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十一次党代会精神解读
- 格式:ppt
- 大小:12.11 MB
- 文档页数:40
贵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全文栗战书在中国共产党贵州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2年4月15日)同志们: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贵州省第十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中国共产党贵州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是在党的十八大即将召开、贵州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
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奋力后发赶超,为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而奋斗。
一、过去五年贵州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显著,开始进入经济加速发展新阶段省第十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贵州在攻坚克难中奋起直追的五年。
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团结带领全省各族人民,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抢抓西部大开发历史性机遇,围绕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主基调,重点实施工业强省、城镇化带动战略,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圆满完成了省第十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
全省生产总值从2006年的2339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5702亿元,年均增长13%;人均生产总值从不足800美元增加到2500美元以上,年均增长14.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从1198亿元增加到5102亿元,年均增长30.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从227亿元增加到773亿元,年均增长27.8%。
全省综合实力显著提升、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社会财富积累增多、投资规模迅速扩大,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市场活力不断增强,基础设施状况发生很大变化、发展环境明显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空前高涨,全社会蕴含着加快发展的强大内在动力,具备了经济加速发展、实现起飞的基本条件。
(一)大力推动提速转型和改革开放,为经济起飞奠定了坚实基础。
充分发挥投资、消费的拉动作用,加快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推动经济增长逐步加快,2011年多项指标增幅位居全国前列。
浅谈“广东精神”的时代意义广东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着重提出,建设幸福广东,必须突出文化的引领作用。
要在全社会大力宣传和实践“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的新时期广东精神。
对于践行新时期“广东精神”的时代意义,笔者简单谈谈自己的看法跟大家一起交流。
一、“厚于德”体现了广东人的道德情怀和价值观念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道德文化建设是历来被人们所重视的,《易经》中就有“厚德载物”的语句。
一个人的道德情操怎么样,可以反映出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
《礼记·大学》言:德者本也。
强调修身养德是进行传统道德情操教育的基石。
儒家思想家很早就提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理念,儒家道德中把“五常”作为“治天下”的策略和为人的准则。
爱国忧民更是中华传统道德文化的主旋律。
孔子的“君子忧道不忧贫”,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思想,就将中华民族的忧患意识、爱国理念升华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这样影响激励了广东人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
文天祥的宁死不屈、岳飞的精忠报国和邓世昌的视死如归的精神,一直以来都是广东人学习的榜样和楷模。
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源自《易经》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中华传统文化中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动人的事迹。
大禹治水、女娲补天等神话故事都传递了自强不息的人文精神。
周文王拘而演《周易》;孔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被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遭膑足而修《兵法》;韩非子囚秦著有《说难》、《孤愤》;司马迁因宫刑而著《史记》。
这些古代先贤们留下了千古名作,更是为广东人留下了丰富的精神粮食。
“厚于德”是广东精神的来源和基础,新的历史时期,广东省进一步加强思想道德文化建设,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素质是很必要的。
通过组织广大党员群众学习岭南地区历代的名人、英烈建功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
使做官的明确要有好“官德”、“政德”,坚持执政为民、执法为民的理念,多为群众办实事、好事。
广东地质人精神心得体会在今年5月召开的广东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上,大会报告中首次公布了新时期广东精神,即“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
“厚于德”侧重于对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是广东精神的来源和基础;“诚于信”侧重于对以诚信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市场经济伦理的融合和坚守,是广东精神的时代要求;“敏于行”侧重于对敏行、敢为、实干的当代广东鲜明特色精神的彰显,是广东精神不断发展并永葆生机的内在动力。
广东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在对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进行凝练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广东精神,体现出在历史上和现实中,在广东这片热土上生生不息的广大人民群众所具有的高超的才干、高度的智慧和高尚的品德。
同时也为今后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社会建设尤其是精神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
“服务、先行、求实、奉献”的广东地质人精神与新广东精神高度契合。
事实上,广东地质事业几十年的发展历史中,广东地质人一直都是“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这一精神的践行者。
广东地质事业之所以不断取得辉煌的成绩,与此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一、厚于德是广东地质人精神的核心。
德的内涵非常丰富,包括崇高的理想信念,坚定的政治立场,高尚的个人美德,和谐的社会公德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
一直以来,广东地质人在发展历程中,注重道德修养,并结合地质行业特点,形成了富有特色和成效的道德体系。
这主要包括:1、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各项工作的根本宗旨。
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为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福祉做出了贡献。
2、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根本宗旨的体现。
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这就要求地质部门在各项工作中,各级领导和广大党员干部都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以实现和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五年二班广播稿<"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成为新时期广东精神> 2012年5月9日开幕的广东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上,大会报告中首次公布了新时期广东精神,即“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
据广东省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在省党代会报告中首次使用,标志着新时期广东精神表述语正式诞生。
广东于2011年11月启动了新时期广东精神表述语征集活动。
据广东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上发放的《关于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中有关名词术语的说明》介绍,经过面向社会广泛征集及讨论研究,新时期广东精神被概括为“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
“厚于德”侧重于对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是广东精神的来源和基础;“诚于信”侧重于对以诚信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市场经济伦理的融合和坚守,是广东精神的时代要求;“敏于行”侧重于对敏行、敢为、实干的当代广东鲜明特色精神的彰显,是广东精神不断发展并永葆生机的内在动力。
广东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指出,建设幸福广东,必须突出文化引领。
要以建设文化强省为目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繁荣文化事业,壮大文化产业,积极动员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建设,充分保障和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大力弘扬岭南优秀文化传统,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在民众生活和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大力宣传和实践“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的新时期广东精神。
五年2班广播稿《弘扬广东精神的理由》①发扬广东人精神,是新时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具体表现。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要结合时代精神创造性地吸收包括中国传统文化在内的一切文明成果。
广东人民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成就,而且铸就了广东人精神,成为建设经济强省和文化大省的强大精神动力和文化基因。
因此要把弘扬民族精神和广东人精神作为文化建设重要的任务,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②发扬广东人精神,是广东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争当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排头兵的需要。
广东精神—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广东省第十一次党代会首次公布了新时期广东精神。
据广东省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在省党代会报告中首次使用,标志着新时期广东精神表述语正式诞生。
广东于2011年11月启动了新时期广东精神表述语征集活动。
经过面向全社会广泛征集及讨论研究,新时期广东精神概括为“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
“厚于德”侧重于对优秀文化的承传和弘扬,是广东精神的来源和基础。
“诚于信”侧重于对以诚信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市场经济伦理的融合和坚守,是广东精神的时代要求;“敏于行”侧重于对敏行、敢为、实干的当代广东鲜明特色精神的彰显,是广东精神不断发展并永葆生机的内在动力。
弘扬新时期广东精神,是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要求,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追求,必将为广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归纳和提出“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的广东精神,标志着广东推进科学发展进入一个新的文化自觉阶段。
从广东精神的特征看,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三者都体现了民族性、时代性、地域性的统一,同时又有各自不同的侧重点。
“厚于德”突出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一种有生命力和概括力的优秀文化精神,必然是一种凝结着过去、昭示着时代和引领着未来的精神。
“厚于德”就是广东精神继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集中体现。
“厚于德”来源于厚德载物,出自《周易》中的卦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进一步引申出人生哲理,即人生要像天那样高大刚毅而自强不息,要像地那样厚重广阔而厚德载物,要心胸宽广不计个人得失,重公轻私,增厚美德,容载万物,以深厚的德泽育人利物。
厚德载物作为中华美德的一种概括,也是广东近代以来的真实写照,这体现在对新思想和新事物的开放包容上;体现在不同族群的相互包容和接纳、和谐发展上;体现在乐善好施、乐于奉献上。
“诚于信”突出体现了改革开放的时代精神。
诚信是广东时代精神的重要写照。
“诚”即诚实诚恳,主要指主体真诚的内在道德品质;“信”即信用信任,主要指主体“内诚”的外化,基本含义是指遵守承诺,言行一致,真实可信,诚实无欺,讲求信用。
市科技局学习贯彻落实四川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和省委十二届一次全会精神情况汇报一、推进乐山高新区建设“创新龙头”.与乐山高新区管委会共同牵头,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制定实施“乐山高新区创新龙头建设行动计划”,出台“创新龙头”建设相关政策,实施一大批“创新龙头”项目,促进创新资源集聚;打造“总部+基地”功能链条,推动全市工业集中布局、集聚发展、集成创新,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区域分工协作、全域协调发展,提升“一总部三基地”辐射带动能力和影响力。
二、加快国家农业科技产业园区发展。
制定加快乐山国家农业科技产业园区发展的意见,聚焦农业供给侧改革,优化农业科技园区“一区多园”发展布局,强化科技创新引领,推进“总园”品牌创建、品牌设计、品牌营销,使其成为农产品“名品总园”.培育园区新产业、新业态,推进农科旅融合发展,把园区建设成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现代农业先行区,创新创业聚集区和农业高新技术发展示范区。
三、推进土壤地图的推广应用。
建立土壤地图推广应用联席会议制度,制定实施土壤地图推广应用“五年行动计划”,抓好土壤地图每个县至少2个示范点项目的建设,以点带面,科学指导农户选择并种植适宜农作物。
建立“土壤地图在线”平台,实现土壤地图信息的便捷化查询,并开通专家在线答疑或指导,开展推广应用的实时监测、分析、评价。
四、推进省级科技金融综合试点城市建设。
启动省级首批科技金融结合试点城市创建工作,打造“绿创动能”科技金融乐山模式。
建立乐山市科技金融服务中心,有序引进各类金融机构、金融工具、中介机构进驻乐山国家高新区,构建多层次融资服务体系,争取国家金融改革措施和金融创新产品先行先试,为科技型企业提供综合金融服务;组建市科技知识产权运营基金和专利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基金,推动税银企、金融保险与科技企业联动,促进科技型企业增强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实现产业化;支持科技型企业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培育20户高成长性科技型企业进入全市上市企业后备库,争取推动16户科技型企业进入全省股权交易中心。
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传达提纲中国共产党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于6月6日至9日在银川隆重召开,历时4天。
这是全区各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现将会议主要精神传达如下:一、会议基本情况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审议通过了张毅书记代表自治区十届党委所作的报告和陈绪国常委代表自治区纪委作的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了自治区第十一届党的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选举产生了宁夏出席党的十八大代表。
经过全体代表的共同努力,会议圆满完成预定任务,达到预期效果,实现了“形成一个好报告、选出一个好班子、营造一个好风气”的目标,是一个民主团结、求真务实的大会,一个凝心聚力、鼓舞斗志的大会,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会。
9日下午,大会选举产生了十一届自治区党委委员、候补委员,自治区纪委委员和宁夏出席党的十八大代表,随后举行了大会闭幕式,大会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关于自治区十届党委报告的决议》、《中国共产党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关于自治区第十届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张毅书记作了重要讲话。
10号上午,召开了自治区第十一届一次全体委员会议,会议选举产生了新一届自治区党委常委、书记、副书记。
张毅、王正伟、崔波、刘慧、苏德良、蔡国英、王志宏、马三刚、陈绪国、徐广国、傅兴国、袁家军、李文章同志当选自治区党委常委,张毅同志当选自治区党委书记,王正伟、崔波同志当选自治区党委副书记。
会议结束前,张毅书记作了重要讲话。
在自治区纪委第一次全体会议上,陈绪国同志当选为自治区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田成江、陶进、殷学儒同志当选为副书记。
二、会议主要精神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是在我区建设和谐富裕新宁夏、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
会议的主要精神集中体现在张毅书记作的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建设和谐富裕新宁夏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中。
这个《报告》是整个大会的灵魂,是指导今后一个时期我区各项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作者: 焦明忠
出版物刊名: 党的生活(黑龙江)
年卷期: 2012年 第5期
摘要:省十一次党代会期间,吉炳轩同志在参加哈尔滨代表团讨论时指出,党代会报告是集体智慧的结晶、集思广益的成果,是龙江人民改革发展、创业创新创优实践经验的理论概括,也折射出哈尔滨这些年的发展变化。
吉炳轩指出,报告贯穿了一个纲,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走符合龙江实际的科学发展道路,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具体体现,是从黑龙江实际出发最具体、最实际、最深入地贯彻落实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也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符合龙江实际、有利龙江发展的科学决策。
州人社局召开会议学习贯彻州第十一次党代会会议精神州人社局10月20日,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召开全体干部职工大会,传达学习州第十一次党代会会议精神。
王昌国局长传达学习了辛国斌书记在大会上所作题为《站在新的起点、推进转型跨越,为率先在全省建成全面小康新海西而奋斗》的报告。
会议认为,州第十一次党代会是一次团结民主、务实奋进的大会,是一次给全州党员以信心和力量、给全州各族人民群众以方向和希望的大会。
辛书记在会上作的报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回顾了州第十次党代会以来五年的工作,全面总结了我州改革发展的宝贵经验,科学分析了今后五年我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和任务,明确了未来五年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提出了明确的奋斗目标和总体要求,要进一步实现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在圆满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的基础上,全面推进“效率海西、活力海西、和谐海西、绿色海西”的建设,实现“三个领先”和“三个突破”的奋斗目标。
集中反映了全州广大党员和各族干部群众的共同意愿,是指导全州今后五年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会议要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特别是党员干部,要把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好州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作为当前第一位的政治任务,精心安排部署,采取多种方式,迅速掀起学习贯彻党代会精神的高潮。
一是要层层学习传达、深刻领会精神。
全体干部职工要在这次学习传达的基础上,利用局中心组学习、各科室集体学习和自学等形式,集中学习党代会报告、会议决议及十一届一次全委会议辛书记讲话精神,深刻领会大会主题,明确今后五年全州工作的总体要求、坚持原则、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
二是要统一思想认识、倍加珍惜机遇。
全体干部职工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州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上来,倍加珍惜我州当前面临的难得发展机遇,进一步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发展意识,按照州委的统一部署,为党代会确定各项目标任务的贯彻落实发挥好为民服务职能。
主持词同志们:为深入学习、深刻领会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切实把全镇上下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上来,再一次掀起学习宣传贯彻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的热潮,按照县委的统一部署,今天省十一次党代会县委宣讲团到我镇进行专题宣讲。
下面我先向大家介绍省十一次党代会县委宣讲团的领导:保正邦张毅首先,让我们以热烈掌声欢迎县委宣传讲团的领导。
鼓掌------出席今天报告会的有:镇党政班子成员、镇属各部门负责人、全镇干部及村常务干部。
现在,请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县委宣讲团成员为我们作报告,请参会的各位同志认真听讲、深刻领会。
下面,有请就学习贯彻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作专题报告。
大家欢迎!鼓掌------同志们,刚才给我们作了一场精彩的辅导报告,的报告紧扣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的主题,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结合,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对于我们全面完整准确地理解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特别是深刻领会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的主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深刻领会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我镇的一项重要工作,镇属各部门、村(社区)要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抓紧、抓好、抓实。
报告让大家进一步开阔了眼界,提高了认识,启发了思路,增强了信心。
让我们再次用热烈的掌声,对的精彩报告表示衷心的感谢!鼓掌------下面,我就如何落实好这次报告会精神提三点意见:一是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立意高远、思想深刻,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我们要全面深刻领会、准确把握,真正把思想统一到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实现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确定的各项任务上来。
二是要明确任务,把握重点。
要把学习贯彻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作为建设发展型机关、发展型党组织、培养发展型干部的重要内容。
报告会结束后,各党支部要加强组织领导,认真抓好会议精神的学习、贯彻和落实,特别是主要领导要先学一步、多学一点、学深一些,为党员干部群众作出表率,做出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