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设施蔬菜椰糠栽培技术示范项目实施方案
- 格式:pdf
- 大小:230.84 KB
- 文档页数:7
蔬菜项目实施方案实施方案:蔬菜项目一、项目背景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蔬菜消费量逐渐增加。
然而,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市场供应量无法满足需求,导致蔬菜价格飞涨。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和稳定蔬菜价格,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我们决定实施蔬菜项目。
二、项目目标1.建设专业化蔬菜种植基地,提高生产效益。
2.创新种植技术,提高蔬菜的产量和品质。
3.加强市场开拓,促进蔬菜销售。
4.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经济条件。
5.推广健康生活方式,增加人们对蔬菜的认知和消费。
三、项目内容1.建设基地选择适宜的土地,建设占地面积适当的蔬菜种植基地。
基地由大棚和露天种植区组成,保证年度蔬菜供应量。
2.种植技术研发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和设备,进行蔬菜的无土栽培、温室栽培和水培栽培。
同时,研发新型的有机肥料和生物农药,提高蔬菜的产量和品质。
3.市场开拓与销售与超市、餐饮企业等建立合作关系,提供新鲜的蔬菜供应。
开展线上线下销售活动,增加蔬菜的知名度和销售额。
4.农民培训与扶持组织农民培训班,培训蔬菜种植技术和管理知识,提高他们的种植水平。
提供种子、肥料、工具等农资支持,帮助农民更好地开展种植工作。
5.宣传与推广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渠道,宣传蔬菜的营养价值和健康功能,推动人们形成良好的蔬菜消费习惯。
四、项目实施计划第一年:1.确定基地选址,进行基础设施建设。
2.进行种植技术研发和试验,提高蔬菜产量和品质。
3.与超市、餐饮企业等建立合作关系,确保供应渠道。
4.开展农民培训班,提高农民种植水平。
第二年:1.进一步完善基地设施,提高生产效率。
2.推广种植技术和农资使用经验,引导周边农民发展蔬菜种植。
3.扩大市场销售渠道,增加蔬菜销售额。
4.继续开展农民培训班,培养更多的技术人才。
第三年:1.进一步优化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蔬菜的质量和产量。
2.加大市场开拓力度,扩大蔬菜销售范围。
3.继续农民培训,并推动农民组织成农民合作社,提高集体经济效益。
蔬菜实施方案(共3篇)第1篇:蔬菜联盟实施方案放心蔬菜联盟实施方案蔬菜联盟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签订合作关系,以保证新鲜、无公害、可追溯的蔬菜,可以长期稳定的直供,同时解决了当地广大种植户蔬菜销售难的问题。
目前农产品供应链模式从生产基地到农产品市场流通环节中,中介主体众多,层层加价,层层耗损,致使农产品流通不畅且成本很高,市场运行过程承负着很高的交易费用和社会交易成本。
由于农产品高损耗的特殊性,需缩短流通环节的直通型配送模式。
以蔬菜联盟为依托,以互联网为基础建立一个对称的信息平台,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可靠,绿色的生态的蔬菜产品。
具体的说采用了C2F“以终为始”模式。
C2F是物农网“从餐桌到农场”的家庭健康产品定制解决方案,通过农业+互联网,满足居民对营养美味、便捷健康、安全饮食的多重需求,将蔬菜联盟放心蔬菜集中采摘,统一分拣,根据顾客所下订单由蔬菜配送中心统一配送。
现依托**现代农业种植园区现有的3600平方米场地做为蔬菜配送中心。
由**农业专门的蔬菜配送团队负责将各种蔬菜农产品,通过建立一个便捷、安全、可信的渠道,将产品用专人专车运送到学校、企事业单位、超市、酒店、大型餐馆、社区等目标顾客群。
配送中心按功能划分为三个区域 A区 B区 C区 A区:按功能划分依次为 1、**农业发展史展示区 2、信息中心3、线上网络销售平台区(抖音、快手等自媒体平台)4、**绿色农副产品展示区5、绿色蔬菜联盟中心 + 大数据平台 B区:按功能划分依次为 1、收验区 2、临时存放区 3、分拣区 4、包装区 5、配货出货区 6、消毒间 C区:按功能划分为 1、办公区2、员工宿舍3、员工食堂4、卫生间目前在各大城市,很多学校、大型企业、政府机关等大型企事业单位食堂对生鲜配送都有强烈的好感需求,重要的原因是生鲜食材的安全卫生、有保证,而且可以提高后勤服务效率和降低企业采购成本。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本项目正常运转后不但解决菜农的收入问题,迎合三农的热点,符合政府的菜篮子工程要求。
2017年第二批市级设施农业及菜篮子专项资金项目大通县永春设施农业基地旧温室提升改造项目实施方案项目名称:大通县永春设施农业基地旧温室提升改造项目主管单位: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人民政府承担单位: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实施单位: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蔬菜技术推广中心实施年限:2019年11月~2019年12月一、项目概述㈠项目名称大通县永春设施农业基地旧温室提升改造项目㈡项目主管部门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人民政府㈢项目承担单位及负责人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张生福㈣项目实施单位及负责人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蔬菜技术推广中心张广生㈤建设主体单位及负责人大通县永春萝卜种植专业合作社孙永春㈥建设地点大通县黄家寨镇黄西村㈦项目建设期限与进度建设期限2个月,2019年11月~2019年12月㈧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项目主要对30栋标准栋(22自然栋)温室进行保温被更换。
㈨资金筹措及投资预项目总投资35.37万元,其中财政资金24万元,自筹资金11.37万元。
㈩经济效益项目实施以后,30栋日光节能温室更换保温被后,年产增产蔬菜50吨,市场价格每公斤2.0元计算,年增加收入10万元,经济效益显著。
二、发展现状大通县永春萝卜种植专业合作社农业基地,位于大通县黄家寨镇黄西村,基地建于2012年,建成日光节能温室33栋(45亩)。
项目实施区大通县黄家寨镇黄西村交通便利,经济地理条件优越,温室蔬菜种植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
设施温室蔬菜种植基地为推动黄西村设施农业产业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该合作社在2013年更换的大棚保温被已连续使用6年,部分保温被现已无法起到保温,破损严重影响了我基地种植和经营。
目前根据基地需求,对该基地旧温室保温被进行更换,进而增加我合作社冬春蔬菜生产能力,为打造一年四季绿色蔬菜均衡上市创造生产条件。
三、项目编制依据、建设原则及目标㈠编制依据西宁市财政局《关于切块下达2017年第二批市级设施农业及菜篮子建设专项资金的通知》(宁财农字〔2017〕1331号);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关于下达2017年第二批市级设施农业及菜篮子项目资金的通知》(大财发〔2017〕962号)。
设施蔬菜栽培技术完整版设施蔬菜栽培是一种通过利用温室、日光温室或其他设施来提供一定程度的环境控制,并使用合适的技术和管理方法来种植蔬菜的方法。
它在解决环境限制和季节限制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
本文将为您介绍设施蔬菜栽培的完整版技术。
1. 温室选择与建设1.1 温室选择温室选择是设施蔬菜栽培的第一步。
根据栽培目的、气候条件和经济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温室类型。
常见的温室类型有普通塑料温室、玻璃温室和日光温室等。
1.2 温室建设温室建设包括温室框架搭建、覆盖材料选择和温室设备选择等。
温室框架应具备足够的稳定性和承重能力,常用的框架材料有钢管、铝合金等。
覆盖材料应具备良好的透光性和保温性,常用的覆盖材料有聚乙烯薄膜、玻璃等。
根据栽培需要选择合适的温室设备,如通风设备、加温设备、灌溉设备等。
2. 土壤准备与调理2.1 土壤选择在设施蔬菜栽培中,土壤的选择至关重要。
应选择富含有机质、疏松透气、肥力较高且排水良好的土壤。
常用的土壤类型有沙壤土、壤土和黑土等。
2.2 土壤消毒设施蔬菜栽培中,土壤消毒是防治土传病害的重要措施。
常用的土壤消毒方法有热处理、化学消毒和生物消毒等。
2.3 土壤调理为了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还需要进行土壤调理。
土壤调理包括施肥、改良土壤结构、调整土壤pH值等。
根据蔬菜的需求施入适量的有机肥和无机肥,同时添加石灰或硫酸等调节土壤pH值。
3. 种子选择与育苗3.1 种子选择选择优质的种子是蔬菜栽培成败的关键之一。
应选择抗病害、适应性强、产量高和品质好的种子。
同时,根据栽培季节和栽培环境的需求选取适宜的品种。
3.2 育苗设施蔬菜栽培中,育苗是关键环节。
应选择适宜的育苗介质,如泥炭、蛭石、腐殖质等。
掌握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提供充足的水分和营养供给。
4. 栽培管理4.1 灌溉管理合理的灌溉管理对设施蔬菜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根据不同的蔬菜品种和生长阶段的需水量,科学合理地进行灌溉。
常用的灌溉方法有滴灌、喷灌和水帘灌等。
文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17年文昌市常年蔬菜基地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文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7.09.20•【字号】文府办〔2017〕261号•【施行日期】2017.09.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种植业正文文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17年文昌市常年蔬菜基地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文府办〔2017〕261号各镇人民政府,罗豆农场,市华侨农场,市政府直属有关单位:经市政府同意,现将《2017年文昌市常年蔬菜基地建设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文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7年9月20日2017年文昌市常年蔬菜基地建设实施方案为推动我市常年蔬菜生产,建设规模化和现代设施化常年蔬菜生产基地,提高常年蔬菜产品品质、产量和抗灾能力,发展菜农经济效益高、市民得到实惠的常年蔬菜产业,保障市场供应,保障价格稳定,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保障供给、稳定物价、促进农民增收,丰富城市居民“菜篮子”为目标,认真落实“菜篮子”工程市县长负责制,真抓实干,加大投入,努力扩大全市常年蔬菜基地面积,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活需要。
二、总体目标今年全市建立常年蔬菜基地8900亩(种植连片不少于30亩),农户散种2350亩,总面积达11250亩(附件1)。
三、工作要求各镇(场)政府认真制订实施方案,将常年蔬菜基地建设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田间地头、企业、责任人后,编制细化任务分配表,并将实施方案和常年蔬菜基地统计表(附件2)于9月25日前以书面形式报市农业局备案。
四、工作措施(一)落实组织保障。
由市政府分管农业副市长与各镇(场)主要负责人签订《常年蔬菜生产责任状》,明确把常年蔬菜基地建设工作列入各项镇(场)年终综合绩效考核内容。
市政府下发《文昌市常年蔬菜基地建设实施方案》,各镇(场)政府相应制定《常年蔬菜基地建设实施方案》,加强领导,为推进我市常年蔬菜基地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椰子种植工程方案一、项目背景椰子是热带水果中的一种,原产于亚洲热带地区,是热带沿海地区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
椰子的果肉和椰子水均可食用,椰子油也是重要的经济产品,椰子树的木材可用来制作家具、建筑材料等。
椰子种植业是许多发展中国家的重要产业,对改善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本项目拟在某热带岛屿开展椰子种植工程,旨在通过引进现代农业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椰子产量和质量,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
二、项目目标1. 提高椰子产量和质量,实现种植效益最大化。
2. 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改良,延长椰子树的寿命,提高种植面积的经济效益。
3. 提供就业机会,增加当地农民收入。
4. 引进现代农业管理理念,促进农业产业升级,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三、项目内容1. 土地准备:选定合适的土地,进行地形、土壤等条件的调查和评估,清理和整理土地,进行排水和修建围栏。
2. 椰子品种选择:根据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适合种植的椰子品种,包括高产、抗病虫害、适应性强的优质品种。
3. 种植结构设计:采用合理的种植密度和间距,配置科学的施肥、灌溉、防治措施,确保椰子树的健康生长。
4. 施肥管理:采用有机肥、无机肥等多种营养方式,确保椰子树的均衡营养供应。
5. 养护管理:定期修剪椰子树,清除杂草,防治病虫害,保持椰子树的生长环境整洁。
6. 灌溉管理:根据气候和土地条件,采用合理的灌溉方式,保证椰子树的水分供应。
7. 收割和加工:掌握椰子成熟期和收割标准,采用科学的收割技术,根据产品需求进行优质椰子水和椰子油的加工处理。
8. 质量监控:建立椰子品质检测体系,确保椰子产品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四、项目实施方案1. 土地准备阶段:对土地进行勘测和评估,选定合适的种植地点,清理杂草和垃圾,整理土地和修建围栏。
2. 椰子种苗引进:选择当地或其他适宜生长的地区引进优质椰子种苗,确保种植资材的品质。
3. 种植结构设计:根据土地面积和椰子成活条件,进行合理的树行和园区规划,并对树木的种植技术进行培训。
2017年山西蔬菜生产技术指导意见山西省蔬菜产业管理站(2017年4月)为深入推进全省蔬菜绿色发展、标准化生产,促进蔬菜提质增效和农民增收,保障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切实加强我省蔬菜生产管理,现提出以下技术指导意见。
一、选用优良品种选择商品性好、口感好、优质高产、高抗、多抗、定向免疫的蔬菜品种,大白菜、结球甘蓝、萝卜等露地蔬菜,要注意早中晚熟品种合理搭配,青椒、西葫芦等设施栽培蔬菜要根据设施的结构性能和栽培技术措施选用熟性适宜的品种,远途运输的蔬菜选用耐储耐运的品种。
二、合理安排茬口要根据目标市场及当地的气候特点、设施结构性能、栽培模式和重大病虫害发生规律,确定适宜的栽培茬口。
三、应用集约化育苗普及应用集约化育苗技术,有效减少病害、节约用种、节省工本、保证种植质量。
四、坚持依标生产加强蔬菜标准化技术培训与推广,规模化生产园区应依照无公害、绿色、有机等蔬菜生产技术规程进行生产,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五、加强肥水管理合理利用有机养分资源,用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
合理灌溉,推广应用滴灌、喷灌、膜下暗灌等技术。
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和“菜-沼-猪”、“有机肥+配方肥”、“有机肥+水肥一体化”、“秸杆生物反应堆”等减量增效技术模式。
六、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优先采用农艺、物理和生物防治技术。
(一)农艺防控。
综合应用轮作倒茬,嫁接换根,适龄壮苗,膜下滴灌,水肥气热协调促控,以及冲施微生物菌肥、氨基酸寡糖等,增加根系活性,提高植株抗逆能力等农艺防治措施。
(二)物理防控。
采用防雾滴耐老化功能膜薄膜、遮阳网、防虫网覆盖预防病虫害,采用黄蓝板和频振式杀虫灯等诱杀蚜虫、粉虱、蓟马和鳞翅目害虫,采用地面全覆盖、高温闷棚、空间电场和加强蓄热保温、通风排湿等措施防治低温高湿病害。
草害严重的田块,应覆盖黑色、黑白双面、银黑双面地膜除草。
推广臭氧生物垃圾处理和臭氧消毒防病技术装备。
(三)生物防控。
应用微生物农药、生物源农药、生物化学类农药、昆虫天敌等措施防控病虫害。
设施瓜菜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实施方案一、目标和背景: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瓜菜类农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然而,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往往无法满足人们对瓜菜的需求。
因此,建设设施瓜菜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旨在通过现代农业技术和设施的应用,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建设规划和布局:设施瓜菜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将建设于现有的农田之上,利用先进的温室设施和控制系统,为瓜菜的生长提供最佳的环境条件。
园区将按照不同的瓜菜品种进行布局,确保生产的多样性和连续性。
园区还将配置设备和设施,用于种子育苗、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产品采摘和包装等环节。
三、技术应用:园区将应用现代化的农业技术,包括智能温室、气候控制系统、自动化设备等。
通过对温度、湿度、光照和二氧化碳浓度等环境参数的精确控制,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同时,园区将采用先进的水肥一体化技术,实现水肥的精准供给,提高水肥利用效率。
此外,还将引入生物防控技术,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
四、管理和运营:园区将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包括种植管理、生产管理、质量控制和销售渠道建设等。
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同时,建立健全的物流与销售网络,保证农产品的市场供应。
园区还将开展农产品的品牌推广和宣传活动,打造知名品牌。
五、支持政策和投入:为了促进设施瓜菜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建设和运营,政府将提供相应的支持政策和财政投入。
这包括贴息贷款、税收减免、土地补贴和科研项目资助等。
同时,还将组织专家团队对园区的技术和环境进行监管和指导,确保园区的健康发展。
六、预期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设施瓜菜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建设将带来多方面的效益。
首先,通过技术和管理的创新,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
其次,引入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对土地、水和能源的需求,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园区的建设将带动周边农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
日光温室高石脆瓜椰糠无土栽培技术
杨平;党润叶
【期刊名称】《西北园艺(蔬菜)》
【年(卷),期】2017(000)005
【摘要】高石脆瓜是陕西大荔当地优良甜瓜品种,是大荔的地理标志农产品。
但由于连年种植,土壤连作障碍严重,近年来病虫害发生较多。
为解决这一问题,引进椰糠无土栽培技术,采用江苏绿港公司椰糠无土栽培设备,配套使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在两宜镇东高村试验种植并取得成功。
现将技术总结如下。
1茬口选择结合当地种植特点,选择日光温室早春茬栽培茬口,"五一"前后采收上市。
2培育壮苗于12月下旬,【总页数】2页(P30-31)
【作者】杨平;党润叶
【作者单位】陕西省大荔县设施农业局,715100;大荔县农业局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日光温室高石脆瓜椰糠无土栽培技术 [J], 杨平;党润叶;
2.冬春茬日光温室高石脆瓜无公害栽培技术 [J], 王金圣
3.渭南市旱塬区高石脆瓜优质高效早春设施栽培技术 [J], 师海斌; 阮祥忠; 曹瑜; 马亚军; 笪雅楠; 笪浩
4.设施高石脆瓜高效栽培技术要点 [J], 单金玲;高阳虎
5.设施高石脆瓜高效栽培技术要点 [J], 单金玲;高阳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番茄水肥一体化椰糠栽培技术分析作者:刘英来源:《乡村科技》2017年第35期[摘要] 水肥一体化技术具有良好的节肥节水、节约人力资源的优势;椰糠颗粒较粗大,吸水力较强,其排水保肥能力较其他基质更为明显。
因此,本文将水肥一体化与椰糠相结合进行番茄栽培研究,探究该栽培技术下对番茄产量、节水率、节肥率的影响,以期为进一步丰富番茄栽培技术提供更多的参考。
[关键词] 番茄;水肥一体化;椰糠;栽培技术;产量[中图分类号] S641.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7909(2017)35-52-2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针对各种农作物栽培技术的研究愈加广泛。
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将灌溉、施肥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作物能够在吸收水分的同时吸收到生长所需的养分,因此该项技术也被称之为水肥耦合[1]。
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借助压力系统将可溶性肥料配兑成相应浓度的肥液,与灌溉用水一同通过可调控的管道系统将水与肥液以较小、较稳定的流量准确、均匀地输送至农作物根系生长区域,进而使农作物根系生长区域能够始终保持良好的含水量及肥效[2]。
水肥一体化技术还可以结合作物需肥特点、基质特点及养分含量状况等科学地进行水分、养分按比例的予以定量、定时的供给,可以满足作物各生长期的水肥需求,达到提高农作物产量、品质的目的。
椰糠是椰子外壳深加工过程中的副产品,其颗粒较粗大、保水性与透气性强,可以有效促进农作物的根系生长,进而被广泛应用于多种农作物栽培之中[3]。
本文旨在探讨番茄水肥一体化椰糠栽培技术,以期为水肥一体化椰糠栽培技术的应用与推广提供更多的理论基础。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本试验在江苏省沭阳县吴集镇范赵村温室大棚进行,种植作物为东圣欧美嘉番茄。
1.2 试验设计本试验共设2处试验点。
一是水肥一体化试验点,采用水肥一体化椰糠种植方式;二是对照试验点,采用滴灌种植方式。
种植地为具有滴灌和水肥一体化施肥设备用地,水源均为河水。
瓜菜栽培爲2馳2019.11日光温室番茄椰糠基质高效栽培技术马俊峰以椰糠作为基质进行番茄无土栽培在民乐县还没有大面积推广,为防止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照搬原来土壤种植番茄的管理经验,现将日光温室番茄椰糠基质高效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品种选择日光温室番茄椰糠栽培为长季节栽培,应选择无限生长型、抗逆性强的品种,例如佳粉15、毛粉802、中杂9号、瑞德纽曼等。
2种子处理将相当于种子体积3倍的55-60T的温水倒入盛有种子的容器中,边倒水边搅拌,待水温降至30七左右时静置6~8小时,可杀死种子表面的病菌,但对种子内部病菌杀灭不彻底;用10%磷酸三钠溶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30分钟,杀灭附着在种子表面及马俊峰,甘肃省民乐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邮编734500收稿EJ期:2019-09-18•+--•---4H--1F―------»1--+-+--♦---J--f 喷雾防治。
3)防治白菜软腐病。
撒施石灰或用DT杀菌剂700倍液均匀喷雾。
4效益分析4.1经济效益大棚早春番茄平均每亩产量4000kg,产值14000元,净收入10200元;每亩水稻平均产量500kg,产值1200元,净收入800元;每亩青菜平均产量2200kg,产值3000元,净收入2000元。
三茬合计每亩产值达18200元,净收入13000元。
种子内部的病菌。
种子经过药剂处理后用清水洗净黏液,沥干水分,用湿毛巾包好放在底部通风的盆钵内,置于25紇条件下保湿催芽。
催芽期间每天早晚用温水淋洗种子1次,待80%露白时即可播种。
3育苗番茄种子比较小,应该选择72孔的穴盘进行育苗。
育苗前,将穴盘放入装有高猛酸钾1000倍液的盆中浸泡15分钟进行消毒,选择保温保水性好的基质用7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进行消毒处理后待用,基质装盘时要均匀,掌握疏松度,以基质攥在手里成团、落在地上即散为宜。
将基质装入穴盘后用刮板刮平,装盘后保证穴盘每个格室要清晰可见,穴盘装好后,4~5个叠放在一起,上放1个空穴盘,然后用手轻轻按压,将已催芽的番茄种子点播在穴盘中,每穴播1~2粒种子,播种深度为1~1.2 cm;播后覆盖珍珠岩或者蛭石,防止幼苗带帽出土;播种后浇透水,温度保持在25-28°C O浇----+-+-+-----+"+---+•4.2生态、社会效益“大棚早春番茄+水稻+秋冬青菜”高效轮作模式只在番茄和青菜栽培中施入腐熟的农家肥和复合肥,水稻种植不施肥,减少了施肥次数,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减轻了农民的工作量,实现了节劳节本;同时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茬口安排紧密,实现了周年生产,给农民带来切实的效益。
智能温室番茄椰糠基质栽培技术及问题探讨作者:吴敬才郑回勇蔡淑芳林琼刘波来源:《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2017年第03期【摘要】在福州市的智能温室基质栽培番茄,栽培1次可以持续采收6个月,在经过统计其产量后得知,中小果的番茄平均产量为11.31 kg/m2,大果的番茄平均产量为15.89 kg/m2。
该文叙述了智能温室番茄无土椰糠基质栽培的技术方法,并总结其成效。
同时对智能温室四周环境、光强、种植畦的走向、基质无土栽培水肥、滴灌设施、吊挂系统及放蔓、南方夏季高温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改进建议。
智能温室是集农业科技上的高、精、尖技术和计算机自动控制技术于一体的先进农业生产设施,是现代农业科技走向产业化的基础[1]。
玻璃智能温室的骨架为镀锌钢管,门窗框架、屋脊为铝合金轻型钢材[2]。
智能温室在设施栽培中,是使用寿命最长的一种结构类型[3]。
笔者根据2年来在福建省的智能温室无土椰糠基质设施栽培番茄经验,介绍南方智能温室无土椰糠基质种植番茄的成效,同时探讨易被忽略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为番茄在沙漠、荒滩、盐碱地、矿区等进行基质栽培[4],乃至在家庭屋顶上和阳台上的基质栽培,提供一些参考。
操作技术栽培设施材料试验选用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海西现代农业园区的玻璃智能温室,其透光率为60%~70%(玻璃表面不清洁)。
肩高约8 m。
采用以色列公司生产提供的智能水肥机(型号为Galcom WEX,24VAC Controller,AMGW6L01的Computerized Control Systems)搭建无土栽培水肥一体化系统。
采用地下水及可溶性肥料,作为水肥一体化供应。
番茄于2013年10月移植到园区内的智能温室,栽培方式采用澳大利亚引进的椰糠基质袋水肥一体化无土栽培。
栽培种植材料番茄种植面积为2333 m2,品种包括‘夏日阳光’‘金石王一号’‘猫脸’‘瑞丰’‘倍盈’‘蔓西娜’,全部为无限生长型,采用单杠整枝、吊蔓及放蔓的栽培管理方法。
蔬菜大棚项目实施方案蔬菜大棚项目实施方案(通用9篇)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有序地进行,通常需要提前准备好一份方案,方案指的是为某一次行动所制定的计划类文书。
那么大家知道方案怎么写才规范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蔬菜大棚项目实施方案(通用9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蔬菜大棚项目实施方案(通用9篇)1一、项目基本情况1、建设地点和范围:严店乡苏小村,占地5600亩2、完成时间:20xx年12月20日3、建设内容与规模:引进新品种美国西葫芦彼特1000亩,投入30万元;广东芥蓝500亩,投入15万元;辣椒萨菲罗500亩,投入15元;武植2号莲藕1000亩,投入30万元;共投入90万元。
4、钢架大棚建设100亩。
5、完成专业合作社,依托市周谷堆市场,就进或外运方便。
种植蔬菜面积达6000亩。
6、基础设施完善,硬化水渠45公里,砂石路机耕路65公里,当家塘20口,农业生产用电配套设施完善。
二、购置设备1、水泵30台,大型喷雾器100台,大型旋耕机3台,微型旋耕机6台。
2、完成时间:20xx年11月20日。
三、技术培训体系建设1、品种引进,推广新技术。
2、培训地村点:苏小村1个,乡农业技术服务站1个。
3、完成时间:20xx年11月20日。
4、建设内容:在苏小村建立技术培训实习基地80亩,编印技术资料5500份,技术培训650人次。
四、组织落实:成立项目落实工作领导小组,分管领导任组长,抽调相关机构精干人员任成员,具体负责项目落实工作。
蔬菜大棚项目实施方案(通用9篇)2一、指导思想围绕“保基地、保规模、保产能、保供给、保淡季”的总体要求,充分发挥政府调控职能作用,建成基础设施完善、生产布局和品种结构合理,常年生产供应均衡、价格平稳的常年蔬菜生产基地,提高我市菜篮子产品供应能力,稳定常年蔬菜种植收益和市场价格。
二、建设目标以市场供应充足、物价稳定为目标,大力推进常年蔬菜基地设施大棚建设,提高冬春季保温防虫、夏秋季降温防风防雨防虫的功能,尤其是提高常年蔬菜基地的生产水平,起到平菜价保供给、促增收的目标。
2017年设施蔬菜椰糠栽培技术示范项目实施方案为了提升宁夏绿尚鲜果蔬产销专业合作社设施农业科技水平,克服设施生产中连作障碍、水肥流失、土地污染严重、病虫害严重、劳动强度大、食品安全及产量低等问题日益突出问题,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快速转变,根据自治区“设施蔬菜椰糠高产栽培技术引进示范”项目实施方案,特制定宁夏绿尚鲜果蔬产销专业合作社实施方案。
一、实施地点及规模(一)实施地点宁夏绿尚鲜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基地。
(二)实施规模安排2栋温室(80米×8米),其中引进示范地上槽式椰糠袋栽培技术1栋,示范种植番茄;立体架式椰糠栽培技术示范1栋,种植草莓。
二、项目目标通过项目实施,全面提升设施装备水平,转变生产方式,有效解决连作障碍,实现果类蔬菜无土栽培,促进我社蔬菜产业向现代化方向发展。
平均亩产量提高25%以上,单位面积产出率提高25%以上;节约用水30%以上、肥料使用量减少30%以上;病虫害发病率减少30%以上,农药使用量减少30%以上,蔬菜质量安全大幅提升;节省劳动力30%,劳动生产率提高50%以上。
举办观摩会和培训班1期,培训农民和技术人员30人次。
三、实施内容(一)椰糠栽培技术示范1、地上槽式散椰糠栽培技术示范示范番茄地上槽式散椰糠栽培技术。
购置专用种植槽和散椰糠,种植槽宽20cm,深19cm,长6米;温室地面整平,按照温室南北种植行向摆放种植槽,槽间距1.4米,形成由北向南0.3%-0.5%坡降,槽内铺设宽60cm、厚0.2mm隔离膜,隔离膜长度比槽长20cm,在槽的南端延伸到回液沟,隔离膜要铺设平整,在隔离膜上安装导流板,在导流板上铺设宽55cm,目数50目的防虫网,填装配比好的椰糠,与槽面齐平为好。
全程应用全营养液水溶肥,配套光感智能水肥一体化灌溉机进行水肥管理。
供液系统和回液系统包括设施设备及建造方法同上。
2.立体架式椰糠栽培技术示范开展立体架式椰糠栽培草莓及叶类蔬菜技术示范。
立体架宽60cm,高192cm,架长6m(根据温室跨度调整),安装时架体下端埋入土中40cm,形成由北向南0.3%-0.5%坡降,架间距100cm。
栽培架共分三层,层间距60cm,第一层距地面高度20cm,每层安装18cm宽,12cm深的两个栽培槽,槽间距24cm。
立体架北端安装灌溉给水系统,南端安装回水系统,在种植槽内先安装导流板,后铺设椰糠袋,椰糠袋长1米,宽18cm,高8cm,每沟铺设6袋,摆放时保证椰糠种植袋铺平拉展,全程应用全营养液水溶肥,配套光感智能水肥一体化灌溉机进行水肥管理。
(二)水肥一体化技术示范1、自动灌溉施肥机安装、肥液回收、消毒等技术示范每台光感智能水肥一体化灌溉机一次可控制两种作物的生长,根据每天光照强度和作物蒸发量,实现灌水施肥光感智能化控制,包括自动灌溉、自动施肥、自动检测数据、自动汇总数据、手机控制,远程数据监测和维护。
安装回液系统,回收回流液,在回液池中安装臭氧发生器,产生臭氧离子对回液进行消毒,杀死回液中的细菌、病毒等有害微生物;利用无堵塞水泵将回流液泵至配液中心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及作物不同生长发育时期,补充添加被作物吸收的N、P、K等大量元素及微量元素,进行循环利用。
2、不同作物水肥精准管理及灌溉制度根据不同作物不同生育时期及每天生长所需水分和养分,建立植物生长模型,利用光感智能水肥一体化灌溉机进行精准化灌溉施肥;通过灌溉机全天候自动记录各种作物不同时间段灌水次数、单次灌水时间、灌水量;施肥次数、施肥量。
观测记载生育期、植株生长势、产量、果实性状及病虫害发生情况等,确定2种不同作物最佳的精准化灌水、施肥管理制度。
(三)设施环境调控技术示范示范温室配套保温被、风口自动开合器、限位器、上下风口安装防虫网,实现温室环境的自动化调控;示范点安装净水设备1套,每小时处理净化水达到1方。
(四)召开现场观摩会,举办培训班。
召开现场观摩会1次,举办培训班1次,培训农民及技术人员30人次,扩大技术示范效应。
四、进度安排2017年1-3月,制定项目实施方案和技术方案。
2017年4-5月,落实示范地点,准备椰糠、购置农药、化肥及种苗等生产资料。
2017年6月-7月,开展田间布设,安装栽培架、水肥一体化等设施设备、安排育苗。
2017年7月中旬-8月,做好定植前的准备工作,安排定植。
2017年9月-2016年11月,进入田间正常管理,记载数据,召开观摩会,举办培训班。
2017年12月收集数据整理,完成试验总结报告,工作总结报告及档案资料的整理。
五、资金使用计划项目预算总资金23.06万元,主要用于椰糠、滴灌水肥一体化首部设备及配套设备、栽培架、温室环境调控等设备购置及培训观摩等。
补贴资金主要用于新设备,新材料的购置,配套设备及辅助材料由合作社自筹,共申请石嘴山市市级支农及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专项资金10万元,合作社自筹13.06万元。
(一)地上槽式散椰糠高产栽培1.97万元,合作社自筹。
1、散椰糠每块28元、每栋日光温室需要167块,散椰糠费用4676元;2、导流板每米5.6元、每栋日光温室需要428米,导流板费用2396.8元;3、地上种植槽每米7.7元、每栋日光温室需要450米,种植槽费用3465元;4、隔离膜+隔离网每米6.2元、每栋日光温室需要450米,隔离膜+隔离网费用2790元;5、椰糠伴侣A每公斤6元、每栋日光温室需要10公斤,椰糠伴侣费用60元;6、供液设施设备每平米4.4元、每栋日光温室需要640平米,供液设施设备费用2816元;7、回液设施设备每平米5.5元、每栋日光温室640平米,回液设施设备费用3520元。
(二)水肥一体化设备4.9万元,合作社自筹。
1、光感智能水肥一体化灌溉机每套2.78万元;2、配套首部系统每套0.76元;3、配套其它耗材1.36万元。
(三)立体架式椰糠袋高产栽培15.39万元,申请专项资金10万元,企业合作社自筹5.39万元。
1、椰糠种植袋每袋18.77元、每栋日光温室需要1814袋,小计3.4万元,全部申请专项资金;2、网槽每米18元、每栋日光温室需要1814米,小计3.27万元,全部申请专项资金;3、镀锌支架每套120元、每栋日光温室需要200套,小计2.4万元,全部申请专项资金;4、导流板每米5.6元、每栋日光温室需要1800米,小计1.01万元,全部申请专项资金;5、隔离膜每米7.7元,每栋日光温室需要2037米,小计1.57万元,企业合作社自筹;6、连接件每个6元,每栋日光温室需要302个,小计1812元企业合作社自筹,;7、椰糠伴侣A(草莓专用、三层架)每公斤18元、每栋日光温室需要78公斤,小计1404元,企业合作社自筹;8、供液设施设备(草莓专用、三层架)每平米19元、每栋日光温室需要640平米,小计1.22万元,企业合作社自筹;9、回液设施设备(草莓专用、三层架)每平米18.68元、每栋日光温室需要640平米,小计1.2万元,企业合作社自筹;10、其它材料1.0万元,企业合作社自筹。
(四)配套设施设备2.78万元,全部由合作社自筹。
1、风口自动开合器每套5000元,2栋日光温室套风口自动开合器共计1.0万元;2、保温被限位器每套500元,2栋日光温室保温被限位器共计0.1万元;3、防虫网每平米2.85元,每栋日光温室需要320平米,2栋日光温室防虫网总费用0.18万元;4、净水设备每台1.5万元。
六、保障措施(一)成立项目实施小组成立由杨学贵为组长,石嘴山市农技中心、江苏绿港公司、绿尚鲜合作社技术人员为成员的项目实施小组,聘请宁夏园艺技术推广站相关专家作技术指导,负责项目的组织协调和落实工作,包括制定项目实施方案,田间落实试验示范内容,进行田间观测记载,组织召开培训观摩会,制定技术规程,撰写年度工作报告和技术报告。
(二)项目组织形式及责任分工项目实行首席专家负责制,由首席专家蒋学勤主持,江苏绿港现代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为项目技术合作单位。
首席专家与宁夏园艺技术推广站负责开展技术指导、检查验收,监督工作任务落实情况、组织观摩交流、完成项目阶段性及年度总结等。
市农技推广中心负责项目工作的具体实施,包括制定基地工作方案,落实推广计划及示范、展示、试验任务,开展技术培训,完成阶段性及年度工作小结;合作社负责具体的田间落实。
江苏绿港现代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为项目技术合作单位,负责椰糠栽培技术和光感智能水肥一体化灌溉机、滴灌专用肥的使用和技术培训与指导。
(三)组织落实各项试验示范任务,做好总结安排专人承担试验示范,做好田间落实。
按照方案如实记载调查项目,做好田间档案记录,做到数据详实可靠,试验示范结束后撰写单项总结报告。
及时发现和解决实施中存在问题,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四)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培训充分发挥专家团队技术优势,开展多形势多内容的培训与观摩。
通过现场技术指导、示范展示和跟踪服务等多种形式,及时解决项目中遇到的技术难题,确保项目建设任务顺利完成。
加强技术指导服务,让广大生产者实实在在看到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好处,增强自觉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意识。
在关键农时,分区域召开现场观摩会,组织各地技术干部,种植大户进行现场观摩,通过集中培训、召开现场会等方式,扩大技术辐射面。
(五)严格资金管理,确保专款专用项目实行合同制管理,项目主持单位与我单位签订项目合作协议,明确项目任务和资金补贴额度、补贴范围。
切实加强项目资金管理,确保项目资金专款专用。
对专项资金实行专人、专账管理,为项目顺利实施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