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藕田套养小龙虾技术关键
- 格式:docx
- 大小:12.33 KB
- 文档页数:2
小龙虾,学名克氏原螯虾,它喜欢在浅水环境中生长,是比较适合在藕田中养殖的水产品种之一。
随着藕田套养小龙虾技术的不断普及,近几年这种综合种养模式推广力度很大,现已成为生态循环农业的成功模式。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目前藕田套养小龙虾模式存在着小龙虾上市规格偏小、时间衔接不当和药物使用隐患等问题,为实现藕田的荷藕种植增产、小龙虾养殖增收,达到生态、经济效益同步提升的目的,提出以下五点改进措施,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一、把握种养时间节点要立足一个“早”字,小龙虾在藕田中生长的最适时间为水温12-25℃的3-5月,因此必须做到早准备、早消毒、早种草、早放苗、早投喂和早管理,争取在5月底前将藕田中的虾养成大规格捕捞上市,一旦错过最佳生长期,将会导致小龙虾规格偏小,效益显著下降,甚至出现亏损。
二、实行虾苗种繁养分离苗种是藕田套养小龙虾成败与产量、效益高低的关键。
传统的套养模式是8-10月投放小龙虾亲本让其自繁自养,这种套养方式存在密度难控,产量、规格不稳定,效益难提高。
因此,必须推行“繁养分离”(将藕田人为分成苗种繁育区和成虾养殖区)的养殖模式,方法是开挖占藕田总面积5%-10%专门区域作为育苗区,搭建日光塑料大棚(低温季节提高水温,促进小龙虾亲本产卵、孵化和幼虾摄食生长),投放良种小龙虾亲本,强化饲养管理,提早繁育出大规格小龙虾苗种。
当藕田水温稳定在10℃以上时,一次性放足苗种繁育区自育的小龙虾苗种,这是养大虾、养成优质虾和提高藕田虾产量最科学、有效的举措。
三、选择优质饵料精准投喂针对藕田养虾的特点,为了○毕方方常泰2021-10--39使幼虾尽快长大,除利用藕田中的天然饵料外,必须选择优质专用小龙虾配合饲料(粗蛋白30%-34%、水溶性>3小时)。
一旦小龙虾开始摄食时即进行精准投喂,保证其生长的营养需求,防止因饵料不足造成相互残杀、逃逸、破坏水草等情况发生。
前期水温低时,可用新鲜野杂鱼煮熟后制成鱼糜拌料投喂,水温上升后要喂足喂匀,每天上午9-10时和日落前各投喂一次,日投饲量为在田虾体重的8%-10%。
如何高效利用藕田套养小龙虾作者:蒋海珠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13年第22期[摘要] 小龙虾,学名叫做克氏原蟹虾,原产于墨西哥以及南美洲地区,20世纪早期传入日本,二战期间传入中国,最早是在南京周围引种,后来因其生长力旺盛,现已经成为长江中下游地区重要的水产资源。
小龙虾繁殖能力强、属于高蛋白、低脂肪食品、味道鲜美,但是利用藕田套养小龙虾,充分发挥藕田的综合效益,需要一定的科学技术研究。
本文通过对藕田套养小龙虾技术的探索与描述,总结出一种藕田套养小龙虾的高效生态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试验田亩产平均利润的显著增加,从而实现藕田套养小龙虾这一高效生态养殖技术的总结与推广。
[关键词] 小龙虾藕田套养养殖技术[中图分类号] S966.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11-0161-01一、利用藕田套养小龙虾的现状与意义与其它淡水虾类相比,小龙虾的生存能力特别强,遍布于各大淡水资源丰富地区,且不轻易受到环境的影响。
但是,在人工饲养方面,还没有积累长期有效的方式方法。
我国部分地区藕田资源丰富,而藕田中天然饵料生物资源长期得不到消耗,使得藕田的效益得不到优化,因此利用藕田套养小龙虾既可以消耗天然饵料生物资源,又可以使得藕田的综合经济效益得到充分地体现,这是件一举两得的好事情。
同时,使用藕田套养小龙虾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发挥小龙虾的生态效益,大部分的小龙虾抗污染能力特别强,能够担负起水体清洁的任务,这对藕田水质的进一步提升可以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对此,基于综合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综合考虑,我们应当总结藕田套养小龙虾养殖技术,并在一定地区与范围类进行总结与推广。
二、利用藕田套养小龙虾的方式1.改造藕田与清整地块养殖小龙虾的藕田应当选择水资源充足、污染程度较小、地势相对较低以及水质良好、灌溉方便的田地,对于田块中的PH值大小,应当以中性适宜。
在藕田的选择方面,地势相对较低可以防止小龙虾跑出套养田地,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并且还要在地势较低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固田埂,防止小龙虾掘洞打穿田埂,在大雨漫田期间防止逃虾。
潜江龙虾学校—养殖小龙虾技术莲藕田里面养虾的基础要求!
一、藕田条件与基础工程建设
1、藕田条件。
选择地势低洼,保水性能好,光照充足,土壤pH值保持中性偏
酸,田地平坦的地块,每片藕田面积最好在一百亩左右。
2、水源、水质。
要求水源充足,上游无污染源,水质良好。
3、进排水系统。
在田块的一端一角建进水口,设置机、泵抽水入田,并用密眼
网袋套住进水管,防止野杂鱼虾随水进入;在进水口对角田块的另一端环沟底部建出水口,安装竹箔、铁丝网等防逃设施,防止小龙虾逃逸。
4、开挖虾沟。
在藕田四周离田埂5米以外处开挖环沟,沟宽3~5米,深0.6~1米,坡比1∶3~4;田中开挖“田”字形或“目”字形虾沟,沟宽0.5~0.6米、深0.3~0.5米。
开挖出来的泥土用于加固加高田埂并夯实。
5、设置防逃设施。
藕田田埂内侧用硬质塑料板、密眼聚乙烯网布或石棉瓦等材料围拦成防逃设施,埋入土中0.5米深,地面露出0.5米以上,用木、竹桩固定。
二、种、养的关键时间点
1、莲藕种植。
莲藕在4月底5月初栽种,藕种一次栽种后可连续7~10年不再下种。
平均气温上升到15℃时,莲藕开始萌动,长江中下游地区一般4月上旬,荷藕开始萌动长出浮叶,5月中旬抽生立叶,9月份莲藕长成,10月下旬至翌年3月为藕的越冬休眠期。
2、小龙虾养殖。
7月下旬至8月初将虾种放入环沟中,一般10月份即进行交配抱卵、打洞越冬,翌年2~3月仔虾出洞进入藕田摄食生长,4月中旬开始用地笼张捕达到上市规格的小龙虾上市。
“藕虾共生”的生态种养模式藕虾共生是一种生态种养模式,通过将藕和虾共同种养在同一块水田中,使它们之间相互促进、共生共利,最大限度地发挥它们的生产效益。
这种模式不仅可以提高水稻产量,还能增加虾的产量,实现农作物和养殖产业的双丰收。
藕虾共生不仅可以提高农田的生态效益,还可以为农民增加收入,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
藕虾共生的运作机制主要有三个方面:藕的光合作用为虾提供养分和氧气,虾的排泄物为藕提供养分,双方之间形成了一种互利共生的关系;绿色稻田为虾提供了活动和繁殖的场所,虾在水稻田中可以自然生长,为农田生态系统增添了生物多样性;融合了生态经济与循环农业的概念,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这种种养模式既可以提高农田的生产力,又可以减少对化肥、农药和抗生素的使用,保护农田生态环境。
让我们来介绍一下藕虾共生种养模式的种植环境。
藕虾共生主要以南方稻区为主,因为南方地区气候温暖、水资源丰富,适宜水稻和虾类的生长。
藕虾共生的种植环境主要是水田,通常会在水稻田里分隔一定的区域用于养殖虾类。
这样可以使水稻和虾类共生共存,互不影响,利用了水稻田的光照、水域和土壤等资源,形成了一种生态循环系统。
藕虾共生的种植技术是这种种养模式的核心部分。
首先是水稻与藕的种植技术。
藕虾共生种植技术首先要选择适合共生的品种,在水田中播种藕种,并采用适度密植的方式,以增加水田的光合效果和增加藕的产量。
同时还要注意藕的施肥和管理,提高藕的产量和质量。
水稻的种植也是非常关键的,要采用生态种植技术,尽量避免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保持水稻田的自然平衡。
其次是虾类的养殖技术。
藕虾共生中养殖的虾类一般选用对水质和水温要求不高的品种,如鲷虾和米虾等。
在水田中分隔出一定的区域进行虾类的饲养,通常采用圆形或方形的虾塘进行养殖。
在虾类的养殖中,要合理控制水质,保持水体通气和稳定的水温,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以保证虾类的生长和繁殖。
还要及时投喂优质饲料,保障虾类的生长发育。
藕田套养小龙虾关键技术
周丽斌;沈小兵;张凤翔;吴昊玥;王宁;万羽
【期刊名称】《科学养鱼》
【年(卷),期】2024()1
【摘要】兴化地区“藕虾共作”是在不影响荷藕产量的前提下,通过在藕田里套养一定数量的小龙虾,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在这种模式下,小龙虾以藕田的水草、生物饵料等为食,与此同时小龙虾的排泄物为藕田增加了有机肥料,形成良性循环。
2017年沙沟镇荷藕种植套养小龙虾逐渐成规模、2019年全面推开藕虾共作、田
沟共作生态复合型种养模式,面积达36300亩。
【总页数】2页(P38-39)
【作者】周丽斌;沈小兵;张凤翔;吴昊玥;王宁;万羽
【作者单位】兴化市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
【相关文献】
1.藕田套养小龙虾秋冬季管理要点
2.浅析藕田套养小龙虾关键技术
3.淮安地区藕田套养小龙虾生态种养模式试验
4.藕田套养小龙虾模式的五点改进措施
5.藕田套养
小龙虾问题及其解决措施探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第一讲藕塘套养龙虾技术一、藕塘条件藕塘应选择靠近水源、水质良好,无工业和生活污染,设施完善,进、排水以便,保水性能好,塘底平坦,土壤肥沃,淤泥层深厚,pH值呈中性,富具有机质。
塘口为长方形,背风向阳,面积一般以5~10亩为佳。
二、养虾沟工程建设沿藕塘四面开挖上口宽120厘米、下底宽90厘米、深80厘米旳环形养虾沟,面积较大旳中间还需开挖“十”字形旳塘间沟,环形养虾沟和“十”字形塘间沟面积占藕塘面积旳5%~10%。
进、排水口分设在藕塘旳两角,并用25目旳不锈钢网片封口。
塘埂旳四面用60厘米高塑膜作防逃设施,并将塑膜埋入塘埂土下扎实。
每隔100厘米竖一根立柱将塑膜固定,以防龙虾雨天或夜间逃逸。
1.施足基肥。
栽植河藕前要施足基肥,最佳施有机肥,基肥用量占总施肥量60%以上,每亩施有机肥1500公斤、尿素15公斤。
在5-6月份,当大规格龙虾捕捉差不多时,也就是河藕开始长出立叶时,每亩追施尿素8公斤,荷叶基本长满塘面时再每亩追施尿素15公斤。
2.藕种选择。
一般选用叶茎细短、长势迅猛、枝干发达、肉质脆嫩、优质高产旳藕种。
3.藕种栽植。
在谷雨前后,水下温度不不大于12℃时开始整塘栽植河藕。
每亩用量600~700株,合理密植。
4.水位控制。
藕塘水质管理先由浅到深,再由深到浅。
初期保持20厘米浅水层,后来伴随气温升高逐渐加深水层,但水深不超过40厘米;7月份洪涝季节,加强水位旳管理,不让荷叶在水位线下。
天气转凉后逐渐减少水位,9月中旬至10月底,保持水深30厘米,越冬期间保持浅水5厘米或土壤湿润越冬。
5.病害防治。
在养藕过程中,要做到病、虫、草综合防治。
河藕害虫有金花虫和蚜虫,藕塘中因套养有龙虾,龙虾在塘中索饵,病虫害很少发生。
藕塘中如有杂草要及时拔掉;藕塘中如有虫害,要根据状况采用高效、低毒、低残留旳药物及时防治。
三、龙虾苗种放养前准备1.消毒。
龙虾苗种放养前15天进行消毒。
用生石灰60~80公斤/亩加水调配成溶液后进行全池泼洒消毒,待毒性消失后,即可放养。
养殖技术课题研究论文(五篇)内容提要:1、鸡的养殖技术探讨2、藕田套养小龙虾生态养殖技术3、锦鲤的引进及养殖技术研讨4、生态放养鸡养殖技术探究5、白金丰产鲫养殖技术模式全文总字数:13631 字篇一:鸡的养殖技术探讨鸡的养殖技术探讨摘要: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同时,对饮食的要求也随之上升。
在此环境下,鸡肉的质量和口感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广泛关注。
要想提高鸡肉质量,必须加强鸡的养殖技术,本文将针对鸡的养殖模式展开分析并对养殖技术提出具体策略,旨在提高养殖业生产水平,加强我国综合实力。
关键词:鸡;养殖模式;养殖技术1常见鸡的养殖模式1.1鸡舍养殖这种方式是在搭建的鸡舍上进行养殖工作,鸡舍内要提供好水供水设备,使鸡在固定场所进行喂养和活动。
这种养殖方法需要加强通风管理,使鸡舍空气保持畅通,以防鸡舍氨气浓度过高;时刻关注鸡舍温度,使温度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此外重视鸡的优化配置,使其数量保持在鸡舍承受范围内。
这种饲养方式能将空间得以充分利用,实现科学养殖,病原体侵入相对较少。
但也同时存在一些缺点,需要养殖者有专业的养殖知识和丰富的养殖经验,不能有一丝纰漏,否则会带来严重经济损失。
而且长期在固定区域内生长,鸡的口感和质量相对低一些,这种饲养方式也会导致鸡本身免疫力的下降。
1.2区域放养这种饲养方法比较适用于大规模专业养殖者,一般会选择地势高的区域作为养殖场所,比如植物覆盖率大的山区、林区等进行放养。
这种饲养形式可以提高对大自然资源的利用率,比如阳光、水源、土壤等。
在场所内能比较方便鸡自主寻找食物进食,减少养殖者工作量。
不仅可以节约成本,还能提高鸡的口感和质量,这种养殖方法得到大部分消费者的认可,属于无公害产品。
但也相应存在缺点,比如全方面都满足其生长条件的放养场所比较难发现,幼鸡生存环境得不到保障,导致成活率低,这就要培养优良品种,不断提高幼鸡抵抗力来适应环境。
放养的鸡与自然充分接触,导致病原体繁多,鸡十分容易患病。
莲(藕)与小龙虾共作技术在自然状态下,小龙虾和莲藕是一对矛盾体,在莲藕出苫时,小龙虾往往会夹苫,给莲藕生长带来较大影响。
以前,农民种莲藕之前均会用溴氢菊酯灭掉小龙虾,来保护莲藕生长。
为了解决小龙虾与莲藕的矛盾,达到两者双赢的目的,各地开展了大量的实践活动,现已成功地探索出虾莲(藕)共作高效模式。
虾莲(藕)共作高效模式不仅效益好,平均亩产值达6000 元左右,分别比单纯种莲、藕或养虾增收80%、75%,还凸显了生态效益,莲藕田为小龙虾提供了丰富的食源、附着物和荫蔽的环境,小龙虾吃掉了杂草和藕蛆,莲藕长势更好。
实践证明,莲(藕)与虾共作既可以提高农田复种指数,又可以增加农民收入,还可以为水产加工企业(藕、藕带、小龙虾加工)提供加工原料,是一个一举多赢的种养模式。
栽种莲藕的水体大体上可分为莲藕池和莲藕田两种类型。
莲藕池多是农村塘坑,水深多为0.5 -1.8 米,栽培期为4-10月。
莲藕叶遮盖整个水面的时间为7 -9月。
莲藕田多是低洼田,水浅,一般为10 - 30厘米,栽培期为4-9月。
莲(藕)与虾共作有两种,即莲虾共作和藕虾共作。
这两种模式在种植、养殖环境条件和管理要求上都基本相同。
青钱柳一、莲(藕)池准备1。
藕池工程建设通风向阳、光照好、池底平坦、水深适宜、保水性好、水源充足、符合《渔业水质标准》(GB 11607-1989)的规定,进排水设施齐全,面积为5 - 50亩的新旧藕池均可用来养殖小龙虾。
首先对一般藕池做基本改造,可按“田”字形或“十”字形挖虾沟,沟宽4-5 米、深1-1.5 米、距池埂2 米左右。
加高、加宽、加固池埂,池埂要高出池蓄水平面0.5 -1 米,埂面宽3-4 米。
旨在高温季节、藕池浅灌、追肥、施药等情况下,一方面为小龙虾提供安全栖息的场所,另一方面还可在莲藕抽苫时,控制水位,防止小龙虾进入莲藕池危害莲藕;防止小龙虾掘洞时将池埂打穿,引发池埂崩塌;防止汛期大雨后发生漫池逃虾。
池埂四周用塑料薄膜或水泥瓦建防逃墙,防止小龙虾攀爬外逃。
浅谈藕田套养淡水小龙虾高效生态种养技术藕田套养淡水小龙虾是一种高效的生态种养技术。
在这种技术中,淡水小龙虾与藕田间形成一种互利共生的关系,通过小龙虾对藕田的清洁作用和藕田提供营养的方式,实现了双方的共同发展和利益最大化。
藕田套养淡水小龙虾的种养技术能够增加种养效益。
传统的种养方式往往需要单独提供饲料,并且需要定期进行清洗和换水,工作量大且效果不佳。
而藕田套养淡水小龙虾则可以利用藕田中的有机物和水体中的营养物质为小龙虾提供食物,减少了饲料的投入成本。
小龙虾在藕田中的活动和清洁作用也会加速藕田的生长和发育,提高了藕田的产量和质量。
通过相互促进和利用,可以实现双方的高效生态循环。
藕田套养淡水小龙虾的种养技术有助于环境保护。
在这种技术中,小龙虾可以清除藕田中的杂草和病虫害,减少了农药的使用量,降低了农田的环境污染。
小龙虾的粪便也可以为藕田提供营养,减少了农田的化肥使用量,降低了土壤和水体的污染程度。
通过良好的生态循环,可以实现农田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
藕田套养淡水小龙虾的种养技术有助于增加农民的收入。
藕田和淡水小龙虾的种养都是一种传统农业产业,具有广泛的市场需求和销售前景。
通过藕田套养淡水小龙虾的方式,农民不仅可以获得藕田的收益,还可以通过小龙虾的销售获得额外的经济收入。
藕田套养淡水小龙虾技术也可以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和种养经验,增加他们的就业机会和创业机会,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藕田套养淡水小龙虾的种养技术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和挑战。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合理选择藕田和小龙虾的品种,以及藕田和小龙虾的种植和养殖管理技术,才能实现最佳的效益和效果。
在市场需求和销售渠道方面也需要合理规划和寻找,以确保产销一致和稳定收益。
还需要加强对藕田套养淡水小龙虾的科学研究和推广应用,不断改进和完善种养技术,提高种养效益和可持续发展。
藕田套养淡水小龙虾是一种高效的生态种养技术,可以提高种养效益、保护环境、增加农民收入。
但是在实施过程中还需要解决一些技术和市场问题,以实现该技术的广泛推广和应用。
文/ 李鲁晶
小龙虾藕池生态高效养殖技术
(二)
第5月 下半月刊
鲢鱼50尾,规格为80克左右,不宜混养草食性的鱼类,如草鱼、鲂鱼等,以防吃掉藕芽嫩叶。
外补充投喂的其他饵料较少。
饵料投喂既要确保小龙虾能够获得充足的饵料,又不能对养殖环境造成影
编辑:王勇
263835853@ 水产养殖
再灌至原来的程度。
施肥时可采取半边先施、半边后施的方法进行,且要避开小龙虾的大量蜕壳期。
如果没有足够的有机粪肥,也可施用复合肥作为追肥,复合肥的用量为200千克/667平方米,尽量少用尿素。
注意施用复合肥要尽量少量多次,避免造成水质条件的急剧变化引起小龙虾的死亡。
(3)水位调控。
在藕塘中养殖小龙虾,管理的重点应该是以藕的管理为主,以小龙虾为辅。
因此在虽然龙虾对水质要求不高,无需经常换水,但要取得高产,同时保证商品虾的优质,必须经常冲水和换水。
流水可刺激龙虾蜕壳,加快生长;换水可减少水中悬浮物,使水质清新,保持丰富的溶氧。
在这种条件下生长的龙虾个体饱满,背甲光泽度强,腹部无污物,因而价格较高。
所以冲水和换水是养殖龙虾取得高产的必备条件。
藕池前年的藕把和小藕不易清除且容易败坏水质,每半月施用1次光合细菌、EM菌、
文/ 鲁晶
淡水池塘鱼类多品种生态养殖技术
(三)。
藕塘立体生态套养小龙虾技术作者:来源:《农民科技培训》2010年第07期我国许多地方藕塘资源丰富,利用藕塘饲养小龙虾。
可以充分利用藕塘的水体、土地、肥力、溶氧、光照和生物资源等自然条件,将种植业与养殖业相结合,实现藕、虾双丰收,提高经济效益。
一藕塘条件要求藕塘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无工业和生活污染。
水质应符合GBll607-89《渔业水质标准》和NY5051-2001《无公害淡水养殖用水水质》。
藕塘排灌方便,保水性能好。
塘底平坦,淤泥层深厚,富含有机质。
塘中土壤pH值呈中性。
藕墉最好背风向阳。
二准备工作在藕塘四周和中间挖出“田”字型的储水沟。
一般上口宽80厘米,下底宽50厘米,深60厘米。
进排水口分设在藕塘桐对的两角,并用25目不锈钢网片封口。
藕塘的四周用60厘米高的塑膜作防逃设施。
塑膜要埋人地下10厘米并夯实。
每隔1米竖一根立柱将塑膜固定,防止小龙虾下雨天或夜间逃逸。
三小龙虾的放养及管理放苗前15天左右,用生石灰80~100公斤/亩对藕塘进行消毒。
在荷藕采收得差不多时,挑选个体均匀、体质健壮、无病无伤,体表光滑无附着物的小龙虾种苗进行放养。
一般亩放规格60~80只/公斤的幼虾30~50公斤。
放养前,虾苗要用3%~4%的食盐水洗浴5~10分钟,以免将病菌带人塘中。
放苗宜在晴天进行。
放苗时,温差要小于3℃。
因为藕塘里的天然饵料比较丰富,将小龙虾放人藕塘后,可让其自然生长,一般不需要投喂。
如果需要投喂,投饲量则以藕塘中天然饵料的丰歉程度及虾体放养密度来定。
可在水位较浅的地方,除去部分藕叶,作为投饲区。
在投饲季节,要遵循“中间多,两头少”的原则。
在养殖小龙虾期间,池塘溶氧量应控制在5mg/L以上,pH值为7.0~8.5,透明度在40厘米左右。
每15-20天换水1次,每次换水量为池水总鼍的1/3。
每20天用生石灰化浆泼洒1次。
每亩10公斤左右。
以调节水质,增加池水中离子钙含量,促进小龙虾蜕壳生长。
在养殖中。
莲藕田套养小龙虾技术关键
在藕田套养小龙虾(克氏螯虾),实为种养结合的一种好模式。在莲藕
田套养小龙虾,应注意以下几点:1.藕田选择养殖小龙虾的藕田,应水
源充足、水质良好、上游无工业废水污染,而且要土层深厚、土质肥沃、
光照良好、水深适宜、灌排方便、旱不缺水、涝不淹没。
2.开挖围沟、虾坑选好藕田后,先施足底肥,注意多施有机肥,随后
翻耕耙平。待塘泥变硬时,视藕田大小与形状,开挖“田”字形或“目”字
形虾沟,沟宽 50~60 厘米、深 30~40 厘米。在虾沟交叉处或藕田四周挖
几个大一点的虾坑,深 80~100 厘米,挖出的泥土,用来加高夯实池埂。
开挖虾沟、虾坑,目的是在高温、浅灌、追肥、施药时,为龙虾提供躲
避、藏身之所。3.设置防逃设施养殖小龙虾的藕田田埂内侧要用硬质塑
料板或石棉瓦围严,塑料板或石棉瓦的底部要埋入土中 20 厘米,土面露
出 50 厘米以上,然后用竹竿固定。在藕田的进水口与排水口,要安装
竹箔、铁丝网等防逃设施,防止小龙虾逃逸。4.小龙虾放养与饲喂在放
养虾苗前 10~15 天,667 平方米藕田用 10~15 千克生石灰化水全田泼
洒,重点对藕田虾坑、虾沟消毒。在莲藕长出第一片叶后投放虾苗,一
般 667 平方米投放 2 厘米左右的虾苗 2000 尾左右。虾苗放养后第三天
开始投饲,投饲量根据藕田中天然饵料的多少与小龙虾的放养密度灵活
掌握。最好在水位较浅且靠近虾沟、虾坑的区域,拔掉部分藕叶作为投
饲区,定点、定时投喂,根据当地资源情况,可投喂米糠、豆饼、麸皮、
配合饲料或绞碎的杂鱼、螺蚌肉、蚯蚓、蚕蛹、屠宰场下脚料等。投饲
量应遵守“前少、中多、后少”原则。前期与后期温度较低,虾摄食量小,
因此宜少投,一般在日落前后投喂 1 次,根据摄食情况于次日上午再补
喂 1 次,日投饲量为虾体重的 1%~3%;中期(6~9 月)水温适宜,正
是小龙虾摄食与生长旺季,因此宜多投,每天投喂 2~3 次,一般在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