须有新功能、新技术,其形式应符合抽象的几何形

美学原则;

2)承认建筑具有艺术与技术的双重性,提倡两者结合;

3)认为建筑空间是建筑的主角,建筑设计是空间的设计及其表现,建筑的美在于空间的容量、体量在形体组合中的均衡、比例及表现。此外,还提出了所谓四向度的时间

—空间构图手法

4)提倡建筑的表里一致,在美学上反对外加装饰,认为建筑形象应与适用、建造手段

(材料,结构,构造)和建造过程一致。

CIAM:

1928在拉萨拉兹成立,并举行第一次会议

1929,德国法兰克福,第二次会议,讨论了德国建筑师提出的低收入家庭的“最少生存空间”。

1930,布鲁塞尔,第三次会议,“合理建造”问题

1933,雅典,第四次会议,以“功能城市”为主题,与会者分析了34个欧洲城市后,勒柯布西耶提出现代城市应解决好居住,游憩,工作,交通四大功能,并介绍

了他原来就有的关于功能城市的设想。这次会议内容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以《雅典

宪章》的名称公布于世。

雅典宪章:1933CIAM在雅典举行第四次会议,以“功能城市”为主题,这次会议内容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以《雅典宪章》的名称公布于世;该宪章被称为现代主义城市规划的大纲。雅典宪章提出了

城市的功能分区,认为城市应解决好居住,游憩,工作,交通四大功能;以雅典宪章为核心的

现代主义城市规划理论,极大地改变0世纪的城市面貌,但也带来了新的城市问题。

赖特1936年为富豪考夫曼设计的流水别墅,展示了新结构----钢筋混凝土悬挑结构;约翰

逊公司总部;古根海姆博物馆。

以阿尔托为代表的人情化与地域性,从表面上看似乎是介于欧洲现代建筑与美国的有机建筑 之间中间路线,但是他把建筑与人的心理反应联系起来, 特别是对体验建筑时由视感, 感,听觉等引起的心理反应的重视。 触摸 现代建筑派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虽在各国站稳了脚跟, 作斗争,还要受到 新传统”派的排挤与打击。 但其间它不仅要与学院派的复古主义 (一)新传统派(一战后,许多国家出现了政权的变革,前苏联,意大利,德国,印度) 新传统派”实质上是一个政治美学感甚强(表现国家权力和名族优势),但在手法上又相当 保守的学派。 新传统派”: a .继承了学院派的全部构图手法,如讲究轴线、对称、主次、古典比例、和谐、韵律等等; b .在形式上则剥掉原来明显的古典主义和折衷主义的装饰, 特色的符号; 代之以简化了的具有国家传统 c.另外在体形上也进行了简化,使之接近现代式。 代表建筑:新德里的总督府 1934年前苏联在莫斯科的苏维埃宫方案 1937巴黎世界博览会的德国馆和前苏联馆 ):在现代形象的高层顶上加上一个 :善于运用几何形体与装饰,也被称 纽约第一栋号称为摩天楼的伍尔沃斯大厦( 1911-1913 高耸的塔楼-哥特式风格;纽约克莱斯勒大厦(1930 ) 为装饰艺术派;1931-1939纽约建成了洛克菲勒中心,是一组庞大的高层建筑群。 (二)内部分歧 现代建筑派在与对立面的斗争中,随着时代的进步,也警觉到自己的不足。如 1943年瑞士的S.基甸,法国F.莱热,西班牙塞尔特,提出 纪念性九点:其中就提到 要求能代表他们社会与社区生活的建筑,以及能表达他们抱负、幸福、与骄傲的纪念性等 市民 战后CIAM 的第一次会议,即 CIAM 的第六次会议于1947年在英国的布里奇沃特召开, 这次会议上CIAM 自己超越了原来关于“功能城市”的抽象与片面的见解,申明了 目的是为人创造既能满足情感需要,又能满足物质需要的具体环境。 在 CIAM 的 1951第八次会议,英国,议题为“城市中心”,重提 纪念性九点:(其中就提到 求能代表他们社会与社区生活的建筑,以及能表达他们抱负、幸福、与骄傲的纪念性等 年轻一代的与会者希望会中的老前辈能够对战后城市局面的复杂性作出切实可行的判断, 老前辈对此没有表态,使年轻的一代很失望。 市民要 ”), 但

这一隔核在CIAM 的第九次会议(法国,埃克斯昂普罗旺斯)上被公开化了,会上以史密森 夫妇为代表的一批中青年建筑师,公开批评了 雅典宪章”中把城市简单划为居住、工作、游 憩、交通四大功能分区。(年轻一代更关心的是城市的具体形态同社会心理学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