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评价理论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5
项目评价理论
项目评价技术与方法是人们在进行各种项目论证与评价中所使用的原理、程序、方法和工具的总称。它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伴随着项目可行性研究方法引进到我国来的。至今,国内外对这套方法仍然有许多不同的名称和说法,如项目评估 (ProjeetAssessment)、项目评价 (ProjeetEvaluation)或项目评审
(projeetAppraisal)、项目审查 (ProjeetReview)或者项目可行性研究
(projeetFeasibilitystudy)等等[5]。
项目评价理论的核心是分阶段对项目的一整套科学的论证、分析与评价方法。为了指导人们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项目进行全面的论证、分析和评价,作出科学的决策,项目评价有特别具体的规定。本文从技术和经济层面出发,对RFID智能电能表项目进行项目实施前评价。
1 项目评价的基本概念
1.1 项目的定义及其基本特征
关于项目的含义,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不同的组织、不同的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项目的不同认识。
美国的项目管理协会(Projeet Management Institute, PMI)认为,项目是一种被承办的旨在创造某种独特产品或服务的临时性任务。
德国DIN69901认为,项目是指具有预定的目标,具有时间、财务、人力和其他限制条件,具有专门的组织而实施的唯一性任务。
世界银行认为,所谓项目,一般是指同一性质的投资或同一部门内一系列有关或相同的投资,或不同部门内的一系列投资。
有的专家学者认为,项目是为了达到特定目标而调集到一起的资源组合。还有的认为,项目是由一些独特的、复杂的和相关的活动所组成的一个序列,它有一个必须在特定时间内、在预算之内根据规范完成的目的或目标[6]。
综上所述,所谓项目,就是在一定时间里,在预算规定范围内,由一定的组织完成的,并达到预定质量水平的一项一次性任务。项目通常具备如下基本特征:
(1)一次性。这是项目与日常运作的最大区别。项目有明确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项目在此从来没有发生过,而且将来也不会在同样的条件下再次发生。
(2)独特性。每个项目独有自己的特点,每个项目都不同于其它的项目。项目所产生的产品、服务或完成的任务与已有的相似产品、服务或任务在某些方面有明显的差别。项目自身有具体的时间期限、费用、性能和质量等方面的要求。因此,项目的过程具有自身的独特性。
(3)目标的明确性。每个项目都有自己的明确目标,为了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达到目标,项目负责人在项目实施以前必须进行周密的计划,事实上,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各项工作都是为项目的预定目标而进行的。
(4)组织的临时性和开放性。项目开始时需要建立项目组织,组织中的成员及其职能在项目的执行过程中将不断地变化,项目结束后组织将会解散,因此项目组织具有临时性。一个项目往往需要多个单位共同协作,它们通过合同、协议以及其他的社会联系组合在一起,可见项目组织没有严格的边界。
(5)后果的不可挽回性。项目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它的过程是渐进的,潜伏着各种风险。它不像有些事情可以试做,失败了可以重来,即项目具有不可逆转性。正是由于项目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人们才需要开展项目的论证和评价。因此,必须进行项目风险评价和风险管理。
(6)项目资源的有限性。任何一个项目都有各种限制条件,这既包括资源限制条件和环境限制条件,也包括己经确定的限制条件和自行假设的限制条件等等。这些条件对于项目的决策和实施造成了很大的限制和制约[7]。
由于项目本身具有这些特性,使得人们在项目决策中须要对项目进行深入地分析和研究,由此可见,项目评价是项目管理中最为重要和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
1.2 项目评价的内涵
项目评价的概念可分为狭义和广义。狭义的项目评价是指研究、分析、评价项目的经济特性,并作出相应的结论的一系列工作。广义的项目评价是指在项目决策阶段、项目实施阶段、项目结束后所开展的一系列评价活动,包括:(1)项目实施前对其必要性、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环境可行性等方面进行的全面系统地分析和论证工作。(2)在项目实施阶段对项目实施情况及趋势所进行的跟踪评价。(3)在项目结束后对项目运行情况所进行的后评价。项目评价具有的基本特征是[8]:
①决策支持特性。所有的项目评价都是为项目决策提供支持和服务的,不管是项目实施前期评价、项目投产后评价还是项目实施中的跟踪评价。人们需要借助项目评价所给出的分析研究结果,再加上自己的判断和选择而最终做出项目决策。
②比较分析特性。不管是广义的项目评价还是狭义的项目评价,任何项目评价都具有比较分析的特性,因为这些评价都需要对项目各种备选方案在各种可能情况下的技术经济投入和结果做出分析,并比较和找出其中相对最优的项目方案,从而对项目决策提供支持。
③假设前提特性。在项目评价中所使用的各种项目数据有两种,有一些是项目既定实际情况的描述数据,而有一些是根据项目各种假设前提条件确定的预测数据。不管是项目的前期评价和后期评价还是项目的跟踪评价,在评价时人们必须对尚未确定下来的各种情况做出必要的假设,然后确定出相应的预测数据,并根据它们做出项目评价,所以具有假设前提的基本特性。
1.3 项目评价的作用
项目评价的主要作用是为项目决策和实施提供依据。由于项目本身所具有的一次性、独特性、后果不可挽回性等特性,单凭借个人的判断和经验去进行项目决策容易出现错误而且很难避免失误,所以,项目决策须要依据项目评价作为支持。在项目决策中,运用项目评价方法对项目各个备选方案和各种情况下可能出现的结果进行必要的分析与评价,这对于加强项目决策的科学性和优化项目决策结果以及提高项目实施绩效等方面有着积极和重要的作用[9]。
(1)项目评价是项目决策的前提和保证。在项目决策过程中,决策者需要项目评价的信息和数据提供支持,所以,首先必须开展项目评价。项目评价的分析、结论是项目决策的前提和保障,并且能够减少或避免项目决策失误,甚至改善项目决策优化的结果。
(2)项目评价是获得项目融资的凭证和依据。任何项目都需要投资,在通常情况下,项目投资的一定比例是通过融资得到的,而提供投资一方都是以项目评价的结果作为项目投资的凭证和依据。因此,项目融资须提供相应的项目评价资料,甚至,出资方还会对项目作进一步的分析评价。通常情况下,没有项目评价资料的项目是不可能融资的。
1.4 项目评价的原则
全面系统的项目评价对于加强项目管理、实行项目科学决策和保障项目达到预期目标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为此,项目评价时必须明确和掌握以下原则[10,11]:
(1)实事求是原则。它是指从实际情况出发找出事物的客观规律。要求项目评价人员深入实际,坚持科学态度、采用科学方法对项目做周密的调查、分析,全面系统地掌握项目资料,进行认真地分析、研究和客观公正的评价。
(2)客观公正原则。要求项目评价人员尊重客观实际,不具有个人意识,即主观意识。同时,要求项目评价人员持公正立场,不受权威和利益的干扰。
(3)成本效益原则。成本和效益是项目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要求项目评价人员全面衡量成本和效益。项目是否可行,最终是以项目取得经济效益的大小作为判断标准。
(4)系统性原则。要求项目评价人员全面系统地收集信息,分析、进行综合评价。
(5)比较择优原则。它是指项目多个备选方案的比较分析和优化选择。要求项目评价人员提供项目多个备选方案的评价信息和优化选择信息。
(6)动态评价原则。要求项目评价人员考虑项目投资的货币时间价值和项目评价坚持动态的观点。因为随着时间的延长,与项目相关的其它情况和条件都会发生变化。
2 项目评价的基本内容
项目评价的内容分为二类。按照项目不同阶段开展的评价内容,项目评价分为项目实施前评价、实施中的跟踪评价和项目结束后评价。按照项目涉及的主要条件开展的评价内容,项目评价分为单项评价和综合评价。 2.1 项目各阶段的评价内容
(1)项目实施前评价的主要内容。它是在项目未实施之前对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与论证,即项目决策阶段的评价。项目实施前评价主要工作是对项目的技术、经济、环境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与论证。
(2)项目跟踪评价的主要内容。它是在项目实施阶段中,为了项目达到阶段目标,克服项目条件发生变化带来的困难,所开展的跟踪评价。
(3)项目投产后评价的主要内容。它是在项目结束后投入运营一段时间之后,为了验证项目决策的正确性所作的项目评价。其目的是总结经验教训和修订未来项目决策的指标和标准。
2.2 项目单项评价和综合评价的内容
(1)项目单项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项目技术评价、经济评价、环境影响评价、项目风险评价和运行条件评价等方面的内容。项目的技术评价是指对项目采用技术的可行性和先进性的评价。项目经济评价是指对项目经济特性的分析与评价。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项目实施和投入运营给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所造成的各种影响的评价。项目风险评价是指对项目的抗风险能力的分析和评估。项目运行条件评价是指对项目投入运营后各种支持条件的评价。
(2)项目综合评价的内容。它是对项目各方面单项评价内容所作的汇总性和综合性的全面评价。
小结:项目是在一定时间里,在预算规定范围内,由一定的组织完成的,并达到预定质量水平的一项一次性任务。它具有一次性、独特性、目标的明确性、组织的临时性和开放性、后果不可挽回性等特征。所以,项目评价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是项目决策的前提和保证,还是获得项目融资的凭证和依据。项目评价必须遵循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和成本效益等原则。项目评价分为项目实施前评价、项目实施中的跟踪评价和项目投产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