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结构设计
- 格式:pdf
- 大小:135.19 KB
- 文档页数:2
5科技资讯科技资讯S I N &T NOLO GY I NFORM TI ON 2008N O.12SC I ENC E &TEC HNO LO GY I N FO RM A TI ON 建筑科学1概述现代高层建筑由于技术、经济等各方面的因素,一般都设有大底盘地下室,通常为1~2层,地下室面积约占整个建筑面积的10%左右。
随着建筑物高度的不断增加,地下室的层数也随之增加。
人们对地下空间需求的不断增长,致使裙房的底盘面积在增加。
地下工程在整个建设项目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由于地下工程材料消耗大、建造周期长、施工难度大,因此结构设计的好坏将会对整个项目的设计周期、施工工期以及建造费用产生巨大的影响。
另外,地下室结构的设计也比较复杂,主要技术问题有:地基承载力及变形问题、抗浮问题、不均匀沉降问题、结构超长问题、基础型式的选取和计算方法问题、人防设计等等;技术问题与经济因素息息相关,先进适用的技术能使建设项目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而经济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制约一些先进技术的使用。
因此,如何协调好技术与经济在建设工程中的相互关系,是每个设计人员应该认真考虑的。
2工程概况本工程用地位于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大道东与汇彩路交界处,工程总建筑面积为61752m 2,(其中:地上46818m 2,地下14934m 2。
),建筑层数:地上四层,地下一层。
一层地下室,主要用于车库、设备用房。
地下室底板面的标高为4.800m ,二~三层为商铺和餐饮,四层为办公室。
广州地区50年一遇的基本风压值为0.50KN/m 2,地面粗糙度属B 类,建筑体型系数为1.3。
本工程为丙类建筑。
场地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建筑设计特征周期为0.35秒。
由于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未提供地下水情况(地下水位高程及化学成分对混凝土的渗蚀作用)。
场地内未发现断裂构痕迹及其它不良工程地质现象,场地地质构造稳定性良好。
浅谈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内容摘要:建筑结构设计是建筑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内容包括方案设计、结构分析、构件设计、绘制施工图等这几个部分。
本文将对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内容进行探讨。
关键词:建筑结构;结构设计;建筑设计;建筑物通常可以把建筑物的设计分为建筑设计、结构设计、电气设计、给排水设计、和采暖与通风设计等。
建筑结构设计,是建筑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建筑设计的要求为基础,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确定建筑物的结构类型和结构体系,同时进行结构分析和评估,然后以分析结果和相关结构设计的规范为依据,进行施工图设计。
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内容包括方案设计、结构分析、构件设计、绘制施工图这几个部分。
Abstract: The design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its basic contents include design, structural analysis, component design, draw construction plans and other several parts. This article will discuss the basic design of building structures.Key words: building structure; structural design; architectural design; building中图分类号:TU31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3-0020-02一、方案设计结构方案设计,包括结构选型、布置和主要构件尺寸的估计和结构的初步分拆等。
1、结构选型结构选型主要有上部结构选型和基础结构选型这两种。
对结构选型的确定必须要经过方案比较、技术经济分析,加以确定。
在结构的选型上,一般要以建筑物的功能要求、国家现行结构设计规范的有关要求、场地土的工程地质条件、施工技术、建设工期和环境要求等作为主要的依据。
浅谈超高层建筑结构的超限设计摘要:由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建筑物高度日渐增高,体型日渐复杂,结构设计的难度也越来越大。
本文通过一个工程实例,介绍一下超高层建筑结构超限设计的处理方法及思路,以供其他设计参考。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超限设计;一、前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资源日益紧张,为了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建筑物的层数及高度只能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超高层建筑拔地而起,并且建筑为了兼顾美观及使用,往往体型也伴随着较多的不规则性。
对于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需针对超限情况采取对应的补充计算分析,并采取一定的加强措施,来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
二、工程实例1.工程概况本工程为超高层住宅小区,总建筑面积30.2万㎡,地上22.4万㎡,地下7.8万㎡。
由9栋塔楼组成,设2层地下室,塔楼高度为148.75m~158.95m,地下室高度为10.48m。
本文主要介绍其中1栋塔楼结构超限情况及处理方法。
本工程基本地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场地类别为Ⅱ类。
50年重现期的基本风压为Wo=0.5kN/㎡,承载力计算时按基本风压的1.1倍采用,地面粗糙度类别为C类。
塔楼主体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隔墙采用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塔楼外墙采用铝模砼墙。
墙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60~C30,梁板为C30;钢筋采用HRB400;嵌固端为基础面。
各楼层构件主要截面分别如下:地下室底板采用平板结构,塔楼底板1500mm,塔楼外底板厚度500mm;地下室顶板,塔楼范围外采用无梁楼盖体系,板厚400mm,塔楼范围内梁板结构,板厚160mm;塔楼标准层楼板厚度为 100~150mm。
剪力墙厚 450mm ~200mm;框架梁截面200mm×400mm~250mm×1595mm,次梁为200mm×300mm~200mm×605mm。
基础采用直径1.1m直径钻(冲)孔灌注桩,有效桩长约30~35m,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12000kN,桩身混凝土强度C45,持力层为<4-4>微风化花岗岩层。
浅谈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摘要:本文围绕高层建筑结构,总结了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特点以及提出了高层建筑结构分析和各种体系相对应的方法,阐述了高层建筑结构的分析研究以及存在的问题,为实际高层建筑结构分析与设计提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结构体系问题随着社会和经济的蓬勃发展,特别是城市建设的发展,城市中的高层建筑成为反映这个城市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这就要求建筑物所能达到的高度和规模不断地增加。
本文就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等问题做出分析。
1、高层建筑结构的特点(1)结构延性至关重要。
相对于较低楼房而言,高楼结构更柔一些,在地震作用下的变形更大一些。
为了使结构在进入塑性变形阶段后仍具有较强的变形能力,避免倒塌,特别需要在构造上采取恰当的措施,来保证结构具有足够的延性。
(2)侧移是控制的度量尺。
与较低楼房不同,结构侧移已成为高楼结构设计中的关键因素。
随着楼房高度的增加,水平荷载下结构的侧移变形迅速增大,因而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侧移应被控制在某一限度之内。
(3)水平荷载的决定性作用。
一方面,因为楼房自重和楼面使用荷载在竖构件中所引起的轴力和弯矩的数值,仅与楼房高度的一次方成正比;另一方面,对某一定高度楼房来说,竖向荷载大体上是定值,而作为水平荷载的风荷载和地震作用,其数值是随结构动力特性的不同而有较大幅度的变化。
(4)轴向变形不容忽视。
高层建筑中,竖向荷载数值很大,能够在柱中引起较大的轴向变形,从而会对连续梁弯矩产生影响,造成连续梁中间支座处的负弯矩值减小,跨中正弯矩之和端支座负弯矩值增大(5)抗震设计要求。
抗震设计要求更高有抗震设防的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除要考虑正常使用时的竖向荷载、风荷载外,还必须使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做到小震不坏、大震不倒。
2、高层建筑结构体系(1)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
当框架体系的强度和刚度不能满足要求时,往往需要在建筑平面的适当位置设置较大的剪力墙来代替部分框架,便形成了框架---剪力墙体系。
浅谈建筑结构加固设计引言:哪些情况下会涉及到建筑结构加固设计呢?简单总结一下:(1)已有建筑已达到其设计使用年限,想继续使用,经过结构鉴定需要做加固设计的情况;(2)建筑结构出现一定程度上损坏,如结构出现裂缝、结构碳化、腐蚀等经过结构鉴定需要做加固设计的情况;(3)建筑使用功能发生改变或增加,如增加电梯、设备房间等,需要在原结构上增开洞口、增设新的结构构件的情况;(4)工业建筑工艺设计调整,荷载增加,荷载分布改变,原构件不满足设计要求的情况;(5)施工过程中失误或错误,造成如材料强度等级不满足设计要求的情况等。
导致建筑加固的原因有很多,在进行加固设计之前一定要全面细致的了解。
1.加固设计的意义1.1 提升建筑物的耐久性房屋建筑都是有一定的使用年限的。
受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及外界因素的影响,建筑物的寿命也会因此缩短。
在日常使用中,建筑物的结构会在一定程度上被损坏,导致其外表和最初的样子不一样,也会产生,例如裂缝,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碳化和腐蚀,建筑物的整体沉降等问题,这些问题都会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甚至威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通过对建筑物进行合理的加固设计,可以提高建筑的耐久性,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年限。
1.2 提升建筑物整体性和稳定性随着人民对于房屋建筑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全面提升房屋建筑的抗震性能就越为重要,特别是在我国一些地形复杂的地方,一些特殊的地形地貌,尤其是在地震活动区域,对于房屋的防震性能有着很高的要求。
因此,我们要对房屋建筑的关键结构进行技术改造,使其抗震性能持续提升,从而使人民群众的财产和生命得到更多的保障。
1.3 提升建筑物的经济价值通过对建构筑物的加固与改造,可以使原有建筑物价值得到提升。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物质生活,生产,功能使用等方面需求的提高,我们可以对既有建筑物的外观、结构、生产工艺、周边环境进过规划、鉴定、设计、改造与加固施工后,改变原有的业态(使用功能),比如:经过市场调研,在某城市区域不适合设立商城的可以通过改造与加固改成酒店、写字楼、住宅等;亦或是某工厂由于生产工艺过时,产能低下,不能满足市场需求需要转型升级或进行工艺和技术改造,比如:引进高科技先进生产线替代既有工艺,或总体转型升级,工改商(将既有工厂改成商业价值的商场、办公楼、写字楼等)、工改住(将既有工厂改成住宅楼)、工改工(将既有工厂转型改成其它产业的工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