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近现代建筑史
- 格式:pdf
- 大小:4.17 MB
- 文档页数:39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外国近现代建筑史外国近现代建筑史发展概述第一章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下半叶欧洲与美国的建筑(看出与古代建筑思潮的脉络联系)第二章.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对新建筑的探索(体会到现代建筑是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达、以及政治等各方面因素而发展起来的)第三章新建筑运动的高潮—现代建筑与代表人物(了解现代建筑各种代表思潮的产生及代表人物)——达到了解现代建筑的发展渊源、开阔知识面、提高素养的目的。
第四章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城市建设与建筑活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给城市造成的各种矛盾;初期城市规划的各种设想,有些对现在都有借鉴价值)第五章战后40-70年代的建筑思潮—现代建筑派的普及与发展(现代建筑派的成熟与提高;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又显现出其不足的一面,蕴酿着后现代建筑的产生)第六章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区分各种思潮与现代建筑派思潮的差异;代表人物;代表建筑)第六章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外国近现代建筑史发展概述外国建筑史的近现代年限划分(与世界史的划分略有不同)近代开端: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现代开端: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成功近现代建筑发展的分期:1.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下半叶工业革命前后的近代建筑(复古主义思潮)2.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新建筑运动早期(艺术与工艺运动<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维也纳学派及分离派、芝加哥学派、德意志制造联盟)3.20世纪初—20世纪中期的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新建筑运动的成熟期现代建筑早期(表现派、未来派、风格派、构成派)现代建筑成熟期(现代主义建筑、五位大师:格罗皮乌斯、柯布西耶、密斯、赖特、阿尔瓦。
阿尔托)4.20世纪中叶以后:二次世界大战后——由现代建筑向后现代建筑过渡对理性主义进行充实与提高的倾向粗野主义倾向讲求技术精美的倾向典雅主义倾向注重高度工业技术的倾向讲究人情化与地域性的倾向讲究个性与象征的倾向5、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后现代主义、新理性主义、新地域主义、解构主义、新现代、高技派的发展、简约的设计倾向第一章 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下半叶欧洲与美国的建筑一、工业革命对城市与建筑的影响:从1640—1660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1760—1842年英国工业革,到1789—1794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是欧洲封建制度瓦解和灭亡的时期,是自由资本主义形成和发展的时期。
1、1920年,勒柯布西耶创办杂志《新精神》。
1923年出版《走向新建筑》,为现代建筑运动提供了一系列理论依据,表明新建筑运动的高潮——现代建筑运动的到来。
城市集中主义者,拟建巴黎市中心区。
第一个几乎全部以预制混凝土外墙板覆面的大型建筑物(主体结构为现浇混凝土)是勒柯布西耶的马赛公寓。
其尺寸系统是根据“模数理论制定的。
2、法古斯工厂是格罗皮乌斯早期重要成就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最先进的一座工业建筑。
德国通用电气公司透平机车间是一个里程碑,被西方成为第一做真正的“现代建筑”。
3、格罗皮乌斯从美国的建造方法中得到启发,提出了改进住宅建设的建议。
远在1910年,就设想用预制构件解决经济住宅问题,这是对建筑工业化最早的探索。
4、包豪斯前身魏玛公立建筑学院。
5、1926年,密斯设计了德国共产党领袖李卜克内西和卢森堡的纪念碑,采用立体主义的构图手法。
1926年,担任德意志制造联盟的副主席,1927年在斯图加特魏森霍夫区住宅展览会规划主持。
30年后,巴特宁设计主持了国际住宅展览会。
6、阿尔托无疑是现在建筑最杰出与最伟大的建筑师之一,他的作品兼有欧洲现代派的理性和美国有机建筑的诗意,更有他独有的抒情,即对使用者在人情上的诚挚考虑。
普兰顿曾把他的作品称为是异质共存的建筑。
也有人把他称为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现代建筑的联系人。
7、巴西利亚的规划方案——科斯塔;城市中心的三权广场与总统府为尼迈耶。
巴西教育卫生部大厦——勒柯布西耶、尼迈耶。
8、前川国男的10层晴海公寓为日本住宅公团主板的东京港湾工业区住宅建设的著名实例。
丹下建三设计的广岛和平中心纪念馆与纪念券门。
前川国男设计的京都文化会馆与东京文化纪念会馆。
林昌二设计的皇居旁大楼被认为是具有“战后日本现代建筑最高水平的建筑”。
9、战后城市重建,华沙模式——恢复以前的原样进行重建;鹿特丹模式,另起炉灶进行重建。
保护历史性城镇——威尼斯宪章。
10、最早的幕墙的实例是联合国大厦的秘书处大楼,被认为是大面积玻璃幕墙的代表作的是利华大厦。
第一章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下半叶的欧美建筑第一节工业革命对城市与建筑的影响A影响:1 工业城市因生产集中而引起的人口恶性膨胀,交通,环境,城市混乱,居住区与工作地点距离过远,路程耗费体力2 城市住宅3 对建筑影响:1)反映当时上层阶级观点的复古思潮2)探索建筑中的新功能,新技术,新形式B 城市的探索:18世纪末,奥斯曼的巴黎改建计划后果:市中心的美化,贫民窟的外移。
第二节:C建筑的探索:一,复古思潮概念:复古思潮是指从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末流行于欧美的古典复兴,浪漫主义与折衷主义。
是新兴资产阶级的政治需要,企图从古代建筑遗产中寻求思想上得共鸣。
1 古典复兴(Classical Revival)概念: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末在欧美盛行的仿古典的建筑形式,这种思潮是受到当时启蒙运动的影响。
产生原因:1)政治原因:启蒙运动的影响,自由,平等,博爱,反对巴洛克,洛可可建筑使用繁琐的装饰与贵金属,借用希腊,罗马的古典建筑,扮演进步。
尤其是拿破仑时期效仿罗马的专制,出现了凯旋门,记功柱,广场等。
2)考古发掘的进展:尤其对古罗马,古希腊的考古代表作:法国:罗马式样为主,英国,德国希腊样式为主。
法国:1法国大革命前后,巴黎万神庙建筑师:部雷伟人博物馆,牛顿纪念碑方案勒杜巴黎维莱特关卡2 拿破仑帝国时代,凯旋门,玛德莱纳教堂外表雄伟,壮丽,内部常常吸取东方的装饰或洛可可的手法,被称为帝国式(Empire Style)英国:大不列颠博物馆,英格兰银行,爱丁堡中学德国:勃兰登堡门(效仿雅典卫城的山门)建筑师申克尔设计的柏林宫廷剧院,柏林老博物馆美国:希腊式样:美国国会大厦,仿巴黎万神庙。
罗马式样:宾西法尼亚银行2 浪漫主义:(ROMANTICISM)概念: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上半叶活跃于欧洲文学领域中的另一种主要思潮,在建筑上得到一定的放映,提倡发扬个性自由,提倡自然天性的同时,用中世纪手工业艺术的自然形式反对资本主义制度下用机器制造出来的工艺品。
外国近代建筑史一、近代建筑现象1.复古主义古典复兴希腊复兴:柏林宫廷剧院,柏林勃兰登堡门罗马复兴:雄狮凯旋门,巴黎万神庙,美国国会大厦浪漫主义哥特复兴:英国国会大厦(国家浪漫主义)曼切斯特市政厅折衷主义:巴黎歌剧院哥伦比亚博览会——折衷主义建筑的大检阅,使新建筑思潮受到打击。
贡献:说明现代建筑使十分必要的,要发展现代建筑必须树立一个靶子,先推翻复古主义。
2.初期功能主义背景:资本主义初期,由于工业大生产的发展,促使建筑科学有了很大的进步,新的建筑材料,新的结构技术,新的设备,新的施工方法出现。
建筑在平面与空间的设计上能够比较自由,因而影响到形式上的变化。
能从功能出发,但是对功能还没有深刻的认识。
代表作:帕克斯顿水晶宫新材料:铁,玻璃,木的运用新方式建造:模数制(以玻璃的尺寸)缺点:将铁作成拱,没有充分利用材料的特性意义:低成本,高效率,开创了建筑形式的新纪元拉布鲁斯特图书馆巴黎国立图书馆:地面与隔墙全是铁架与玻璃制成,这样既可以解决采光又可以保证防火安全。
埃菲尔铁塔(328m):高架铁结构,突破古代建筑高度。
机械馆:四壁为大片玻璃,结构上首次使用了三铰拱的原理。
贡献:主张使用新材料新技术,让建筑师看到铁,玻璃在建筑中的作用示范,提倡了建筑要走工业化道路展示了建筑的出发点是功能这一基本原则。
二.前现代建筑活动1.工艺美术运动:19世纪下半叶,在拉斯金的设计思想影响下,在工业化发展的特殊背景下,由一小批英国和美国的建筑家和艺术家为了抵制工业化对传统建筑手工业的威胁,为了复兴哥特风格为中心的中世纪手工艺风气,为了通过建筑和产品设计体现出民主思想而发起的一个具有很大试验性质的设计运动。
莫里斯红屋:平面根据需要布置成L型,用本地产的红砖建造,不加粉饰体现材料本身的质感。
2.新艺术运动比利时霍尔塔布鲁塞尔都灵路12号住宅新艺术运动的装饰主题是模仿自然界生长繁盛的草形状的曲线,凡是墙面,家具,栏杆及窗棂等装饰莫不如此,装饰中大量应用铁构件。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第一章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下半叶欧洲与美国的建筑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下半叶欧洲与美国的要紧建筑思潮:古典复兴、浪漫主义、折衷主义。
各种代表建筑及风格〔设计者〕:法国古典〔罗马〕复兴:巴黎万神庙〔〕、凯旋门〔〕。
英国古典〔罗马〕复兴〔不完全〕:英格兰银行。
英国古典〔希腊〕复兴〔重要地位〕:爱丁堡中学〔T.Hamilton〕、不列颠博物馆(SirRobertSmirke)。
德国古典〔希腊〕复兴:柏林勃兰登堡门〔〕、柏林宫廷剧院〔申克尔〕。
美国古典〔罗马〕复兴:美国国会大厦〔WillianThorntonand〕。
美国古典〔希腊〕复兴:宾夕法尼亚银行〔〕浪漫主义又称哥特复兴:英国国会大厦〔SirCharlesBarry〕哥特风格。
折衷主义也称集仿主义:巴黎歌剧院〔〕巴洛克和洛可可、巴黎圣心教堂〔PaulAbadie〕拜占庭和罗马风。
法国的古典复兴:1、净化建筑代表作:巴黎万神庙。
2、帝国风格特点:雄伟壮丽,内部具有东方和洛可可的装饰。
布赖顿英国皇家不墅:生铁构件。
伦敦“水晶宫〞展览馆〔1851,帕克斯顿〕巴黎埃菲尔铁塔〔1889,埃菲尔〕“田园都市〞由霍华德提出“工业都市〞由加尼埃提出“带形都市〞由索里亚提出第二章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对新建筑的探求工艺美术运动:主张在设计上回溯到中世纪传统,恢复手工艺行会传统,主张设计的老实真挚。
新艺术运动:“工艺美术〞运动比立重视中世纪的哥特风格,把哥特风格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与借鉴来源。
“新艺术〞运动那么放弃任何一种传统装饰风格,完全走向自然风格,强调自然中不存在的直线,强调自然中没有完全的平面,在装饰上突出表现曲曲折折曲曲折折折折线,有机形态装饰构思全然来源于自然。
红屋〔1859~1860,韦布〕新艺术运动代表人物:德国:奥尔布里希,贝伦斯。
英国:迈金托什。
西班牙:高迪〔米拉公寓,圣加徒教堂〕。
“装饰即罪恶〞——阿道夫·洛斯斯坦纳住宅〔1910年维也纳,洛斯〕赫尔辛基火车站〔1906~1916,老沙里宁〕美国的芝加哥学派的重要奉献:高层金属框架结构和箱形根底。
田园城市:19世纪末,英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提出,一种兼具城市和乡村优点的理想城市,实际上就是城市和乡村的结合体。
第一座田园城市,莱齐沃斯。
带型城市:一种主张城市平面布局呈狭长带状发展的规划理论,最早是西班牙工程师玛塔提出1883年。
美国的方格形城市:美国城市的开发和建设,是由地产投机商和律师委托测量工程师,对全国各种不同性质不同地形的城市,做机械的方格形道路划分。
工艺美术运动(艺术与工艺运动):赞扬手工艺品,建筑主张到郊外做田园式住宅,拜托象征权势的古典建筑形式。
新艺术运动:(高迪)是欧洲建筑真正发出改变形式的信号,反对传统形式后现代主义:60年代对现代主义背离的趋势,一场风格运动解构主义:多元的,恒变的,没有预定设计,个人的,无中心,否定现代主义的原则和标准维也纳分离派:斯坦利住宅,新结构新材料必然导致新形式,反对历史样式在建筑上重演。
芝加哥学派:19世纪70年代兴起在美国兴起,是现代建筑在美国的奠基者。
高层,铁框架,横向大窗,简单的立面是他的特点。
沙利文,形式追随功能。
水晶宫:第一次世博会的展览馆,开辟了建筑新形式及预制装配技术的新纪元。
红屋:工艺美术运动。
代表作。
平面根据功能布置成L型,使每个房间都可以自然采光,并用本地的红砖建造,不加粉饰,摒弃传统的贴面装饰。
将功能材料造型结合对后世有重要启发。
表现主义:采用奇特夸张的建筑形体来表现象征某些思想和时代精神风格派:蒙德里安。
最简单的几何形和最纯粹的色彩组成构图才是永恒(乌得勒支住宅)构成主义:很像工程构筑物未来派:否定文化艺术的规律和任何传统,宣称要创造新的未来的艺术草原住宅:造型力求新颖,摆脱折衷主义,布局上与大自然结合,多建于森林地区与湖滨平面常做十字形,以壁炉为中心,层高低,出檐大,故室内较暗淡惯用水平线条,起居室开窗较大,以保持与自然接触屋面坡度平缓,外墙多为砖石本色,与自然协调卡洛斯卡帕:他对威尼斯丰富多变的水域空间特征、精湛的传统手工技术、传统材料以及城市建筑历史层次的理解。
●古典复兴18c 60到19c末在欧美盛行的古典建筑形式【出现原因:1.受到当时启蒙运动的影响,对于民主、共和的向往,唤起人们对古希腊、古罗马的礼赞。
2.由于考古的发达:人们逐渐意识到古代艺术的成就,在批判巴洛克和古典主义的同时,把目光锁定在建筑的源头,古希腊、古罗马的建筑风格。
3.理性精神的继承:古典主义和理性主义发生了联系,把真正科学的理性精神带回了建筑领域。
建筑表现上要求用简洁、明快的处理手段来代替那些陈旧的巴洛克、洛可可。
】○法国:罗马复兴巴黎万神庙部雷(伟人博物馆牛顿纪念碑方案)勒杜(巴黎维莱特关卡勒·桑代关卡)星形广场的凯旋门○英国:18c下半期罗马复兴;19c希腊复兴英格兰银行(罗)爱丁堡中学(希)不列颠博物馆(希)○德国:希腊复兴柏林宫廷剧院(申克尔) 柏林老博物馆国家美术馆美国国会大厦●浪漫主义【出现原因:18c、19c的工业革命不仅带来了生产的大发展,同时也带来了城市的杂乱、环境恶化。
社会上出现了一批乌托邦社会主义者,回避现实,向往中世纪的世界观,崇尚传统的文化艺术,要求发扬个性自由、提倡自然天性,同时用中世纪艺术的自然形式反对资本主义制度下用机器制造出来的工艺品,并用它来和古典艺术来抗衡。
建筑上表现为:模仿中世纪的寨堡或哥特风格;追求非凡的趣味和异国情调】【1.先浪漫主义:18c60~19c30 2.哥特复兴:19c30~19c70 】英国国会大厦伦敦的圣吉尔斯教堂曼彻斯特市政厅●折衷主义【1.在当时的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社会,资产阶级也把文化当作可以买到手的商品,于是花钱建造各种历史样式的建筑,从而满足人们玩赏与猎奇的喜好2.在学术为了弥补古典复兴和浪漫主义各自在设计上的局限性,就随意借用历史上的各种式样3.交通的便利、考古、出版、摄影事业的发展都有助于人们认识和掌握古代建筑遗产,进行模仿和拼凑。
建筑表现:任意选择与模仿历史上的各种风格,把他们组合成各种式样】巴黎歌剧院罗马的伊曼纽尔二世纪念碑巴黎的圣心教堂巴黎美术学院●新材料、新技术、新类型○新材料:1.生铁:作为房屋的主要材料,首先应用在屋顶上(法兰西剧院)。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任课教师:SL,整理:ZRH,录入:WMQ)第一章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下半叶欧洲、美国的建筑1.复古思潮(1)古典复兴:古典复兴是资本主义初期最早出现在文化上的一种思潮,在建筑史上是指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末欧美盛行的仿古典建筑的形式。
这种思潮曾受启蒙运动的影响。
古典复兴形成的原因:由于对民主共和的向往,唤起人们对古希腊古罗马的礼赞。
试图用古典主义外衣包裹建筑。
(2)浪漫主义:(更倾向于感知引导)浪漫主义是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上半叶活跃于欧洲文学艺术领域的一种主要思潮,它在建筑上也得到一定的反映,他要求发扬个性自由,提倡自然天性。
浪漫主义形成的原因: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社会矛盾日益加剧,两者均回避现实,向往中世纪的世界观,崇尚传统文化艺术。
浪漫主义的两个阶段:a)先浪漫主义——封建贵族最求田园生活情趣以逃避工业城市的喧嚣。
表现:模仿中世纪寨堡或哥特风格;追求非凡趣味和异国情调。
b)哥特复兴——大资产阶级为在国际竞争中强调发扬本民族传统文化。
尝试以哥特建筑结构的有机性来解决古典建筑所遏制的建筑艺术与技术之间的矛盾。
EG:英国国会大厦(3)折衷主义:折衷主义是19世纪上半叶星期的一种创作思潮,它越过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在建筑式样上的局限,任意选择和模仿历史上各种风格,把他们给组合成各种式样,也称“集体主义”。
折衷主义形成的原因:a)丰富多彩的建筑式样满足资产阶级的个人喜好b)人们对古建筑遗产掌握的越来越多的资料,可供选择的建筑式样变多c)新的生活方式、建筑材料、技术与旧的产生矛盾,造成艺术观点混乱。
2.建筑的新材料、新技术和新类型(1)初期生铁结构:单跨拱桥——森德尔兰桥,法兰西剧院(铁结构屋顶)铁和玻璃的配合:奥尔良廊,巴黎植物园的温室向框架结构过渡:哈珀兄弟大厦,芝加哥家庭保险公司大厦升降机与电梯(2)新类型:图书馆、市场、百货商店、博览会与展览馆(3)帕克斯顿,水晶宫,1851,英国,海德公园举行的世界博览会,建筑形式与预制装配(4)埃菲尔铁塔,埃菲尔,1889巴黎世博,内有升降机,显示了资本主义初期工业生产的最高水平第二章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对新建筑的探求(新旧矛盾)1.欧洲探求新建筑的运动(1)探求新建筑的先驱:辛克尔、桑珀、拉布鲁斯特(2)工艺美术运动:19世纪50年代在英国出现了一股反对工业,鼓吹逃离工业城市,怀念中世纪安静乡村,向往自然的浪漫主义情绪。
古典复兴建筑: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末在欧美流行的复古思潮的一种表现形式。
它可分为罗马复兴和希腊复兴两种倾向。
在建筑方面,古罗马的广场、凯旋门、纪功柱等纪念性建筑成为效法的榜样。
但他们没有简单地抄袭古典建筑式样,古典复兴建筑体形单纯、独立、完整,细部处理朴实,形式合乎逻辑,纯装饰构件较少。
采用古典古典复兴建筑风格的主要是国会、法院、银行、交易所、博物馆、剧院等公共建筑和一些纪念性建筑。
浪漫主义建筑: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下半叶欧美一些国家在文学艺术中的浪漫主义思潮影响下流行的一种建筑风格。
浪漫主义在艺术上强调个性,提倡自然主义,主张用中世纪的艺术风格同学院派的古典主义艺术相抗衡。
这种思潮在建筑上表现为追求超尘脱俗的趣味和异国情调。
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30年代是浪漫主义建筑发展的第一阶段,又称先浪漫主义。
出现了中世纪城堡式的府邸,甚至东方式的建筑小品。
19世纪30~70年代是浪漫主义建筑的第二阶段,它已发展成为一种建筑创作潮流。
由于追求中世纪的哥特式建筑风格,又称为哥特复兴建筑。
折衷主义建筑:19世纪上半叶在欧美兴起的一种建筑创作思潮。
折衷主义为了弥补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在建筑创作中的局限性,任意模仿历史上的各种风格,或自由组合各种式样,故有“集仿主义”之称。
折衷主义建筑师不讲固定的法式,只讲求比例均衡,注重纯形式美。
刻意求新,立足于创造丰富多彩的建筑。
他们将罗马、希腊、拜占廷、中世纪、文艺复兴和东方情调的各式各样融会于自己的建筑作品里,以求摆脱一脉相承的谱系,创造本时代的建筑风格。
一、新材料生铁结构1775-1779年英国塞纳河第一座生铁桥1793-1796年伦敦单跨拱桥—森德兰桥1786年巴黎法兰西剧院的铁结构屋顶1801年英国曼彻斯特索尔福德棉纺厂的7层生产车间(生铁梁柱和承重墙混合结构)布莱顿的英国皇家别墅(铁柱支撑铁制大穹窿)铁和玻璃的配合1829-1831年巴黎老王宫的奥尔良廊中的透光顶棚1833年巴黎植物园的温室(第一座完全由钢和玻璃构成的建筑物)向框架结构过渡(以生铁框架代替承重墙)1854年纽约哈珀兄弟大厦1883-1885年芝加哥家庭保险公司十层大厦(第一座现代钢框架结构高层建筑)二、新技术蒸汽动力升降机奥蒂斯发明水力升降机贝德文1889年应用于埃菲尔铁塔电梯三、新建筑类型图书馆法国建筑师拉布鲁斯特1850年巴黎圣吉纳维夫图书馆(法国第一座完整的图书馆建筑)1858-1868 巴黎国立图书馆(地面与墙体均用铁架与玻璃制成,既解决采光问题,又保证防火安全;根据功能布置,建筑内容开始与旧形式决裂,在阅览室等其它部分仍受折衷主义的影响)市场空间形式的转变:一间间封闭铺面→生铁结构大空间百货商店在仓库建筑的形式基础上发展而来的1845年纽约华盛顿商店(外观保持仓库建筑的简单形象)1876年巴黎廉价商场(第一座以铁和玻璃建造的具有全自然采光的百货商店)博览会与展览馆博览会的历史分两段:第一阶段(1798-1849年),在巴黎开始和终结,范围是国家性的;第二阶段(1851-1893年),国际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