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临床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_董梦倩
- 格式:pdf
- 大小:924.13 KB
- 文档页数:1
高血压临床防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目的:探讨高血压临床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方法:选取50例确诊为高血压的患者与30例血压偏高者,分析当前所采取的防治方案存在的问题,针对性提出解决策略。
结果:当前的高血压临床防治工作主要在生活管理及用药依从方面有明显不足,针对性制定防治工作方案,予以全面防治工作干预后,50例高血压患者治疗态度得到纠正,用药依从度上升至90%以上,均未见严重心血管并发症,血压控制效果良好。
30例血压偏高患者血压水平控制效果良好,基本稳定。
结论:客观评价防治工作现状,针对性提出改善策略,是提升高血压防治综合效果的关键。
标签:高血压;临床防治;问题;对策高血压是常见的严重危害人们生命健康、影响人们正常工作与生活的一类心血管疾病。
对高血压的系统预防与规范治疗是控制高血压发病率与致死率、减轻医疗机构压力、避免并发症的关键[1]。
本文针对50高血压患者与30例血压偏高患者防治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策略,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高血压患者50例,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31~69岁,平均年龄(55.6±13.7)岁;病程2个月~11年,平均病程(6.1±3.7)年。
血压偏高者共30例,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29~72岁,平均年龄(58.9±16.4)岁。
高血压患者及血压偏高者均在我院就诊、体检时发现血压异常,入院后建立个人档案。
1.2 方法通过对高血压患者及血压偏高者档案资料分析得出高血压预防及治疗工作现状,高血压患者就诊及治疗方案、治疗状况及时收录在案以便分析,血压偏高患者遵医嘱开展高血压预防工作(调整饮食、作息、运动习惯,科学用药)、定期复检,检查结果录入档案[2]。
针对高血压患者及血压偏高者疾病防治现状对疾病防治工作进行适当调整。
药物干预:根据患者血压水平及并发症状况、年龄、相关病史制定相应的个性化治疗方案,针对患者文化层次及治疗态度予以针对性的心理辅导,鼓励患者配合医生规范用药预防和控制病情。
糖病合并高血压的综合防治对策探讨在当今社会,慢性疾病的发病率日益上升,其中糖尿病和高血压常常结伴而来,给患者的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不仅增加了心脑血管疾病、肾脏疾病等并发症的风险,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因此,探讨有效的综合防治对策显得尤为重要。
一、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发病机制糖尿病和高血压有着复杂的相互关系。
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抵抗或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血糖升高。
长期高血糖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使血管弹性下降、管腔狭窄,从而增加外周血管阻力,引发高血压。
同时,高血压也会对糖尿病的病情产生不良影响。
高血压会加重肾脏的负担,导致肾脏损伤,进而影响胰岛素的代谢和排泄,使血糖控制更加困难。
此外,遗传因素、不良生活方式(如高盐饮食、缺乏运动、长期精神紧张等)、肥胖、年龄增长等也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发病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二、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危害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会显著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例如,冠心病、心肌梗死、脑卒中等,这些疾病往往病情严重,甚至危及生命。
肾脏损害也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高血糖和高血压共同作用,会加速肾小球的硬化和肾功能的衰竭,最终可能导致尿毒症。
此外,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还会影响眼睛,增加视网膜病变的风险,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同时,对神经系统、周围血管等也会产生损害,引起四肢麻木、疼痛、足部溃疡等问题。
三、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综合防治对策(一)生活方式干预1、饮食调整控制总热量:根据患者的体重、年龄、性别、身体活动水平等因素,计算每日所需的热量,合理分配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的比例。
低盐饮食:减少食盐的摄入,每天不超过 6 克,避免食用咸菜、腌制品等高盐食物。
低脂饮食:减少动物脂肪、油炸食品的摄入,选择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如橄榄油、玉米油等。
高纤维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有助于控制血糖和血压。
2、适量运动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游泳、太极拳等。
高血压临床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作者:隋艳龙来源:《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年第05期【摘要】目的对于高血压临床防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对策进行分析研究。
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检查与治疗的高血压患者40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分析,研究其防治效果,以及防治中存在的问题。
结果 400例高血压患者经过预防性治疗之后,其效果显著,总有效率为97.50%,,且存在一些治疗与护理问题,需要改进。
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加强临床防治,有着较好的效果,但是在治疗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及时发现,进行进行解决。
【关键词】高血压;临床;防治;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7.05..01高血压,其属于一种慢性疾病,久治不愈,会给患者的身心造成极大的危害,目前在临床上多采用药物来进行控制治疗。
基于此,本文选取来我院治疗的高血压患者4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回顾性治疗分析,对其治疗效果,治疗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找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此更好的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
其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所示。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患者400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
所有患者经过诊断,其均属于临床高血压疾病的诊断标准,其中,男230例,女70例,年龄40~75岁,平均年龄(59.6±1.3)岁;病程1~20年,平均病程(10.5±0.5)年。
1.2 方法收集400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诊断、治疗、护理的相关资料,研究其治疗效果,以及治疗中存在的问题。
1.3 观察指标显效:患者的舒张压,下降,且达到了正常的水平;有效:患者的舒张压出现了下降,处于10~20 mmHg范围内;无效:患者的舒张压无显著的变化。
关于高血压病的治疗与预防若干问题探讨摘要: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近年来和高血压病密切相关的脑血管病和心血管病死亡率有上升趋势,而且逐渐年轻化。
因此,对高血压病人进行有效稳妥的治疗和预防,是降低因高血压病导致脑血管意外发生的关键。
近20年高血压的预防、检测与治疗有巨大进展,高血压治疗药物达10类100余种,但高血压仍是公共卫生最严峻的挑战。
中国高血压达2亿。
有一部分患者自我无感觉症状,缺乏健康保健知识,应该引起足够重视。
关键词:高血压;预防保健;治疗方法;医学分析目的:研究分析高血压病在社区治疗和预防。
方法:以某社区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214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前者使用常用的治疗和管理手段,后者采取健康知识指导,规范治疗和管理,并实行跟进、记录的方法。
结果:相对于对照组而言,观察组所治疗的高血压患者在对知晓高血压、药物治疗以及血压的控制这几方面不论程度还是效果都要好的多。
(差异学统计P<0.01)。
结论:转换传统的治疗方式,利用管理和治疗都比较规范的方法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将会比传统方式更加有利于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值,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也能更加得到保障,也使在治疗此类患者时的系统性以及有效性得到加强。
在临床上对高血压的解释为:高血压的是一种由于体内循环,动脉的压力增大的心血管疾病之一。
其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前者也可称作高血压病,而继发性高血压则称作病因明确的高血压,并且在确认病因以及能够有效消除或者抑制病情之后,继发症状的高血压还是可以被明显缓解或者治愈。
作为高血压患者,在长期的患病过程中会一直潜伏着危险,尤其对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影响比较大,比如冠心病、脑卒中、眼底病变和肾功能衰竭很容易成为高血压的并发症,从而危机患者的生命安全。
一、临床案例以某社区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214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男女分别为114例和100例,年龄段为42-86岁,平均年龄为67.4岁,按照血压水平分出的轻度高血压患者有81例,中度高血压患者有97例,重度高血压患者有36例。
World Latest Medic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9 Vo1.19 No.34100投稿邮箱:zuixinyixue@·临床研究·高血压病综合防控在基层面临的问题和对策韦守刚(象州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西 来宾 545800)0 引言高血压是一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与遗传因素、患者的生活方式、生理因素、年龄因素、血管弹性因素等存在着很大的联系,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其依从性会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加之如若综合防控治疗不当极易导致血压升高反复波动,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质量[1-2]。
鉴于此,本文旨在探究高血压病综合防控在基层面临的问题和对策,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基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县慢病系统管理的高血压病患者中随机抽取100例。
纳入标准:均符合2016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有关标准:舒张压大于等于90 mmHg ,收缩压大于等于140 mmHg ;均无严重性心肺肾合疾病,均为原发性高血压病。
排除标准:资料不完整者,肿瘤者。
本组中男51例,女49例;年龄为55-87岁,平均(68.31±1.62)岁;病程为1-16年,平均(8.31±2.33)年。
1.2 方法。
以回顾法对患者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分析,分析其发病原因,根据治疗方式观察其治疗效果,总结综合防控中存在的问题。
2 结果2.1 所有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发病原因。
遗传为76.00%,严重肥胖为10.00%,大量饮酒为5.00%,高盐低钾为6.00%,其他因素为3.00%。
2.2 所有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在综合防控中存在的问题。
患者遵医行为差为23.00%,不良反应控制不佳为30.00%,护理人员护理不到位为11.00%,药物拮抗性毒副作用为36.00%。
3 对策3.1 预防的对策:①定时到社区和乡村宣传高血压病防控知识和方法,组织高血压病患者以沙龙的方式,进行相互交换治疗高血压病心得和经验。
高血压的常见护理问题及措施简介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对患者的健康产生重大影响。
本文将探讨高血压患者常见的护理问题及相应的措施,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和控制高血压。
常见护理问题及措施1. 药物管理问题- 问题:高血压患者可能面临药物的长期使用和复杂的用药方案,如何正确地管理药物成为一个重要问题。
- 措施:- 患者应严格按照医生的指示用药,不得随意停药或更改剂量。
- 患者应注意药物的存放和保质期,避免使用过期药物。
- 定期复查血压,并与医生共同评估用药效果和调整剂量。
2. 饮食问题- 问题:高血压患者的饮食控制对于血压的管理至关重要。
- 措施:- 患者应避免食用高盐、高脂、高糖的食物,尤其是咸味食品。
- 合理控制总能量摄入,保持适当的体重。
- 患者应增加摄入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物等。
- 遵循医生的建议,合理补充钙、钾等矿物质。
3. 生活方式问题- 问题:高血压患者的生活方式对疾病的控制和预防至关重要。
- 措施:- 患者应戒烟限酒,避免过度饮酒和暴饮暴食。
- 患者应保持适当的体育锻炼,避免久坐不动。
- 注意控制情绪,避免长期紧张和压力过大。
- 定期检查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及时调整生活方式和治疗方案。
4. 定期随访问题- 问题:高血压患者需要定期随访,以及与医生进行及时沟通和交流。
- 措施:- 患者应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定期复查和随访。
- 定期测量血压,记录相关指标。
- 出现不适或病情变化时,及时联系医生并按照医嘱调整治疗方案。
结论通过正确管理药物,控制饮食,调整生活方式,并进行定期随访,高血压患者可以更好地管理和控制疾病。
同时,患者还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和护理,以提高治疗效果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World Latest Medic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6 Vo1.16 No.88
174
・经验交流・
高血压临床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董梦倩,林晓阳,沈培红
(浙江省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浙江 温岭 317500)
摘要:近年来,我国高血压的发病率较高,而其并发症大多是心脑血管疾病,使患者的死亡率增加,对人们健康的
危害极为严重。因此,对高血压疾病的防治方法的研究成为热点课题。本文对高血压的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
探讨从中西医学两方面来解决在高血压中各类问题的有效措施,为高血压的防治提供理论的依据。
关键词:高血压;防治;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671-3141.2016.88.150
0 引言
高血压是以病人的体循环动脉血压的持续性升高为主要表
现的一种慢性疾病,患者合并各类心脏、脑和肾脏等重要器官
的结构和功能的严重损害的概率较高[1]。在西医学中,高血压
的诊治和并发症的治疗与预防取得一定的成果,但是依然存在
许多问题和局限性。在我国,高血压的发病率较高,而高血压
的各种并发症中大部分是心脑血管疾病,使得患者的死亡率大
大增加,对人们健康的危害极为严重[2]。因此,在临床医学中
对于高血压疾病的研究成为目前的热点课堂。本文分析在高血
压的预防与治疗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探讨从中西医两方面解决
在高血压中的问题的有效措施,为高血压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1 在临床防治中高血压存在的问题
1.1 高血压各症状对血压的副作用。高血压病人的血压指标增
加会导致其产生一系列的临床症状,例如眩晕、头痛、失眠、便秘、
精神紧张以及焦虑的不良情绪[3]。病人会因长期的失眠而导致
生物节律紊乱,血压调节能力降低;而长期的便秘会影响病人
的情绪,导致病人的血压发生异常的波动,从而诱发心脑血管
的疾病;焦虑和抑郁也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4]。因此,对
于上述症状的合理调控能够促进病人的血压维持稳定甚至降低。
而且,在西医学中的治疗方法对病人的上述临床症状改善的疗
效较低,没有充分地重视对病人症状的恢复,副作用较高。
1.2 西药的副作用。在临床中,降压药能够有效地起到降压作
用,在短期内能够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不同的降压药能够保
护不同靶器官的功能。但是,西药会产生一定的不良反应,其
毒副作用会在长期服药之后出现,会引发多种新的疾病,甚至
导致患者因无法耐受西药而终止治疗,依从性较低。研究表明,
没有进行治疗的高血压病病人的生命质量比健康人群低,但比
药物治疗后的病人高。
1.3 中药的应用局限性。虽然中药对于高血压的治疗有较好的
疗效,但是中药的降压作用没有大样本的研究证明。而近年来,
随着道地药材数量的降低,中药中的有效成分的含量可能不足,
再加上中药的炮制流程不规范,贮存存在问题以及中成药的工
艺、原料选取与前处理等方面的问题,导致中药的质量下降,从
而影响处方的疗效。另一方面,由于中药的煎煮非常费时,口感
较差,使得其作用较慢,降压强度较低,造成中药的治疗不适用
于高血压病的急危重症,例如高血压三级、危象以及脑出血[5]。
1.4 农村经济压力大。我国的农村人口数量较多,人均收入水
平较低,而在农村合作医疗的政策中,农民能够真正实现报销
的医疗费用很少,特别是高血压等慢性疾病。因此,对于农民
等经济水平较低的人群,西药较贵,而且因药物对患者的重要
器官的功能、电解质以及血糖等指标的影响,患者还应定期检查,
使得治疗的费用增加。
2 在高血压临床防治中的措施
2.1 加强对病人症状改善的重视程度。头晕和头痛是高血压病
人最常见的症状之一,而西药会加重病人的头晕头痛的症状,
甚至会产生便秘、抑郁以及失眠等不良反应。这些症状在西医
学中没有有效地对症药物,而且常用的开塞露与安定等虽然能
够暂时的缓解病人的症状,但是长期使用会造成依赖,安眠与
抗抑郁药也会加重头晕的症状。而中药虽然作用较慢,但是能
够显著的改善病人的症状,促进其血压的恢复。焦虑属于七情
内伤,时间较长能够导致病人心肝火旺,因此可采用疏肝柔肝
和泻火解郁的方法来治疗。
2.2 增加中药疗效。为了增加中药的疗效,需要对中药材的产
地、种植、炮制、保存与制剂等方面进行科学化与标准化的管理,
可增加关于中药制剂的各种成分的标准色谱图,采用道地药材,
在中药材应用前应该严格地根据标准规范对中药材的来源、品
种与质量实施显微和理化性状的鉴别以及各有效成分含量的测
定,保证产品的质量。在中药制剂的加工处理的流程中,应从
各个类别的中药材的浸出规律、工艺以及剂型的选择对其疗效
的作用进行研究,病情需和新型的科技相互结合,增强中药材
的药物利用率,提高中药的靶向作用。
2.3 中药对靶器官损害的防治作用。病人靶器官的损害和其血
压的长期升高和波动密切相关。高血压病人的靶器官损害包括
心、脑和肾脏,在临床上应该在早期积极预防该类损害的发生。
中药能够选择改善高血压病人的靶器官损害。配合丹参和三七
等活血化瘀类的中药,能有效地治疗左室肥厚。使用真武汤以
及五苓散等配合西药治疗心力衰竭,能够有效地改善病人的水
肿、腹胀以及便秘等症状。高血压病人的肾损害在中医学的理
论中是属于本虚标实,在治疗时可调气血及扶正去邪,可采用
参芪地黄汤治疗。
2.4 加强中药在农村的应用。中药的价格较低,适用于慢性病
的治疗,在农村加强中药的应用能够有效地减少医疗成本,增
加疗效,减少农民的医疗负担和经济压力。
综上所述,高血压病的危害严重,并发率与死亡率较高。
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应该将中西医有机结合,以人为本,采
取整体治疗的方法,辨证施治,增加病人者的生存质量,减少
副作用与不良反应,保持血压的稳定。
参考文献
[1] 央忠泽仁.民族地区高血压临床治疗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
今日健康,2016,15(1):314-314,315.
[2] 李日中.中医食疗配合药物治疗高血压临床防治效果分析[J].中
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4,24(4):2308.
[3] 张燕梅.高血压临床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J].中外医学
研究,2016,14(3):95-96.
[4] 李鸿.高血压临床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J].医学信
息,2014,(38):436-436.
[5] 李建艇.社区防治高血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农村卫生事
业管理,2015,35(2):176-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