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SNMP的中间网络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 格式:pdf
- 大小:147.16 KB
- 文档页数:3
SNMP功能详解一、什么是SNMP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用于网络管理的协议。
SNMP用于网络设备的管理。
SNMP的工作方式:管理员需要向设备获取数据,所以SNMP提供了“读”操作;管理员需要向设备执行设置操作,所以SNMP提供了“写”操作;设备需要在重要状况改变的时候,向管理员通报事件的发生,所以SNMP提供了“Trap”操作。
二、SNMP背景SNMP 的基本思想:为不同种类的设备、不同厂家生产的设备、不同型号的设备,定义为一个统一的接口和协议,使得管理员可以是使用统一的外观面对这些需要管理的网络设备进行管理。
通过网络,管理员可以管理位于不同物理空间的设备,从而大大提高网络管理的效率,简化网络管理员的工作。
三、SNMP结构概述SNMP 被设计为工作在TCP/IP协议族上。
SNMP基于TCP/IP协议工作,对网络中支持SNMP协议的设备进行管理。
所有支持SNMP协议的设备都提供SNMP 这个统一界面,使得管理员可以使用统一的操作进行管理,而不必理会设备是什么类型、是哪个厂家生产的。
如下图,四、SNMP支持的网管操作对于网络管理,我们面对的数据是设备的配置、参数、状态等信息,面对的操作是读取和设置;同时,因为网络设备众多,为了能及时得到设备的重要状态,还要求设备能主动地汇报重要状态,这就是报警功能。
如下图,•Get:读取网络设备的状态信息。
•Set:远程配置设备参数。
•Trap:管理站及时获取设备的重要信息。
五、SNMP的实现结构在具体实现上,SNMP为管理员提供了一个网管平台(NMS),又称为管理站,负责网管命令的发出、数据存储、及数据分析。
被监管的设备上运行一个SNMP 代理(Agent)),代理实现设备与管理站的SNMP通信。
如下图,管理站与代理端通过MIB进行接口统一,MIB定义了设备中的被管理对象。
管理站和代理都实现了相应的MIB对象,使得双方可以识别对方的数据,实现通信。
管理站向代理申请MIB中定义的数据,代理识别后,将管理设备提供的相关状态或参数等数据转换为MIB定义的格式,应答给管理站,完成一次管理操作。
常用SNMP走查系统运行情况方法SNMP(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是一种用于监测和管理网络设备的协议。
它允许系统管理员通过查询网络设备和收集相关信息来了解和解决问题。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一些常用的SNMP走查系统运行情况的方法。
1.监测设备状态:使用SNMP可以监测设备的状态,包括设备的连接状态、CPU使用率、内存使用情况等。
可以通过查询设备的OID(对象标识符)获取这些信息。
例如,对于CPU使用率,可以查询OID1.3.6.1.4.1.2024.11.52.0来获取设备的CPU使用率。
2.监测网络流量:使用SNMP可以监测设备的网络流量,包括接收和发送的字节数、数据包的数量等。
可以通过查询设备的OID来获取这些信息。
例如,对于接收的字节数,可以查询OID1.3.6.1.2.1.2.2.1.10来获取设备接收的字节数。
3.监测设备连接数:使用SNMP可以监测设备的连接数,包括TCP连接数、UDP连接数等。
可以通过查询设备的OID来获取这些信息。
例如,对于TCP连接数,可以查询OID1.3.6.1.4.1.2024.10.1.3.2来获取设备的TCP连接数。
4.监测设备的存储状况:使用SNMP可以监测设备的存储状况,包括硬盘的使用情况、文件系统的使用情况等。
可以通过查询设备的OID来获取这些信息。
例如,对于硬盘的使用情况,可以查询OID1.3.6.1.2.1.25.2.3.1.6来获取设备硬盘的使用情况。
5.监测设备的日志信息:使用SNMP可以监测设备的日志信息,包括设备的错误日志、警告日志等。
可以通过查询设备的OID来获取这些信息。
例如,对于错误日志,可以查询OID1.3.6.1.4.1.9.9.91.2.1.1.6来获取设备的错误日志。
6.监测设备的性能指标:使用SNMP可以监测设备的性能指标,包括设备的响应时间、吞吐量等。
可以通过查询设备的OID来获取这些信息。
SNMPTrap协议详解网络设备事件通知的通信协议SNMPTrap协议是一种用于网络设备事件通知的通信协议。
它基于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简称SNMP)的附加功能,用于实时监控和管理网络设备的运行状态。
本文将详细介绍SNMPTrap协议的原理、使用场景和通信过程。
一、SNMPTrap协议简介SNMPTrap协议是SNMP的扩展,旨在通过实时通知管理员或管理系统相关事件的发生。
无论是网络设备的异常情况还是重要事件,SNMPTrap协议都可以及时将相关信息发送给指定的管理主机。
这种及时的事件通知可以帮助管理员快速响应和解决问题。
二、SNMPTrap协议的使用场景SNMPTrap协议广泛应用于网络设备的监控和管理系统。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使用场景:1.故障监控:网络设备在出现故障或异常情况时,可以通过SNMPTrap协议将相关信息发送给管理主机,管理员可以及时采取措施,避免故障的进一步扩大。
2.安全警报:当网络设备发现网络攻击或异动时,可以通过SNMPTrap协议向管理员发送警报信息,管理员可以及时做出反应,加强网络的安全防护。
3.性能监控:SNMPTrap协议可以实时通知管理员有关网络设备性能的信息,包括CPU利用率、内存使用情况等,管理员可以根据这些信息及时调整网络资源,提高网络性能。
三、SNMPTrap协议的通信过程1.配置管理主机:首先需要在网络设备上配置管理主机的IP地址和SNMPTrap配置信息。
这样设备在有事件发生时才知道将信息发送给哪个主机。
2.触发事件:当网络设备出现需要通知的事件时,如故障、警报或性能超过阈值,SNMPTrap会生成相应的消息,并将其封装成SNMPTrap协议的格式。
3.事件通知:SNMPTrap协议使用用户数据报协议(User Datagram Protocol,简称UDP)将封装好的消息发送给先前配置的管理主机。
SNMP的功能及使用
SNMP的全称是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简单网络管
理协议。
是利用TCP/IP协议簇实现的网络管理协议,是Internet开放系
统互联网(OSI)结构的一部分,被认为是网络管理的标准协议。
SNMP以
应用软件的形式在网络的用户和网络管理员之间提供管理信息交流的服务。
目前,SNMP协议一般与网络管理系统结合使用,以实现网络管理系统的
集中管理。
SNMP有三个版本,SNMPv1(1993),SNMPv2(1996)和SNMPv3(2002)。
SNMPv3是最新的版本,其主要内容包括:安全性改进、错误
管理功能增强、性能优化等。
SNMPv3提供了用户认证、加密、安全模型
三大功能。
SNMP服务主要由三个组件实现:网络管理应用程序软件(NMS)、网
络设备(Agent)和管理模型(MIB)。
1、NMS:网络管理应用程序软件是SNMP管理的核心部件,它的主要
功能是:监控和维护网络上的服务;收集、存储、分析数据;配置和管理
网络设备;报告和处理网络中出现的故障等。
2、Agent:网络管理Agent是SNMP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个
软件模块,存放在网络设备里,主要用来监控网络的运行状况,向NMS汇
报网络的状况,并接受NMS的指令,来配置或管理网络设备,同时可以完
成一些特定的网络操作。
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报文格式详解理论SNMP(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简单网络管理协议)是一种用于管理和监控网络设备的协议。
它定义了一套规范,允许网络管理系统(NMS)通过发送和接收报文来获取设备的状态信息和执行管理操作。
了解SNMP协议的报文格式对于理解和使用SNMP非常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SNMP报文格式的理论知识。
1. SNMP协议概述SNMP是一种应用层协议,被设计用于简化网络设备的管理和监控任务。
它由三个主要组件组成:网络管理系统(NMS)、管理代理(Agent)和被管理设备。
NMS是一个集中式的管理系统,通过SNMP 协议来收集和显示设备状态信息。
管理代理是安装在被管理设备上的一种软件,负责与NMS进行通信并提供设备的管理功能。
被管理设备包括路由器、交换机、服务器等网络设备。
2. SNMP报文结构SNMP使用一种基于ASN.1(Abstract Syntax Notation One,抽象语法标记一)的报文编码格式,用于在网络管理系统和管理代理之间进行交换。
SNMP报文由两个部分组成:头部和数据部分。
2.1 头部(Header)SNMP报文的头部包含了各种元信息,用于标识报文的类型和版本信息。
它包括以下字段:- 版本(Version):指定了SNMP协议的版本号,常用的版本有SNMPv1、SNMPv2c和SNMPv3。
- 社区名(Community):用于授权和身份验证的字符串,用于标识发送方的权限。
- 数据类型(PDU Type):指定了SNMP报文的类型,如Get、GetNext、Set等。
- 请求标识(Request ID):每个SNMP报文都有一个唯一的标识符,用于跟踪该请求。
- 错误状态(Error Status):用于指示SNMP报文的处理状态,成功为0,失败为非零值。
- 错误索引(Error Index):当SNMP报文处理失败时,指示出错对象的索引。
SNMP功能详解一、什么是SNMP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用于网络管理的协议。
SNMP用于网络设备的管理。
SNMP的工作方式:管理员需要向设备获取数据,所以SNMP提供了“读”操作;管理员需要向设备执行设置操作,所以SNMP提供了“写”操作;设备需要在重要状况改变的时候,向管理员通报事件的发生,所以SNMP提供了“Trap”操作。
二、SNMP背景SNMP 的基本思想:为不同种类的设备、不同厂家生产的设备、不同型号的设备,定义为一个统一的接口和协议,使得管理员可以是使用统一的外观面对这些需要管理的网络设备进行管理。
通过网络,管理员可以管理位于不同物理空间的设备,从而大大提高网络管理的效率,简化网络管理员的工作。
三、SNMP结构概述SNMP 被设计为工作在TCP/IP协议族上。
SNMP基于TCP/IP协议工作,对网络中支持SNMP协议的设备进行管理。
所有支持SNMP协议的设备都提供SNMP 这个统一界面,使得管理员可以使用统一的操作进行管理,而不必理会设备是什么类型、是哪个厂家生产的。
如下图,四、SNMP支持的网管操作对于网络管理,我们面对的数据是设备的配置、参数、状态等信息,面对的操作是读取和设置;同时,因为网络设备众多,为了能及时得到设备的重要状态,还要求设备能主动地汇报重要状态,这就是报警功能。
如下图,•Get:读取网络设备的状态信息。
•Set:远程配置设备参数。
•Trap:管理站及时获取设备的重要信息。
五、SNMP的实现结构在具体实现上,SNMP为管理员提供了一个网管平台(NMS),又称为管理站,负责网管命令的发出、数据存储、及数据分析。
被监管的设备上运行一个SNMP 代理(Agent)),代理实现设备与管理站的SNMP通信。
如下图,管理站与代理端通过MIB进行接口统一,MIB定义了设备中的被管理对象。
管理站和代理都实现了相应的MIB对象,使得双方可以识别对方的数据,实现通信。
管理站向代理申请MIB中定义的数据,代理识别后,将管理设备提供的相关状态或参数等数据转换为MIB定义的格式,应答给管理站,完成一次管理操作。
SNMP(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是一种用于网络管理和监控的协议,它被广泛应用在IT系统中。
SNMP通过管理信息的采集和通信来实现对网络设备、服务器和应用程序的远程监控和管理。
在Java开发中,也存在很多开源的SNMP实现库,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SNMP Java开源实现案例。
一、SNMP Java开源实现介绍1.1 SNMP4JSNMP4J是一个开源的、纯Java语言编写的SNMP库,用于实现SNMP的网络管理功能。
它提供了完整的SNMP协议支持,包括SNMPv1、SNMPv2c和SNMPv3,能够灵活处理SNMP消息的编码和解码。
SNMP4J还提供了丰富的API,可以方便地进行SNMP管理信息的读取、设置和通知等操作。
它是一个非常成熟且稳定的开源SNMP实现库。
1.2 OpenNMSOpenNMS是一个基于SNMP的网络管理系统,它采用Java语言开发,并且提供了开源的SNMP实现功能。
OpenNMS不仅支持SNMP协议,还兼容其他网络管理协议,可以实现对多种网络设备和应用程序的监控和管理。
它具有丰富的网络管理功能,可以用于构建大型的企业级网络管理系统。
1.3 Apache Commons NetApache Commons Net是Apache软件基金会的一个开源项目,提供了一系列用于网络编程的工具和组件。
其中,它也包含了对SNMP协议的支持,可以用于Java程序对SNMP设备进行管理和监控。
Apache Commons Net具有良好的跨评台性和稳定性,适合于构建跨评台的SNMP管理软件。
二、SNMP Java开源实现的应用场景2.1 网络设备监控SNMP协议最常见的应用场景之一是对网络设备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
使用SNMP Java开源实现库,可以轻松地编写程序,实现对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和其他网络设备的监控,包括设备的性能指标、状态信息和配置信息的读取与设置。
记录一一、SNMP基本理论:1.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是一种网络管理手段,是最流行的标准管理框架,是应用层上的协议,主要通过一组Internet协议及其所依附资源提供网络管理服务(主要用UDP/IP实现Internet上通信)。
他提供了一个基本框架用来实现对鉴别、授权、访问控制,以及网络管理政策实施等的高层管理。
分层协议应用层 Snmp, telnet, ftp传输层 Udp, tcp网络层 ip接入层 Lan ,wan ,man2.SNMP采用“管理进程-代理进程”模型来监视和控制Internet上各种可管理网络设备。
采用提取-存储范例来实现管理进程和代理进程间的网络管理。
3.SNMP是一种已实现的标准网络管理框架。
SNMP参考模型说明了SNMP网络管理框架的一般化总体结构,包括系统中各个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
SNMP参考模型有四个主要部件构成:互联网络、网络协议、网络管理进程、被管网络实体。
其中:互联网络是采用相同协议、通过网关相连的一个或多个网络的集合。
网络协议是使互连网络能够实现通信的规则。
管理进程和代理进程是进行通信的网络设备。
4.SNMP的局限性1)功能比CMIS/CMIP少 2)有限安全性 3)无管理进程间通信机制 4)缺乏对非INTERNET协议的支持 5)成块数据传输功能弱 6)规模受限5.SNMP的关键特性(优点)1)简单性 2)可扩展性二、SNMP三个主要组成部分:(SMI, SNMP, MIB)SMI: 定义管理对象及管理信息SNMP:信息交换规则MIB:管理对象的集合1.管理信息结构(SMI):为三要素之首,定义了SNMP框架所用信息的组织、组成和标识,也为描述MIB对象和描述协议怎样交换信息奠定了基础。
SMI有两个版本:SMIv1和SMIv2。
SMI的一个基本用途是定义SNMP使用的管理对象,按照SMI定义的SNMP管理对象具有三个属性:名字、语法和编码。
名字(对象标识符):是用点分十进制整数字符串表示,采用层次化模型-全局树表示。
SNMP的工作原理SNMP(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是一种用于网络管理的协议,它允许网络管理员监控和管理网络中的设备和系统。
SNMP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网络管理系统(NMS)和被管理设备之间的交互来实现的。
SNMP的工作原理主要涉及三个关键组件:管理站点(Management Station)、被管理设备(Managed Devices)和网络管理协议(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
1. 管理站点(Management Station):管理站点是网络管理员使用的工具,用于监控和管理网络中的设备和系统。
它通常是一台运行网络管理软件的计算机或者服务器。
管理站点负责发送请求给被管理设备,并接收和处理来自被管理设备的响应和通知。
2. 被管理设备(Managed Devices):被管理设备是指需要被监控和管理的网络设备,例如路由器、交换机、服务器等。
这些设备通常内置了SNMP代理(SNMP Agent),它负责采集和存储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性能数据,并将这些数据提供给管理站点。
3. 网络管理协议(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网络管理协议定义了管理站点和被管理设备之间的通信规则和数据格式。
SNMP是最常用的网络管理协议之一,它使用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作为传输层协议,通过使用SNMP消息来进行管理站点和被管理设备之间的通信。
SNMP的工作过程如下:1. 管理站点向被管理设备发送请求:管理站点通过SNMP消息向被管理设备发送请求,请求的内容可以是获取设备的某个参数值、修改设备的配置或者执行某个操作等。
请求消息包括了管理站点的身份信息、请求类型、请求的OID(Object Identifier)和其他必要的参数。
2. 被管理设备接收并处理请求:被管理设备的SNMP代理接收到管理站点发送的请求消息后,会根据请求的类型和OID来执行相应的操作。
路由器的SNMP配置指南SNMP(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是一种TCP/IP协议,它允许网络管理系统与连接在网络上的设备之间通信。
SNMP可以用于路由器的远程管理和监控。
本文将介绍如何配置SNMP,以及如何使用SNMP进行路由器的监控和管理。
一、SNMP基本概念SNMP是一种网络管理协议,用于监测网络设备的状态和性能。
SNMP包括三个组件:管理器、代理和MIB。
- 管理器:监测网络中的设备,并从这些设备中收集信息。
管理器可以通过SNMP查询设备的状态、配置和性能等信息。
- 代理:响应管理器的请求,并提供管理器所需要的数据。
代理还可以将设备的状态和性能信息报告给管理器。
- MIB(管理信息库):包含了所有可以被SNMP管理器访问的对象的信息。
每个对象都由一个唯一的标识符来识别。
二、配置SNMPSNMP可以通过路由器的命令行界面(CLI)或者路由器的Web界面来配置。
CLI是更常用的一种方法,因为它更加灵活和强大。
以下是一些基本的SNMP配置:1. 开启SNMP服务首先,需要在路由器上开启SNMP服务。
使用下面的命令来开启SNMP服务:Router(config)#snmp-server engineID remote 1.3.6.1.4.1.8072.99992. 配置团体名团体名是SNMP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用于标识允许访问SNMP的设备。
使用下面的命令来配置团体名:Router(config)#snmp-server community public RO在上面的命令中,public是团体名,RO表示只读权限。
如果需要设置读写权限,则使用如下命令:Router(config)#snmp-server community private RW在上面的命令中,private是团体名,RW表示读写权限。
3. 配置SNMP目标SNMP目标是SNMP代理,它用于接收SNMP请求并返回SNMP 响应。
实验十二 SNMP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一 实验目的1、 理解理解理解 SNMP SNMP SNMP 协议的工作原理;协议的工作原理;协议的工作原理;2、 理解理解理解 SNMP SNMP SNMP 协议的作用。
协议的作用。
协议的作用。
二 实验内容1、 通过仿真通过仿真通过仿真 SNMP SNMP SNMP 数据包,学习数据包,学习数据包,学习 SNMP SNMP SNMP 协议的格式;协议的格式;协议的格式;2、 学习使用学习使用学习使用 SNMP SNMP SNMP 工具,了解工具,了解工具,了解 MIB MIB MIB 以及基本的以及基本的以及基本的 MIB MIB MIB 变量;变量;变量;3、 学习学习学习 SNMP SNMP SNMP 协议的作用;协议的作用;协议的作用;4、 了解了解了解 SNMP SNMP SNMP 与与 UDP UDP 的关系。
的关系。
的关系。
三 实验环境四 实验流程五 实验原理简单网络管理协议简单网络管理协议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SNMP)(SNMP)首先是由首先是由首先是由 Internet Internet Internet 工程任务组织工程任务组织工程任务组织 (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IETF)(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IETF)的研究小组为了解决的研究小组为了解决的研究小组为了解决 Internet Internet 上的路由器管理问题而提出的。
它可以在上的路由器管理问题而提出的。
它可以在上的路由器管理问题而提出的。
它可以在 IP IP IP,,IPX IPX,, AppleTalk AppleTalk,,OSI OSI 以及其他用到的传输协议上被使用。
以及其他用到的传输协议上被使用。
以及其他用到的传输协议上被使用。
SNMP SNMP 事实上指一系列网络管理规范的集合事实上指一系列网络管理规范的集合事实上指一系列网络管理规范的集合,,包括协议本身包括协议本身,,数据数据 结构的定义和一些相关概念。
SNMP概述1.网络管理基础网络管理是指对网络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和控制,使其能够有效、可靠、安全、经济地提供服务。
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网络管理包含两个任务:一是对网络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二是对网络的运行状态进行控制。
通过监测了解当前状态是否正常,是否存在瓶颈问题和潜在的危机,通过控制对网络状态进行合理调节,提高性能,保证服务。
监测是控制的前提,控制是监测的结果。
传统的网络管理系统是对应具体业务和设备的,不同的业务、不同厂商的设备需要不同的网络管理系统,各种网络管理系统之间没有统一的操作平台,相互之间也不能互通,许多管理操作是现场的物理操作。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国际标准化组织提出了基于远程监控的管理框架,其目标是打破不同业务和不同厂商设备之间的界限,建立统一的综合网络管理体系,变现场物理操作为远程逻辑操作。
基于此框架,OSI开发了远程监控模型:系统管理模型,它的核心是一对相互通信的系统管理实体(进程)。
管理进程与一个远程系统相互作用,去实现对远程资源的控制。
在这种体系结构中,一个系统中的管理实体担当管理者(Manager)角色,而另一个系统的对等实体担当代理者(Agent)角色,Agent负责访问被管理资源的数据(被管对象)。
Manager 和Agent角色不是固定的,担当Manager角色的进程向担当Agent角色的进程发出操作请求,担当Agent角色的进程对被管对象进行操作并将被管对象发出的通报传向Manager。
这些建议已被普遍接受,并形成了两种主要的网络管理体系结构,即基于OSI模型的公共管理信息协议(CMIP)和基于TCP/IP 模型的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体系结构。
OSI将网络管理功能划分为配置管理、性能管理、故障管理、安全管理和计费管理5个领域。
1.1.OSI系统管理模型OSI系统管理模型是基于远程监控的管理框架开发的,并对系统管理的组织模型(体系结构)、通信模型和管理信息模型进行了规范和定义。
华为防火墙snmp配置
华为防火墙snmp配置
SNMP概念
SNMP,即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简单网络管理协议),事实上指一系列网络管理规范的集合,包括协议本身,数据结构的定义和一些相关概念。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是TCP/IP协议集中的一部分,用以监视和检修网络运行情况,是最早提出的网络管理协议之一。
SNMP背景
SNMP一推出就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支持,特别是很快得到了数百家厂商的支持,其中包括IBM,HP,SUN等大公司和厂商。
目前SNMP已成为网络管理领域中事实上的工业标准,并被广泛支持和应用,大多数网络管理系统和平台都是基于SNMP的。
配置目标
网智IT运维系统对防火墙监测通过采用SNMP方式,SNMP监测方式是通过SNMP 团体名,所以需要进行SNMP服务配置。
通过配置华为防火墙snmp协议共同体名称(community string),可以实现对防火墙cpu、内存、接口等主要指标的监测。
配置方法
不同厂商品牌防火墙snmp协议配置方法不同,华为防火墙SNMP协议配置方法如下开启设备的snmp功能
[Quidway]snmp-agent
配置SNMP团体名为PUBLIC,且是只读权限(注:区分大小写,ro表示只读,rw表示可写)
[Quidway]snmp-agent commuity read PUBLIC
开启设备的SNMP信息版本(all表示支持所有版本,版本有:v1、v2c、v3)[Quidway]snmp-agent sys-info version all。
在工业网络中,可以采用下列几种方式进行网络配置和管理:命令行配置CLI、TELNET、Web以及Mexon NetView等专门的网络管理软件等的配置和管理功能。
可将整个网络的重要信息统一集成到整个系统的监控和管理软件中。
下面主要介绍系统采用的WEB、Mexon NetView等几种方式的进行整个网络的管理。
WEB方式配置和管理WEB配置管理方式和专用网络管理软件配置管理方式为全图形化的管理模式,能够直观地反映交换机设备以及整个网络的运行情况,是最常用的网络管理方式。
采用WEB管理方式,只需在WEB浏览器下输入交换机的IP地址,通过登录界面登录到交换机后,即可对交换机进行全面的管理,登录后画面如下:在上图的画面中可直观地观察到此交换机的端口连接状态、交换机名称、CPU使用率、内存占用率等信息。
在画面左侧数型菜单中提供了对交换机进行配置的功能,可进行各种配置操作,如:VLAN划分、端口聚合、环网冗余配置等SNMP配置和管理网管软件Mexon NetView网络管理软件是由我们自主设计和研发的一款智能化网管软件。
专注于局域网、广域网网络环境中的网络设备、主机/服务器、数据库、中间件、Web服务的实时监控。
采用高度弹性的架构设计,支持SNMP、WMI、Telnet/ SSH、JDBC/ODBC、JMX、TCP/IP等多种管理协议,同时支持上千台设备的集中化管理是智能化的网管软件,包含网络拓扑管理、网络设备管理、设备配置管理、故障和工作状态管理、性能管理、报表统计、多用户安全管理等功能。
交换机可利用Mexon NetView图形化网络管理软件对整个网络和连接在网络的设备进行诊断、设置和管理,在诊断方面支持,拓扑结构自动发现,IEEE802.1AB(LLDP)拓扑管理,拓扑布局调整,手动建立连接,设备管理,链路管理,监控管理等功能,实现和完成整个网络的诊断功能。
工业以太网产品的网络管理解决方案,基于SNMP协议对网络进行监视和控制。
SNMP协议详解SNMP(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简单网络管理协议)是一种用于网络管理的标准协议。
它提供了一种在网络中管理和监控设备的方法,使网络管理员能够有效地管理和监控网络设备的状态和性能。
一、协议概述SNMP是一种基于客户端/服务器模型的协议,它允许网络管理系统(NMS)通过发送请求和接收响应的方式与网络设备进行通信。
SNMP协议由三个主要组件组成:管理站点(Manager)、代理(Agent)和MIB(Management Information Base,管理信息库)。
1. 管理站点(Manager):管理站点是指网络管理员使用的工具,它可以发送请求到代理,并接收代理返回的响应。
管理站点通常是一个网络管理系统(NMS)或网络管理软件。
2. 代理(Agent):代理是指运行在网络设备上的软件或硬件模块,它负责收集和存储设备的管理信息,并根据管理站点的请求提供相应的响应。
代理还可以通过发送陷阱(Trap)通知管理站点有关设备状态的变化。
3. MIB(Management Information Base):MIB是一种层次结构的数据库,用于存储设备的管理信息。
MIB定义了一组对象(Object),每个对象都有一个唯一的标识符(OID)和一个值。
管理站点可以通过OID来访问和管理设备的管理信息。
二、协议功能SNMP协议具有以下功能:1. 设备发现和识别:SNMP协议可以帮助管理站点发现网络中的设备,并识别设备的类型和配置信息。
2. 状态监控和告警:SNMP协议可以监控设备的状态和性能指标,并在设备发生故障或达到预设阈值时发送告警通知。
3. 配置管理:SNMP协议可以通过发送配置请求来修改设备的配置信息,例如修改设备的IP地址、端口配置等。
4. 性能统计和分析:SNMP协议可以收集设备的性能数据,并提供性能统计和分析功能,帮助管理员了解设备的运行状况和性能瓶颈。
基于SNMP协议的网络流量监测系统研究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通信技术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但网络的应用形式与流量监测还比较复杂,需要网络管理人员对网络进行流量监测,并据此做好网络管理维护工作。
本文将从SNMP的概念出发,分析其系统功能,进而对其网络流量监测的设计与实现进行探讨。
关键词:SNMP协议;网络流量监测;BNMP模型1、SNMP网络管理协议简述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是根据互联网传输控制协议(TCP)与互联网IP地址对互联网进行管理的协议。
1988年以来,SNMP自出现以后就受到社会上广大群众的接受与专业人士的认可。
它主要是通过对互联网流量进行监测,可以发现不同设备在互联网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实现对不同设备的网络监测与管理。
SNMP的模型主要参考了工业标准的模型,下面笔者讲详细的说明SNMP模型的组成结构。
SNMP使用的是网络管理站与被管理网络实体的模式,被管理网络实体通常也称为代理。
因此一个完整的SNMP模型需要由管理站(NMS)、代理(被管理网络实体)、管理信息库(MIB)以及网管协议(SNMP)四个部分组成。
代理就是被管理的网络实体,主要是一些网络的连接设备以及配套的软件,例如服务器、路由器等。
通过被管理网络实体来接收管理站的命令,并发出相应的信息作为回应,通过MIB来实施对不同类型的互联网设备的监测与管理。
而SNMP网管协议主要是管理站与被管理实体直接的联系桥梁,通过其进行通信,同时网管站也能单向接收代理发送的消息,及时监测到互联网中的异常,发现可能存在的网络问题。
MIB是SNMP中的管理信息库,也是信息管理的基本单元。
MIB是实行互联网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代理中的信息被共同收集到管理信息库中,通过MIB让管理站与代理的网管协议分离,实现在用户增加的同时并不影响双方的网管协议。
在BNMP模型中,与MIB关联最大的是SMI(管理信息结构),它决定了MIB的变量,MIB也是通过SMI建立起网络管理信息库。
了解SNMP管理框架SNMP (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简单网络管理协议)是一个应用层协议,提供了SNMP管理者和SNMP代理间报文格式的消息通信。
它规定了在网络环境中对设备进行监视和管理的标准化管理框架,通信的公共语言和相对应的安全控制机制。
SNMP管理框架包含有四个组成部分:* SNMP管理者* SNMP代理* 一个用于在SNMP实体间传输管理信息的管理协议* MIB库(Management Information Base,管理信息库)SNMP 管理者是一个利用SNMP协议对网络节点进行控制和监视的系统。
其中网络环境中最常见的SNMP管理者被称为网络管理系统(NMS,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
网络管理系统既可以指一台专门用来进行网络管理的服务器,也可以指某个网络设备中执行管理功能的一个应用程序。
现在市场上有众多软硬件厂商提供有支持SNMP协议的网络管理系统,如Cisco公司的CiscoWorks系列网络管理软件产品。
SNMP代理是被管理设备中的一个软件模块,用来维护被管理设备的管理信息数据并可在需要时把管理数据汇报给一个SNMP管理系统。
SNMP代理和相关的MIB库存在于网络设备中(如Cisco路由器,交换机,接入服务器等等)。
MIB 库是一个保存网络管理信息的虚拟数据存储空间,由多组被管理对象组成。
在设备MIB库中有由多个MIB模块定义的多组各自相关联的对象。
每个MIB模块都是利用标准的SNMP MIB模块语言撰写的,具体遵循的标准定义在IETF(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一个国际标准化组织)STD58,RFC2579和RFC2580文档中(请参见本文“MIB和RFC”一节了解STD文档和RFC文档的解释)。
需要注意的是,每一个单独的MIB模块有时也会被称为一个MIB,如设备接口组MIB(IF-MIB)就是设备MIB库中的一个MIB模块。
2252007年第11期,第40卷 通 信 技 术 Vol.40,No.11,2007总第191期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No.191,Totally一种基于SNMP 的中间网络管理系统解决方案毛期俭, 陈恒志, 肖寒春(重庆邮电大学,重庆 400065)【摘 要】文中针对现有光收发设备管理系统的现状和测控技术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多台设备数据集中打包、代理软件化的基于SNMP 的中间网络管理解决思路。
同时详细地规划了网络管理层次架构,给出了硬件组成结构设计和软件系统的整体架构。
经过测试,该系统解决方案完全满足设计需求。
【关键词】简单网络管理协议;光传输设备网络管理系统;管理信息库【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0802(2007)11-0225-02A Solution of Mid-layer 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SNMPMAO Qi-jian, CHEN Heng-zhi, XIAO Han-chun(Chongqing University of Posts & Telecommunications, Chongqing 400065, China)【Abstract】Considering the trends of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Technology and the status of management system for optical transmission equipments, a solution of Mid-layer 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SNMP, with data together-packed and softwarized agent, is suggested in this paper. The network topology connection is d planned indetail,and the structures of the hardware and the software system are given. The result of the test proves that the solution exactly satisfies requirements of the design.【Key words 】SNMP;network management of the optical transmission equipment;MIB0 引言网络技术的发展,引发了测控领域的深刻技术变革;测控系统沿着网络化方向与可开发性方向的发展是目前控制技术发展的主流。
鉴于目前国内光收发器的网管现状以及网络集中管理的理念,引入新的符合监控领域的发展主流的新光收发机的监控方式便成为当务之急。
文中提出了一种管理代理端(SNMP Agent)外置化集中化采用了多台设备数据集中打包(IP 包)、代理软件化解决思路的网络管理方案。
首先给出了整个管理体系的网络架构,然后分析了硬件组成结构设计和软件系统的整体架构;随后着重研究了软件系统中的信息管理层次、双地址定位机制和系统与设备间通信的要点。
最后,对管理系统分别进行了功能性测试和压力测试,并根据测试的结果对系统做出了优化改进。
1 网络管理层次架构为了达到工程管理网络的规模,每个代理中心设计网元管理容量可达500台。
每个代理与其所管理的设备同处于一个子网内(局域网),在该局域网内不限制网段与IP。
各代理端平等地连接于公网上,在公网上以SNMP 协议的方式与中心网管进行双向管理通信。
网络管理拓扑图如图1所示。
在图1中没有标出串口转换设备,从公网向下,各代理端下连接的网元设备均视为并联;但在实际中,这些设备是分组连接在不同的串口转换设 收稿日期:2007-06-12。
基金项目:重庆市科委科技攻关项目(编号:CSTC,2005AC2089)。
作者简介:毛期俭(1946-),男,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多媒体通信;陈恒志(1983-),男,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光通信技术;肖寒春(1973-)男,高工,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下一代网络技术。
226 2 硬件组成结构设计整个网管系统的硬件由若干个本地代理中心、串口转换设备、串口集线器和光端机设备构成,一个代理中心所管理图2 硬件组成结构本地代理中心与转换设备之间以UDP 协议格式通讯;由于转换器与诸多串口设备之间以串口相连接,转换器的接口数又受到机器本身的大小限制,故转换器本身不可能与足够多的光端机连接,在转换器与串口设备之间加上若干个串口集线器将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光端机都是成对出现的,每一对之间用光纤连接,这样转换器所连接的终端串口设备就会成倍增加,也就意味着每个代理中心下设的网元数量也会成倍增加[1]。
各种光端机设备通过串口转换设备将数据信息以UDP/IP 协议格式接入到以太网(局域网)中。
设备告警数据主动上报,代理中心通过界面以各种方式显示出这些数据并存储为相应的历史记录,同时能通过SNMP 协议向上一级监控中心(运营商管理端)开放数据;代理中心不但支持本地PC 对各串口设备的功能配置,还支持由上级网管中心以SNMP 协议命令形式通过代理中心对各串口设备进行功能配置。
3 Agent 软件架构基于以上硬件解决思路,该系统的软件部分主要包括两部分:运行在转换器上的协议及数据转换软件与运行在代理PC 上的代理软件接口。
其中前一部分主要由设备厂家设计,并提供相应的UDP 通信数据接口。
而后一部分就是集SNMP Agent 模块、数据管理模块、人机交互模块、综合数据库模块、MIB 库模块、数据解析与通信模块于一体的综合管理接口系统。
各模块之间的组成结构和相互关系如图3所示。
图3 软件系统组成结构3.1 SNMP 协议解析模块SNMP 协议解析模块的设计模块结构图如图4。
图 4 SNMP 协议解析模块结构从图4中可以看出,SNMP 报文处理子模块是最核心的子模块,它从传输协议接口得到 SNMP 请求报文,然后利用编码解析和构造子模块进行 SNMP 报文的数据编码格式BER 的解析和构造,从 MIB 接口中获得要请求的变量值或者通过它对变量进行操作;最后构造应答报文,再通过传输协议接口进行发送。
TRAP 报文生成子模块通过SNMP 报文处理模块获得要携带的变量值,然后通过传输协议接口进行发送[2]。
3.2 数据管理模块数据管理模块肩负本地管理员命令处理、数据库管理、数据(UDP 和SNMP)处理、向下发布设置命令和指令SNMP 协议解析模块向上级发报等诸多任务,会根据由转换器上传的UDP 包中的设备数据信息不断更新综合数据库中的设备状态并存档,根据综合数据库中的数据记录满足SNMP Agent 的查询和上报服务要求。
为了配合网络管理拓扑图设计和适应代理端下所管理的IP 地址、串口转换设备和网元数量较多的特征,系统的管理层次被设计为段、组跟网元三个层次:本代理暂时下设若干个段,每个段下设若干个组,每个组包含若干个网元。
其中段为虚拟的概念,为了管理方便和配合地理区域命名方便。
组与串口转换器为一一对应的概念,每个组在整个网络中对应于唯一的IP 地址。
最后网元对应于光端机。
设备定位采取了双地址定位机制。
设备所连接的串口转换器的IP 与该转换器分配给设备的唯一物理地址的交叉定位。
3.3 其他模块之间相互通信机制数据解析和通信模块分为UDP 通信和数据解析翻译两部分,二者之间的关系相当紧密,不论上行或是下行的UDP 数据都将通过数据解析翻译过程处理。
UDP 通信的下行发包工作直接由数据管理模块来控制,上行接收从转换器传过来的UDP 包则是被动的且始终处于监听状态。
根据本地管理员操作人机交互界面会将由数据管理模块输出的各种数据以一定的统计学方式和相当直观的方式显示给用户;同时也会将用户的操作命令传递给数据管理模块。
在软件系统组成结构框架图中,值得注意的是数据管理(下转第229页)感器网络应用的严重问题。
既要在网络工作过程中节省能源,又要最大化网络的生命周期,这对电源的使用和容量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
(3)计算能力有限。
传感器网络中的传感器都具有嵌入式处理器和存储器。
这些传感器都具有计算能力,但是,由于嵌入式处理器和存储器的能力和容量有限,传感器的计算能力也十分有限。
随着海量存储器技术的发展和算法优化,这一问题可以得到较好的解决。
(4)传感器网络中传感器节点密集,数量巨大,可能达到成百上千个,甚至更多。
此外,传感器网络可以分布在很广泛的地理区域,传感器的数量与用户数量也非常大。
这使得网络的维护十分困难甚至不可维护,传感器网络的软、硬件必须具有很高的环境适应性、容错性和自毁性。
(5)传感器网络具有很强的动态性。
网络中的传感器、感知对象和观察者这三要素都可能具有移动性。
并且经常有新节点加入或已有节点失效。
因此,网络的拓扑结构动态变化,传感器、感知对象和观察者三者之间的路径也随之变化。
传感器网络必须具有可重构和自调整性。
(6)传感器网络中的每个传感器通常都产生较大的流式数据,并具有实时性。
每个传感器仅仅具有有限的计算资源,难以处理巨大的实时数据流。
人们需要研究强有力的分布式数据流管理、查询、分析和挖掘方法。
[3](7)传感器应该具有很好的经济性。
4 关键技术中国的传感技术优势有:①已经形成了研究、生产和应用体系,人材队伍和部分传感技术的优势,是进一步发展的基础;②有一批先进的成果;③有一个量大面广的军用和民用市场。
不足之处有:①研究开发战略在系统性上的不足,如:传感器与通信系统未能统一布置,形成两套并列,相互脱节的攻关;②对传统传感器的革新改进不足,微小型化步子慢,在国际上形不成竞争力;③特殊环境传感技术的研究开发;④集成化、智能化和纳米技术与国外差距大。
4.1 技术方向为了适应现代化战争的要求和对国内外发展趋势的分析,中国传感技术攻关的方向是:提高传统传感技术等级、可靠性和可应用性水平,增强竞争力;积极创新系统,开发新产品,缩小差距。
4.2 关键技术(1)传统传感技术与系统的研究开发。
侧重应用量大、面广的力/力矩、功率/电流、视觉、声振、光学、振动、触针等军用的湿度、温度与元素等传感系统的现代化,但核心是微小型化。
(2)恶劣环境下传感器网络技术系统的研究。
(3)新型传感器与传感器网络技术系统的研究。
根据生产和科学研究需求发展几种有制高点意义的新品种。
(4)智能传感技术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