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应用实例
- 格式:pdf
- 大小:197.13 KB
- 文档页数:2
秸秆生物反应堆实用技术【摘要】秸秆生物反应堆是一种利用秸秆等农作物残余物进行生物分解和发酵产生能量的技术。
本文从引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系统探讨了秸秆生物反应堆实用技术的重要性、应用前景、原理及流程、优点、关键技术、案例分析、发展趋势、推广重要性和未来展望。
通过对实用技术的深入了解,可以更好地推动农业资源的利用,减少农业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具有巨大的潜力,并且未来有望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关键词】秸秆,生物反应堆,实用技术,重要性,应用前景,原理,流程,优点,关键技术,案例分析,发展趋势,推广重要性,未来展望1. 引言1.1 秸秆生物反应堆实用技术的重要性秸秆生物反应堆是一种利用微生物分解秸秆等农业废弃物产生沼气的生物能源技术。
其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秸秆生物反应堆可以有效解决农业废弃物处理难题。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大量秸秆等废弃物无处安置,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采用生物反应堆技术可以将这些废弃物转化为沼气和有机肥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秸秆生物反应堆可以为农村能源供给提供新的途径。
农村地区常常面临能源短缺的问题,秸秆生物反应堆可以利用当地的农业废弃物生产沼气,为当地提供清洁可再生能源。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还可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通过将废弃物转化为能源和有机肥料,可以提高土壤质量,增加农作物产量,促进农业循环发展。
秸秆生物反应堆实用技术的重要性不仅在于解决废弃物处理问题、提供清洁能源,也在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对于实现农村生态经济的良性循环具有重要意义。
1.2 秸秆生物反应堆实用技术的应用前景秸秆是农作物的主要残留物,每年产生的秸秆数量巨大,而传统处理方式往往是焚烧或堆肥,存在着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问题。
秸秆生物反应堆实用技术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秸秆生物反应堆可以有效地将秸秆转化为有机肥料、生物燃料等高附加值产品,实现秸秆资源化利用,有助于缓解农村环境和资源压力。
内置式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操作图解1拌菌种1:拌菌种和兑料菌种:麦麸=1:20 2:干拌菌种与麦麸混合均匀3:加水搅拌水:麦麸=1:1 4:遮阴堆积4小时后使用,2天内用完内置式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操作图解2内置式操作1:开沟宽60-80cm,深20-25cm2:铺秸秆厚度30-35cm3:撒菌种均匀等量4:轻拍用铁锹拍,使菌种均匀分布内置式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操作图解 3 内置式操作5:覆土土层厚度20-25cm 6:覆土两头露秸秆10cm7:起垄浇水水量足,湿透秸秆8:打孔12#钢筋穿透秸秆孔距20cm×20cm外置式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操作图解1、挖沟距山墙60-80cm,挖上口宽120-130cm,深100cm,下口宽90-100cm,长6-7米的沟(储气池)将所挖出的土壤分别均匀放在沟上四周,摊成外高里低的坡形。
2、贮气池与交换机底座的建造用旧农膜铺设沟底、四壁直至沟上沿80-100cm宽。
中间位置向棚内开挖一宽65cm,深50cm,长100cm的出气道,出气道末端建造一个下口直径为50cm(内径),上口内径为40cm,高出地面20cm的圆形交换底座。
沟壁、气道和上沿用单砖砌垒,水泥抹面,沟底用沙子水泥打底,厚度6-8厘米。
南北两头各建造一个长50cm,宽高20×20米的进气道,单砖砌垒或者用管材替代。
3、交换机安装与反应堆底部构造安装交换机,底端固定且保证密封不漏气,连接电源。
在沟上南北向每隔40cm东西排放一根水泥杆(20 cm 宽,10 cm厚),在水泥杆上南北纵向每隔10 cm 用铁丝、细竹竿或竹坯固定。
4、秸秆铺放与安机抽气铺放秸秆先横后纵,交叉重叠摆放整齐。
每40 cm厚撒一层菌种,连续铺放3—5层,淋水浇湿,水量以下部沟中有一半积水为宜,最后用农膜覆盖保湿,农膜覆盖不易过严,安机抽气。
5、气带打孔与开机抽气气带连接机器后,注意气带方向,分别在两边和下方打孔,朝南、朝下孔距30cm,朝北电话两边各打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