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弱势群体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61.50 KB
- 文档页数:8
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原因分析蒋家宁(长春理工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2)[摘 要]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作为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近几年有增长的趋势,处于弱势的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问题引起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文章分析、讨论了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和群体特点,从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和就业能力等方面探讨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面临的挑战,并从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自身因素、社会资源匮乏、缺少职业规划等三方面分析了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关键词]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现状;原因[DOI]10 13939/j cnki zgsc 2016 43 084 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带来的大学毕业生急剧增长,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引起了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作为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在就业过程中总体处于弱势地位。
据相关调查显示,贫困大学生与家庭经济情况相对较好的学生相比,通常面临更加严峻的就业形势,具体表现为就业率低、签约时间滞后、工作岗位较差等。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若能顺利就业,不仅能解决自身的温饱问题,而且能够担负起整个家庭的生活开支,从深层意义上讲,还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因此,从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和群体特点,来探究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继而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顺利就业,从而更好地实现社会公平,就显得尤为重要。
1 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对许多贫困家庭而言,不仅要面临高昂的学费、生活费,就是求职过程中的花费也是一笔不菲的开支,这主要包括报名与培训的费用、制作精美简历的费用、个人形象包装的费用、交通通信费等,这些俨然已成为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另一个经济负担。
与其他学生相比,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值更高,他们渴望能获得一个理想的工作,以改变自己家庭贫困的局面。
他们迫切希望能够早日就业,获得较高的经济报酬,以偿还助学贷款、回报家庭,但就业难的现实,使就业成本不断增长。
第38卷第1期2024年1月兰州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 o u r n a l o fL a n z h o uU n i v e r s i t y ofA r t s a n dS c i e n c e (N a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s )V o l .38N o .1J a n .2024收稿日期:2023G05G21基金项目:安徽省质量工程重点项目(2022j yx m 145)作者简介:徐洁(1980G),男,安徽淮南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训练学.E Gm a i l :15037920759@163.c o m.㊀㊀文章编号:2095G6991(2024)01G0110G05五禽戏促进高校体质弱势群体健康的研究徐㊀洁(淮南师范学院,安徽淮南232038)摘要:探究了五禽戏对高校体质弱势群体各项健康指标的影响,并建立综合评价模型.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对100名高校体育教师和学生进行调查,收集参与者的身体指标㊁运动习惯和睡眠质量等数据,并使用P e a r s o n 相关性分析五禽戏与健康指标之间的相关系数.通过数据整理㊁分析和模型验证等多个步骤,构建了高校体质弱势群体健康预测模型.结果表明:预测模型中的每个因素权重均对健康指标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模型的预测效果较好.此外,还发现运动习惯和睡眠质量是预测模型中最显著的预测因素.该模型可用于评估学生健康状况㊁预测健康指标和健康提醒等方面.关键词:五禽戏;综合评价模型;健康指标;体质弱势群体中图分类号:G 852.1㊀㊀㊀文献标志码:AS t u d y onH e a l t hP r o m o t i o n o fW u q i n x i t oC o l l e g eP h y s i c a l l y V u l n e r a b l eG r o u ps X UJ i e(H u a i n a nN o r m a lU n i v e r s i t y,H u a i n a n232038,A n h u i ,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T h i s p a p e r e x p l o r e d t h e i m p a c t o fW u q i n x i o n t h e 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 e v a l u a t i o no f v a r i Go u s h e a l t h i n d i c a t o r s o f p h y s i c a l l y v u l n e r a b l e g r o u p s i n u n i v e r s i t i e s ,a n d e s t a b l i s h e d a c o m pr e Gh e n s i v e e v a l u a t i o nm o d e l .A q u e s t i o n n a i r e s u r v e y w a s c o n d u c t e do n 100c o l l e g e p h ys i c a l e d u Gc a t i o n t e a c h e r s a n d s t u d e n t s t oc o l l e c t d a t ao nt h e i r p h y s i c a l i n d i c a t o r s ,e x e r c i s eh a b i t s ,a n d s l e e pq u a l i t y .P e a r s o nc o r r e l a t i o nc o e f f i c i e n t sw e r eu s e dt oa n a l yz et h ec o r r e l a t i o nb e t w e e n W u q i n x i a n d h e a l t h i n d i c a t o r s .Ah e a l t h p r e d i c t i o nm o d e l f o r v u l n e r a b l e g r o u ps i nu n i v e r s i t i e s w a s c o n s t r u c t e d t h r o u g hm u l t i p l e s t e p s s u c h a s d a t a o r g a n i z a t i o n ,a n a l ys i s ,a n dm o d e l v a l i d a Gt i o n .T h e r e s u l t s i n d i c a t e d t h a t e a c h f a c t o rw e i g h t i n t h e p r e d i c t i o n m o d e l h a dav a r y i n g de Gg r e eof i m pa c t o n h e a l t h i n d i c a t o r s ,a n d t h em o d e l h a d a g o o d p r e d i c t i o n e f f e c t .I n a d d i t i o n ,i t w a s f o u n d t h a t e x e r c i s e h ab i t s a n d s l e e pq u a l i t y w e r e t h em o s t s i gn i f i c a n t p r e d i c t i v e f a c t o r s i n t h e p r e d i c t i v em o d e l .T h i sm o d e l c a nb e u s e d t o e v a l u a t e t h e h e a l t h s t a t u s o f s t u d e n t s ,p r e d i c t h e a l t h i n d i c a t o r s ,a n d p r o v i d eh e a l t h r e m i n d e r s .K e y wo r d s :W u q i n x i ;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 e v a l u a t i o nm o d e l ;h e a l t h i n d i c a t o r ;p h y s i c a l l y v u l n e r a b l e g r o u p0㊀引言近年来,我国青少年以及大学生的健康状况呈现出下降趋势,尤其是高校体质弱势群体的健康状况更是令人担忧.高校体质弱势群体往往因为身体缺陷㊁缺乏体育锻炼或长期过度劳累等原因,导致身体素质和免疫力下降,易患感冒㊁胃肠病和各种慢性病,甚至影响学业和生活品质.据统计[1],我国大学生中不良体质比例逐年上升,甚至达到了20%以上,颓废㊁肥胖㊁近视等问题也进一步凸显.高校体质弱势群体的存在对校园体育㊁公共卫生和全民健康产生重要影响.为了有效地改善高校体质弱势群体的健康状况,提高其身体素质和免疫力,需要采取一系列科学的健康促进措施,其中五禽戏作为传统的中华健身养生项目之一,具有独特的体式㊁节拍和呼吸方法,能够有效增强身体的柔韧性㊁协调性和耐力,有助于消除疲劳㊁改善身体机能㊁增强免疫力㊁减轻压力等,同时也具有简便易学㊁随时随地自我练习的优势.因此,将五禽戏作为一种可行的促进高校体质弱势群体健康的方式加以研究,不仅有利于增加学生的体育锻炼量,也可以提高其健康素养和健康知识,促进全员健康,这符合国家体育健康政策的要求.目前,高校体质弱势群体具有较为复杂的特点和差异,难以通过一般的量表或问卷调查进行个性化评估,同时五禽戏的具体实施过程与效果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建立一个能够有效识别㊁预测和评估高校体质弱势群体健康状况的模型,不仅有利于快速而全面地把握个体的健康信息,而且有助于发现潜在的危险因素和健康隐患,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和干预措施,降低病理和心理问题的风险,提高健康和生命质量.1㊀研究方法和过程1.1㊀研究对象的选择和标准本文的研究对象为高校体质弱势群体,包括身体素质较弱㊁平时缺乏运动㊁睡眠质量较差等方面存在问题的学生.被调查者的选取遵循以下标准:①年龄在18~25岁;②无严重疾病和残疾史;③没有进行过非常规性的体育活动或训练;④未进行过任何健康干预或治疗.1.2㊀数据的采集和处理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00名高校体育教师和学生进行数据采集.问卷内容包括参与者的身体指标㊁运动习惯和睡眠质量等数据.研究标准基于国际通用的身体质量指数(B M I)㊁体脂率㊁腰臀比等指标,同时结合研究对象的特殊情况,如有无慢性病等因素进行选择.在数据采集时,被调查者需要在问卷中自行填写相关信息.1.3㊀Pearson相关系数法本研究采用P e a r s o n相关系数法探究五禽戏训练与健康指标之间的关系.P e a r s o n相关系数法是一种用于度量两个连续变量之间线性关系强度的方法.具体来说,它可以衡量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质量㊁相关性的方向㊁相关性的线性程度等,并为相关性的结果提供数值化的指标,方便进行量化比较和分析.在采用P e a r s o n相关系数法对五禽戏训练和高校体质弱势群体各项健康指标之间的相关系数进行统计分析时,可以根据样本数据进行相关系数分析,推断出五禽戏训练与健康指标之间的关系强度和方向.可以计算出每个指标与五禽戏训练之间的P e a r s o n相关系数,通过对相关系数的正负号和绝对值大小进行分析,得出关系强度和方向.1.4㊀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本研究使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构建高校体质弱势群体健康预测模型,进一步探究体质弱势群体的身体状况,为未来预测和数据分析提供支持.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是一种常见的数据分析方法,它建立了多个自变量和一个因变量之间的关系模型.根据回归分析得到的模型,可以对自变量的变化情况进行预测,并且判断各个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程度.本文选取了多个自变量,如身体指标㊁运动习惯和睡眠质量等,来预测健康指标的变化情况,以此得到综合评价模型.构建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模型的优点在于:能够同时考虑多个影响因素,得到更为准确和全面的结果.此外,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还能够发现各个因素对综合评分的影响程度.使用P e a r s o n相关系数计算不同因素之间的相关程度,也能够有效地发现有关联的变量,进一步加深对模型的理解.2㊀研究结果和分析2.1㊀群体特征分析本文共选取100名高校体质弱势群体,其中包括55名体育教师和45名学生.所有参与者均参与了身体指标㊁运动习惯和睡眠质量等方面的问卷调查,研究前和研究后均对各项指标进行测量.样本基本特征如表1所列.表1㊀参与者基本特征男/女年龄/岁身高/c m体重/k g B M I70/3025ʃ3167ʃ767ʃ824ʃ2111第1期徐洁:五禽戏促进高校体质弱势群体健康的研究2.2㊀五禽戏与健康变量的关系分析为了探究五禽戏与健康指标之间的关系,利用P e a r s o n相关系数进行统计分析.具体分析步骤如下.首先,计算五禽戏和健康指标的相关系数.对于每一个健康指标,将其与五禽戏的各项指标进行相关系数计算.例如,对于身体质量指数(B M I),将其与五禽戏中不同动作的身体感受程度进行相关系数计算.其次,判断相关系数的统计显著性.在计算相关系数后,需要进行统计显著性判断,以确定相关系数是否显著.本文选取置信度为95%,显著性水平为0.05.如果计算得到的相关系数显著性水平小于0.05,则认为两项变量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再次,解释相关系数的意义.根据计算得到的相关系数,可以判断五禽戏与健康指标之间的相关程度.当相关系数为正时,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为正相关;当相关系数为负时,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为负相关.相关系数的绝对值越大,说明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越强,反之则越弱.最后,进一步分析相关关系的细节.如果计算得到两个变量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则需要进一步分析这两个变量之间的细节关系.例如,可以通过散点图等图表展显这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更加直观地了解它们之间的相关性质.本文以B M I指标为例,绘制了二者之间的散点图,如图1所示,通过散点分布可以看出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负相关关系.最终结果见表2所列.结果显示,五禽戏与各项身体指标均呈负相关,而与运动习惯和睡眠质量呈正相关.五禽戏是一种传统的中国健身功法,然而,对于高校体质弱势群体,其身体的健康状况本来就不良,如果突然图1㊀五禽戏与B M I指数的相关性散点图表2㊀五禽戏与健康指标的相关系数健康指标相关系数B M I-0.26体脂率-0.23腰臀比-0.21心率-0.19运动习惯0.27睡眠质量0.21进行五禽戏训练可能更容易产生负面影响,导致身体不适和损伤,影响各项身体指标的表现.因此,五禽戏与各项身体指标呈负相关是可以理解的.此外,五禽戏与运动习惯和睡眠质量呈正相关,这是因为五禽戏是一种全身性的运动方式,能够提高肺活量和心肺功能,增强人体内脏器官的功能,促进血液循环,调节神经系统等等,这些因素都能够改善人的睡眠质量和运动习惯,从而产生积极的影响.2.3㊀预测模型的构建和表现预测模型的实现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首先是数据收集:收集年龄㊁性别㊁身高㊁体重㊁运动习惯㊁睡眠质量等多个因素的数据,以及对应的健康指标数据,构建训练集.其训练集如表3所列.表3㊀100名参与者的训练集参与者年龄性别身高/c m体重/k g运动习惯睡眠质量B M I体脂率/%腰臀比心率/(次/m i n)122男170653.5822.515.50.8275221女168552.5719.519.20.7780324男175724.57.523.518.60.8173420女165503818.417.50.7578523男1808026.524.725.50.8672⋮⋮⋮⋮⋮⋮⋮⋮⋮⋮⋮10025男1726837.52319.80.7974211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兰州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第38卷㊀㊀其次是数据清理:对训练集进行处理,包括去除缺失值㊁异常值等.最后是数据分析:在分析相关性之后,使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来确定每个因素对健康指标的影响权重.该模型可以描述为:健康指标=β0+β1ˑ年龄+β2ˑ性别+β3ˑ身高+β4ˑ体重+β5ˑ运动习惯+β6ˑ睡眠质量+ε.其中:β0为截距,β1~β6为自变量的系数,ε为随机误差项.为了得到每个系数的值,需要先进行拟合,即通过最小二乘法来估计系数的值.在进行多元线性回归拟合后,可以得到各自变量系数的估计值和截距项的估计值.这些系数的值即为每个因素的权重,结果如表4所列.表4㊀每个因素的权重分析因素权重年龄-0.02性别0.15身高0.23体重-0.18运动习惯0.42睡眠质量0.21根据上述分析,预测模型为:健康指标=-0.02ˑ年龄+0.15ˑ性别+0.23ˑ身高-0.18ˑ体重+0.42ˑ运动习惯+0.21ˑ睡眠质量+4.22.2.4㊀模型的预测效果和精度将100个测试数据带入模型进行测试.模型的均方根误差(R M S E)为1.9,决定系数(R2)为0.76.R M S E是度量模型预测误差的一种常用方法,是实际观测值与模型预测值之间差异的平方的平均值的平方根.在本文中,R M S E为1.9,表明预测值和实际值之间的平均差异为1.9.R2是评估模型拟合数据的统计量,它表示自变量的方差中可以被因变量解释的部分,越接近1表示模型对自变量的解释越好.在本文中,R2为0 76,这意味着该模型可以解释目标变量方差的76%.本文通过统计分析建立了高校体质弱势群体健康的预测模型,并对模型效果进行了度量.结果表明该模型预测准确性较好,可以为未来预测和数据分析提供可靠依据,说明本研究对于提高高校体质弱势群体健康治理水平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意义.2.5㊀各个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和作用分析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每个自变量的系数都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具有密切关系.通过对各自变量对因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各自变量的b e t a系数和P值.其中,b e t a系数显示了每个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程度,P值则表示该自变量的系数是否显著.如果P值小于显著性水平(<0.05),则认为该自变量的系数是显著的,否则是不显著的.为了进一步分析各个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和作用,我们计算了各影响因素和预测健康指标之间的b e t a系数和P值,如表5所示.表5㊀各影响因素和预测健康指标之间的b e t a系数和P值影响因素B e t a系数P值年龄-0.020.43性别0.150.007身高0.230.03体重-0.180.02运动习惯0.420.01睡眠质量0.210.001结果显示,运动习惯和睡眠质量是预测模型中最显著的预测因素,而性别㊁体重和年龄的影响较小.首先,运动习惯和睡眠质量对健康状态有着重要的影响.运动可以增加身体的代谢率,有助于减轻体重和控制体脂率,同时提高身体的代谢效率和免疫力,改善心血管健康状况.一些研究也表明,运动可以抑制大脑中一些与情绪有关的物质,从而使情绪更加稳定和舒适.良好的睡眠质量可以减轻身心疲劳,提高注意力和工作效率等.因此,运动习惯和睡眠质量作为生活习惯的因素,对健康指标的预测作用较大.其次,性别㊁体重和年龄这些因素的影响相对较小.性别本身不会影响到身体的健康状况,但从生理结构来看,男性的肌肉量多于女性,这与运动能力和健康状态有关,因此,性别的影响相对较小.体重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可以反映身体的健康状况,但由于基因和饮食等原因,每个人的体重阈值是不同的,因此对预测模型结果的影响可能要比运动习惯和睡眠质量的影响小一些.年龄因素的确可以影响到身体组织的老化和退化,但在高校体质弱势群体中,学生和教师的年龄相对集中,311第1期徐洁:五禽戏促进高校体质弱势群体健康的研究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其效果相对较小.综上所述,运动习惯和睡眠质量是预测模型中最显著的预测因素,而性别㊁体重和年龄的影响相对较小.2.6㊀模型的解释和应用本文的综合评价模型可用于预测五禽戏对高校体质弱势群体各项健康指标的综合评分.该模型基于年龄㊁性别㊁身高㊁体重㊁运动习惯和睡眠质量等多个因素,并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建立.测试结果显示,该模型的预测效果和精度都较高,可以为预测㊁评估年轻人的身体健康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3㊀结论本文旨在探究五禽戏对高校体质弱势群体的健康促进作用,并尝试建立一个预测五禽戏对健康指标的综合评价模型.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五禽戏对高校体质弱势群体的健康促进作用具有显著性和可靠性,能够明显改善身体指标如B M I㊁体脂率㊁腰臀比和心率等,同时也能改善睡眠质量.同时发现,五禽戏的健康促进作用特别适用于高校体育教师和学生等心理压力较大的群体,测试结果显示,该模型的预测效果和精度都较高.本文也存在一些限制和不足之处:首先,样本容量较小,对不同年龄㊁性别㊁文化背景等人群的影响尚需要更多的研究和探讨;其次,研究周期较短,对于五禽戏对身体指标的长期影响和持续效果有所了解,但尚不能全面掌握其作用机制和循证医学等方面的实证研究.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进一步深入探讨五禽戏对特定人群以及不同疾病状态的人群的健康促进效果,并尝试将五禽戏与其他运动模式相结合,探究运动组合对身体健康的综合效应.另外,有关五禽戏的运动生理学㊁生物化学和运动心理学特征等多个层面的研究也有待进一步开展,以加深对五禽戏的认识和理解.同时,本文提出的预测模型也需要进一步优化和完善,以提高精度和预测效果.参考文献:[1]王笑迪,胡诗蕾.健康中国视角下健身气功 五禽戏的实践价值探究[J].体育视野,2023(2):13G15.[2]孙晓东,高林.四种体育保健项目对北京市社区老年人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22,30(9):115G119.[3]尹鹏程.健身气功 五禽戏课外体育活动对小学生脊柱发育影响的实证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21.[4]杜珊珊.五禽戏的健身特点及对老年人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研究[J].中国免疫学杂志,2021,37(7):867G869.[5]杨松,卜小涵,黄谨谅,等.五禽戏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m i n步行试验距离的影响[J].中医临床研究,2022,14(33):38G40.[6]段建英.健身气功 五禽戏对2型糖尿病患者步态的干预效果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22.[7]张婧怡,李振,肖涛.中医养生功法影响大学生焦虑和抑郁症状的M e t e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21,48(23):4324G4330.[责任编辑:纪彩虹]411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兰州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第38卷。
当前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大学毕业生是国家和社会的宝贵财富,是人才资源的主要来源。
可是近几年来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就业压力逐渐增大,就业难度日益突出,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逐步增多,如果不能有效应对,不仅可能对人力资源市场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还会影响社会稳定。
通过了解我国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分析了我国当前大学生就业所面临的问题与原因,针对上述问题和原因,对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为政府、教育机构及社会各界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增强大学生提升自身就业力,提供有效参考。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近几年来,我国大学生就业率不断呈下降趋势,就业中存在的问题日益突出,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1、大学生缺乏自主择业目标,跟风现象严重随着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加,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在不少招聘会上,大学生求职都出现了盲目跟风现象,一些知名企业或者是热门岗位,受到了大多数专业学生的青睐,不少学生不论自己的职业理想是否与这些热门企业相一致,条件是否符合那些热门岗位的需求,常常是一窝蜂地前去应聘。
尽管大学生非常重视追求兴趣爱好与个人才能的发挥,但在现实面前,他们往往缺乏科学合理的职业规划,在临近毕业找工作时,一时不知如何是好,出现就业迷茫,续而从众跟风,大家都觉得好的工作单位一哄而上。
2、非高薪不干,非大城市不去当前,许多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过分看重工作待遇,忽略自身特点和长远发展及用人单位要求,他们往往看重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地区,忽略了个人理想与国家、社会利益的结合,忽略了到基层、到西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这种以自身利益为中心,比较功利的现象比较严重。
有些大学生受经济利益驱使,人生价值发生了倾斜,在选择上过分选择经济条件好、生活环境舒适、工资收入高的发达地区,而较少考虑中西部欠发达地区。
而且,许多大学生在择业时不考虑国家和社会的利益要求,把个人兴趣爱好放在首位,不愿到不利自身发展的地方去。
第1篇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关爱弱势群体已经成为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弱势群体包括老年人、残疾人、留守儿童、贫困家庭等,他们由于各种原因,在社会生活中处于不利地位,需要社会各界的关爱和支持。
为了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我校特举办以“关爱弱势群体,传递温暖与希望”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以下是本次活动的详细内容。
二、活动背景1. 弱势群体现状:当前,我国弱势群体规模较大,他们的生活状况亟待改善。
据统计,我国老年人约有2.5亿,残疾人约有8500万,留守儿童约有2000万,贫困家庭约有2000万户。
2. 大学生社会责任: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栋梁,肩负着传承文明、服务社会的重任。
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实践能力,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三、活动目标1. 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他们的爱心和奉献精神。
2. 了解弱势群体的生活状况,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认知。
3. 通过实践活动,为弱势群体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传递温暖与希望。
4. 促进大学生与弱势群体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增进彼此的了解。
四、活动内容1. 实地调研:组织大学生走访社区、农村、学校等地,了解弱势群体的生活状况,收集相关资料。
2. 志愿服务:组织大学生为弱势群体提供生活照料、心理辅导、教育辅导等志愿服务。
3. 爱心捐赠:动员大学生和社会各界人士为弱势群体捐赠物资,如衣物、食品、文具等。
4. 演讲比赛:举办以“关爱弱势群体”为主题的演讲比赛,提高大学生的宣传意识和表达能力。
5. 慈善晚会:举办慈善晚会,邀请社会各界人士参与,为弱势群体筹集善款。
五、活动实施1. 组织准备:成立活动筹备小组,明确分工,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
2. 宣传推广:通过校园广播、海报、网络等渠道,广泛宣传本次活动,提高大学生的参与度。
3. 实地走访:组织大学生分组走访,了解弱势群体的需求,制定针对性的帮扶计划。
4. 志愿服务:安排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确保服务质量和效果。
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在现时代,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学生面临着来自社会、家庭等各方面的压力,他们的心理承受着太多压力,其心理状况正在向不良方面发展,大学生已成为心理弱势群体。
下面是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希望对你有帮助!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篇1一,学习问题:在此次调查中,学习问题是同学最为关心、也是反应最为突出的问题。
例如,第8题“您觉得目前您主要的苦恼是什么?”,其中有50%的同学认为,学习压力大;以及第22题“请将以下几项所带给您的心理压力由大至小排序”,在所调查的48个人中,有30个人认为,学业所造成的心理压力最大。
这说明刚刚进入大学生活,有近一半的同学对大学生活不适应,尤其对大学学习方式不适应,感到心理压力很大。
从紧张的高考中走过,许多同学不能适应大学开放宽松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或过于精神紧张死扣书本,不能从高中应试教育中解脱出来,或感觉生活空虚,整日无所事事,荒废了学习,虚度了年华。
在17题“如果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学习效率低下的状况,您会觉得心烦气躁吗?”,有65%的人选择“经常会”或“有时会”;第18题“您认为紧张情绪会给考试成绩带来影响吗?”,有80%的人认为“会,很大”或“会,有点”;以及第19题“您认为大学考证是否会给您带来心理压力?”,有70%的人认为“会”或“一般”,这几道题充分说明了大学生心理的不稳定,容易受情绪和外来压力的影响。
二,心理平衡:在第16题“你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是否满意?”,有65%的学生选择的是一般,只有大概17%的人选择很满意,反映了现实与大多数同学心里所想学的专业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
在第7题“您觉得自信吗?”,有54%的同学选择了“有时不太自信”或“不自信”,反映了同学对自己没有足够的自信心。
这两道题说明同学在心理上并没有达到平衡,理想总是与现实存在差距的。
三,人际交往:人际交往问题也是在本次调查中反应较为突出的问题。
在第11题“您很关心别人对您的看法吗?”,有73%的人选择了“非常关心”或“比较关心”,这表明处于大学时期的学生比较看重自己在别人心里的形象;在第12题“您认为自己在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往上有存在障碍吗?”,有54%的人认为“有时有障碍”,这充分体现了当代大学生与他人交往的能力欠缺。
大学生就业现状调研报告(大全5篇)大学生就业现状调研报告(大全)精选篇1高校扩招的政策使大学生的人数飙涨,同时也对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形势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就业难早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毕业就失业”似乎也已经成为大学生的普遍心理。
对每个大学生来说,及早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对决定自己的职业生涯的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和测定,确定奋斗目标,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就业环境中处于不败之地。
针对这一社会现象,我们展开了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调查问卷。
调查对象:调查者都是在校大学生,其中专科学校的学生占64%。
专业有:传媒(新闻、文秘)语言类(商务英语、应用英语、日语、德语)经济类(国际贸易、市场营销、电子商务、信息管理、会计)设计类(建筑设计、动画设计)技术类(计算机科学技术、园林工程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管理类(旅游管理、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社会工作调查形式:调查问卷共104份,回收有效问卷100份,回收率高达96%,调查文件采用单项选取,不定项选取和主观题三种方式来设计问卷。
调查数据分析:高校毕业生是人才市场上十分重要的人力资源,近年,随着高校大规模的扩招,在校大学生人数急剧上升,毕业生人数也逐年增加,随之而来的就是毕业生就业问题。
而事实上,在毕业生和企业之间缺少有效的沟通渠道,企业的用人标准、企业人才的选取条件没有在有效的时间的传递给大学生,大学生的培养缺乏市场导向,这使大学生就业时缺乏足够信息,从而产生就业盲目性。
调查目的:主要了解在校大学生就业期望,自身素质的评价,学校就业指导,对就业形势的看法,旨在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对大学生的影响;透过对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的调查,更好地调节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之间的供需关系;为当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发展作一个新的描述;帮忙大学生尽快认识自我,学校为学生带给就业引导,使学生能谋取理想职业。
为同学们在今后的求职就业过程中带给参考。
调查结论及推荐:一、大学生对就业前景的关注的比较少在调查中了解到,大学生对就业信息的关注还是比较少的,只有24%的同学表示一向在关注就业信息,而71%的同学只是偶尔关注,在看到时留意下。
大学生弱势群体的现状调查与分析赵雄辉(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华中科技大学教科院博士研究生)摘要:构建和谐社会需要重视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明确大学生中谁属于弱势群体,他们的困难何在,弱势体现在哪些方面。
本文通过分析393名自认为属于弱势群体的大学生问卷调查表,对属于弱势群体的大学生特征、现状进行了定量描述和定性分析。
关键词大学生;弱势群体本文是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课题《我国大学生弱势群体社会资助研究》(立项编号0406025)的阶段性成果。
自2002年九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使用“弱势群体”这一概念,并提出要“对弱势群体给予特殊的就业援助”以后,我国政府和学术界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注大量增加。
在教育领域,不仅关注弱势群体子女的受教育权问题,也开始探讨学生弱势群体的救助问题,特别是对家庭贫困的大学生采取了一些有效的措施。
所谓弱势群体,一般是指由于自然、经济、社会和文化方面的低下状态而难以像正常人那样去化解社会问题造成的压力,导致其陷入困境,处于不利地位的人群或阶层。
他们往往是由于某些障碍、能力缺陷,或者缺乏经济、政治和社会机会,而在社会上处境艰难。
有经济上的弱势、政治上的弱势、心理上的弱势、交往上的弱势等。
社会学中认为,当一部分人群(通常是少数)比另一部分人群(通常是多数)在经济、文化、体能、处境等方面处于一种相对不利的地位时,这一部分人则属于弱势群体。
并认为,这是一个相对概念,是相对于“强势”而言的,如与健康人相比,残疾人是弱势;与主流文化群体比,亚文化群体是弱势;与发达城市相比,边远农村人群是弱势。
有关大学生弱势群体的研究是近几年才得以重视的。
有人提出“所谓大学生弱势群体,是指由于家庭、社会、学校和学业方面的原因而导致其处于不利地位的大学生群体”;认为他们的弱势突出表现在贫困和心理方面,而导致他们弱势是由于家庭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教育因素、自身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本文试图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假设哪些自己认为属于弱势群体的学生才是弱势群体成员,把他们从广大的大学生中找出来后,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的实际情况,研究他们具有的特征,获得对弱势大学生的新的认识,确定弱势群体学生的衡量标准,为寻求帮助弱势群体大学生奠定基础。
一、研究方法为了从大学生中找到自己认为属于弱势群体的学生,并了解他们,我们采取抽样问卷调查的办法,再辅之以访谈,这样既能得到一些描述数据,又能走入他们的中间,得到一些实际的现状情况,听到他们真实的看法。
1.研究对象在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不包括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中抽取13所学校的全日制在校大学生1467人,其中男学生653人,女学生814人。
各层次抽样具体分布情况如表1。
是文科班级,导致女生比例偏大。
样本中分年级具体数据如表2。
四年级的学生抽样比较少。
但一年级已经经过了一年的大学生活,三年级也即将进入“准大四”状态,所以样本能较好地反映大学生学习与生活特征。
抽样学生的来源地如表3。
934人,占63.7%。
2.调查工具为了制定问卷调查表和访谈提纲,首先在3个学校召开了3次学生座谈会,共30个学生参加,初步了解学生对大学生弱势群体的看法,并制定调查初表后,又到一所本科大学和一所专科学校共抽40名学生进行了试调查,同时选择了8名同学进行了访谈,对调查答卷初步分析后,进一步调整了调查表和访谈的问题,确定了调查工具。
调查表的问题包括:学生的基本情况(包括性别、年级、专业、来自农村还是城市,是否学生干部),经济状况(如平均每月的生活费大约是多少),学习困难程度,与老师、家庭成员、同学的关系密切程度,学习、经济、生活、心理等方面的压力情况,关于弱势学生是否有性别差异的看法等;另外还有学生对获得救助的特别权利期待,对帮助弱势大学生的希望与建议方面的问题。
调查表分选择题(17个)、排顺序(6个)、判断题(2个)、问答题(5个)共计30个问题。
3.调查方法调查过程一般是课题研究人员与学校或院、系教务管理人员联系,确定调查对象的抽样原则,之后,在学生课间或自习时间让学生花约20分钟填写问卷调查表。
从回收的有效答卷看,学生对选择题、排顺序题、判断题作答是比较认真的,但许多学生没有回答问答题。
访谈提纲共10个问题,供与学生个别谈话或几个学生一起座谈时参考使用。
如:“你觉得在你们同学中间存在弱势群体吗?你认为什么样的学生才算弱势群体,表现在哪些方面?”“你觉得来自农村的同学与来自大城市的同学在学习压力、信心、意志、能力方面有差别吗?农村同学中弱势者比来自城市的多吗?”在访谈中大学生们表现出积极配合的态度,晚上到教室随机抽取自习的学生进行访谈,基本上都能高兴地接受,很愿意交谈。
有的同学还主动提出要一些调查表去给其他同学填写。
4.统计方法采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12.0)对调查问卷答案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二、研究结果1.自认为属于大学生弱势群体成员的约占在校大学生的四分之一。
在被调查的1467人中,有393人认为自己属于大学生弱势群体中的一员,占26.8%;1074人认为自己不属于弱势群体,占73.2%。
2.自认为属于弱势群体的学生分布与学生的来源地有关系,与学生所在年级、专业、是否担任学生干部相关性不大。
在自认为属于弱势群体的393名学生中,一、二、三年级弱势人数占本年级抽样学生总数的比例分别为27.1%、26.8%、27.9%,各年级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生源来自农村、中小城市或县城、大城市的弱势学生人数占同类来源抽样学生总数的比例分别为32.0%、18.9%、18.6%,可见农村来的学生中弱势学生比例明显高于城市来的学生;所学专业按法学(社会学)、人文科学(文、史、哲)、理工类、其他四项计算,各项中的弱势学生占同类样本人数的比例分别为45.2%、25.3%、27.0%、21.8%,其中法学专业学生自认为属于弱势群体的比例明显偏高,其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按是否当学生干部分,学生干部中自认为属于弱势群体的占24.2 %,非学生干部中弱势学生占21.5%,差距不算大。
3.经济困难是大学生自认为属于弱势群体的第一位的原因。
从数据分析、调查表的问答题部分学生的回答和个别访谈都表明,经济困难的大学生容易自认为属于弱势群体成员。
在自认为属于弱势群体的393人中,平均每月的生活(主要指吃、穿、购必须学习用品)费用在150元以下的占5.3%,150---300元的占37.2%;17.8%的学生认为“相对周围的同学,自己的经济状况处于劣势地位”;在6项“自己的压力来源由强到弱排队”答案中,经济困难位于第一位的占 26.0 %,位于第二位的占11.4%,两项共计37.4%;“在学校遇到困难的多少和严重程度”方面将经济困难排第一位的占26.2%,排第2位的占18.5%,两项共计占44.7%。
而认为自己不属于弱势群体的学生中,每月生活费在150元以下的也有2.0%,经济状况很不好的占5.0%,经济不好的占21.7%,感觉经济压力是自己第一压力的占11.3%。
可以推出,在自己认为属于弱势群体的学生中经济困难是一个重要原因,但并不是所有经济困难的学生都自认为属于弱势群体,意味着有的学生虽然贫困,但却是自强的。
在问答题“你认为大学生中哪些人属于弱势群体,你的依据是什么?”的答案中,绝大多数学生都写了“经济贫困的人”、“家境贫寒的人”之类的观点。
学生们写道:“经济困难者,生活困难,学习负担和心理负担重,严重缺少各种辅助资料”;“家庭困难,面对高额的学费和生活费,我无能为力,贫困使我在学业和挣钱之间挣扎”;“象我就是弱者,原因就是穷”;“贫穷就急于找工作,没有远大志向,胆量也小,害怕失败,经不起打击”;“贫苦学生与有钱子弟有心理上的差距,在学习条件、生活、交往方面都处于不利地位”;“弱势大学生大多是经济困难者。
我因为从小就处于经济困难的环境中,教育受到很大的局限。
比如,见识不如其他人广,很多能力不如其他人强。
到大学,由于经济困难,学习和食宿居住条件上不去,心理总感到与别人有差距,不好接近别人”;“学费给我带来的压力过大,经常想这个事情,造成心理负担也很重,导致学习能力难提高,又害怕就业不到,花了那么多钱,还不了帐”;“我来自农村,家庭贫困,从小自己想学的就没有钱和时间学,到了大学自己很多方面不如别人,心理有压力,但学习的欲望很强,又没有学习条件,交不起参加学习的费用”;“我是贫困生,因为没有钱,连期末考试都不可以参加,还有什么比钱重要的呢!什么道德伦理去一边死吧!”这些学生们发自内心的声音说明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绝大多数自己心理上把自己归属到弱势群体的队伍中,也与以往管理者的认识和假设基本一致。
在访谈中,反映自己有经济困难的学生经常低沉,觉得无可奈何。
一位大3的女学生,由于是同房间中最困难的,没有零花钱,没有化装品,心理难受,不敢与同学交往,逐渐变成多疑,恐惧,总以为别人要害她,经常性头痛,又没有钱治疗,准备休学回家算了。
4.与老师或同学的人际关系疏远、有心理障碍,综合能力不强或整体素质不满意,都是自认为属于弱势群体的重要理由。
在393名自认为属于弱势群体的大学生中有23.7%觉得自己与老师的关系很疏远,24.9%的学生与老师的关系疏远,两者合起来接近一半;有9.7%的觉得自己与同学的关系“很疏远”或“疏远”;21.9%的学生觉得“相对于周围的同学,自己的心理素质处于劣势或不好”;对大学生活的适应程度,7.4%的学生“很不适应”,15.8%的学生“不适应”。
这种人际关系直接带来学生的心理压力,缺乏自信心,容易自卑、自弃。
所以许多学生感觉到人际关系处理困难是影响自己发展的重要因素。
有学生写道:“我总是畏手畏脚,过于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害怕别人看不起,很孤立”;“过多的有形或无形的压力让我心理很不平衡,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缺乏自信,受不到人尊重,表现出自卑”;“孤立,脱离集体,自闭,在心理上觉得不如别人,感到自己没有作为,从而不敢面对现实,不敢与人交往”;“我与别人交往有困难,不善于表现自己,容易被人误解”;“我自己对自己不自信,不开朗,日子过得很难,感到苦恼,烦躁”。
一位学生说“我这样的人就是弱势群体的人,要money,没有;要长像,冒得;论海拔高度太低;问才华,为零,字写的吓人,朋友少,体质差,身上的缺点太多了。
”一位大学3年级女生说:“我是来自农村的,入学以来一直尽力靠自己勤工俭学养活自己,也多次获得优秀奖学金,还向学校成功申请了助学贷款,这些确实减轻了我的经济压力,现在我可以全身心投入到学习当中去。
但我一直特别自卑,一方面又特别要强,这是我的困惑。
”在访谈中发现不少弱势学生觉得自己的“交际能力弱,生存空间小,难融入集体,没有显示才能的机会,无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