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正大缓控释肥在小麦上的应用效果初探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4
缓/控释肥料在小麦上的应用与展望指导老师:王宜伦组员:魏素君王巧艳刘茜楠林亚蒙牛玉杰李飞(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资环08-2班)摘要:本文综述了国内有关缓/控释肥在小麦上的应用效果,分析表明:与等养分量常规施肥相比,不同缓/控释肥在不同土壤上使小麦增产3.4%~28.12%,氮磷钾肥利用率分别提高6.18%~11.57%,5.6%~17.52%,8.35%~47%,还可提高小麦籽粒粗蛋白、湿面筋含量。
针对缓/控释肥价格较高,农民认识不足及缺乏小麦专用缓/控释肥等问题,提出了降低生产成本、加强缓/控释肥的宣传和研发小麦专用缓/控释肥新品种等发展方向。
应针对不同产量水平、不同小麦品种的养分需求特性,大力研制和推广小麦专用缓/控释肥。
关键词:缓控释肥;小麦;产量;品质;肥料利用率;展望小麦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河南省小麦种植面积多达约7865万亩,保证小麦的产量与品质对养活我国近14亿人口有重大意义,同时对我国经济发展也有重大影响。
缓/控释肥养分释放慢,肥效稳而持久,减少氮素挥发、淋失及反硝化脱氮损失,提高了肥料利用率,能满足小麦生育期对养分的需求,可减少施肥次数,节省人力财力;面对日益突出的粮食安全与环境问题,缓/控释肥的应用已成为今后肥料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目前,有关缓/控释肥在小麦上应用的研究已有许多报道。
本文从缓/控释肥对小麦产量、品质、肥料利用率和环境的影响等方面的应用效果进行概述,针对缓/控释肥在小麦上应用推广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小麦专用缓/控释肥的发展方向,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推动缓/控释肥在小麦生产中的应用,实现小麦的高产优质高效施肥。
1 缓/控释肥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缓/控释肥作为新型肥料,对小麦产量提高具有明显作用。
刘光荣[1]等在潮土上施用缓/控释肥比习惯施肥增产8.5%。
阎翠萍[2]等研究了自研缓释肥(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提供)和德国缓释肥料2号(N16+P8+K12)在旱地上的肥料效应,比习惯用肥平均增产21.5%。
缓释肥在麦茬水稻上应用的效果陈叶平;金国强;方文英【摘要】施600 kg·hm-2金正大水稻缓释肥(纯N,P2O5,K2O含量为23%,11%,12%)作基肥,150 kg·hm-2尿素作分蘖肥的1基1追施肥法,与农民习惯施肥法比较,不仅水稻略有增产,增加的收益基本能与因缓释肥价格高而增加的成本相抵,效益不下降,而且施肥次数减少2次,可以降低施肥劳动强度,化肥纯氮投入下降21.1%,省工减肥效果十分明显.【期刊名称】《浙江农业科学》【年(卷),期】2016(057)005【总页数】2页(P637-638)【关键词】缓释肥;水稻;效果【作者】陈叶平;金国强;方文英【作者单位】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浙江杭州310020;杭州市余杭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浙江杭州310020;杭州市余杭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浙江杭州31002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11水稻是浙江省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常年播种面积83.3万hm2,占全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66%,产量常年在600万t左右,占全省粮食总产量的79%[1]。
目前,水稻生产中所用的肥料基本为速效肥料。
常用的速效肥料肥效期短,生产上必须通过多次追肥,才能满足作物整个生育期对养分的需求。
在施肥技术上一般是推行1基(肥)多追(肥)的水稻分次施肥技术,普遍有基肥、分蘖肥、壮蘖肥、穗肥、粒肥等,存在施肥次数多,费工费时,劳动生产效率低,农民不易掌握其技术要点等局限[2]。
施肥成为水稻栽培中最不容易掌握的技术,农民往往施肥过量,造成群体过大,成穗率低,或是后期施肥过重造成贪青、倒伏等。
水稻缓释肥是在水稻专用肥的基础上,采用天然植物及其衍生物、作物营养添加剂和肥料增效长效剂等制成复合包膜材料,通过混合工艺研制而成的新型复混肥料。
由于具有缓释性,因而实现了肥料养分释放与水稻营养吸收需求基本同步[3]。
一般认为,缓释肥料能减缓养分释放速率,施用缓释肥能实现作物一次性施肥,从而简化施肥技术,降低施肥劳动强度,减少施肥成本,提高肥料利用率,并减轻养分流失造成的环境污染[4]。
“金正大”缓控释肥料试验报告1 试验基本情况试验时间:2011年4月-2011年10月。
试验地点:农安县开安镇万来村6社王宝昌家,地块名称西地。
供试土壤:土壤类型:土类:黑钙土,亚类:石灰性黑钙土,土属:黄土质石灰性黑钙土,土种:厚腐黄土质石灰性黑钙土。
土壤质地:壤质,土层厚度在40厘米;土壤无障碍因素;地形部位:岗平地;前茬种植玉米,品种:先玉335,产量每亩810公斤;土壤PH值7.7,有机质2.71%,碱解氮146mg/kg ,速效磷27.6mg/kg,速效钾133mg/kg。
2 供试肥料及作物试验肥料:金正大(N-P2O5-K2O =23-8-8);隆源牌复合肥(N-15P2O5-15 K2O-15);隆源复合肥(N-P2O5-K2O=28-15-12);过石(P2O5-12%);氯化钾(P2O5-60%);二铵(N-P2O5 =16-46)。
供试作物:玉米先玉508,生育期128天。
3 2011年生产管理5月5日打垄,5月10日播种,人工等距点种,5月14日用阿特拉津对乙草胺进行化学除草,6月24日追肥封垄。
4 试验设计试验处理:设4个处理,三次重复,试验小区随机排列,小区面积62.5m2。
说明:小区面积62.5?O、垄宽0.65米、8垄区、小区长12米、三次重复,处理2追尿素365公斤/垧。
小区株数360株。
播种时每公顷带100公斤二铵做口肥。
5 测产方法秋收时每个小区取15平方米,先称其鲜重,算出每穗平均重量,再算出10穗重量,据此重量选取有代表性的10穗进行考种测产,测产时分别测定穗长、秃尖、穗行数、行粒数、百粒重。
称其考种穗粒总重折亩产(折含水14%)后进行方差分析。
6 试验结果与分析6.1 不同处理对玉米物候期的影响6.2 不同处理对玉米生物学性状的影响6月16日从调查结果看处理4(无肥区)株高最高和茎粗最粗,处理2(底肥+追肥)次之,处理1(金正大缓控释肥和处理3(隆源高氮复合肥)最差。
小麦缓释肥田间肥效试验
小麦缓释肥是一种能够逐渐释放肥料,促进作物生长的肥料,能够提高农作物的生长
速度和产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本次试验旨在探究小麦缓释肥对田间肥效的影响。
试验选取位于大田镇的一块大小为2000平方米的小麦种植区域。
首先在试验区域内
进行土壤测试,测试结果如下:土质为中性土壤,pH值为6.8,有机质含量为1.2%,全氮含量为0.08%,全磷含量为0.05%,全钾含量为0.25%。
试验设计分为两组。
其中实验组使用小麦缓释肥,对照组使用普通复合肥。
两组均按
照种植要求进行撒施,喷灌水分,保证同样的生长环境。
试验期间对两组小麦进行了定期的监测和评估。
通过测量小麦株高、叶片数、茎粗等
指标,发现实验组小麦的生长状态十分良好,株高高于对照组,叶片也比对照组稍多一些,茎粗也比对照组稍大。
同时在成熟期的产量方面,实验组的收成要高于对照组。
此外进行土壤测试,发现小麦缓释肥能够使土壤中的有机质、全氮、全磷及全钾等养
分浓度都要高于对照组。
表明小麦缓释肥是有助于改善土壤养分状况的。
丰收的喜悦金正大缓控释肥高产示范观摩会侧记
苏华
【期刊名称】《中国农资》
【年(卷),期】2011(000)10X
【摘要】<正>"用了这个肥料,作物前期不旺长,中期养分足,后期不脱肥,还不用追肥……"9月下旬,金正大缓控释肥高产示范观摩会先后在安徽临泉和河南原阳等地召开,该公司生产的缓控释肥系列产品在各种作物上的显著肥效赢得了当地农民朋友和经销商的现场称赞。
【总页数】2页(P102-103)
【作者】苏华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145.6
【相关文献】
1.“硝基双效”助力“高产小麦”“邮企合作”深耕“三农服务”——金正大联合河南、山东邮政召开硝基双效肥万亩高产示范方观摩会 [J], 陈熙
2.金正大缓控释肥助推“种肥同播”技术推广——2011年全国缓控释肥示范推广工作会议侧记 [J], 于江灵
3.田间地垄上的完美演绎——金正大缓控释肥高产示范观摩会见闻 [J], 华文
4.春旱年头喜获丰收——河北省缓控释肥小麦示范推广现场侧记 [J], 郑敏;张琴
5.麦浪激荡着丰收的喜悦——金正大控释肥小麦试验示范效果显著 [J], 高海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型环保缓释肥料在小麦作物上的应用效果分析摘要:为了对小麦等作物的生长和产量进行研究和提升,可以采用新型环保缓释肥料来对氮元素的利用率以及小麦等作物的产量进行探究,不断的深入探索新型环保缓释肥料在小麦等作物上的应用提升,并且观察新型环保缓释肥料的实际使用效果。
开展了根据小麦等作物为主的实验基地,通过实际的实验证明,可以发展使用新型环保缓释肥料更好的提升小麦等作物的产量以及氮元素的利用率,并且可以很好的降低氮元素的挥发,减弱了施肥对环境的不好影响,对于生态和环境都有着非常好的保护作用,能够更好的保证新型环保缓释肥料在小麦等作物中的应用。
关键词:新型环保缓释肥料;小麦等作物;应用效果从如今的农业发展情况来看,氮肥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新型环保缓释肥料使用主力,其中能够提供最大量的氮肥是尿素,是如今的农业使用最多量的氮肥。
尿素虽然可以带来更多的氮元素,但是因为尿素使用到土地中很容易就会溶解,在土壤环境中会很容易转化为其他的氮元素物质,这种情况下就造成了氮元素的施肥效率和速度都非常低。
除此之外,还会有一些氮元素会随着雨水以及灌溉溶解流失,造成氮元素的浪费。
鉴于目前这种情况,农业领域生产了一种新型的氮肥,这就是聚天冬氨酸。
在如今的农业领域,聚天冬氨酸是一种新型的氮肥,而且聚天冬氨酸是一种无毒无害的良好物质,并且可以在大自然微生物的作用下完全并且迅速的降解,从而得到了世界的广泛使用,是一种新型的氮元素增肥剂。
聚天冬氨酸可以帮助农作物来改善自身的氮元素吸收,并且可以提升小麦等作物对于氮元素的全面吸收,能够提升小麦等作物的生产品质,降低传统氮元素增肥剂对于环境的污染。
一、试验设计为了探究新型环保缓释肥料对于土地的影响以及对于小麦等作物的氮元素吸收提升,将实验田设计为二十平方米每个区域,同时设计了七个同样条件的实验田,作为对照组来观察每种作物的不同生长情况。
实验田一号采用传统氮肥,实验田二采用传统磷肥,实验田三到五分别采用传统氮肥不同剂量,实验田六采用新型环保缓释肥料,实验田七采用新型环保缓释肥料,用量比实验田六减少百分之十。
“金正大”缓控释肥料试验报告
谷明学; 王玉波
【期刊名称】《《吉林农业C版》》
【年(卷),期】2011(000)012
【摘要】根据省土肥站安排,在农安县开展了"金正大"缓控释肥料肥试验工作,目的是验证和评价"金正大"缓控释肥料肥的使用效果,比较"金正大"缓控释肥料肥与常规肥料的经济效益情况和氮肥利用情况。
【总页数】1页(P58)
【作者】谷明学; 王玉波
【作者单位】农安县三盛玉农业站; 农安县华家农业站吉林农安1302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14-33
【相关文献】
1.玉米施用金正大缓控释肥料效果试验研究 [J], 郭亮
2.金正大缓控释肥料水稻示范总结 [J], 王军;钱飞跃;徐凤
3.“金正大”缓控释肥料在苹果上的应用效果--以甘肃省天水市苹果生产为例 [J], 关佑君;张永明;张保田
4.施用金正大缓控释肥料对香蕉产量的影响 [J], 李萍;谢志英;杨桂兰;康二;李江英;李敏捷
5.金正大缓控释肥料在中稻上的试验报告 [J], 吴家琼;李生勇;周治华;刘克芝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金正大缓控释肥在玉米上的应用效果研究一、金正大缓控释肥的特点金正大缓控释肥是一种将植物营养物质以缓慢释放的形式供应给植物的肥料。
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缓慢释放:金正大缓控释肥在土壤中会缓慢分解,使植物能够长时间获取养分,减少了肥料频繁施用的频率。
2. 持续供应:金正大缓控释肥能够持续供应植物所需的养分,有助于植物的健康生长。
3. 减少浪费:由于金正大缓控释肥的特性,可以减少养分的流失和挥发,降低了对环境的影响。
二、金正大缓控释肥在玉米上的应用效果研究1. 产量效果针对金正大缓控释肥在玉米上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多家科研机构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田间试验。
实验结果显示,采用金正大缓控释肥施肥的玉米,其产量有明显提高。
与传统的肥料施用方式相比,金正大缓控释肥不仅能够提高玉米的产量,还可以使产量更加稳定,减少因为肥料不均匀施用所导致的产量波动。
2. 质量效果除了产量效果之外,金正大缓控释肥对于玉米的品质也有着显著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采用金正大缓控释肥施肥的玉米,其籽粒质量更加均匀,颗粒更加饱满,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也相对较高。
金正大缓控释肥还可以提高玉米对营养元素的吸收利用率,从而提高玉米的品质。
3. 环境效果金正大缓控释肥在玉米上的应用效果研究中,还关注了其对环境的影响。
实验结果显示,采用金正大缓控释肥可以减少土壤养分的流失和挥发,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
与传统的肥料施用方式相比,金正大缓控释肥在土壤中的排放量更少,对土壤的保护效果更明显。
在推广过程中,可以通过组织农民培训、技术指导等方式,让更多的农民了解金正大缓控释肥的特点和优势,并引导他们在玉米种植中进行试验性的应用。
政府部门也可以出台相应的政策,对金正大缓控释肥进行补贴和扶持,鼓励农民在玉米种植中广泛应用。
科研机构和企业可以加强对金正大缓控释肥的研发和推广工作,不断完善其产品和服务体系,提高其在玉米种植中的适用性和稳定性。
通过与玉米种植合作社、农资经销商等合作,将金正大缓控释肥推广至更广泛的玉米种植区域,实现其在玉米种植中的全面应用。
小麦缓释肥田间肥效试验
本试验旨在比较小麦缓释肥与普通肥料在田间的施用效果。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20个小区,每个小区大小为10平方米。
每个处理组包括以下处理:
处理1:控制组,施用普通化肥,每亩用量为200公斤
试验种植的小麦品种为“青春8号”,在秋季进行了田间试验。
试验前,对试验区进行了充分的耕作和灌溉,土壤性质为黄壤。
试验中,每个处理组对应不同的肥料施用方案,并在整个生长季中持续给予小麦种植区肥料补充。
测定了小麦种植区的产量、株高、茎粗、有效穗数、千粒重等指标。
试验结果表明,小麦缓释肥能够增加小麦的产量。
施用100公斤/亩的小麦缓释肥可以增加小麦产量约3.5%;施用150公斤/亩的小麦缓释肥可以增加小麦产量约5.7%;施用200公斤/亩的小麦缓释肥可以增加小麦产量约7.5%。
此外,与控制组相比,施用小麦缓释肥也可以增加小麦茎粗和高度。
小麦茎粗平均增加幅度约为3-6%,株高平均增加幅度约为2-4%。
总体来说,试验结果表明小麦缓释肥能够增加小麦产量和质量,并且具有更好的肥料效果和经济效益。
顺应农业科技发展的趋势,应该鼓励农民使用小麦缓释肥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金正大缓控释肥在玉米上的应用效果研究金正大缓控释肥是一种新型的肥料,以其独特的缓控释特性在农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主要通过对金正大缓控释肥在玉米上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探讨其对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一、金正大缓控释肥的特点金正大缓控释肥属于控释肥的范畴,有独特的缓控释特性。
其主要特点包括:1.缓慢释放:金正大缓控释肥能够缓慢地释放肥料中的养分,降低养分的损失,提高施肥效果。
2.稳定供应:金正大缓控释肥能够持续稳定地供应养分,满足玉米生长发育的需求。
3.环保节能:金正大缓控释肥能够减少肥料的施用量,降低养分的流失,对环境友好。
二、金正大缓控释肥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1.促进根系发育:金正大缓控释肥能够提供稳定的养分供应,促进玉米根系的生长发育。
研究表明,施用金正大缓控释肥的玉米根系长度和根毛发达程度均明显增加,根系吸收面积增大,能够更好地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
2.提高叶片光合效率:金正大缓控释肥能够满足玉米生长所需的养分供应,提高叶片的光合效率。
研究发现,施用金正大缓控释肥的玉米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加,光合速率和光合有效辐射利用率提高,进而增加了光合产物的合成和积累。
3.增加籽粒产量:金正大缓控释肥能够提供持久的养分供应,为玉米的生长发育提供养分保障,进而增加籽粒产量。
研究表明,施用金正大缓控释肥的玉米的单穗重和千粒重均有所增加,籽粒产量较施用传统肥料的玉米有所提高。
三、金正大缓控释肥的应用建议1.合理施肥剂量: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玉米的生长需求,合理确定金正大缓控释肥的施肥剂量。
不同的土壤类型和气候条件下,施肥剂量有所差异,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2.科学施肥时机:金正大缓控释肥属于长效肥料,具有稳定的养分释放特性。
在施肥时,应根据玉米的生长需求和养分释放速度,选择合适的施肥时机,使养分可以及时供应给玉米植株。
3.与有机肥料配合应用:金正大缓控释肥与有机肥料可以互补优势,提高肥料的利用效率。
小麦缓释肥田间肥效试验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世界上种植面积最大的农作物之一。
而小麦的肥料施用一直是农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为了探究小麦缓释肥在田间的肥效表现,我们展开了一项小麦缓释肥田间肥效试验。
本文将详细介绍该试验的目的、方法和结果,以期为小麦肥料施用提供参考。
一、试验目的本次试验的目的是评价小麦缓释肥在田间的肥效表现,了解其对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为小麦肥料施用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试验,我们希望能够探究小麦缓释肥的缓释效果、施肥量对小麦产量的影响以及对土壤肥力的改善效果,为小麦的养分供应和田间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二、试验方法1. 试验地点和时间:本次试验选择了位于农村的一个小麦种植场地作为试验地点,试验时间为小麦生长发育的整个生长季节。
2. 施肥方案:本次试验采用了小麦缓释肥和传统化肥两种施肥方案。
小麦缓释肥施肥量为标准推荐量的80%和100%,传统化肥施肥量按照当地的农业标准推荐用量施肥。
每种施肥方案均设有三个重复区,每个重复区面积为100平方米。
3. 观测指标:试验期间,我们对小麦生长情况进行定期观测,记录其苗势、茎秆高度、叶片颜色、坐褥数等情况,以及小麦的产量和品质情况。
我们还对土壤进行了抽样分析,了解肥料的施用对土壤养分含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三、试验结果经过一季的试验,我们得到了一些初步的结果。
小麦缓释肥和传统化肥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在苗势、茎秆高度、叶片颜色和坐褥数等方面,小麦缓释肥处理组的表现均明显优于传统化肥处理组,小麦的生长情况更加健壮和旺盛。
小麦缓释肥在产量方面也表现出良好的效果。
在小麦缓释肥施肥量为标准推荐量的80%和100%时,小麦的产量分别比传统化肥处理组增产了5%和10%左右。
这表明小麦缓释肥在提高小麦产量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从土壤肥力方面来看,小麦缓释肥的施用也显示出了一定的改善效果。
经过试验期间的土壤抽样分析,我们发现小麦缓释肥处理组的土壤养分含量更加丰富,土壤pH值更加稳定,土壤结构也更加松散和透气。
小麦缓释肥田间肥效试验小麦缓释肥是一种可以提高农田肥效的新型肥料,其具有缓慢释放养分的特点,可以使植物在一段时间内获得稳定的养分供应。
为了验证小麦缓释肥在田间的肥效,我们进行了一项小麦缓释肥田间肥效试验。
试验地点选定在农村的小麦种植基地,试验面积为100亩。
我们选取了10块相似的小麦田进行试验,其中5块作为对照组,使用常规速效肥进行施肥;另外5块作为实验组,使用小麦缓释肥进行施肥。
在试验过程中,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监测和测量,以评估小麦缓释肥的肥效。
我们对试验田的土壤进行了深度分析,包括土壤养分含量、土壤质地、土壤pH值等指标。
结果显示,试验田的土壤质地较为均匀,养分含量适中,pH值在适宜范围内。
这为试验提供了良好的土壤环境,有利于评估小麦缓释肥的肥效。
接下来,我们进行了施肥处理。
对照组采用常规速效肥,实验组采用小麦缓释肥,两种肥料的用量和施肥时间均按照农业技术标准进行操作。
在施肥后,我们定期对试验田进行监测,记录小麦的生长情况、叶片颜色、株高等指标,并采集土壤样品进行分析。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数据收集,我们得出了一些初步结论。
小麦缓释肥在肥效上表现出了明显的优势。
相比之下,使用小麦缓释肥的小麦生长更为健壮,叶片颜色更加翠绿,且株高略高于对照组。
这说明小麦缓释肥可以提供持续稳定的养分供应,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发育。
通过对土壤样品的分析,我们发现使用小麦缓释肥的试验田土壤养分含量相对更为均衡稳定。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土壤养分含量波动较小,而且总体上更为丰富。
这说明小麦缓释肥可以提高土壤养分的利用效率,减少了养分的流失和浪费。
我们进行了小麦的产量统计。
结果显示,使用小麦缓释肥的试验田小麦产量明显优于对照组。
在相同的生长周期内,实验组小麦的单株产量和总产量都略高于对照组。
这进一步证实了小麦缓释肥在田间的肥效优势。
小麦缓释肥在田间肥效试验中表现出了明显的优势。
它可以提供稳定的养分供应,减少土壤养分的流失,提高作物产量。
金正大缓控释肥在小麦上的应用效果初探
摘要:为进一步探索金正大缓控释肥在河南省小麦上的应用前景,首次在河南商丘市梁园区小麦上进行了“金正大”缓控释肥的肥效试验。
结果表明:缓控释肥处理在小麦上的肥效最好,抗逆能力较强,其产量分别比配方施肥处理和习惯施肥分别增产6.4%、10.6%,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其次为配方施肥处理;习惯施肥处理的小麦产量最低。
整体效益上仍表现为:缓控释肥处理>配方施肥处理>习惯施肥处理。
因此,该区域适合大面积推广应用金正大缓控释肥料。
关键词:金正大缓控释肥;小麦;肥效;梁园区
中图分类号:s143 文献标识码:a
缓控释肥料是一种根据作物不同生长阶段对营养需求而释放养分的新型肥料,具有控制肥料养分释放、肥效周期长等特征。
实现养分的缓控释肥是化肥生产工艺技术的一大进步,也是新型肥料发展的方向,但是缓控释肥料的发展和使用仍存在一些问题。
为了提高肥料利用率、节本增效、保护环境,实现小麦高产、高效栽培途径,真正达到农民增产、增收的目的,进行了本试验,对预测和指导小麦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小麦品种为周麦18,供试缓控释肥由山东金正大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养分含量为45%,其配合式为20-15-10(n∶p2o5∶
k2o);配方肥和常规肥(农民习惯性施肥)由县配肥站配制、供应。
1.2 试验地点概况
试验设在河南省商丘市梁园区王楼乡闫路口村西地。
土壤为壤土地,肥力水平中等。
其前茬作物为玉米,产玉米580kg。
试验地基础地力状况见表1。
1.3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置3个处理,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小区面积66.7m2。
每个处理之间留有0.5m走道,周边有1m保护行,长、宽比为2︰1其它施肥和农事操作措施相同。
处理1:每667m2底施n20p15k10金正大缓控释肥料60kg。
处理2:配方施肥,每667m2底施纯n 4.8kg, p2q5 9kg,k2o 6kg,春季每667m2追施纯n 7.2kg。
处理3:习惯施肥,每667m2底施纯n 12kg,p2q5 6kg,k2o 4kg,春季每667m2追施纯n 8kg。
1.4 分析测试方法
土壤养分测定采用常规分析方法[1]。
有机碳(soc):
h2so4-k2cr2o7外加热法;全氮:半微量凯氏定氮法;全磷:氢氧化钠碱熔—钼锑抗比色法;全钾:氢氧化钠碱熔—火焰光度法;水解氮:碱解扩散法;速效磷:碳酸氢钠浸提—钼锑抗比色法;速效钾:醋酸氨浸提—火焰光度法。
试验数据采用excel2003和sa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小麦产量分析
由表2可看出,由于试验期间冬季气侯的异常,小麦整个生育期积温偏少,3个处理的每667m2株数和穗粒数均不理想,处理1稍优越于处理2和处理3,穗粒数的表现均一般,处理1较好,达到了32.8粒/穗,分别比处理2、处理3多0.9粒/穗、1.3粒/穗。
3个处理的千粒重表现均较好,其中以处理1的最高,分别比处理2、处理3高0.1 g和0.6 g。
由表2可看出,施用“金正大缓控释肥料”提高了小麦产量。
处理1较处理2平均每667m2增产35.9kg,增产率为6.4%;处理1
较处理3平均每667m2增产56.7kg,增产率为10.6%;处理2与处理3相比每667m2增产20.8kg,增产率为3.9%。
对各处理产量结果进行方差分析(表3),处理间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采用plsd 法进行多重比较(表4),处理1与处理2、处理3之间产量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处理2与处理3之间产量差异也达极显著水平。
2.2 效益分析
从表5可看出,缓控释肥处理与配方肥处理产投比分别是4.22、4.14,非常接近。
虽然缓控释肥料成本达到250元/667m2,高于配方施肥处理,但缓控释肥只施一遍底肥,减少了追肥时的用工成本。
缓控释肥处理与习惯施肥处理相比,每667m2产量增加了,用工成本减少了,并且提高了肥料利用率,产投比提高0.84。
使得缓控释肥处理最终明显优越于习惯施肥处理。
3 结论与建议
通过试验田间表明,在等养分的条件下,缓控释肥处理前期苗不旺长,后期不脱肥,整个生育植株长势稳健,抗寒、抗病虫害、抗干热风能力较强。
缓控释肥处理比配方施肥处理和习惯施肥分别增产6.4%、10.6%。
缓控释肥处理与配方施肥处理和习惯施肥处理之间产量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
同时缓控释肥还减少了施肥用量和用工成本,不仅提高了经济效益,同时解放了部分劳动力,减轻了环境污染,增加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缓控释肥价格稍高,如何降低生产成本,使农民得到更实惠的肥料,应是生产厂家要考虑的问题之一。
参考文献
[1] 鲍士旦.土壤农化分析(第3版)[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褚小军(1969-),男,河南禹州人,硕士,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土壤肥料及作物栽培等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