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木种苗工初级
- 格式:doc
- 大小:88.50 KB
- 文档页数:5
林木种苗工培训计划一、培训目的林木种苗工作是国家森林资源保护的重要环节,培训林木种苗工作者对于提高国家森林资源保护的水平,促进林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培训计划旨在提升林木种苗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技术能力和工作素质,使其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能够更好地完成种苗工作任务。
二、培训对象本培训计划主要面向从事林木种苗工作的基层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包括林业种苗站、林业科研单位、林业生产企业等单位的相关人员。
三、培训内容1. 林木种苗基础知识(1)林木种苗概论(2)林木种苗资源(3)林木种苗生物学基础2. 种苗繁育技术(1)种苗生产技术(2)种苗选育和改良(3)种苗病虫害防治3. 种苗管理与培育(1)种苗播种技术(2)苗床管理(3)苗木移植技术4. 种苗质量检测与评价(1)种苗质量检测指标(2)种苗质量评价方法(3)种苗质量管理5. 种苗营造与利用(1)林木种苗营造技术(2)种苗利用和推广(3)种苗市场和产业发展6. 种苗工作管理(1)种苗工作机构设置(2)种苗工作规范管理(3)种苗工作经验交流四、培训形式本培训采取理论教学与实践结合的方式,专家讲座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为期一个月。
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 理论讲授采用专家讲座、学员自主学习、课堂互动等方式,通过讲解基础理论知识和最新技术进展,提高学员的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
2. 实地实践组织学员到种苗基地、苗圃实地观摩、学习实践,学员亲身参与苗木培育、管理和质量检测等环节,提高学员的实践能力和技术水平。
3. 课外作业安排学员进行相关文献阅读、调研和实践任务,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4. 交流讨论组织学员进行经验交流和案例分析,促进学员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五、培训考核本培训采取综合考核的方式,包括理论考核、实践考核和综合评价。
1. 理论考核采用闭卷考试的形式,考察学员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实践考核通过实地操作考核,考察学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技术水平。
林木种苗工专业技术总结
林木种苗工是一项专业技术,主要涉及林木种苗的繁育、栽培、管理和推广等方面。
下面是一份关于林木种苗工专业技术的总结:
1. 种苗繁育技术:掌握种子采集、处理、保存和种子活力检测等技术,了解种子的发芽过程和影响因素,能够进行种子的发芽试验和种子储藏草木繁殖技术:掌握扦插、嫁接、分蘖、压条等繁殖技术,并了解各种繁殖方法的适用条件和优缺点。
2. 种苗栽培技术:了解育苗基质的选择和制备,掌握种苗的播种、定植和穴盘苗的管理技术,包括浇水、施肥、除草和病虫害防治等。
3. 种苗管理技术:了解种苗生长的规律和需求,掌握种苗的定期修剪、整形和促生等管理技术,能够解决种苗生长过程中的问题,如病虫害防治、营养不良等。
4. 种苗推广技术:了解市场需求和消费者需求,掌握种苗市场调查和营销策略,能够制定种苗推广计划和推广材料,提高种苗的销售量和知名度。
在实际工作中,林木种苗工需要注重观察和记录,及时调整种苗的栽培和管理措施,提高种苗的品质和存活率。
同时,还需要与相关部门和单位进行合作,共同推动林木种苗工作的发展。
总的来说,林木种苗工专业技术需要掌握种苗繁育、栽培、管理和推广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不断学习和积累经验,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综合能力。
林木种苗工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林木种苗是指()。
a. 已完成生育器官发育的种子或幼苗b. 已完成繁殖器官发育的植株c. 萌发的根部和菌丝d. 林木的果实和花朵2. 下列哪项不是林木种苗质量的评价指标?a. 年轮的宽度和密度b. 树高和地径的比值c. 叶片的颜色和形状d. 地上部与地下部的比例3. 林木的繁殖方式有多种,以下哪项不属于常见的繁殖方式?a. 播种b. 嫁接c. 插枝d. 空气分株4. 林木种苗在运输和贮存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是()。
a. 防止过度通风和阳光直射b. 加快生长速度c. 减少土壤湿度d. 提高温度以促进萌发5. 林木人工选种的目的是()。
a. 提高林木生长速度和木材品质b. 增加林木病虫害的抵抗力c. 减少林木的繁殖成本d. 保护野生植物的多样性二、问答题1. 林木种苗的培育过程中有哪些主要环节?2. 请解释林木种苗的“管理干预”是什么意思,以及为什么需要进行管理干预?3. 林木种苗的运输和贮存过程中容易遇到哪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4. 请说明林木人工选种的意义和方法。
5. 介绍一种常见的林木繁殖方式,并说明其适用条件和操作步骤。
答案:一、选择题1. a2. c3. d4. a5. a二、问答题1. 林木种苗的培育过程包括种子收集与筛选、播种、育苗、移栽等环节。
2. 管理干预指在林木种苗的生长过程中,对其生长环境和生长条件进行调节和干预,以促进种苗的健康生长和提高生育能力。
管理干预的目的是为了保证种苗质量、提高种苗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
3. 林木种苗在运输和贮存过程中容易受到挤压、震荡、干燥等问题的影响。
为解决这些问题,可以加强包装和固定,控制环境湿度和温度,适当喷水保湿,并定期检查和维修运输设施。
4. 林木人工选种的意义是通过选择具有良好生长特性和优异木材品质的个体,改良林木的遗传性状,提高林木的产量和质量。
方法包括遴选、杂交和后代选择等。
5. 嫁接是一种常见的林木繁殖方式。
一、优树选择相关知识(一)、什么是优树?优树选择?相关概念?1、优树:是指在相似环境条件,如相同立地条件、相同年龄、采取相同营林措施的天然林分或人工林中,在生长量、形质、材质以及抗性适应性上表现特别优良的个体。
(在生产量、树形、抗性或其他性状上显著地优越于周围林木,经过评选确认具体良好表现型的优良单株树木。
)2、优树选择:就是从天然林或人工林群中,按选种目标和优树标准进行表型个体的选择,从入选的优良单株上采种、采穗,进行遗传测定,建立种子园或采穗圃繁育良种。
3、对比树:与候选树生长在同一林分,生长立地和树龄相同或接近,在评选优树时作为比较的仅次于候选树的优势树木。
4、精选树:通过子代测定证实是遗传性优良、配合力良好的优树。
(二)优树选择的目的意义?优树是优良的育种材料。
用优树来建立无性系采穗圃或种子园,为造林提供繁殖材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较高的遗传增益。
优树的选择、测定、利用,是提高林业生产力的一项关键性措施。
(三)选优区域1、优树选择应在与用种范围相应的生态区域内进行。
2、种子区已划定的树种在本种子区范围内的选优。
3、种源区已划定的树种在适宜的优良种源区内选优。
(四)选优林分的条件?优树选择应在适宜的选优区域内的优良林分或是其他表现型良好、种源清楚的林分中进行。
选优的条件如下:1、没有经过“拨大毛”或遭破坏的林分中进行选择;2、以中龄林、近熟林为主,一般要求实生起源的林分;3、郁闭度在0.6以上;混交林中,选优树种比例不低于50%;4、林木长势良好,具较强抗性;5、选择应在同一林分同龄、同样立地条件下进行,而且该林分的立地条件应比较均一;(五)选种目标与优树标准1、选种目标:按一般用材、纤维用材、抗性、产脂及其他用途等确定选种目标。
2、优树标准:(根据树种特性和选种目标,在明确改良的主要性状的基础上确定优树的标准。
)优树标准的内容包括生长量、外形、材质、结实能力等。
(六)选优程序依建园任务确定选优区域→查阅选优区域资料,拟定选优方案→踏查试点,确定具体的选优林分、选优路线及选优方法,选典型代表林分进行选优试点统一选优标准与方法→实测评选→内业整理→检查验收。
林木种苗工专业技术总结_化工专业技术工作总结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作为林木种苗工专业的从业者,深入学习和实践了林木种苗工作的专业技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经验。
在这里,我将针对我的工作职责和所掌握的技术进行总结。
在林木种苗工作中,我主要负责种苗的繁育、管理和营销等方面的工作。
在繁育过程中,我熟练掌握了不同种苗繁育技术,包括体细胞培养、组织培养和种子繁育等。
我能够根据不同树种的特点和需求,选择合适的繁育方法,并正确操作和管理。
我也积极学习相关的种苗质量评估和鉴定技术,提高种苗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在种苗管理方面,我注重科学管理和提高效率。
我熟悉种苗的生长规律和需求,制定并实施了科学的育苗方案,包括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温度湿度控制等。
我加强了与种苗生长环境的配合和调整,提供了良好的生长条件。
通过这些努力,我成功地提高了种苗的存活率和生长速度。
我在种苗营销方面也做出了一些努力。
我不断了解市场需求和动态,了解并掌握了相关的市场销售技巧和策略。
我积极参与各类展会和交流活动,与客户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拓展了销售渠道。
我也注重与客户的沟通和反馈,根据客户的需求和意见,及时调整和改进产品。
总结一年的工作经验,我认识到作为林木种苗工专业的从业者,需要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
我将继续深入研究和学习培育技术、管理技术和营销技巧,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我也要注重与团队的合作和交流,共同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我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专业技术的提升,我能够在未来的工作中更加出色地完成各项任务。
最新林木种苗工试题林木种苗工技能鉴定考试复题(一)1、经留优去劣的疏伐改造而营建的采种林分是采穗圃。
2、常绿阔叶树移植一般采用带土球起苗。
3、属于离体保存的种质资源保存形式是种子贮藏库。
4、安全含水量高于气干含水量的树种是桉类。
5、不属于种子长期休眠的原因是温度低。
6、辅助用地一般占苗圃总面积的20%。
7、达到形态成熟的种子具有的特点是种皮坚硬、致密,抗旱力强。
8、种子干燥可以采用晒干法的树种是油茶。
9、室内温度保持在18~30℃的温室是中温温室。
10、母树林营建的主要技术措施是疏伐。
11、种子干燥时可采用日晒法的是松类种子。
12、肉质果类取种的方法是阴干。
13、下列种子组合全有生理后熟现象的是杉木、马尾松、侧柏。
14、下列种子组合全没有生理后熟现象的是桉树、桂花、银杏。
15、优良林分中优良木所占的比例至少应达20%。
16、母树林每次间伐后郁闭度应保持在0.4.17、下列种子组合全适宜用日晒法干燥的是马尾松、杉木、侧柏。
18、下列种子组合全适宜用阴干法干燥的是桉树、杉木、鱼尾葵。
19、下列果类宜用堆沤漂洗法取种的是假槟榔。
20.以下种子组合中,全高于气干状态含水量的是马尾松、杉木和侧柏。
21.干果类适宜日晒脱粒和干燥,包括荚果、蒴果和坚果。
22.以下种子组合全适宜用普通干藏,包括马尾松、杉木和侧柏。
23.以下种子组合全适宜湿藏,包括桂花、银杏和假槟榔。
24.适于湿藏的种子是安全含水量低的种子。
25.适合贮藏安全含水量很低的特小粒种子的方法是密封干藏。
26.贮藏种子最适宜的温度是0-5℃。
27.用四唑进行生活力测定,活细胞呈绿色。
28.种子品质检验是检验种子的播种品质。
29.变温层积催芽时,低温期温度一般控制在10-20℃。
30.当地多数树种以春播最佳。
31.遮荫的透光度一般为1/2-2/3.32.种皮上有蜡质或油脂的种子,催芽的方法是水浸催芽。
33.生理后熟的种子适宜的催芽方法是层积催芽。
34.以下种子组合全适宜条播,包括马尾松、杉木和侧柏。
造林工初级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造林工在进行植树工作时,以下哪项措施是错误的?A. 选择适宜的树种B. 确保土壤湿润C. 随意修剪树枝D. 合理密植答案:C2. 造林工在植树时,应将树苗的根部放置在坑的哪个位置?A. 坑底B. 坑中央C. 坑边D. 坑口答案:B3. 造林工在种植树木时,以下哪个因素不是影响树木生长的关键因素?A. 土壤质量B. 光照C. 树苗品种D. 种植者的性别答案:D4. 造林工在进行植树工作时,以下哪个工具是必需的?A. 铲子B. 剪刀C. 锯子D. 锤子5. 造林工在植树时,以下哪种方法可以提高树木的成活率?A. 深植B. 浅植C. 浇水过多D. 适当施肥答案:D6. 造林工在植树过程中,以下哪项措施有助于防止病虫害?A. 定期修剪B. 使用化学农药C. 忽视病虫害D. 过度浇水答案:A7. 造林工在植树后,以下哪种行为是正确的?A. 立即施肥B. 立即修剪C. 立即浇水D. 立即移栽答案:C8. 造林工在植树时,以下哪种土壤最适合种植树木?A. 沙质土壤B. 粘土C. 腐殖土D. 盐碱土答案:C9. 造林工在植树时,以下哪个季节最适合植树?B. 夏季C. 秋季D. 冬季答案:A10. 造林工在植树过程中,以下哪种树木不适合在城市绿化中种植?A. 常绿树B. 落叶树C. 有毒植物D. 耐旱植物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造林工在植树时,以下哪些措施可以提高树木的成活率?A. 合理密植B. 适当施肥C. 过度浇水D. 定期修剪答案:ABD2. 造林工在植树过程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树木的生长?A. 土壤质量B. 光照C. 种植者的性别D. 病虫害答案:ABD3. 造林工在植树时,以下哪些工具是必需的?A. 铲子B. 剪刀D. 锤子答案:ABC4. 造林工在植树后,以下哪些行为是正确的?A. 立即施肥B. 立即修剪C. 立即浇水D. 定期检查答案:CD5. 造林工在植树过程中,以下哪些措施有助于防止病虫害?A. 定期修剪B. 使用化学农药C. 忽视病虫害D. 定期检查答案:AB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造林工在植树时,随意修剪树枝是正确的做法。
林业初级工考试题和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林业初级工的主要工作内容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林木种植B. 林木抚育C. 森林防火D. 城市绿化答案:D2. 以下哪项不是林业初级工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A. 林木识别B. 土壤分析C. 病虫害防治D. 机械维修答案:D3. 林业初级工在进行林木种植时,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A. 土壤类型B. 气候条件C. 土壤酸碱度D. 林木价格答案:D4. 林业初级工在进行林木抚育时,以下哪项操作是错误的?A. 定期修剪B. 合理施肥C. 过度浇水D. 病虫害防治答案:C5. 以下哪项不是林业初级工在森林防火工作中的职责?A. 监测火情B. 扑灭火源C. 清理可燃物D. 森林旅游答案:D6. 林业初级工在进行林木病虫害防治时,以下哪项措施是错误的?A. 使用化学农药B. 物理防治C. 生物防治D. 忽视病虫害监测答案:D7. 以下哪项不是林业初级工在林木种植过程中需要考虑的生态因素?A. 光照B. 温度C. 湿度D. 城市交通答案:D8. 林业初级工在进行林木抚育时,以下哪项措施是不必要的?A. 修剪枯枝B. 清除杂草C. 过度施肥D. 病虫害防治答案:C9. 以下哪项不是林业初级工在森林防火工作中需要掌握的知识?A. 火源管理B. 火情监测C. 火灾扑救D. 森林旅游答案:D10. 林业初级工在进行林木病虫害防治时,以下哪项措施是正确的?A. 忽视病虫害监测B. 过度使用化学农药C. 物理防治与生物防治相结合D. 只依赖化学农药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林业初级工在林木种植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土壤因素包括哪些?A. 土壤类型B. 土壤酸碱度C. 土壤湿度D. 土壤温度答案:ABCD12. 林业初级工在进行林木抚育时,以下哪些措施是正确的?A. 定期修剪B. 合理施肥C. 过度浇水D. 病虫害防治答案:ABD13. 林业初级工在森林防火工作中需要掌握的知识包括哪些?A. 火源管理B. 火情监测C. 火灾扑救D. 森林旅游答案:ABC14. 林业初级工在进行林木病虫害防治时,以下哪些措施是正确的?A. 使用化学农药B. 物理防治C. 生物防治D. 忽视病虫害监测答案:ABC15. 林业初级工在林木种植过程中需要考虑的生态因素包括哪些?A. 光照B. 温度C. 湿度D. 城市交通答案:ABC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6. 林业初级工的主要工作内容不包括城市绿化。
林木种苗工个人总结引言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作为一名林木种苗工,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心得。
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我逐渐成长为一名熟练的种苗工。
在这篇个人总结中,我将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并总结出了一些关键的经验和技能,以帮助他人更好地从事这个职业。
正文基础知识储备作为一名林木种苗工,对于相关的基础知识有着深入的了解是非常重要的。
这包括对于树木的生长环境、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学习相关的书籍、期刊以及参与培训课程,我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基础知识储备。
实践经验积累除了理论知识,实践经验同样重要。
通过参与各种林木种植项目,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我学会了如何选用合适的种苗,如何进行合理的栽植和管理,以及如何预防和治疗常见的病虫害。
在实践中,我不断思考和总结,寻找最佳的解决方案,并将这些经验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观察和判断能力作为一名林木种苗工,观察和判断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仔细观察植物的生长状态、叶片的颜色和形态,我可以判断植物是否健康以及是否存在病虫害。
这样我可以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植物的生长和发展。
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在林木种苗工作中,团队合作和良好的沟通能力是不可或缺的。
通过与同事和上级的密切合作,我学会了如何协同工作,确保项目按时完成。
同时,良好的沟通能力也有助于我与其他团队成员交流想法和分享经验。
学习和自我提升作为一名种苗工,持续学习和自我提升是必不可少的。
林木种苗工作的技术和知识在不断发展和更新,我需要不断学习新的技术和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
因此,我会继续参加培训课程,阅读相关的书籍和期刊,并积极参与行业交流活动,保持自己的竞争力。
结论通过对我的成长历程的回顾和总结,我认为林木种苗工需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观察和判断能力、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以及持续学习和自我提升的意识。
只有不断努力,我们才能在这个职业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我相信,通过对自己的总结和反思,我会在未来的工作中不断成长和进步。
林木种苗工培训教程最新款2022年的一、林木种苗的相关概念在我国不断加强环境保护,大力提昌造林绿化的前提下,随着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对造林苗木的需求日益扩大。
保证造林绿化成效的关键之一,是提供足够数量的优质苗木。
种苗生产就是从林木种子入手,培育选择优良品种,采用先进的育苗技术,进行集约的经营管理,培育出足够的优质高产壮苗。
林木种子是育苗、造林的物质基础,只有数量足够的种子,才能保证按计划完成育苗、造林任务。
而选用良种是培育壮苗和林木速生、丰产、优质的保证。
所谓良种应具备两个条件:一是遗传品质好,即品种优良,培育出的苗木速生、高产、稳产、抗性强,这主要决定于采种母树的遗传性;二是播种品质好,即发育健全、纯净、饱满、种粒大而重、出芽率高、生命力强、无病虫害。
这除遗传性的影响外,与母树生长的环境条件、种子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有关。
苗木是植苗造林的物质基础,苗木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造林进度和成败。
培育壮苗是提高造林质量的基本措施之一,也是林木速生丰产的重要环节。
所谓壮苗是根据苗木的主要质量指标而划分的等级,即优质合格苗(Ⅰ级苗),壮苗的基本标准是:达到一定的苗高和地茎,根系多而完整,木质化程度好,顶芽饱满完好,无病虫害和机械损伤等。
二、教材的内容、任务和学习方法林木种苗生产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技术工作,既要懂得植物的基本特性及与其生长的环境间的相互关系,又要掌握生产中的各项管理技术措施。
林木种苗生产教材的内容包括基本知识和种苗生产技术两大部分。
基本知识主要介绍植物的基本形态特征,包括植物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植物分类知识和常见主要林木的识别;植物生长的环境条件,包括土壤条件和气候条件(光照、温度、水分、大气)﹔植物病虫害。
种苗生产技术主要介绍林木种子生产,包括林木结实、种子成熟、采种、种实调制、种实贮藏的基本知识;苗圃地耕作,包括整地作床、土壤消毒、施肥等;播种苗培育,包括种子处理、播种等;营养繁殖苗培育,包括扞插、嫁接、压条育苗等;容器育苗;苗木的抚育管理,包括苗木的防寒、降温、灌溉、排水、追肥、松土除草、间苗、补苗、换床移苗、切根、病虫害防治、灾害因子防除等一般管理;苗木出圃,包括苗木调查、起苗、分级统计、假植、贮藏、包装、运输等。
林木种苗工职业技能岗位标准一、岗位名称:林木种苗工二、岗位定义:从事树木种实(种条)的采制、贮藏及苗木、母树林、种子园、采穗圃的培育管理。
三、适用范围:林场、森林公园、苗圃、母树林、种子园、采穗圃及林木种子库、自然保护区。
四、知识要求:1、具备高中毕业或技校毕业文化知识水平。
2、懂得树木生理、生态、生化的基础理论知识。
3、掌握圃地选设、规划及林木种苗工作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
4、掌握《林木种子技术规程》、《育苗技术规程》。
5、掌握林木种实贮藏、种实经营、良种壮苗培育的技术知识。
6、掌握林林引种、驯化、遣传变异及种子园子代测定的基础知识。
7、了解林木嫁接的生学原理及影响其成活的原因。
8、懂得林木种苗病虫害综合防治的理论知识。
9、了解国内外林木种苗工作的新技术、新动态。
五、技能要求:1、解决林木种实采集、处理、贮藏过程中的技术问题。
2、能开展林木良种繁育试(实)验及物候观测。
3、能因地制宜开展薄膜育苗、容器育苗、温室育苗、大棚育苗、组培育苗。
4、诊断苗木营养状况,进行合理施肥。
5、分析育苗成果,为翌年育苗提出改进技术措施。
6、组织实施母树林、种子园、采穗圃、苗圃的经营规划设计。
7、建立种苗技术管理档案并能应用、推广国内外先进技术和革新成果。
林木种苗工(林木种苗工出初中高级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苗木:2、种子园:3、嫩枝扦插:4、临时假植:5、砧木:6、种子生理后熟:7、蹲苗:8、良种:9、结实间隔期:10、亲合力:11、林木种子:12、母树林:13、硬枝扦插:14、越冬假植:15、接穗:16、净度:17、干藏:18、母树林:19、初次样品:20、苗高:二判断题1、--表示年生播种苗,移植次,移植后各培育年的移植苗。
()2、-表示年生播种苗,未经移植的留床苗。
()3、合格种子是指Ⅰ级Ⅱ级Ⅲ级种子。
()4、母树林是生产遗传品质优良种子的林分。
()5、中小粒种子一般用撒播或条播。
()6、良种,是指遗传品质和播种品质都优良的种子。
林木种苗工的工作职责职位概述林木种苗工是负责林木种苗生产和管理工作的专业人员。
他们通过育苗、管理和保护林木种苗,为森林资源保护和林木的生长提供支持。
工作职责1.种子采集和筛选:林木种苗工负责种子的采集和筛选工作。
他们必须了解不同树种的生态习性和种子特点,选择健康、完整的种子进行采集。
在采集过程中,他们要谨慎操作,避免对种子造成损伤。
2.播种和育苗:林木种苗工将采集到的种子进行播种和育苗。
他们根据不同树种的生长要求,在合适的季节和环境条件下进行播种。
他们需要掌握合适的育苗技术,保证种子能够顺利发芽并培育出健康的苗木。
3.种苗管理:林木种苗工负责对苗木进行管理,包括浇水、施肥、除草、防虫害等工作。
他们需要根据不同的苗木品种和生长阶段,给予适当的管理措施,确保苗木能够健康成长。
4.病虫害防治:林木种苗工需要及时发现苗木上的病虫害,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他们要了解常见的病虫害种类及其特点,掌握防治方法,以减少林木种苗的损失。
5.种苗质量检测:林木种苗工要负责对种苗质量进行检测。
他们需要根据相关标准和规范,对苗木的生长情况、外观质量等进行评估,确保种苗符合质量要求。
6.数据记录和报告:林木种苗工要做好数据记录和报告工作。
他们需要记录苗木的生长情况、管理措施、病虫害防治情况等相关信息,并及时向上级汇报工作进展和苗木质量情况。
7.团队合作:林木种苗工通常需要与其他相关部门或团队进行合作。
他们要与种苗采集、苗圃管理、林木培育等岗位的人员密切配合,共同完成苗木生产和管理工作。
8.技术更新和学习:林木种苗工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术。
他们要了解新的育苗技术、病虫害防治方法等,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职业要求1.职业素养:林木种苗工需要具备责任心、细心和耐心,对工作勤奋负责。
他们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严守职业道德,确保工作安全和种苗质量。
2.专业知识:林木种苗工需要具备植物学、生态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了解不同树种的生态特征和种植要求。
林木种苗工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项不是林木种苗的基本要求?A. 种子质量良好B. 苗木生长健壮C. 病虫害严重D. 根系发达2. 林木种苗的繁殖方法不包括以下哪种?A. 种子繁殖B. 嫁接繁殖C. 分株繁殖D. 化学合成3. 林木种苗的播种时间通常选择在哪个季节?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4. 林木种苗的移栽过程中,以下哪项措施是错误的?A. 尽量在阴雨天进行B. 保持苗木的根系完整C. 移栽后立即大量浇水D. 适当修剪苗木5. 林木种苗的病虫害防治中,以下哪种方法不属于物理防治?A. 人工捕捉B. 黑光灯诱捕C. 喷施农药D. 清除病残体6. 林木种苗的土壤准备中,以下哪种措施是不正确的?A. 深翻土地B. 施足基肥C. 土壤消毒D. 长期积水7. 林木种苗的灌溉原则是?A. 多量少次B. 少量多次C. 一次浇透D. 根据天气决定8. 林木种苗的施肥中,以下哪种肥料属于有机肥料?A. 尿素B. 复合肥C. 堆肥D. 钾肥9. 林木种苗的修剪通常在哪个季节进行?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10. 下列哪项不是林木种苗工的主要职责?A. 种苗的繁殖与培育B. 种苗的病虫害防治C. 种苗的销售与推广D. 种苗的移栽与管理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林木种苗的种子处理包括以下哪些步骤?()A. 种子消毒B. 种子筛选C. 种子浸泡D. 种子晒干12. 林木种苗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包括哪些?()A. 物理防治B. 化学防治C. 生物防治D. 农业防治13. 林木种苗的移栽要点包括哪些?()A. 选择适宜的移栽时间B. 保持土壤湿润C. 苗木根系处理D. 移栽后立即施肥14. 林木种苗的灌溉方式有哪些?()A. 喷灌B. 滴灌C. 漫灌D. 沟灌15. 林木种苗的修剪目的包括哪些?()A. 促进苗木生长B. 形成良好的树形C. 减少病虫害发生D. 提高观赏价值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6. 林木种苗的种子质量是影响苗木生长的关键因素。
试卷编号: 06GL09000000-62310030030001 第 1 页 共 6 页 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 森林防火员初级理论知识试卷 注 意 事 项 1、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规定的位置填写您的答案。 3、不要在试卷上乱写乱画,不要在标封区填写无关的内容。
一 二 总 分 得 分
一.单项选择(第1题~第80题。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将相应的字母填入题内的括号中。每题1分,满分80分。)
1.生态幅的大小取决于物种的( ) A、发育 B、生境 C、生物学特性 D、生存空间 2.昆虫具有几丁质的( ),为肌肉提供附着点。 A、外骨骼 B、内骨骼 C、关节 D、腹部 3.昆虫成虫胸部有( )对足,通常还有( )对翅。 A、3 , 1 B、2 , 2 C、3 , 2 D、2 , 3 4.( )属于叶部病害 。 A、锈病、白粉病 B、锈病、烂皮病 C、白粉病、烂皮病 D、白粉病、立枯病 5.利用害虫的( ),设置诱虫灯,诱集捕杀害虫。 A、趋食性 B、趋温性 C、趋光性 D、避光性 6.利用各种( )的化学物质预防或( )消灭病虫害的方法,叫做化学防治。 A、有毒 间接 B、有毒 直接 C、无毒 直接 D、无毒 间接 7.( )使用某种药剂能使病虫产生抗药性。 A、连续 B、周期 C、偶尔 D、间断 8.可用熏蒸剂或容易( )的药剂所产生的有毒气体来杀虫杀菌。 A、扩散 B、稀释 C、挥发 D、吸收 9.白桦是( )树种 A、喜阳 B、耐阴 C、中等耐荫 D、都不对 10.青杨染病的症状表现为:开始在叶正面出现褪绿斑,随后在病班背面产生灰白色粉状物,秋季在白粉层产生初为黄褐色,最后变为黑褐色的粒状物。确诊该病为( )。 A、锈病 B、白粉病 C、梭梭白粉病 D、紫纹羽病 11.当前国内利用寄生性、捕食性昆虫天敌提倡( )。 A、“以护为主,护、养、移、引相结合” B、“以护为主,护、繁、迁、招相结合” C、“以护为主,护、养、利、引相结合” D、“以护为主,护、繁、利、引相结合” 12.( )灯诱虫和黄颜色诱蚜是根据昆虫对光线刺激的反应而采用的防治害虫的方法。 A、黑光 B、红光 C、白炽 D、紫外 13.胸部是昆虫的( )中心。 A、反射 B、消化 C、运动 D、生殖 14.马氏管是昆虫的( )器官。 A、分泌 B、排泄 C、消化 D、感觉 15.种子一般由种皮、胚、( )组成。 A、胚根 B、胚柄 C、胚轴 D、胚乳 16.农药在水介质中表现出不同的酸碱度,( )可以互相混用。 A、酸性和碱性 B、中性和碱性 C、酸性和酸性 D、碱性和碱性 17.防治种子传染病害和地下害虫时,拌种用的药量一般为种子重量的( )为宜。 A、0.2%至0.5% B、0.2%至1.0% C、0.3%至1.5% D、0.4%至2.0% 18.为防止人、畜中毒,环境污染和林木药害。必须了解剧毒农药中毒( )。 A、途径和急救治疗方法 B、症状和急救治疗方法 C、症状和诊断方法 D、途径和诊断方法 19.森林病虫防治,主要通过林木检疫从法制上控制病虫害的( ) A、传入和蔓延 B、发生与为害 C、 消灭 D、控制 20.通过接触害虫体壁渗入体腔和血液中,使害虫中毒死亡的药剂叫( )。 A、触杀剂 B、熏蒸剂 C、胃毒剂 D、内吸剂 21.针对松毛虫类有下树越冬的习性,可在秋季幼虫下树前或次春幼虫上树前,刮去树干胸高处粗皮,涂刷宽3—5厘米、厚3—5毫米的毒环,阻隔和( )幼虫。
考 生 答 题 不 准 超 过 此 线 地 区 姓 名 单 位
名 称
准 考 证 号 试卷编号: 06GL09000000-62310030030001 第 2 页 共 6 页 A、捕杀 B、诱杀 C、毒杀 D、触杀 22.物种的( )指一定面积内某一物种的个体数与全部物种个体数的百分比。 A、密度 B、绝对密度 C、相对密度 D、盖度 23.乐果属于( ) A.内吸剂 B.胃毒剂 C.熏蒸剂 D.触杀剂 24.我国针对行道树和防护林的检疫害虫有( )四种。 A、美国白蛾、椰心叶甲、红棕象甲、冠瘿病菌 B、美国白蛾、松材线虫、红棕象甲、冠瘿病菌 C、美国白蛾、椰心叶甲、松材线虫、冠瘿病菌 D、美国白蛾、椰心叶甲、红棕象甲、松突圆蚧 25.凡局部地区发生的危险性大、能随植物及其产品传播的病、虫、杂草,应定为( )。 A、外来侵入种 B、有害生物 C、病虫害 D、检疫对象 26.空气湿度是表示空气( )程度的指标。 A、湿热 B、干湿 C、干燥 D、干热 27.林木病变的类型有( )三种类型。 A、生理病变、组织病变、形态病变 B、生理病变、器官病变、形态病变 C、功能病变、组织病变、形态病变 D、生理病变、组织病变、功能病变 28.( )是有性繁殖的孢子类型 A、孢囊孢子、卵孢子、接合孢子 B、芽孢子、游动孢子、分生孢子 C、担孢子、接合孢子、子囊孢子 D、子囊孢子、芽孢子、接合孢子 29.真菌的( )是指从一种孢子萌发开始,经过一定的营养生长和繁殖阶段,最后又产生同一种孢子的过程。 A、寿命 B、生活史 C、生活周期 D、生命阶段 30.林木病原物的侵染过程顺序是( )。 A、接触期、发病期、潜育期、侵入期 B、接触期、潜育期、侵入期、发病期 C、接触期、侵入期、发病期、潜育期 D、接触期、侵入期、潜育期、发病期 31.昆虫头部根据口器着生的位置可分为( )三种头式。 A、上口式、前口式、后口式 B、下口式、端口式、后口式 C、下口式、前口式、侧口式 D、下口式、前口式、后口式 32.多数昆虫的繁殖方式是( )。 A、单性生殖 B、两性生殖 C、多胚生殖 D、裂体生殖 33.全变态昆虫幼虫老熟后( )取食,寻找适当场所化蛹。 A、停止 B、少量 C、积极 D、大量 34.我国动植物对内检疫程序是( )。 A、报验、检疫、处理、签证 B、报验、处理、检疫、签证 C、处理、报验、检疫、签证 D、检疫、处理、报验、签证 35.林业技术措施防治森林病虫害是根据病虫的( )和影响其数量消长的主要( ),通过林木栽培管理、主伐利用等一系列技术措施,来改变病虫的适生条件,提高林木本身抗病虫能力的一种防治方法。 A、生物学特性,客观条件 B、危害程度,内在机制C、种群数量,外部机制 D、生物学特性,生态因子 36.用于防治害虫的外激素主要是( )。 A、体外激素 B、皮外激素 C、性外激素 D、生长激素 37.成虫期是昆虫个体发育的最末一期,此时停止( ),成虫要行交配、产卵,故成虫期是昆虫的( )。 A、生长和蜕皮,生殖时期 B、生长和蜕皮,衰老期 C、取食和运动,生殖时期 D、取食和运动,衰老期 38.森林火灾是指林地上( )的火,它是自由蔓延,超过一定的面积,造成一定损失的林火。 A、人为 B、自燃 C、失控 D、受控 39.森林燃烧是指森林可燃物在一定外界( )作用下快速与空气中的氧结合,产生的放热发光的化学物理反应。 A、雷电 B、风 C、湿度 D、温度 40.森林燃烧必须具备( )、森林可燃物、火源。三者相互作用,缺一不可。 A、气象条件 B、土壤条件 C、地理条件 D、光照条件 41.预防森林火灾需要研究、分析森林火灾发生的( )。 A、条件 B、规律 C、可能性 D、趋势 42.( )是导致野生动物正常死亡的原因。 A、饥饿、天敌的捕杀、疾病 B、饥饿、人类捕杀、疾病 C、营养不良、意外灾害、疾病 D、营养不良、人类捕杀、疾病 43.能维持野生动物生存所必需的全部条件的具体地区称( )。 A、越冬地 B、繁殖地 C、栖息地 D、出生地 44.一般森林火灾的烧林面积在( )hm2以上不足100hm2范围内。 A、0.5 B、1 C、2 D、5 45.林火强度指单位时间、单位( )长度上所释放的( )。 A、火线,能量 B、火线,气体 C、面积,气体 D、面积,能量 试卷编号: 06GL09000000-62310030030001 第 3 页 共 6 页
46.在林冠层燃烧的火称为林冠火。林冠火燃烧温度( )。 A、高 B、低 C、大 D、慢 47.( )属燃烧缓慢可燃物。 A、草本植物 B、枯立木 C、枯枝 D、苔藓 48.空中可燃物指高度在( )以上所有的空中可燃物。 A、1.5m B、2.0m C、2.5m D、3.0m 49.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分区为( )。 A、核心区、缓冲区、生态旅游区 B、核心区、实验区、生态旅游区 C、核心区、缓冲区、经营区 D、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 50.我国森林防火使用的电台是150兆赫或400兆赫的( )电台。 A、超长波 B、中波 C、短波 D、超短波 51.内蒙古野生动物管理的“四证”制度包括( )。 A、猎捕证,驯养繁殖许可证,经营许可证,准运证 B、猎捕证,持枪许可证,经营许可证,准运证 C、猎捕证,驯养许可证、繁殖许可证,准运证 D、猎捕证、持枪证、驯养繁殖许可证、经营许可证 52.野生动物调查主要包括( )等四方面内容。 A、种类调查、数量调查、生活史调查、分布规律调查 B、种类调查、数量调查、生活史调查、食物调查 C、种类调查、数量调查、经济调查、分布规律调查 D、种类调查、数量调查、植被调查、分布规律调查 53.通过动物痕迹,如足迹、粪便等,统计动物数量的方法叫( )。 A、绝对数量调查法 B、相对数量调查法 C、变型路线法 D、间接相对数量调查法 54.( )均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A、大天鹅、雪兔、黄羊、长耳鸮 B、苍鹰、黑琴鸡、猞猁、蓝马鸡 C、小天鹅、大鸨、黑鹳、黑琴鸡 D、小天鹅、蓝马鸡、黑鹳、貂熊 55.危害松树幼苗罪严重的病害是( )。 A、苗木根癌病 B、苗木立枯病 C、落叶松早期落叶病 D、锈病 56.下列动物中( )在我国没有野生个体。 A、驼鹿 B、驯鹿 C、猞猁 D、紫貂 57.森林燃烧是指森林可燃物在一定外界温度作用下快速与空气中的氧结合,产生的放热发光的( )反应。 A、化学 B、物理 C、自然 D、化学物理 58.林火( )包括林火蔓延、林火强度、飞火等特征,受环境条件的制约和控制,是森林防火、扑火、用火必须考虑的因素。 A、生态 B、行为 C、地点 D、热量 59.风不仅能加快可燃物的蒸发,加速干燥而易燃,且不断补充新的( ),增加助燃条件,加速燃烧过程。 A、二氧化碳 B、氮气 C、氧气 D、氢气 60.防火沟是为了阻止( )而开设的沟。 A、地表火 B、树冠火 C、地下火 D、树干火 61.对野生动物资源威胁最大的因素是( )。 A、天敌 B、自然灾害 C、疾病 D、人类活动 62.营林用火是人们有计划地在事先选定的地域内,对森林( )进行有计划的烧除。 A、枯立木 B、倒木 C、落叶 D、可燃物 63.林火预报一般可分为火险天气预报、林火发生预报和林火( )预报等三种类型。 A、燃烧 B、扑灭 C、方向 D、行为 64.林火蔓延速度一般用( )来表示。 A、线速度 B、面积速度 C、周边速度 D、以上都行 65.地下火蔓延的速度( ),但( )扑灭。 A、快 ,不易 B、快 ,容易 C、慢 ,不易 D、慢 ,容易 66.低强度的地表火可( )林木生长发育、开花结实、更新、病虫害防治等。 A、抑制 B、不利 C、促进 D、有利 67.下列( )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A、遗鸥、貂熊、蒙古野驴、北山羊 B、遗鸥、金雕、雪豹、白脸琵鹭 C、大鸨、貂熊、蒙古野驴、棕熊 D、黑嘴松鸡、紫貂、丹顶鹤、大天鹅 68.从动物地理学的角度,内蒙古的野生动物主要分布于( )四个亚区。 A、大兴安岭亚区、黄土高原亚区、东部草原亚区、西部荒漠亚区 B、大兴安岭亚区、黄土高原亚区、松辽平原亚区、西部荒漠亚区 C、大兴安岭亚区、黄土高原亚区、东部草原亚区、西部山地高原亚区 D、大兴安岭亚区、黄淮平原亚区、东部草原亚区、西部荒漠亚区 69.树木在休眠期内仍有微量生命活动,休眠期的长短取决于树种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