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航线的海运经济潜力评估及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
- 格式:pdf
- 大小:624.61 KB
- 文档页数:8
北极航道通航的重要意义及对我国的影响
彭振武;王云闯
【期刊名称】《水运工程》
【年(卷),期】2014(000)007
【摘要】随着北极气候逐渐变暖,北极冰盖加速融化,北极航道全面通航的可能性日益增加.北极航道将成为中欧、中美货物运输新通道,挑战传统远洋运输航线,改变国际航运格局,对我国未来航运事业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本文从北极航道通航带来的全球性影响以及对我国经济、航运格局、能源格局以及地缘环境影响等角度,通过分析北极航道的历史与现状、全面通航所带来的优势与劣势,提出我国应对北极航道通航的对策与建议.
【总页数】5页(P86-89,109)
【作者】彭振武;王云闯
【作者单位】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北京100048;大连理工大学,辽宁大连11602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69
【相关文献】
1.北极航道通航对东北亚的战略意义 [J], 冯亚茹
2.北极航道开通对我国航运业发展的影响 [J], 王丹;李振福;张燕
3.北极航道通航条件改善或将影响极地船舶需求 [J],
4.北极航道开通对我国能源海上运输的影响 [J], 刘萍;胡麦秀
5.北极航道开通对我国能源供求形势的影响 [J], 刘萍;胡麦秀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北冰洋航道开放对航运业的影响分析北冰洋航道一直以来都是航运业的一个激烈话题。
这个跨越北冰洋的航线横贯着东北亚和北美洲,被广泛认为是航运业的最后一个疆域。
然而,近年来,由于全球变暖导致北极冰层的融化,北冰洋航道逐渐开放,这给航运业带来了不小的影响。
首先,北冰洋航道的开放极大地改变了航线的格局。
传统的航线通常需要绕过北冰洋,航行时间较长。
然而,随着北冰洋冰层的减少,通过北冰洋航道可以大大缩短航行时间,加快货物运输速度,减少运输成本,从而对航运业产生积极的影响。
这将使北冰洋航道成为亚洲和欧洲、北美洲之间的新贸易通道。
其次,北冰洋航道的开放对船舶设计和建造提出了新的要求。
航行北冰洋航道需要克服冰层的阻碍,因此需要更加强大、特殊设计的船舶。
航运公司需要投资新船舶,以适应北冰洋航道的特殊环境。
这将促使船舶制造业发展和技术创新,提供更适合北冰洋航道的船舶。
这将为船舶制造业和相关产业带来新的商机。
然而,北冰洋航道的开放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首先,北极地区的气候极端,恶劣的天气条件对航行安全构成威胁。
冰山、低温、暴风雪等自然因素都增加了航行的风险。
航运公司需要加强船舶和船员的安全措施,保障航行的安全性。
此外,北极地区环境脆弱,航行活动可能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航运公司需要遵守环保法规,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此外,北冰洋航道的开放对航运业和全球贸易也可能带来一些地缘政治和战略问题。
北冰洋航道是沿岸国家的主权地区,涉及到资源争夺、领土争端等问题。
航运公司需要关注国际法和当地政策,确保自身的合法权益和经济利益。
此外,北冰洋航道的开放也引起了周边国家的关注,可能会引发地缘政治角力和战略竞争。
国际社会需要通过多边合作和协商来共同应对这些问题,确保北冰洋航道的开放不会导致地缘政治的紧张局势。
综上所述,北冰洋航道的开放对航运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改变了航线格局,提升了运输效率和降低了成本,同时也给船舶制造业和相关产业带来了商机。
北极通航对中国海运贸易的影响分析作者:暂无来源:《对外经贸实务》 2015年第9期范厚明刘益迎大连海事大学本文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北极航道通航环境评价及海上突发事件响应机制研究”(项目号:61473053)、国家发改委地区司项目“国外海洋强国建设经验借鉴与重大问题研究”(项目号:2013-47-04,)的阶段性成果。
气候变暖使北极航道逐渐开通并可能成为沟通西北欧至东亚的主要航线。
2009年7月,德国布鲁格公司两艘货船“友爱号”和“远见号”在韩国装船,途径符拉迪沃斯托克后北上,最后到达荷兰鹿特丹。
这次商业试航的成功,标志着对北极通航的研究已经上升到经济层面,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北极通航对整个世界海运的影响。
类似于巴拿马运河和苏伊士运河的开通,北极航线作为未来的重要航线,必将对未来的世界海运结构产生重要影响。
一、北极航道的自然特征与助航现状北极航道是指经由北冰洋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海上运输航道,包括东北航道(Northeast Passage,简称NEP)、西北航道(Northwest Passage,简称NWP)和北极点航道,如图1所示。
三条航道都位于北极圈内,自然环境比较类似,但仍然有着很大区别,且随时间和地域变化而变化,如夏季多雾,能见度较低,冬季多暴风雪,为船舶航行带来了危险性,也增加了船舶通行的复杂性。
(1)NEP自西向东依次穿过喀拉海、拉普捷夫海、东西伯利亚海和楚科奇海四个北冰洋边缘海,其中北欧至喀拉海航段已实现全年通航,其他海域气候条件恶劣:冬季严寒漫长,且多暴风雪天气;夏季海面湿度较大,雾气很多,能见度很低。
一年之中只有7月中旬到9月中旬气温上升较快,海冰逐渐融化,适合船舶通行。
且由于该航段位于俄罗斯海岸线外延,俄罗斯对往返该航段的船舶强行收取助航费用,如我国“永盛轮”2013年8月通过NEP时的破冰船护航费为16万美元。
目前,俄罗斯当局为提高NEP的经济性,已制定根据引航区域数量和时期确定的引航费用。
北极东北航线集装箱运输的经济性分析李振福;尤雪;王文雅;丁超君【摘要】随着北极海冰的不断融化,北极航线有望全线开通.目前东北航线是北极航线中开通前景最理想的航线,因其极大地拉近了亚洲市场与欧洲市场的距离,在繁荣两大市场间的贸易方面有着巨大的经济潜力.因此,东北航线的运输经济性受到各国的高度关注.在总结当前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东北航线各航段的通航情况以及当前俄罗斯对北方海航道的管理政策.然后,以上海至鹿特丹集装箱运输为例,运用成本分析法详细地计算了东北航线与传统航线的成本,根据当前集装箱运价情况将东北航线与传统航线的收益做了对比发现:若单纯比较单航次航运成本,未来一段时间内东北航线不具有明显的经济优势;东北航线因相同时间内可完成更多航次,在净收益中具有明显的经济优势.【期刊名称】《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5(018)001【总页数】7页(P34-40)【关键词】东北航线;集装箱运输;运输经济性【作者】李振福;尤雪;王文雅;丁超君【作者单位】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管理学院,辽宁大连116026;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管理学院,辽宁大连116026;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管理学院,辽宁大连116026;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管理学院,辽宁大连11602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6-9李振福,尤雪,王文雅,丁超君(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管理学院,辽宁大连116026)根据美国国家冰雪数据中心(NSIDC)发布的卫星数据,2012年9月16日北极海冰面积达历史最低,仅有341万平方公里,比1979-2000年北极9月海冰最小面积的平均值低49%。
[1]总部设在挪威首都奥斯陆的北极监测和评估方案工作组(AMAP)在2011年做出预测,未来30~40年内,北冰洋将进入夏季无冰期,那时北冰洋中心区域的厚冰层将彻底融化,只在冬季形成薄冰,北极航道将实现全线通航。
[1]北冰洋冰层融化速度的加快,使得连接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的北极航线有望全线开通。
北极航道的开发与利用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北极地区的海冰正在快速消融。
这一趋势为北极航道的开发与利用提供了新的机遇。
北极航道是连接大西洋与太平洋的缩短距离的重要通道,也是连接北欧和东北亚地区的重要海上运输线路。
因此,北极航道的开发与利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北极航道发展现状目前,北极航道主要分为两个航线:东北航道和西北航道。
东北航道是连接欧亚大陆和美洲的重要航线,该航线穿越俄罗斯北部的海域,从博伦斯海到贝尔海峡,全长5600公里左右。
因为该航线的海冰情况比较复杂,所以通航期比较短。
而西北航道则是连接亚洲和北美洲的重要航线,该航线位于北极圆盘的边缘,全长约5300公里。
这条航线的海冰情况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但因为海域比较浅,需要绕过许多沙洲和小岛。
由于气候变化的影响,北极冰层日益薄弱,导致北极航道通航时间逐年增加,开发和利用该航道带来了新的机遇。
二、北极航道的利用1.海运方面北极航道的开发主要优化了中国、日本、韩国、俄罗斯和北欧地区的航运路线,尤其是中国和日本等亚洲国家通过该航道可以更加迅速地进入欧洲市场,从而缩短航运时间,降低运输成本。
同时,北极航道的发展也促进了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对于开发相应的物流和船舶制造业等相关产业也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2.能源开发方面北极地区储量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资源,是各种资源开发的热土。
各国通过开发北极能源,缓解国内需求压力,同时也为各国提供了新的能源出口市场,打破了过去对传统的出口市场的过于依赖。
3.旅游业方面开发北极旅游,增加旅游收入。
北极附近地区的独特及漫长的极夜效应、鲸鱼巡游和极地风光等因素成为了世界各地旅游者的热门目的地,不仅能够扩大本地旅游业的市场规模,还能够促进沿线国家的旅游业的发展。
三、北极航道开发的影响虽然北极航道的发展促进了地缘政治的变化,但在开发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利因素。
首先,北极海域的开发带来了对海洋生态环境的破坏,如水质污染、油类排放等问题。
北极航线对于中国的梯度影响分析[1]
李振福;刘超
【期刊名称】《和平与发展》
【年(卷),期】2015(000)006
【摘要】全球气候变暖趋势的加强引致北极航线开通可期。
作为北极航线延长线上的航运大国,中国将因为北极航线的全线通航而备受影响。
综合考量影响的时间趋势性、区域递推性和内容深化性,结合梯度理论,提出了北极航线对中国4个梯度、12个层次影响的划分,分析了其从战略安全、港口运输、产业经济、文化生活角度给中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结合当前形势,确定中国现阶段受影响梯度,提出相关策略,为将来充分利用北极航线做好准备。
【总页数】19页(P82-100)
【作者】李振福;刘超
【作者单位】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管理学院;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管理学院【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815
【相关文献】
1.北极海域的国际法规制及对中国利用北极航线的影响 [J], 韩立新;宋思昆
2.中国北极航线的安全问题 [J], 李安民;赵福林;;;;
3.中国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开发北极航线的比较优势及意义 [J], 张康
4.北极航线对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影响分析 [J], 吴莫愁
5.中国北极航线的安全问题 [J], 李安民;赵福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的北极航线机会和威胁分析
李振福
【期刊名称】《水运工程》
【年(卷),期】2009(000)008
【摘要】北极问题的焦点是北极航线权益的竞争.北极航线问题因为北冰洋的融化预期和随之而来的巨大利益而变得愈来愈重要.在分析北极航线问题的重要性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开辟北极航线的机会和威胁.机会主要表现在北极航线的开辟能够降低我国企业的物流成本、北极航线具有巨大旅游价值、亚洲的高纬度港口将成为新的国际航运中心等方面;威胁主要表现在北极航线的价值属于资源拥有者、我国企业面对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中国的南北方经济将会受到不同影响等方面.进而提出了中国应采取的国家战略,并从中国航运企业的角度提出应对策略.
【总页数】6页(P7-11,15)
【作者】李振福
【作者单位】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管理学院,辽宁,大连,11602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612.1+5
【相关文献】
1.北极海域的国际法规制及对中国利用北极航线的影响 [J], 韩立新;宋思昆
2.中国北极航线的安全问题 [J], 李安民;赵福林;;;;
3.中国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开发北极航线的比较优势及意义 [J], 张康
4.外国企业在中国经营面临的机会与威胁分析 [J], 曹筱雨
5.中国北极航线的安全问题 [J], 李安民;赵福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北极航道开通对我国航运业发展的影响
王丹;李振福;张燕
【期刊名称】《中国航海》
【年(卷),期】2014(037)001
【摘要】主要分析北极航道开通后对我国航运业发展的影响.首先对相关文献进行评述,然后对北极航道进行介绍,从航线布局、航行成本、航运安全和新货源地开发几个方面详细分析相关的影响.结果表明,北极航线的开通将推动我国航线布局重心北移、降低主要贸易航线的海运成本、提升战略物资的航运安全,并有助于开辟新的货源地.
【总页数】6页(P141-145,150)
【作者】王丹;李振福;张燕
【作者单位】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管理学院,辽宁大连116026;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管理学院,辽宁大连116026;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管理学院,辽宁大连11602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552
【相关文献】
1.航运业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J], 单巍;王林
2.影响我国航运业发展的因素分析 [J], 周罡
3.北极航道开通对我国能源海上运输的影响 [J], 刘萍;胡麦秀
4.北极航道开通对我国能源供求形势的影响 [J], 刘萍;胡麦秀
5.影响我国航运业发展的因素分析 [J], 周罡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北极航道法律地位问题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航道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北极航道作为连接亚欧的全新航运通道,不仅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和战略意义,更牵涉到一系列复杂的法律地位问题。
本文旨在全面分析北极航道的法律地位问题,以期为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二、北极航道的概况及价值北极航道主要指从北冰洋穿过的航线,包括东北航道和西北航道。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北极地区的冰层逐渐消融,使得这些航道在部分或全部时间可供船只通行。
其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经济价值:北极航道将极大地缩短亚欧之间的航运距离,降低运输成本,为沿线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2. 战略价值:北极航道是连接亚欧的重要通道,具有极高的战略价值。
控制了这一通道,就意味着在政治、军事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力。
三、北极航道法律地位的现状及问题目前,关于北极航道的法律地位存在诸多争议和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国际法规定模糊:目前国际法对于北极地区的规定较为模糊,缺乏明确的法律规范和管辖权划分。
2. 国家主权争议:北极地区涉及多个国家的主权争议,如领海、专属经济区等问题。
这些争议影响了北极航道法律地位的确定。
3. 国际合作机制缺失:目前缺乏有效的国际合作机制来协调解决北极航道法律地位问题。
四、解决北极航道法律地位问题的途径为了解决北极航道法律地位问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完善国际法规定:国际社会应加强对于北极地区的法律规范和管辖权划分,明确相关国家的权利和义务。
2. 加强国际合作:各国应加强在北极地区的国际合作,共同制定规则、协调利益、保护环境。
3. 建立专门机构:可考虑建立专门的国际机构来负责协调解决北极航道法律地位问题,促进各国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五、具体措施及建议针对北极航道法律地位问题,提出以下具体措施及建议:1. 加强国际谈判与协商:各国应通过国际谈判与协商,明确北极航道的法律地位和管辖权划分,以维护各国权益。
北极航道的开发与环境影响北极航道正逐渐成为全球贸易的热点。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冰盖的融化速度加快,北极航道的航运条件也提高了。
然而,这一热点问题的背后隐藏着一系列环境影响和可持续发展的挑战。
本文将从开发的必要性和环境影响两个方面展开论述。
首先,北极航道的开发是基于经济和战略需求的。
北极地区被认为是未来全球航运和贸易的重要缓冲地带,一条连接欧洲和亚洲的最短航线将大大减少航运费用和时间,对国际贸易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俄罗斯在北极地区投入了大量经济和军事资源,意图确保自身在这一区域的权益。
因此,北极航道的开发对于相关国家来说至关重要。
然而,北极航道的开发必然伴随着一系列环境影响。
首先,北极地区的野生动植物将面临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
冰盖的融化会导致栖息地的丧失,破坏物种的繁衍和迁徙。
同时,船只的噪音和排放对海洋生物造成干扰,生态系统的平衡被打破。
此外,北极航道的开发还会增加油污和冷冻融化物的排放,对海洋和空气质量造成污染,进一步加剧气候变化的恶化。
为了减轻北极航道开发对环境的影响,相关国家应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建立严格的环保法规和监测机制,确保船只的排放和废弃物处理符合国际标准。
其次,加强科学研究和生态保护,了解北极生态系统的变化和需求,同时保护濒临灭绝的物种。
再次,推动可持续发展的航运和能源利用方式,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最后,加强国际合作和治理,共同制定保护北极环境的政策和措施。
北极航道的开发和环境影响是一个复杂而严峻的问题。
相关国家在追求经济和战略利益的同时,必须注意保护北极地区的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只有在全球合作和共同努力下,北极航道的开发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繁荣和环境保护的双赢局面。
总之,北极航道的开发是必然趋势,但也需要注意环境影响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相关国家应该加强合作,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和措施,保护北极地区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双赢。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北极航道的可持续发展,为全球贸易和航运提供更好的选择。
北极航道:中国新的海上生命线作者:暂无来源:《读报参考》 2014年第23期2014年7月11日,雪龙号出港,第六次探索北极。
北极新航道如果开通将影响全球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
尽管面临着海盗猖獗、海上天气经常性突变等不确定因素,但数十年来,经马六甲海峡、苏伊士运河到往欧洲的航道一直是维系中欧贸易的不二选择。
但现在,这一切似乎正在悄然改变。
保障能源安全最大的挑战来自于北极航道的开通。
过去几十年,全球气候变化导致了北极冰盖大幅度的消融,北极部分水域在夏季的一段时间内已经处于可通航状态。
尽管这是全球气候变化所带来的“负效应”,但世界上的许多国家也力图从新航道中寻找机遇。
一个原因在于,海上航运对于全球贸易而言,具有无可比拟的地位。
迄今为止,世界贸易的90%都是通过海上航运实现的。
不仅如此,在一些重要性的战略资源方面(比如石油),全球超过60%的石油贸易也是通过海上油轮运输。
鉴于传统海上通道存在过境费高昂、航行周期长、可能的海盗袭击以及不可预测的战事封锁等,北极新航道的开辟对于世界上的一些国家来说,具有不可抗拒的吸引力。
对于中国而言,北极新航道的开辟同样具有着极其特殊的意义。
众所周知的一个原因便是中国面临着所谓的“马六甲困境”。
中国从1993年开始就成为石油净进口国,自那时起,中国石油净进口量逐年大幅度提升。
在2014年6月18日举行的亚洲石化科技大会上,中石化科技委顾问、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基铭就曾表示,中国石油进口对外依存度2015年将达62%,2020年将达68%。
而根据《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目标,至2015年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需要控制在61%以内。
若按照王基铭的说法,那也就意味着,中国油气对外依存度将打破“十二五”规划的红线。
对外部能源的高度依赖突显了中国能源通道安全的脆弱性。
中东是中国石油进口的主要来源地。
但从中东进口的石油必经马六甲海峡,有一部分战略分析人士认为,一旦战事爆发,封锁马六甲海峡很可能成为他国钳制中国的一个致命利器。
【必读】探秘北极航道,对我们的好处原来这么多...【必读】探秘北极航道,对我们的好处原来这么多...原创2016-04-26央视财经央视财经2015年6月27日,《北极,北极!》加拿大摄制B组,来到位于加拿大最北部的努那武特省的首府伊卡卢伊特,来这里有最主要的两个拍摄计划:其一,是对加拿大海岸警卫队的采访拍摄,主要了解北极西北航道的相关情况。
其二,之前在国内的调研,我们找到一家名为NEAS的航运公司,这家因纽特人的公司有60多年的历史,主要进行加拿大北极地区各个社区的航运。
来之前也了解到伊卡卢伊特北冰洋沿岸的冰,会在6月底到7月中下旬融化,繁忙的航运季就开始了,我们计划拍摄一些经过西北航道部分航段的商业运输。
然而一切计划的美好都赶不上变化,我们最终也没等来商业船舶的到达。
这也印证了加拿大海岸警卫队官员让·莱纳特对西北航道的描述,整个西北航道岛屿众多如迷宫,天气变化多端,最主要的是有冰山和浮冰,很多时候船舶无法按期到达。
拍摄北极航道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有很多无法想像的困难,我们《北极,北极!》纪录片为什么要拍摄北极航道呢?从地理位置上来看,从北欧到亚洲、北美洲到亚洲有两条非常近的水上通道,这两条水上通道就是今天我们所知道的,北极东北航道和北极西北航道,人类发现并走通这两条水道用了几百年的时间,很多伟大的极地探险家把生命献给了,探索这两条航道的征程,因为首先探索这两条航道的探险家都是欧洲人,所以今天东北航道和西北航道的命名,都是以欧洲人的方位来确定的。
北极东北航道是指北欧国家经北冰洋沿岸往东,途径俄罗斯北冰洋沿海,到达白令海峡和太平洋的航线,如果从我国的港口往北航行,就可以经白令海峡过东北航道到达北欧,这样就可以大大缩短经苏伊士运河到达北欧的航程,节省时间和燃油,2013年和2015年中远集团的永盛轮,就做了两次经东北航道的运输航行,比原来节约22天的时间到达北欧港口。
西北航道是指从格陵兰岛经加拿大北部群岛,到达白令海峡和太平洋的航线,这条航线比走传统的巴拿马运河节省三分之一的距离和时间,因此,如果这条航线商业通航将会给北美和亚洲的贸易带来便捷。
北极航道开发战略研究随着全球气候不断变暖和全球海洋运输的增长,北极海域被普遍认为是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
北极航道的开发正成为各国政府和企业的研究重点。
作为具有无限商业发展潜力的区域,北极航道的发展战略必须慎重考虑。
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的是,北极航道的开发具有不可替代性和重要性。
北极航道是联接北欧、北美和亚太地区的最短海上交通线,是亚欧大陆桥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绝对的地理优势和资源优势。
而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贸易国家,对于北极航道也一直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北极航道的开发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在北极航道的开发过程中,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很多。
首先需要考虑的是生态环境保护。
北极海域是地球上最脆弱的海洋环境之一,也是首先受到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的地区,环保问题必须放在首位。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北极航道的开发必须遵守国际法,并获得北极周边国家的充分授权和合作。
其次,北极航道的开发应该尽可能的促进地区的互利合作。
北极地区国家对于北极航道的开发具有较高的研究投入和技术优势,可以提供先进的技术支持,同样也要考虑到周边国家所面临的经济和社会问题,并积累双方的合作经验,通过互利合作,才能够保证北极航道的商业可持续性。
同时,不仅如此,北极航道的开发也要考虑到历史和文化的传承。
北极周边国家的文化遗产和历史悠久,需要得到良好的保护和传承,以维护地区的特色和文化底蕴。
最后,北极航道的开发过程中,需要解决的还有政治和安全问题。
北极周边国家的发展策略不同,需要在发展模式和政策上进行协调。
同时,北极由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战略价值,毫无疑问将成为国际角力的焦点地区,那么,安全问题也需要得到特别的关注。
可以看出,尽管北极海域的开发研究具有不可估量的商业价值,但我们不能忽视其背后的复杂性所体现的法律、良序、安全等系列问题。
我们必须坚持让开发的步伐与生态环境保护、经济互利合作、文化传承和政治安全问题有效衔接,达到可持续性,正确认识未来北极航道的开发,最终实现可持续、稳健、推动经济共同发展的目标,切实保证其对国家和地区的利益。
北极航线:战略要冲黄金水道李振福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管理学院近30年来,随着北极地区气候快速变暖,北冰洋海冰加速融化,连接东北亚与北美、北欧的新的海上航线有望开通。
由于这条海上丝绸之路连接全球最大的生产地和消费市场,其开通可能是影响21世纪国际贸易格局,甚至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重大事件。
海上运输对于国际货物贸易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洲际间的货物贸易主要依靠海上运输。
海运航线充当了世界货物运输最大的走廊,对于中国更是如此,海运承担了中国90%以上的国际贸易运输总量。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对外贸易,而对外贸易在很大程度上则依赖海运。
北极航线的开通,将使中国除现有东向太平洋航线、西向大西洋航线外,增加一条到达欧洲和北美洲的更为便捷和安全的航线。
同时,得以开辟新的海外资源、能源采购地,降低马六甲海峡、巴拿马运河、索马里海域和苏伊士运河等高敏感区所带来的政治风险和经济成本。
所以,北极航线将会是未来全球的“黄金水道”和战略要冲,对于中国对外贸易和经济发展具有直接的、重要的影响。
1北极的自然状况北极地区(Arctic Regions),是指北纬66°33′,即北极圈以北的区域,主要包括北冰洋、格陵兰岛与冰岛环绕的岛屿,以及亚洲、欧洲、北美洲的北方大陆苔原带和部分泰加林带,总面积约为2100万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约为800万平方千米,北冰洋面积约为1470万平方千米,在四大洋中面积最小,深度也最浅,平均深度约为1200米,其最深点是南森海盆,深度约为5449米。
北冰洋以北极为中心,四周环绕着欧洲、亚洲、北美洲,经挪威海、格陵兰海、巴芬湾连通大西洋,经白令海峡连通太平洋。
北冰洋包括7个附属海域,即挪威海、巴伦支海、格陵兰海、白海、楚科奇海、东西伯利亚海和波弗特海(见图1)。
图1 北冰洋地图北极的环境和气候特征与南极相似,但也有不同之处:首先,北极没有南极寒冷。
北极年平均气温在-15℃~-20℃之间,比南极高25℃;其次,北极的夏季更潮湿多雾,原因是北冰洋湿度大,而夏季气温又偏高。
北极航线的海运经济潜力评估及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
张 侠1,屠景芳1,郭培清2,孙 凯2,凌晓良1(1.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上海200136;2.青岛海洋大学,山东青岛266003)
摘 要:近30年来,北极地区发生了快速增暖现象,北冰洋海冰正在加速融化。最新预测,北冰洋10年内将出现夏季无冰年,打通连接欧洲、北美东部和东亚地区的新的海上航运通道。本文计算了我国未来北极远洋航线的海运里程和成本,并分析了该航线对于我国国际贸易和沿海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表明:(1)利用北极航线,
中国沿海诸港到北美东岸的航程相差不大,约比走巴拿马运河的传统航线节省2000~3500海里;到欧洲各港口的航程差别比较大,上海以北港口到欧洲西部、北海、波罗的海等港口比传统航线航程短25%~55%。(2)到2020年,如果北极航线完全打开,用北极航线替代传统航线,每年可节省533亿~1274亿美元的国际贸易海运成本。(3)北极航线将使拥有丰富能源资源储藏量的北极地区有可能成为我国海外资源采购的主要目的地之一,从而促进我国与北极国家的贸易。(4)北极航线的开通,将大大拉近欧、北美和东亚等大市场的距离,导致国际分工和产业布局发生变化,进而影响我国沿海地区产业分工和经济发展战略布局。关键词:北极航线;国际贸易;海运里程;海运成本;经济发展中图分类号:F0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09(X)017
TheEconomicEstimateofArcticSeaRoutesandItsStrategicSignificancefortheDevelopmentofChineseEconomy
ZHANGXia1,TUJing-fang1,GUOPei-qing2,SUNKai2,LINGXiao-liang1(1.PolarResearchInstituteofChina,Shanghai200136
,China;
2.OceanUniversityofChina,Qingdao266003,China
)
Abstract:TheclimateofcircumpolarArcticisgettingwarmerforalmost30years,andtheseaiceintheArcticOceanisrapidlyreducing.Accordingtothelatestforecast,theseaicewillbethawedtotallyinsummerwithin10years,whichwillenableanewsearoutetoconnecttheEurope,eastofNorthAmericaandEastAsia.Itisdescribedinthisarticlethathowlongthearcticsearoutesisandwhatthecostwillbe,Alsoanalyzedthefutureimpactuponinternationaltradeandcoastaleconomicdevelopmentoncethesearoutesopened.Thearticlecontainsbelowfouritems:1),Arcticsearouteswillbeshorternearly2000~3500nauticalmilesthanthecustomaryroutesfromChinesecoastalportstotheeastofNorthAmerica,andreduce25%~55%ofthecustomaryroutesfromtheportsnorthofShanghaitotheportsofWestEurope,NorthSeaandBalticSea;2),Itwillreduce$53.3~127.4billionyearlyofChineseinternationaltradecostsbyshippingthroughthearcticsearoutestill2020;3),thetransportationofoil,gas,coalandothermineralswillbemoreconvenient,ArcticwillbecomeoneofdestinationofChinesepurchaseoverseas.Itwillpromoteinternationaltradeactivi2tiesbetweenChinaandthecountriesofcircumpolarArcticaswell;4),itwillshortenthedistanceofthebiggestmarketsbetweenEurope,eastAsiaandtheeastofNorthAmerica,andthuschangestheinternationalindustrialdivision,inturnwillalsostronglyimpactstrategicsignificancetodevelopingChineseeconomyincoastalregions.Keywords:arcticsearoutes;internationaltrade;lenthofsearoutes;seamile;costsofshipping;economicdevelopment
收稿日期:2009-08-18 修回日期:2009-09-18
基金项目: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2008GXS5B099)作者简介:张 侠(1962-),男,汉族,浙江宁波人,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极地战略研究室(筹)负责人,研究方向:极地社会科学的研究。
68
中国软科学增刊(下) 一、引言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下,商品、服务、资本和技术等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加快扩散和配置[1],从根本上改变了国际政治、经济和文化。海上运输(海运)对于国际货物贸易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洲际间的货物贸易主要依靠海运。2005年,海运货物总量达到71.1亿吨,占国际货物运输总量的80%[2]。国际海运航线充当了世界货物贸易运输最大的走廊。对于中国更是如此。自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对外贸易逐年高速增长,2007年达到21738亿美元[3],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0%。海运承担了中国90%以上的国际贸易运输。可以说中国的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对外贸易,对外贸易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海运。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未来北极航道开通,将使中国现有东、西向两条主干远洋航线上增加2条更为便捷的到达欧洲和北美洲的航线,减少海上运输成本,开辟新的海外资源能源采购地,降低和分担途经马六甲、巴拿马运河、索马里海域和苏伊士运河等高政治敏感区所带来的政治风险。很明显,未来北极航线的开通对于中国对外贸易具有十分直接的和有利的影响。本文主要从国际贸易和沿海经济发展布局两方面探讨北极航线所起的积极作用。二、北极航线及其开通预测(一)北极航线概念
北极航线,也称北极航道,是指穿过北冰洋,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海上航道[4]。北极航线主要有3
条航线:
第一条是东北航道(NortheastPassage),大部分航段位于俄罗斯北部沿海的北冰洋离岸海域。从北欧出发,向东穿过北冰洋巴伦支海、喀拉海、拉普捷夫海、新西伯利亚海和楚科奇海,直到白令海峡。对于东北航道的起点尚无定论,多数将新地岛西侧作为起点。但本文认为以挪威的北角作为起点可能更确切,
因为从海运航线的角度,北角一般被看作是大西洋和北冰洋之间的航线连接点。第二条是西北航道(NorthwestPassage),以白令海峡为起点,向东沿美国阿拉斯加北部离岸海域,穿过加拿大北极群岛,直到戴维斯海峡。这条航线在波弗特海进入加拿大北极群岛时,分成2条主要支线,
或穿过阿蒙森湾、多芬联合海峡、维多利亚海峡到兰开斯特海峡;或穿过麦克卢尔海峡、梅尔维尔子爵海峡、巴罗海峡到兰开斯特海峡。
图1 北极航线———东北航线和西北航线示意图[5]78
科技政策 北极航线的海运经济潜力评估及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 第三条是穿越北极点航线。这条航线从白令海峡出发,不走俄罗斯或北美沿岸,直接穿过北冰洋中心区域到达格陵兰海或挪威海。由于北冰洋中心区域为多年累积的海冰所覆盖,海冰最为密集和厚实,这条航线将是最后开通的和被利用的。本文的北极航线主要是指东北航线和西北航线(图1)。(二)对北极航线开通的预测由于北极地区气候严寒,北冰洋终年为厚厚的海冰所覆盖。虽然北冰洋连接着太平洋和大西洋,但是,因海冰所阻隔,北冰洋海运航线的开通始终是遥远的梦想。然而,北冰洋正在发生变化。观测表明,近30年来,全球增暖现象在北极地区尤为明显。在过去100年间(1906-2005年)地球表面温度提高了0.74摄氏度,而北极地区升高幅度则是其他地区的两倍。北极地区气温升高的一个直接后果是造成北冰洋海冰加速消融,2004年出版的北极气候影响评估(ACIA)预测,北冰洋夏季无冰年份最早到2050年出现,而根据2009年最新计算和预测,北冰洋夏季无冰的状况将在10年内出现,比原先估计的早30年[6]。一旦到2020年左右出现夏季无冰年,意味着北冰洋中心区域累积多年的冰层彻底消失,以后年份的北冰洋只在冬季才会有当年形成的不太厚的海冰。可以认为,当北冰洋变成全年中除了冬季以外没有海冰或只有北极点附近区域有很少的海冰的时候,北冰洋成为一个曾经的历史地理名词,而北极航线将全面开通,成为连接中国与欧洲的新海上“丝绸之路”。三、北极航线的开通大幅度降低我国国际贸易海上运输成本(一)到2020年我国到欧洲和北美洲远洋航线海运完成的贸易额估计目前,我国外贸主要海运远洋航线有8条,分别是:中国—红海航线,中国—东非航线,中国—西非航线,中国—地中海航线,中国—西欧航线,中国—北欧、波罗的海航线,中国—北美航线,中国—中南美航线[2]。在这8条远洋航线中,不考虑地缘政治、战争阻塞等因素,未来有可能被北极航线替代或分担物流的航线是中国到北美洲东岸航线、中国到西欧航线和中国到北欧、波罗的海航线。稳定增长的中-欧、中-北美贸易是我国利用未来北极航道的主要动力之一。据世界贸易组织统计,2007年,中国与世界的进出口货物贸易额为21738亿美元,其中中国与欧洲、中国与北美洲和中国与独联体3个地区的贸易额为9233亿美元,占中国与世界进出口货物贸易额的42.47%[3]。在中国与上述3个地区的国际贸易货运中,按照通过海运完成的贸易额占中国与世界总贸易额九成计算[2],2007年,中国到北美、中国到欧洲2条远洋
海运航线承担了8310亿美元的国际贸易货物海上运输。如果按照2000-2007年中国国际贸易出口年均增长22.5%,进口年均增长18%计算[3],进出口总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