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数据库在军事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 格式:doc
- 大小:20.00 KB
- 文档页数:5
人工智能在军事信息化中的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已经成为了军事信息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人工智能技术能够对军事信息化进行优化和智能化,对于军事信息化建设领域的日益复杂的战争环境,也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人工智能在军事信息化中的应用,以及它所带来的影响。
一、智慧作战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帮助军队完成更加复杂的任务。
比如,人工智能可以帮助军队分析和搜集数据信息,评估图像,以及进行情报的分析。
通过使用这些信息,军队可以更好地分析战场,进行智能化的布局并采取更加合理的战略。
在这一过程中,人工智能可以扮演精准识别、精准数据、精准预测、精准决策的角色,这样就可以大大的提高情报的准确性和利用率,从而带来更多的信息化、精准化战果。
二、武器装备的优化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对武器装备进行优化。
例如:智能兵器,它可以减少战争造成的人员伤亡,还可以优化武器的运行动态,提高武器的精度等。
此外,人工智能系统还可以对武器装备进行集中式智能指挥和控制,提高武器的协同作战能力。
三、研发武器的加速许多创新武器系统都需要硬件设备的支持,因此这个过程通常是一个既昂贵又耗时的过程。
人工智能可以通过虚拟和物理建构和仿真系统来简化、优化这个过程。
通过人工智能的辅助,研发人员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建构物理运行模型,进而优化武器的运行规范和效率。
四、军事训练除了以上应用外,人工智能还可以用于军事训练。
军事训练是军人的基础课程,是国家的安全保障。
但是,由于军事训练存在一定的风险,对于训练人员来说,可能需要承受一定的压力,所以一些新兴科技实践是十分必要的。
目前,人工智能可以通过构建趋于真实的场景和设置训练目标,并为军人提供更加有效的训练。
结果,军人可以在安全环境下进行模拟训练,而不必真正地冒风险。
五、信息系统的更新升级人工智能技术能够通过深度学习和数据挖掘等技术,对军队的信息系统进行升级。
新技术可以大大的加快数据分析和处理过程,使军队的决策和创新更加高效。
军事信息系统安全保密四要发布时间:2022-11-11T07:53:32.989Z 来源:《新型城镇化》2022年21期作者:许甜甜[导读] 军事信息系统作为军队必不可少的信息处理环境及装备,在军队作战、训练、教学和科研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联合作战中极大地提高了情报侦察、信息融合、态势感知、作战筹划与指挥控制等能力,是信息化条件下军队联合作战的必备手段和战斗力倍增器。
国营长虹机械厂广西区桂林市 541002摘要:随着军工企业信息化建设不断深入和信息系统日益发展,集成化程度越来越高,涉密信息系统集中了大量的国家秘密信息,因此如何做好涉密信息系统的安全保密工作至关重要。
军工企业在大力发展的同时不可忽视涉密信息系统的安全保密管理,本文分析了当前军工企业涉密信息系统安全保密的现状、存在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关键词:信息系统;安全;保密;管理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在当前这个“大数据”普遍应用的网络化时代,网络信息安全成飞经济发展中至关重要的因素。
军工企业不仅担负着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而且担负着国民经济建设的双重历史使命。
它要求我们既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高科技成果和手段,又要使用的同时做好涉密信息的安全保密工作。
因此,加强军工企业安全保密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也将高于以往任何一个时期。
1 引言军事信息系统作为军队必不可少的信息处理环境及装备,在军队作战、训练、教学和科研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联合作战中极大地提高了情报侦察、信息融合、态势感知、作战筹划与指挥控制等能力,是信息化条件下军队联合作战的必备手段和战斗力倍增器。
军事信息系统对涉密信息的数字化、集中化处理和应用,在提高军队战斗力的同时也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风险,给安全保密带来一系列新挑战。
特别是近年带外隐蔽信道窃密技术的发展,敌对势力持续对我技术窃密和A P T攻击,都对军事信息系统的安全保密带来了直接挑战。
因此,为确保军事信息系统安全保密,我们要做到以下“四要”。
据悉,浪潮自主产品——飞龙普通型台式桌面计算机DS3010系统已经成功应用于军队办公领域。
该系统具有完全自主的办公系统,符合国产化替代要求;充分发挥软硬件极致性能,打造流畅用户体验;协助用户跨平台迁移,消除用户顾虑。
十八届三中全会后,成立了国家安全委员会,习主席提出“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的总体安全观。
贯彻落实习主席这一重要指示,实现网络强军梦,就必须实现技术创新,走自主可控之路。
计算机由软件和硬件两部分组成,硬件是各种物理装置的总称,软件则是所有程序和数据的总和。
硬件是计算机软件运行的舞台,软件是计算机硬件的“灵魂”,没有软件就没有计算机的存在。
二战以后,软件技术逐渐成为世界性技术,军事强国特别是美国在软件开发建设上投入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种类越来越全、应用越来越广。
如今,软件发展,已成为美国社会信息化的核心基础事业,并渗透到了各行各业,应用到整个军事领域,催生了网络中心战。
实践证明,充分开发利用软件系统,战场态势一目了然,作战指挥灵敏高效,兵力机动协调一致,目标打击精确无误,网络攻击先机制敌。
海湾战争爆发前,美军利用伊拉克为其防空系统购买电脑的机会,派人秘密将载有病毒的芯片置入电脑,通过法国卖给伊拉克。
战略空袭前,以无线遥控的方法将隐蔽的病毒激活,致使伊拉克的预警指挥通讯和火力控制系统陷入瘫痪,战争刚刚开始就蒙受了巨大损失,真可谓“软刀子杀人不见血”。
据报道,美国代号为“量子”的计划,华盛顿可以在暗中掌握对手的一举一动,有能力随时对它们发动网络奇袭,且对方因毫无预警而完全没有招架之力。
新加坡《联合早报》1月17日刊载社论《“量子”计划的潘多拉梦魇》,文章指出,华盛顿已经发明了一套最新的网络技术,能够在对手的电脑没有连接互联网的条件下,神不知鬼不觉地对其保持监控能力、盗取其资料甚至对其发送恶意软件进行网络攻击。
信息化装备在现代战争中的运用例子信息化装备在现代战争中的运用已经成为军事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信息化装备的运用可以提高军队的作战效能,增强作战指挥能力,提高战场态势感知能力,增强战争决策能力,提高作战力量的整体效能。
下面将列举10个信息化装备在现代战争中的运用例子。
1. 卫星通信:卫星通信是现代战争中不可或缺的信息化装备之一。
通过卫星通信系统,指挥员可以实时获取战场信息,指挥部与前线指挥部之间可以实现远程通信。
这样可以大大提高指挥决策的速度和准确性。
2. 无人机:无人机是信息化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无人机可以用于侦察、目标识别、目标打击等任务。
无人机可以携带各种传感器和武器,通过无人机的使用,可以提高作战的灵活性和隐蔽性。
3. 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在现代战争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实现自动化的目标识别和打击,提高作战的效率和准确性。
人工智能还可以用于战争模拟和决策支持系统等方面,帮助指挥员制定更科学的战略方案。
4. 网络战:网络战是信息化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网络战,可以进行网络攻击、网络防御和网络侦察等任务。
网络战的目的是破坏敌方的网络系统,干扰敌方的指挥和控制,提高我方的作战效能。
5. 光电侦察系统:光电侦察系统可以通过红外、激光和电视等传感器,实时获取战场上的图像和视频信息。
通过光电侦察系统,可以提高侦察的效率和准确性,为指挥员提供更全面的战场情报。
6. 导航系统:导航系统是现代战争中必不可少的信息化装备。
通过导航系统,可以实现战斗部队的定位和导航,提高作战的精确度和协同能力。
导航系统可以使用GPS、北斗和伽利略等卫星定位系统,提供高精度的定位信息。
7. 雷达系统:雷达系统是现代战争中重要的信息化装备之一。
雷达系统可以实现对空中和地面目标的探测和跟踪,提供目标的位置、速度和高度等信息。
通过雷达系统,可以实现对目标的实时监控,为指挥员提供更全面的战场态势感知能力。
8. 通信系统:通信系统是现代战争中必不可少的信息化装备之一。
信息安全技术在军事领域中的应用随着信息化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安全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
尤其在军事领域中,信息安全问题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
因此,利用先进的信息安全技术保护军事机密已成为军事领域的一项基本任务。
本文将重点探讨信息安全技术在军事领域中的应用,包括加密技术、防火墙技术、入侵检测技术、网络安全体系等内容。
一、加密技术在军事领域中的应用加密技术是信息安全领域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
通过加密技术,可以将机密数据转化为难以解密的密文,从而达到保护机密的目的。
在军事领域中,加密技术的应用尤为广泛。
1.军事通信加密在军事通信中,保护通信内容的机密性是关键。
为此,军队采用了各种加密技术,包括对称加密、非对称加密等。
通过加密技术,可以保证通信中的机密信息得到安全保障。
这项技术在军事领域中的应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探索和应用。
2.加密保障军事系统在现代化战争中,军事系统是军队行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军事系统中的各种机密数据,如指挥信息、情报信息、作战计划等,都需要得到保护。
因此,加密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保障军事系统的信息安全。
通过加密技术,能够有效地保障军事系统中机密数据的安全保密。
二、防火墙技术在军事领域中的应用防火墙技术是当前网络安全技术中的一项重要技术。
防火墙能够通过设置不同级别的访问控制、过滤和限制规则,来保护网络中的信息资源不受到攻击者的侵犯。
在军事领域中,防火墙技术也是非常重要的。
1.军事网防火墙在军事网中,为了防止外部攻击者侵犯军事系统,以及内部用户恶意攻击,需要设置军事网防火墙。
通过防火墙技术,可以对军事网中的访问行为进行限制和监控,保护军事系统中的数据安全。
2.网络隔离应用在军事领域中,网络隔离技术也是非常重要的。
网络隔离能够将不同级别的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隔离,避免机密数据被攻击者窃取,保证了军事系统中信息安全的保障。
三、入侵检测技术在军事领域中的应用入侵检测是信息安全领域中的一项重要技术。
该技术能够对网络中的攻击行为进行检测,及时发现攻击行为并做出相应的处理措施。
Data Base Technique •数据库技术Electronic Technology & Software Engineering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185【关键词】大数据 军队采购 供应商管理以往军队政府部门在进行物资采购时均采用的是纸质记录,不仅仅效率较慢而且容易出错,大数据原理的衍生建立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上,具有高精准度、高效率等优势,能够有效提升采购质量,实现电子化政府,中央部门在2009年制定了《强化政府采购管理策略》,其中明确提出了对供应商信息的一体化要求。
1 大数据对采购供应商管理的作用以往军队在采购物资时,都是按照采购项目来对政府部门进行申报,等到付款时还需要来回送材料进行审查、批复,整个工作流程周期性较长,降低了采购的时效性。
大数据理念最早来源于美国咨询单位麦肯锡公司,其表达了大数据将伴随网络行为而不断发展,能够起到节约资源,提高数据驱动效果等多种作用。
将该技术融合在采购流程中能够实现电子化的办公处理,无论是项目申报、文件审批、商品竞价、采购合同签订还是供应商监督都能实现一体化运作,有效推进工作效率,节省了大量处理时间,解决办公成本。
以往政府在采购时都采用的纸质报表的方式,统筹工作开展效果不佳,而在大数据技术加持下的采购预算能够实现平台透明化,明确预算情况,工作人员能够及时查询到目标信息,提高办事效率。
2 大数据在军队采购供应商管理中的应用2.1 发展网络平台供应当前我国信息化建设正不断深入到社会各行各业当中,人们物资获取平台也由单一的线下购买向着线上平台订购转型,《电商法》的出台预示了未来发展进程中,网络采购订购将是必然趋势,例如:京东商城、淘宝平台、天猫超市、网易考拉以及苏宁易购等平台在社会中都取得了良好反响,政府部门在进行采购时也需要转变思维方式,发展网络平台供应链,通过实践比较可以发现,网络平台当中销售的物品相对于传统市场来说有着更加低廉的物资优势,另外一些正规大型厂商制造的商品质量甚至优于传统市面商品质量,具有更加客观的经济竞争力,尤其是大批量采购时更加有优势,部门与供应商的直接对接,减少了中间商获取差价的环节,所以融合大数据技术以后货物采购价格将更加优惠,为政府财务部门节约成本资金。
军人代表分享军事科技创新实践案例军事科技创新一直是推动国家军事实力进步的重要因素之一。
近日,一位来自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人代表,在一次国际军事科技创新研讨会上分享了多个军事科技创新实践案例,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在解放军某战区参谋长带领下,该部队积极推动信息化建设,致力于提升战场指挥和体系作战能力。
其中,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在指挥系统中的创新实践成为研讨会的重点之一。
首先,该部门基于对抗性训练的需求,研发了一款具有自主学习和决策能力的人工智能指挥系统。
通过对各类军事情报数据的收集和分析,系统能够快速判断战场态势,并给出相应的指挥决策建议。
这一系统的应用大大提升了指挥员的反应速度和决策准确性,有效提高了战场胜算。
其次,该部队还探索并应用了虚拟现实技术在军事演训中的创新实践。
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训练人员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战场环境,并进行模拟实战训练。
这种训练方式既可以提高士兵的实战能力,又可以降低实际战斗带来的风险和成本。
该部队已经在实战中验证了虚拟现实训练的效果,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此外,该部队还以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为基础,开展了信息系统的创新实践。
通过在战场上广泛采集和整理各种数据,建立了一个全面高效的军事信息数据库。
这种数据库不仅能够为指挥员提供全面的情报支持,还能为后勤保障、兵员配备等提供便利。
以上只是该部队在军事科技创新方面的一些实践案例,还有许多其他创新实践也产生了积极的效果。
这些实践案例的成功经验对于其他军队和军事科技界都具有借鉴意义。
军人代表在分享实践案例的同时,也指出了军事科技创新面临的挑战。
他提到,创新需要全面的战略规划、科研支持和人才培养,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和经验交流。
只有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作用,才能更好地提高军队的战斗力。
此次军人代表分享的军事科技创新实践案例,深入地展示了中国解放军在科技创新领域的成果和经验。
这些创新实践的成功不仅对军事领域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国家的科技创新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LabVIEW在国防与军事领域中的应用LabVIEW(Laboratory Virtual Instrument Engineering Workbench)是一种用于创建、部署和测试各种测量、控制以及数据采集系统的图形化编程环境。
由于其强大的功能和易于使用的特点,LabVIEW在国防与军事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介绍LabVIEW在国防与军事领域中的应用。
一、军事信息系统军事信息系统在军队的作战指挥和信息化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LabVIEW作为一种高效可靠的数据采集和控制平台,在军事信息系统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LabVIEW可以通过各种传感器和设备进行数据采集,并将数据实时传输至指挥中心。
指挥官可以通过LabVIEW的用户界面实时了解战场的情况,并根据数据分析作出决策。
此外,LabVIEW还可以与其他软件系统进行无缝集成,提供全面的信息支持和决策依据。
二、雷达信号处理雷达信号处理在军事侦察、目标跟踪和导航制导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LabVIEW提供了一系列用于雷达信号处理的工具和函数,方便工程师们进行算法开发和测试。
通过使用LabVIEW,工程师们可以快速搭建雷达信号处理系统,并对各种算法进行验证和优化。
此外,LabVIEW还支持多种数据格式的导入和导出,方便与其他信号处理平台进行数据交换和共享,从而提高雷达系统的整体性能和效率。
三、飞行模拟与控制飞行模拟与控制是现代军事训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LabVIEW 通过其强大的数据采集和实时控制的能力,为飞行模拟与控制提供了有力支持。
通过搭建LabVIEW平台的飞行模拟系统,飞行员可以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各种训练,提高其飞行技能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同时,LabVIEW还可以控制飞行器的各种参数,实现对飞行器的实时监控和控制。
这对于提高飞行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四、无人作战系统无人作战系统是现代军事领域的热点之一。
电子信息技术在军事领域中的重要作用随着时代的进步,电子信息技术在军事领域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高科技的应用不仅提升了军队的作战效能,也改变了传统的战争形态。
本文将探讨电子信息技术在军事领域中的重要作用,包括情报收集、通信系统、导航定位和智能武器等领域。
电子信息技术在情报收集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军事情报的收集与分析变得更加全面和准确。
情报收集系统可以通过卫星、无人机和雷达等设备实时获取敌方军事动态,对敌方的军力部署、意图和战略进行准确判断,并为我方指挥决策提供科学参考。
电子信息技术在军事通信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在现代战争中,通信系统的稳定性和效果直接关系到战争的胜负。
电子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军用通信设备的设计与研发,为军队提供了高效快速的信息传输和指挥协调能力。
通过网络化的通信系统,指挥员可以即时地传达作战命令,使全体士兵能够实时掌握战场信息,提升整体作战能力。
导航定位也是电子信息技术在军事领域中的重要应用之一。
在现代战争中,精确的导航定位系统能够为军队提供准确的战场位置信息,协助军队进行部署和行动。
卫星导航系统如GPS已经成为军事行动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因其高精度、高可靠性和全球范围的覆盖而被广泛使用。
借助电子信息技术,军队可以实现复杂的导航定位功能,提高作战的精确度和效率。
电子信息技术在智能武器的发展中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
智能武器是一种依托电子信息技术实现自主感知、判断和攻击的先进武器装备,通过集成传感器、控制装置和通信系统来实现对目标的精确打击。
智能武器的引入使得军队能够更好地应对复杂多变的战场环境,提高战斗能力和战场生存能力。
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智能武器的研制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持,也为未来战争的形态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综上所述,电子信息技术在军事领域中的重要作用不可忽视。
它不仅为军队提供了强大的情报收集和分析能力,还改进了通信系统、导航定位系统和智能武器的性能,提升了军队的作战效能。
572020.05军事文摘军事大数据泛指与宏大战场环境、复杂军事系统和军事安全相关的宏大规模的领域数据集,以及与之紧密相关的存储、处理、分析和运用等技术与军事应用的集合。
自2012年起,美俄等国军队开始将大数据技术应用于军事领域,大数据驱动情报生成与决策支持等军事应用在科学性、有效性、精准性等方面的效果逐渐显现。
主要特性与现实困境军事大数据具有超海量性、强领域性、泛多样性、广时空性及高演化性等特征。
军事大数据的价值本质体现在:提供了一种认识军事大数据现状与展望战晓苏军事复杂系统的新模式、新方法和新手段。
通过对军事大数据发展具有引领作用的前沿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进行分析,世界各主要军事强国在军事大数据的基础理论方法研究、态势分析发掘等关键共性引领技术,大数据支撑下的军事知识图谱、超高速关键线索发现等核心技术方面安排了攻关项目,组织了应用性探索。
当前,军事大数据发展面临着突出的困境。
一是军事大数据基础理论还非常薄弱。
军事大数据的许多本质问题仍存在争议,例如:数据驱动与规则驱动、“关联”与“因果”关系、“全数据”的时空相对性、发掘模型的可解释性等。
此外,针对军事数据集和问题域专用解决方案的有效性理论问题也亟待解决。
军事大数据理论和技术发展落后于应用需要,大数据处理结论往往缺乏坚实的形式化验证和理论支撑。
二是军事大数据高效、深度处理技术与现实需求的差距巨大。
线索挖掘技术、深层情报发掘技术、关键目标超高速辨识技术、敏感数据分离技术、知识谱系分析技术、高效加密和压缩技术、跨层跨域存储技术、大数据智能处理算法等核心技术的支持能力,还不能达到军事大数据应用的基本要求,技术提用进行深度比较、关联、分类、评级,找出可能存在的问题或矛盾,进一步针对资源分配控制提出相关决策建议。
五是大数据有力加强了专业情报深度分析能力。
利用大数据工具,可提高对多维战场空间情报的关联发现和深度认知能力。
从广泛的传感器消息源中提取关键数据,以多视角可视化形式呈现情报结果数据,提供更加专业化的情报大数据专用平台,显著增强作战实体数据识别、事件关系定位、知识发现理解的能力,更有可能发现潜在的高价值情报线索、推出关键性情报产品。
第6卷 第2期 2015年4月指挥信息系统与技术Command Information System and TechnologyVol.6 No.2Apr.2015·大数据·doi:10.15908/j.cnki.cist.2015.02.002大数据技术在指挥信息系统中的应用与发展*王 珩1,2 王海宁2 刘 畅1,2 张新建2(1 信息系统工程重点实验室 南京210007)(2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八研究所 南京210007)摘 要: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给指挥信息系统的研制带来了新的挑战。
介绍了美军特别是美海军在相关领域的发展和应用,分析了指挥信息系统的大数据需求和关键技术,阐述了大数据未来发展构想,为新一代指挥信息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数据;指挥信息系统;发展构想中图分类号:TN959.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09X(2015)02-0005-05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Big Data Technology inCommand Information SystemWang Heng1,2 Wang Haining2 Liu Chang1,2 Zhang Xinjian2(1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n Information Systems Engineering Laboratory,Nanjing 210007,China)(2 The 28th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ina Electronics Technology Group Corporation,Nanjing 210007,China)Abstract: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big data technology brings new challeng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mmand information system.Firstly,the development and the application of the bigdata technology in US military,especially the US Navy are introduced.Secondly,big data re-quirements and key technologies for the command information system are analyzed.Finally,thevision of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big data is described,thus providing a reference for thedesign of a new generation of command information system.Key words:big data;command information system;development vision *基金项目:软件新技术与产业化协同创新中心部分资助项目。
电子信息技术在军事装备中的关键应用与优势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电子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现代军事装备中不可或缺的关键要素。
随着现代军事作战的发展,电子信息技术在军事装备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电子信息技术在军事装备中的关键应用和优势。
在军事装备中,电子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通信与指挥控制系统。
现代战争中,作战指挥的准确性和实时性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
通过电子信息技术,可以实现军队内部的快速通信和指挥控制,提高指挥决策的效率和准确性。
电子信息技术可以通过安全的数据传输系统实现指挥系统的联络,使指挥员能够实时掌握战场情况,以便更好地组织兵力和实施作战计划。
电子信息技术在军事装备中的应用也涵盖了战场感知和侦察系统。
战场感知是现代作战的基础,只有准确了解敌情才能做出有效的决策。
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军事装备能够通过雷达、卫星等手段实时获取战场信息,便于指挥员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电子信息技术还可以通过传感器和监视器等装置,实现对敌方装备和行动的监测,提供关键的战场情报。
第三,电子信息技术在军事装备中的另一个关键应用是武器系统的研发和控制。
现代军事装备中的武器系统越来越依赖电子信息技术的支持。
例如,飞机、导弹等武器系统的精确制导需要依靠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来实现。
通过电子信息技术,可以提高武器系统的命中精度和打击力度,提供更可靠的作战效果。
电子信息技术还可以实现对武器系统的远程控制,减少人员伤亡风险,提高作战的安全性。
除了以上提到的关键应用,电子信息技术在军事装备中还具有许多其他的优势。
电子信息技术可以实现数据的高效存储和处理,提高战场信息的整合和利用效率。
电子信息技术可以通过网络化的系统架构实现装备之间的互联互通,提高作战的整体协同能力。
再次,电子信息技术还可以实现智能化的装备控制和管理,减少人力投入,提高作战效能。
然而,电子信息技术在军事装备中的应用也面临一些挑战和安全风险。
电子信息技术的高度依赖性容易受到网络攻击和故障的影响。
现代信息技术对军事的影响摘要:现代信息技术对军事的影响越来越大,其影响大致有这几个方面:一、信息技术将现代化武器装备系统一体化;二、现代化军队建设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三、信息技术将在未来的信息化战争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关键词:信息技术军事影响信息战随着电报、电话尤其是计算机、传感器、卫星等技术的发展,信息产生、变换、存储、传递、显示、控制和利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
信息正在改变整个人类社会,它不仅成为信息时代的生产要素,而且能操纵和控制战争中物质和能量,大幅度提高作战效能并减少其他战斗力要素的投入。
信息技术广泛渗透到军事的各个领域,推动战斗力生成模式突破传统的束缚,实现跨越式发展。
现代信息技术正在不断地改变着现代战争的样式,未来战争将是信息化的战争。
信息已经成为战争制胜的重要因素,自古以来,信息就是战争的组成部分之一,掌握了信息就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在掌握敌我信息的情况下便能克敌制胜,在不了解敌方信息时也连打败仗,就是一个例子。
现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很快渗透到军事领域的各个环节,军事力量的发展趋向信息化,每一种武器装备系统都要依靠信息设备保证其性能。
因而,信息技术对于未来战争个就像血液对于人体一样重要。
现代信息技术对军事的影响可以大致分为这几个方面:一、一些最新的武器装备系统一体化离不开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二、现代化军队的建设离不开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支持;三、未来战争的趋势是趋向于信息化战争,信息技术在战场上将发挥无可替代的作用。
一、信息技术将现代化武器装备系统一体化信息革命将无数的武器装备系统一体化,形成“系统的系统”。
如先进的制导技术以及全球定位系统、导航卫星上收集的数据可对导弹发射和导弹防御系统的顺利运行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并且整个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要由计算机对信息进行不断地处理进而达到有效地控制,以此才能成功完成整个过程。
武器装备系统的一体化使武器在战争中能够发挥出更强大的作用。
XML技术在军事信息系统数据交换和集成中的应用研究摘要:随着军队信息化的不断推进,网络环境下多军事应用协同工作逐渐常态化,这对多应用间的数据交换和集成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分析了基于xml技术进行数据交换的原理与特点,重点论述了基于xml进行数据交换的模式与实现流程,并结合实例提出了基于xml进行军事信息系统数据交换和集成,以及有关安全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xml;数据交换;数据集成;军事信息系统中图分类号:tp3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800(2013)0020106030 引言军事信息系统中,各种数据来源不一、类型多、结构性强、交互流程复杂、保密要求高,既有陆情、海情、空情、二炮等军种专用情报数据,又有情报侦察、预警探测、指挥控制、军事通信、信息对抗等各种业务共用指挥数据,还有气象水文保障、测绘保障,以及军务、政工、后勤和装备等通用保障数据,数据交互和集成需求如图1所示。
上下级系统和各应用系统尽管技术体制统一,但往往一个系统的输出是另一系统的输入,如作战编成和作战任务的下发、装备保障需求和战损统计的上报等,需要采取统一的数据格式,让用户以透明的方式进行数据访问和交互,从而集中精力进行业务处理,极大地提高指挥效率,如图1(a);军兵种系统间,各种数据由于建设阶段不一、数据特点各异,因而使用的数据管理系统、数据本身存储组织形式、数据字典都不一样,数据共享和交互比较复杂,很难使用统一的形式进行访问,需要进行综合集成,如图1(b);业务系统间,各种情报信息、态势信息、保障信息以及军事信息需形成完整的战场信息回路,将传感器、指挥控制系统和武器系统连接起来形成一体化的武器装备体系,从而形成信息优势,实现对各个作战部队、武器系统实时、快速和准确的指挥与控制,保障一体化联合作战的顺利实施,如图1(c)。
统一数据交换标准,是实现军事信息系统数据集成、进而实现系统集成,满足上下级间、军兵种间、业务部门间各个业务要素分系统之间信息共享和相互协同的需要,提高系统互联、互通、互操作能力,形成信息优势和决策优势,完成作战指挥使命任务的前提和基础。
中国人民解放军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军队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保密,保障军队建设和军事行动的顺利进行,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保密条例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技术安全保密条例,制定本规定;第二条本规定所称计算机信息系统,是指以计算机及其网络为主体、按照一定的应用目标和规则构成的用于处理军事信息的人机系统;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密,是为防止泄密、窃密和破坏,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及其所载的信息和数据、相关的环境与场所、安全保密产品的安全保护;第三条规定适用于军队涉及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单位和人员;第四条军队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密工作,实行保密委员会统一领导下的部门分工负责制,坚持行政管理与技术防范相结合;各级计算机信息系统建设主管部门,负责本级和所属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密的规划和建设;各级密码主管部门,按照规定负责计算机信息系统所需密码系统的建设规划以及对密码设备和技术的研制开发管理;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使用单位,负责上网信息的审批和日常安全保密管理工作;各级保密委员会办事机构,负责本级和所属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密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解放军信息安全测评认证中心负责军队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技术和产品的测评认证工作;第五条军队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保密建设,应当与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总体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发展,其所需费用列入系统建设预算;第六条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利用军队计算机信息系统从事危害国家、军队和公民合法权益的活动,不得危害军队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和正常运行;第二章防护等级划分第七条军队计算机信息系统,按照下列规定划分防护等级:一处理绝密信息或者遭受攻击破坏后会给军队安全与利益造成特别严重损害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实行五级防护;二处理机密信息或者遭受攻击破坏后会给军队安全与利益造成严重损害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实行四级防护;三处理秘密信息或者遭受攻击破坏后会给军队安全与利益造成比较严重损害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实行三级防护;四处理军队内部信息或者遭受攻击破坏后会给军队安全与利益造成一定损害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实行二级防护;五接入军外信息网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实行一级防护;第八条军队计算机信息系统应当按照军队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防护标准见附录一,采取与其防护等级相应的防护措施,选用符合军用计算机安全评估准则的产品;因技术或者产品等原因,一时达不到防护标准要求的,必须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第三章计算机及其网络第九条军队计算机及其网络的设计、研制、建设、运行、使用和维护应当满足规定的战术、技术条件下的安全保密要求;新建、改建重要计算机网络必须报上一级军事信息系统建设主管部门审批,并经军队技术安全保密检查机构检测评估;未通过检测评估的不得交付使用;第十条军队计算机及其网络应当尽量采取国产设备和软件;确需要采取境外产品时,应当按照安全保密要求进行技术改造;第十一条军队计算机及其网络的安装、调试和维修,应当由军内单位和人员承担;确需军外单位和人员承担时,必须经过师级以上单位批准,并指定专人陪同,工作结束后进行技术安全保密检查;第十二条军队计算机及其网络的设计、研制、建设和维修,不得使用国家和军队已明令禁用或者有严重安全保密缺陷的硬件和软件;第十三条用于处理内部信息和涉密信息的计算机及其网络,必须与国外、军外计算机及其网络实行物理隔绝,并不得出借、转让给军外单位或者个人;第十四条管理使用大型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军队单位,应当设立安全保密小组;一般计算机信息系统,应当有负责安全保密日常工作的安全管理员;第十五条军队计算机信息系统操作人员、管理人员和安全保密人员以下统称计算机信息系统工作人员的涉密范围和访问权限,由业务主官部门按照权限分隔、相互制约与最小授权的原则确定;军队计算机信息系统工作人员上岗前应当经过安全保密培训,工作时佩带明显的标志,并遵守军队计算机信息系统工作人员安全保密守则见附录二;第十六条管理使用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军队单位和人员,必须接受保密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主管部门和使用单位应当及时解决;第四章信息与介质第十七条军队计算机信息系统中的涉密信息和重要数据,必须按照秘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和安全性的要求进行生产、传递、存储和使用;第十八条军队计算机信息系统中的涉密信息,必须按照中国人民解放军保密条例的有关规定划定密级,并具有与该涉密信息不可分离的密级标记和出网标记;第十九条向军队计算机及其网络所在控制区外传输秘密信息,必须按照信息的密级采取加密措施;在控制区内传输秘密信息,视需要采取相应的加密措施;第二十条军队计算机信息系统中的涉密信息和重要数据,应当根据工作需要和最小授权原则进行存取,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越权调阅、使用、修改、复制和删除;第二十一条用于存储涉密信息和重要数据的数据库,必须具备相应的安全保密防护措施;第二十二条军队计算机信息系统中重要的涉信息和数据,必须及时备份和异地存放,并按照其原密级采取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第二十三条存储涉密信息的硬盘、软盘、光盘、磁带等介质,应当按照其中存放信息的最高密级划定秘密等级,并按照秘密载体安全保密要求进行管理;第二十四条处理过军队涉密信息或者重要数据的存储介质,不得转让或者出借给无关人员使用,不得私自带往境外,不得送往无安全保密保障的机构修理;已划定秘密等级的存储介质报废后,应当彻底销毁;第五章环境与场所第二十五条军队计算机信息系统所在的环境,必须符合国家和军队有关电磁环境的安全要求;对涉密或者重要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必须采取防电磁泄漏的措施;第二十六条集中设置计算机及其网络设备的场所,应当根据涉密程度、重要程度和周围环境状况,按照国家与军队的有关规定、标准进行建设管理,并划定带有明显标志的控制区;分散设置的涉密计算机及其网络设备,应当置于办公区域的安全部位,并采取相应的安全保密措施;第二十七条军队计算机信息系统的重要机房和网络设施,必须按照国家和军队的有关规定,与境外驻华机构、人员驻地和涉外建筑保持相应的安全距离,并不得共用电源、金属管线和通风管道;无法达到上述要求的,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第二十八条新建涉密的大型机房,必须经过技术安全保密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第六章安全保密产品第二十九条用于军队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密防护与检测的硬件、软件和系统,必须选用军内或者国内研制开发并经解放军信息安全测评认证中心测评认证的产品;其中的密码技术和设备,必须符合国家和军队有关密码管理的政策和规定;经测评认证合格的安全保密产品,由解放军保密委员会技术安全检查办公室列入军队安全保密产品目录;需要在全军推广应用的,由解放军保密委员会批准;第三十条军队单位研制和开发安全保密产品,应当执行军队有关的规定和标准;军队暂无规定和标准的参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执行;第三十一条专门用于军队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保密产品,未经解放军保密委员会办事机构批准,不得对外宣传和销售;第七章应急处置第三十二条军队计算机信息系统在面临危险或者遭受攻击、破坏的情况下,必须采取安全保密应急处置行动;第三十三条军队计算机信息系统应急处置行动,由各级计算机信息系统主管部门组织实施;各级保密委员会技术安全检查办公室负责应急行动的协调与支援;第三十四条师级以上单位计算机信息系统主管部门应当指定安全保密应急组织,担负下列任务:一按照应急处置方案组织演练;二采取应急处置措施,实施应急处置计划,阻止侵袭蔓延,消除泄密、窃密隐患和破坏威胁;三查明侵袭破坏情况和威胁来源;四恢复系统正常运行;五上级赋予的其他任务;第三十五条军区级以上单位的技术安全检查办公室应当建立应急支援与协调组织,担负下列任务:一制定本级安全保密应急支援预案;二发布应急处置有关预警信息;三采取应急支援措施,实施应急计划;四查明侵袭破坏情况和威胁来源,必要时组织反击行动;五对指挥机关和部队有关的军事行动提供安全保密应急支援;六上级赋予的其他任务;第三十六条计算机信息系统工作人员发现针对军队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恶意攻击、黑客侵袭、计算机病毒危害、网上窃密及破坏、电磁攻击以及其他重大破坏活动或者征候时,应当立即报告计算机信息系统主管部门和本级保密委员会办事机构,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第八章奖励与处分第三十七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单位和人员,依照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律条令的有关规定,给予奖励:一在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密理论研究和法规标准制定方面做出重要贡献的;二研究、开发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密技术、产品、设施取得重要成果的;三在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密检查、检测手段和方法方面有发明创造的;四及时发现或者有效消除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密重大缺陷或者隐患的;五在紧急情况下保护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免遭损失的;六在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密工作的其他方面做出显着成绩的;第三十八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律条令的有关规定,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侵袭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二非法删除、修改、增加、干扰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功能、数据、程序,造成严重后果的;三制造、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影响计算机信息系统正常运行的;四发现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密隐患或者计算机病毒及其他破坏性威胁,不及时报告或者不采取措施,造成严重后果的;五泄漏军队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密防护技术、方法、措施、产品性能、效果和应用范围,造成后果的;六使用已经禁用或者不符合规定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密产品,造成严重安全保密隐患的;七其他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密的;第九章附则第三十九条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密工作参照本规定执行;第四十条本规定由中国人民解放军保密委员会负责解释;第四十一条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附录军队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防护标准军队计算机网络安全保密守则。
2oo6年第8期 (总第94期) 大众科技
DA ZHONG KE J No.8,2006
(Cumulatively No.94)
浅谈军事工程装备信息化中的数据库建设 王凤品.杨旭东 (91292部队,河北高碑店074000)
【摘要】文章提出了加快工程装备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工程装备数据库的规划以度工程装备数据库的具体运用, 从而论述了工程装备数据库建设对于加快信息化进程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工程装备;数据库;信息化 【中圈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151(2006)08-0110-02
20世纪后期,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化已成为新 时期军事斗争的重要特征。信息已经成为继人和武器装备之 后军队战斗力的又一个新的构成要素。面对未来的信息化战 争,装备保障面临着极大的机遇与挑战,装备保障的信息化已 成为装备保障建设的必然要求。根据军委新时期军事战略方 针。结合当前“反台独”军事斗争准备,我们不仅要对目前以保 障机械化战争为主的装备保障观念、理论和模式进行革命性 的变革,更须对保障技术和手段进行全面的创新,以期在未来 信息化战争装备保障方面处于主动地位,跟上新军事革命前 进的步伐。 一、加快工程装备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首先,传统工程装备保障向信息化工程装备保障的方向 发展,已成为世界军事发展的重要趋势。一场以信息技术为核 心的新军事革命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悄然兴起。军队装备信息 建设越来越受到各国军队的重视。不断加强信息理论的研究 和信息管理体系的优化。力图通过加强信息建设.建立和完善 信息网络系统,其中包括数据库和随机信息处理系统,谋求信 息资源优势,有效优选方案。实现决策科学化。早在20世纪6o 年代.美军各军种就已建立了各自的装备技术保障信息系统。 不仅系统的人员和硬件均列入编制,而且还建立了配套的相 关专业机构和相应数据库系统。在20世纪80年代,他们又对 各系统普遍进行了技术改进,使之适应信息技术发展的潮流。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美军相继启动了“联合全资产可视 性系统”、“全球战斗保障系统”和“战斗勤劳保障控制系统”等 项目建设,抓紧构建更加灵活、高效的数据采集、分析、处理系 统和装备保障自动化管理系统。德国20世纪90年代成功开 发了“综合指挥与武器使用系统”.并于1994年在支援联合国 在索马里的维和行动中正式启用。俄罗斯早以将计算机软件、 军用装备数据库系统列入装备编制。日本、韩国、印度等国也 都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加强装备信息建设。 其次,信息化是军队提高现代作战能力的重要途径。信息 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军队获取和处理信息的方式和手段日益 多样化;战场空间的高度透明,使部队机动范围大大扩展:精 确制导技术的发展,使远程精确打击的精度大大提高;信息空 间感知能力的提高。使全面防护能力扩展到五维空间;信息技 术的广泛应用,增强了综合保障能力:网络化、智能化、系统集 成化技术的综合应用,使一体化指挥控制能力大大增强。因 此,信息化成为军队提高现代作战能力的必然选择。 再次。工程装备数据库系统建设是加快信息化建设的重 要内容。工程装备的使用、维护记录缺乏,会导致无法实现科 学统计,挖掘分析,信息共享。没有可靠的数据分析,很难做好 装备的可靠性使用、维修及可保障性设计。前苏联一个统计资 料表明。落后的资料检索方法,使得工程技术人员在完成一项 科研任务时,花费在查找资料上的时间平均要占工作时间 30%枷%。而美国一个自动化数据库在半小时内。可以为250 个研究项目课题提供所需资料,并且由于数据库资料的浩大 给出的结果也比较详细。可见。建立装备数据库,可以大大提 高工作效率.数据库信息的快速查找也会使工程装备的资料 更详实,加快工程装备信息化发展。 二、工程装备数据库规划 (一)系统需求分析 1。系统分析阶段。这一阶段深入现场,反复进行调查研 究,确定系统目标,探求实现目标的最佳方案,形成系统分析 说明书。系统分析说明书包括现行系统描述、拟建立系统的目 标、数据描述、处理过程定义、系统成本、系统设计和实施的研 究计划等内容。最后提交系统分析说明书给专家审议,通过 后,进入下一阶段。 2.系统求精模型设计阶段。根据系统分析说明书研究系统 原型,反复征求专家意见,不断修改和扩充。 3.完成系统产品阶段。重新组织功能结构,增强辅助用户 使用系统的功能.改进数据库管理的例行程序,完成各类资料 和手册的编写。 4.维护与评价阶段。根据系统的运行情况和使用的进一步 需求,对系统不断完善,并做出评价。采用这种系统设计方法, 有助于增强系统的适应能力.缩短了系统开发周期。便于系统 维护,显著地提高了软件设计阶段的效率。 (二)数据库系统的开发原则和方法 1.数据库系统开发的原则 (1)创新原则:体现先进性。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十分迅速。 要及时了解新技术,使用新技术,使目标系统较原系统有质的
计算机技术在军事上的运用与信息化战争从1945年底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至今,在短短50多年的时间里,电子计算机取得了惊人的发展。
在现代社会,计算机已广泛应用到军事、科研、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成为人们一个不可缺少的好帮手。
从1946-1958年的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开始,计算机技术便开始运用于国防军事上。
当时主要用于与国防科研有关的计算和导弹、原子弹的研究。
与此同时,在军事上的运用也使得计算机技术得到不断发展。
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后,军事科学技术对高速计算工具的需要尤为迫切。
在此期间,德国、美国、英国部在进行计算机的开拓工作,几乎同时开始了机电式计算机和电子计算机的研究,使得计算机技术取得了突破与跃升。
时至今日,计算机的应用,已渗透到军事领域的各个角度和各种活动中。
无论是军队管理、部队训练,还是武器制导、指挥、控制、情报与通信;无论是前线,还是后方,都离不开计算机。
总的来说,计算机的军事用途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用于科学计算。
例如,通过在计算机上进行计算,可掌握核武器试验时核反应的变化规律,可计算弹道导弹的运动轨迹。
二是用于信息处理。
在平时的国防科研、高技术武器生产、部队的日常管理和教育训练中、都要使用计算机处理大量信息。
三是用于自动控制。
自动控制也称为实时控制或过程控制,是指计算机对连续运作过程的控制,主要体现在制导武器的自动控制,飞机、舰艇的自动驾驶,以及军工部门的生产自动化管理上。
四是用于开发智能武器。
有人的部分思维能力的智能计算机装入武器系统后,就可生产出智能武器。
智能武器比精确制导武器更先进,能有"意识"地寻找、辨别和打击要摧毁的目标。
五是用于后勤自动化管理。
在现代条件下,后勤保障任务空前繁重,后勤部门必须具有及时采集、处理大量信息和进行快速决策的能力。
这就要求积极采用和不断改进由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手段组成的自动化管理系统,实现后勤管理自动化。
众所周知,在现代化战争当中,谁掌握了高新技术,谁就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
2021作战指挥中大数据技术的运用分析范文 摘要: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迅速发展与运用, 军事领域也广泛展开应用研究。
其中, 大数据技术成果转化运用在作战指挥方面, 可在辅助决策、作战预测、方案制订、行动控制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有效推进作战指挥能力提升。
关键词: 大数据;作战指挥; 应用研究;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迅速发展与运用,军事领域也展开其应用研究。
作战指挥是军事指挥人员及其指挥机关对所属部队的作战或其他行动的组织领导活动, 主要包括作战决策、作战计划和作战控制等。
将大数据技术应用于作战指挥当中, 让数据说话、按数据指挥、用数据控制, 有助于消除作战指挥长期存在的不确定因素, 可大幅提升作战指挥能力水平, 具有重要而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作战指挥面临的现实问题 作战指挥,是一项极其综合复杂的军事活动, 面对信息化战争形态不断发展演变, 囿于传统数据技术制约, 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 影响了作战指挥效能充分发挥。
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
(一)难以高效采集传输大量战场数据 随着军事技术快速发展运用,战场侦察探测设备不断升级换代, 能够对各领域空间进行侦察监控, 大幅度提高了战场数据的搜集能力。
但由于当前网络信息系统性能有限, 传输汇集战场上海量数据面临很多现实难题。
比如, 战场传输网络带宽较窄, 导致一些战场数据难以及时传输到目的地, 在传输过程中易造成数据丢失、遗漏等现象, 不利于对战场数据进行完整采集与准确分析。
(二)难以快速处理大批量情报数据 在现代战争中,作战指挥人员面临呈指数级增长的海量数据, 但传统数据技术难以对其进行高速分析处理, 难以有效整合成有价值的情报信息提供给指挥人员。
比如, 在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中, 美军使用各类情报侦察系统基本实现了战场全覆盖, 单位时间内搜集的战场数据十分庞大;但美军处理这些海量数据效率很低, 无法跟上作战行动节奏, 导致指挥人员陷于“数据大海”里难以自拔。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国产数据库在军事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作者:段荣 来源:《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5年第15期
摘 要 本文通过对当前国产数据库发展状况与应用情况,以及军事信息系统对国产数据库的需求必要性分析和国产人大金仓数据库Kingbase在军事系统中的实际应用案例等方面的描述,阐述了国产数据库在军事信息系统中应用中的必然性,同时也指出了国产数据库在当前军事信息系统中实际应用问题,并给出了改进建议,为国产数据库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关键词】国产数据库 军事系统 Kingbase 数据库是信息化社会中信息资源管理与开发利用的基础,数据库软件是信息处理的核心软件,也是我国国防军事信息化建设中需求量最大、应用最广泛的基础性软件。近年来,由于数据库软件在数据处理的核心地位和在国家信息化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我国一直非常注重开发自主产权的数据库产品。国家863计划对国产数据库软件产品的开发给予了特别支持,并设立软件重大专项、专门扶持国产数据库软件的发展。到目前为止,国产数据库在技术研究上已经具有了很深的层次和广泛性,在产品研发上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目前,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国防军事信息系统的规模也发展的越来越大,由于安全保密性要求,使得军事信息系统在数据库选型方面有了很多限制,国际主流的数据库越来越被排除在选型范围之外,这也为国产数据库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会。本文分析当前国产数据库发展情况以及当前军事系统对国产数据库软件的需求必要性,并通过讲述金仓数据库(KingbaseES)实际应用案例,阐述国产数据库在军事信息系统中应用的必然。
1 当前国产数据库发展状况与应用情况 近年来,由于数据库软件在数据处理的核心地位和在国家信息化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我国一直非常注重开发自主产权的数据库产品。在国家软件扶持政策、“核高基”重大专项以及政府采购等的支持下,国产数据库软件市场规模以20%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国产数据库软件在中国数据库软件市场中的份额占比逐年提高。2012年,国产数据库软件市场整体规模达3.4亿元,比2010年增长32%。国产数据库软件在中国数据库软件市场的占比约为8%,比2007年翻了一番。我国的数据库企业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数据库研究和开发实力,在技术上已经具有了较深的层次和广泛性,在产品开发上也积累了一定基础,并且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在某些行业应用方面甚至还有特别的优势,基本能够满足一般企业应用的实际需要。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人大金仓、达梦、神舟通用、南大通用等企业的国产数据库软件产品的功能和性能都有长足的进步,已经成功应用于政府、军工、电信、电力、金融、教育等行业,并在政府、电信、电力等局部领域击败国外竞争对手。在电子政务领域,由于信息安全保障、售后服务贴近用户,国产数据库软件逐渐替代Oracle、DB2、Sybase、SQL Server等国外数据库软件,加快了政府部分软硬件国产化进程。
国产数据库软件在越来越多的行业中得到了应用。在军工行业,神通数据库已成功应用与长征火箭、神舟飞船等型号设计。在电力行业,国家电网调度通信中心采用了达梦数据库作为基础平台。在电信行业,中国联通统一综合结算系统采用了神通海量数据管理整体解决方案。在金融行业,中国农业银行、民族证券采用人大金仓数据库。
2 国产数据库在军事信息系统中应用的必要性 国防军事信息系统由于安全保密性需求以及系统运行国产化平台的限制,国际主流数据库在军事信息系统中的应用份额越来越少,这为国产数据库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同时国产数据库作为信息系统发展的基础软件,国家也大力支持其发展,因此,国产数据库在军事信息系统中大规模应用将是必然的。
2.1 军事信息系统的信息存储访问安全性需求 当前发达国家的军事信息系统已经建设了多种安全防护手段,但是数据泄密和非法篡改时有发生,数据是搞技术信息化国防安全体系的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如何从技术层面有效监控和防止内部可能发生的数据访问控制,目前林林总总的军事信息系统安全防范手段,落实到根本上目标都是构筑数据安全。巩固和强化作为军事信息数据载体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安全,是保护军事信息系统最直接和最根本的方式,然而,国际主流的数据库严重存在着泄密信息的风险,因此,当前军事信息要求国产数据库能够提供更细粒度的权限划分和访问控制,同时需要降低数据库管理员超级权限所引发的数据泄密和任务破坏的风险;能够跟踪一切非法数据库操作和不轨企图,在必要时可以提供启动自毁数据功能,防止数据信息泄露,保证军用数据通讯、存储和备份的安全可信。
2.2 军事信息系统国产硬件、软件运行平台对信息存储的需求 随着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研制的国产计算机、网络交换机等硬件设备技术的发展,国产化硬件已逐步应用到军事信息系统中,伴随而来的国产操作系统也不断地发展起来,由于国外知名的数据库产品应用平台、系统资源等诸多条件的限制,很多产品不能应用到国产化平台上,这给国产数据库提供了良好的应用机会,同时,近几年国产数据库技术在电信、金融等民用系统中的应用发展,足以证明国产数据库可以很好的应用在军事信息系统中。
3 国产数据库KingbaseES在军事信息系统中应用案例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KinbaseES是北京人大金仓公司开发的国产数据库产品,通过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充分证明国产数据库完全可以应用大军事信息系统中,本文使用的是金仓KingbaseES(V7.1.2)数据库,系统涉及国产数据库应用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3.1 数据库存储访问安全控制及数据访问效率 KingbaseES提供了包括增强型身份鉴别、角色管理、自主访问控制、安全标记、强制访问控制、特权分立、安全审计、数据完整性、数据存储透明加密、数据传输加密等在内的主要安全功能和控制手段;可以从容应对复杂多样的安全数据服务场景,保障敏感数据的安全。同时KingbaseES数库库内部采用多版本并发控制与两阶段封锁相结合的控制方式实现多个用户的并发控制,大大提高食物的并发处理能力,其次采用多种数据缓存技术及提供执行计划缓存功能,大幅提升系统查询性能。在项目中应用KingbaseES(V7.1.2)和Oracle10i进行存储访问等性能对比,发现KingbaseES存储访问性能远远优于Oracle10i。
3.2 国产数据库为军用信息系统应用提供的开发环境支持 KingbaseES为军事系统系统应用提供开发环境支持,主要包括基础支持、标准符合性、应用开发支持、跨平台支持、网络协议支持、字符集支持、语言国际化支持、跨库查询、对主流数据库的兼容性支持。具体来说包括支持事务处理、支持各种数据类型、提供丰富内置函数、提供完整性约束、支持视图、支持存储过程和函数以及支持触发器;符合SQL92以及SQL2003标准,提供符合ODBC3.5标准的ODBC接口,符合JDBC3.0标准的JDBC接口,提供嵌入式SQL编程接口ESQL,提供OLEDB接口及提供兼容Oracle OCI的数据库访问接口DCI;支持Visual Studio.NET、Eclipse、Qt、JBuidler、C++Builder等主流集成开发环境;为使用者提供了良好的跨平台支持,如程序开发者可以在Windows系统上访问Linux系统上的KingbaseES服务器;支持IPV4 、IPV6、UnixDomain等多种网络协议;支持国际通用的UNICODE字符集,符合GBK、GB18030国家标准;支持更新视图,可以对视图总的数据作更新操作;支持对同构或异构数据库的跨库查询,可以完成本地数据库对外部数据库的访问;支持XML数据类型,遵循SQL/XML等标准;与国际主流数据库(Oracle、DB2、SQL Server、Sybase等)高度兼容,便于开发人员利用开发其他数据库应用程序积累的经验,提高系统的可移植性,降低开发和移植工作难度。
3.3 数据库厂商提供的数据库管理工具 KingbaseES提供了Web企业管理器、企业管理器、系统监控、查询分析器、控制管理器、物理备份恢复工具及逻辑备份还原工具等多种数据库管理工具,使得数据库管理员管理数据库更加便捷,多样化。
3.4 数据库厂商的售后服务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人大金仓公司为每个客户都提供了良好的售后服务功能,如金仓公司提供免费产品培训。通过电话和上门服务等方式与应用企业沟通,即时解决企业应用过程中的问题,对于重点难点采用专门的攻关小组,在尽短的时间内,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经过长期的合作,在企业中树立了良好的服务形象。
4 国产数据库在军事信息系统中应用问题 随着国产数据库不断得到应用,国产数据库也面临解决诸多应用过程中的问题,在军事信息系统中主要面临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其一:对于以往应用国外数据库产品的军事信息系统,国产数据库需提供便捷、快速数据迁移的工具或解决方案;
其二:由于军事系统越来越庞大,所有的核心数据几乎都存储在数据库系统中,若在军事系统运行过程中,数据库一旦发生宕机故障或应用停机,将会给我们安全带来极大隐患,经济上也会带来巨大的损失,目前,国产数据库刚刚进行大规模应用发展中,因此需要数据库厂商进一步提高数据库产品运行的稳定性、安全性和可靠性;
其三:在云计算席卷了整个IT产业之后,大数据的旋风又不期而遇。各类大数据处理解决方案也早早地成为各大IT巨头推出的大餐,如IBM、甲骨文、EMC、微软等,无不为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而摩拳擦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我们应该看到,用户对数据服务的需求将不局限于存储和管理,将更多偏向数据挖掘、分析和展现,充分挖掘数据价值,大数据这个新技术的发展趋势也是遵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对于数据库厂商来说,一定是先面对海量数据处理,最后来处理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大数据,这是数据库发展的方向。
5 总结与展望 随着国产化在国防军事信息系统中发展的步伐,国产操作系统也越来越得到了重视和发展,这给国产数据库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但是国产数据库在实际应用也存在也这样和那样的缺陷,这也制约和影响和军事信息话建设的步伐,为此,国产数据库厂商应在数据库软件产品上提高软件运行的稳定性、安全性,同时为适应我国特殊国情需要,可以定制特定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以更好的支撑军事信息系统的运行。
本文通过对当前国产数据库发展状况,军事信息系统对国产数据库的需求必要性及国产数据库在军事系统中的实际应用等方面的阐述,说明国产数据库在军事信息系统中应用是必然,同时指出国产数据库还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国产数据库厂商进一步完善自己产品的质量和服务,为我国军事信息系统的开发做一个良好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