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毛榛中的紫杉醇含量
- 格式:pdf
- 大小:326.89 KB
- 文档页数:5
高效液相色谱和质谱技术在化学分析中的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化学分析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高效液相色谱和质谱技术作为一种新型、高效的化学分析方法,已经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等各个领域中。
一、高效液相色谱技术高效液相色谱技术(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是一种在液相体系中进行分离和分析的色谱技术。
在化学分析中,它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环境监测、石油化工、食品安全等方面。
其主要优点是样品制备简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以同时测定多种复杂化合物,毫克至微克级别的物质都可以进行定量分析。
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的原理是,将混合物按照一定的分离机理,在色谱柱中分离出单个组分,并采用检测器进行检测。
在分离机理上,HPLC分为离子交换、反相、凝胶、Southeast University 金属螯合、亲和等不同类型。
其中,反相HPLC用得最为广泛,它对水相溶液中的非极性或弱极性化合物有效。
例如,反相HPLC可以对生物样品中的蛋白质、多肽、核酸、小分子化合物进行分离。
在HPLC分析之前,常常需要对样品进行前处理,如样品处理、色谱柱的选择、流动相的组成等方面的选择。
二、质谱技术质谱技术(Mass Spectrometry,MS)是一种将化合物或样品中的分子转化为离子,经过分析后获得分子结构和组成的分析方法。
质谱技术可以分为质谱分析和代谢组学分析等。
质谱分析可以获得分子的结构和相对分子质量(M)。
它通常是通过电子轰击、电子喷雾和大气压化学离子化等多种方式发生的,形成的离子可以通过质谱分析和分离进一步分析。
代谢组学分析可以在分析样品中的代谢产物时提供全局分析。
通过代谢组学,可以检测代谢产物,并发现与特定代谢网络相关的代谢物。
三、高效液相色谱和质谱联用技术高效液相色谱和质谱联用技术(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PLC-MS)将这两种技术有效地结合起来,逐渐成为化学分析中的重要手段。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多级)联用技术及应用任三香(中山大学测试中心广州 510275)众所周知,色谱是一种分离复杂混合物的很好手段,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由于它集分离与定性快速一气呵成及价廉的优点在应用范围广泛的分析检测行业中占质谱拥有量的50% 以上。
但是,气-质联用对样品的要求是来样必须在色谱柱能承受的温度下汽化,对于热不稳定的化合物及汽化不了的样品就得依靠其它分析手段来完成。
在攻克液相色谱与质谱联机接口技术后,应运生产的高效液相色谱-质谱(多级)联用仪作为90年代推出的商品仪器已逐步进入质谱界,并得到迅速发展,成为科研和诸多分析行业的有力工具,扩展了质谱仪分析化合物的范围,可谓当今质谱界最为新颖及活跃的领域。
本文将简要介绍高效液相色谱-质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简称HPLC/MS)(包括多级即MS n)联机新技术及应用。
1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多级)联用技术高效液相色谱-质谱(多级)联用仪的在线使用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真空的匹配。
质谱工作需在高真空下完成,要与常压下工作的高效液相色谱(即大量流动相的涌入)-质谱接口相匹配并维持足够的真空,只能采取增大真空泵的抽速,分段、多级抽真空的方法,形成真空梯度来满足接口和质谱正常工作的要求。
现有的商品仪器多采用该方法。
在此主要介绍以下二种电离方式:1.电喷雾(Electrospray Ionisation简称 ESI):其电离过程是“离子雾化”。
当样品溶液流出毛细管的瞬间,在加热温度、雾化气(N2)和强电场(3-5kV)的作用下溶剂迅速雾化并产生高电荷液滴。
随着液滴的挥发,电场增强,离子向表面移动并从表面挥发,产生单电荷或多电荷离子。
通常小分子得到[M+H]+或[M-H]-单电荷离子。
而生物大分子产生Z>1的多电荷离子。
由于质谱仪测量的是质量电荷比(m/Z)。
生命科学仪器2009第7卷/5月刊综述高效液相色谱一质谱联用技术在中药鉴定中的应用金蕊,王宝庆,金哲雄(哈尔滨商业大学药学院哈尔滨150076)摘要中药鉴定学是一门传统而古老的学问,是随着中医理论的建立和发展,中药鉴定学已成为一门系统而完善的学科。
近年,国家制定了中药现代化发展规划。
为了保证中药的质量,各种现代的鉴定法越来越多地在中药鉴定中被应用。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一质谱(HPI。
C—MS)联用技术,将HPLC对复杂样品的高分离能力与MS的高选择性、高灵敏度以及能够提供分子量与结构信息的优点结合起来,可对中药质量进行比较全面的评价。
本文就HPLC—MS联用技术近年来在中药材和中药制剂指纹图谱研究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一质谱联用;中药;鉴定1HPLC—Ms联用技术的发展历史质谱仪(ToF_Ms)、傅立叶变换质谱仪(FT—Ms)『41。
高效液相液质联用(H既d|Ⅵs提指高效液相液相色谱与质谱串联的技术。
HPLC是目前分离复杂体系最为有效的分析工具,由于其仪器自动化、普及化程度愈来愈高,已成为中药分析最常用的仪器之一。
但目前中药分析中运用的HPIE仪器绝大多数与uV或DAD检测器相联接,对于单个色谱峰仅能提供保留时间及紫外图谱等信号,而对未知成分所能提供的结构信息相当有限。
№是一种高灵敏度的检测器,且不同化合物的特征陛强,可用于部分解析未知化合物的结构。
中草药是—个非常复杂的化学体系,其中含有大量的次生代谢产物,其结构复杂,性质相似,有的化合物还不稳定。
HPLC]MS将HPIE的高分离效能与MS的强大结构测定功能组合起来。
为中药化学成分的快速分析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新技术n~1。
HPI。
C—MS主要由HPLC仪、接口(ItPLC与MS之间的连接装置)、质量分析器、真空系统和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组成"1。
混合样品通过液相色谱系统进样,由色谱柱分离。
从色谱仪流出的被分离组分依次通过接口进入MS仪的离子源处并被离子化,然后离子被聚焦于质量分析器中,根据质荷比而分离,分离后的离子信号被转变为电信号,传送至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根据MS峰的强度和位置对样品的成分和结构进行分析。
HPLC测定人血浆中紫杉醇浓度中国色谱网(2010-7-20 14:12:04)摘要目的:建立人血浆中紫杉醇HPLC测定法,为人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和药效学评价提供方法学基础。
方法:取血浆300μl,以地西泮为内标,采用有机相(叔丁基甲醚)两步提取。
常温下氮气吹干,残渣用移动相溶解,进样20μl。
色谱条件:Shim-PackCLC-ODS柱;流动相:甲醇-乙腈-水(25∶40∶39);流速为1.2ml*min-1,检测波长227nm。
结果:本法在0.03~5.00mg*L-1间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0.9999(n=7)。
高中低浓度的3个质控样品日间内变异性RSD都在2.31%~4.90%之间,回收率在97.4%~103.3%之间,血浆最低检测浓度为0.008mg*L-1。
结论:本方法能简便、准确地测出血浆中微量药物的含量,适于研究需要。
紫杉醇被誉为90年代抗肿瘤药三大成就之一,对铂耐药的卵巢癌疗效较好,作为应用于临床的新型药物,它既是妇科卵巢癌、乳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用药,也是肿瘤晚期仍行之有效的化疗药物,临床上对其给药方案和剂量确定有许多不同的观点,仍需借助药-时数据进行客观的评价。
低浓度紫杉醇测定一直是困扰研究的大问题。
国外文献报道的固相提取和预柱分离过程需要较高的成本,技术要求复杂,因而限制了对紫杉醇的研究。
我们建立了测定人血浆中紫杉醇的 HPLC法,取样量小,灵敏度高,快速简便。
为确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和治疗剂量,以及药代动力学分析和药效学评价提供了方法学基础。
1、材料与方法1.1 仪器与色谱条件美国Warters-M510泵和U6K进样阀;日本岛津SPD-2AS型可变波长紫外检测器和C-R2AX数据处理机;100μlHamilton进样器(美国);液体混合器(UpwardsBiosystemsLtd.,台湾);LG15-W高速微量离心混合器(上海);PING-PONG卧式振荡器(BlockScientific,德国);Milipore超纯水系统(法国)。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药物的临床应用逐渐得到扩大。
为了确保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药物分析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其中,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被认为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药物分析方法,它不仅解决了传统色谱分离技术的局限性,还添加了质谱检测的高灵敏度和特异性,成功地推动了药物分析技术的发展。
一、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原理1、高效液相色谱技术高效液相色谱是一种液态色谱技术,它可以将化合物从混合样品中分离出来,并通过化学吸附、亲和性、离子交换等不同的机制得到分离。
高效液相色谱还可以通过对流相与静相的优化,以及增加柱温、压力等参数的控制,从而显著提高色谱的分辨率和速度。
2、质谱技术质谱技术是一种非常高灵敏度的分析方法,它可以对样品中的化合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质谱技术通常通过分子质量、碎片质量比和分子离子的内部结构等多种特征,确定分析物的化学结构和分子组成。
3、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结合了高效液相色谱和质谱技术的优点。
通过将这两种技术结合起来,可以使用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化合物,并将溶液中的样品引入到质谱仪中进行检测。
在此过程中,先通过一个离子源将分离后的化合物转化为离子,然后在分析器区域将离子碎片化,最后将质谱峰与物质的质谱库进行比对,确定分析物的化学结构和分子组成。
二、1、药物结构分析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可以用于药物结构的分析和鉴定。
在用药物分析中,“药物认证”是很重要的一环,需要对药物的化学结构进行检测,以确保药物的质量和安全性。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可以对药物的分子式、分子量、结构等属性进行检测,进而为“药物认证”给出准确的分析结果。
2、新药成分分析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还可以应用于新药成分的分析。
在药物研发过程中,新药的结构和组成是需要被研究和确定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可以毫不费力地确定药物成分中存在的组分和精确的化学结构。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红豆杉枝叶中紫杉醇的含量【摘要】目的研究红豆杉枝叶中紫杉醇的含量测定方法,并对人工种植的云南红豆杉中紫杉醇的含量进行调查研究。
方法采用甲醇和二氯甲烷超声提取样品,HPLC梯度洗脱。
结果紫杉醇的理论塔板数为5628,分离度为1.42,拖尾因子为1.01。
回归方程为Y=4×107X+39 942,r=0.999 7,在0.004 2~0.020 1/ml之间的线性关系良好。
日内和日间精密度的RSD均小于2.0%,重复性实验的RSD为0.3%(n=5),最低检测限为1.0μg/ml,加样回收率为85.19%,84.95%,82.37%,RSD(n=5)分别为3.7%,4.87%,3.6%。
人工种植的云南红豆杉中紫杉醇的平均含量达140mg/kg。
结论该方法缩减了红豆杉药材的前处理步骤,节约了实验时间,适用于红豆杉枝叶中紫杉醇含量测定;同时也证明中国思茅地区人工种植的红豆杉具备提取紫杉醇的价值,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关键词】红豆杉紫杉醇高效液相色谱法Abstract:ObjectiveTo develop a method for measurement of paclitaxel in the taxus from Yunnan Province. MethodsThe medicinal plants was extracted with ethanol and dichloromethane. ResultsThe theoretical plate number of paclitaxel was 5628, the resolution was 1.42 and the tailing factor was 1. 01. The calibration curve was linear in the range of 0.004 2~0.020 1 mg/ml,Y= 4×107 X+39 942, R=0.9997. The intra-day and inter-day precision (RSD) were all less than 2.0%, the recurrence (RSD) was 0.3% (n= 5). The limit of detection was 1.0 μg/ml,the recovery rate was 85.19%,84.95%,82.37% and RSD was 3.7%,4.87%,3.6% (n=5) respectively for paclitaxel. ConclusionOur developed method can shorten the time used for pretreatment, and is a simple and reliable method to determine the content of paclitaxel in taxus. The results also prove that the quality of yew in Yunnan Province is relatively good.Key words:Taxus; Paclitaxel;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红豆杉属(Taxus spp)植物起源古老,属第三纪孓遗植物,在地球上已生存繁衍250万年,且地理分布区域广泛[1]。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发布时间:2021-06-22T10:05:46.027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8期作者:张平[导读] 摘要: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是色谱法的一个重要分支,其在实际应用中以液体为流动相,其与单独的任何一种色谱检测技术相比,有着快速和准确的优点。
山东省济南市济南高华制药有限公司摘要: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是色谱法的一个重要分支,其在实际应用中以液体为流动相,其与单独的任何一种色谱检测技术相比,有着快速和准确的优点。
当前,高效液相色谱技术与质谱分析方法也得到了高度融合,产生了高效液相色谱 - 质谱联用技术,其在有机化学领域得到了重要应用,进而为药物分析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
关键词:液相色谱;联用技术;药物分析引言:近年来,在药物质量研究过程中,对杂质的研究越来越重视,这一研究贯穿于药物研发的整个过程。
药物中的某些杂质与药物临床使用中产生的不良反应存在密切关系,是影响药物安全有效的重要因素。
药物中的杂质可分为有机杂质、无机杂质、残留溶剂,其中有机杂质包括起始原料、工艺中间体、化学反应副产物、化学试剂及贮藏运输过程中产生的降解产物等物质,这类杂质通常被称为有关物质。
因药物中有关物质的含量微小,检查时必须选择专属性强、灵敏度高的检测方法。
本文综述了药物中有关物质检测方法研究进展及应用。
1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概述HPLC 法具有灵敏、快捷、准确的优势,是目前测定药物中有关物质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广泛被各国药典采用。
根据待测物质结构,可以选择不同分离原理的色谱类型。
应用 HPLC 法测定药物中有关物质常用的方法主要有四种:外标法、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不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及面积归一化法。
其中,前三种应用最为广泛。
在 2015 版《中国药典》中,对尼莫地平片、加巴喷丁片等有关物质检测均采用外标法与不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
部分研究人员采用反相 HPLC 法以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测定双氯芬酸钠有关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