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的活动幅度以及跨过关节的韧带、肌腱、肌肉、皮肤
和其他组织的弹性和伸展能力。
2
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涵义:一个是关节活动 的幅度大小,一个是跨过关节的肌肉、肌腱、 韧带等组织的伸展性。众多资料表明,影响 柔韧性素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关节 结构;跨过关节的肌肉;肌腱、韧带等伸展 性;关节周围组织的大小;年龄及性别,以 及温度、疲劳程度等。 柔韧性和柔软性实质上是有区别的。柔韧 是既柔又坚韧,即柔中有刚,刚柔相济;而 柔软只是柔而不硬,即柔中无刚,刚柔不济。
9
第三节 影响柔韧性的因素 一. 关节结构及其周围组织 1.两关节面积大小的差别。构成关节的两 关节面相差越大,关节活动幅度就越大,表 现为柔韧性就越好。这一因素是限制柔韧性 的先天因素,体育锻炼时该因素的影响不大。 2.关节周围组织的体积。关节周围的组织 越多,限制关节运动的因素就越多,虽然并 节的稳固性增加,却使身体的柔韧性下降。
8
3.提高关节的灵活性,使人的动作姿势优美。 如竞技体操、技巧、艺术体操、跳水等项目, 不仅对肩、腰、胸、胯、腿有较高的柔韧要 求,甚至对脚面的柔韧也有较高的要求。
4. 加速动作掌握进程,使动作学习轻巧自如, 做动作也更加协调和准确。
5. 减少肌肉等软组织损伤,防止伤害事故发 生。
6. 有助于肌肉放松和情绪稳定。
11
二. 年龄和性别:柔韧性在10岁以前是自然 获得发展的,10岁以后柔韧性会相对降低。 因此,10岁以前给予应有的柔韧性练习。 16-20岁身体发育趋向成熟,柔韧性下降。 三. 温度
12
四. 其他因素 1. 神经过程。兴奋与抑制过程转换的灵活性高,支 配肌肉神经收缩与放 松的能力强. 2. 活动水平。不爱活动的人比经常活动的人柔韧性 差. 3. 心理因素。心理紧张度过强,时间过长会使神经 过程由兴奋转为抑制, 影响肌肉的协调能力,从而影响柔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