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第二章 中国海洋管理的体制及其国际比较
- 格式:ppt
- 大小:740.50 KB
- 文档页数:28
我国海域管理制度一、引言海洋资源是国家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和管理海域资源是国家海洋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
我国海域管理制度是指政府依据法律法规对海域资源进行保护、管理和利用的体系和机制。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海洋资源的日益紧缺,海域管理制度亟需进一步完善和优化,以实现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二、我国海域管理制度的基本原则1. 依法治海:我国海域管理制度的核心原则是依法治海,即海域管理行为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
同时,要推进海域管理体系和规章制度的完善,保障我国海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2. 综合治理:我国海域管理制度应当实行综合治理,各级政府部门应当加强协调配合,不同行业的海域利用活动应当协调规划,以实现包括经济、生态、社会等多方面的综合利益。
3. 保护优先:在海域资源利用过程中,保护优先原则应当得到充分体现,海域资源利用活动应当以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和维护海洋生态系统功能为前提,合理利用海域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4. 限制开发:我国海域管理制度应当对海域资源开发和利用行为加以限制,严格控制海域资源的利用规模和方式,有效防止过度开发损害海洋环境和生态系统。
三、我国海域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1. 海域划分我国海域划分是指国家根据自身海洋权益、保护需要和资源利用需求,将海洋空间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并对每个区域进行规划、管理和保护。
我国海域划分的原则是以国家划界为基础,依法保护我国海域主权和权益,实行有效管理。
2. 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管理我国海域管理制度涉及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管理,主要包括渔业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和旅游资源等。
在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管理中,要充分考虑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合理规划和管理资源开发的规模和方式,保障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 海洋环境保护管理海域管理还包括海洋环境保护管理,主要涉及海域污染防治、海洋生态保护和海洋生态系统功能的维护等内容。
海洋环境保护管理的核心是防止海域资源开发利用活动对海洋环境造成破坏,实施海域环境监测和评估,推行海域环境保护措施,促进海域环境的改善。
海洋管理体制嘿,朋友们!咱今儿来聊聊海洋管理体制这档子事儿。
你想想看,那广阔无边的海洋,就像一个超级大宝藏,里面啥都有!各种各样的鱼儿游来游去,美丽的珊瑚礁五彩斑斓,还有神秘的海底洞穴等着我们去探索。
可要是没有一个好的管理体制,那这宝藏不就乱套啦?咱就说那鱼儿吧,要是没人管着,过度捕捞起来,那以后咱还能看到那么多活泼的鱼儿吗?肯定不能呀!这就好比家里的好吃的,你一顿全吃光了,后面就没得吃啦!所以呀,得有规矩,得有管理。
海洋管理体制就像是给海洋这个大宝藏找了个管家。
这个管家得操心好多事儿呢!得管着那些捕鱼的,不能让他们乱来;得保护好那些珍贵的海洋生物,不能让它们受到伤害;还得看着海洋环境,不能让垃圾啥的随便乱扔。
你说要是没有这个管家,那海洋不就成了一个乱糟糟的大杂烩啦?那多可惜呀!我们都喜欢干净美丽的海洋,对吧?那怎么才能让海洋一直这么美呢?就得靠这个管理体制呀!比如说,规定好哪些地方可以捕鱼,哪些地方不能捕,这多重要呀!就像咱在马路上,也得有交通规则,不能随便乱走不是?要是没有这些规定,那海洋里的鱼儿不就遭殃啦?还有啊,对那些污染海洋的行为,也得严惩不贷!不能让那些脏水、垃圾随便往海里倒。
这就好像有人在你家里乱扔垃圾,你能乐意吗?肯定不乐意呀!海洋也是我们大家的家,得好好爱护。
咱们国家在海洋管理体制方面可是下了不少功夫呢!就是为了让我们的海洋一直健康、美丽。
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但我们一直在努力呀!咱老百姓也得行动起来呀!咱去海边玩的时候,别乱丢垃圾,看到有人破坏海洋环境,也得勇敢地站出来制止。
这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呀!总之呢,海洋管理体制就像是海洋的保护神,有了它,我们的海洋才能一直充满生机与活力。
我们都得重视起来,一起为保护我们的蓝色家园出份力,难道不是吗?让我们一起努力,让海洋永远美丽下去!。
国家海洋管理制度一、海洋资源的重要性海洋是地球表面积80%的水体所覆盖的区域,同时也是地球上最丰富的资源之一。
海水、海洋矿产、海洋能源以及海洋生物资源等都是人类生活和经济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
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可以满足人类的生活和工业生产需求,还可以为国家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因此,海洋资源的合理管理和开发利用成为了国家的当务之急。
二、国家海洋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发展国家海洋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对于有效保护海洋资源具有重要作用。
首先,国家需要建立海洋管理的组织和部门,并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法规,以便进行海洋资源的管理和保护。
其次,国家需要加强对海洋环境的监测和评估,建立健全的海洋资源数据库,为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此外,国家还需要加强对海洋领域的科学研究,提高对海洋资源的认识和了解,为海洋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三、海洋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实施为了保护海洋资源并保障海洋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国家需要制定一系列的海洋法律法规,并加强对其实施。
其中,包括海洋资源开发管理法、海洋环境保护法、海洋生态保护法等。
这些法律法规的实施,不仅可以强化对海洋资源的管理和保护,也可以规范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行为,维护海洋环境的良好状态。
此外,国家还需要建立健全的法律体系,健全海洋资源的权属和使用制度,完善海洋资源的产权保护机制,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海洋资源的开发和保护。
四、海洋环境保护作为地球上生命的孵育之地,海洋环境的保护至关重要。
国家需加大对海洋环境的保护力度,防止和减少海洋污染、海洋生态破坏等现象的发生。
为此,国家需要制定和加强海洋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的海洋环境监测系统,规范海洋环境管理的行为。
同时,国家需要加强对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过度捕捞、过度开发等行为,有效维护海洋生态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国家还应该加强对海洋灾害的防范和应对,维护危机时刻的海洋环境稳定和生态平衡。
引论管理:在组织中维持集体协调行为,实现资源有效合理配置的协调控制活动。
海洋管理:政府以及海洋开发主体对海洋资源、海洋环境、海洋开发利用活动、海洋权益等进行的调查、决策、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工作。
海洋管理的总体目标:通过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手段和宏观调控措施,协调和控制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维护海洋的生态平衡,建立布局合理、轻重有序的海洋产业结构,促进海洋经济的快速和可持续发展,同时保证国家的管辖海域主权、权益和对公海共有资源的合理享有和利用。
海洋管理的基本原则:第一,海洋资源综合利用原则;第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第三,国家所有、分级管理的原则;第四,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原则。
海洋管理的基本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经济手段。
第一章海洋政策一、政策:是国家或政党为实现一定时期经济与社会发展目标和任务,根据一定的政治路线和国内外形势而制定的行动准则。
特点:指导性和约束性;政策与国家、政党的发展战略和路线不可分离;党的政策和国家的政策紧密联系;政策随着客观的变化而变化。
二、海洋政策:是国家政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以及国际海洋斗争和海洋开发利用的需要而制定的有关海洋事务的行动准则。
新中国成立后的海洋政策:1.海上防卫政策;2.海洋权益政策;3.海洋渔业政策;4.海洋运输和港口建设的政策;5.海洋科技发展的政策;6.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政策;7.海洋环境保护政策健全与完善中国海洋政策:1. 具有明显的全球性质,其目的是谋求争取和保持海洋各个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2. 鼓励私人企业投入海洋资源勘探和开发;3. 保持美国海洋科学研究和海洋开发的领先地位;4. 促进海洋科学技术的教育和培训;5. 改善、提高美国海洋开发利用的装备技术能力和水平等。
第二章海洋立法一、海洋法:通常意义上的海洋法即国际海洋法,是指国际上形成的有关海洋和各种法规的总称。
是指国家及其他国际法主体为调整相互关系在不同海域就沿海国国家安全、海洋航行安全、海洋环境保护、海洋资源开发与利用,以及海洋科研与技术等制定的各种法律规范的总称。
海洋管理事业单位的国内外海洋政策比较研究随着海洋资源的日益稀缺和海洋环境的日益恶化,各国对海洋管理事业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
作为海洋管理的核心机构,海洋管理事业单位在制定和执行海洋政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国内外的海洋管理事业单位的海洋政策进行比较研究,以期为我国海洋事业的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一、国内海洋管理事业单位的海洋政策我国海洋管理事业单位的海洋政策主要体现在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海洋环境保护、海洋安全等方面。
首先,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是我国海洋管理事业单位关注的重要领域。
在这方面,我们注重合理利用海洋资源,推动海洋产业发展。
同时,为了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我国强调可持续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海洋资源开发的限制政策,以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其次,海洋环境保护是我国海洋管理事业单位的重要任务。
为了减少海洋环境污染,我国推行了一系列治理措施,制定了严格的排污标准,并加强了对海洋环境的监测和评估工作。
此外,我国还加强了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促进了海岸带的生态修复和保护。
最后,海洋安全是我国海洋管理事业单位关注的重点。
为了保障国家海洋安全,我国加强了海洋边防巡逻,建立了一系列海洋警务机构,并加强了对海洋溢油、非法渔业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同时,我国与其他国家保持着密切的海上安全合作,共同应对海上恐怖主义和海盗等威胁。
二、国外海洋管理事业单位的海洋政策与我国相比,国外的海洋管理事业单位的海洋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差异。
这些差异主要体现在对海洋资源利用的态度、海洋环境保护的政策力度以及国际合作方面。
首先,在海洋资源利用方面,一些国家更加注重经济效益。
他们通过积极开发海洋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资源,推动海洋产业的发展,实现经济增长。
然而,这种做法往往会对海洋环境造成损害,给海洋生态系统带来严重影响。
其次,在海洋环境保护方面,一些国家的政策力度相对较弱。
他们往往将经济发展放在首位,对于海洋环境的保护和治理投入不足。
中国的海洋管理制度中国的海洋管理制度始于上世纪50年代,我国首次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
此后,我国陆续颁布了一系列海洋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岛屿保护法》等,为中国的海洋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
随着我国海洋事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中国逐步建立和完善了一整套海洋管理制度,包括海洋权益划分、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海岛建设管理、海洋法律执法等内容。
首先,中国的海洋管理制度建立了海洋权益划分的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的规定,我国划定了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确保了我国在海洋领域的主权和权益。
此外,根据《海洋环境保护法》和《渔业法》的规定,我国还划定了海洋保护区、渔业保护区等特定区域,以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和保护渔业资源。
其次,中国的海洋管理制度规定了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原则和要求。
根据《海洋环境保护法》和《渔业法》的规定,我国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实行许可制度,规定了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应当符合科学规划、严格管理和合理开发的原则。
同时,我国还建立了海洋资源调查评估的制度,对海洋资源进行动态监测和评估,以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再次,中国的海洋管理制度强调了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根据《海洋环境保护法》的规定,我国对海洋环境保护实行严格管理,规定了海洋环境质量的标准和监测方法。
同时,我国还建立了海洋生态保护区和海洋自然保护区,保护珍稀动植物和海洋生态系统。
此外,为了防止和减少海洋污染,我国还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污染防治法》,规定了海洋污染的防治措施。
最后,中国的海洋管理制度建立了海岛建设管理和海洋法律执法的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岛屿保护法》的规定,我国对海洋岛建设实行统一规划和管理,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和维护国家安全。
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法》的规定,我国对海洋领域的执法进行了明确规定,建立了海洋执法部门,加强对海洋领域的监管和法律执法。
国外海洋管理体制的比较分析中经未来产业研究中心(一)美国海洋管理体制分析美国早期的海洋和海岸管理模式与大多数国家一样,处于条块分割的状态,各产业、各区域都是独立的,在区域之间、政府之间和国家之间很少协作。
美国建立全面而统一的海洋政策的努力始于1966年,这一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海洋资源与工程发展法》,该法案授权“蓝带”小组,即斯特拉顿委员会开展了一系列海洋项目,1969年,该委员会发布了影响很大的报告,名为《我们的国家和海洋:三年后的国家行为规划》。
1970年,尼克松总统发布重组命令,在商务部内部成立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将散布在各个政府部门的海洋管理职能归集到了一起。
美国国会在2000年通过了《海洋法》,《海洋法》授权建立了海洋政策委员会,由16名专家组成。
该委员会的任务是举行全国的听证会,并提交给国会和总统一份统一、全面的海洋政策报告。
2004年9月,该委员会提交了一份最终报告,名为《21世纪的海洋蓝图》。
该报告认为,要建立一个全面协调的国家海洋政策,必须实施新的管理架构。
新管理架构包括在白宫设立一个新的内阁级别的国家海洋委员会,监督区域海洋委员会的工作。
联邦政府对《21世纪的海洋蓝图》报告做出回应,发布了《美国海洋行动计划》,采取具体步骤以实现《21世纪的海洋蓝图》的建议。
布什的行动计划划分了9项短期和长期行动项目,致力于未来几年改善美国海洋与海岸的环境和生产力。
美国特别重视海洋政策的实施状况和效果,为了评估海洋行动计划对海洋海岸区域管理的实际效果,一个海洋倡议联合委员会建立了,成员主要来自皮尤海洋委员会和海洋政策委员会。
该组织致力于推进海洋政策变革的步伐,从2005年开始发布年度美国海洋政策报告卡,为政府的各项行为评级。
在A-F的评级系统中,国家海洋管理变革被评为C-,给出的最高等级A-是区域和州一级的海洋管理改革。
对墨西哥湾、纽约、西海岸和华盛顿等区域和州给出的评价最高。
(二)挪威海洋管理体制分析挪威的版图并不大,但是挪威在海洋管理领域的影响力很大。
浅谈新形势下我国海洋管理体制改革浅谈新形势下我国海洋管理体制改革摘要政府海洋管理体制是基于一国的海洋现状和海洋经济建设、维护海洋权益而建立的,是国家行政管理体制的一部分,是相对于海洋立法体制和海洋司法体制而言的。
是指维护海洋权益和管理海洋事务的政府机关的设置、职权的划分与运行机制等各种制度的总和。
由于世界沿海各国的政治制度、历史进程和发展阶段不同,地理位置和文化形态各异,世界各国的政府海洋管理体制也不尽相同。
“十八大”报告提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这是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首次从战略的高度全面阐述海洋事业发展的总体思路。
海洋强国战略对我国政府海洋管理体制创新提出了挑战。
我国海域的自然边界约为470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达32000多公里,我国的远洋船队规模已跃居世界前列。
在这样一个海洋大国里,随着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改革的不断深化,金融危机后的中国在全球政治经济领域扮演角色的地位得到全面提升。
在我国社会主义法制与经济不断走向前进的时期,我们有必要对我国现有的海洋领域中有关海洋的国家安全、海上安全监督以及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的管理体系,作更进一步、更深层次的研究和探讨。
这样一个大的课题,限于能力本人无法也没有能力做细致深入的研究,本文仅就我国海洋管理体改革制谈点粗浅看法。
关键词:海洋管理体制改革管理新模式正文:一,我国海洋管理体制的现状冲突,造成对自己部门有利益的就管,没有利益的不闻不问现象。
既要考虑眼前利益又要兼顾长远利益,既要看到部门利益又要看到社会群众利益。
(二)造成现状的深层次原因1.海洋管理公共组织自身结构不合理我国现行的海洋管理管理体制是在1998年政府机构改革的基础上形成的。
长期以来,我过海洋行政管理体制和海上执法体制高度分散。
目前,我国仅对海洋行使执法事权的部门多达十余个,主要有交通、农业、公安、能源、环境、土地、海洋、海关,以及海军的部门。
我国海洋管理制度一、引言海洋是地球上占比70%的水域,也是人类的重要资源宝库之一。
我国拥有广阔的海洋领土和丰富的海洋资源,海洋管理制度的完善与健康发展对于维护国家利益、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推动海洋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深入分析我国海洋管理制度的现状与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革建议,以期推动我国海洋管理制度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我国海洋管理制度的现状1. 涉海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我国的涉海法律法规体系虽然已经初步建立,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涉海法律法规多而不全,部分法规之间可能存在冲突或者空白。
其次,一些旧有的法律法规与时代需求不相适应,无法满足新形势下的海洋管理需要。
此外,涉海法律法规在实践中的履行和执行也还存在诸多难题。
2. 海洋环境保护不力我国海洋环境保护工作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污染物排放严重、海洋生态环境破坏明显、海域资源过度开发等方面。
与此相对应的是,我国对海洋环境的监测与治理手段和技术缺乏,管理手段和手段落后且效果不佳。
3. 海洋资源管理亟待加强海洋资源的管理与利用一直是我国海洋管理的难题。
一方面,我国对于海洋资源的评估、监测以及开发利用方面的技术和手段相对薄弱,往往导致资源的过度开发与浪费。
另一方面,对于一些重要的海洋资源,我国的保护措施力度不足,导致资源的恶性循环消耗。
4. 海洋管理的协同性不足我国海洋管理体系中各个部门间的协同性还有待提高。
在一些具体的涉海问题上,不同管理机构之间可能存在责任不清、信息不畅、协同配合不足等问题。
这不仅使得海洋管理体系成本增加,效率降低,更可能存在治理盲区和漏洞。
三、我国海洋管理制度的改革建议1. 加强海洋法律法规的建设为了解决目前我国涉海法律法规体系的不全面、不完善以及执行效果不佳等问题,建议在丰富完善现有涉海法律法规的同时,对部分与时代发展需求不符的法律法规进行彻底改革。
此外,在制定新的法规时,应能够更加科学、合理地进行社会各方面的广泛询问,确保法规的科学性和适应性。
浅谈新形势下我国海洋管理体制改革浅谈新形势下我国海洋管理体制改革摘要政府海洋管理体制是基于一国的海洋现状和海洋经济建设、维护海洋权益而建立的,是国家行政管理体制的一部分,是相对于海洋立法体制和海洋司法体制而言的。
是指维护海洋权益和管理海洋事务的政府机关的设置、职权的划分与运行机制等各种制度的总和。
由于世界沿海各国的政治制度、历史进程和发展阶段不同,地理位置和文化形态各异,世界各国的政府海洋管理体制也不尽相同。
“十八大”报告提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这是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首次从战略的高度全面阐述海洋事业发展的总体思路。
海洋强国战略对我国政府海洋管理体制创新提出了挑战。
我国海域的自然边界约为470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达32000多公里,我国的远洋船队规模已跃居世界前列。
在这样一个海洋大国里,随着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改革的不断深化,金融危机后的中国在全球政治经济领域扮演角色的地位得到全面提升。
在我国社会主义法制与经济不断走向前进的时期,我们有必要对我国现有的海洋领域中有关海洋的国家安全、海上安全监督以及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的管理体系,作更进一步、更深层次的研究和探讨。
这样一个大的课题,限于能力本人无法也没有能力做细致深入的研究,本文仅就我国海洋管理体改革制谈点粗浅看法。
关键词:海洋管理体制改革管理新模式正文:一,我国海洋管理体制的现状国家海洋冏成立至今,其职能从过去E純的海洋科研调査和公储服务逐岁向海洋管理眼能转变.最终定位与海洋员源JT发、海洋坏境保护.梅洋科研、錐护国家海洋权益和展行公益服务・目询・我国海洋管理体制距离梅汗車收发屣的实琢需奧尚何较大差距,这些问题灾出表现在海洋背理体制还没埠顺、海汴菅理部门在政应部门中的屋次较低、涉海停用部门职能交叉重叠、各自为政*宏观调控乏力盲目开发、廈复建设等卩气主娶表現为以下四个方面t第1,中央海洋管理部门层次偏低.建观调控乏力•我国是由国家海洋局代表国家全面管理海洋,但国家海洋局日询只足制部级赴制r层级fiif氐.缺乏祝威性*难以协调在海洋开发过稈中鉢部委Z何的矛盾和冲突.国家海洋局的职瑙难以到位*实际效果姜大打折扣.第二,各©为政出多门口当前,我国海洋管理部门众多.规模庞大,海上执法从伍就杠五支队伍,人员02达卜几万人口以国家每花的总投入来看,总投入不少,町分均到各个部门反倒显得不足-这科总投入多而平均少的结果是执法装备落后I执法水平低下'有跟执法资源不仅不能充分发挥作用,而冃因廈复建讫造咙口大浪费.面对我国严域的海洋安全坏境.各执法队伍從往显得很无奈“另外,由于笛理部门众多”必定会:!!现政出零门.管理的林41和尺度不一,造成管理对象的无所适从.更为不和的是.各部门往往在管理中*往從以部门利益为重*因而常常会岀现有利大家争.无利大竦推的現象。
中国海区行政管理体制作者:刘红玉来源:《财讯》2018年第16期海区行政管理体制,是维护海洋权益的一个重要方面。
落实中国的海洋权益需要构建系统、科学的海洋行政管理体制。
随着政治经济格局的迅速变革,我国海区行政管理近几年得到了长足发展,但原有的海区管理体制的问题和矛盾逐渐暴露。
本文在这一背景下针对我国当前的海洋管理体制现状进行了论述,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i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建议。
海区行政管理体制海洋局协调管理机制中国海区行政管理体制的现状(1)我国海区行政管理的国内外环境。
十八大召开以来,我国首次从战略高度对国家海洋管理做出整体性阐释,提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的总体发展思路,所以着手建设海区行政管理协调机制成为关系我过海洋事业发展值得关注的主要热点问题。
国际方面,海洋权益的国际争端和糾纷在近几年的频繁发生,同时海洋管理也已成为国际政治、外交和军事斗争的舞台。
1992年联合国在环境与发展大会上提出“加强适当的协调机制”,呼吁各国加强海洋综合管理,建立完善海洋管理体制,海洋管理问题的重视也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2)我国海区行政管理体制状况。
从总体上来看,我国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是中央统一与授权地方分级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而在我国现阶段的实践中,基本还处于一个分散型的管理体制。
国家现有的海洋机构的设置,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以及后来的计划经济年代虽然曾对海洋管理水平发挥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在伴随着全球化海洋事务向纵深方面发展的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现行分散型的海区行政管理模式也日益凸显出许多矛盾和弊端。
中国海区行政管理体制的问题(1)海区行政管理范围不清。
迄今,我国在海上没有进行行政区划(海南省除外),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划线是海岸线向内侧的陆地,向海一侧的界线没有划定。
由于海岸带是各利益矛盾十分突出的地带,参与开发的部门繁多,加之我国海域广阔、海岸线漫长,海洋行政管理队伍薄弱,管理力量分散,实施海区行政综合管理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凸显。
第08卷 第2期 中 国 水 运 Vol.6 No.2 2008年 2月 China Water Transport February 2008收稿日期:2008-01-10作者简介:臧彦友 (1969-) 日照海事局岚山海事处 现场监督员 航政管理工程师 (276800)国内外海事管理体制的比较臧彦友(日照海事局岚山海事处,山东 日照 276800)摘 要:我国海事管理体制,虽然经过多次改革,但是依然存在诸多不足。
特别是随着海运事业的不断发展,海事管理中的问题越来越突出,由于管理的及时性和有效性的限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在当前状态下,研究我国当前海事管理体制与先进海事管理体制之间的差距,探讨我国海事管理体制在未来的改革方向。
以在当前形势下提高我国的海事管理水平,以适应当前和未来的海运事业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海事管理 水上综合执法 船舶安全中图分类号:U69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08)02-0155-02海事管理是研究辖区海事监管特点,贯彻落实海事法规的专业管理部门,为海事执法类部门。
对海事业务进行专业研究、指导、监督和管理,具体承担船舶监督、危险品和防污染管理、船员管理、通航管理、航运公司安全管理体系审核管理等海事监管业务的专业管理职能和口岸有关管理职能。
其职责主要包括:宣传、贯彻和组织实施国际公约和国内海事法规,并结合辖区实际制定相关海事业务工作规定;根据辖区安全形势,综合分析阶段性海事监管效果,提出并组织实施相应的监管措施;研究、指导和管理通航管理业务,具体负责辖区航道、锚地的设置、规划及相关通航管理规定的制定,助航标志设置、撤除、变更计划和方案的审核,以及水上水下工程规划、评估和建设的论证、竣工验收及会审等相关工作;研究、指导和管理辖区口岸开放相关业务等。
由于海事管理任务的复杂性和系统组织安排合理性要求,就需要一个合理的海事管理体制,对以上海事管理任务的分配,通过什么样的组织体系来实现这些职能,在这些组织机构实现职能的过程中需要怎样的机制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