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及其国际比较

  • 格式:doc
  • 大小:33.50 KB
  • 文档页数: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及其国际比较

本文探讨的人口老龄化是指宏观层面的整个人口群体的老化,这是伴随社会经济发展必然出现的一种人口年龄结构老化现象,是世界性的进步表现。但我国人口老龄化与其他国家比较有其明显的“人为催生”等特性,挑战十分严峻,我们理应积极面对。我们在作出应对决策之前,必须正确分析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成因及其发展趋势,并通过进行国际比较,这将有利于我们科学决策、科学应对。

标签:国际比较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

“老龄化”一词是舶来品,是根据英文“Aging”对应译出的,“人口老龄化”“Population aging”有微观和宏观两层含义:微观层面指的是组成人口的个体人的老化,即我们通常的人由年轻变老,是单向运动过程、自然现象,是不可逆转的客观规律;宏观层面是指整个人口群体的老化,即本文要探析的人口老龄化,人口群体的老化则以个体老龄化为前提,受社会、经济、人口规律及政策的影响,是可逆的,是双向运动的过程,当人口的生育率回升时,人口老化过程就会出现逆转,就有可能出现“返老还童”的现象。简言之,人口老龄化就是指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逐渐增加的动态过程,特别是指在年龄结构类型已属年老型的人口中,老年人口比重持续上升的动态过程。迄今为止,为世界各国普遍接受并广泛使用的老年人社会界定标准有两个,即1956年联合国和1982年世界老龄问题大会所制定的标准:通常是指60岁及以上或65岁及以上人口。从老龄人口结构来看,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达到10%以上或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达到7%以上的人口属于老年型人口结构。人口老龄化是必然现象,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为此,我们必须认真分析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成因及其发展趋势,并通过进行国际比较,这将有利于我们科学决策、科学应对。

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

1、规模巨大而且速度过快。中国历史上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规模比发达地区近三十个国家的人口还多,也是60岁以上老年人最多的国家,就65岁及以上人口规模而言,在50余年里由1953年7月1日的2504万人①增加到2005年11月1日的10045万人②,增长了3.01倍,老年人口比例由3.56%提高到了7.68%。从20世纪60年代老龄化起动以后,老年人口的增长一直大大快于青少年和成年人的增长。发达国家老年人口年均增长率低于 2.5%,我国老年人口年均增长率已达3%左右③,而且这一增长速度远远超过总人口增长速度的情况还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我国老年人口规模从2000年的8811万人④增加到2005年的10045万人,五年间平均增长速度高达2.80%,大大超过总人口0.63%的平均增长速度。另外,从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由7%增长到14%所用的时间看,中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在发展中国家中仍然是最快的。这一特点要求中国各项老年事业和各项准备工作要跟上人口迅速老龄化的步伐。

2、起步较晚且催生痕迹明显。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必然现象、社会进步的象征,起步的早晚、速度的快慢与经济发展、政策导向等方面关系密切。欧美

等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基本上是与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同步进行。而我国的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发展,主要是由于政府推行的人口控制和计划生育政策,使得出生率迅速下降,从而人为地加速了老龄化的进程。这种人口年龄结构的老化并非是随着中国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自发演进的,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并不同步。这样就使得中国在“政策催生”下出现了“未富先老”现象,社会承受老龄化的能力偏低,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和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压力。

3、差异较大且城乡倒置。由于中国疆域辽阔、人口众多、地区间差异较大,受经济条件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中国人口老龄化地区间不平衡现象非常明显。自西向东呈阶梯状不断上升,东部沿海地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早已超过7%,2000年就高达11.46%,其中上海早在1979年就已进入老年型社会。而第五次人口普查时西部地区老年人口比例均在5%以下,部分地区仍是典型的年轻型人口结构。与此同时,各地区大部分老年人口主要分布于经济发展较落后的农村,因此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和城市人口老龄化水平⑤。根据《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显示,中国目前农村人口老龄化水平高于城镇1.24个百分点,并且这种城乡倒置的状况将持续到2040年。

4、高龄化与劳动力资源丰富并存。从国外人口老龄化过程的统计数据看,人口老龄化与劳动力短缺相伴而生。而中国自20世纪70年代实行计划生育以来,出生率虽经历了迅速下降,但由于在实行计划生育以前出生的大批人口此时正处于劳动年龄阶段,因此,我国劳动力资源非常丰富,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一直保持在60%以上,不过,这一优势将在本世纪20—50年代开始逐渐消失,届时我国将出现劳动年龄人口短缺问题。

5、呈不规则性和累进性特点。由于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我国人口出生率变化较大,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经历了几次大起大落,从而形成了人口金字塔的不规则特点,并由此派生了人口老龄化的不规则性和累进性。中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公布的《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显示,2001年至2020年是中国老龄化速度开始加快,年均增加老年人口596万人,年均增长率将达到3.28%;2021年到2050年是中国老龄化加速阶段,年均增加老年人口620万人,由于总人口逐渐实现零增长和负增长,人口老龄化将进一步加速;到2050年我国人口老龄化水平将达到30%以上⑥。

二、我国人口老龄化形成的原因

导致人口老龄化的原因很多也很复杂,但对于全球或一个国家来说,由于人口的迁入与迁出的数量相对较少,对人口年龄结构的影响不大,因此,我国产生人口老龄化的最主要因素是人口的出生率与死亡率。

1、出生与死亡因素。人口出生率下降会使少年儿童在人口年龄结构中所占比重减轻,从而增加老年人口所占比重出现人口老龄化的现象。然而,出生率下降对年龄结构的影响具有滞后与累积的作用,一般来讲,出生率的下降在前,人口老龄化在后;出生率下降得越快,今后人口老龄化速度也越快,只有当出生率不再下降,人口老龄化过程才会相应停止。这种因妇女生育率下降继而出生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