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挝经济的概况
- 格式:doc
- 大小:47.00 KB
- 文档页数:23
中国矿业在老挝投资的现状与法律风险分析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的趋势日益增长。
作为全球最大的矿产资源消费国之一,中国矿业公司在海外寻找资源已成为一种常态。
老挝作为中国周边国家之一,矿产资源丰富,吸引了不少中国矿业企业的关注和投资。
在投资老挝的矿业项目中,也存在着一定的法律风险,这需要中国企业在投资前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评估。
一、老挝矿业投资的现状老挝地处中南半岛,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包括锡、铜、铁、金、银、铅、锌、石油和天然气等,尤其是锡、铜、金等金属矿资源储量巨大。
老挝政府一直将矿产资源开发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并积极吸引外国投资。
中国作为老挝最大的外国投资国之一,其矿业企业在老挝投资的项目也日益增多。
中国企业在老挝投资的矿业项目主要分布在南部和北部,涉及到的矿产资源主要有铜、金、铁、锡等。
随着老挝政府对外资开放政策的持续推进,中国矿业企业获得了一定的投资机会和条件。
中国企业与老挝政府签署了一系列矿业合作协议,获得了开发矿产资源的权益。
中国矿业企业在老挝的投资项目也得到了老挝政府的政策支持和优惠待遇。
虽然老挝的矿产资源丰富,但在投资项目中仍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需要中国企业引起重视。
以下是一些老挝矿业投资中可能面临的法律风险和挑战:1. 土地使用权和环境保护:老挝对矿业开发和土地使用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外国投资者需要获得土地使用权和相关环保许可证方可进行矿业开发。
老挝政府对矿业项目的环境保护要求也十分严格,涉及到的标准和规定需要严格遵守。
老挝可能存在土地产权不清晰和环境污染治理不力等问题,这些都可能对投资项目产生一定的法律风险。
2. 政策法规不确定性:老挝的法律体系相对落后,政策法规不够完善,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在矿业投资中,外国企业需要面对政策法规的变动和调整,这可能会影响到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老挝政府可能会对外国投资者的开发计划和合同约定进行调整,从而对投资项目产生不利影响。
3. 地方政府权力较大:老挝地方政府在土地使用和矿产资源开发中具有一定的权力,可能存在权力寻租和腐败问题。
广 西 农 学 报Journal of Guangxi Agriculture 第38卷 第1期Vol.38,No.1652023年2月February,2023老挝养牛业发展现状与机遇分析陆有飞 吕峰 高崇敏* 罗英极 赵波(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广西 南宁 530007)摘要:老挝是陆上中国邻国,作为少数的社会主义国家之一,与中国保持着良好的经济贸易关系,是中国重要的合作伙伴,其社会政治发展改革历程与中国有相似之处,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和老挝的合作将愈加紧密,助力老挝发展养牛业,对促进其国内减贫和澜湄合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人口与经济的不断增长,对牛肉及其加工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但老挝农业生产基础设施薄弱、人才与技术短缺、农业劳动力减少等问题又制约着养牛业的发展。
随着中国和老挝外交关系正常化,老挝养牛业迎来了新机遇。
要充分利用老挝养牛业资源优势,把握好技术交流与合作有新动力、外贸与投资的增长、税惠政策优惠等机遇,推进中国与老挝养牛业“引进来”和“走出去”,实现双赢,提高合作效益和可持续性。
关键词:老挝;养牛业;现状;机遇中图分类号:S823.6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3-4374(2023)01-0065-06Development Status and Opportunity Analysis of Cattle Industry in LaosLu You-fei, Lü Feng, Gao Chong-min *,Luo Ying-ji, Zhao Bo(Guangxi Agricultural Vocational Technical University, Nanning, Guangxi 530007, China)Abstract: Laos is a neighbor of China on land. As one of the few socialist countries, Laos maintains good economic and trade relations with China and is an important partner of China.Its social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process is similar to that of China.Under the “ Belt and Road ” initiative, the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Laos will be closer. The development of cattle industry in Lao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promote its domestic poverty reduction and Lancang-Mekong cooperation. Helping the development of cattle industry in Laos has its unique natural resource advantages. With the continuous growth of population and economy, the demand for beef and its processed products is also increasing. However, some issues are existing such as weak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frastructure, shortage of talentsand technology, and reduction of agricultural labor force in Laos, which restrict the development of cattle industry. With the normalization of diplomatic relations between China and Laos, cattle industry in Laos has ushered in new opportunities. It is necessary to make full use of the advantages of Laos’ cattle industry resources, grasp the opportunities of new impetus for technical exchanges and cooperation, growth of foreigntrade and investment, preferential tax policies, and promote the “bringing in” and “going out” of China and Laos’ cattle industry to achieve a win-win situation and improve cooperation efficiency and sustainability.Key words: Laos, cattle industry, status, opportunity收稿日期:2023-01-20 修回日期:2023-01-30基金项目:2021年度中国-东盟职业教育研究资助经费重点课题“老挝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项目编号:ZGDMKT2021D005)。
中国与老挝的经济贸易合作作者:张天桂来源:《商场现代化》2021年第12期摘要:随着中国-东盟FTA的建成升级、“一带一路”共建倡议的落地实施、澜湄合作的快速推进、中老经济走廊的加速建设,中国与老挝的“变陆锁国为陆联国”战略加快对接,经贸合作稳步发展,业已成为老挝的第二大货物贸易伙伴、第一大外资来源地。
2019年4月双方签署构建“命运共同体行动计划”,中老关系开启新时代,经贸合作亦展现出更强劲动力、更广阔前景。
关键词:老挝;经济贸易;合作;中老经济走廊1997年7月加入东盟的老挝,是东盟唯一的内陆国家,经济发展饱受“陆锁国”困扰。
作为与中国山水相连、边界线长508公里、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友好邻邦,老挝不仅是最早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之一,还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首批创始成员国。
随着中国-东盟FTA(简称CAFTA)的建成升级、“一带一路”共建倡议的落地实施及其与老挝的“变陆锁国为陆联国”战略的加快对接、澜湄合作的快速推进和中老经济走廊的加速建设,中国与老挝的经贸合作稳步发展,业已成为老挝的第二大货物贸易伙伴、第一大外资来源地。
2019年4月双方更以党的名义签署构建“命运共同体行动计划”,中老关系开启新时代,经贸合作亦展现出更强劲动力、更广阔前景。
一、老挝经济概况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老挝2010年至2019年按现价美元计算的GDP由71.28亿美元至181.74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11%,人均GDP由1140.60美元至2534.90美元、年均增长率为9.3%;以图表集法衡量的按現价美元计算的人均GNI,由1000美元增至2570美元,隶属中低收入经济体;国家贫困线之下的人口,由24%下降为2018年的18.3%。
据东盟秘书处统计,老挝2010年到2019年货物贸易进出口额的年均增长率为13.4%、从37.45亿美元至116.07亿美元,其中出口的年均增长率为13.2%、从19.09亿美元至58.09亿美元,进口的年均增长率为13.6%、从18.37亿美元至57.97亿美元;服务贸易进出口额从7.74亿美元至24.32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13.6%,其中出口从5.11亿美元至11.79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9.7%,进口从2.63亿美元至12.53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18.9%。
老挝矿产资源及其相关投资政策老挝位于中南半岛的东北部,是一个资源相对较为丰富的国家。
主要的矿产资源包括金、锡、铜、铁、煤炭、钾、锌等。
这些矿产资源的开发对于老挝的经济建设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首先,老挝的金矿资源非常丰富。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老挝境内至少有500多个金矿点,其中大部分尚未得到开发。
目前,老挝的金矿主要集中在北部省份,如伊喀,纳山,乌多姆赛省等地。
这些地区的金矿资源潜力巨大,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
其次,老挝的锡矿资源也十分丰富。
老挝位于东南亚锡生产区的重要位置,拥有世界上最大的软锡石矿藏之一、主要的锡矿产区位于老挝中南部的占色省和沙拉万省,其中占色省被誉为“世界锡都”。
在这些地区,企业可以进行锡矿石的开采和加工,从而实现资源的价值转化。
此外,老挝的铜矿、铁矿、煤炭、钾盐等矿产资源也具有一定的开发潜力,但相对金矿和锡矿来说开发程度较低。
为了促进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吸引外国投资,老挝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投资政策和法规。
首先,老挝享有矿产资源的国有权,外国投资者在矿产资源开发中必须与老挝境内企业合作,并根据相关规定的条件和程序进行开发。
其次,外国投资者可以通过在老挝设立法人实体或与老挝企业进行合资合作的方式进行投资。
此外,老挝政府还为矿业企业提供了征收税收、关税优惠和外汇管理等方面的支持和便利。
然而,老挝的矿业投资仍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老挝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交通、电力和水资源等供应不足,给矿业投资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其次,老挝政府的监管能力有限,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矿业投资者面临着较高的法律风险。
此外,缺乏专业的人才和技术也限制了矿业投资的发展。
因此,老挝政府需要加强对矿业投资的支持力度,推进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法律法规的完善,提高监管能力,并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吸引更多的外国投资,促进矿业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推动老挝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老挝已成为中国在全球第八大投资目的地国。
我国企业在老挝的重要投资项目涉及经济合作区、铁路、电网、水电站、房地产和通信卫星等多个领域。
一、老挝概况基本情况老挝是位于中南半岛北部的内陆国家,北邻中国,南接柬埔寨,东临越南,西北达缅甸,西南毗连泰国。
2016年老挝人口总数为650万,国教为佛教,通用老挝语,国内社会环境较好。
老挝实行社会主义制度,人民革命党是该国唯一政党,坚持“少树敌、广交友”的外交政策,保持同越南的特殊团结友好关系,加强与中国全面战略合作,与东盟国家睦邻友好,积极争取国际经济和技术援助。
老挝已同138个国家建交,并于1997年7月加入东盟。
老挝有丰富的矿产、水力、森林资源,开发潜力大。
老挝经济规模小,以农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没有重工业;服务业基础薄弱,起步较晚。
执行革新开放政策以来,老挝服务业取得很大发展,尤其是旅游业,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兴产业。
农业、水电业、矿业和旅游业均是老挝经济的优势产业。
经济状况老挝的经济形势总体比较平稳。
近些年来均能保持中高速增长,其中投资和私人消费是主要增长动力,通胀压力不大,失业率总体较低。
2016年老挝经济增速为7.02%,这一增长水平不仅大大高于全球平均增速,也领先于亚洲新兴经济体6.5%的平均水平。
未来老挝仍有保持中高速增长的潜力。
金融环境方面,存贷款利差较大,贷款利率从2014年的19.2%下调至2016年的18.0%,存款利率从2014年的3.1%下调至2.0%。
M2增速处于较高水平,但近年均逐渐回落,2016年已降至12.1%。
财政收支方面,从2012年开始出现财政赤字,且规模逐渐增大,预算赤字、内外负债已成为其可持续发展的负面因素。
贸易及国际收支方面,经常账户大额逆差,国际储备处于较低水平,目前仅能覆盖2.6个月的进口需求。
外债规模较大,但短期外债占比较低,风险相对可控。
政策环境发展规划方面,老挝于2016年1月通过了2030年愿景规划、第八个五年(2016年至2020年)社会经济发展计划等。
中国在老挝直接投资面临的优势与劣势【摘要】中国在老挝直接投资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劣势。
优势方面,中国与老挝有着历史上的友好关系,政治互信程度高,有利于投资合作的顺利进行。
老挝地处东南亚,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节点,中国投资可以帮助老挝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
中国在老挝直接投资也面临一些挑战,比如文化差异和语言障碍,可能影响合作的顺利进行。
中国在老挝直接投资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但需要克服一些困难和挑战。
在双方共同努力下,相信中老投资合作将取得更大的成就,为两国带来更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中国、老挝、直接投资、优势、劣势、背景介绍、总结。
1. 引言1.1 背景介绍老挝是一个低收入国家,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对外资有着较高的依赖度。
中国作为老挝最大的投资来源国之一,其在老挝的直接投资逐渐增长。
中国在老挝的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建设、能源、农业等领域,为老挝当地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推动力。
中国在老挝的直接投资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难。
老挝的政治环境相对不稳定,法制建设不完善,投资风险较高。
老挝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交通相对不便利,也会给投资者带来一定的困扰。
中国在老挝的直接投资既面临着诸多机遇,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随着老挝政治环境的稳定,经济的发展,中国在老挝的投资合作有望取得更大的进展。
2. 正文2.1 中国在老挝直接投资的优势在近年来,中国在老挝的直接投资持续增长,表现出一系列明显的优势。
中国在老挝的直接投资规模较大,涉及领域广泛。
中国在老挝的投资涵盖了能源、基础设施、农业、旅游等多个领域,为老挝经济发展带来了重要的支持。
中老两国在政治关系稳定的基础上进行投资合作,相互信任程度高。
这为中国企业在老挝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治环境和合作基础。
老挝的地理位置优越,与中国地缘相近,便利了双方的经贸合作与投资往来。
老挝的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为中国企业在当地投资提供了成本优势。
老挝政府对外商投资给予了一定的政策支持和优惠待遇,这也为中国企业在老挝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挝”现状,带你看看⼀个真实的⽼挝1,⽼挝是⼀个位于东南亚的内陆国,与中国、柬埔寨、越南、缅甸、泰国交界,全国分为17个省和⼀个直辖市,国⼟⾯积23.68万平⽅公⾥,⼈⼝约723万。
2,⽼挝的⼯业基础⽐较薄弱,主要以农林业为主,境内80%为⼭地和⾼原,且多被森林覆盖,只能发展⽊材产业。
⽼挝的农业⽤地⾯积不多,不⾜该国总⾯积的五分之⼀,农作物主要有⽔稻、⽟⽶、薯类、咖啡、烟叶、花⽣、棉花等。
3,⽼挝也实⾏普及了12年义务教育,公⽴学校基本免费,但是教学质量不是太理想,⽽且⽼挝的⼤学很少,⼤部分学⽣⾼中毕业后,因为没有考上⼤学,就只能选择辍学,去国外留学的学⽣占⽐⾮常少。
4,万象是⽼挝的⾸都,也是该国的第⼀⼤城市,与泰国隔河相望,⾯积3920平⽅公⾥,⼈⼝约90多万,其中有很多华侨,⼤多数华侨都是祖辈定居在这⾥的。
万象的GDP主要来⾃于轻⼯制造业,当地的花布绸缎、银器饰品较为有名,很多游客来这⾥游玩,都会购买当做纪念品。
5,万象虽然是⽼挝的⾸都,但是当地⼈⼝并不多,街上的汽车也⽐较少,本地居民出⾏都喜欢骑摩托车,或者坐三轮,在上下班⾼峰期间,也会产⽣拥堵的情况。
万象的⼤部分街道⽐较窄⼩,也很复杂,外地游客去到那⾥,拿着地图也容易迷路。
6,⽡岱国际机场,是万象唯⼀的国际机场,距离市中⼼约3公⾥。
因为不远,所以乘车⾮常的⽅便,机场外有很多的出租车和三轮车。
建议乘坐三轮车,价格便宜,视野开阔,呼吸新鲜的空⽓,感受万象的美丽。
7,⽼挝属热带、亚热带季风⽓候,每年的5⽉⾄10⽉为⾬季,⾬量充沛,⼀般年份降⽔量约为2000毫⽶。
11⽉⾄次年4⽉为旱季,年平均⽓温约26℃。
8,⽼挝的医疗条件相对落后,虽说也实⾏了公费医疗制度,但是缺少先进的设备和医疗技术⼈员,因此每年⽼挝有不少的患者选择到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就医。
9,⽼挝的⼈均⼯资并不⾼,当地⼈主要从事农业、轻⼯业的⼯作,平均⽉薪在1000元⼈民币左右。
从事农业的主要就是种植⽔稻,因为⽓候环境特殊,阳光、⽔源充⾜,当地的⽔稻都是⼀年三熟的居多。
中国矿业在老挝投资的现状与法律风险分析1. 引言1.1 矿业投资背景矿业作为我国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一直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鼓励。
随着国内煤炭、铁矿等矿产资源的消耗,中国企业开始将目光投向海外,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老挝作为中国在“一带一路”倡议中的重要合作国家之一,其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投资环境吸引了大量中国矿业企业的关注和投资。
中国矿业在老挝投资的背景是双方资源互补、政策支持和合作共赢的结果。
随着双边合作的不断深化,中国矿业在老挝的投资规模和影响力也将进一步扩大。
1.2 老挝矿业现状老挝位于东南亚地区,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包括金、铜、铝、锡、铁、煤等。
矿业是老挝的主要经济支柱之一,对国家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根据老挝政府发布的数据,矿业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0%以上,是老挝最大的外汇收入来源之一。
目前,老挝的矿业开发主要由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合作进行。
国有企业主要负责大型矿业项目的开发,而外资企业则参与了许多小型矿业项目的投资和运营。
老挝政府积极推动矿业开发,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来吸引更多的外资进入矿业领域。
尽管老挝的矿业资源丰富,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其中包括环境保护、劳工权益保护、合同纠纷等方面的风险。
老挝政府已经意识到这些问题的存在,并正在采取措施来加强监管和规范矿业开发行为。
老挝矿业现状积极向好,但也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来规范矿业开发,保护环境和劳工权益,确保矿业投资的可持续发展。
1.3 中国矿业在老挝投资背景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矿业国家之一,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强大的矿业实力。
随着国内资源开发日益遇到困难和挑战,中国矿业企业纷纷将目光投向海外,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
老挝作为中国在东南亚地区的重要合作伙伴,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潜在的投资机会,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中国矿业企业前来投资。
中国矿业在老挝投资背景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老挝拥有丰富的金属矿产资源,包括锡、铜、铅、锌等,这些资源对中国矿业企业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东南亚各国gdp排名一、东南亚各国经济排名(按GDP总量排名):东南亚有11个国家,只有一个发达国家,大部分贫穷落后,但是他们各自也有自己的优势。
东南亚十一个国家是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越南、泰国、缅甸、菲律宾、柬埔寨、老挝、文莱和东帝汶。
按经济总量来排名介绍:1、印度尼西亚印度尼西亚是东南亚大国,印度尼西亚国土面积约191.36万平方公里,由约17500个岛屿组成,是全世界最大的群岛国家,被称为“万岛之国”,疆域横跨亚洲及大洋洲。
人口约2.68亿,在世界排名第四。
印度尼西亚2020年GDP为1.06万亿美元,人均GDP为3951美元,我国人均GDP为10504美元,他们人均GDP约为我国的40%。
印尼的农业、轻工业、采矿业和服务业是支柱产业。
印度尼西亚大部分人从事农业耕作,盛产作物有棕榈油、橡胶、咖啡、可可等。
印尼林业资源丰富,渔业资源丰富。
印尼制造业主要是中低端制造业,制造业在产生总值中占比19.8%,我国约是27%。
印尼制造业供应链不完善,制造业主要有纺织、钢铁、小型机械、汽车、造纸、化工、橡胶加工、服装鞋帽、食品饮料等。
像电子产品、重工机械、智能化产品需要进口。
印尼采矿业资源丰富,主要的矿产品有锡、铝、镍、铁、铜、锡、金、银、煤等。
印尼每年出口矿产资源赚了很多外汇。
印尼油气资源丰富,石油储量13.1亿吨,天然气储量约5万亿立方米。
石油开采基本依靠外国石油公司。
印尼的油气只能自给自足,出口很少,有时进口石油。
2、泰国泰国位于中南半岛中部,面积51.3万平方公里,人口约6900万。
泰国2020年GDP为5092亿美元,人均GDP为7380美元,我国人均GDP为10504美元,他们人均GDP约为我国的73%。
泰国农业,农产品主要有稻米、玉米、橡胶、甘蔗、咖啡豆、棉花、棕油、椰子等。
泰国虽然不大,却是世界上稻谷和天然橡胶最大出口国之一。
泰国海域辽阔,是亚洲第三大海洋渔业国。
泰国制造业在生产总值中占比25.3%,我国是约是27%。
老挝煤炭开采情况汇报近年来,老挝煤炭开采行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
老挝地处东南亚地区,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这为煤炭开采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本文将对老挝煤炭开采情况进行汇报,以便更好地了解该行业的发展现状。
首先,老挝煤炭开采的规模不断扩大。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对能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因此,老挝政府加大了对煤炭开采行业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投资兴建煤矿,以满足国内外市场对煤炭的需求。
目前,老挝煤炭开采的规模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成为国家能源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老挝煤炭开采技术不断提升。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技术的创新,老挝煤炭开采技术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采用先进的设备和工艺,提高了煤炭开采的效率和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
同时,老挝政府也加大了对煤炭开采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大技术投入,提升煤炭开采的科技含量,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另外,老挝煤炭开采的环境保护工作也得到了加强。
煤炭开采对环境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老挝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规范煤炭开采企业的生产行为,保护生态环境,确保煤炭开采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企业也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减少煤炭开采对环境的影响,推动绿色矿山建设,促进煤炭开采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最后,老挝煤炭开采行业面临的挑战也不容忽视。
煤炭市场的波动、国际形势的变化、技术创新的压力等都给煤炭开采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因此,老挝煤炭开采企业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加强与国际接轨,提高产品质量,拓展市场,应对各种挑战,确保煤炭开采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总之,老挝煤炭开采行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我们相信,在政府的支持下,企业的努力下,老挝煤炭开采行业一定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老挝煤炭开采行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东南亚研究>2002年第1期柬埔寨、老挝政治经济发展现状许梅(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广州510632)[关键词]柬埔寨;老挝;现状[摘要】柬埔寨、老挝是东南巫地区最为贫穷落后的两个农业国。
一个长期受战争影响,政局动荡、经济落后;另一个地处内陆,基础薄弱。
因此,两国目前都把经济建设作为今后的主要任务来抓,尤其重视农业的发展。
老挝自80年代中期实行开放政策以来,政治经济环境有了较大改善。
柬埔寨自1993年大选后政治经济形势也开始好转,特别是1998年新一届联合政府成立后,政局日趋稳定,经济发展渐有起色,外交上正走向成熟。
2001年两国均制定了中长期发展规划,目标是缩小与东盟其他国家的差距,然而存在的问题也不少。
[中图分类号]D7335/334.o[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099(2002)01—0032—05力量较弱,在政治上尚不成气候。
总体来看,在洪柬埔寨森领导的人民党的控制下,柬埔寨政局呈现出相对一、政局日趋稳定,社会问题相对突出稳定的发展态势。
柬埔寨是一个长期战乱频仍,经济发展严重滞目前,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后,政治上极不稳定的国家,自1953年11月独立面:首先是社会治安问题。
柬埔寨反政府武装组织后的40年中,政权几经变更,政局异常动荡,直如“自由高棉运动”和“自由越南人”等,近两年到1993年5月。
柬埔寨在联合国监督下通过选举来活动十分频繁,他们背后有美国的暗中支持,并产生了联合政府。
然而,由于洪森与拉那烈之间因以泰国等邻近国家为基地,他们经常派遣武装分子权力之争引发了武装冲突,进而导致政权危机,柬潜入柬埔寨境内制造事端。
2000年11月底就发生埔寨局势一度趋于紧张,后在国际社会的多方斡旋了100多名武装分子潜入金边袭击柬埔寨国防部的下,经过西哈努克国王的全力调解,双方最终达成暴力流血事件,这对柬埔寨的国家安全构成了极大和解。
威胁。
其次是贪污腐败问题日趋严重,并直接涉及1998年11月,经过选举,洪森领导的人民党到高层,特别是军警部门和政府职能部门。
老挝煤炭现状分析报告最新引言老挝是一个资源贫乏的国家,且大部分资源尚未得到充分开发利用。
然而,近年来,老挝煤炭产业逐渐兴起,并成为该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本报告将对老挝煤炭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发展前景。
1. 老挝煤炭储量老挝煤炭储量主要分布于南部和北部地区。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老挝已探明煤炭储量约为50亿吨,其中大部分为褐煤和无烟煤。
这一储量在东南亚地区属于相对较大规模,为老挝煤炭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资源基础。
2. 煤炭开采和生产当前,老挝的煤炭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开采和生产技术相对较落后。
目前,主要的煤炭开采方式为露天开采,生产水平较低。
同时,老挝在煤炭加工和利用方面也存在技术不足和设备落后的问题。
大部分煤炭仍以原煤形式出口,低附加值产品比例较高。
3. 煤炭进口和出口老挝煤炭主要出口到邻国越南和泰国等地。
由于地理位置的优势,老挝与这些地区有良好的贸易合作关系。
然而,老挝煤炭出口规模相对较小,主要原因是开采和生产能力的限制。
同时,老挝也需要进口一部分煤炭用于国内能源消费,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
4. 煤炭环保和可持续发展老挝政府在煤炭产业的发展过程中重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尽管煤炭是一种不可再生能源,但老挝积极推动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减少对煤炭的依赖。
同时,老挝也加强了煤炭开采过程中的环境监管和治理,采取一系列措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5. 煤炭发展前景老挝煤炭产业的发展前景值得期待。
首先,老挝拥有丰富的煤炭储量,为长期发展提供了稳定的资源基础。
其次,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投资的增加,煤炭开采和生产水平将逐步提高,产品附加值也将逐渐增加。
最后,老挝政府积极推动清洁能源和可持续发展,将加大对煤炭环保治理的力度,促进煤炭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然而,老挝煤炭产业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老挝煤炭产业的技术和设备水平相对滞后,需要引进更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提高生产效率。
其次,老挝煤炭产业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相对较弱,需要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
老挝投资指导手册简介老挝位于东南亚,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潜力巨大的经济增长。
于此同时,老挝的经济环境、法律体系和商业文化也在逐渐改善和发展。
这使得老挝成为吸引外国投资者的热门目的地之一。
本文将为投资者提供一份关于在老挝进行投资的指导手册,帮助他们了解老挝的投资环境、投资机会和相关法律法规,从而更好地进行投资决策。
投资环境经济概况老挝是一个农业国家,农业占据着该国经济的重要地位。
然而,近年来老挝政府致力于吸引外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并积极推动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
这些努力使得老挝的经济增长率保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投资者。
投资优势老挝的投资优势包括其地理位置优势、资源丰富、政府承诺和支持外国投资、市场规模的潜力,以及较低的劳动力成本等。
此外,老挝的法律法规对投资者也给予了相对保护和扶持,为投资者提供了良好的投资环境。
投资机会老挝拥有丰富的投资机会,涵盖了各个行业和领域。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投资机会:旅游业老挝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景和世界遗产,成为了一个备受游客欢迎的旅游目的地。
投资者可以考虑在老挝投资旅游业,如酒店、度假村、旅行社等。
农业和农产品加工老挝的农业潜力巨大,投资者可以考虑在农业领域进行投资,包括农产品种植、畜牧业等,并将其加工成高附加值的农产品。
基础设施建设老挝政府致力于提升基础设施,包括道路、桥梁、电力等。
投资者可以考虑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进行投资,以支持老挝的经济发展。
矿产资源开发老挝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金、铜、煤炭等。
投资者可以考虑在矿产资源开发领域进行投资,利用老挝的矿产资源获取利润。
投资流程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前,需要了解老挝的投资流程和相关法律法规。
以下是老挝投资的一般流程:1.市场调研:投资者应该首先进行市场调研,了解目标领域的市场潜力和竞争情况。
2.注册成立公司:投资者需要在老挝注册成立公司,并获得相应的经营许可证。
3.寻求项目批准:投资者需要向相关政府部门提交投资申请,并获得项目批准。
老挝经济的概况 (一)概况老挝地处印支半岛内陆,人口少,工业基础薄弱,没有重工业,农业生产较落后,大片耕地闲置,工农业生产都满足不了国内需求,每年需从国外进口大量商品。近年来,老挝政府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大力发展水利设施,鼓励种植双季稻;工业方面积极推动生产进口替代产品、出口创汇的项目;大力发展旅游业。
1986年至1993年,1986年老党四大提出了经济革新设想,取消中央集中管理的体制,建立国家宏观下的市场经济体制,强调把农林业、工业与第三产业结合起来,优先发展农林业,允许和鼓励多种经济成分的存在和发展,加快经济机制转换,工业企业实行出售、租赁和股份制。在此时期,除少数维系国计民生的大型国有企业外,90%以上的工厂和企业转变了经营机制。
受1997年7月始于泰国的亚洲金融危机影响,老挝经济增长放缓,货币大幅贬值,国家财政拮据,外债增加。
2001年3月,在老挝人民革命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老党制定了今后5年、10年、20年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提出了加快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过渡,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的阶段性奋斗目标。即到2005年,争取半数贫困人口脱贫,基本解决毁林垦荒和种植鸦片的陋习,GDP增长接近6%,人均收入达500-550美元。到2010年,彻底解决毁林垦荒,完成贫困人口脱贫,GDP增长接近7%,人均收入达700-750美元。到2020年,推动社会经济健康发展,人口将增至830万,GDP增长达7%,人均收入将达1200-1500美元。
2000-2001年,老挝国内生产总值增长(GDP)达6.4%,人均GDP327美元,通膨率为8.6%.
【主要经济领域:】 1、农业老挝是一个农业国,地广人稀,潜在耕地面积800万公顷,实际耕地面积80万公顷,主要农作物是稻谷,其中糯稻占90%。稻谷种植面积占全国农作物种植面积的85%,主要分布在万象地区、沙湾拿吉省、沙拉湾省和占巴色省等,其中南部三省稻谷产量占总产量的40%。目前,老政府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加大农业投入,兴修水利,鼓励扩大旱稻种植面积,97-98年度,旱稻面积达5.3万公顷,旱稻产量21万吨。98年粮食产量达199.2万吨。 99年达227万吨,2000年达230.5万吨。 咖啡是老挝重要的出口农产品,质量优良,种植区主要分布在南部占巴色省、沙拉湾省和色贡省,98年咖啡出口1.8万吨,创汇2000万美元。其它农作物还有玉米、棉花、烟叶、甘蔗、茶叶、热带水果、豆类及其它根茎类作物等。
2、林业老挝森林资源十分丰富,森林覆盖面积达1120万公顷,占全国面积的48%,木材蓄积量12亿立方米。97-98年度,老伐木348万立方米,其中原木出口共810万美元。老挝有许多名贵木材和林产品,如桧木、柚木、花梨木、紫檀、红木、松木、安息香、松脂、葛藤、砂仁、胖大海、紫胶等。
3、矿业老挝矿藏资源丰富,但大多数矿藏未查明储量和品位。主要矿藏有锡、金、铁、铜、铝、锑、煤、宝石、钾盐、石膏等。其中甘蒙省有锡矿、川圹省有铁矿、琅勃拉邦有金矿、万象平原有钾盐、万象地区和沙湾拿吉省有无烟煤、沙湾拿吉省有石膏及铅等。
4、电力老挝地处中南半岛北部,境内多山,全国有20余条流程200公里以上的河流,其中最大的是纵贯老挝的湄公河,湄公河老挝段长1877公里,湄公河老挝段及其支流蕴藏着丰富的水电资源,据考察,湄公河60%以上的水力资源蕴藏在老挝,全国有60多个水头较好的地方可建水电站,装机容量可达 1800万千瓦。 目前,老挝已建成四个水电站,装机容量41万千瓦。南俄河水电站建在万象以北96公里的南俄河水库上,装机容量15万千瓦;在南部的色塞水电站,装机容量4.5千瓦;色拉拿水电站,装机容量0.5万千瓦;老挝的水电90%出口泰国,1998年全年,老售电收入达4960万美元。
老挝政府在同泰国政府签署2000年向泰售电150万千瓦协议的基础上,1996年6月两国政府又签订备忘录,即在2008年老将向泰售电总量提高至330万千瓦。
目前老挝政府采用BOT方式建成的水电站主要有:南吞欣本水电站,装机容量为21万千瓦,98年3月建成发电。
【南勒河水电站(NAMLRUK)】 电站位于赛宋蓬特区,装机容量6万千瓦,该项目为老政府项目,利用亚行和日本海外基金组织贷款,造价1.1亿美元,96年开工,计划2000年6月建成发电。 【会贺水电站(HOUAYHO)】 电站位于巴色以东125公里,装机容量15万千瓦,投资2.4亿美元,其中韩国大宇公司持股60%,老挝政府和一泰国公司各占20%股份,项目由大宇公司承建,94年开工,1999年建成发电。
【色便-色南诺水电站(XEPIEN-XENAMNOI)】 位于占巴色省北宋地区,装机容量39万千瓦,投资6.88亿美元,老政府持股35%,计划于2002年建成(已停止)。
【洪沙火电站(HONGSA)】 电站装机容量60万千瓦,投资方为泰、德公司,投资8.02亿美元,计划2000年完工(现已停止)。
【南吞2号水电站(NAMTHEUN2)】 电站装机容量109万千瓦,投资方由法国、意大利泰和泰国等公司组成,投资额11亿美元,老政府持股25%。目前有关项目的合同已签署6项,尚有购电和贷款合同待签。
5、服务业老挝自然旅游资源丰富,气候条件良好,空气清新,无污染,许多旅游资源尚待开发。现老只有万象、琅勃拉邦、川圹、沙湾拿吉、巴色等几个旅游点。1998接待外国游客达45万人,外汇收入7100万美元,全国共有268家旅舍、宾馆,4724个房间。1999-2000年是老挝的旅游年,来老游客约72万人。
6、工业老挝工业基础薄弱,没有重工业,现有工厂大部分是中小型企业和家庭式手工作坊,97-98年度工业手工业总产值为1494亿基普,比上年增长11.9%,其中加工工业增长11.8%,电力工业增长11.9%,矿业增长13.1%,化学工业增长6.1%,其中修理装配工厂、建材生产厂、小型加工厂和小型手工业类型企业有增加的趋势。
7、交通运输老挝无出海口,也没有铁路,国内交通主要靠公路和内河运输。1997年老挝有公路21620公里,其中沥青路面有3543公里,石子路6051公里,土路12026公里。 1997年,老挝全国商品运输总量为163.4万吨,其中陆路运输商品103万吨,占商品运输总量的63%,水路运输60.4万吨,占总量的37%,空中运输1200吨,占总量的0.1%。
老挝地理概况 老挝地处中南半岛北部,北与我国云南接壤,边界长710公里;东面越南为邻,边界长1957公里;西面和西北面分别和泰国、缅甸交界,边界线分别为 1730公里和230公里;南面与柬埔寨相接,边界长492公里。全国面积236800平方公里,是一个多山的内陆国家,有“印度支那屋脊”之称。
【地形】 老挝地形南北长东西窄,南北长1050公里,东西最宽处500公里,最窄处105公里。全境地势北高南低,西北向东南倾斜。全国分为上寮(北部)、中寮(中部)、下寮(南部)三部份。山地和高原占全国总面积的80%。境内著名山脉有:比亚山山脉、宋山山脉、来山山脉、鞘山山脉和赛富良山山脉(即长山山脉),其中比亚山海拔2817米,为老挝最高山峰。老挝境内山脉构成四大高原,即自北而南的会芬高原、镇宁高原、甘蒙高原和波罗芬高原。镇宁高原又称川圹高原,在上寮川圹境内,海拔2000-2800米,为老挝最高地区,有老挝“屋顶”之称;会芬高原在上寮,地跨川圹省东部和华潘省,海拔 2000米;甘蒙高原,在中寮的甘蒙省境内,海拔1000米;波罗芬高原在南部,地跨巴色省和阿速坡省,宽约96公里,长约80公里,面积10000多平方公里,海拔300-1000米之间。老挝的平原主要分布在万象以南的湄公河沿岸,较著名的有:万象平原、沙湾拿吉平原及巴色西南面的湄公河低地。在万象以北地区,流经老缅和老泰边境地区的湄公河及其支流沿岸有许多小盆地,即班班平原和查尔平原。查尔平原面积100多平方公里,是东部山地进入西部地区的门户。
【河流】 老挝全国有20多条流程200公里以上的河流,其中大的是纵贯全国的湄公河,湄公河全长4800公里,是世界第12大的河流,每秒流量达 15000立方米,流经中、缅、泰、老、柬和越,在老境内河段长1877公里,在老境内主要支流有南塔河、南乌江、南俄河、南吞河、宾非河、色贡河、宾汉河、色顿河、南卡定河、南坎河等13条。湄公河大多流经丘陵和平原地带,每年河水泛滥后,在两岸沉淀下一层肥沃的土壤,沿岸的冲积平原成为老挝的农业区。万象以北为湄公河上游,河床多石滩,水流湍急,万象以南河面转宽。湄公河老挝段水力资源丰富。
老挝人口概况 老挝是中南半岛国家中人口最少的国家,1970年全国人口总数约在300万人左右,1985年为358万人,1992年为436万人,1997年达485 万人,全国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0人,平均寿命51岁,首都万象市每平方公里138人。据1985年人口普查统计,老挝人口出生率为40%,人口死亡率 15%,人口自然增长率2.5%。现人口为550万(2002年)。
老挝人分为老龙族、老听族和老松族三大族系,三大民族可细分为68个民族,其中老龙族人口占总人口的70%或2/3,主要生活在平原和低地,其次是老听族占总人口的20%,生活在海拔3500米以下的山区,老松族占总人口的10%,生活在海拔3500米以上的山区。
老挝人中85%信奉佛教。 老挝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85%左右,主要劳动力(年龄20-59岁间)约占总人口的40%,19岁以下的占54%和60岁以上占6%。全国就业人员为2166501人,其中女姓1121230人,就业人员在各行业中所占比例如下:农业85.5%、行政机关0.4%、商业2.6%、服务业4%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