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期保值案例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836.00 KB
- 文档页数:35
西部矿业西部矿业参与期货市场的基本原则是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相结合,利用期货市场规避市场风险,坚持套期保值原则,不投机。
西部矿业参与期货市场遵循产品分类保值的思想,与实际业务匹配。
西部矿业参与期货市场效果的评价以产品总体的销售价格超越行业平均价为基准。
1、生产环节套保①自产矿的保值。
西部矿业自有矿山生产的矿产材料的生产成本是已知的,自产矿的保值要结合生产成本、全年利润目标以及中长期市场价格走势分析。
如:2008年上半年西部矿业自产矿虽然大多数时间处于盈利状态,但由于宏观经济周期处于下跌周期中,为了回避价格大幅下跌可能对西部矿业业绩带来风险,西部矿业决定充分利用价格波动的相对高点提前一个季度对下一个季度的产品销售进行保值,即在第一季度末完成了对第二季度产品的保值,在第二季度末完成了第三季度产品的保值,在第三季度末完成了对第四季度产品的保值。
在价格波动大、行情不好把握的时候可以不进行套期保值。
自产矿的成本是已知的,市场价格离成本越远,保值比例越低;市场价格靠近成本越近,保值比例加大。
②换矿保值。
西部矿业产出的矿产原材料金属含量比较高,是富矿,在市场上的销售价比其他矿贵。
从经济效益和各个成分配比的角度来看,都用自己的矿进行冶炼不合算,所以西部矿业一般卖一部分自己的矿,采购一部分贫矿。
例如锌冶炼的产能6万吨左右,锌精矿金属含量比较高,含锌量在48%-50%。
但自产矿含铅和铁的比例也比较高,铅和铁对锌的冶炼会有负面影响,所以要配含铁较低的外购矿,自产原材料与外购矿的比例是1:1。
自产矿内部核算按照市场价计算,考核矿山的利润;外部采购与供货商谈加工费。
换矿操作不大会在乎采购成本,因为西部矿业的富矿的出售价肯定高于其他矿的采购价,已经实现了一次对冲,也是成本已知,可以设定比较低的保值比例。
③纯加工保值。
冶炼产品的保值比例大于自产矿和换矿的保值比例。
因为冶炼产品的加工利润很薄,市场价格的波动很容易导致亏损的出现,及时利用期货市场锁定冶炼产品加工费有利于回避市场价格波动的风险。
套期保值经典案例十个案例一(成功)棕榈油的套期保值棕榈油在国完全是依赖进口的植物油品种,因此,国棕榈油的消费完全依赖于贸易商进口棕榈油到国销售。
国贸易商在采购棕榈油的时候,就面临着很大的不确定性。
因此,在国棕榈油期货推出之后,国贸易商就可选择在国卖出相应的棕榈油期货合约进行卖出保值。
2007年10月10日,国某棕榈油贸易商,在国棕榈油现货价格为8270元/吨的时候与马来西亚的棕榈油供货商签定了1万吨11月船期的棕榈油定货合同,棕榈油CNF价格为877美元,按照当日的汇率及关税可以计算出当日的棕榈油进口成本价在8223元/吨,按照计算可以从此次进口中获得47元/吨的利润。
由于从定货到装船运输再到国港口的时间预计还要35天左右,如果价格下跌就会对进口利润带来很大的影响。
于是,该贸易商于10月10日在国棕榈油期货市场卖出12月棕榈油合约1000手进行保值,成交均价为8290元/吨。
到11月15日,进口棕榈油到港卸货完备,该贸易商卖到10000吨棕榈油现货,价格为7950元/吨;同时在期货市场上买入1000手12月棕榈油合约进行平仓,成交均价为7900元/吨。
通过此次保值,该贸易商规避了棕榈油市场下跌的风险,保住了该贸易商的47元/吨的进口利润并从期货市场额外获得了70万元赢利。
但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卖出套期保值关键在于销售利润的锁定,其根本目的不在于赚多少钱,而在于价格下跌中实现自我保护。
如果企业没有参与套期保值操作,一旦现货价格走低,他必须承担由此造成的损失。
因此,卖出套期保值规避了现货价格变动的风险,锁定了未来的销售利润。
案例二(失败)铝套期保值第二电缆厂客户该客户是市第二电缆生产企业,是制造电线电缆的专业厂家,集科研、生产于一体的大型股份制企业,主要生产高、中、低压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PVC绝缘电力电缆、安全清洁电缆(环保型)、耐火和阻燃电缆等十多个品种。
为了避免铝价上涨导致生产成本增加,该企业长期在期货市场进行买期保值,并在我营业部期货账户上持有期铝多头头寸。
套期保值案例分析套期保值是一种风险管理策略,旨在通过期货、期权等衍生金融工具来对冲现货市场的价格波动风险。
下面是一个典型的套期保值案例分析:某农产品加工企业,每年需要购买大量的小麦作为原料。
由于小麦价格受多种因素影响,波动较大,企业面临原材料成本上升的风险。
为了锁定成本,企业决定采用套期保值策略。
1. 企业分析了小麦价格的历史波动情况,预测未来一年内小麦价格可能会上涨。
为了锁定采购成本,企业决定在期货市场上进行套期保值操作。
2. 企业选择了与现货市场小麦品质、交割月份等条件相匹配的期货合约。
在期货市场上,企业以当前的期货价格卖出了与所需小麦数量相等的期货合约。
3.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麦现货价格果然出现了上涨。
企业在现货市场上以较高的价格购买了所需的小麦。
同时,期货市场上的小麦期货价格也同步上涨。
4. 企业在期货合约到期时,通过平仓操作,将期货合约以较高的价格卖出,从而获得了期货市场的盈利。
5. 期货市场的盈利部分抵消了现货市场上小麦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增加,实现了套期保值的目的。
6. 通过套期保值,企业成功锁定了小麦的采购成本,避免了因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保证了企业利润的稳定性。
7. 企业在套期保值操作中,还需要注意期货合约的流动性、交割规则等因素,以确保套期保值策略的顺利实施。
8. 此外,企业还需要定期评估套期保值策略的效果,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套期保值策略,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
通过上述案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套期保值是一种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能够帮助企业规避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保持经营的稳定性。
然而,套期保值也需要企业具备一定的市场分析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以确保套期保值策略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套期保值案例分析(⼀)商品期货套期保值案例分析1.买⼊套期保值交易者先在期货市场上买⼊期货合约,其买⼊的商品品种、数量、交割⽉都与将来在现货市场上买⼊的现货⼤致相同。
保值结束时,如果现货市场价格真的出现上涨,他虽然在现货市场上以较⾼的现货价格买⼊现货商品,但此时在期货市场上可对冲平仓⽽获利,⽤这部分盈利可弥补因现货市场价格上涨所造成的损失,从⽽完成了买⼊保值交易。
案例4-2-1某铝型材⼚的主要原料是铝锭,2006年3⽉,铝锭的现货价格为14500元/吨,该⼚根据市场供求关系变化,认为3个⽉后铝锭的现货价格将要上涨,为了规避3个⽉后购进500吨铝锭时价格上涨的风险,该⼚决定进⾏买⼊套期保值,以14750元/吨的价格买⼊500吨6⽉份到期的铝锭期货合约。
6⽉份铝锭价格上涨到15500元/吨,期货价格也涨到15750元/吨,这时,该铝型材⼚的保值状况如表4—3所⽰。
表4—3买⼊套期保值实例(买⼊后价格上涨)市场时间现货市场期货市场3⽉份价格为14500元/吨,但由于资⾦和库存的原因没有买⼊铝锭以14750元/吨的价格买进500吨6⽉份到期的铝锭期货合约6⽉份在现货市场上以15500元/吨的价格买⼊500吨铝锭以15750元/吨的价格将原来买进的500吨6⽉份到期的铝锭期货合约平仓盈亏6⽉初买⼊现货⽐3⽉初多⽀付1000元/吨的成本期货对冲盈利1000元/吨该铝型材⼚6⽉份实际购进铝锭的价格仍然是14500元/吨,即实物购进价15500元/吨减去期货盈利的1000元/吨,规避了铝锭价格上涨的风险。
假如6⽉初铝锭的价格不涨反跌,现货、期货都下跌了1000元/吨,则铝型材⼚的套期保值结果如表4—4所⽰。
表4—4买⼊套期保值实例(买⼊后价格下跌)市场时间现货市场期货市场3⽉份价格为14500元/吨,但由于资⾦和库存的原因没有买⼊铝锭以14750元/吨的价格买进600吨6⽉份到期的铝锭期货合约6⽉份在现货市场上以13500元/吨的价格买⼊500吨铝锭以13750元/吨的价格将原来买进的500吨6⽉份到期的铝锭期货合约平仓盈亏6⽉初买⼊现货⽐1⽉初少⽀付1000元/吨的成本期货对冲亏损1000元/吨该铝型材⼚6⽉份铝锭的实际进价成本仍然为14500元/吨,即⽤现货市场上少⽀付的1000元/吨弥补了期货市场上亏损的1000元/吨,实际购进价为13500 1000=14500元/吨。
套期保值经典案例十个案例一(成功)棕榈油的套期保值棕榈油在国内完全是依赖进口的植物油品种,因此,国内棕榈油的消费完全依赖于贸易商进口棕榈油到国内销售。
国内贸易商在采购棕榈油的时候,就面临着很大的不确定性。
因此,在国内棕榈油期货推出之后,国内贸易商就可选择在国内卖出相应的棕榈油期货合约进行卖出保值。
2007年10月10日,国内某棕榈油贸易商,在国内棕榈油现货价格为8270元/吨的时候与马来西亚的棕榈油供货商签定了1万吨11月船期的棕榈油定货合同,棕榈油CNF价格为877美元,按照当日的汇率及关税可以计算出当日的棕榈油进口成本价在8223元/吨,按照计算可以从此次进口中获得47元/吨的利润。
由于从定货到装船运输再到国内港口的时间预计还要35天左右,如果价格下跌就会对进口利润带来很大的影响。
于是,该贸易商于10月10日在国内棕榈油期货市场卖出12月棕榈油合约1000手进行保值,成交均价为8290元/吨。
到11月15日,进口棕榈油到港卸货完备,该贸易商卖到10000吨棕榈油现货,价格为7950元/吨;同时在期货市场上买入1000手12月棕榈油合约进行平仓,成交均价为7900元/吨。
通过此次保值,该贸易商规避了棕榈油市场下跌的风险,保住了该贸易商的47元/吨的进口利润并从期货市场额外获得了70万元赢利。
但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卖出套期保值关键在于销售利润的锁定,其根本目的不在于赚多少钱,而在于价格下跌中实现自我保护。
如果企业没有参与套期保值操作,一旦现货价格走低,他必须承担由此造成的损失。
因此,卖出套期保值规避了现货价格变动的风险,锁定了未来的销售利润。
案例二(失败)铝套期保值郑州第二电缆厂客户该客户是郑州市第二电缆生产企业,是制造电线电缆的专业厂家,集科研、生产于一体的大型股份制企业,主要生产高、中、低压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PVC绝缘电力电缆、安全清洁电缆(环保型)、耐火和阻燃电缆等十多个品种。
为了避免铝价上涨导致生产成本增加,该企业长期在期货市场进行买期保值,并在我郑州营业部期货账户上持有期铝多头头寸。
套期保值案例分析例题1. 案例背景公司A是一家进口家具销售公司,主要经营欧美品牌家具。
由于汇率的波动,公司A在进口家具时面临着汇率风险。
为了降低汇率风险带来的损失,公司A考虑采取套期保值策略。
2. 套期保值策略的选择为了选择合适的套期保值策略,公司A首先需要分析自身的汇率风险敞口。
通过对过去一段时间的进口数据进行分析,公司A发现每个季度的家具进口金额约为100万美元。
公司A预计未来一年的进口金额也会保持相似的水平。
公司A进口家具的交易方式为预付货款,并选择了一个固定的交货日期。
考虑到这些因素,公司A决定采用远期外汇合约进行套期保值。
3. 套期保值合约的选择公司A联系了多家银行,咨询其提供的远期外汇合约条件。
最终,公司A选择了一家银行提供的远期外汇合约,合约金额为100万美元,合约期限为3个月,汇率为1美元兑换7人民币。
4. 套期保值效果分析在合约生效后的3个月期间,汇率波动如下:•第1个月:汇率上涨,1美元兑换7.2人民币•第2个月:汇率下跌,1美元兑换6.8人民币•第3个月:汇率回升,1美元兑换7.1人民币在这段期间,公司A进行了100万美元的家具进口业务。
由于采取了远期外汇合约进行套期保值,公司A无论汇率上涨还是下跌,都将以合约中规定的汇率进行结算。
根据实际情况,公司A在第1个月结算时,支付了7.2 * 100万 = 720万人民币;第2个月结算时,支付了6.8 * 100万 = 680万人民币;第3个月结算时,支付了7.1 * 100万 = 710万人民币。
通过套期保值,公司A避免了由于汇率波动带来的成本增加或收益损失。
最终,公司A在这段期间的成本为720 + 680 + 710 = 2110万人民币。
5. 套期保值的优缺点分析套期保值的优点在于可以降低汇率风险带来的损失。
公司A通过采用合适的远期外汇合约,无论汇率上涨还是下跌,都能以合约中规定的汇率进行结算,确保了进口成本的稳定性。
然而,套期保值也存在一些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