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酸环丙沙星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的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85.11 KB
- 文档页数:2
细菌内毒素检查SOP(动态浊度法)1.目的为规范细菌内毒素含量测定的操作,特制定本SOP。
2.范围本SOP适用于细菌内毒素含量测定的操作。
3.定义3.1.动态浊度法是检测反应混合物的浊度到达某一预先设定的吸光度所需要的反应时间,或是检测浊度增加速度的方法。
3.2.细菌内毒素国家标准品系自大肠埃希菌提取精制而成,用于标定、复核、仲裁鲎试剂灵敏度和标定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品的效价。
3.3.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品系以细菌内毒素国家标准品为基准标定其效价,用于试验中的鲎试剂灵敏度复核、干扰试验及各种阳性对照。
3.4.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系指内毒素含量小于0.015 EU/ml(用于凝胶法)或0.005 EU/ml (用于光度测定法)且对内毒素试验无干扰作用的灭菌注射用水。
4.职责4.1.QC负责本规程的起草、修订、培训及执行。
4.2.QA、QC组长、质量管理部经理负责本规程的审核。
4.3.质量负责人/质量受权人负责本规程的批准。
4.4.QA负责本规程执行的监督。
5.引用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三部。
6.材料6.1.仪器设备细菌内毒素测定仪、漩涡混合器、干烤箱6.2.试剂及溶液6.2.1.鲎试剂6.2.2.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品:国家标准品或经过国家标准品标定的工作标准品。
6.2.3.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内毒素含量应小于0.005EU/ml。
6.3.使用的器具移液器、无热原稀释管和反应管、无热原枪头。
7.流程图无8.程序8.1.原理细菌内毒素能激活鲎试剂(TAL)中的酶系统,使凝固酶原变成凝固酶,进而凝固酶再激活其中的凝固蛋白原变成凝固蛋白,呈现凝胶反应,动态浊度法是检测反应混合物的浊度到达某一预先设定的吸光度所需要的反应时间,计算内毒素浓度与反应时间关系的双对数标准曲线,利用标准曲线对供试品的内毒素含量进行定量测定。
8.2.试验前准备8.2.1.采样管用硅胶塞塞口,经180℃干烤2小时,除内毒素备用。
葡萄糖酸依诺沙星注射液中细菌内毒素的检查
廖一静;麦曦;李蔚雯;徐文芳
【期刊名称】《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年(卷),期】2007(047)005
【摘要】目的建立葡萄糖酸依诺沙星注射液中细菌内毒素检查的方法.方法按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录细菌内毒素检查法,采用2个厂家的鲎试剂对3批葡萄糖酸依诺沙星注射液进行干扰试验.结果本品原液稀释100倍时对细菌内毒素检查无干扰.结论鲎试剂检查葡萄糖酸依诺沙星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可以用来作细菌内毒素限量检查的方法.
【总页数】3页(P33-34,58)
【作者】廖一静;麦曦;李蔚雯;徐文芳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药学院药物化学研究所,济南,250012;南昌大学医学院药学系,药物分析教研室,南昌,330006;南昌大学医学院药学系,药物分析教研室,南
昌,330006;南昌大学医学院药学系,药剂学教研室,南昌,330006;山东大学药学院药物化学研究所,济南,25001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17
【相关文献】
1.葡萄糖酸依诺沙星注射液细菌内毒素的检测 [J], 林瑞来;陈荔贞
2.注射用葡萄糖酸依诺沙星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的建立 [J], 韩佩莲
3.氧氟沙星、乳酸环丙沙星、葡萄糖酸依诺沙星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标准研究 [J], 肖文华;杨雅婷;周素文
4.注射用葡萄糖酸依诺沙星的细菌内毒素检查 [J], 胡永兵;何忠平
5.葡萄糖酸依诺沙星注射液中细菌内毒素的检测 [J], 宋晓红;李仕荣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氧氟沙星注射液中细菌内毒素的检查
方子正
【期刊名称】《中国药业》
【年(卷),期】2003(012)012
【摘要】目的:探讨用鲎试法对氧氟沙星注射液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供试品按1:4稀释后,用标定灵敏度为0.125 EU/mL的鲎试剂检测供试品的细菌内毒素.结果:氧氟沙星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限值为0.5 EU/mL,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与热原检查法的结果基本相符.结论: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实用性强等优点.
【总页数】1页(P44-44)
【作者】方子正
【作者单位】浙江省嘉兴市第一医院药剂科,浙江,嘉兴,314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27.12
【相关文献】
1.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的研究 [J], 秦继红;顾炳仁
2.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中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的研究 [J], 彭燕;施震;罗毅
3.凝胶法检查氧氟沙星注射液中细菌内毒素的限量 [J], 程东升;姜善玲
4.氧氟沙星注射液中细菌内毒素的检查法 [J], 魏纪鲁;李晓明;张莉;张华
5.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中细菌内毒素的定量检查 [J], 苑庆华;孙淑莲;芮菁;华晓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乳酸钠林格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的确立
叶婉萍
【期刊名称】《西北药学杂志》
【年(卷),期】2005(020)003
【摘要】目的建立乳酸钠林格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方法根据<中国药
典>2000版二部收载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的要求进行实验.结果将乳酸钠林格注射液经2倍稀释后可消除干扰.结论用标示灵敏度为0.25 EU·mL-1的鲎试剂检测乳酸钠林格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是有效的,可用鲎试验法取代家兔法对其进行热原检查.【总页数】2页(P125-126)
【作者】叶婉萍
【作者单位】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浙江,台州,31802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27.12
【相关文献】
1.乳酸钠林格注射液中细菌内毒素的检测 [J], 冯建军
2.乳酸钠林格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的考察 [J], 鱼爱和;刘泉生;张兰华
3.乳酸钠林格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 [J], 霍振洪;赵民生;曹秀虹
4.乳酸钠林格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的研究 [J], 梁健;黄胜;麦宜准
5.乳酸钠林格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的研究 [J], 屈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葡萄糖酸依诺沙星注射液细菌内毒素的检测
林瑞来;陈荔贞
【期刊名称】《海峡药学》
【年(卷),期】2010(22)12
【摘要】目的建立葡萄搪酸依诺沙星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方法参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1]要求进行试验,用不同批号的鲎试剂对葡萄糖酸依诺沙星注射液进行干扰试验.结果葡萄糖酸依诺沙星注射液稀释4倍,对细菌内毒素检查无干扰.结论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代替热原检查法,方法可行.
【总页数】3页(P96-98)
【作者】林瑞来;陈荔贞
【作者单位】福建省莆田市第一医院,莆田,351100;福建省莆田市第一医院,莆田,351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27.12
【相关文献】
1.注射用葡萄糖酸依诺沙星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的建立 [J], 韩佩莲
2.氧氟沙星、乳酸环丙沙星、葡萄糖酸依诺沙星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标准研究 [J], 肖文华;杨雅婷;周素文
3.注射用葡萄糖酸依诺沙星的细菌内毒素检查 [J], 胡永兵;何忠平
4.葡萄糖酸依诺沙星注射液中细菌内毒素的检查 [J], 廖一静;麦曦;李蔚雯;徐文芳
5.葡萄糖酸依诺沙星注射液中细菌内毒素的检测 [J], 宋晓红;李仕荣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氧氟沙星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的研究
顾炳仁
【期刊名称】《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年(卷),期】2001(002)012
【摘要】目的:为了寻求使用鲎试剂测试氧氟沙星注射液中的细菌内毒素的方法.方法:按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收载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进行试验.结果:当样品作60倍稀释时氧氟沙星注射液对鲎试剂的凝集反应未见干扰作用,测试结果与家兔热原法一致,且均符规定.结论:可以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替代家兔热原法来控制氧氟沙星注射液的质量.
【总页数】2页(P31-32)
【作者】顾炳仁
【作者单位】苏州市药品检验所,21500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7
【相关文献】
1.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的研究 [J], 秦继红;顾炳仁
2.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中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的研究 [J], 彭燕;施震;罗毅
3.氧氟沙星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的研究 [J], 黄枝优
4.盐酸左旋氧氟沙星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的研究 [J], 肖顺林;叶云;王国俊
5.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的研究 [J], 林辉;胡容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85)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本章内容已与《欧洲药典》和/或《日本药局方》相应的内容统一,不一致的部分用符号(✹✹)标记。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BET)系利用鲎试剂(美洲鲎或中国益)检测或量化革兰阴性菌产生的细菌内毒素。
可采用三种技术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查:基于凝胶形成的凝胶法;基于内源性底物裂解后浊度变化的比浊法;基于合成胁显色基质复合物裂解后发生颜色变化的显色法。
可采用上述任意一种方法进行检测。
当对测定结果有怀疑或争议时,除另有规定外,以凝胶法测定结果为准。
本法操作过程中应防止内毒素的污染。
器具应按照经过验证的程序将所有玻璃器皿和其他热稳定材料置于干热烤箱中去除热原。
✹①✹通常使用的最低温度和最短时间为250℃加热30分钟。
如果使用多孔板和微量加样器吸头等塑料器具时,只有证明其不含有可检出的内毒素并对试验无干扰方可使用。
(注:本章中的“管”包括微孔板中的孔等所有反应容器。
)试剂和试液试剂是由鲎(美洲鲎或中国鲎)的阿米巴细胞(白细胞)溶解产物制得的冻干品。
这种试剂必须是按照权威机构认定的规程生产的产品。
(注:除内毒素外,鲎试剂也与P葡聚糖反应。
通过消除G因子或抑制G因子反应系统,能够制得不与葡聚糖反应的鲎试剂,此种鲎试剂可用于葡聚糖存在情况下的内毒素检查。
)内毒素检查(BET)用水在检测限内不与鲎试剂产生凝集反应的注射用水或用其他方法制备的水。
鲎测试液将鲎试剂溶解于内毒素检查用水或鲎试剂生产企业推荐的缓冲液中,轻轻混匀。
复溶的鲎试剂须按照生产企业的规定冷藏或冷冻保存。
溶液的制备内毒素标准品贮备液使用经现行WHO国际内毒素标准品标定过的美国药典内毒素标准品配制内毒素标准品贮备液。
按照包装说明书和标签上的规定制备、贮存贮备液。
内毒素的单位用EU表示。
[注:1个美国药典内毒素单位(EU)等于1个国际内毒素单位(IU)]内毒素标准品溶液将内毒素标准品贮备液充分混匀后,用内毒素检查用水进行连续稀释。
为避免因内毒素的吸附而导致失活,配制后的稀释液应尽快使用。
细菌内毒素检测方法(译自英国药典版,等同欧洲药典版。
见原文之附录BP2004EP5XIV A方法)2.6.14.本文所描述的五种方法用于检测产品中是否存在细菌内毒素,而这些方法适用于药典中的细菌内毒素的检查法限度试验方法的制定者希望弄清楚,如在--.生产中能否降低其产品中的内毒素的含量,本篇幅中有关使用这些测试的相关方法将在补充的附录被提供。
细菌内毒素的检测原理是利用鲎变形细胞的溶解物来进行的(,,,试验)。
将含内毒素的溶液加入鲎变形细胞的溶解物可产生浑浊、沉淀或混合物的凝胶化反应。
反应速度依赖于溶液中的内毒素的浓度、和温度;反应要求有一定量pH 的二价阳离子、一个原凝酶系和可溶性蛋白的创造,而这些都哪由鲎变形细胞的溶解物提供。
采用从染色基因肽中释放的染料浓度来进行测定样品的内毒素浓度。
下面五种方法将在后面文章中介绍;方法:凝胶法;限度试验A方法:半定量凝胶法B方法:动力学浑浊法C方法:动力学发色肽方法D方法:发色肽终点法E当一篇专门文献中介绍内毒素的测定而没有指明某一种方法时,那么测试的方法就是按照方法。
次种方法已经得到证实,否则,产品的有效检测将会在A 专门文献中特别提到。
很多专著以“细菌内毒素限定浓度”的概念给出了细菌内毒素指标,也即某种产品所含细菌内毒素浓度不能超过限定浓度,要想证明产品符合要求,就必须表明产品所含内毒素的含量是少于内毒素限定浓度的。
试验是利用一种能避免微生物污染的方式进行的。
检测前的准备工作中,必须证实如下内容:1——所以的设备器皿不吸附内毒素。
——溶解物的灵敏度λ,λ是被定义为标记的溶解物敏感度或者最低内毒素浓度被用于制作标准曲线的(定量法)。
——干扰素的排除;如有必要时,需对设备和器具进行处理,以减少其本身所带内毒素。
除非特别指明外,否则在文献中从方法A到E中均采用相同标准。
在本篇附录中,术语说明中包括任何其他的容器,诸如一个微滴定率的极板等。
本试验包括如下试剂和标准溶液制备:标准细菌内毒素BRP;与国际标准相比较,对标准内毒素BRP进行效准,并以国际标准单位来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