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28.51 KB
- 文档页数:8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捕.获/花圃.惩.罚/得逞.妩.媚/抚.摸寒噤./情不自禁.B.炽.热/炙.热剽.悍/缥.渺积攒./攒.动呼吁./长吁.短叹C.教诲./后悔.真谛./花蒂.粗犷./旷.达警惕./玲珑剔.透D.联袂./诀.别洒水/哂.笑湖泊./淡泊.差.别/差.强人意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坐镇拉家常一如既往人才倍出B.凑合大拇指平心而论仗义执言C.追溯通辑犯坚如磬石推心置腹D.针贬老古董真知卓见鼎力相助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近年来,我国专利申请持续快速增长,这表明国内研究开发水平和社会公众专利意识在不断提高。
B.农历三月三,阳光明媚,旗幡招展,轩辕黄帝故里拜祖大典隆重举行,盛况空前。
C.父母过度溺爱孩子,很容易使孩子滋生骄纵、任性、自私等缺点。
D.艺人们过去一贯遭白眼,如今却受到人们热切的青睐,就在这白眼和青睐之间,他们体味着人间的温暖。
二、情景默写4.古诗文默写:(1)______________________,猎马带禽归。
(王绩《野望》)(2)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3)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中,化静为动,表现雄浑开阔意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4)王维《使至塞上》中与首句“单车”相呼应,将万里行程用寥寥数语轻轻带过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初春时节莺歌燕舞的画面。
三、名著阅读5.名著阅读。
同学们,《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你应该读过吧,你能根据所给的语段写出所描写的人物吗?(1)他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他对这件事情分析得非常透彻,其见解可谓入木三分。
....B.先生讲课时,他就在一旁正襟危坐,静静地听着。
....C.电影《湄公河行动》的预告片对抑扬顿挫的故事情节进行了更为细致的描述。
....D.他聪慧好学,多才多艺,在我们班鹤立鸡群,是团支书的热门人选。
....2.下列关于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藤野先生》《五猖会》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都是选自鲁迅的小说集《朝花夕拾。
》B.《三峡》的作者是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所撰的《水经注》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C.《记承天寺夜游》是宋代文学家苏轼贬官黄州期间所写。
文章描绘了一幅美丽月色图,创设了一种清冷皎洁的意境。
D.《钱塘湖春行》处处扣紧环境和季节的特征,写莺燕的动态和花草向荣的趋势,把初春时节的西湖描绘得生机盎然,恰到好处。
3.下列各句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句是()A.我前几日登门拜访,正巧您不在,您的家父已经把您调离的事告诉我。
B.我刚在舅舅家坐下来,他就有事失陪了,我只好无聊地看看电视。
C.您寄来的特产我就笑纳了,感谢您一直以来对我的关心。
D.这篇文章是我刚完成的,无论观点还是文字都不够成熟,请您不吝赐教。
得分二、字词书写4.根据拼音写汉字①xiāo_________洒②j ié______责③dān______精竭虑评卷人得分三、句子默写5.根据课文默写①东皋薄暮望,___________________。
(王绩《野望》)②___________________,都护在燕然。
(王维《使至塞上》)③山随平野尽,___________________。
(____《渡荆门送别》)④最爱湖东行不足,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⑤馨香盈怀袖,___________________。
(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⑥________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
20XX-20XX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语文试题(本试卷共6页,共22题,卷面3分,试题分117分,满分120分。
用时120分钟。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30分)一、(6小题,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翘.首(qiáo)黝.黑(yǒu)悄.然(qiāo)锐不可当.(dāng)B.溃.退(g uì)酷似.(sì)绯.红(fēi)正襟.危坐(jīn)C.诘.责(jié) 桅.杆(wéi)畸.形(jī) 深恶.痛疾(wù)D.佃.农(diàn)教诲.(huǐ)不辍.(chuò)屏.息敛声(bǐng)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建树泄气燥热沓无音信B.吹嘘仲裁僵绳殚精竭虑C.禁锢崎岖镌刻催枯拉朽D.劳碌落第娴熟和颜悦色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他聪慧好学,多才多艺,阳光帅气,在我们年级鹤立鸡群....,是学生会主席的热门人选。
B.25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影帝冯绍峰影后许晴,他们分别在《狼图腾》与《老炮儿》中的表演都美轮美奂....,令人拍手叫绝。
C.谈论广州文化及其影响力,我们既要有文化自信,不妄自菲薄....,又要有全国视野,不盲目乐观。
D.照片中她身穿深色西服套装,或是正襟危坐....,或是嘟嘴卖萌,优雅俊美。
4.下面文段四个画线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小王不但会唱歌,而且小李也会唱歌。
B.作为一档新兴的电视节目,《中国好声音》目前最重要的当务之急就是扬长避短,带给观众更为持久的音乐享受和情感感受。
C.学习成绩是否优秀,关键在于学习态度。
D.依据欧洲银行已完成的压力测试结果显示,各国接受测试的91家大小银行,只有7家未能符合规定的6%的一级资本比率。
5.请用一句话概括下列新闻的主要信息。
(不超过20字,含20字)。
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累积与运用(35分)1.阅读下边的文字,依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4分)大气,是一种优异的质量。
海洋大气 ,不拒绝点滴清亮的泉水抑或污浊的污水,于是,他的气度更为广阔,拥有了hàohàn()与汹涌;高峰大气,不嫌弃一块石头的丑恶,一棵小草的低微,于是,他的身姿更为伟岸,拥有了雄伟与坚定;蓝天大气,不憎恶一片乌云的阴暗(.),一只小鸟的聒(.)噪,于是, 他的眼界更为辽远,拥有了广mào()与无边。
2.以下语句与原文书写完好一致的一项为哪一项 ( )(3分)A.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漂荡,随意东西。
B.此间一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C.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D.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荇、藻交横,盖竹柏影也。
3.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适合的一项为哪一项 ( )(3分)A.这条公路修睦才几个月,就各处坑坑洼洼,严重影响行车,实在是差强者...意。
.B.骄傲的人终会相形见拙,只有真切谦逊的人材会永久一枝独秀。
....C.两个小机器人跳舞时突然四脚朝天,却仍在不断扭动,卖萌的模样逗得围..观者哈哈大笑。
D.大自然是崇敬、优异而美好的。
它呕心沥血,创建了世界。
....4.以下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 ( )(3分)A.本着“服务G20,奉献G20”作为目的,杭州市政府发出志愿者搜集令,希望广大市民以主人翁姿态积极报名。
B.执法人员近期加大了对上市蔬菜抽样检测 ,以防备不合格产品出此刻百姓的餐桌上,保证舌尖上的安全。
C.史铁生以亲自经历为基础,描绘了他多年来在地坛公园察看到的景色、世态以及对人生独到而深刻的感悟。
D.一篇相关中国人在 5000年前就酿制啤酒的论文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发布,第一作者是位90后的杭州姑娘。
5.给下边的新闻资料拟写标题 ,并简述原因。
(4分)××网2016年4月22日讯4月24日是首其中国航天日。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科研人员殚精竭虑....,耗费数年光阴,终于研制出我国最新的飞机发动机。
B.济公和尚经常嘲弄那些为富不仁....的人,让他们哭笑不得。
C.这篇文章选材新颖、构思精巧,情节抑扬顿挫....,让人百看不厌。
D.一帘瀑布,飞泻而下,哗哗的水声震耳欲聋....。
2.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红星照耀中国》记述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经过,向全世界全面报道了这一举世无双的军事壮举。
B.王树增在《长征》中以长征的时间推进和地域转换为基本框架,从1934年10月贵州甘溪突围写到1936年10月甘肃会宁胜利会师。
C.斯诺写成《红星照耀中国》后,为了在国民党统治区出版方便,曾易名为《长征》。
D.《飞向太空港》是部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品,作者以实地采访获得的第一手资料为支撑,刻画了一群默默耕耘的航天人现象。
3.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妯娌眼中钉粗制乱造藏污纳垢B.佃农吸尘器油光可鉴黯然失色C.燥热哈蜜瓜和颜悦色为富不人D.蹒跚拌脚石震耳欲聋触目伤怀4.下列关于名著知识及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藤野先生》选自于《呐喊》,叙写了作者“弃医从文”的原因,“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
B.《回忆我的母亲》选自《朱德选集》,作者朱德,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
C.《列夫·托尔斯泰》节选自《三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复活》《安娜·卡列尼娜》等。
D.《美丽的颜色》选自《居里夫人传》,体裁是传记。
传记是一种常见的文学形式,主要记述人物的生平事迹。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符合规范的一项是( )A.“为医学而教的解剖学之类,怕于生物学也没有什么大帮助。
”他叹息说。
B.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
C.父亲的藏书里有鲁迅,朱自清等人的著作,还有《新青年》《语丝》《北新》《新月》等杂志。
部编人教版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卷八年级 语文(满分:150分 时间:120分钟)一、语文积累与运用。
(35分) 1.古诗文名句默写(10分)(1)东皋薄暮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绩《野望》)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
(曹操《龟虽寿》) (3)______________________?松柏有本性。
(刘祯《赠从弟(其二)》)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行止依林阻。
(曹植《梁甫行》) (5)崔颢在《黄鹤楼》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时间和空间的组合产生了历史的纵深感和空间的开阔感,抒发了岁月难再,世事茫然的空幻感。
(6)王维在《使至塞上》中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以景物比作自身,传达出漂泊无定的内心感受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使用了直抒胸臆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完全陶醉在这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的喜悦之情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13分)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次大规模的转移是历史上最盛大的武装巡回宣传。
红军经过的省份有二亿多人民。
在战斗的间隙,他们每占一个城镇,就召开群众大会,举行戏剧演出,重“征”富人,解放许多“奴隶”(其中有些参加了红军),宣传“自由、平等、民主”,没收“卖国贼”(官僚、地主、税吏)的财产,把他们的财产分配给穷人。
现在有千百万的农民看到了红们武装了千千万万的农民,留下干部来训练游击队,使南京军队从此疲于奔命。
在漫长的艰苦的征途上,有成千上万的人倒下了,可是另外又有成千上万的人农民、学徒、奴隶、国民党逃兵、工人、一切赤贫如洗的人们—参加进来充实了行列。
部编版八年级期中考试 一、(本大题共11小题) 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要塞.(sài) 颁.发(bān) 锐不可当.(dǎng)
B.悄.然(qiǎo) 翘.首(qiào) 屏息敛.声(liǎn) C.细菌.(jūn) 解剖.(pāo) 深恶.痛疾(wù) D.佃.农(diàn) 诘.责(jié) 杳.无消息(yǎo) 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长期以来形成并 的道德操守和处世方法。家风中蕴藏着先人所 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也包含着简单朴素的为人 。千百年来,家风在一个个家庭里承载、延续,奠定了整个民族文明的基础。 A.传播 恪守 规则 B.传承 保守 规则 C.传承 恪守 准则 D.传播 保守 准则 3.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为了全面提升办学水平,育才学校决定加快创建文明校园的速度与规模。 B.深受天津人民喜爱的曲艺名家马三立先生,是津味相声的杰出代表。 C.随着对各区县的实地调查,使专家组对当地义务教育达标状况有了全面了解。 D.市十六届人大第十八次会议,通过并审议了新修订的《天津市滨海新区条例》。 4.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B.有的季节里,我上午读书,下午种地;一到农忙,便整日的在地里跟着母亲劳动。 C.明天参观天津自然博物馆,你是打算自己去呢,还是和大家一起去? D.英国诗人雪莱在他著名的《西风颂》里写道:“冬天已经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5.下列对诗句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交代时间,地点,以及人物心情。“徙倚”,即徘徊,写出人物内心的苦闷和矛盾。 B.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叙事兼抒情,以“蓬”“ 雁”自比,暗写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孤寂、飘零之感 C.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这一联由景生情,形象鲜明,诗人凭栏远望,故乡却为雾霭所隔,望不可见而生无限愁思的形象仿佛可见。 D.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不说自己思念家乡,而说家乡之水情深义重,恋恋不舍。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阅读《藤野先生》 选段,回答6-8题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6.对文中画线句子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中国是贫弱的国家,所以中国人必须努力学习。 B.对日本学生的怀疑,我决定努力学习,提高成绩,用实力消除他们的疑惑。 C.反语,表达了我对日本一些学生怀疑和歧视极大的愤慨。 D.表达了我对祖国早日强大的期盼。 7.对“也无怪他们疑惑”和“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两句中的“他们”,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 A.前一个“他们”是指受毒害的日本青年学生,后一个指麻木的中国人。 B.两个“他们”都指受毒害的中国青年学生。 C.前一个“他们”指日本军人,后一个指日本学生。 D.两个“他们”均指麻木的中国人。 8.“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的刺耳”的原因是( ) A.日本青年无视社会公德,“我”十分气愤。 B.日本青年那一声叫得特别大,影响了“我”观看时事片的情趣。 C.日本青年为了报复“我”上次匿名信事件的失败,故而大吼大叫。因此“我”十分厌恶。 D.日本青年看到枪毙中国人,幸灾乐祸,严重地伤害了“我”的民族自尊心。 阅读《三峡》一文,回答9-11题。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9.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 ) A 沿.溯阻绝(顺流而下) B 乘奔.御风(奔驰)
C 夏水襄陵.(河岸) D 属.引凄异(连续) 10.下面是“素湍绿潭,回清倒影”一句的翻译,请选出正确的一项( ) A白色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映出各种景物的影子。 B向来碧绿的潭水里,清楚的倒映出各种景物的影子。 C平静的河流,碧绿的潭水,都清楚的倒映出各种景物的影子。 11.对文章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文章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写三峡之水,突出了其不同季节的特点。 B.文章使用了大量极富表现力的骈散句,语言清新俊逸。 C.文章的第二段关于三峡江水的描写与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有异曲同工之妙。 D.文章布局自然,先写山,后写水,突出了三峡山高水险的特点。 第Ⅱ卷 二、(本大题共1小题,共8分) 12.请将下面诗文语句补充完整。(8分) (1)乱花渐欲迷人眼,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柴门何萧条, 。(曹植《梁甫行》) (3)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 (4) ,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5)亭亭山上松, 。(刘祯《赠从弟》) (6)馨香盈怀袖, 。(《古诗十九首》) (7)在李白的《渡荆门送别》一诗中,“ , ”以移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 三、(本大题共3小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13-15题。 李侍郎绂,性聪慧。少时家贫,无赀买书,乃借贷于邻人。每一翻绎,无不成诵。偶入城市,街衢铺店名号,皆默识之。后官翰林,库中旧藏有《永乐大典》,公皆读之。同僚取架上所有,抽以难公,无不立对,人皆惊骇。 (节选自《啸亭杂录》) 【注释】侍郎:古代官名。绂(fú):李绂,人名。赀(zī):通“资”,钱财。 衢(qú):四通八达的道路,大路。《永乐大典》:明朝永乐年间编纂的一部百科全书式文献集。全书有22937卷,11095册。 13.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2分) (1)少时家贫 少: (2)无不立对 对: 14.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库中旧藏有《永乐大典》,公皆读之。 15.结合全文,举例说说李绂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四、(本大题共4小题) 阅读《几生修得到梅花》,回答16~19题。 几生修得到梅花 李榕桦 ① 在万紫千红的花的世界,梅花是最特立独行的一种。 ②江南的冬天还未过去,寒风肆虐,雪花纷飞,万木都在沉睡之中,而梅花却在这时,绽开一树树的花朵,向人们报告着春之将至的讯息。她不管桃儿、杏儿们嫉妒的流言,也不贪图蜂儿、蝶儿们嗡嗡的追捧,孤傲豪迈地开在漫天飞雪中,不畏严寒,独步早春。 ③怒号的狂风不是不想吹灭她的火焰,漫天的大雪不是不想掩息她的娇媚,而她却在凌霜斗雪中更加灼灼有神。那纷纷扬扬从天而降的雪花,似乎成了他玉洁冰清的知音,心魂相印的伴侣。 ④在无锡梅园观赏过梅花,走进梅花,你会感到诗意像湖水一样漫上心头。润如凝脂的红梅,洁如瑞雪的白眉,碧光盈盈的绿梅,明艳灿灿的黄梅,构成了一个缤纷多彩的梅的世界。小小的花朵似乎不受半点尘埃的侵染,宛若悄然飘落凡尘的仙子,真正是冰肌玉骨。你若拿俗常的桃花、杏花和她们对照,越发显得梅花的脱俗。置身花下,你会被随之而来的清幽的芳馨环绕,使你立刻想到“暗香浮动”。梅花的香气不像梨花、水仙花那样肥硕袭人,她若有若无,清逸幽雅,它是那么婉约和内敛。观赏梅的枝干,姿态极美,有的疏影横斜,有的奇崛突兀,有的苍劲朴拙,有的狂放洒脱。怪不得古人说“梅以形势为第一”。 ⑤最喜欢看那棵古梅,虬曲盘错,势如游龙。铁骨嶙峋、古朴苍劲的枝头,绽放着朵朵温润率真的红梅,那种强烈的对比给你以心灵的撞击,无法用语言描述。仿佛眼前的梅花是从悠远的历史深处走来,她曾与宋代林和靖①相伴相守,在西湖孤山朦胧的月色下,“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她曾和画家王冕相交,是王冕笔下“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的那幅墨梅的范本,在王冕精心经营的梅园里度过许多春夏秋冬。她是陆游一生痴迷的梅花,她是王维、苏轼、杨万里、范大成他们曾经反复歌咏的梅花,她是被鲁迅识为“只有梅花是知己”的那一树,她是历代有道的君子仰慕钦敬,视为修养的典范,感叹“几生修得到梅花”那一树。 ⑥特立独行的梅花从历史深处走来,那冰肌玉骨的韵致,高标清雅的圣洁,横斜疏美的仙姿,傲岸坚贞的风骨,凌霜斗雪的意志,独步早春的气魄,铸成了华夏民族的心魂,成为了中华民族代代相袭的品格和精神。站在梅花前,无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心境,还是陆游说的好啊,“何方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选自《青海湖》2014年第2期,原文有删改) 【注释】①林和靖:林逋(968-1028)。字君复,谥号和靖先生。 16.作者在梅园赏梅时感到了诗意,梅花的哪些特点富有诗意?请结合第④段概括 答:
17请从修辞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3分) 她不管桃儿、杏儿们嫉妒的流言,也不贪图蜂儿、蝶儿们嗡嗡的追捧,孤傲豪迈地开在漫天飞雪中,不畏严寒,独步早春。 答:
18.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文章第⑤段中“有道的君子”是指哪些仰慕梅花的人们,他们有着高尚的志趣,视梅花为修养的典范。 B.文章第③段连用两个“不是不想”,写出了狂风和大雪的无奈,作为梅花的知音和伴侣,它们只能选择手下留情。 C.文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巧妙地将叙述经历、描摹梅花、抒发情感、表达意趣融为一体。 D.文章第④段通过梅花雨桃花、杏花、梨花、水仙花的对比,突出了梅花与众不同的美好,也流露出作者对哪些“俗常”之花的厌恶。 E.文章引用大量诗句,既表达了作者的心境,又丰富了文章的意蕴,语言典雅,令人回味。 19. 文章第⑥段在全文有怎样的作用?请分别从结构和内容角度具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