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抑郁症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 格式:doc
- 大小:21.50 KB
- 文档页数:3
我国中老年人群抑郁发生率的城乡差异及危险因素研究陶娜;尹平【摘要】目的了解我国城乡中老年人群抑郁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因素,为今后我国中老年人群抑郁的预防保健提供合理的建议.方法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CHARLS)"数据,共纳入2011年未发生抑郁的人群7539例,采用调查问卷及收集个体体检数据的形式追踪随访至2013年,观察群体中抑郁的发生情况.分类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s精确概率法,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抑郁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我国中老年人群抑郁的发生率为38.41%,其中农村发生率为42.35%,城镇发生率为26.26%,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躯体疼痛、高血压、听力差、生活满意度低、睡眠时间较短、日常活动受限、患慢性病、体质量较低为我国中老年人群抑郁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我国中老年人群的抑郁发病率较高,其中农村中老年人群的抑郁发生率显著高于城镇.此外,还应重点关注女性、患有慢性躯体疾病、听力受损、睡眠质量较差等抑郁高危中老年人群,积极预防抑郁的发生.%Objectives To understand the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depression in urban and rural middle-aged and elderly people in china,and to provide reasonable suggestions for preventive care on depression in aged people infuture.Methods Based on the data of 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 (CHARLS),a total of 7539 cases without depression in 2011 were included in this study,the questionnaire and col-lection of individual physical examination data were adopted to observe the occurrence of depression at the end of fol-low-up to 2013.Classificationbetween groups was usedχ2 test or Fisher's exact probability method,and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risk factors of depression.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depression in middle-aged and elderly people in China was 38.41%,of which,the incidence of depression in rural area was 42.35% and in urban area was 26.26%.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P<0.0001).Multi-factor analysis showed that gender,body pain,hypertension,poor hearing,low life satisfaction,short sleep time,limited daily activities,low life satisfaction, short sleep time,limited daily activities,chronic disease,low body weight were th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of depres-sion occurred in middle-aged and elderly people in China.Conclusions The incidence of depression in middle-aged and elderly people in China is high,of which the rural samples a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urban subj ects.In ad-dition,we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women,suffering from chronic physical illness,hearing loss,poor quality of sleep in middle-aged and elderly people to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depression.【期刊名称】《中国社会医学杂志》【年(卷),期】2017(034)001【总页数】4页(P22-25)【关键词】中老年人;抑郁;发病率;影响因素【作者】陶娜;尹平【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湖北武汉,43003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湖北武汉,4300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9.92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中老年人群面临的精神卫生问题也逐渐突出。
独居老人心理问题*导语:老年人比例逐年上升,独居老人心理问题也成为了一个关注要点。
独居老人心理问题会对这个社会造成什么影响呢?下面就由小编为您分析独居老人心理问题。
一项对35000名老年人心理求助电话的统计分析显示,超过40%的独居老人有抑郁症倾向,其中有48%是因为老人长期独居的孤独感引起的。
而社会、子女对老人心理健康的忽视,老人对自身心理健康的不了解,也使得老年人遭遇老年心理危机,严重影响了老年生活质量。
依据分析,与子女矛盾、生理机能丧失,是导致老人抑郁的另两大原因,在抑郁老人人群中,这两个原因导致抑郁的比例均为26%。
生理机能的丧失,会让老人觉得无助、无力,容易产生对自己和生活厌倦的情绪,不能及时调节排解,就容易导致抑郁。
而抑郁的老人更加敏感,也更容易与子女产生矛盾。
身体机能退化,是老人不得不面对的客观现实。
例如性激素消失且男女两性出现的时间差达15年;代谢减缓、胺类物质丧失本身就会导致抑郁;脑灰质、脑白质衰退,会导致帕金森、老年痴呆症等;小脑萎缩会导致语言、行动退化*独居老人心理问题*1、心理问题引发慢性疾病独居中老年群体缺乏与人甚至是与子女的沟通,易与他人或者子女产生矛盾,进而导致生理机能丧失,更让老人觉得无助、无力,容易产生对自己和生活厌倦的情绪,不能及时调节排解,就容易导致抑郁,进入恶性循环。
*1)孤独抑郁独居老人有可能会出现孤独、压抑之感,情感日渐脆弱,会产生衰老和死亡的联想,导致自卑、烦躁、焦虑、多疑。
三是失落依赖,生活单调注意力无法转移时会产生内疚、负罪、失落和依赖,常常因为小事而抱憾终身。
*2)行为偏离缺乏交流沟通使得性格病态:处事认真的变成固执生硬、急躁、乖僻;文雅清高的变得不爱交际;性格随和的发展成任性粗野等。
*2、多数老人讳疾忌医老年人心理、身体健康问题被忽视,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老人拒绝承认自己有问题,也排斥看病。
我国老年人中70%患有慢性老年病,15%患严重疾病。
中年人抑郁怎么办?中年人的抑郁症也是比较普遍的,自我调养对尽早康复也至关重要,有计划地做些能够获得快乐和自信的活动,下文我们一起来看看关于抑郁症的介绍吧,从中,我们应该要学到有利于我们解决抑郁症的办法。
著名心理学家雷萨鲁斯指出,日常生活压力来自两方面,一是重大生活事件,另一面是不断的小麻烦。
两者的交替出现及叠加的压力,将成为构成身心疾病的重要因素。
因此,对于“白领”人群来说,注重心理健康就显得很重要了。
目前,在心理问题中抑郁症是最为常见的,如同身体感冒一样,抑郁被大家称作为"心理感冒"。
患有抑郁症的人会感到情绪低落和消沉,尽管可能被某些一般的生活事件所激发,但低落的情绪却迟迟难以恢复,总感到“没劲”、“没趣”,心中无喜悦感。
处于抑郁症的人会发现自己变得懒散起来,干事总缺乏以往该有的勇气和闯劲,退缩犹豫,缺乏内动力。
疲乏和周身不适也是抑郁症的表现的一个特点,全身不舒服是确实的,却往往难以描述,向别人诉说以求理解则更是困难,因为常规的体检结果往往都是正常的。
睡眠不好是抑郁者的又一个显著特征,他们常常醒得很早,半夜里要醒过来好几次。
有时醒来后就再也睡不着,胡思乱想直到天明。
睡不好、吃不香、做不动的恶性循环也随之形成。
抑郁的人会变得孤独和自封,他们把环境、自己和将来都看得一无是处,有的人甚至冒出了厌世的念头。
专家总结,遭受更年期抑郁症困扰的中年朋友该怎样治疗呢?一、更年期抑郁症的药物治疗心理专家表示,在所有更年期抑郁症症状的治疗方法中,见效最快、实行最方便、费用最低廉的可能就是药物治疗了。
常用更年期抑郁症药物主要包括阿米替林、多虑平、三甲丙咪嗪等,并可合并激素治疗。
常用更年期抑郁症药物主要以苯二氮类药物为代表,这是目前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类药物,品种很多。
还有一种非苯二氮类药物,属于新一代抗焦虑药,根据症状还可以用一些抗抑郁药。
二、更年期抑郁症的心理治疗更年期抑郁症状总是相伴相生,因此应用心理疗法治疗时,心理医生往往会根据患者的抑郁症状状,普遍施以支持疗法、认知疗法、放松疗法、行为疗法等手段,通过作用于患者症状的不同方面来达到缓解和消除抑郁症状的目的。
老人嗜睡可能是非典型抑郁症文/刘长辉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门诊部主任年过七旬的王先生最近白天老是睡觉,家人将他带到医院神经内科检查,没发现问题。
在医生的建议下,又到精神心理科接受问诊,结果发现老人嗜睡竟是因为患上了抑郁症。
老人嗜睡原因较复杂,要先排查病因。
脑部病变如脑瘤、脑萎缩等都会引起嗜睡;甲状腺功能低下或肺部感染等的早期症状,也往往是精神萎靡和嗜睡。
因此,若老人出现嗜睡,家属应带其到医院接受脑部CT、甲功五项等检查,如排除疾病原因,则多数由环境、情绪等因素引起。
老人抑郁症多是“焦虑+孤独”的混合状态,由抑郁症引发的嗜睡,除表现为白天多眠,同时伴有食欲不振、头痛、头晕、活动兴趣减低、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晨醒过早等症状。
预防抑郁性嗜睡,一是改善外部环境。
家人应多关睡觉时流口水如果老年人经常在睡觉时流口水,且口水总朝一个方向流,那就要提高警惕了。
血栓可造成咽喉部位的一些肌肉功能失调,睡梦中人体失去对肌肉的主动控制,口水就流下来了。
不时晕厥这也是血栓患者中较常见的一种状况,早晨起床时多发,每天可发生一次或多次。
这种情况要考虑血栓的可能,特别是一天之中多次晕厥者要尽快就医。
警惕血栓的四个信号文/李昕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心老人,多回家看看,带老人串串门,并鼓励其参加社区活动及体育锻炼。
二是进行心理调节。
对于因自尊、感情等原因引发的抑郁症,心理咨询能帮助去除与发病有关的不良因素。
三是注意饮食。
减少脂肪、糖、盐的摄入量,多吃水果、蔬菜,尤其是香蕉、深海鱼、菠菜等。
四是少吃安眠药。
若老人有慢性肾功能衰竭或低白蛋白血症,服药后第二天会出现精神不佳、嗜睡加重的情况,应停用、改用或减量服用安眠药。
四肢麻木不少血栓患者都会感到不同程度的四肢发麻,但常常误认为只是坐太久了或者睡觉压到胳膊、腿了。
其实腿麻很可能意味着血栓堵塞了血管,影响了神经的血液和营养供应,导致神经功能受损。
胸闷因受伤或手术等原因长期卧床的患者,恢复期常有胸闷或胸痛发生。
维生素B1缺乏与老年抑郁症有关等作者:来源:《家庭医学》2013年第01期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营养科学研究所柯尊记研究组和林旭研究组合作,发现中国中老年人群中维生素B1缺乏与抑郁症发病有密切关系。
该研究论文日前在线发表在国际学术刊物《营养杂志》上。
据介绍,维生素B1即硫胺素,在人体内以游离硫胺素、硫胺素单磷酸酯(TMP)、硫胺素焦磷酸酯(TDP)和硫胺素三磷酸酯(TTP)4种形式存在,其中TDP是最主要的生物活性形式。
柯尊记研究组的丁涵青、林旭研究组的张赓等科研人员通过建立红细胞维生素B1数据库,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检测了北京市和上海市1 587名参加“中国老龄人口营养健康状况研究”的城乡居民体内游离硫胺素、TMP和TDP的浓度,并将这些结果与抑郁症进行了相关性研究。
结果显示,随着维生素B1浓度降低,罹患抑郁症的风险显著上升,提示维生素B1缺乏与抑郁症发病存在密切关系。
专家认为,该研究为今后进一步研究B族维生素在心理及精神疾病进程中的作用机制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和新思路。
(卫文供稿)睡眠打鼾的孩子易有行为问题美国爱因斯坦医学院最新医学研究报告指出,家长要注意孩子睡觉后是否打鼾严重、呼吸不规律,因为这可能显示小朋友有行为问题。
研究人员对11 000多名儿童长达6年的睡眠状况进行了分析,这是美国到目前为止对儿童睡眠进行的最大规模研究。
研究结果发现,睡着后呼吸变得不顺畅的儿童当中,40%以上会出现符合医学定义的行为问题,例如过动、攻击行为及情绪问题。
睡眠呼吸障碍指睡眠期间发生呼吸问题,例如打鼾、张嘴呼吸及睡眠呼吸暂停现象。
主持这项研究的爱因斯坦医学院家庭暨社会医学教授波诺克表示,相较于其他变数来说,睡眠呼吸障碍对于儿童行为问题影响最大,远超过性别、社会经济背景、家庭变故、家庭环境资源等因素。
她说,以睡眠呼吸障碍作为指标,可以非常准确地预测某个孩子是否有情绪或行为问题。
波诺克指出,此前的研究曾经探讨过睡眠呼吸障碍与行为问题的关连,但这些研究的样本都比较小。
抑郁症基层诊疗指南(2021年)一、概述(一)定义1. 抑郁障碍(depressive disorder)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类心境障碍。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心境低落,与其处境不相称,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甚至发生木僵,部分患者会出现明显的焦虑和运动性激越,严重者可以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
部分患者存在自伤、自杀行为,甚至因此死亡。
抑郁障碍的典型病程为发作性病程,但临床上有20%~30%的抑郁障碍为慢性病程,这个类型会带来更多的医疗问题,且长期预后更差。
恶劣心境是慢性抑郁障碍中最常见的一种,在基层尤其是慢性病患者中更常见。
2. 抑郁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是抑郁障碍最常见的类型,表现为单次发作或反复发作,具有较高的复发风险。
发作期存在显著的情感、认知和躯体症状,发作间期症状缓解。
(二)分类根据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抑郁障碍包括:抑郁发作、复发性抑郁障碍、持续性心境障碍、其他心境障碍、未特定的心境障碍。
通常所说的抑郁症包括抑郁发作和复发性抑郁障碍。
(三)流行病学全球不同国家和地区所报道的抑郁障碍患病率差异较大。
一项由国际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联盟(ICPE)开展的研究,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复合式国际诊断访谈(CIDI)调查了来自10个国家(美国、欧洲和亚洲)的37 000名成年人,发现大多数国家抑郁障碍的终生患病率在8%~12%之间,但是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仍然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美国为16.9%,而日本仅为3%左右。
Phillips等2001—2005年对中国4个省市进行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抑郁症月患病率为2.06%。
2013年的Meta分析资料显示我国抑郁症的现患病率为1.6%,年患病率为2.3%,终生患病率为3.3%。
Huang等2013—2015年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我国抑郁症终生患病率为3.4%。
http://www.qiuyi.cn/
中老年抑郁症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随着社会的发展,抑郁症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很多老年人出现抑郁症尤为明
显。老年人换了抑郁症,不仅影响着心里健康,身体健康也会受到严重的影响也
可能影响到老年人的寿命。所以我们要重视老年人患抑郁症,下面是老年人抑郁
症的相关常识介绍。
中老年抑郁症产生原因
1、生理因素 老年人的各种身体疾病,如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及癌症
等,都可能继发抑郁症。还有许多患慢性病的老人,由于长期服用某些药物,也
易引起抑郁症。此外,老年抑郁症患者的家庭成员的患病率远远高于一般人群,
其子女的发病率也高,说明此病与遗传因素有一定关系。
2、社会与心理因素 抑郁症的出现与老年期的各种丧失有较大的关系,这些
丧失包括工作的丧失、收入的减少、亲友的离世、人际交往的缺乏等等。例如,
老年人退休后对于角色转变在心理上常常出现不适应,巨大的落差会产生失落
感,导致情绪低落。 另外,交往圈子变窄,人际互动减少,以及亲友,尤其是
配偶的去世,使老年人缺乏情感支持,也是导致老年抑郁症的常见病因。
3、个人因素 老年抑郁症的发生与个人的人格因素也很有关系。老年人在身
体出现不适、或慢性病久治不愈时会变得心情沉闷,或害怕绝症、或恐惧死亡,
或担心成为家人累赘,从而形成一种强大而持久的精神压力,引起抑郁。
中老年人抑郁症的征兆
1、头痛头昏 头痛为胀痛、钝痛、刺痛或跳痛,但一般能忍受。头昏的特点
是晨轻午重,但晨起感觉头沉发胀或头重脚轻,有50%以上的抑郁症患者可出现
上述症状。
2、心慌气短 患者焦躁不安、情绪紧张、心悸心慌、胸闷气短,有呼吸不畅,
常疑为冠心病。平时周身倦怠无力,语声亦低微无力。
3、食欲减退 胃部饱闷、打嗝、食而无味,饭后胃脘胀痛、受情绪影响,自
觉腹部中有气上冲,嘴里发腻,出现恶心、呕吐之状。
4、失眠多汗 约有48%的抑郁症患者以失眠为首见症状。遇情绪激动或稍活
动,易出汗,以头部、躯干、手足多汗最具特征性,甚至在热闹的场合说话时也
易出汗。
5、眼花耳鸣 阅读时总感视物模糊,自觉两行字相互移位或颤动,眼科检查
一般正常。在休息或临睡觉时,或在一阵紧张或嘈杂之后,耳内出现各种声音。
http://www.qiuyi.cn/
6、周身疼痛 患者常出现四肢、肩、膝关节、背部、腰部疼痛酸楚,检查有
无异样,但总觉得浑身不适,双足及小腿发凉,如置冰窖之中,用保暖措施和药
物处理均不见效。
中老年抑郁症的音乐疗法
什么是音乐疗法:所谓音乐疗法,即指通过欣赏乐曲、演唱歌曲、演奏乐器
等方法进行治疗,其中欣赏乐曲也被称为被动疗法。
音乐是如何治疗中老年抑郁症的:通过聆听音乐的治疗措施,不仅仅是两耳
听力功能的简单评判,而是在欣赏音效的过程中,使患者能够在放松的状态下接
受音乐本身的秩序和能量,让鼓膜、颅骨、胸腔、腹腔、皮肤以及其他组织在内
的一切器官都在接受音乐的能量。并且借助音乐节奏的秩序和声波的能量对各项
生理功能施加调理。另外,通过音乐欣赏后患者产生的各种情绪情感变化,鼓励
患者由此产生各种联想,也是调节心智,缓解抑郁情绪的一种有效治疗措施。
中老年抑郁症患者应如何进行音乐疗法:中老年抑郁症患者进行音乐疗法的
时候,应选择一些节奏明快、积极向上、催人奋进、勇往直前的优秀曲目,以达
到振奋精神的目的,有效缓解患者的抑郁忧虑情绪。有条件的患者还可以亲自参
加音乐演奏、音乐排练等,使心理境界达到真正的净化,促进抑郁症的康复。
中老年抑郁症的按摩方法
1.膻中穴位于人体两乳头连线中点。具体操作为:取仰卧位,身体放松,自
然呼吸,以拇指或食指对膻中穴点揉,力度以出现酸痛感为最佳。每点揉一分钟,
再用手指顺肋间隙由里向外梳理胸肋半分钟,交替进行,每次操作10-15分钟,
每天2-3次,但饱食时要慎用此法。
2.简单的按摩减压法,操作如下:将右手中指尖放在左掌心──劳宫穴,再
把左手中指尖放在右掌心,闭上眼睛,排除心中所有杂念,两手指尖用力按压两
分钟。另外按摩身柱和肩井两个穴位。身柱位于背部胸椎下方,为了使颈、背伸
直。指压时挺胸,一面缓慢吐气一面压6秒钟,如此反复20次。采用同样的要
领指压后颈根和肩膀中央的肩井,它能除去肩部的紧张,从而经过身体放松,来
达到使时刻紧绷的精神放松的目的。
中老年抑郁症的饮食疗法
黄色食物:老年抑郁症患者,可以多吃黄色食物,这对老年抑郁症病情康复,
有着很好的效果。常见的黄色食物,比如玉米和香蕉等,还是很好的垃圾清理剂,
因为玉米和香蕉,有强化消化系统与肝脏的功能,同时还能清除血液中的毒素。
http://www.qiuyi.cn/
而且,黄色食物能让人精神集中,因此,这对于老年抑郁症的治疗,有着很好的
效果。
橙色食物:专家指出,老年抑郁症患者,可以多吃橙色食物,因为,橙色食
物,对抑郁症的治疗很有帮助,老年抑郁症患者可食用。最常见的橙色食物,如
胡萝卜素,是强力的抗氧化物质,减少空气污染对人体造成的伤害,并有抗衰老
功效,而且橙色食物,对于精神有振奋作用,这对抑郁症治疗,有很大帮助。
红色食物:临床研究表明,通过调整老年抑郁症的饮食,对于抑郁症的治疗,
有着良好的作用,其中,红色食物就属于其中一类型的。红色蔬果中,富含天然
铁质的食物,比如我们常吃的樱桃、大枣等,都是贫血患者的天然良药,也适合
女性经期失血后的滋补,同时,这些食物都有助于减轻疲劳,并且有驱寒作用,
可以令人精神抖擞,增强自信及意志力,使人充满力量。
原文链接:http://jibing.qiuyi.cn/yyz/2013/0704/1380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