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的桩筏基础补桩加固与应用
- 格式:docx
- 大小:19.14 KB
- 文档页数:5
地基和基础加固方法及适用范围总结地基和基础加固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建筑物存在地基不够坚固、土质不稳定等问题时,加固地基和基础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本文将对地基和基础加固的方法及适用范围进行总结。
一、地基加固方法1.桩基加固法:在地基中深挖钢筋混凝土或预应力混凝土的桩基,通过桩基的嵌固和摩擦力来增加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适用范围:适用于土质较差、承载力较低的地基。
2.增厚地基法:通过挖掘地基下部土料,加设混凝土加固层或格架,增加地基的厚度和承载能力。
适用范围:适用于地基承载力不足,但土体质地较好的情况。
3.换填法:将地基原有土料挖掘,换填优质的填料,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适用范围:适用于地基土质较差、承载能力较低,但周边存在优质填料的情况。
4.刚性加固法:在地基表面铺设钢筋混凝土板或预应力混凝土板,增加地基的坚固度和均负荷能力。
适用范围:适用于地基土质坚硬,但承载能力不足的情况。
5.增加基底面积法:通过扩展基础的面积,增加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适用范围:适用于地基土质较差,但扩展基础面积较为容易实施的情况。
二、基础加固方法1.框架加固法:在现有基础周围设置加固框架,通过加固框架的嵌固和摩擦力来增加基础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适用范围:适用于基础不够坚固、承载力较低的情况。
2.钢筋混凝土加固法:在现有基础上设置钢筋混凝土加固层,增加基础的强度和稳定性。
适用范围:适用于基础的强度不足、稳定性较差的情况。
3.增大基础尺寸法:通过增大基础的尺寸,增加基础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适用范围:适用于基础承载能力不足,但扩大基础尺寸较为容易实施的情况。
4.提高基础质量法:通过提高基础材料的质量,增加基础的强度和稳定性。
适用范围:适用于基础质量较差、强度低的情况。
5.增加基础支承点法:通过增加基础支承点的数量,增加基础的支撑能力和稳定性。
适用范围:适用于基础支撑点不足,但增加支撑点较为容易实施的情况。
桩基础加固法
桩基础加固法是指对桩基础进行加固的方法。
桩基础是一种常用的土木工程基础结构,主要用于承担建筑物或其他结构的荷载,而桩基础加固则是指在已经存在的桩基础上,采取一些措施或方法来增加其承载能力或稳定性。
桩基础加固法有多种,下面列举了一些常见的方法:
1. 钢筋混凝土灌注桩加固:通过在已有桩旁边钻孔,然后注入混凝土和钢筋的混合物,形成新的混凝土桩,从而增加桩基础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2. 增加桩长:通过在已有桩顶部增加新的桩段,达到增加桩长的目的。
这种方法适用于已有桩基础承载能力较低,但桩身仍然稳定的情况。
3. 添加加固剂:在已有桩底部与周围土层的接触处,添加一些加固剂来增加桩基础的粘结力,从而提高其承载能力。
4. 桩侧加固:在已有桩的侧表面,加固材料如钢筋混凝土或钢板,以增加桩基础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5. 增加桩的直径或数量:通过增加已有桩的直径或者增加桩的数量,使桩基础承载能力得到增强。
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适合的加固方法,可以依靠专业的土木工程师或结构工程师进行评估和设计。
高层建筑桩基工程施工技术及管理应用发布时间:2021-05-24T06:24:50.392Z 来源:《防护工程》2021年4期作者:陈雷[导读] 在我国进入21世纪迅猛发展的新时期,我国经济发展速度逐渐加快,建筑施工项目的数量开始大幅增长,桩基施工技术的重要性随之凸显。
这一技术能大幅提高建筑工程的基础质量,并缩短工期。
天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山东临沂 276000 身份证;3713111983****2817摘要:在我国进入21世纪迅猛发展的新时期,我国经济发展速度逐渐加快,建筑施工项目的数量开始大幅增长,桩基施工技术的重要性随之凸显。
这一技术能大幅提高建筑工程的基础质量,并缩短工期。
为了达到科学的应用效果,应针对建筑桩基施工技术进行深入研究,明确其应用细节。
基于此,本文首先简要分析桩基施工技术,然后深入研究技术类型与应用细节,最后提出需要注意的问题,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桩基施工;技术类型引言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保障,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桩基施工技术水平的影响。
桩基施工过程中,现场人员技术的熟练度、经验的丰富度,将会直接决定工程是否能够有序、安全的进行。
因此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时,要严格把控桩基施工的每一道工序,并且引进全过程的技术指导与监管机制,才能打牢工程基础。
桩基施工技术的合格,可以避免工程项目事故的发生,使建筑企业稳步发展,保障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建筑事业发展。
1桩基在建筑工程中的作用分析在整体的建筑工程中,桩基是最基础性的一项建设内容,它可以承载整个建筑工程的竖向荷载力,让建筑物保持在一个稳定状态,这对于建筑工程的使用安全和使用寿命都将有着直接的影响意义。
在目前的建筑工程中,桩基已经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
因为桩基具有非常坚固的持力层,这不仅使其具备了比较大的承载力,而且稳定性也非常好,竖向桩有着很大的强度和刚度,整体性能也十分稳定。
所以相比较其他形式的建筑工程基础而言,桩基有着更好的稳定性。
桩基补强加固专项施工方案一、项目背景和施工目标随着时间的推移,桩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会逐渐减弱,为了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需要进行桩基的补强和加固施工。
本方案旨在提出一种高效可行的桩基补强加固方案,以满足施工的需求。
二、施工前准备工作1.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和进度计划,明确各个工程节点和任务。
2.准备必要的材料和设备,如钢筋、混凝土、钢板等。
3.进行现场勘测,确定需要补强加固的桩基位置和状况。
4.进行施工现场的安全检查,确保施工的安全进行。
三、施工步骤1.清理施工区域:清除施工区域内的杂物和碎石,保持施工现场的清洁。
2.钻孔增加桩基承载力:对需要加固的桩基进行钻孔处理,增加桩基的承载力。
可采用钻井机进行钻孔作业,并根据钻孔情况选择合适的钻孔直径和深度。
3.填充加固材料:在钻孔的同时,进行填充加固材料。
可采用高压注浆机注入加固材料,如特种胶浆、水泥浆等。
注入的加固材料应能够提高桩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4.固化加固材料:注浆完成后,需要给加固材料充分固化和硬化。
此阶段需要根据加固材料的性质和环境条件确定固化时间。
5.加固桩基上部:对已加固的桩基上部进行补强处理。
可采用喷涂混凝土或加固钢板等方式,以增加桩基的稳定性和强度。
6.验收和监测:对施工完成的桩基进行验收和监测。
验收应包括对加固效果、施工质量和安全性的检查。
监测则需要对桩基的载荷和位移进行长期观测,确保加固效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四、安全措施1.施工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持有相应的操作证书。
2.在施工现场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确保施工区域的安全。
3.使用设备和材料时,必须符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范。
4.施工现场必须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5.施工过程中要严格遵守相关的环保要求,如防止渗漏和溢流等。
五、施工周期和预算根据实际工程情况,施工周期预计为1个月。
预算方面,需要根据具体施工数量和材料使用量进行计算,包括钻孔机、注浆机、材料费用、人工费用等。
桩基加固方案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建筑工程需要对桩基进行加固,以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提出一种桩基加固方案,旨在解决桩基存在的问题,并提高桩基的承载能力。
一、问题分析在进行桩基加固方案设计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对桩基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常见的桩基问题包括桩身强度不足、承载力不稳定以及锈蚀等。
这些问题会导致建筑物的不稳定和结构的破坏,因此有必要采取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
二、加固方案基于对桩基问题的分析,我们提出以下的桩基加固方案:1. 桩基强化桩基强化是加固桩身强度的重要方法之一。
我们可以采用加固套管的方法,在现有桩基的基础上加固一层钢筋混凝土套管,以增加桩身的强度和稳定性。
2. 桩基承载力提升为了提高桩基的承载能力,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a. 预应力锚索技术预应力锚索技术可以通过施加预应力力量,将桩基和土层紧密连接在一起,增加桩基的承载力。
b. 桩端加固在桩基的端部加固可以有效提高桩基的承载能力。
可以采用桩端加固设施,如钢板连接等,将桩身与土层更好地连接在一起。
c. 螺旋桩加固螺旋桩是一种新型的桩基加固方式,通过将螺旋桩螺进土层,既可以加固桩基,又可以提高桩的承载能力。
3. 防锈处理由于桩基常常处于潮湿的环境中,容易发生锈蚀现象。
为了防止桩基锈蚀,可以进行防锈处理。
常用的方法包括涂覆防锈涂料、镀锌等,以保护桩基的表面免受腐蚀。
4. 监测与维护加固完成后,需要对桩基进行定期的监测和维护工作。
可以利用现代化的监测设备,如应变计、裂缝计等,及时获取桩基的变化情况,并采取相应的维护措施,以确保桩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三、总结桩基加固方案是确保建筑物稳定和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提出了桩基加固方案,包括桩基强化、承载力提升、防锈处理以及监测与维护。
通过采取这些措施,能够有效解决桩基存在的问题,并提高桩基的承载能力,从而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进行桩基加固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适用的加固方案,并在实施过程中严格控制施工质量,以保证加固效果的可靠性。
高层建筑桩基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管理的应用高层建筑的桩基工程是建筑施工中的重要环节,对于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桩基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管理也日益成熟和完善,为高层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提供了更可靠的保障。
本文将就高层建筑桩基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管理的应用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高层建筑桩基工程施工技术1. 桩基工程的钻孔施工技术桩基工程的钻孔施工技术是桩基工程的首要环节,决定了后续桩基施工的质量和效果。
在高层建筑桩基工程中,通常采用旋挖钻机进行钻孔施工。
旋挖钻机具有施工速度快、效率高、精度高的优点,能够满足高层建筑桩基工程对孔壁平整度和孔径精度的要求。
还可以根据工程的具体要求选择合适的钻头和钻具,以应对不同地层条件和复杂工程要求。
桩基工程的灌注施工技术是指在钻孔成型后,通过输送泥浆或混凝土的方式将桩身灌注成型。
在高层建筑桩基工程中,通常采用螺旋搅拌桩或泥浆灌注桩进行施工。
螺旋搅拌桩是一种将螺旋叶片与混凝土连续灌注形成的桩体,具有形成速度快、施工效率高、适应性强的特点,适用于各种地层条件和复杂环境下的桩基工程。
而泥浆灌注桩则是通过钻孔施工形成桩孔,然后利用泥浆管将混凝土灌注形成桩体,具有施工环境要求低、适应性强等优点,在高层建筑桩基工程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桩基工程的质量控制技术是桩基施工的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桩基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在高层建筑桩基工程中,通常采用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动力触探技术、钻孔动力触探技术等手段进行桩基质量的检测和控制。
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能够对桩体内部的缺陷和质量进行非破坏性检测,能够准确评估桩体的质量和受力性能。
而动力触探技术和钻孔动力触探技术则可以通过对桩体进行动力触探来获取桩体的受力和承载性能,为后续施工和设计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1. 施工组织管理在高层建筑桩基工程施工中,施工组织管理是保障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的重要手段。
施工组织管理包括施工方案制定、工序设计、技术交底、施工现场管理等环节。
桩基础加固法1. 引言桩基础是土木工程中常用的一种基础形式,它通过将桩体嵌入地下,通过桩与土体的相互作用来承担建筑物的荷载。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桩基础可能会遇到不稳定或不足以承担荷载的问题,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以确保基础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桩基础加固的常用方法。
2. 桩基础加固的原因桩基础加固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 土壤不稳定:土壤的力学性质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导致原始设计时所选取的桩基础不再适用。
- 荷载增加:建筑物的使用目的可能发生改变,导致原始设计时所考虑的荷载增加,使得原有桩基础无法满足要求。
- 地震或其他自然灾害: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可能对桩基础产生不利影响,使其稳定性受到威胁。
3. 桩基础加固的方法桩基础加固的具体方法取决于具体情况,下面介绍一些常用的加固方法:3.1. 增加桩的数量和直径增加桩的数量和直径是一种常用的桩基础加固方法。
通过增加桩的数量,可以增加桩基础的承载能力;通过增加桩的直径,可以增加桩与土体之间的摩擦力,提高桩基础的稳定性。
3.2. 增加桩的长度增加桩的长度是另一种常用的桩基础加固方法。
通过增加桩的长度,可以将桩的底部嵌入更稳定的土层中,提高桩基础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3.3. 使用加固材料使用加固材料是一种常见的桩基础加固方法。
常用的加固材料包括钢筋、预应力钢束、碳纤维等。
这些材料可以通过与桩体连接或包裹桩体的方式,提高桩的抗弯和抗剪能力,增加桩基础的承载能力。
3.4. 预应力加固预应力加固是一种较为复杂的桩基础加固方法。
通过向桩体施加预应力,可以改变桩体的内力分布,提高桩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预应力加固常用于需要承受较大荷载的桩基础,如大型桥梁、高层建筑等。
3.5. 土体加固在某些情况下,桩基础的加固需要同时考虑土体的加固。
常用的土体加固方法包括土体固化、土钉加固、喷射灌浆等。
这些方法可以提高土体的强度和稳定性,从而增加桩基础的承载能力。
桩基加固方案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建筑物的安全性成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在建造高层建筑或者大型桥梁等工程时,桩基加固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桩基加固的必要性、加固材料的选择和加固方法的选择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我们来看桩基加固的必要性。
桩基是高层建筑物的支撑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
由于土壤的承载能力差异,桩基所承受的荷载可能会不均匀分布,导致桩基承载能力不足。
此外,长期的重复荷载作用、土体的松动以及自然灾害等都会导致桩基受损。
因此,桩基加固显得尤为重要。
在选择桩基加固材料时,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
常见的桩基加固材料主要包括钢筋混凝土、纤维材料和聚合物材料等。
钢筋混凝土是一种具有良好韧性和抗压性能的材料,适用于大型桩基的加固。
纤维材料具有高强度和耐腐蚀性能,适用于对桩基进行增强。
聚合物材料具有较好的耐候性和耐腐蚀性能,适用于桩基的表面保护。
根据桩基的具体情况和加固目的,可以选择不同的材料进行加固。
桩基加固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
常见的加固方法包括桩基加固、桩基表面加固和桩基封固等。
桩基加固是指通过在原桩基外面再打一道或几道新的桩,以扩大承载面积,提高整体的承载能力,尤其适用于低承载能力的桩基。
桩基表面加固是将加固材料直接涂覆或包覆在桩基表面,形成一个保护层,以增加桩基的强度和稳定性。
桩基封固是指通过灌注浆液等方式,在桩基周围形成一个密封层,以阻止水分和松动土壤的进入,提高桩基的稳定性。
除了上述常用的加固方法,近年来,一些新兴的桩基加固技术也逐渐应用于实际工程中。
例如,钢丝绳加固技术是一种通过将钢丝绳固定在桩基上,以增加桩基的抗弯强度和抗震能力的技术。
钢板桩加固技术是一种通过将钢板桩插入至桩基周围,以增加桩基侧阻力和摩擦阻力的技术。
这些新兴的加固技术为我们提供了更多有创新性和高效的选择。
综上所述,桩基的加固方案至关重要。
在确定加固方案时,需要根据桩基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加固材料和加固方法。
同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兴的桩基加固技术也值得我们关注和应用。
高层建筑CFG桩与筏板复合基础施工工法高层建筑CFG桩与筏板复合基础施工工法一、前言高层建筑的基础施工是保证建筑物稳定性的关键步骤,传统的桩基础施工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工期较长、成本较高等问题。
CFG桩与筏板复合基础施工工法是一种新兴的基础施工工法,通过基础设计与施工工艺的结合,能够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降低施工成本,同时确保基础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二、工法特点CFG桩与筏板复合基础施工工法的具体特点如下:1. 可靠性高:采用的CFG桩具有高强度和抗侧力能力,能够有效承受高层建筑的荷载要求,保证整体的稳定性。
2.施工效率高:采用现场浇筑技术,可以大幅缩短施工周期,提高施工效率。
3. 成本较低:相比传统的桩基础施工,CFG桩与筏板复合基础施工工法的材料成本更低,施工成本也较低。
4. 可塑性强:该工法适用于各类地质环境,能够应对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基础施工需求。
三、适应范围CFG桩与筏板复合基础施工工法适用于各类高层建筑的基础施工,特别适用于软土和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基础施工。
同时,该工法也适用于一些特殊的地质条件,如砂质土、高渗透性土壤等。
四、工艺原理CFG桩与筏板复合基础施工工法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实现基础的稳定性和安全性:1. CFG桩施工:首先进行CFG桩的施工,CFG桩具有高抗侧力能力,能够有效承受建筑物的荷载。
2. 筏板施工:在CFG桩施工完成后,进行筏板的施工,筏板能够通过均匀分布荷载,降低对地基的压力集中,保证地基的稳定性。
3. CFG桩与筏板的连接:CFG桩与筏板之间通过连接钢筋进行连接,增加整体的稳定性和承载力。
五、施工工艺1. 桩基础施工:根据基础设计要求,进行CFG桩的施工,包括钻孔、灌注混凝土等过程。
2. 筏板施工:在CFG桩施工完成后,进行筏板的施工,包括模板安装、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等过程。
3. 接头处理:在CFG桩与筏板之间进行接头处理,包括连接钢筋的布置和焊接。
六、劳动组织CFG桩与筏板复合基础施工工法的劳动组织包括现场施工人员、安全管理人员、机械操作人员等,需根据施工规模和施工进度合理安排各岗位人员。
高层建筑桩基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管理的应用高层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关键在于桩基工程的施工技术和管理。
桩基工程施工技术是高层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的安全和稳定性。
在桩基工程施工过程中,科学的施工技术和严格的管理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从桩基工程的概念、施工技术和管理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领域的从业者提供参考和指导。
一、桩基工程概念桩基工程是一种通过在地基中打入或钻进深层地基中的桩来承担建筑物或其他工程的荷载,以及通过增加地基承载能力、减小沉降、抵抗水平力和弯矩作用等效果的技术。
桩基工程的主要作用是传递建筑物的荷载到地基深层,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
在高层建筑工程中,由于建筑物的重量和高度较大,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要求较高,因此桩基工程的重要性显得更为突出。
桩基工程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大型桥梁、港口码头等重大工程。
根据桩的材料和施工工艺的不同,可以分为:钢筋混凝土桩、钢桩、预应力桩、复合桩等多种类型。
不同类型的桩基工程在高层建筑工程中起到的作用也各有不同。
而在桩基工程施工中,科学的施工技术和严格的管理措施是保障工程质量和工程安全的关键。
二、桩基工程施工技术1. 前期准备工作在进行桩基工程施工前,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认真的勘察和调查,了解地基的情况和地质特征,并结合设计要求、钻孔灌注桩的数量和深度等因素,确定施工方案。
在确定了施工方案后,还需要进行合理的施工平台和工程设备的布置,保证施工的安全和有效进行。
2. 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钻孔灌注桩是高层建筑桩基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桩型,其施工技术需要特别注意。
在进行钻孔灌注桩施工时,需要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孔径和孔深,并采用合理的孔壁强化和清孔措施,确保桩孔的稳定和洁净。
然后进行配筋、灌浆和振捣等工序,最终形成坚实的桩体。
钢管桩是一种常用的边桩,其施工技术相对简单。
在进行钢管桩施工时,需要选择合适的钢管规格和长度,并采用适当的打桩设备和方法,保证桩的竖直度和牢固性。
高层建筑桩基工程施工技术及管理应用发布时间:2022-09-05T01:33:57.422Z 来源:《建筑实践》2022年4月第8期(下) 作者:邹双[导读] 在建筑工程的全过程施工中,基础施工是建筑工程整体安全性和可靠性的第一个重要环节,邹双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核电建设分公司广东省深圳市 518000摘要:在建筑工程的全过程施工中,基础施工是建筑工程整体安全性和可靠性的第一个重要环节,基础结构问题影响整个建筑工程的结构安全,基础施工技术可以说是整个建筑工程最基本的保障。
在桩基础工程中,桩基础施工技术不仅关系到施工过程中整体施工效率和质量,而且关系到施工过程中人民的说明财产安全,可见桩基础是施工周期中最重要的环节。
为了进一步提高整体施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我们将加强对这一施工环节的管控,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充分利用现有的施工技术,从人、材、机、料、施工方法等个方面进行挖掘,进一步提高高层建筑的桩基础施工技术。
关键词:高层建筑;桩基工程;施工管理;高层建筑施工中,桩基施工是一个重要环节,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高层建筑的整体质量。
桩基础工程施工中,必须加强施工技术应用和施工管理控制。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保证高层建筑桩基的施工质量。
一、桩基础施工的技术特征1.应用优势。
对于高层建筑,荷载相对较大,一般情况下,基础不能满足桩上基础承载力的实际需要。
因此,在高层建筑中,桩上基础变形相对较低,在地震力作用下稳定性较好,这也是解决软弱基础和地震松动的重要基础保证。
因此,在施工过程本身,合理应用桩基础,可以改善整体施工质量,实现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
2.桩基础的种类。
对于桩基础,其承载力可分为摩擦桩和端桩、预制桩和工艺现场浇筑桩、普通钢筋混凝土桩和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桩等。
预制桩的特点是承受较大的荷载,施工速度快,但对环境的影响也很大。
在一些饱和土层中,土壤发生压实,成桩过程也相应运动。
但是,就挖出的桩而言,压在土上没有负面影响,但它们有进入不同硬层和不同滚动层的能力。
基桩补强应用及效果摘要:结果工程实例,详细介绍基桩补强技术的原理及操作方案,并对该技术方案进行了效益分析,以供同类工程参考。
关健词:灌注桩钻孔抽芯法补强Abstract:as an engineering example,the principle and operation plan of foundation pile reinforcement technology are introduced in detail,and the benefit analysis of the technical scheme is made for reference for similar projects.Key words:cast-in-situ pile;core drilling method;Reinforcement 前言桩基作为目前工程建设中所采取的最主要的基础形式,是保证工程结构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作为在高层建筑中使用最广泛的桩型灌注桩在基础施工过程中,有时会因复杂的地质条件影响或施工管理的漏洞而出现桩身砼离析、松散或桩底沉渣过厚等质量问题,导致沉降大,承载力不满足设计要求,但此时桩已完成,如采取加桩或补桩等方法,则可能面临场地有限、造价大幅提高,施工工期延长等一系列的问题。
本文以某工程的灌注桩的补强施工为例,介绍高压注浆技术的应用及其效果,彰显其经济性及快捷性。
1工程概况及桩基质量1.1工程概况佛山市三水区某住宅小区项目,框剪结构,25-27层建筑,建筑面积63877m2,桩型为钻孔桩,桩径800~1000mm,桩长约14~26m,单桩承载力特征值为3500~5500kN,桩身砼设计强度等级C30,工程总桩数为628根,采用钻孔抽芯法检测,检测数量63根。
1.2工程地质资料场地各土层分布自上而下依次为:①素填土(0~4.20m)主要由粘性土有碎石回填而成,稍压实。
②粉质粘土(4.20~7.00m)灰黄色,可塑,土质较均匀。
高层建筑的桩筏基础补桩加固与应用
【摘要】本文对桩筏基础补桩加固设计与施工的基本流程进行了分析,并以具体的高层建筑工程为实例,对桩筏基础补桩加固施工要点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桩筏基础;加固设计;案例分析;承载力
1、桩筏基础补桩加固设计与施工的基本流程
第一,分析桩筏基础承载力不足的形成原因。
如采用的灌注桩,应参考勘察资料中的地质、设计方案中的承载力计算、质检报告中的桩身强度、施工方案中的施工工艺及上部主体结构有无加建改建或增加使用荷载等信息,根据相关资料综合判断桩筏基础承载力不足的主要原因。
第二,根据地质情况综合分析桩筏基础承载力不足的危害,其中要格外查勘对主体结构变形的影响。
第三,测定已有桩筏基础的承载力,并复核上部主体结构的使用荷载,验算桩筏基础是否满足既然荷载的安全使用要求。
第四,根据承载力不足原因及其可能造成的各种危害,设计桩筏基础补桩加固方案,结合地质勘查报告确定补桩桩位、桩长、桩数等。
确定补桩桩位,以建筑上部结构形式、地质情况、荷载分布等资料为依据;确定补桩桩长,以补桩后的沉降控制、承载力要求及桩间距等为依据;确定补桩桩数,以建筑基础承载力、
变形等要求为依据,补桩的数量不易过多。
第五,根据补桩方案进行补桩定位后,对筏板基础进行开孔。
第六,补桩,根据方案确定的桩类型,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补桩,并根据不同桩类型的施工特点采取不同的施工技术与措施施工,新补桩需达到加固设计持力层并达到加固设计承载力。
第七,封桩,当新补桩稳定后,对新增的桩进行锁桩,使之与原桩筏基础形成整体,起到提高基础整体承载力的效果。
2、高层建筑的桩筏基础补桩加固实例分析
2.1 工程概况
某剪力墙结构的高层建筑,地上48 层,地下2 层,基础采用桩筏基础,筏板厚2m,桩基是压浆钻孔灌注桩,长度16-18m 之间。
基础的持久层是中风化泥岩,属于软岩,质量等级V类,存在易破碎等显著缺陷。
该楼主体结构已经完成20 层施工,经检测,单桩承载力特征值在2100kN 左右,单桩承载力特征值设计值为6200kN,实际单桩承载力未能达到设计要求。
需对该建筑物的桩筏基础进行补桩加固处理。
2.2 补桩加固方案
2.2.1 已施工的单桩极限承载力特征值确定
由于本高层建筑基础的持力层属于软岩层,该工程设计选择应用桩筏基础。
但是当主体结构完成20 层时,检测后的单桩承载力特征值不满足基础承载力要求。
为实现合理的确定补桩施工,需对已经施工的单桩极限承载力特征值进行更为精细的计算,以便利用单桩的侧阻力。
根据单桩静荷载计算结果,表明:第一。
已施工的单桩的承载力具有很大的离散性;第二,单桩平均承载力约2100kN;第三,桩有一定的侧阻力。
为安全考虑,可以仅计算桩的侧阻力,不足部分通过补桩加以补强。
为充分发挥群桩侧阻效应,可以利用的单桩侧阻力不应高于单桩极限承载力特征值。
通过综合计算分析,确定本项目中的单桩可利用的侧阻力为1900kN。
2.2.2 补桩类型选择
补桩类型的选择较多,常用的有大直径冲孔灌注桩、大直径人工挖孔桩、锚杆静压桩等。
其中,大直径人工挖孔桩具备成桩质量有保证、庄中心与剪力墙之间的距离小等优势,但是该建筑地基土中含有一定厚度的淤泥质土,需采用机械冲孔桩。
大直径冲孔灌注桩作为补桩,其单桩极限承载力特征值可以达到9000kN,通过补桩可以提高了原来的承载力,且高于设计承载力。
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可以达到设计的C60,充分适应角桩、边桩对筏板的冲切要求。
此外,采用冲孔灌注桩,因筏基开孔而造成钢筋断裂可以重新焊接,保证了筏基的刚度和强度。
所以,本工程补桩宜采用大直径冲孔灌注桩。
2.2.3 补强桩布置
为满足基础承载力等方面要求,本桩筏基础的补强桩数量为200 根。
由于补强桩数量庞大,应当确保补桩后的桩群承载力合力点作用于竖向荷载合力,这
样才能避免出现荷载偏心等情况。
2.2.4 补强桩施工
进行补强桩施工前,进行试桩成孔试验。
试验前,在补桩桩位上进行钻探,探明桩位下面的土层、岩性、岩层深度等情况,根据承载力极限特征值等数据确定单桩的入岩深度等技术参数,然后再进行正式试桩。
试验中,使用的冲击锤重量应当与实际施工时的相符。
试桩施工完成后,进行静荷载验算,将检测到的实际承载力与设计承载力作对比分析。
同时,取试桩桩芯,检查桩身的质量、成桩厚度、沉渣厚度等。
试桩合格后,才能进行正式的补桩施工。
补桩施工时,应当采用跳打的方式,简单的说就是每隔场1、2 个桩进行桩基施工,且每一个冲孔灌注桩施工完成的24h 后才能进行下一个冲孔灌注桩施工。
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用于确保成桩质量,避免出现串孔、塌孔等情况。
地板开孔施工要一次性完成,每结构单元地板开孔数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应停止开孔,先完成之前的补强桩施工,并做好底板封孔工作后,才能进行剩余桩的开孔施工。
2.2.5 补桩加固效果分析
补桩加固效果分析:第一,根据单桩极限承载力特征值9000kN 检测,补强桩的平均沉降量为1.98mm,符合桩筏基础补桩加固设计要求;第二,随机从200 根补强桩中抽取桩芯,桩底沉渣符合规范规定要求,持力层为中风化花岗岩,达到设计标准;第三,进行低应变检测时,发现本工程中的I 类桩占总桩数的80% 以上,II 类桩占总桩数的10% 以上。
表明,桩身质量良好,符合桩筏基础承载力要求;第四,为了解该基础的沉降变化规律,工作人员在基础顶部、
周围等部位布置16 个观测点,观测时间持续6 个月。
沉降观测结果显示,本工程基础的最大累计沉降量2.4mm,最小累计沉降量为1.45mm,符合本基础工程的沉降要求。
综合以上分析内容,本高层建筑桩筏基础补强加固施工是成功的,提高了本高层基础承载力,保证了桩筏基础结构的稳定性。
结语:
综上所述,桩筏基础在基础承载力要求高、地基存在不均匀沉降现象的高层建筑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能达到控制沉降、提高基础承载力等效果。
对存在桩筏基础承载力不足等情况,可进行补桩加固处理。
实践中,应当结合地质情况、已施工的单桩极限承载力特征值等信息,科学设计桩筏基础补强加固方案,合理选用补强桩类型,做好补强桩的施工与加固效果分析工作,用科学方法、先进技术保证桩筏基础补强加固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 寿明鑫. 高层建筑深厚软土长短桩桩筏基础应用研究[D]. 浙江大学,2013.
[2] 岑政平,王国华,谢新宇,等. 某续建工程桩筏基础内力与变形特性分析[J]. 建筑结构,2014,(16):91-9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