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苗安全运输的四个要点
- 格式:docx
- 大小:13.37 KB
- 文档页数:4
淡水白鲳鱼运输过程中两个注意事项由于淡水白鲳具坚硬的鳍条和腹棱鳞,一定密度运输时相互倾轧极易造成损伤,导致死亡。
通过长期摸索,总结出以下几点淡水白鲳的运输经验,以求共享。
一、苗种的运输:
中长距离的运输(指4-5小时的车程),要求带氧进行,每立方水体的运输密度最好不要超过2500尾(10-20P/㎏),距目的地一小时前加4ⅹ80万单位/瓶人用青霉素(单位立方水体)作消毒剂。
抵达塘口,需要进行水温调控、缓苗处理,鱼种成活率一般能达到98﹪以上。
二、成鱼的运输:
成鱼在捕捞前要控食一天,饲喂黄豆的要控食两天。
捕捞作业过程要求熟练、快捷,避免鱼体损伤。
每立方水体运载量控制在600公斤左右,要求充氧状态下运输。
中长距离,最好带冰运输,水温控制在18度左右,可以减少白鲳的活动量,上市时,能保证白鲳有好"皮毛',好看相。
—1 —。
翘嘴红鮊苗种活体运输技术由于翘嘴红鮊的自然繁殖季节迟(6-7月,盛期出现于6月下旬-7月中旬),苗种供应在6、7、8月,这一季节一般处于最高温阶段,如2023年7、8月浙江省的高温天气,池塘表层水温高达35℃以上,鱼苗,鱼种捕捞运输成活率低,长途运输困难,风险更大,往往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翘嘴红鲍的捕捞运输技术已经成为翘嘴红鮊产业化链接的最重要部分。
下面,我们把经过几年的研究与实践总结出来的翘嘴红鮊的捕捞运输技术介绍给大家。
一、翘嘴红鮊的生物学特性翘嘴红鮊有急躁、喜跳善闯特性,加上翘嘴红鮊体表黏液少,鱼皮薄弱,鳞片非常容易脱落,体内鱼骨相对细小,容伤。
因此,结合翘嘴红鲍的生物学特性,我们捕捞运输更加心细致。
二、鱼苗的运输技术要点翘嘴红蚰的鱼苗是指经过人工繁殖的翘嘴红蚰水花(一般翘嘴红鮊经过催产后4-5天的鱼苗)。
一般翘嘴红鮊水花捕捞运输的成本最经济、最方便,应该是我们首选。
1.运输时间翘嘴红蚰的鱼苗比一般的淡水家鱼苗都细小,特别娇嫩,有卵黄电少,而且它的发育快,也就是翘嘴红蚰的鱼苗容易老因此运输时间要稍微提前,具体看运输时间长短而定,果运输间超过15-20小时,那么鱼苗出齐眼点即可以出苗运输,也就是输苗要嫩点;如果鱼苗腰点已经出齐,运输时间最好不要超过4-小时,也就是下塘苗不要太老;水温25℃时,一般鱼苗出膜第3-4天即可运输。
2.集苗与装袋从孵化设施中集苗、过数、装袋等都必须带水操作,否则鱼苗就会死亡。
翘嘴红蚰的鱼苗运输,一般采用尼龙袋充氧运输,装袋打包时也要求轻快。
3.装袋的密度一般以尼龙袋30厘米30厘米40厘米充氧,每袋如果装3万-8万尾,水温23-25℃,可以运输15-24小时,成活率非常高。
4.特别注意的几点翘嘴红蚰的鱼苗运输在安排好时间和密度后,特别注意:首先尼龙袋水中不混有水生生物,尤其是桡足类(剑水蚤、猛蚤)、枝角类、轮虫类等浮游动物,浮游动物不但和浮游植物一道与鱼苗争氧气排出有害物质,更为严重的是直接咬死鱼苗;其次由于鱼苗都细小娇嫩,要求鱼苗运输过程中尽量避免较强振动颠簸;由于翘嘴红鲍的鱼苗生产时间在6、7月,此时水温高,在保证鱼苗运输途中水温微降1-4℃情况下,避免水温变化过大过快。
水产动物活体运输方法快速、高密度活体运输,历来为广大水产科技工作者所重机,并已发展了多种有效的水产动物活体运懂方法。
1 塑料袋充氧运输塑料袋充氧运输是最为常见也最为简易的方法,爱精卵、鱼苗、鱼种、亲鱼、虾苗的较小规体的运输过采用此法。
使用塑料袋进行活体运输,如果方法得当,不仅获得较高的成活率,而且成本很低。
采用塑料袋充氧活体运输见田胜自以下物品和工具,塑料袋、绝缘包装箱、密封胶带和氧气瓶、塑料袋注入1/4的水,袋中水与氧气所占的比例为1:3。
为避免损伤鱼体,塑料袋的外部先覆上纸,然后再套上一层或两层同样大小的塑料袋。
注入水放入鱼后,里面的空气排出,然后进行充氧、充氧完毕后既塑料袋上部扭几回再回拆一下,用胶带扎紧,再将密封塑料袋装入泡沫聚苯乙烯箱中并用级报箱包在外面、根据塑料袋的大小及运输时间的长短一搬每袋可获虾苗或鱼苗1000~2000尾;亲虾常在10L水中放2~10尾;1Kg左右的亲鱼每袋可装1~3尾。
2 无水运输部分水产动物短期抗缺水能力较强,在运输时任采用无术运输,保持体表湿润即可,例如鳖、乌龟、螃蟹等。
一般来说,鳖的运输比鱼要方便得多,因为鳖完全可以在离水的情况下生存。
鳖的运运输要点是尽量防止推压、防止相互厮咬。
鳖的甲壳要保持湿润,还要避免自身排泄物污染环境。
鳖起捕后应及时起运,运输温度最好控制在5℃~18℃之间。
运输稚鳖大都采用木箱或塑料箱,箱的规格一般为45cm x35cm x10cm,一组4~5层,层与层之间有镶嵌槽,一组箱的顶部备有纱窗箱盖。
运输时,箱底先铺一层水草,放入鳖后再放一层水草,每层箱可装稚鳖400只左右。
商品鳖和亲蟹则多采用塑料箱运输,运输时可用布袋包好隔开,切勿挤压。
如运输时间长,每隔6~8小时洒水一次。
河蟹装运一般在9~12月份进行,成蟹应分选、分级、雌雄分开。
蟹体和装运工具要干净,蟹的鳃腔要吸足水份,保持润湿,防止互相挤压、防高温。
成蟹用蒲包、藤篓盛放,底部放少量清水以保持润湿,如有死蟹及时提除。
鳜鱼活体运输技术鳜鱼如何运输活鱼运输是养鳜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它包括亲鱼的运输和鱼苗、鱼种的运输。
本文为大家讲讲鳜鱼活体运输技术,让你掌握鳜鱼如何运输。
一、鳜鱼亲鱼的运输1、短途无水湿法运输:运输时用水草包住鱼体或对鱼体淋水等方法维持一个潮湿的环境,避免流水作业发的大量蒸发而造成的干燥,使鱼能借助皮肤呼吸作用生存一定的时间,从而达到运输的目的,此法应以低温、短途运输为宜。
2、长途塑料袋充氧气运输:鳜鱼的鳍条有硬棘,而且头部、鳃盖上也有小刺。
不宜直接用塑料袋运输,可用纱布将鳜鱼的鳍条包好,然后装入塑料袋。
每袋装鱼2一4尾,充氧密封即可运输。
二、鳜鱼苗种的运输1、运输前的苗种培育鳜鱼运输前的准备工作主要有两个方面:控制投喂和拉网锻炼,其目的是使鱼苗在运输过程中没有多余的粪便和因消化食物过多的消耗水中溶氧,以提高运输的成活率。
因为拉网使鱼受惊,增加运动量,使肌肉结实。
同时在密集过程中促使幼鱼分泌粘液和排出粪便,增加耐氧的适应力,在运输过程中可避免大量粘液和粪便污染水质,因而有利于提高成活率。
另外,拉网还可除去野鱼,消灭水生昆虫,准确估计鱼数。
2、运输中防止鳜鱼苗种机械性损伤鳜鱼是栉鳞鱼,受伤后不易恢复,特别是背鳍和尾部受伤后死亡率极高,因此在运输过程的一系列操作(起鱼、过数、装袋、运输、下网)中应力求做到轻快,减少鳜鱼的损伤。
三、特殊的运动鳜方法1、麻醉运输法:将鳜鱼放在一定浓度的麻醉剂溶液中运输,使鱼在运输过程中处于昏迷状态,此时鱼的代谢程度和耗氧量减低,有利于运输。
2、降温运输法:鳜鱼运输前降温处理,即将鳜鱼先放在10度以上的水中(水用冰降温)缓慢降温,再移至6°C左右的水中缓慢降温,然后装箱,并在运输中继续用冰块保持低温。
活鱼运输的方法详解观赏鱼活鱼在运输的时候非常容易出现鱼体受伤的情况,所以活鱼的运输也是非常有讲究的,一个不注意可能就会损失惨重。
小编就来为你详细讲述一下活鱼运输的过程及注意事项。
1.水箱加水装鱼前先要往运鱼的汽车水箱装水,一般水箱加水40~50cm 深。
装完鱼后要求水箱内水面基本上接近箱顶,这样可使汽车在运输过程中减少水体的来回震荡,从而减少鱼体损伤。
2.装鱼装鱼操作时不要动作过大,以免鱼体受伤。
长途运输时,一般要在运输前1~2d就要对所运输的鱼停止投饵,使消化道排空,避免在运输过程中污染水质。
3.开增氧设施装鱼过程中,如果装在水箱中的鱼有浮头情况,就要打开充氧开关。
充氧量的大小,以保证水箱底部的塑料软管气孔都能均匀往外散发气泡为好。
如果装鱼多时,可根据情况适当增大充氧量。
装完鱼后,要把顶盖固定好。
4.运输途中管理运输途中主要检查充氧设施是否完好。
现在大部分运输车都把氧气瓶的压力表装在驾驶室内,如果一个氧气瓶没有氧气,就可及时发现,马上转换到另一个氧气瓶上。
经常进行长途运输的,一般都把多个氧气瓶连在一起,这样可以避免氧气管子在每个氧气瓶间多次转换。
在进行长途运输时最好每隔3h左右到车顶上检查一下,以免出现其他意外情况。
5.高温季节长距离运活鱼方法在气温28~35℃、水温25~30.5℃的高温条件下,采用该方法用集装箱长途运输鱼苗和成鱼24h以上,成活率达98%。
选择体质健壮的鱼类并提前一天禁食,严禁将运前浮头缺氧的鱼装运,并尽量缩短装鱼时间。
开始装鱼后,在集装箱水中不停地充氧气,防止鱼浮头。
装鱼苗后,按每10kg水加入3万U粉状青霉素,再把集装箱盖好,往集装箱内不停地充氧。
集装箱紧贴于车厢四壁不可有空隙,若集装箱小于车厢,用一些较软的东西填平车厢,防止集装箱滑动。
然后把集装箱用有胶皮的铁盖(中间有一根长约30cm的钢管,用来排出鱼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气)封好,用钢绳固定紧。
这样既保护塑料桶不易漏水跑气,又能保温防晒,运输安全可靠。
鲜活鱼类的一些运输要求
如今,人们对鲜鱼的需求越来越多,因此,保证到达目的地的鲜鱼质量非常重要,要选择好运输容器以及装运材料。
1、鲜鱼对装运容器的要求
(1)鱼箱的深度不宜大于30.5厘米,以免将底层鲜鱼压坏。
(2)鱼箱和鱼的总重量不应超过68千克,便于两人搬运连续作业。
(3)鱼箱的外形最好是长方形的,而且侧面尽量减少翻边。
堆码时稳固牢靠,当渔船激烈摇幌时也不会倒垛。
(4)鱼箱的材料强度应能承受16层鱼箱的堆码压力,虽受强烈振动也不损坏。
为了将新鲜的产品尽快地运往市场,如今大多采取了空运方式,因而更加要求包装的轻量化和较完善的包装容器。
2、鲜鱼的装运容器
目前,用作鱼箱的材料主要有木材、铝合金、塑料和纤维板。
这四类容器是多次性使用的。
3、以草代水贮运鲜鱼
小批量贮运鲜鱼可以草代水。
捕鱼前,将装鱼器具的底部和四周用水草铺垫好,厚度约为10厘米。
鱼起捕后,按品种不同,先将草色装入底层,鲢、鳙鱼装在中间层,上面一层放青鱼、鲤鱼等。
每层鱼之间用水草隔开,最上层再覆盖一层水草。
如果鱼的数量不多,可以混装,不必分层。
这样可以保证鲜鱼存活8小时以上。
如果在贮运过程中经常浇些水,鲜鱼存活的时间会更长些。
活鱼的运输技术要点作者:陈燕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35期摘要:鱼苗鱼种各地区之间的转移,需要在运输中保持鱼类健康鲜活状态,带水运输和一些特殊设备就增大了运输成本,因此,在尽量降低运输成本的同时保持鱼类健康,是活鱼运输的要求。
本文主要对现在市场上常见淡水成鱼及鱼种的开放式活鱼运输方法进行了研究和总结,研究出了一种简单、方便、装载量大、运输成活率高、运输成本低的活鱼运输方法。
关键词:技术要点;活鱼运输;运输成本;成活率中图分类号:F511.0 文献标识码:A活鱼运输旨在运鱼,不在运水。
所以在运鱼过程中如何多运鱼、少运水、少死鱼甚至在运输途中不换水,这是设计海水活鱼运输装置的技术关键。
每种水产动物都有其生存水温范围,超过或低于该范围,都会影响鱼的存活率。
运输工具及方法运输工具要有与发货量相配的装运工具,有良好的温度保护设施和增氧设施。
在发货前,要调节好装运水温与鱼体温度基本一致,做好测温记录,防止鱼体的过度应急反应,以达到低温装运的目的。
活鱼的运输工具多种多样,远距在450公里以内使用汽车最为广泛,在运次频繁、持续时间长、运量较大的条件下,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格外显著,我国的活鱼运输量出现了大幅度增长。
车辆的动力一定要精良,底盘要过硬,以适应超负荷,长距离运输要求,建议配备车辆最好选用质量过硬的进口品牌车。
储鱼仓设计与制造一定要做到密封与保温,不能因外界条件及温度的起伏而变化,不然将直接影响到运输的成活率。
温控、过滤等系统设计制造上应尽量做到操作简便,安全可靠,设备轻巧且少占空间,以腾出更多的有限空间做为储鱼仓,提高装载量,增加经济效益。
(二)运输方法1.传统运法。
一般是采用帆布、橡胶袋放入鱼篓或木桶中,容积一般0.5-0.8m3,用木制十字形板轻击水面,增加溶氧量,并能减缓由于各项机械运动及人力的影响而对鱼类造成机械损伤,但只适合气温不高时作短途运输。
2.活船运法。
这种方法多见于水乡地区,在木制船首线以下设置一定数量的进水小孔,船前进水从小孔慢慢流入鱼舱,不断地加注新水,从而补充了新鲜水质。
利用塑料袋充氧运输鱼苗须注意事项
①塑料袋装运鱼苗的密度,一般在水温25℃左右时,可以装鱼苗10万尾左右。
但随气候不同,水温增高,以及鱼苗的规格比较大时,装运密度要相应减。
②塑料袋充氧要恰当,膨胀程度要适中。
充氧扎紧后,应注意检查塑料袋有无漏气现象。
③装好充氧鱼苗塑料袋的纸盒可用肩挑,也可放置在各种车辆和船只上,随人同行,十分方便。
但在途中要防止塑料袋滚动破损,切忌无箱装运和将塑料袋在太阳光直射下曝晒以及与吸烟人接近,以防爆炸起。
④用塑料袋充氧运输鱼苗,抵达目的地后,鱼苗不能立即直接放入池中,应先让鱼苗在术盆(或其它容器)内缓缓游动,慢慢朋入池水,调匀水温,待鱼苗游泳自如,再在木盆内开食(一般是10万尾鱼苗用1-2个盐鸭蛋黄或鸡蛋黄),待少许时间再下池饲养。
活鱼运输一、运输前的准备工作制定周密的运输计划,根据运输的数量、规格、里程确定装运时间、密度、起运时间、到达时间、人力安排、运输工具、消毒药品、充氧设备、尼龙袋、鱼篓、包装箱中途换水地点,做到快装快运,没有经验要提前试验。
苗种起运前拉网锻炼2~3次,停食1天目的:降低进食后的新陈代谢,减少耗氧;减少排泄物,防止水质恶化。
囤养3~4h目的:让鱼排净粪便,排除许多黏液使容器内的水体保持清爽;囤养后鱼苗能够更好地适应运输时的高密度环境。
注意:起捕和装载时操作要轻柔、敏捷,尽可能减少对鱼的刺激,力求避免损伤鱼体,尽量选择早、晚清凉的天气,温度过高可放置冰块降温。
二、鱼苗的尼龙袋充氧运输尼龙袋一般长70~80cm,宽35~40cm,容积约20L,袋口突出15cm,宽10cm。
尼龙袋运输适合装运鱼苗和3cm左右的夏花,近年来有一种特制的橡皮袋装运大规格鱼种。
如果运输时间超过15~20h,运输的苗要嫩,出齐眼点即可;若鱼苗腰点出齐,运输时间最好不超过4~8h尼龙袋运输打包要点:1.检查是否漏气:袋口敞开,由上往下一甩,迅速用手捏紧袋口,另一手下压,看是否漏气2.科学套袋:装鱼苗的袋子外面应该再套上一个加固3.科学充氧:充氧要适中,带面表面饱满有弹性为宜,过于膨胀剧烈震动时易破裂,特别是空运时,高空气压低而引起破裂4.扎袋:里面袋离袋口10cm处紧紧扭转一次,用橡皮筋或者塑料袋扎紧,然后再把扭转处以上10cm那一段的中间部分扭转折回,橡皮筋扎紧。
外面的口袋同样方法扎紧。
5.放水量:一般注水1/3,装水太多会缩小氧气体积。
6.运输密度:根据水温高低,苗种质量和运输时间决定。
30cmX30cmX40cm规格尼龙袋,装水3~4L ,放苗3万~8万尾注意事项:水温20~24℃,运输15~24h成活率较高。
但要注意1.尼龙袋不能混有水生生物尤其是水生动物;2. 运输过程中尽量避免强烈震动;3. 防止水温变化太大 4. 准备几个空袋并充氧,以防运输途中漏气漏水三、仔鱼的运输仔鱼又称乌仔,繁殖好的鱼苗经过15天生长发育后,一般体长在2cm左右。
活鱼运输方法一、活鱼生理活鱼在运输过程中, 呼吸、运动、代谢是影响其成活率的主要因素。
鱼类用鳃呼吸水中的溶解氧, 水温的高低会影响水中的溶氧量,水温越高溶氧越低, 同时, 活鱼的耗氧量也随水温的升高而升高, 因此在运输过程中要尽可能降低温度。
此外,鱼类所排出的排泄物也会消耗大量的氧气。
活鱼运输一般在运输前1天~2天就要停止投饵, 使消化道排空, 避免在运输过程中污染水质。
二、运输方法成鱼运输一般用活水船法, 因此经营者需准备鱼类蓄养用的打气机、活水船及具有打气设备的陆用推车和卡车等。
鱼苗运输一般采用塑胶袋充纯氧运输法。
1. 器材:塑胶袋2. 工具:车、船或飞机3. 方法:①先将器材消毒或日晒, 避免感染。
②捕捉:于傍晚或清晨时进行。
③蓄养:打气并蓄养于水池或桶中, 适当提高蓄养密度, 以适应运输中的高密度。
④停食24小时。
⑤分级:筛选将相同规格者装于同一箱或桶中以减少伤亡。
⑥准备好洁净的海水, 加入5ppm的孔雀石绿和纯氧。
三、供氧方法1. 淋浴法又称循环水淋浴法。
即利用循环装置, 将装运适鱼容器中的水抽出, 再喷向空中, 使其溶解空气中一部分氧气后, 再回到容器内。
使用淋浴法应注意:①循环水泵的压力须充足, 以便快速将氧气补充到水的中下层, 否则, 水箱表层氧气多而中下层缺氧时就会造成浮头死鱼。
②应注意循环泵的进水口不被污物堵塞, 以免影响水的流量和压力。
③需有专人处理水泵, 以便及时清除污物, 及处理运输途中死亡的鱼体, 防止水质污染。
2. 送氧法即在运输车上安装氧气瓶, 用末端装上气石管, 通入活鱼包装容器中。
因为气石的沙眼小, 放氧均匀。
运输过程中, 宜拉一条分支管至驾驶室,随时监看, 防止断气。
也可使用空气压缩机代替氧气瓶。
3. 活水船供氧活水船供氧, 是一种水上运输的增氧方法, 即在船的底舱两侧开数个小窗口或开多个圆洞, 平时以木塞堵住避免漏水, 运输活鱼时再将木塞去除,水即可从小窗口或圆洞流入船舱中。
运输鱼苗注意事项
袁志国
【期刊名称】《农村科技》
【年(卷),期】1994(000)008
【摘要】一、运输鱼苗,应当肉眼看到鳔(腰点)出齐,体呈淡黑色时就可起运。
如运输的时间超过10小时以上,体色还应淡些。
已开食的鱼苗,运前最好每50万尾鱼苗喂一个蛋黄,喂过2-3小时,再换清水起运。
二、鱼苗必须体质健壮、无病无伤的才能起运。
身体拖带污泥、游泳不活泼或畸形的鱼苗都不适外运,否则成活率很低,并能助长鱼病的传播。
三、乌仔、夏花和鱼种在运输前1-3天应拉网锻炼1-2次,并在起运的当天不投饵。
运前暂养2-3小时使其排出粪便和粘液,使运输途中水质比较清洁,成活率就可提高。
【总页数】1页(P41-41)
【作者】袁志国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981.13
【相关文献】
1.高原地区青海湖裸鲤鱼苗运输注意事项 [J], 吴洪芳
2.鱼苗运输注意事项 [J], 李侃权;刘基正;谢清传
3.淡水白鲳鱼苗运输注意事项 [J], 李侃权
4.尼龙袋充氧运输鱼苗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J], 邵为旭
5.鳜鱼苗种运输注意事项 [J], 刘广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鱼苗安全运输的四个要点
鱼苗针对于成鱼来说,个体小,体质弱,抗病差,容易在运输过程中伤
亡。要想确保鱼苗安全运输,必须把握以下要点:
一、做好鱼苗运输准备
一是要制定详尽的运鱼计划。
在鱼苗运输前,尤其是长距离运输,事先要制定详尽的运输计划,包括运
输容器、交通工具、人员组织以及中途换水等事项,若是托运,还需算好
运抵时间,以便通知接货人准时接货。
二是要选择适宜的运鱼用水。
运输鱼苗的用水,必须是无污染、水质清新的河水、池水或水库水,如采
用自来水,可必须适当除氯后再使用。运输中的水温与原水体中的水温温
差尽量不可超过3-5℃。在运输中要随时注意温度变化,作适当的升温或
降温准备。
三是鱼苗要适时停食并拉网锻炼。
对要起运的鱼苗,要求选择体质健壮、无病无伤的鱼苗,严格用筛子筛好
鱼种,剔除弱小和野杂鱼,尽量保证规格一致。有条件的可提前1~3天养
在新水中更好,在装运前两天停止喂食,使其体内的粪便排净,以免进入
运输容器中污染水质。
另外,混养的鱼苗此时要分开饲养,以方便装运。有条件的地方最好运输
前一天进行拉网密集锻炼,加快鱼苗粪便的排泄和增强鱼苗的抗应激能
力,为运输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四是要选好合适的运输方法。
短距离运输适用于运输时间在2小时以内鱼苗运输,可以用塑料桶、塑料
袋或篓包等器物运输。而长距离运输一般运输时间在10小时左右或更长时
间,可使用塑料袋充氧运输或活鱼运输车运输。前者运量少,简单方便;
后者运量多,成活率高,比较常用。
二、掌握鱼苗运输时机
鱼苗在低温时吃食少,耗氧低,且温度越低,水中溶氧越多。因此,在温
度低时运输鱼苗成活率高。同时,水温愈低,鱼苗活动愈弱,在捕捞、装
运时受伤机率小。实践证明水温在15~20℃时运输鱼苗最好。如必须在冬
季运鱼苗,一定要注意如果水温过低会使鱼苗冻伤。若在夏季运输,可在
塑料袋外加冰块降温。最好避开高温季节晴天光照强烈的中午、阴雨天气
和凌晨等易出现严重缺氧浮头的时段运输。
三、控制鱼苗运输密度
鱼苗运输的密度应与当时当地的气候情况、水温、运输时间及鱼苗的品
种、规格等因素结合起来考虑。利用塑料袋充氧运输时,塑料鱼苗袋规格
可以为70厘米×40厘米,水温在20~25℃,每袋可装运水花鱼苗8~10
万尾,寸片1200~1500尾;或装运5~7厘米长的鱼种600~800尾,7~8
厘米的鱼种300~500尾,可保证在24小时内成活率达90%左右
四、讲究鱼苗运输技巧
一是装鱼技巧
用塑料袋装鱼苗要求动作轻快,讲求方法,尽量减少对鱼苗的伤害。通常
要注意以下六个环节:
(1)选袋。
选取70厘米×40厘米或90厘米×50厘米或其它规格的塑料袋,检查是否
漏气。将袋口敞开,由上往下一甩,并迅速捏紧袋口,使空气留在袋中呈
鼓胀状态,然后用另一只手压袋,看有无漏气的地方。也可以充气后将袋
浸没水中,看有无气泡冒出。
(2)注水。
注水要适中,一般每袋注水1/4~1/3左右,以塑料袋躺放时,鱼苗能自由
游动为好。注水时,可在装水塑料袋外再套一只塑料袋,以防万一。
(3)放鱼。
按计算好的装鱼量,将鱼苗轻快地装入袋中,鱼苗宜带水一批批地装入。
(4)充氧。
把塑料袋压瘪,排尽其中的空气,然后缓慢装入氧气,至塑料袋鼓起略有
弹性为宜。
(5)扎口。
扎口要紧,防止水与氧气外流,一般先扎内袋口,再扎外袋口。
(6)装箱。
扎紧袋口后,把袋子装入纸质箱或泡沫箱中,也可将塑料袋装入编织袋后
放入箱中,置于阴凉处,防止曝晒和雨淋。
二是防病技巧:
可在每只运鱼袋中放入食盐2~3克,有较好的防病效果。
三是换水技巧:
长途运输时,在途中要经常观察鱼的动态,调整充气量,集装箱(水箱)运
鱼的,一般每5~8小时换水一次,操作细致,先排老水约三分之一后加新
水,发现鱼一旦缺氧及时充氧。若运输中塑料袋内鱼类排泄物过多,也需
要换水,最好在运输中带足氧气,将氧气和水一起换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