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桥梁毕业设计图文
- 格式:pptx
- 大小:197.81 KB
- 文档页数:13
桥梁建筑设计毕业设计1.1桥梁平面设计在桥梁的平面设计中,一般要求桥梁及桥头引道的线形应与路线的布设保持平顺,使车辆能平稳地通过,且各项技术指标应符合线路布设的规定。
在本桥的设计中,桥梁与原有道路连接,保证与原有线路平顺过渡。
根据原有道路的地形,本桥采用0.3%的桥面纵坡。
桥面平面布置图如图1-1所示。
图1-1 桥梁平面图1.2桥梁纵断面设计桥梁纵断面设计包括桥梁总跨径、桥梁分孔、桥梁标高、桥上和桥头引道纵坡以及基础埋深等内容。
桥梁总立面如图1-2所示。
图1-2 桥梁立面图1.2.1桥梁总跨径的确定在桥梁总跨径的设计中,根据下部桥梁的桥宽和人流量,同时考虑桥上行车来确定桥台位置,总的来说,桥梁的总跨径应根据具体情况经过全面分析后加以确定。
在本桥的设计中,考虑到当地的特殊情况,综合经济因素,确定本桥全长为62.20m 。
1.2.2桥梁的分孔桥梁的总跨径确定后,还需进一步进行分孔布置。
在桥梁分孔设计中,一座桥梁应当分成几孔,各孔的跨径应当多大,有几个桥墩,这要根据地形、地质、桥下行车要求以及技术经济和美观条件加以确定。
在本桥的设计中,综合经济因素,对不同跨径布置进行粗略的方案比较,该桥分为三孔,单孔跨径为18.00m 。
1.2.3桥梁标高、桥上纵坡及基础埋深的确定本桥设计过程中,考虑桥梁线路纵断面设计要求,确定桥面标高为5.30m 。
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的规定,公路桥梁的桥上纵坡不宜大于5%;本桥设计中,桥梁纵坡设置为0.30%,满足设计要求。
桥头两端引线和桥上线形以直线连接,使得线形匹配,路线平顺。
基础埋深主要考虑地基的地质条件、桥上荷载等内容确定,根据地理位置、地理条件等因素,本桥采用桩基础,考虑到钻孔灌注桩在施工过程中无挤土,可以减少或避免捶打的噪音,适合在人流密集的城市施工,所以采用钻孔灌注桩。
根据设计资料加以计算,确定桩基础埋深为10.00m 。
1.3桥梁横断面设计桥梁横断面设计包括桥面宽度、桥跨结构横断面布置等。
材料总目录第一部分 毕业设计任务书第二部分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第三部分 毕业设计计算书第四部分 中英文翻译土木工程(交通土建工程)专业 级道路工程毕业设计任务书毕业设计课题名称一级公路 标段施工图设计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设计原始资料路段 : 原始平面地形图路段初始年交通量路段地质勘探资料各种交通部部颁设计、施工及试验规程等技术规范 交通部部颁公路工程概预算定额及相关配套资料公路工程概预算电脑软件公路线型设计 软件公路工程路面结构设计软件其它资料等设计任务书及指导书设计内容总说明书说明书路线平、纵面缩图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路线选线道路平面设计道路纵断面设计道路横断面设计路基土石方的计算与调配路基、路面及排水路基挡土墙的设计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排水系统设计施工组织与概预算)路段工程量计算)施工图预算的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施工网络图的绘制)施工技术方案的编写)工程材料的技术要求及检验方法)工程机械及人工、材料的选用及施工安排)根据以上各项计算成果,编写工料机使用一览表,需求量计划。
路线设计、路面结构设计、工程预算造价的计算机复核计算(电算)技术施工图的绘制相关英文翻译一篇答辩书面汇报材料(不少于 字)应交成果计算说明书( )含中、英文摘要、目录、前言、设计任务书等内容。
记录整个设计的过程、思路及计算步骤。
设计施工图表具体包括:( )公路的平、纵、横断面设计成果(图表及计算书)( )路基挡墙设计成果(图表及计算书)( )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成果(图表及计算书)( )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成果(图表及计算书)( )公路排水系统设计成果(排水系统平面布置图及断面大样图等)( )工程量计算书及工程量清单(表格)( )施工图预算书(手工计算结果,含全部表格及说明)( )施工组织设计(说明及图表,含时间和空间设计成果)( )工程施工网络图及时间优化设计(网络图及参数计算)( )施工技术方案说明文件(主要工程的施工技术方案及说明)( )工程材料的选用说明、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说明(工程主要材料)( )水泥混凝土与沥青混凝土的配合比计算与强度检测说明( )人工、材料及工程机械的选用说明及施工安排说明( )工、料、机使用一览表及需求量计划表( )施工图设计计算机复核结果(电脑输出结果)( )预算价目计算机复核结果(电脑输出结果)( )用 技术绘制的部分施工图纸英文翻译原文、译文答辩书面汇报材料毕业设计时间及阶段安排总时数为 周 月 日 月 日 ,其中毕业设计、毕业实习 周,成果评阅、审阅 周,答辩 周。
高速公路(64 2×113 64)m连续梁桥设计毕业设计(1)西南交通大学本科毕业设计高速公路(64+2×113+64)m 连续梁桥设计摘要本设计为(64+2×113+64)m公路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设计,此桥为高速公路单室,三车道,四跨公路连续梁桥。
桥面宽度为12.75m,桥底宽7m。
支座处梁高为7m,跨中处为 3m,按1.6次抛物线变化;底板厚度支座处为0.8m,跨中为0.4m,厚度线性变化;腹板厚度支座处0.7m,跨中处0.4m,线性变化。
桥轴线为直线,采用2%的横坡设计,不设置纵坡。
设计荷载为公路—Ⅰ级。
主梁采用挂篮悬臂对称施工,边跨采用满堂支架就地浇筑施工法,合龙方案为先边合龙再中合龙。
本设计主要采用桥梁博士 3.0分析软件来进行结构内力分析计算,期间也用了Autocad 和Excel进行辅助设计。
全桥上部结构共分为112个梁单元,定义有51个施工阶段。
本设计的顺序是在CAD中画好各个截面,导入桥梁博士完成桥梁建模。
并把每个毛截面的特性和内力以文本的形式输出。
对荷载进行简单组合,把自重内力与移动活载内力进行组合用来初步估算纵向预应力钢筋束量。
运行桥梁博士数据计算,根据估算的预应力钢筋束在桥梁博士中调束,最后以文本的形式输出桥梁的预应力损失和各个次内力的数据。
最后进行运营结构验算,包括主力组合、附加力组合和抗裂组合。
承载能力极限验算包括主力组合和主力+附加力组合,要确保每种组合应力不超过容许值,设计才能通过。
关键词:预应力混凝土;梁桥;悬臂浇筑施工;设计;AbstractThe design for the (64 +2 × 113 +64) m highway prestressed concrete continuous beam bridge design , this highway bridge is a single room, three -lane , four-span continuous girder highway bridges . Deck width 12.75m, bridge bottom width 7m. Bearing beam at a height of 7m, the span at mid is 3m, by 1.6 times parabola ; the plane at back thickness at the support of 0.8m, cross for 0.4m, thickness varies linearly ; web thickness bearing at 0.7m, span at 0.4m, linear. Bridge axis is a straight line, using a 2% cross slope design, do not set the longitudinal slope . Design load for the highway - Ⅰ . Cradle cantilever beam with symmetrical main construction , side -situ pouring across adopt Trestle construction method , closure plan for the closure and then the first side closure .This design uses Dr. Bridges 3.0 analysis software for structural analysis and calculation of internal forces , also used during the Autocad and Excel aided design . Ministry of full bridge girder structure is divided into 112 units , there are 51 definitions construction phase .The design is in the order of the CAD drawing the various sections, the import is completed , Dr. bridge bridge modeling .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internal forces the output of each section of the hair in the form of text. For simple load combination , the weight of internal forces and moving live load force combined to preliminary estimates the amount of longitudinal prestressing tendons . Dr. Run bridge data calculation , based on estimates of prestressing tendons , Dr. bridge beam tuning in , the final form of text output bridge prestressing loss of secondary forces and various data . Finally, the operational structure checking, including the main mix, a combination of additional forces and crack combinations. Carrying capacity limit checking the main mix and the main and portfolio includes additional force to ensure that each combination does not exceed the allowable stress values .Than thedesigned can be passed.Keywords : prestressed concrete ; bridge ; cantilever casting construction ; design ;目录第1章绪论 (1)1.1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概述 (1)1.2 毕业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1)1.3 施工工艺 (1)1.3.1 施工特点 (1)1.3.2 施工顺序 (2)1.3.3 设计流程 (2)第2章整体设计说明 (4)2.1 设计的基本资料 (4)2.1.1 主要技术指标 (4)2.1.2 所用材料规格 (4)2.2 截面尺寸的拟定 (5)2.2.1 梁高的拟定 (5)2.2.2 腹板总厚度的拟定 (5)2.2.3 底板厚度的拟定 (6)2.2.4 截面尺寸的最后拟定 (6)2.2.5 截面尺寸图 (7)2.3 主梁的施工分段 (7)第3章桥梁建模 (10)3.1 桥梁博士3.0的简介 (10)3.2 利用桥梁博士建模 (10)3.2.1输入单元信息 (10)3.2.2 输入施工阶段信息 (12)3.2.3 输入使用阶段信息 (13)第4章主梁结构内力计算 (16)4.1 主梁恒载内力计算 (16)4.1.1 毛截面几何特性 (16)4.1.2施工时的荷载 (16)4.1.3 所用二期恒载 (17)4.1.4 计算模型 (17)4.1.5 恒载计算结果 (17)4.2 活载内力计算结果 (20)第5章预应力筋的估束和布置 (27)5.1 预应力筋的估算原理 (27)5.2 预应力筋的估算 (27)5.2.1组合最不利荷载 (27)5.2.2 估算预应力钢筋 (29)5.3 预应力筋的布置 (35)5.3.1 CAD模型中钢筋图的布置 (35)5.3.2 桥梁博士模型中钢筋图的布置 (35)第6章预应力损失及有效预应力计算 (37)6.1 预应力损失计算原理 (37)σ计算 (37)6.1.1 管道摩阻损失11σ计算 (37)6.1.2 锚头变形损失12σ计算 (37)6.1.3 温差损失13σ计算 (38)6.1.4弹性压缩损失14σ计算 (38)6.1.5 钢筋松弛损失15σ计算 (39)6.1.6 混凝土收缩徐变损失166.2 有效预应力值计算 (39)第7章次内力的计算 (43)7.1 收缩、徐变次内力 (43)7.2 温度次内力 (49)7.3 支座不均匀沉降引起的次内力 (52)第8章截面验算 (56)8.1 内力组合与截面验算 (56)8.1.1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基本组合 (56)8.1.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短期效应组合 (56)8.1.3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长期效应组合 (57)8.2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的正截面验算 (57)8.3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 (66)8.3.1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理论 (66)8.3.2使用阶段正截面抗裂验算 (67)8.4 挠度验算 (74)第9章主要工程数量估算 (76)9.1 混凝土用量估算 (76)9.2 预应力钢绞线用量 (76)9.3 锚具用量估算 (77)毕业设计总结 (78)致谢 (79)附录 (81)附录1 毕业实习报告 (81)第1章绪论1.1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概述由于高速公路比普通公路速度高很多,所以其设计规范比较严格。
二○○八届毕业设计西江大桥设计学院:公路学院专业:桥梁工程姓名:xxx学号:xxx指导教师:xxx完成时间:2008年6月11日二〇〇八年六月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课题名称xxx学院(部) 公路学院专业桥梁工程班级21020401学生姓名xxx学号21020401024 月28 日至6月12日共6 周指导教师(签字)教学院长(签字)2008年04月24日长安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表项目;课题类型分为:工程设计、专题研究、文献综述、综合实验。
2、此表WS由学生填写,交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后方可开题。
毕业设计(论文)设计说明书课题名称西江大桥设计学院(部) 公路学院专业桥梁工程班级 2 1 0 2 0 4 0 1学生姓名xxx学号 2 1 0 2 0 1 0 1 0 24 月28 日至 6 月12 日共 6 周指导教师(签字)教学院长(签字)2008 年 6 月12 日摘要本设计根据设计要求及地理地质情况拟定了三个比选方案:双塔斜拉桥、四跨连续刚构、地锚式悬索桥。
经比较将双塔斜拉桥确定为推荐方案,进行了细部尺寸拟定,并利用桥梁专业软件Midas Civil建立了简化模型。
对全桥在施工阶段和成桥阶段进行受力和变形分析。
此外,对全桥进行了稳定分析。
最后,根据规范对全桥进行了抗风评价。
针对该模型进行了静活载下的内力分析、应力验算及变形验算。
经分析比较证明该桥设计计算正确,内力分布合理,符合设计任务要求。
[关键词]:双塔斜拉桥;钢桥塔;结构设计;结构分析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assignment of design, geographic and hydraulic conditions, three types of bridges are presented which are two-pylon cable-stayed bridge, PC continuous rigid frame bridge and suspension bridge. After comparing their characters comprehensively, the double-pylon steel cable-stayed bridge is chosen as the main design scheme. Through drawing-up dimensions, a finite element model was estibalished by Midas Civil software. The analyse of stress and distortion was conducted both in the complished stage and the construction stage. The stability performance of the pylom and the whole bridge was also envalued. Moveover, the work was done to envaluate the resistence of the bridge against wind and earthquake. After calculation and checking of the stress, distortion of model under dead load and living load, the result show that the design is up to the demands.Key Words: two-pylon cable-stayed bridge; steel pylon; structural design; structural analysis目录第一章西江大桥方案比选 (3)§1.1概述 (3)§1.2比选方案简介 (4)§1.3方案评价 (6)第二章总体设计 (7)§2.1技术标准 (7)§2.2设计规范及标准 (7)§2.3桥梁总体结构形式....................................................... . (7)§2.4设计荷载及荷载组合 (10)§2.5计算模型 (11)§2.6计算理论 (14)第三章斜拉桥分析 (16)§3.1成桥阶段索力确定 (16)§3.2施工阶段分析 (19)§3.3成桥阶段分析 (23)§3.4结构验算分析 (32)第四章施工方案简介 (35)致谢 (37)参考文献 (37)第2页共37页第一章方案比选§1.1概述1.1.1方案比选原则1.认真贯彻国家的各项政策、法规,以及国家和部颁标准、规范、规定和办法;2.使用安全耐久,保养维护方便,行车舒适;3.技术先进可靠,施工方便、快捷,便于工厂化,标准化施工,确保施工工期;4.经济上合理适度,上、下部工程投资适当,节省投资;5.充分考虑堤防要求,满足江堤防洪和跨线的净空的需要;6.尽量减少拆迁、改线的工程数量、降低投资;1.1.2考虑因素1.地形地貌桥位位于长江两侧,属斜坡浅丘及河流阶地地貌。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青岛理工大学毕 业 设 计( 论 文)题目: 潍坊至临沂一级公路设计 学生姓名:贾俊杰学生学号: 72135院系名称: 土建工程系专业班级: 道桥115指导教师: 贾世波年 6 月9日摘要本设计为潍坊至临沂一级公路设计, 按山岭重丘区一级公路技术标准设计, 山岭地区地形复杂多变, 因此在选线时应充分利用有利地形, 合理避让不利地形, 从而使线形满足相应的设计要求, 并达到安全、舒适、美观的效果。
本设计主要分为四部分, 分别为: 平面设计, 纵断面设计, 横断面设计, 路面结构设计。
本公路设计速度为80km/h, 路线全长4194.155米, 按双向四车道设计, 设中央分隔带, 路基宽度24.5米, 平面有一个弯道, 弯道的最小半径为270米, 直线最大长度1515.377米。
路线平均纵坡1.249%, 最大纵坡2.004%, 最小纵坡0.251%, 纵断面有3个变坡点, 最小竖曲线半径为111.986米, 共设置了6处涵洞。
关键词平面设计, 纵断面设计, 横断面设计, 路基设计, 路面设计ABSTRACTThe design for the WeiLinDaDaoA4 ~ C1 level of highway asphalt pavement design, according to expressway’s technical standard of heavy hilly terrain in mountain areas, complex mountainous terrain, so the line selection should take full advantage of the favorable terrain, reasonably avoid adverse terrain, thus the linear design meets the appropriate requirements and achieve safe, comfortable, beautiful results.This design is mainly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there are as follows: graphic design, profile design, cross-section design and pavement structure design.The highway design speed is 80 kilometers per hour, the route length of 4194.155meters, designing as four-lane highway with two-way streets, a central median and the width of the roadbed is 24.5 meters, This plane has one bend, the minimum bend radius is270meters, and 1515.377 meters maximum length of line. Average longitudinal line of this section is 1.249 percent, and the largest longitudinal is 2.004percent, 0.251percent minimum longitudinal slope. Four change points in vertical alignment, the minimum vertical curve radius is111.986 meters. Were set up six culverts.The road of asphalt concrete pavement, according to standard recommend structure level 15 cm set asphalt concrete type do facing, 20 cm cement stabilized macadam and 35 cm lime soil do the grassroots, total ply pad to 70 cm.KEYWOEDS graphic design, horizontal design, vertical design, subgrade design, pavement design目录第1章绪论 (1)1.1 概述 (1)1.2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1.3 设计标准 (2)1.4 自然条件 (2)1.4.1 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 (2)1.4.2 气侯条件 (3)第2章道路设计 (3)2.1 路线平面设计 (3)2.1.1 道路选线 (3)2.1.2 路线平面设计原则 (3)2.1.3 路线平面设计中注意事项 (6)2.1.4 平面的设计步骤 (7)2.1.5 设计说明 (7)2.1.6 平曲线要素计算 (10)2.2 路线纵断面设计 (14)2.2.1 纵断面设计原则及要求 (14)2.2.2 设计说明 (17)2.2.3 竖曲线要素计算 (23)第3章路基设计 (25)3.1 路基横断面设计 (26)3.1.1 路基主要形式 (27)3.1.2 路基基本构造 (29)3.2 横断面绘制及土方计算 (31)3.3 路基排水系统结构和布置 (31)3.3.1 路基路面排水设计原则 (31)3.3.2 路基纵向排水设计 (32)3.3.3 路基横向排水设计 (33)3.4 涵洞设计 (34)第4章路面设计 (35)4.1 新建沥青路面设计 (35)4.1.1 设计内容 (35)4.1.2 设计依据 (35)4.1.3 计算方法 (36)4.1.4 计算过程 (36)4.2 路面设计计算 (37)4.3 路面排水 (48)4.3.1 路面地表排水 (48)4.3.2 路面内部排水 (49)结论 (51)致谢 (52)参考文献 (53)前言大学的学习即将结束, 这次毕业设计是对我们学习成果的检验, 同时也为了我们走向社会做准备。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毕业设计合同段土石方路基工程 迁河公路 A3 合同段土石方路基工程 施工姓 班名: 级:杨亮 LQ0705 郑丹指导教师: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路桥工程系 2010 年 5 月第一章 工程概述 一、工程简介 古丈河西至保靖县城公路建设项目(古丈段)起点接于古丈县河 西王村大桥,起点桩号为 K0+000,从风景区坐龙溪大峡谷旁边穿过, 跨广塘河, 在茄通乡走新线绕乡镇而过, 经铁马洲、 信目坪、 米多村, 在断龙乡靠左走后山避镇而过,经杨梅、茶枯、尚家寨靠右进入新线 下白溪关村,在村口建大桥跨白溪关河流进入保靖县阳朝乡的圃吉 村,在溪洲村接上老线,再经嘎福村进入阳朝乡镇靠右从阳朝医院和 小学之间穿过避乡镇而走,顺老路上狮子湾冲上垭口之后,靠右下在 楠竹山北面傍山而走到洞头水库后面(K40+700),绕水库一周下到梅 花乡花井村(K42+200),终点在梅花乡接 G209 国道保靖县城改线段 (保靖魏竹公路上 K1+150 转盘中心处) 。
终点桩号为 K42+976,全长 42.86898Km。
分为四个标段,其中第 A3 标段起点桩号 K25+450 终点 桩号 K30+830,全长 5.38Km 为我公司组织施工,主要工程量有路基 土石方挖方 139759m3,填方 74688 m3,砌体 16115 m3,路面水稳底基 层 33450m2,基层 33830 m2,面层 33840 m2,大桥 2 座分别为 196 米 和 66 米,中桥 1 座为 28 米,小桥 1 座为 21 米,涵洞 19 道。
设计标准:本项目建设标准采用三级公路标准,全线计算行车速 度采用 30 公里/小时,路基宽 7.5 米,路面宽 6.5 米。
桥涵设计荷载 标准:公路-II 级,路面采用水泥砼路面结构。
设计洪水频率:路基、 小桥涵 1/25,中桥 1/50,大桥 1/100。
二、工程自然条件 1、地形地貌 古丈河西至保靖县城公路建设项目古丈段地处云贵高原余脉武 陵山区,本路线总体为东西向,自东向西地势总体为“低-高-低-高低” ,沿线地面标高一般为 250-550m,最高标高约 550m(古丈断龙) ,最低标高约 250m(古丈河西) 。
1桥型方案比选和拟定1.1工程基本资料1.1.1工程背景该桥是一条高速公路上的一座跨线桥,其下无不良地质构造且地面起伏较平缓;根据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的设计原则,我初步拟定了三个方案。
1.1.2桥梁线性布置:平曲线半径:无平曲线。
竖曲线半径:无竖曲线,纵坡2%。
荷载标准:公路—Ⅰ级设计跨径:74.84m桥面净宽:单幅桥宽11.75m+2×0.5m;结构重要系数1.11.2方案比选1.2.1方案一:(3X25m)先简支后连续预应力混凝土连续T梁(1)桥型简介“先简支后结构连续”梁桥充分发挥了简支梁桥和连续梁桥的优点,克服了它们的缺点。
首先,这种体系像简支梁一样构造简单,并有效地减小截面尺寸或者减少预应力配束。
对于中小跨径简支梁桥,车辆荷载产生的跨中弯矩占总弯矩的比例较大,约为30 %~40 %。
“先简支后结构连续”体系在运营阶段已转换为连续体系,由于支点负弯矩的“卸载”作用,使汽车荷载产生的跨中弯矩明显减少,从而减小设计尺寸或者减少配束,使得结构更趋于合理性。
其二,这种体系可以预制吊装施工。
传统连续梁桥结构较复杂,施工方法无论是现浇、顶推还是移动支架都较为繁琐,建设费用高,施工工期长。
“先简支后结构连续”体系能有效避免这一点,从而加快施工进度,提高经济效益。
其三,预制装配的“先简支后连续”梁在受力性能方面也具有较大的优越性,受混凝土的收缩徐变以及支座不均匀沉降等影响较小。
在预制装配为简支结构时,混凝土的龄期较早,收缩与徐变的变形量都较大,这时的变形结构是静定体系,不产生支座反力,没有内力重新分布问题产生,支座产生的不均匀沉降也不产生次内力。
在结构形成连续体系之后,结构收缩、徐变以及支座不均匀沉降均较小,不会产生较大的二次力。
最后从运营条件来说,这种体系具有变形小、伸缩缝少的优点,避免了简支梁桥波浪式跳车、在长期使用中桥面连续及伸缩缝常出现破坏的缺点,可以像连续梁桥一样行车无断点,从而使得行车高速、平稳、舒适。
摘要根据设计任务书提供的设计资料和设计要求以及部颁标准和规范,对泰和至凤凰二级公路综合设计K0+000~K5+495.719段进行了路基路面综合设计,设计车速为60km/h,双向两车道。
主要内容包括:路线平面设计、路线纵断面设计、路基横断面设计、路基路面排水设计、路面结构设计、小桥设计等。
在平面设计中,考虑到是平原微丘区新建二级公路,在设计线路上选了五个交点,曲线半径分别为800m,400m,700m,700m,400m对平面交点进行了校核。
在纵断面设计中,全线共设六个变坡点,竖曲线半径分别为36000m,2000m,5000m,4200m,18000m并且进行了竖曲线要素计算。
在横断面设计中,在圆曲线半径小于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1500m)的平曲线处还进行了超高的计算,进行了土石方计算和调配。
在排水设计中,选择一公里典型路段,设置了截水沟、排水沟,并且在高路堤处设置为散排水形式。
在小桥涵设计中,设计内容是一座跨径为12m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空心简支板桥,主要进行了桥梁上部结构的计算、配筋和验算,包括主梁计算橡胶支座计算。
本次毕业设计是一个总结也是一个锻炼,通过设计,在专业知识方面得到了综合训练和提高,增强了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了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为以后的工作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二级公路;路线;路面;桥梁;综合设计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design data and design requirements provided with the design plan descriptions and Care standards and norms, Taihe to Fenhuang Town second-class highwayK0+000 ~ K5+495.719section on the roadbed comprehensive design. The designed vehicle speed is 60km/h, two-way two lanes.The main contents are route graphic design, longitudinal design route, route cross-sectional design, pavement structure design, roadbed drainage design,bridge design, etc.In graphic design, considering it is the high level of roads in the plain area, the circuit on the four intersection curve radius, respectively for 800m,400m,700m,700m,400m checks the intersection of the plane. In the design of all cubes, consists of five changing slope point, vertical curve respectively for 36000m,radius of 2000m,5000m,4200m,18000mand the curve elements calculation. In the cross-sectional design, in circular curve radius, less than the minimum radius which do not set high in the flat curve (1500 m) was the ultra high calculation, the earthwork calculation and allocate. In the drainage design, the choice of a typical sections, set the km cut ditch, drainage, and high embankment in a setting for drainage form scattered. In the small bridge design, design content is a span of 12m of thePrefabricated reinforced concrete simply supported hollow slab bridge, the main bridge of the upperstructure calculation, reinforcement and checking, including the main girder calculation and carriageway calculation.The graduation design is a summary also an exercise, through the design in th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we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training got, enhance the independent analysis and the ability to solve problems, and master the use of theoretical knowledge of methods to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and good results have been achieved, laid a good foundation for the later work.Key words :Second class road; Line; Pavement; Bridge; Comprehensive desig目录第一章前言01.1 公路建设的意义 01.2.1 气候特点01.2.2 地质地貌1第二章路线设计和计算42.1 选线42.1.1 平原微丘地区选线原则42.1.2 线形及技术标准42.1.3 以平面为主安排路线52.1.4 处理好及农业的关系52.1.5 路线及城镇的联系52.2.2 二级公路的主要技术指标82.2.3 带有缓和曲线的平曲线计算公式92.2.4 路线曲线要素计算103.1 纵断面设计方法及原则163.2 平纵线形的协调173.3 竖曲线计算183.3.1 简述183.3.2 竖曲线要素的计算公式183.3.3 竖曲线设计19第四章路线横断面设计214.1横断面的组成224.4 横坡的确定244.4.1 路拱坡度244.4.2 路肩坡度244.4.3 超高及超高缓和段254.4.4 加宽264.5 土石方数量计算及土石方调274.5.1 横断面面积的计算284.5.2 路基土石方工程数量的计算284.5.3 土石方调配28第五章路基路面排水设计315.1路基路面排水的一般原则315.2 路面排水设施325.2.1 边沟 (32)5.2.2截水沟335.2.3 排水沟355.2.4 急流槽35第六章路面结构设计和计算366.1 设计说明366.1.1 路面等级 (36)6.1.2路面分类 (37)6.2.1中湿状态 (37)6.2.1.2中湿状态路面结构厚度计算406.2.1.3竣工验收弯沉值和层底拉应力计算426.2.2干燥状态 (44)6.2.2.2干燥状态路面结构厚度计算457.2.2.3交工验收弯沉值和层底拉应力计算48第七章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空心简支板桥设计497.1设计资料 (49)7.1.1桥面净空 (50)7.1.2主梁跨径和全长 (50)7.1.3设计荷载 (50)7.1.4材料 (50)7.2构造形式及截面尺寸 (50)7.3计算空心板截面几何特性517.4主梁内力计算 (52)7.4.1、永久作用效应计算 (52)7.4.2、可变作用效应计算 (54)7.4.2.1跨中弯矩 (59)7.4.2.2跨中剪力 (59)7.4.2.31截面弯矩 (60)4l7.4.2.41截面剪力 (60)4l7.5持久状况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的截面设计、配筋和验算 (62)7.5.1配置主筋 (62)7.5.2持久状况截面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 (64)7.5.3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计算 (64)7.5.4箍筋设计 (65)7.5.5斜截面抗剪承载力复核 (66)h处抗剪承载力验算 (66)7.5.5.1距支座27.5.5.2箍筋间距变化处截面 (66)7.6持久状况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裂缝宽度验算 (67)7.6持久状况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挠度验算 (68)7.7 板式橡胶支座设计 (70)7.7.1 选定支座的平面尺寸 (70)7.7.3 验算支座的偏转 (72)7.7.4 验算支座的抗滑稳定性 (72)7.8 构造要求 (72)7.9桥面铺装、排水防水层 (73)第八章技术经济分析748.1 本设计公路沿线的自然特征和路线特征 (74)8.1.1自然特征 (74)8.1.2路线特征 (75)8.2 路线方案比选的评价指标 (75)8.2.2经济指标 (76)8.4 方案比选 (76)第九章结论77参考文献78谢辞79泰和县至凤凰镇二级公路综合设计二级公路综合设计第一章前言1.1 公路建设的意义泰和县位于江西省中南部,吉泰盆地中心,东南毗兴国县,西连井冈山市、永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