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改研究项目
- 格式:doc
- 大小:136.00 KB
- 文档页数:3
南京理工大学度江苏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项目工作通知南京理工大学2017年度江苏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项目工作通知根据《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做好2017年江苏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苏教办研函﹝2017﹞4号)文件精神,现将我校申报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下面,店铺为大家提供南京理工大学关于组织申报2017年度江苏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项目工作的通知,全文如下:一、申报项目1.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
2.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课题。
3.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改革成果奖。
4.江苏省研究生暑期学校。
5.江苏省研究生学术创新论坛。
6.江苏省优秀研究生工作站。
7.江苏省研究生工作站。
8.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实践大赛(此项目另行下发通知)。
二、申报说明1.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1)项目设置创新计划分为科研创新计划和实践创新计划。
项目实施年限为1 年。
(2)申报对象科研创新计划:全日制一年级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全日制一年级、二年级和三年级的博士研究生,以博士研究生为主。
实践创新计划:全日制一年级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正在承担江苏省高校研究生创新计划项目者不可申报。
(3)立项名额按照申报项目的经费来源分别确定立项名额:①申请省级及学校资助经费的项目根据下拨的经费总额确定立项名额。
②由学院或导师资助经费的项目不限名额,经学院及学校审核后报送省教育厅即可予以立项。
(3)申报与评审程序①各培养单位组织遴选各研究生培养单位按照通知要求,制定本单位创新计划实施方案,组织开展创新计划遴选工作。
申报研究生须填写《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申报书》,各单位组织专家评议、对申请省级及学校资助经费的项目进行排序,对学院或导师资助经费的项目进行审核,确定上报项目。
于5月17日上午12点前将相关材料报至研究生院。
②研究生院评审研究生院对各单位上报的立项材料进行审核,组织专家评审,确定立项名单。
在研究生院网页公示立项名单5个工作日,公示无异议后,将相关材料报送省教育厅。
洛阳师范学院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开展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工作一、学校发展历史沿革、办学特色简介一、历史沿革洛阳师范学院是一所省属普通高校,前身是成立于1916年的河洛道师范学校,1978年升格为洛阳师范专科学校,1988年被原国家教委首批表彰为全国十所优秀师范专科学校之一。
2000年升格为本科院校,2007年以优异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089人,教授102人,副教授298人,博士140人,硕士5 86人,兼职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33人。
有全国优秀教师、教育部中学教师培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河南省优秀专家、河南省优秀教师、河南省教学名师、河南省中小学教师教育专家、河南省教育科研基地指导专家等80余人。
18人获曾宪梓教育基金会教师奖,52人获省教育系统职业技能竞赛奖。
拥有“中学名师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各1个,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省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2门国家教师教育优秀课程资源,12门省级精品课程,5门省级优质课程。
是河南省首批文化产业改革与发展人才培养基地和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
学校实施科研强校战略,每年投入1000万元用于学科建设,现有2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河南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近年来,学校承担国家基金项目44项,省部级项目266项,发表SCI、EI收录期刊论文861篇,核心期刊论文2074篇,获省科技进步奖、省社科成果奖等各级成果奖900多项;承担国家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省教改项目、省教育规划项目180余项,发表教育教改论文700余篇,66项成果通过省级教学成果鉴定,获省级教学成果奖19项。
在2004年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与中国青年报社联合发布的《中国高校综合竞争力评价报告》上,学校科研竞争力在全国487所一般大学中排名第63位。
玄理论研究科技风2021年4月DOC10.19392/ki.1671-7341.202112066新工科背景下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及改革措施尹平保张永杰周德泉张军刘新喜长沙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114摘要: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在于为土木与建筑领域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新工科背景下,现有的培养模式难以实现新工科背景下的培养目标,需要不断改革创新。
综述了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分析了现有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再结合新工科背景下工程教育要求,提出了相应的改革与创新措施,构建了“新型”的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与理念。
关键词:新工科;建筑与土木工程;培养模式文献标识码:A1绪论2016年6月2日,我国成为国际本科工程学位互认协议《华盛顿协议》的正式会员后,对我国工程教育改革创新,培养造就多样化、创新型卓越工程科技人才提岀了更高要求。
为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先后形成了“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和“北京指南”。
近年来,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重大战略的实施,生态建筑、智能建筑及BIM技术等新技术逐步成熟,为建筑与土木工程行业发展 提供了重大机遇,需要大批“新兴工程科技人才”作为支撑。
然而,现行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早就难以适应新型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严重制约我国高素质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尤其是在新工科背景下,其培养模式的科学合理程度,以及如何与新工科本科的衔接等问题,已对我国研究生培养质量造成极大影响。
因此,如何围绕建筑与土木工程行业以及区域发展的新需求,建设出“新型”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是关乎高水平研究型人才培养发展面临的新问题。
为此,本文拟将结合长沙理工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特点;探索新工科背景下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措施与创新方案;并构建“新型”土木与建筑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与理念。
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探究王翠芳(鲁东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山东·烟台264025)中图分类号:G64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94(2013)09-0036-02摘要实践教学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环节,应注重学校内的实践教学、社会实践、开展课外文化活动、建立符合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特点的固定的实习实践基地、重视教学实习及毕业论文的写作。
关键词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实践教学An Inquiry into Practice Teaching of Professional Degree Postgraduates//WangCuifangAbstractPracticeteachingisanimportantlinkforprofessionaldegreepostgraduateeducation,andweshouldpayattentiontoon-campuspracticeteaching,socialpractice,extracurricularculturalactivities,fixedpracticeplatform,teachingpracticeandthewritingofgraduationthesis.Key wordsprofessionaldegree;postgraduateeducation;practiceteaching1实践教学的意义实践教学是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研究生参加教学实践是检查研究生专业学习的质量,培养研究生综合应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的技能,提高研究能力的重要途径。
通过研究生在教学实践中的表现,发现研究生培养工作的不足,是促进研究生独立工作能力和达到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手段。
研究生教育的任务在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强和具有综合素质的高级专业人才。
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就是实践教学。
传播与版权CHUANBO YU BANQUAN - 116 -2023年第6期 总第121期基于实战项目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广告课程案例库建设研究◎晋艺菡[摘要]案例教学非常适合在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中应用,但当前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广告课程的教学案例主要是教师为辅助教学而收集的案例描述,存在案例综合性弱、案例使用价值低、案例分析客观性不足问题,难以充分发挥案例库教学的优势。
文章认为基于实战项目的案例库建设具有多元提升学生的知识技能、全面激发学生的自我赋能、利于建立学生的批判思维的优势,并探讨基于实战项目的案例库建设标准和案例教学的实施步骤与效果,以及基于实战项目的案例库应用前景。
[关键词]实战项目;专业学位;广告课程;案例库案例教学是一种集学生深度参与、教学高度启发、互动充分民主于一体的教学模式,适合在强调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中应用。
与教师收集解释知识点的例子不同,“教学案例库建设是规范案例开发与案例教学的理论工具”[1],每一个案例都需要教师经过科学严谨地调研、采编、整理和分析。
然而,由于缺乏一手数据资料[2],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广告课程的教学案例主要是教师为辅助教学而收集的案例描述,往往无法使学生摆脱对教师的依赖[3],且案例较为陈旧,难以充分发挥案例库教学的优势与效果。
因此,专业学位研究生广告课程需要加大案例库建设的力度,总结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文章针对实践性、应用性要求较高的新闻传播专业学位研究生广告课程,探讨基于实战项目的案例建设标准和案例教学的实施步骤与效果,以及基于实战项目的案例库应用前景。
一、专业学位研究生广告课程案例库建设现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具有对理论要求高、对实践需求大的特征,除了需要增加实践环节以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课程还需要大量的广告案例来辅助教学。
案例教学指在案例真实情况再现的基础上,将课程所授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有机结合,以提升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掌握理论、形成观点的教学方式。
Annual Report on Graduate Education湖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编印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报告(2014—2015学年)2014 20151目录目录一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概况 11.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基本情况 12.年度改革举措与成效 2二 学位授权学科、专业情况 41.博士、硕士学位点分布及结构 42.学科设置与经济发展融合度 53.重点建设的学科情况 64.学科评估水平 75.学位点合格评估和动态调整情况 76.学士学位授权专业分布及结构 8三 研究生招生及规模情况(不包含留学生) 101.研究生招生机制改革 102.研究生招生及生源情况 103.研究生规模及结构 12四 研究生培养过程 131.研究生教育教学资源与条件 132.研究生教育经费投入情况 143.研究生课程改革和建设情况 154.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项目实施及成效 165.研究生专业能力提升工程项目实施及成效 182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报告(2014—2015学年)6.导师队伍规模及结构情况(含杰出人才队伍情况) 187.研究生党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基本情况 218.研究生校园文化建设 219.研究生培养特色及改革案例 22五 学位授予及研究生就业情况 241.学位授予情况 242.研究生毕业及就业状况 24六 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及成效 251.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制度建设及成效 252.研究生教育管理与服务举措 263.学位论文评优获奖情况 274.学位论文盲审及抽检情况 275.研究生奖助体系建设情况 286.研究生教育信息化建设情况 287.研究生论文发表、专利授权及科研获奖情况 298.研究生参加国家及省级相关专业能力比赛获奖情况 29七 产学研合作情况及成效 301.产学研合作培养政策及机制 302.产学研合作典型案例与成效 30八 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情况 321.国际交流与合作情况 322.留学生情况 32九 研究生教育进一步改革与发展的思路 331.以一流学科建设为契机,打造学位点特色和学科优势 332.以提高生源质量为导向,改革博士生招生机制 333目录3.以课程改革为核心,推进培养模式改革 344.以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加强实践基地建设 345.以推进分类指导为导向,完善考核分流机制 34十 附录:基本数据 35附表01 学位授权点情况一览表 35附表02 湖南师范大学重点学科情况表 39附表03 学位点专项评估情况 39附表04 学士学位授权专业数量及结构 40附表05 博士生招生情况 40附表06 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情况 41附表07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情况 42附表08 全日制研究生生源情况 42附表09 全日制学术学位研究生规模及结构 43附表10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规模及结构 44附表11 攻读学位的留学生情况 44附表12 重点研究基地和平台情况 45附表13 科研项目数及科研总经费 46附表14 人才培养基地情况 46附表15 研究生奖助学金情况 46附表16 学术学位开设研究生课程情况表 47附表17 专业学位开设研究生课程情况表(不含专业实践) 48附表18 研究生暑期学校情况 49附表19 研究生创新论坛情况 49附表20 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情况 49附表21 校级学术论坛、讲座及参与学生情况表 49附表22 校级专业能力竞赛举办情况 50附表23 研究生参加国家及省级专业技能竞赛情况 50附表24 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情况表 504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报告(2014—2015学年)附表25 研究生导师队伍情况 51附表26 全日制本科毕业生数及学士学位授予人数 51附表27 成人教育本科生学位授予人数 51附表28 博士、硕士学位授予人数 52附表29 研究生如期取得学位率 53附表30 授予学位人数及当年取得学位的研究生学习年限数 53附表31 研究生教育管理人员情况 53附表32 研究生教育教学研究论文情况 54附表33 研究生论文核心期刊发表情况 54附表33 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情况 541一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概况一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概况1.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基本情况湖南师范大学创建于1938年,是第一所独立设置的国立师范学院,第一任校长为著名的教育家廖世承先生。
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2014-2015年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年度报告一、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概况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现有数学、统计学两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应用统计专业硕士点。
现有硕士研究生导师28人,已培养研究生318人,在读研究生99名。
学院拥有湖南省“十二五”数学重点学科、“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创新团队”、“中央财政支持地方共建实验室”、校“数字图像处理中的关键数学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等科研平台;拥有国内外有一定学术影响的代数学与矩阵几何、数值分析及应用、微分方程及应用、优化理论与算法、随机过程理论及应用、应用统计等稳定的研究方向。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91人,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3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3人,省学科带头人3人,省优秀中青年专家1人,省“121”人才工程一层次人选2人、第二层次人选1人,第三层次人选5人,省“百人计划”2人,湖湘学者1人,省青年骨干教师6人,校青年英才3人,另外还聘请了3位国内知名专家为兼职教授。
形成了一支治学严谨、教学和学术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
学院曾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湖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等省部级奖近10项。
近三年来,学院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8项,其它国家级项目3项,国家统计局重点项目等省部级科研项目30余项,进校科研经费728万元;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论文150余篇。
二、学位授权学科、专业情况1.硕士学位点分布及结构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现有数学、统计学两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应用统计专业硕士点。
其中,数学一级学科下设;基础数学(代数学与矩阵几何)、计算数学(数值分析及应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随机过程理论及应用)、应用数学(微分方程及应用)、运筹学与控制论(优化理论与算法)五个二级学科。
统计学一级学科下设数理金融、统计数据挖掘、可靠性与生存分析、数理统计四个二级学科。
应用统计专业硕士点设数理金融统计、调查技术与统计决策、统计软件与设计、数据挖掘与统计分析四个研究方向。
多学科协同的项目制专业硕士培养模式研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单一学科已无法解决复杂的工程问题,多学科协同攻克是目前及未来社会所需的工作模式。
本文对全日制专业硕士培养模式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以项目制为载体的专业硕士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究,给出了该模式下专业硕士协同创新的课程体系、资源配置形式、导师指导形式以及学术交流平台等方面的措施和建议。
标签:多学科协同;专业硕士;项目制0 引言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主要途径,也是全面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
自1991年我国专业硕士研究生开始招生,经过多年发展,截至2015年统计数据,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已经达到25.2万余人,占全部硕士招生人数的44%。
在当前我国大力发展专业学位教育的背景下,研究并探索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1 专业硕士培养模式现状及存在问题专业硕士的主要培养过程是专业实践。
建立以项目为载体,多学科协同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新模式,不仅给不同专业的研究生提供多学科协同创新的环境与机会,更有效地锻炼并提高研究生们在面对重大综合问题时的应对能力、解决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使得他们最终成为能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应用型人才。
近年来,我国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由于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开始较晚,存在培养设施欠缺、模式滞后、流程不完善等因素。
1.1 偏重学术,职业导向性不足受传统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教育影响,部分高校专业硕士研究生在录取程序和培养模式上与学术研究生区别甚微。
有的高校同一个导师既有专业硕士研究生又有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生们接受同样的课程教育,同做一个方向课题。
1.2 协同创新培养模式有待完善在当前的社会和科学问题中,只涉及单一学科的问题越来越少,综合性的复杂问题日益增多,解决当前所面临的问题需要多学科协作完成。
部分学校实现了高校与高校间的协同培养、高校与研究所的协同培养、高校与企业的协同培养以及高校与政府机构的协同培养,但在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内部的多学科协同培养方面未形成合理的机制。
南京农业大学教育教学奖励办法(修订)校教发〔2016〕466号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鼓励我校广大教师、教育工作者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教材建设及课程建设工作,促进我校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管理水平和质量,特修订本办法。
第二条南京农业大学教育教学研究和教材建设奖励经费由校财务支出。
第三条奖励范围包括教育教学方面取得的标志性成果,主要有:教学成果奖、教学名师奖、优秀教材、教育教学研究论文、通过部省级验收的本科教学工程项目、竞赛奖等。
第四条奖励的基本条件是以南京农业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的学校教师和教育管理人员(包括离退休人员)。
第五条奖励授予第一完成人,由第一完成人主持分配。
第六条每年三月份对前一年的教育教学研究和教材建设成果进行奖励。
第七条在学校奖励的基础上,鼓励各单位、各部门根据情况予以配套奖励。
第二章教学成果第八条获得国家级、省级、校级及部分学会教学成果奖,学校予以奖励。
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30万元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0万元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0万元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8万元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4万元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万元校级教学成果特等奖:0.8万元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0.4万元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0.2万元各类学会的教育科研成果奖,视以下不同情况予以奖励。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生教育成果奖:一等奖视同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二等奖视同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给予相应奖励。
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全国总决赛:视同省级教学成果奖,按获奖等级给予相应奖励。
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一、二、三等奖视同校级教学成果特等奖,优秀奖视同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研成果奖:视同校级教学成果奖,按获奖等级给予相应奖励。
中国教育管理学会全国素质教育教研成果奖、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来华留学生教育优秀科研成果奖、全国农林院校研究生管理工作研讨会优秀成果奖以及其他经教务处认定的教育科研成果奖:视同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给予奖励。
教改论文投稿期刊目录1.高等教育研究(武汉)2.教育发展研究3.中国高等教育4.学位与研究生教育5.江苏高教6.中国高教研究7.现代大学教育8.高等工程教育研究9.高教探索10.黑龙江高教研究11.___教育论坛12.___教学13.辽宁教育研究14.现代教育科学15.中华医学教育杂志16.中国实验诊断学17.中国循证医学杂志18.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1.中华医学杂志2.第四军医大学学报3.第三军医大学学报4.第二军医大学学报5.南方医科大学学报(原名第一军医大学学报)6.解放军医学杂志7.___学报.医学版8.___学报.医学版9.___学报.医学版10.___学报11.中国现代医学杂志12.___.医学版13.___学报.医学版14.___学报.医学科学版15.___学报.医学版16.___学报.医学版17.___学报.医学版18.___学报.自然科学版19.广东医学20.___院刊21.___学报.医学版22.上海医学23.___学报.医学版24.江苏医药25.___学报.医学版26.___学报27.实用医学杂志28.___29.___学报30.重庆医学31.___学报32.天津医药33.___学报___学报.医学版35.___学报.医学版___学报1.教育研究2.教育理论与实践3.教育学报4.中国教育学刊5.当代教育科学6.教育探索7.高等教育研究8.教育发展研究9.中国高等教育10.江苏高教11.现代大学教育12.高教探索13.现代教育管理14.大学教育科学15.___教育16.教师教育研究17.教学与研究18.教育发展研究19.教育科学。
附件3:
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研究和改革项目
申请书
申请者的承诺与成果使用授权
本人自愿申报广东省本科院校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认可所填写的《广东省本科院校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以下简称为《申请书》)为有约束力的协议,并承诺对所填写的《申请书》所涉及各项内容的真实性负责,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
课题申请如获准立项,在研究工作中,接受广东省教育厅或其授权(委托)单位、以及本人所在单位的管理,并对以下约定信守承诺:
1.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遵守我国著作权法和专利法等相关法律法规;遵守我国政府签署加入的相关国际知识产权规定。
2.遵循学术研究的基本规范,恪守学术道德,维护学术尊严。
研究过程真实,不以任何方式抄袭、剽窃或侵吞他人学术成果,杜绝伪注、伪造、篡改文献和数据等学术不端行为;成果真实,不重复发表研究成果;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维护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的声誉和公信力,不以项目名义牟取不当利益。
3.遵守广东省本科院校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有关管理规定以及广东省财务规章制度。
4.凡因项目内容、成果或研究过程引起的法律、学术、产权或经费使用问题引起的纠纷,责任由相应的项目研究人员承担。
5.项目立项未获得资助项目或获得批准的资助经费低于申请的资助经费时,同意承担项目并按申报预期完成研究任务。
6.同意广东省教育厅或其授权(委托)单位有权基于公益需要公布、使用、宣传《项目申请·评审书》内容及相关成果。
项目负责人(签章):_________________
2014 年 4 月23 日
1
1表格不够,可自行拓展加页;但不得附其他无关材料。
下同。
五、项目负责人所在院系及学校意见。
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申报书项目名称:基于指标体系的扩招生源人才培养评估方法研究主持人:肖建峰 (签章) 所在学校:惠州工程职业学院 (盖章) 电子邮箱:广东省教育厅制申请者的承诺与成果使用授权本人自愿申报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认可所填写的《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申报书》(以下简称为《申报书》)为有约束力的协议,并承诺对所填写的《申报书》所涉及各项内容的真实性负责,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
课题申请如获准立项,在研究工作中,接受广东省教育厅或其授权(委托)单位、以及本人所在单位的管理,并对以下约定信守承诺:1.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遵守我国著作权法和专利法等相关法律法规;遵守我国政府签署加入的相关国际知识产权规定。
2.遵循学术研究的基本规范,恪守学术道德,维护学术尊严。
研究过程真实,不以任何方式抄袭、剽窃或侵吞他人学术成果,杜绝伪注、伪造、篡改文献和数据等学术不端行为;成果真实,不重复发表研究成果;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维护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的声誉和公信力,不以项目名义牟取不当利益。
3.遵守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有关管理规定以及广东省财务规章制度。
4.凡因项目内容、成果或研究过程引起的法律、学术、产权或经费使用问题引起的纠纷,责任由相应的项目研究人员承担。
5.不属于以下情况之一:(1)申报项目为与教改无关的教育教学理论研究项目;(2)申报的项目已获同一级别省级教育科学研究项目立项;(3)本人主持的省高职教改项目尚未结题。
6.同意广东省教育厅或其授权(委托)单位有权基于公益需要公布、使用、宣传《项目申请·评审书》内容及相关成果。
项目主持人(签章):肖建峰2020年3月24日1项目研究与实践期为2-3年,开始时间为2020年1月。
2项目组成员(含主持人),总数不得超过15人;其中,来自本校的成员不得超过8人。
研究生课程体系评价方法探索作者:胡雷,高明,胡茑庆,李俭川,秦国军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第5期胡雷1,高明1,胡茑庆1,李俭川2,秦国军1(国防科学技术大学1.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2.研究生院培养处,湖南长沙410073)摘要:围绕研究生课程体系更新优化的目标,本文探索研究生课程及课程体系的评价方法,提出研究生课程与课程体系的分层次评价体系与评价方法,以及基于课程体系评价的课程体系动态优化模型,旨在为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与提高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课程体系;课程评价;课程体系评价;课程体系优化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5-0178-04基金项目:2012年湖南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改研究课题(项目编号:12B03)和2012年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项目编号:yjsy2012005)研究生课程教学是整个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基础性环节,对打牢学科理论基础,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至关重要。
研究生课程体系是在研究生培养目标定位的指导下,依据相关学科知识和能力要求,按照科学的比例、次序和逻辑关系,加以选择和组织的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和教育教学活动的系统。
课程体系的评价与优化,既是研究生教学课程体系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也是制约研究生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因素。
实施课程体系评价与优化,是高校构建课程质量工程的基础,是提高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大学生就业与任职竞争力的关键举措之一。
有不少关于课程体系评价与优化的研究或调查。
例如,谢一萍等对全国21所医学院校进行了关于研究生课程体系评价的问卷调查与分析,参与评价的主体全部是研究生,评价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教学方法、课程评价和课程管理等6个方面分别开展,没有对课程体系进行分层次的综合评价[1]。
张正明等构建了高校国防教育课程的2层评价指标体系,包括高校国防教育课程建设指导思想、组织机构、师资结构、师资学术水平、教学工作质量、学生学习质量、教学设备条件等指标。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改研究项目
中 期 报 告 书
项 目 名 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项 目 编 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项目主持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 院 名 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联 系 电 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 表 日 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研究生处培养办制
项 目 名 称
项目负责人 立项文号
项目实施情况(包括研究进展情况、取得的阶段成果、经费使用情况、尚待解决
的主要问题)
学院审查意见:
负责人签名:
(盖 章)
年 月 日
研究生处审查意见
(盖 章)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