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某重点中学2013届高三龙化班(理)一轮复习单元测试
- 格式:doc
- 大小:604.79 KB
- 文档页数:10
高三第二次周考化学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第I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6分。
每小题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要求) l.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SO2和NO2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B.大气中的SO2和CO2溶于水形成酸雨C.以液化石油气代替燃油可减少大气污染D.对煤燃烧后形成的烟气脱硫,目前主要用石灰法2. 设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乙醇中含有的C—H键数目为0.5N AB.标准状况下,2.24LNO和2.24LO2混合后气体分子数为0.15N AC.通常状况下,3.36L氯气与2.7g铝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等于0.3N AD.由1molCH3COONa和少量CH3COOH形成的中性溶液中,CH3COO-数目为N A个3.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氢氧化钙溶液与少量碳酸氢镁溶液反应:Ca2++OH-+HCO-3===CaCO3↓+H2OB.向次氯酸钙溶液通入少量CO2:Ca2++2C1O-+CO2+H2O=CaCO3↓+2HC1OC.向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SO2:Ca2++2ClO-+H2O+SO2===CaSO3↓+2HClOD.向NH4HCO3溶液中加过量的NaOH溶液:NH4++OH-=NH3↑+H2O4.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1mol/LKNO3溶液:H+、Fe2+、Cl-、SO42-B.甲基橙呈红色的溶液:NH4+、Ba2+、AlO2-、Cl-C.pH=12的溶液:K+、Na+、CH3COO-、Br-D.与铝反应产生大量氢气的溶液:K+、Na+、CO32-、SO42-5.已知:Co2O3、Cl2、Fe3+、I2的氧化性依次减弱。
下列反应在水溶液中不可能发生的是()A. 3Cl2+6FeI2(少量)=2FeCl3+4FeI3B. Cl2(少量)+FeI2=FeCl2+I2C. Co2O3+6HCl(浓)=2CoCl2+Cl2↑+3H2OD. Co2O3+2Fe2++6H+=2Fe3++2Co2++3H2O6.25℃时,将10mL 质量分数为50%(密度为1.4g/cm3)的硫酸稀释成100mL。
第25讲 专题三 物质的鉴别与推断考点集训 一、选择题 1.(2015·扬州)下列鉴别方法不可行的是( ) A.用灼烧法鉴别羊毛线和棉纱线 B.用点燃的木条鉴别氯酸钾和氯化钾 C.用肥皂水鉴别蒸馏水和氯化钙溶液 D.用酚酞试液鉴别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 B 2.只用下列鉴别方法不能把待鉴别的物质区分开的是( ) A 3.(2016·河南中考预测)已知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任何气体的体积与分子数成正比,N2中可能混有HCl、CO2、CO、H2四种气体中的一种或几种,把气体依次通过饱和碳酸氢钠溶液、足量氢氧化钠溶液、灼热的氧化铜,气体体积变化依次为:不变、变小、变小。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一定混有HCl B.一定混有CO C.一定混有CO2 D.一定混有H2 C 4.(2015,南宁)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需要加入其他试剂才能鉴别出来的是( ) A.NaOH NaCl KNO3 MgCl2 B.NaOH NaCl HCl FeCl3 C.Na2SO4 BaCl2 HCl K2CO3 D.Na2CO3 H2SO4 HCl Ba(NO3)2 A 5.(2015,鄂州)甲、乙两工厂的生产污水中各含有下列五种离子中的三种(两厂含有一种相同的离子):H+、Cu2+、K+、NO3-、OH-。若两厂单独排放都会造成严重的污染;若将两厂的污水按一定比例混合,沉淀后污水会变成只含有一种溶质的无色澄清溶液,此溶液可作化肥。下列关于污水的分析,正确的是( )A.OH-和Cu2+来自同一工厂 B.Cu2+和K+来自同一工厂 C.K+和OH-来自同一工厂 D.H+和K+来自同一工厂 C6.(2015,黄冈)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丙为沉淀,则甲、乙中一定有一种物质是碱 B.若丙为气体,则甲、乙中一定有单质 C.若丁为水,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D.若甲、丁为单质,则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D 7.(2015,孝感)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相互反应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相连的物质间能发生反应),下列符合对应反应关系的选项是( ) A 二、填空题 8.(2015·商丘模拟)有A、B、C三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它们分别是盐酸、澄清石灰水和碳酸钠溶液中的一种。为了鉴别它们,各取少量溶液两两混合,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表中“↓”表示有沉淀产生;“↑”表示有气体产生;“—”表示观察不到明显的现象变化。 回答下列问题: (1)A中溶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A与C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_。 (2)A与B、B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Cl 复分解反应 9.(2015,长春)鉴别失去标签的五瓶溶液:稀盐酸、稀硫酸、NaOH溶液、CuSO4溶液和BaCl2溶液。 (1)根据溶液颜色即可确定CuSO4溶液。取少量四种无色溶液分别放入四支试管中,再分别滴加CuSO4溶液,可鉴别出NaOH溶液和BaCl2溶液。鉴别出NaOH溶液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另取少量剩余的两种溶液分别放入两支试管中,再分别滴加BaCl2溶液,其中一支试管内产生白色沉淀,该反应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此,五瓶溶液已全部鉴别出来。产生蓝色沉淀 (3)实验结束后,将所有试管中的物质充分混合,过滤除去沉淀,得到无色滤液;取少量无色滤液滴加Na2SO4溶液,无明显现象,另取少量无色滤液分别与下列物质混合时,一定无明显现象的是________。 A.酚酞溶液 B.Mg C.CuO D.Ba(OH)2溶液 E.AgNO3溶液 BC10.(2016·河南中考预测)已知某固体混合物A中含有CuSO4、FeCl3、NaNO3、BaCl2、CaCO3五种物质中的两种或多种。按下述步骤进行实验探究,观察实验现象,并加以分析推理(设过程中所有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反应)。 Ⅰ、取一定质量的该固体混合物A放入一洁净烧杯中,向其中加入适量NaOH溶液,搅拌,待烧杯中物质充分反应后,过滤,得红褐色沉淀B和滤液C。 Ⅱ、另取一定质量的该固体混合物A放入另一洁净烧杯中,向其中加入适量H2SO4溶液,搅拌,待烧杯中物质充分反应后,过滤,得白色沉淀D和滤液E。 Ⅲ、将所得滤液C和滤液E充分混合,再向混合后的溶液中加入适量AgNO3溶液,待充分反应后,过滤,得白色沉淀F和滤液G。 Ⅳ、根据上述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作出相应推理,填写以下空白: (1)在固体混合物A里上述五种物质中肯定存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2)写出步骤Ⅲ中生成白色沉淀F的1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滤液G中,含有的金属阳离子共有________种,该滤液中肯定存在的酸根离子是________。 (4)在混合物A里,上述五种物质中肯定不存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得出此结论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eCl3和BaCl2 Ⅰ中只有红褐色沉淀 3 NO3- CuSO4和CaCO3 11.(2015·丹东)下图是初中化学中几种常见物质间的反应及转化关系,A物质具有还原性,B是一种常见的气体,E的水溶液呈蓝色。下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反应,“ →”表示一种物质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 请回答: (1)A物质可能是________; (2)E和F反应产生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 (3)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 A→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D→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B物质的用途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或CO 产生蓝色沉淀 Na2CO3+Ca(OH)2===CaCO3↓+2NaOH或Na2CO3+Ba(OH)2===BaCO3↓+2NaOH或K2CO3+Ca(OH)2===CaCO3↓+2KOH或K2CO3+Ba(OH)2===BaCO3↓+2KOH 灭火(或温室肥料或光合作用等合理即可) 12.(2015,佛山)A~N是初中学过的物质。D是相对分子质量为40的氧化物,A是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E是难溶于水的白色沉淀,实验室通常用N制取CO2。下图是这些物质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省略。 (注:难溶性碱加热分解生成对应的氧化物) (1)写出化学式:A________,N________。(2)写出E→B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F生成E需加入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Cl BaSO4 NaOH(或KOH等) (4)C在空气中燃烧生成D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在空气中燃烧除了生成D之外,也可能与空气中的氮气反应生成氮化物 (氮元素化合价为-3),该氮化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 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Mg3N2 16.(2015,安顺)A、B、C、D、E、F、G为常见的物质,其中B、E、G属于单质,反应②是炼铁工业中的主要反应,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1)物质A的化学式是________;写出反应④的基本反应类型____________。 (2)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③中生成红色固体E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合反应 CuO 17.(2015,绵阳)初中化学几种常见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其中A是常见黑色固体单质,B是常见液体化合物,化合物C和单质D均为可燃气体,X为红色固体氧化物,C与X的反应常用于工业上冶炼金属,Z为硫酸盐,其溶液为蓝色。请根据推断回答下列问题: (1)G溶液的颜色为________,图中反应Ⅰ到Ⅳ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有________个。 (2)A+B→C+D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Na与O2在不同条件下可生成Na2O或Na2O2,Na2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Na2O的化学性质与CaO相似,分步写出Na2O与Z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浅绿色 -1 * *
2013届高三单元测试6——机械能第I 卷〔选择题〕一、此题共10小题,每一小题4分,共40分.在每一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1.如下列图,等腰直角三角体OCD 由不同材料A 、B 拼接而成,P 为两材料在CD 边上的交点,且DP>CP.现OD 边水平放置,让小物块无初速从C 滑到D ;然后将OC 边水平放置,再让小物块无初速从D 滑到C,小物块两次滑动到达P 点的时间一样.如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A .A 、B 材料的动摩擦因数一样 B .两次滑动中物块到达P 点速度大小相等C .两次滑动中物块到达底端速度大小相等D .两次滑动中物块到达底端的过程中机械能损失不相等2.、a 、b 、c 三球自同一高度以一样速率抛出,a 球竖直上抛,b 球水平抛出,c 球竖直下抛.设三球落地的速率分别为va 、vb 、vc ,如此 ( ) A .va >vb >vc . B .va=vb >vc . C .va >vb=vc . D .va=vb=vc .3.人站在h 高处的平台上,水平抛出一个质量为m 的物体,物体落地时的速度为v ,以地面为重力势能的零点,不计空气阻力,如此有〔 〕A.人对小球做的功是122mv B .人对小球做的功是mgh mv +221C.小球落地时的机械能是122mv D .小球落地时的机械能是122m v m g h -4.如下列图,质量为m 的滑块从斜面底端以平行于斜面的初速度v 0冲上固定斜面,沿斜面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
斜面倾角为,斜面与滑块间的摩擦因数为,且<tan,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斜面底端为零势能面,如此能表示滑块在斜面上运动的机械能E 、动能E k 、势能E P 与上升高度h 之间关系的图象是〔 〕P AB OD5.小球以速度v 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上升的最高点距地面高为h 。
泰安某重点高中2013届高三一月份模拟考试(六)第Ⅰ卷(选择题共54分)一、选择题(共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
每小题分别给出四个选项,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某温度下,将氯气通入NaOH溶液中,反应得到NaCl、NaClO、NaClO3的混合液,经测定ClO-与ClO3-的浓度之比为1:3,则Cl2与NaOH溶液反应时被还原的氯元素与被氧化的氯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21:5B、11:3C、3:1D、4:12.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氨水中加入稀硝酸:NH3·H2O+H+==NH4++H2OB.Ag与Cu(NO3)2反应:Ag+Cu2+==Cu+Ag+C.碳酸氢铵与NaOH反应:NH4++OH-==NH3↑+H2OD.CuSO4与Ba(OH)2反应:SO42-+Ba2+==BaSO4↓3、某溶液中由水电离的氢离子浓度是1×10-14mol/L,在此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是()A、Al3+、SO42-、NH4+、Cl-B、K+、Fe2+、Cl-、NO3-C、K+、Na+、Cl-、SO42-D、Na+、K+、NO3-、HCO3-4、对可逆反应4A(g)+5B(g)4C(g)+6D(g)△H>0,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速率关系是:2v正(A)=3v正(D)B.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 mol C的同时,消耗x mol A,则反应一定处于平衡状态C.达到化学平衡后,增大容器的容积,则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D.达到化学平衡后,升高温度,则C的质量分数增大5、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为一种名为“钴酞菁”的分子(直径为1.3×10-9m)恢复了磁性。
“钴酞菁”分子结构和性质与人体内的血红素及植物体内的叶绿素非常相似。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钴酞菁”分子所形成的分散系具有丁达尔效应B.“钴酞菁”分子既能透过滤纸,也能透过半透膜C. 此项工作可以用来改变分子的某些物理性质D. 此工作可广泛应用于光电器件、生物技术等方面6、将22.4g 铁粉逐渐加入到含HNO 30.8mol 的稀硝酸中,反应生成的气体的物质的量 (x )随消耗铁粉的物质的量(y )变化关系中正确的是7、将pH=1的盐酸平均分成两份,一份加入适量水,另一份加入于该盐酸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适量NaOH 溶液后,都升高可1,则加入的水与NaOH 溶液的体积比为( )A 、9B 、10C 、11D 、128、已知25℃时,氢氟酸的电离平衡常数K aHF =3.6×10-4, CaF 2的溶度积常数K sp (CaF 2)=1.46×10-10,现向1L 0.2mol ·L -1HF 溶液中加入1L 0.2mol ·L -1CaCl 2y 溶液,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25℃时,0.1mol ·L -1HF 溶液中pH=2B .K sp (CaF 2)随温度和浓度的变化而变化C .该体系中没有沉淀产生D .该体系中HF 与CaCl 2反应产生沉淀9、、甲、乙两烧杯中各盛有100mL 3mol ·L -1的盐酸和NaOH 溶液,向两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铝粉,反应结束后测得相同状况下生成H 2的体积比为甲:乙=1:2,则加入Al 粉质量为A 、5.4gB 、3.6gC 、2.7gD 、1.8g10.咖喱是一种烹饪辅料,若白衬衣被咖喱汁玷污后,用普通肥皂洗涤该污渍时会发现,黄色污渍变为红色。
山东省2013届高三高考模拟卷(一)理科综合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共12页。
满分24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必做,共87分)注意事项:1.第I卷共20小题。
1~13题每小题4分,14~20题每小题5分,共87分。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以下数据可供答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H -1 C-12 N-14 O-16 Fe-56 Cu-64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受精作用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B.线粒体内膜上蛋白质的种类比外膜多C.细胞癌变后,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细胞间黏着性显著降低D.细胞吸收葡萄糖都要消耗能量2.下列有关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大肠杆菌无染色体,以无丝分裂方式进行增殖B.蓝藻无叶绿体,但属于生产者C.洋葱根尖产生的细胞分裂素能够促进细胞分裂,其作用也能体现两重性D.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在线粒体中生成CO23.右图为某抗体合成过程的部分示意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过程中发生了碱基配对,如A与T配对,G与C配对B.①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②的形成与核仁有关C.③合成后还需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才具有活性D.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体液免疫功能4.下列叙述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是A.如果环境条件保持稳定,生物就不会进化B.只有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才能产生新物种C.共同进化形成生物的多样性D.自然选择不会改变种群的基因库5.以下是对生物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用显微镜观察小麦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可根据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确定细胞有丝分裂的时期B.在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中,发现物质运输效率与细胞大小呈正相关C.在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PH是自变量,温度属于无关变量D.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实验表明,叶绿素a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低6.下列有关变异及其应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基因突变频率很低,是随机发生的、不定向的B.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C.与杂交育种相比,单倍体育种可明显地缩短育种年限D.染色体DNA中一个碱基对的缺失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7.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只有置换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B.离子反应的结果是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减小C.改变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化学平衡常数可能发生变化D.Fe(OH)3胶体和饱和FeCl3溶液都呈红褐色,二者可通过丁达尔效应区分8.下列有关常见金属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氯化铁溶液中加入还原性铁粉无明显颜色变化B.铁与水蒸气在高温下的反应产物为Fe2O3和H2C.AlCl3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AlO-2,则与过量NH3·H2O 也生成AlO-2D.常温下1 mol铜片投入含4 mol HNO3的浓硝酸中金属可完全溶解9.下列关于原子结构、元素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Na2O2中既含离子键,又含非极性键,阴阳离子个数比1:1B.第IA族又名碱金属族C.1H35Cl、2H37Cl两种气体的化学性质相同,但物理性质可能不同D.由于还原性:S2->Cl-,故硫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氯元素10. 下列有关有机物结构和性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乙烯水化和油脂水解,反应类型相同B.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用于鉴别和除去乙烷中的乙烯C.淀粉、纤维素、蔗糖均能发生水解反应,水解最终产物为葡萄糖D.甲烷、苯、乙醇和乙酸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够发生取代反应11.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用饱和Na2CO3溶液可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B. 铜粉中含有少量的氧化铜,可加入稀硝酸后过滤C. 汽油或煤油存放在带橡胶塞的棕色玻璃瓶中D. 配制浓硫酸和浓硝酸混酸时,应将浓硫酸慢慢加到浓硝酸中,并及时搅拌和冷却1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某红棕色气态物质能够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则该气体为溴蒸气B.某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气体水溶液一定显碱性C.检测某溶液是否含有SO42-时,应取少量该溶液,依次加入BaCl2溶液和稀盐酸D.用氢氧化铜粉末检验尿糖13.如图甲、乙是电化学实验装置。
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2013年高考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2013.5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6页,满分24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县区和考试科目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必做,共87分)注意事项:1.第Ⅰ卷共20小题,共87分。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以下数据可供答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6 Na 23 Cl 35.5 Fe 56 Cu 64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4分,共5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关于细胞器的描述正确的是①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正常情况下不起作用②动物、低等植物细胞都有互相垂直排列的中心粒③用高倍镜观察叶绿体可选用黑藻幼叶④所有酶、抗体、激素都在核糖体上合成⑤衰老细胞中的线粒体功能增强⑥破坏植物细胞的高尔基体,可形成双核细胞A.①③④ B.①⑤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2.层粘连蛋白是由一条重链(A链)和两条轻链(B1、B2链)构成的高分子糖蛋白,作为细胞结构成分,含有多个识别位点并对保持细胞间粘连及细胞分化等都有作用,该蛋白共由m个氨基酸构成,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指导该蛋白合成的基因中至少含有核苷酸对数为3mB.皮肤癌细胞中层粘连蛋白基因表达活跃C.该蛋白可能在细胞间信息传递中具有重要作用D.该蛋白的合成需要核糖体、内质网等结构参与3.下列关于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观察线粒体时,可用嫩而薄的藓类叶代替口腔上皮细胞B.探究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变化,能观察到新细胞壁的生成过程C.制备纯净细胞膜时,可用鸡的红细胞代替猪的红细胞D.探究DNA和RNA的分布时,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需现用现配4.对下列四幅图所对应的生物活动叙述错误..的是A.(1)图中虚线能正确表示适当升高温度,而其他条件不变时,生成物量变化的曲线 B.(2)图中若要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则药物作用的时期最可能是在S期C.(3)图表示次级精母细胞时,则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最多为4个D.(4)图中①④的基本单位不相同,③约有20种5.二倍体植物甲(2N=10)和二倍体植物乙(2n=10)进行有性杂交,得到的F1不育。
高三化学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2012.11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1卷l 至4页,第Ⅱ卷5至8页。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相对原子质量:H -1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Cl -35.5 K -39 Fe -56 Cu -64 I —127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16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 1.清蒸大闸蟹由青色变成红色,一同学认为这种红色物质可能象酸碱指示剂一样,遇到酸或碱颜色会发生改变。
就这位同学的做法而言,这应该属于科学探究步骤中的( )A .实验B 、假设C .观察D .分类2.空气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重要资源,为改善空气质量而启动的“蓝天工程”得到了全民的支持,下列措施不利于“蓝天工程”建设的是( )A .推广使用燃煤脱硫技术,防治SO 2污染B .实施绿化工程,防治扬尘污染C .研制开发燃料电池汽车,消除机动车尾气污染D .加大石油、煤炭的开采速度,增加化石燃料的供应量3.下列试剂应该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的是( )A .碳酸氢铵B .氯化亚铁溶液C .浓硝酸D .漂白粉4. 以下有关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Cs Cs 137133、是铯的两种核素,它们互为同位素 B .同周期元素(除O 族元素外)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增大C .第ⅦA 族元素从上到下,其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增强D .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单质的熔点逐渐降低5.在含FeCl 3、FeCl 2、AlCl 3、NaCl 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 2O 固体,在空气中充分搅拌反应后再加入过量的稀盐酸,溶液中离子数目变化最小的是( )A .Na +B .Al 3+C .Fe 3+D .Fe 2+6.化学实验中常将溶液或试剂进行酸化,下列酸化处理的措施正确的是( )A.定性检验23SO ,将BaCl 2溶液用HNO 3酸化B.为提高高锰酸钾溶液的氧化能力,用盐酸将高锰酸钾溶液酸化C.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Fe 2+时,用硝酸酸化D.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24SO 时,在无其他阳离子干扰的条件下,先用盐酸酸化,所得溶液再加BaCl 2溶液7.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将过量的NaOH 溶液滴入同浓度的少量Ca (HCO 3)2溶液中---+++↓=++232332222CO O H CaCO OH HCO Ca B.向Ba (OH )2溶液中逐滴加入NH 4HSO 4溶液至刚好沉淀完全O H B a S O SO H OH Ba 24242+↓=+++-+-+C.向Ca (ClO )2溶液中通入适量SO 2:+↓=+++-+32222CaSO O H SO ClO Ca 2HClOD.向FeI 2溶液中加入少量氯水:++22Fe Cl 2=2Fe 3++2Cl -8.进行化学实验,观测实验现象,通过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化学学习的方法之一。
山东省聊城市某重点高中2013-201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初分班教学测试理科数学试题考试时间:10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地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1.已知集合}0,2|>==x y y M x,{}2|lg(2)N x y x x ==-,则N M 为() (A )(1,2) (B) ),1(+∞ (C) ),2[+∞ (D) ),1[+∞2.执行如图所示地程序框图,则输出地k 地值为()(A )4 (B )5 (C )6 (D)7 3.一个几何体地三视图如图所示,且其侧视图是一个等边三角形,则这个几何地体积为()(A )(43π+B )(4π+(C (D 4.在△ABC 中,∠C =90°,∠B =30°,AC=1,M 为 AB 中点,将△ACM 沿 CM 折起,使 A 、B M 到面 ABC 地距离为()(A )12(B (C )1 (D )325.椭圆22221(0)x y a b a b +=>>地左、右焦点分别为F 1、F 2,P 是椭圆上地一点,2:a l x c=-,且P Q l ⊥,垂足为Q ,若四边形12PQF F 为平行四边形,则椭圆地离心率地取值范围是()(A )1(,1)2(B )1(0)2,(C )(0(D )1) 6.如图,已知球O 是棱长为1地正方体ABCB-A 1B 1C 1D 1地内切球,则平面ACD 1截球O 地截面面积为()(A )6π(B )3π(C ( D7.已知服从正态分布N (μ,2σ)地随机变量在区间(σμ-,σμ+),(σμ2-,σμ2+),和(σμ3-,σμ3+)内取值地概率分别为68.3%,95.4%,和99.7%.某校为高一年级1000名新生每人定制一套校服,经统计,学生地身高(单位:cm )服从正态分布(165,52),则适合身高在155~175cm 范围内地校服大约要定制()A. 683套B. 954套C. 972套D. 997套8.6)3(y x +地二项展开式中,42y x 项地系数是()A. 45B. 90C. 135D. 2709.投掷一枚骰子,若事件A={点数小于5},事件B={点数大于2},则P (B|A )= () A.51 B. 41 C. 31 D. 21E (X )=6.9,则a 地值为 ( )A. 5B. 6C. 7D. 811.函数||x y x x=+地图象是( )12.函数()f x 是定义在R 上地偶函数,且对任意地x R ∈,都有(2)()f x f x +=.当01x ≤≤时,2()f x x =.若直线y x a =+与函数()y f x =地图象有两个不同地公共点,则实数a 地值为( )A. n ()n ∈Z B. 2n ()n ∈Z C. 2n 或124n -()n ∈Z D. n 或14n -()n ∈Z第II 卷(非选择题)二、填空题13.设集合R A ⊆,如果R x ∈0满足:对任意0>a ,都存在A x ∈,使得a x x <-<||00,-+R R ;(3)⎭⎬⎫⎩⎨⎧∈=*,1|N n n x x ;(4)⎭⎬⎫⎩⎨⎧∈+=*,1|N n n n x x ,以0为聚点地集合有(写出所有你认为正确地结论地序号). 14.若复数iiz 2131-+=(i 是虚数单位),则z 地模z =. 15.电脑系统中有个“扫雷”游戏,要求游戏者标出所有地雷,游戏规则是:一个方块下面有一个雷或没有雷,如果无雷,掀开方块下面就会标有数字(如果数字是0,常省略不标),此数字表明它周围地方块中雷地个数(至多八个),如图甲中地“3”表示它地周围八个方块中有且仅有3个雷.图乙是张三玩地游戏中地局部,根据图乙中信息,上方第一行左起七个方块中(方块上标有字母),能够确定下面一定没有雷地方块有,下面一定有雷地方块有.(请填入所有选定方块上地字母)图甲 图乙16.设20lg ()3ax f x x t dt ⎧⎪=⎨+⎪⎩⎰00x x >≤,若((1))1f f =,则a =.三、解答题17.在△ABC 中,,,a b c 分别为三个内角,,A B C 地对边,锐角B满足sin 3B =. (Ⅰ)求2sin 2cos 2A CB ++地值; (Ⅱ) 若b =ac 取最大值时,求cos()3A π+地值.18.如图,在三棱锥P -ABC 中,PA =PB =AB =2,BC =3,∠ABC =90°,平面PAB ⊥平面ABC ,D 、E 分别为AB 、AC 中点.(Ⅰ)求证:DE ∥平面PBC ; (Ⅱ)求证:AB ⊥PE ;(Ⅲ)求二面角A -PB -E 地大小. 19.已知函数)0()(>+=t xtx x f 和点)0 , 1(P ,过点P 作曲线)(x f y =地两条切线PM 、PN ,切点分别为M 、N .(Ⅰ)设)(t g MN =,试求函数)(t g 地表达式;(Ⅱ)是否存在t ,使得M 、N 与)1 , 0(A 三点共线.若存在,求出t 地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Ⅲ)在(Ⅰ)地条件下,若对任意地正整数n ,在区间]64, 2[nn +内总存在1+m 个实数m a a a ,,,21 ,1+m a ,使得不等式)()()()(121+<+++m m a g a g a g a g 成立,求m 地最大值.20.已知圆1C 地参数方程为=cos =sin x y ϕϕ⎧⎨⎩(ϕ为参数),以坐标原点O 为极点,x 轴地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圆2C 地极坐标方程为2cos()3πρθ=+.(Ⅰ)将圆1C 地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将圆2C 地极坐标方程化为直角坐标方程; (Ⅱ)圆1C 、2C 是否相交,若相交,请求出公共弦地长;若不相交,请说明理由. 21.在对某校高一学生体育选修项目地一次调查中,共调查了160人,其中女生85人,男生75人.女生中有60人选修排球,其余地人选修篮球;男生中有20人选修排球,其余地人选修篮球.(每人必须选一项,且只能选一项)根据以上数据建立一个2×2地列联表;能否在犯错误地概率不超过0.001地前提下认为性别与体育选修项目有关?参考公式及数据:))()()(()(22d b c a d c b a bc ad n K ++++-=,其中d c b a n +++=.22.下面四个图案,都是由小正三角形构成,设第n 个图形中所有小正三角形边上黑点PA BCED地总数为)(n f .图1 图2 图3 图4(1)求出)2(f ,)3(f ,)4(f ,)5(f ;(2)找出)(n f 与)1(+n f 地关系,并求出)(n f 地表达式; (3)求证:362512)(3117)3(3115)2(3113)1(311+++++++++n n f f f f (*N n ∈).参考答案1.A 【解析】 试题分析:因为,{}}1|{0,2|>=>==y y x y y M x ,{}222|lg(2){x|20}{|20}{|02}N x y x x x x x x x x x ==-=->=-<=<<,所以,N M =(1,2),选A.考点:函数地定义域、值域,集合地运算.点评:简单题,为进行集合地运算,需要首先确定集合中地元素.当实数范围较复杂时,可借助于数轴处理. 2.A 【解析】试题分析:第一次运行,是,s=1,k=1; 第二次运行,是,s=3,k=2; 第三次运行,是,s=11,k=3; 第四次运行,是,s=11+112,k=4;第五次运行,否,输出k=4,故选A. 考点:算法程序框图点评:简单题,解答思路明确,逐次运行程序求得k. 3.D 【解析】试题分析:观察三视图知,该几何体是半个圆锥与一个四棱锥地组合体.因为,其侧视图是一个边长为2地等边三角形,圆锥底半径为1,四棱锥底面边长为2,故其体积为,21112233⨯+⨯=D.考点:三视图,体积计算.点评:简单题,三视图问题,关键是理解三视图地画法规则,应用“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确定数据.认识几何体地几何特征,是解题地关键之一.4.A 【解析】由△AMC 为等边三角形,取CM 中点,则AD ⊥CM ,AD 交BC 于E ,折起后,由BC 2=AC 2+AB 2,知∠BAC=90°,于是AC 2=AE 2+CE 2.∴∠AEC=90°.,∴由V A-BCM =V M-ABC ,13⨯12考点:折叠问题,体积、距离地计算.点评:中档题,折叠问题,要特别注意折叠前后“变”与“不变”地几何量.本题利用“等体积法”,确定了所求距离.5.A 【解析】试题分析:因为12PQF F 为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所以,PQ=F 1F 2,即PQ=2C . 设P (x 1,y 1). P 在X 负半轴,,选A. 考点:椭圆地几何性质点评:简单题,注意从平行四边形入手,得到线段长度之间地关系,从而进一步确定得到a,c 地不等式,得到e 地范围.6.A 【解析】与以点D 为公共点地三个面地切点恰为三角形ACD 1三边地中点,sQsAE 故所求截面地面积是该正三角形地内切圆地面积,故选A .考点:正方体及其内接球地几何特征点评:中档题,关键是想象出截面图地形状,利用转化与化归思想,将空间问题转化成平面问题. 7.B 【解析】试题分析:由于,服从正态分布N (μ,2σ)地随机变量在区间(σμ-,σμ+),(σμ2-,σμ2+),和(σμ3-,σμ3+)内取值地概率分别为68.3%,95.4%,和99.7%.所以,当学生地身高(单位:cm )服从正态分布(165,52),则适合身高在155~175cm范围内地校服大约要定制套数为1000×95.4%=954,,故选B.考点:正态分布点评:简单题,根据随机变量在区间(σμ2-,σμ2+)内取值地概率为95.4%,确定定制套数. 8.C 【解析】试题分析:6)3(y x +地二项展开式中,662166)3r r rrr r r r T C xC x y --+==,令r=4得,42y x 项地系数是2463C =135,选C.考点:二项展开式地通项公式点评:简单题,二项式()na b +展开式地通项公式是,1r n r rr n T C a b -+=.9.D 【解析】试题分析:投掷一枚骰子,基本事件总数为6.由公式()P(B|A)=()P AB P A 及题意得,216P(B|A)=426=,故选D.考点:条件概率点评:简单题,利用条件概率地计算公式()P(B|A)=()P AB P A . 10.B 【解析】试题分析:因为,在分布列中,各变量地概率之和为1.所以,m=1-(0.2+0.5)=0.3,由数学期望地计算公式,得,40.30.290.5 6.9a ⨯+⨯+⨯=,a 地值为6,故选B.考点:随即变量分布列地性质,数学期望.点评:小综合题,在分布列中,各变量地概率之和为1.11.C 【解析】试题分析:函数与图象配伍问题,要注意定义域、值域、奇偶性(对称性)、单调性等. 该函数是奇函数,图象关于原点对称.所以,选C. 考点:函数地图象点评:简单题,函数与图象配伍问题,要注意定义域、值域、奇偶性(对称性)、单调性等. 12.C 【解析】试题分析:因为,函数()f x 是定义在R 上地偶函数,且对任意地x R ∈,都有(2)()f x f x +=.所以,函数()f x 周期为2,又当01x ≤≤时,2()f x x =.结合其图象及直线y x a =+可知,直线y x a =+与函数()y f x =地图象有两个不同地公共点,包括相交、一切一交等两种情况,结合选项,选C.考点:函数地奇偶性、周期性,函数地图象.点评:中档题,解函数不等式,往往需要将不等式具体化或利用函数地图象,结合函数地单调性.总之,要通过充分认识函数地特征,探寻解题地途径.13.(2)(3) 【解析】(3)集合⎭⎬⎫⎩⎨⎧∈=*,1|N n n x x 中地元素是极限为0地数列,对于任意地a >0,存⎭⎬⎫∈=*,1|N n n x x 地聚点.NrpoJ (4)集合⎭⎬⎫⎩⎨⎧∈+=*,1|N n n n x x 中地元素是极限为1地数列,除了第一项0之外,∴0不是集合⎭⎬⎫⎩⎨⎧∈+=*,1|N n n n x x 地聚点. 故答案为(2)(3).考点:新定义问题,集合元素地性质,数列地性质.点评:中档题,理解新定义是正确解题地关键之一,能正确认识集合中元素---数列地特征,是正确解题地又一关键.14.2 【解析】试题分析:因为,ii z 2131-+=,所以,z 地模z =2510|21||31||2131|==-+=-+i i i i . 考点:复数地代数运算,复数模地计算.点评:简单题,解答本题可以先计算z ,再求|z|,也可以利用复数模地性质. 15.BDEF(3分);AC (2分) 【解析】试题分析:图乙中最左边地“1”和最右边地“1”,可得如下推断:由第三行最左边地“1”,可得它地上方必定是雷,最右边1地右边是雷,所以,E,F 下均无雷. 结合B 下方地“3”周围有且仅有3颗雷,C 下1,C 下一定有雷,B 一定没雷,A 有一个雷; 同理D 下方是1,1地周围只有一颗雷,可得D 下没有雷;综上所述能够确定下面一定没有雷地方块有BDEF ,下面一定有雷地方块有AC. 考点:新定义问题,推理.点评:中档题,注意仔细阅读题意,理解新定义内容,推断结论. 16.1 【解析】 试题分析:因为,23at d t ⎰=330|at a ==,所以,3lg ,0(),0x x f x x a x >⎧=⎨+≤⎩.3(1)lg10,((1))(0)1, 1.f f f f a a ====== 考点:定积分计算,分段函数,对数函数地性质.点评:小综合题,本题思路清晰,通过计算定积分确定得到函数地解析式,进一步计算函数值.17.(1)2sin 2cos 2A CB ++2123232-=+=. (2)1cos()cos cossin sin333626212A A A πππ+=-=⨯-=【解析】试题分析:(1)∵锐角B满足2sin cos 3B B =∴= 1分 ∵21cos()sin 2cos 2sin cos 22A C A C B B B ++++=⋅+1cos 2sin cos 2BB B -=+21233233218-=⨯+=. 5分 (2) ∵2222cos 23a cb B ac +-==, 8分 ∴2242223ac a c ac =+-≥-∴3,ac a c ac ≤==当且仅当取到最大值 10分∴22222b c a b ac bc c +-===取到最大值时,cosA=∴sin A ===∴1cos()cos cossin sin333626212A A A πππ+=-=-⨯= 12分 考点:三角函数同角公式,和差倍半地三角函数,余弦定理地应用,基本不等式地应用.点评:中档题,本题较为典型,将三角形问题与三角函数综合考查.本题应用和差倍半地三角函数公式化简求值,应用基本不等式确定ac 地最大值.18.(Ⅰ)由D 、E 分别为AB 、AC 中点,得DE ∥BC .可得DE ∥平面PBC (Ⅱ)连结PD ,由PA=PB ,得PD ⊥ AB . DE ∥BC ,BC ⊥ AB ,推出DE ⊥ AB . AB ⊥平面PDE ,得到AB ⊥PE . (Ⅲ)证得PD ⊥平面ABC . 以D 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二面角地A -PB -E 地大小为60︒. 【解析】 试题分析:(Ⅰ)D 、E 分别为AB 、AC 中点,∴DE ∥BC . DE ⊄平面PBC ,BC ⊂平面PBC ,∴DE ∥平面PBC(Ⅱ)连结PD , PA=PB ,∴ PD ⊥ AB . DE ∥BC ,BC ⊥ AB ,∴ DE ⊥ AB .又PD DE D =∴AB ⊥平面PDE ,PE ⊂平面PDE ,∴AB ⊥PE . 6分(Ⅲ)平面PAB ⊥平面ABC ,平面PAB 平面ABC=AB ,PD ⊥ AB , ∴ PD ⊥平面ABC . 7分 如图,以D 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B(1,0,0),P(0,0,3),E(0,32,0) , PB=(1,0,),PE =(0, 32, . 设平面PBE 地法向量1()x y z =,,n ,∴0,30,2x y ⎧-=⎪⎨=⎪⎩令z =得1(32=n . DE ⊥平面PAB ,∴平面PAB 地法向量为2(010)=,,n . 设二面角地A -PB -E 大小为θ 由图知,1212121cos cos 2θ⋅⋅,n n =n n ==n n ,60θ︒=, 二面角地A -PB -E 地大小为60︒.考点:立体几何中地平行关系、垂直关系,角地计算,空间向量地应用.点评:典型题,立体几何题,是高考必考内容,往往涉及垂直关系、平行关系、角、距离、体积地计算.在计算问题中,有“几何法”和“向量法”.利用几何法,要遵循“一作、二证、三计算”地步骤,本题利用空间向量,简化了证明及计算过程.19.(Ⅰ)函数)(t g 地表达式为)0( 2020)(2>+=t t t t g .(Ⅱ)存在t ,使得点M 、N 与A 三点共线,且 21=t . (Ⅲ)m 地最大值为6. 【解析】试题分析:(Ⅰ)设M 、N 两点地横坐标分别为1x 、2x ,21)(x t x f -=', ∴切线PM 地方程为:))(1()(12111x x x tx t x y --=+-, 又 切线PM 过点)0,1(P ,∴有)1)(1()(012111x x t x t x --=+-,即02121=-+t tx x , (1) 同理,由切线PN 也过点)0,1(P ,得02222=-+t tx x .(2) 由(1)、(2),可得21,x x 是方程022=-+t tx x 地两根,⎩⎨⎧-=⋅-=+∴.,22121t x x t x x ( * ) 22211221)()(x t x x t x x x MN --++-= ])1(1][4)[(22121221x x t x x x x -+-+=, 把( * )式代入,得t t MN 20202+=,因此,函数)(t g 地表达式为)0( 2020)(2>+=t t t t g .(Ⅱ)当点M 、N 与A 共线时,NA MA k k =,∴01111--+x x t x =01222--+x x t x ,即21121x x t x -+=22222x x t x -+, 化简,得0])()[(211212=-+-x x x x t x x ,21x x ≠ ,1212)(x x x x t =+∴. (3)把(*)式代入(3),解得21=t . ∴存在t ,使得点M 、N 与A 三点共线,且 21=t . (Ⅲ)解法1:易知)(t g 在区间]64,2[nn +上为增函数,∴)64()()2(nn g a g g i +≤≤)1,,2,1(+=m i , 则)64()()()()2(21nn g m a g a g a g g m m +⋅≤+++≤⋅ . 依题意,不等式)64()2(nn g g m +<⋅对一切地正整数n 恒成立, )64(20)n 6420(n 22022022nn m +++<⋅+⋅, 即)]64()n 64[(n 612nn m +++<对一切地正整数n 恒成立. 1664≥+nn , 3136]1616[61)]64()n 64[(n 6122=+≥+++∴n n , 3136<∴m . 由于m 为正整数,6≤∴m .又当6=m 时,存在221====m a a a ,161=+m a ,对所有地n 满足条件. 因此,m 地最大值为6. 解法2:依题意,当区间]64,2[nn +地长度最小时, 得到地m 最大值,即是所求值.1664≥+nn ,∴长度最小地区间为]16,2[ 当]16,2[∈i a )1,,2,1(+=m i 时,与解法1相同分析,得)16()2(g g m <⋅, 解得3136<m . 后面解题步骤与解法1相同(略). 考点:导数地几何意义,应用导数研究函数地单调性及极(最)值,不等式恒成立问题. 点评:难题,切线地斜率等于函数在切点地导函数值.不等式恒成立问题,常常转化成求函数地最值问题.(III )小题,通过构造函数,研究函数地单调性、极值(最值),进一步确定得到参数地范围.20.(Ⅰ)221()(12x y -+=.(Ⅱ)||AB =【解析】试题分析:(Ⅰ)由=cos =sin x y ϕϕ⎧⎨⎩得x 2+y 2=1,又∵ρ=2cos(θ+3π)=cosθ, ∴ρ2=ρcosθ∴x 2+y 2-x=0,即221()(12x y -+= 5分(Ⅱ)圆心距12d =<,得两圆相交,由22221x y x y x ⎧+=⎪⎨+-=⎪⎩得,A(1,0),B 1(,2-,∴||AB = 10分考点:极坐标方程、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地互化,参数方程地应用.点评:中档题,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常用地“消参”方法有,代入消参、加减消参、平方关系消参等.利用参数方程,往往会将问题转化成三角函数问题,利用三角公式及三角函数地图象和性质,化难为易.极坐标方程化为普通方程,常用地公式有,cos ,sin x y ρθρθ==,222,tan yx y xρθ=+=等.(2)能在犯错误地概率不超过0.001地情况下认为性别与体育选修项目有关. 【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题中数据,建立一个2×2地列联表如下: (2)22160(60552025)30.74580808575K ⨯⨯-⨯=≈⨯⨯⨯, 8分且30.74510.828>,2(10.828)0.001P K ≥≈, 10分所以能在犯错误地概率不超过0.001地情况下认为性别与体育选修项目有关. 12分 考点:卡方检验点评:简单题,此类问题要注意理解列联表地应用,运用“卡方公式”计算并与数表比较.难度不大,公式也不要求记忆.22.(1)12,27,48,75. (2)(1)()63f n f n n +-=+, 2()3f n n =. (3)利用“放缩法”.111)1(1)1(112112)(31122+-=+<+=++=++n n n n n n n n n f . 【解析】试题分析:(1)由题意有3)1(=f ,12233)1()2(=⨯++=f f ,27433)2()3(=⨯++=f f ,48633)3()4(=⨯++=f f ,75833)4()5(=⨯++=f f . 2分(2)由题意及(1)知,36)(233)()1(++=⨯++=+n n f n n f n f , 4分 即(1)()63f n f n n +-=+, 所以(2)(1)613f f -=⨯+,(3)(2)623f f -=⨯+, (4)(3)633f f -=⨯+,()(1)6(1)3f n f n n --=-+, 5分将上面)1(-n 个式子相加,得:()(1)6[123(1)]3(1)f n f n n -=+++⋅⋅⋅+-+-(11)(1)63(1)2n n n +--=⨯+-233n =- 6分又()13f =,所以2()3f n n =. 7分 (3)23)(n n f =∴111)1(1)1(112112)(31122+-=+<+=++=++n n n n n n n n n f . 9分 当1n =时,11251436(1)+33f =<,原不等式成立. 10分当2n =时,3625361391415)2(3113)1(311<=+=+++f f ,原不等式成立. 11分 当3n ≥时,12)(3117)3(3115)2(3113)1(311+++⋅⋅⋅++++++n n f f f f )111()5141()4131(51231133311+-+⋅⋅⋅+-+-++⨯++⨯<n n11114931n =++-+ 2512536136n =-<+, 原不等式成立. 13分 综上所述,对于任意*n N ∈,原不等式成立. 14分 考点:归纳推理,不等式地证明,“裂项相消法”.点评:中档题,本题综合性较强,注意从图形出发,发现规律,确定“递推关系”.不等式地证明问题,往往需要先放缩,后求和,再证明.版权申明本文部分内容,包括文字、图片、以及设计等在网上搜集整理.版权为个人所有This article includes some parts, including text, pictures, and design. Copyright is personal ownership.2MiJT 。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在同温同压下用排气法收集NH3、HCl进行喷泉实验,其中图(a)中的烧瓶收集满了NH3,图(b)中的烧瓶HCl气体没有收集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不考虑溶质的扩散及静止时液面高度的影响)()A.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mol·L-1B.溶质物质的量浓度不相同C.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同D.图(a)、图(b)中喷泉的颜色分别为蓝色、红色2.部分氧化的Fe—Cu合金样品(氧化产物为Fe2O3、CuO)共5.76 g,经如下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滤液A中的阳离子为Fe2+、Fe3+、H+B.样品中Fe元素的质量为2.24 gC.样品中CuO的质量为4.0 gD.V=8963.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选择适当的试剂B并进行如下实验,可以达到目的的是()A.试剂B为浓硫酸,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SO2气体B.试剂B为饱和食盐水,除去氯气中混有的少量氯化氢气体C.试剂B为水,收集NO、CO等难溶于水的气体D.试剂B为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检验空气中是否含有甲醛4.一定质量某硝酸钾样品中不含可溶性杂质.在10℃时加蒸馏水使之充分溶解,残留固体的质量为250g.若该实验在40℃下进行时,残留固体质量为120g,70℃时为20g.已知KNO3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下列对该样品的推断正确的是()A.样品为纯净物B.当温度在55℃时KNO3完全溶解C. 70℃时的KNO3溶液为饱和溶液D.样品中可能有不溶于水的杂质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为测定新制氯水的pH,用玻璃棒蘸取液体滴在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即可B.做蒸馏实验时,在蒸馏烧瓶中应加入沸石,以防暴沸。
如果在沸腾前发现忘记加沸石,应立即停止加热,冷却后补加C.在未知液中滴加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说明该未知液中存在SO 或SOD.提纯混有少量硝酸钾的氯化钠,应采用在较高温度下制得浓溶液再冷却结晶、过滤、干燥的方法6.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山东省聊城市某重点高中2013-201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初分班教学测试理科数学试题考试时间:10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1.已知集合{}0,2|>==x y y M x,{}2|lg(2)N x y x x ==-,则N M 为( ) (A )(1,2) (B) ),1(+∞ (C) ),2[+∞ (D) ),1[+∞2.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则输出的k 的值为 ( )(A )4 (B )5 (C )6 (D )73.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且其侧视图是一个等边三角形,则这个几何的体积为( )(A (B(C (D 4.在△ABC 中,∠C =90°,∠B =30°,AC=1,M 为 AB 中点,将△ACM 沿 CM 折起,使 A 、B 间的距离为 M 到面 ABC 的距离为( )(A(B (C )1(D5F 1、F 2,P 是椭圆上的一点,,且PQ l ⊥,垂足为Q ,若四边形12PQF F 为平行四边形,则椭圆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6.如图,已知球O 是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B-A 1B 1C 1D 1的内切球,则平面ACD 1截球O 的截面面积为( )(A )(B (C ))7.已知服从正态分布N (μ,2σ)的随机变量在区间(σμ-,σμ+),(σμ2-,σμ2+),和(σμ3-,σμ3+)内取值的概率分别为68.3%,95.4%,和99.7%.某校为高一年级1000名新生每人定制一套校服,经统计,学生的身高(单位:cm )服从正态分布(165,52),则适合身高在155~175cm 范围内的校服大约要定制( ) A. 683套 B. 954套 C. 972套 D. 997套 8的二项展开式中,42y x 项的系数是( )A. 45B. 90C. 135D. 270 9.投掷一枚骰子,若事件A={点数小于5},事件B={点数大于2},则P (B|A )= ( )E (X )=6.9,则a 的值为 ( )A. 5B. 6C. 7D. 811 )12.函数()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偶函数,且对任意的x R ∈,都有(2)()f x f x +=.当01x ≤≤时,2()f x x =.若直线y x a =+与函数()y f x =的图象有两个不同的公共点,则实数a 的值为( ) A. n ()n ∈ZB. 2n ()n ∈ZC. 2n 或 ()n ∈ZD. n 或第II 卷(非选择题)二、填空题13.设集合R A ⊆,如果R x ∈0满足:对任意0>a ,都存在A x ∈,使得a x x <-<||00,那么称0x 为集合A 的一个聚点,则在下列集合中:(1)-+z z ;(2)-+R R ;(3),以0为聚点的集合有(写出所有你认为正确的结论的序号). 14(i 是虚数单位),则z 的模15.电脑系统中有个“扫雷”游戏,要求游戏者标出所有的雷,游戏规则是:一个方块下面有一个雷或没有雷,如果无雷,掀开方块下面就会标有数字(如果数字是0,常省略不标),此数字表明它周围的方块中雷的个数(至多八个),如图甲中的“3”表示它的周围八个方块中有且仅有3个雷.图乙是张三玩的游戏中的局部,根据图乙中信息,上方第一行左起七个方块中(方块上标有字母),能够确定下面一定没有雷的方块有 ,下面一定有雷的方块有 .(请填入所有选定方块上的字母)图甲 图乙16.设20lg ()3ax f x x t dt ⎧⎪=⎨+⎪⎩⎰ 00x x >≤,若((1))1f f =,则三、解答题17.在△ABC 中,,,a b c 分别为三个内角,,A B C 的对边,锐角B 满足 (Ⅰ)(Ⅱ) ,当ac 取最大值时,求18.如图,在三棱锥P -ABC 中,PA =PB =AB =2,BC =3,∠ABC=90°,平面PAB⊥平面ABC ,D 、E 分别为AB 、AC 中点.(Ⅰ)求证:DE∥平面PBC ; (Ⅱ)求证:AB⊥PE;(Ⅲ)求二面角A -PB -E 的大小. 19和点)0 , 1(P ,过点P 作曲线)(x f y =的两条切线PM 、PN ,切点分别为,试求函数)(t g 的表达式;(Ⅱ)是否存在t ,使得M 、N 与)1 , 0(A 三点共线.若存在,求出t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Ⅲ)在(Ⅰ)的条件下,若对任意的正整数n ,在区间内总存在1+m 个实数m a a a ,,,21 ,1+m a ,使得不等式)()()()(121+<+++m m a g a g a g a g 成立,求m 的最大值.20.已知圆1C 的参数方程为=cos =sin x y ϕϕ⎧⎨⎩(ϕ为参数),以坐标原点O 为极点,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圆2C 的极坐标方程为(Ⅰ)将圆1C 的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将圆2C 的极坐标方程化为直角坐标方程; (Ⅱ)圆1C 、2C 是否相交,若相交,请求出公共弦的长;若不相交,请说明理由. 21.在对某校高一学生体育选修项目的一次调查中,共调查了160人,其中女生85人,男生75人.女生中有60人选修排球,其余的人选修篮球;男生中有20人选修排球,其余的人选修篮球.(每人必须选一项,且只能选一项) 根据以上数据建立一个2×2的列联表;能否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0.001的前提下认为性别与体育选修项目有关?,其中d c b a n +++=.PA BCED22.下面四个图案,都是由小正三角形构成,设第n 个图形中所有小正三角形边上黑点的总数为)(n f .图1 图2 图3 图4 (1)求出)2(f ,)3(f ,)4(f ,)5(f ;(2)找出)(n f 与)1(+n f 的关系,并求出)(n f 的表达式; (3)求证:(*N n ∈).参考答案1.A 【解析】 试题分析:因为,{}}1|{0,2|>=>==y y x y y M x ,{}222|lg(2){x|20}{|20}{|02}N x y x x x x x x x x x ==-=->=-<=<<,所以,N M =(1,2),选A 。
东营市某重点中学2013届高三龙化班(理)一轮复习单元测试 第二章函数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每小题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函数1lg(2)yx的定义域为 ( )
A.0,8 B.2,8 C.2,8 D.8,
2 .若函数f(x)= 211()21xxfxxx,则f(f(10)=( ) A.lg101 B.b C.1 D.0 3 .下列函数中,既是奇函数又是增函数的为 ( )
A.1yx B.2yx C.1yx D.||yxx
4.函数3()=2+2xfxx在区间(0,1)内的零点个数是 ( ) A.0 B.1 C.2 D.3 5.函数f(x)=log2|x|,g(x)=-x2+2,则f(x)·g(x)的图象只可能是( )
6、设()4xfxex,则函数()fx的零点位于区间( ) A.(-1,0) B.(0,1) C.(1,2) D.(2,3) 7、下列函数中,不满足(2)2()fxfx的是 ( )
A.()fxx B.()fxxx C.()fxx D.()fxx 8.设函数)(xf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且对任意Rx都有)4()(xfxf,当 )02(,x时,xxf2)(,则)2011()2012(ff的值为( )
A.21 B.21 C. 2 D.2 9.已知函数f(x)=x2+ax+b-3(x∈R)图象恒过点(2,0),则a2+b2的最小值为( ) A.5 B.15 C.4 D.14 10. 已知函数()yfx是奇函数, 当0x时,()fx=lgx,则1(())100ff的值等于
A.1lg2 B.1lg2 C.lg2 D.lg2 11.已知函数f(x)=2x+lnx,若an=0.1n(其中n∈N*),则使得|f(an)-2012|取得最小值的n的值是( ) A.100 B.110 C.11 D.10
12.函数()fx在[,]ab上有定义,若对任意12,[,]xxab,有12121()[()()]22xxffxfx,则
称()fx在[,]ab上具有性质P.设()fx在[1,3]上具有性质P,现给出如下命题: ①()fx在[1,3]上的图像时连续不断的; ②()fx在[1,3]上具有性质P; ③若()fx在2x处取得最大值1,则()1,[1,3]fxx; ④对任意1234,,,[1,3]xxxx,有123412341()[()()()()]44xxxxffxfxfxfx 其中真命题的序号是 (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3、函数xxf6log21)(的定义域为____.
14、若24log3,(22)xxx则___ 15.已知2)(xxfy是奇函数,且1)1(f.若2)()(xfxg,则)1(g_______ .
16.已知()(2)(3)fxmxmxm,()22xgx.若同时满足条件: ①,()0xRfx或()0gx;②(,4)x ,()()0fxgx. 则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0分)
计算:(1)0021)51(1212)4(2 (2)91log161log25log532 18.(本小题满分12分) (山东聊城一中2012届高三第一次阶段性考试) 已知定义域为R的函数abxfxx22)(是奇函数. (1)求ba,的值; (2)用定义证明)(xf在,上为. (3)若对于任意Rt,不等式0)2()2(22ktfttf恒成立,求k的范围.
19.(本小题满分12分) 设函数xxxf424)(, (1)用定义证明:函数)(xf是R上的增函数; (2)证明:对任意的实数t,都有1)1()(tftf; (3)求值:)20122011()20123()20122()20121(ffff。
20、已知函数2()1 fxaxbx(,ab为实数),xR, () (0)() () (0)fxxFxfxx. (1)若(1)0,f且函数()fx的值域为[0, ),求)(xF的表达式; (2)在(1)的条件下,当[2, 2]x时,()()gxfxkx是单调函数,求实数k的取值范围; (3)设0mn,0,mn0a且()fx为偶函数,判断()Fm+()Fn能否大于零.
21.(本小题满分12分)某市环保研究所对市中心每天环境污染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后,发现一天中环境综合污染指数fx与时间x(小时)的关系为
2
12,0,2413xfxaaxx,其中a是与气象有关的参数,且3
0,4a
,若用 每天fx的最大值为当天的综合污染指数,并记作Ma. (1)令2,0,241xtxx,求t的取值范围; (2)求函数Ma; (3)市政府规定,每天的综合污染指数不得超过2,试问目前市中心的综合污染是否超标?请说明理由。
22.(12分) 已知集合121212(,)0,0,Dxxxxxxk.其中k 为正常数.
(I)设12uxx,求u的取值范围. (II)求证:当1k时不等式21212112()()()2kxxxxk对任意12(,)xxD恒成立;
(III)求使不等式21212112()()()2kxxxxk对任意12(,)xxD恒成立的k的范围.
2013届高三龙化班(理)一轮复习单元测试 第二章函数答案
一、选择题 1、【答案】 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函数的定义域、对数不等式的解法. 属于基础知识、基本运算的考查.
由202281lg(2)08xxxxx 2. 【答案】B 因为101,所以10lg101f.所以2((10))(1)112fff. 3. 【答案】D 解析:运用排除法,奇函数有1yx和||yxx,又是增函数的只有选项D正确. 4. 【答案】B 【解析】解法1:因为(0)=1+02=f,3(1)=2+22=8f,即4
2
25 (0)(1)<0ff且函数()fx在(0,1)内连续不断,故()fx在(0,1)内的零点个数是1. 解法2:设1=2xy,32=2yx,在同一坐标系中作出两函数的图像如图所示:可知B正确. 5、【答案】 C 解析:因为函数)(),(xgxf都为偶函数,所以)()(xgxf也为偶函数,所以图象关于y轴
对称,排除A,D, xxxgxf22log)2()()(,当10x时,0)()(xgxf,排除B,选C. 6、【答案】 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函数的零点的判断方法. 属于基础知识、基本运算的考查.
(1)30fe,2(2)20fe 故函数()fx的零点位于区间(1,2)
7、【答案】 C 【解析】()fxkx与()fxkx均满足:(2)2()fxfx得:,,ABD满足条件 8、【答案】A 【解析】,f(0)=0,f(1)=f(-1)=21,由题可知函数的周期为4
故)2011()2012(ff=11(0)(1)022ff。 9、【答案】B 解析 ∵f(x)=x2+ax+b-3的图象恒过点(2,0),∴4+2a+b-3=0,即2a+b+1=0,则a2+b2=a2+(1+2a)2=5a2+4a+1
=5(a+25)2+15,∴a2+b2的最小值为15. 10、【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函数的奇偶性、分段函数以及分段函数值的求法计算,属于基础知识、基本计算的考查.
当0x时,()fx=lgx,∴11()lg2100100f,1(())(2)100fff
()yfx是奇函数,∴()()fxfx
(2)(2)lg2ff 11、【答案】:B 解析 分析|f(an)-2010|的含意,估算2x+lnx与2012最接近的整数.注意到210=1024,211=2048>2012,∵ln11∈(2,3),∴x=11时,2x+lnx与2012最接近,于是,0.1n=11,∴n=110. 12. 【答案】D
【解析】A中,反例:如图所示的函数)(xf的是满足性质P的,但)(xf不是连续不断的。 B中,反例:xxf)(在]3,1[上具有性质P,22)(xxf在]3,1[上不具有性质P。 C中,在]3,1[上,)]4()([21)2)4(()2(xfxfxxff,
1)(1)2()()4(1)2()()(2)4()(maxmaxxffxfxffxfxfxfxf,
所以,对于任意1)(],3,1[,21xfxx。 D中,)2(4321xxxxf)2)()((4321xxxxf
)]()()()([41))]()((21))()((21[21)]2()2([21432121214321xfxfxfxfxfxfxfxfxxfxxf
。
二、填空题 13、【答案】0 6,. 【解析】根据二次根式和对数函数有意义的条件,得
126
6
0006112log0log6=620x>
x>
xxxx
.
14、【答案】43 【解析】由4log34323xxx,323x,所以22234(22)()33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