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MS微震监测系统
- 格式:doc
- 大小:267.00 KB
- 文档页数:9
澳大利亚矿震研究院IMS微震监测系统产品概览IMS提供了数字化,智能化,高分辨率的地震监测和控制系统,具有在线地震信息处理,分析和可视化功能。
该系统易于使用,可在Microsoft Windows或Linux操作系统下运行。
除地震方面,许多非地震岩土工程传感器也可以用于监测。
当信号或某些参数超过阈值时,具有报警、控制和(或)停机功能。
该系统基于模块化设计,易于扩展,可从自记式监测单元扩展成连接数个台站的复杂网络。
并提供全天候24小时技术支持。
硬件概览IMS微震系统的硬件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即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和数据通信部分。
●传感器将地面运动(地面速度或加速度)转换成一个可衡量的电子信号。
非地震传感器也可以用于IMS地震网络。
●数据采集器负责将来自传感器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格式。
数据可以被连续记录采集,或采用触发模式,通过特殊算法来确定是否记录微震事件发生的数据。
●地震数据同时被传输到一个中央计算机或本地磁盘以待储存或处理。
系统可以采用多种数据通讯手段,以适应不同的系统环境需要。
微震传感器微震传感器通过将地面运动(地面速度或加速度)转换成一个可衡量的电子信号来衡量微震活动。
由于信号在本质上是模拟信号,传感器必须被连接到一个数据采集装置,将其转换成数字格式以待被计算机读取输出。
所有IMS传感器都包含智能电子元件以提供传感器类型,序列号和方向标识。
此外,智能传感器能够产生内部的振动,以验证传感器的操作和检测安装后电缆布线是否正确。
传感器类型微震传感器的分类取决于所要监测的地面运动类型,即地面速度(检波器)或地面加速度(加速度计和FBA);传感器的传感轴数量和传感器是否部署在岩石钻孔里或岩石表面。
每个传感器类型在幅度范围,频率范围,可靠性和成本方面等有不同的优势。
一个IMS微震监测系统可基于检波器,加速计和力平衡加速计的任意组合,并同时搭配单分量和三分量传感器。
三分量传感器能够提供最精确的信息数据采集单元NETADCIMS的netADC是24位,4 或8通道,低噪声的模拟-数字转换器(ADC),以太网接口。
微震监测系统应用及分析4.1 老虎台微震监测系统的应用ARAMIS M/E 微震监测系统安装、调试后,运行良好,共监测到微震事件2482次,释放的总能量为3.56×109J,事件平均释放能量为1.43×106J。
其中微震能量大于109J的1次,发生在2009年2月25日2:05:28,具体三维坐标为(36450,77497,-836),能量为1.07×109J;108~109J的微震事件数5次;107~108J的微震事件数9次;106~107J的微震事件数45次;105~106J的微震事件数190次;104~105J的微震事件数502次;103~104J 的微震事件数877次;能量低于103J的852次,见图4.1。
按照工作面发生情况,微震事件分布见图4.2。
每月微震事件发生情况见表4.1~4.8。
由表4.3得出:2008年11月期间发生一次能量高达8.54×108J的微震事件,多次能量值大于106J的事件,原始波形图如下4.7。
11月期间共监测到微震事件360次,释放的总能量为8.8×108J,发生在83002工作面的有143次,释放的能量为9.53×106J;发生在55002工作面的有119次,释放的能量为4.93×106J;另外,有32次发生在38001,30次发生在38002,16次发生在63003,20次发生在73003工作面。
其中最大能量事件数发生在11月4日19:22:26,能量值为4.052×106J,38001工作面,具体三维坐标(35711,77184,-425)。
10月21日、10月28日和11月6日3次事件基本上可以看作一组事件,3次事件发生时间接近,沿着煤层走向分布在不同层位上(-828,-676,-523),但均分布在断层附近;在具体位置上,3次事件均发生在巷道交叉位置,距离工作面较远,采动影响不是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
IMS微震监测系统产品概览IMS提供了数字化,智能化,高分辨率的地震监测和控制系统,具有在线地震信息处理,分析和可视化功能。
该系统易于使用,可在Microsoft Windows或Linux操作系统下运行。
除地震方面,许多非地震岩土工程传感器也可以用于监测。
当信号或某些参数超过阈值时,具有报警、控制和(或)停机功能。
该系统基于模块化设计,易于扩展,可从自记式监测单元扩展成连接数个台站的复杂网络。
并提供全天候24小时技术支持。
硬件概览IMS微震系统的硬件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即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和数据通信部分。
●传感器将地面运动(地面速度或加速度)转换成一个可衡量的电子信号。
非地震传感器也可以用于IMS地震网络。
●数据采集器负责将来自传感器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格式。
数据可以被连续记录采集,或采用触发模式,通过特殊算法来确定是否记录微震事件发生的数据。
●地震数据同时被传输到一个中央计算机或本地磁盘以待储存或处理。
系统可以采用多种数据通讯手段,以适应不同的系统环境需要。
微震传感器微震传感器通过将地面运动(地面速度或加速度)转换成一个可衡量的电子信号来衡量微震活动。
由于信号在本质上是模拟信号,传感器必须被连接到一个数据采集装置,将其转换成数字格式以待被计算机读取输出。
所有IMS传感器都包含智能电子元件以提供传感器类型,序列号和方向标识。
此外,智能传感器能够产生内部的振动,以验证传感器的操作和检测安装后电缆布线是否正确。
传感器类型微震传感器的分类取决于所要监测的地面运动类型,即地面速度(检波器)或地面加速度(加速度计和FBA);传感器的传感轴数量和传感器是否部署在岩石钻孔里或岩石表面。
每个传感器类型在幅度范围,频率范围,可靠性和成本方面等有不同的优势。
一个IMS微震监测系统可基于检波器,加速计和力平衡加速计的任意组合,并同时搭配单分量和三分量传感器。
三分量传感器能够提供最精确的信息数据采集单元NETADCIMS的netADC是24位,4 或8通道,低噪声的模拟-数字转换器(ADC),以太网接口。
详细产品概览IMS提供了数字化,智能化,高分辨率的地震监测和控制系统,具有在线地震信息处理,分析和可视化功能。
该系统易于使用,可在Microsoft Windows或Linux操作系统下运行。
除地震方面,许多非地震岩土工程传感器也可以用于监测。
当信号或某些参数超过阈值时,具有报警、控制和(或)停机功能。
该系统基于模块化设计,易于扩展,可从自记式监测单元扩展成连接数个台站的复杂网络。
并提供全天候24小时技术支持。
硬件概览IMS微震系统的硬件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即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和数据通信部分。
∙传感器将地面运动(地面速度或加速度)转换成一个可衡量的电子信号。
非地震传感器也可以用于IMS地震网络。
∙数据采集器负责将来自传感器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格式。
数据可以被连续记录采集,或采用触发模式,通过特殊算法来确定是否记录微震事件发生的数据。
∙地震数据同时被传输到一个中央计算机或本地磁盘以待储存或处理。
系统可以采用多种数据通讯手段,以适应不同的系统环境需要。
微震传感器微震传感器通过将地面运动(地面速度或加速度)转换成一个可衡量的电子信号来衡量微震活动。
由于信号在本质上是模拟信号,传感器必须被连接到一个数据采集装置,将其转换成数字格式以待被计算机读取输出。
所有IMS传感器都包含智能电子元件以提供传感器类型,序列号和方向标识。
此外,智能传感器能够产生内部的振动,以验证传感器的操作和检测安装后电缆布线是否正确。
传感器类型微震传感器的分类取决于所要监测的地面运动类型,即地面速度(检波器)或地面加速度(加速度计和FBA);传感器的传感轴数量和传感器是否部署在岩石钻孔里或岩石表面。
每个传感器类型在幅度范围,频率范围,可靠性和成本方面等有不同的优势。
一个IMS微震监测系统可基于检波器,加速计和力平衡加速计的任意组合,并同时搭配单分量和三分量传感器。
三分量传感器能够提供最精确的信息数据采集单元NETADCIMS的netADC是24位,4 或8通道,低噪声的模拟-数字转换器(ADC),以太网接口。
微震监测技术在地下工程中的应用摘要:微震监测技术是一种高科技信息化的地下工程动力监测技术。
随着设备硬件技术、信号处理技术和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微震监测技术的应用在国际上也越来越多,目前国内出现了对该技术的应用研究热。
本文介绍了微震技术的特点及微震技术在地下工程安全监测中的作用。
根据微震监测技术在国内外的应用,概括了该技术在地下工程安全监测和防灾减灾监测的若干方面的应用。
0 引言微地震监测技术(Microseismic Monitoring Technique,简称MS)基于声发射学和地震学,现已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高科技监控技术。
它是通过观测、分析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微小地震事件,来监测其对生产活动的影响、效果及地下状态的地球物理技术。
当地下岩石由于人为因素或自然因素发生破裂、移动时,产生一种微弱的地震波向周围传播,通过在破裂区周围的空间内布置多组检波器并实时采集微震数据,经过数据处理后,采用震动定位原理,可确定破裂发生的位置,并在三维空间上显示出来。
1 微震监测在工程中的应用历史[2]微地震监测技术在地下工程中的应用最早始于上世纪初的南非约翰内斯堡地区的金矿开采诱发的地震监测。
南非对微地震的早期监测是采用常用的地震监测仪器,20多年后,60年代大规模的矿山微震研究在南非各主要金矿山展开,并随之在l970-1980年代以来各采金矿山先后建立了矿山微震监测台站。
到上世纪中叶,在波兰、美国、前苏联、加拿大等采矿大国都先后开展了矿山地震研究,且随着电子技术和信号处理技术的发展,多通道的微地震监测技术也开始得到应用,最突出的有以美国斯波坎的Electrolab公司为代表研制和生产多通道微震监测技术和设备,并在美国的金属矿山得到应用,微震监测技术在非矿山行业之外的核能、地下油气存储库、地下隧道工程等领域也得到应用,如加拿大原子能地下实验室就采用了微震监测系统口。
近年来,利用微震监测技术进行地下灾害救助等方面,也得到应用。
基于微震监测的地下采场稳定性分析
原新宇;李敏;苏凤波;许宏图;王奕仁
【期刊名称】《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年(卷),期】2024(76)2
【摘要】微震监测技术已经成为深部地压研究和管理的一个基本手段。
基于IMS 微震监测系统,对中色白音诺尔铅锌矿地下采区采掘过程引起的岩体微破裂进行监测,可有效反映目标区域内采空区及生产作业采场的稳定性。
数据分析表明:1)通过微震事件时空分布分析、b值法和能量指数EI、施密特数Scs与累计视体积CAV 关系法,结合现场施工情况可更加准确地分析微震数据,有效评价地下采场的整体稳定性,得出合理结论;2)在EI降低的前提下,CAV曲线在拐点处斜率降低对应微震事件发生的概率或事件数较近前值降低,反之亦然;在Scs降低的前提下,无论CAV曲线在拐点处斜率增减,微震事件发生的概率或事件数较近前值均减小;3)该有色金属矿山地下采区大爆破余震事件发生频率显著降低,该生产采场稳定性较好。
该系统的应用对中色白矿地下矿床开采中的防震减灾和安全生产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总页数】6页(P88-92)
【作者】原新宇;李敏;苏凤波;许宏图;王奕仁
【作者单位】赤峰中色白音诺尔矿业有限公司;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D853
【相关文献】
1.基于微震监测技术的深部采场采动规律研究
2.基于区域性微震活动的深部采场稳定性分析
3.基于采场固有锚杆的煤层底板微震循环监测方法
4.基于微震监测的采场顶板冒落反演分析
5.基于微震监测的地下水封石油洞库施工期围岩稳定性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ESG中国合作伙伴微震系统主机Paladin数据采集仪传感器E S G公司简介ESG,全称Engineering Seismology Group (地震工程集团)。
1993 年与以办学历史悠久、科学技术领先而著称的加拿大皇后大学合作,创立企业,致力于矿山微震监测系统的开发和研究。
发展至今企业有煤矿安全、微震等各类专家28 位,有百余位优秀技术工程师遍布全球。
历经17年的发展,ESG 公司研发生产的MMS微震监测系统已发展至第七代产品。
纵观历史,其产品以其设计领先、技术优良、服务周到、分析便捷等优势享誉全球。
其中包含耳熟能详的MP250 Trigger Type(第二代MP250 MMS 微震监测系统)、Hyperion Full Waveform(第五代亥伯龙MMS微震监测系统)和目前代表矿山微震测试系统先进水平的Paladin Seismic Recorder-V2(第七代改进型帕拉丁MMS 微震测试系统)。
目前ESG 公司产品以其良好的信誉、卓越的技术在美国、澳大利亚、亚洲以及欧洲得到广泛认可和应用。
ESG中国合作伙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微震监测仪是聆听地音的耳朵,微震可视化软件则是透视地层变化的眼睛。
ESG微震监测系统,是边坡、隧道、矿山、大坝等岩质或混凝土工程结构稳定性监测与分析的理想工具。
泰安鑫淼科技与ESG全面合作,将致力与为中国用户提供最直接的技术支持(设备提供、安装指导、数据分析)。
系统网络由传感器、Paladin信号采集处理系统、时间同步系统、光纤数据通讯系统和地面数据综合处理分析系统组成。
① 24 位×125MHz 的高精度快速信号采集能力,可同时兼容3~2KHz、15~2KHz 微震传感器和200~5KHz 声发射传感器。
②5G 高速数据缓存空间③ 科研级系统稳定性设计④ 高精度,超高强度传感器设计,可适应各种压力环境⑤ 先进的Hyperion和Paladin系统连接,卓越的分析系统融合ESG中国合作伙伴微震监测系统数据传输网络拓扑图ESG中国合作伙伴微震监测系统介绍【系统概述】微震监测系统(Micro-seismic Monitoring System, MMS),开发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伴随着信息技术、计算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水平的提高而日趋成熟,主要是利用声学、地震学和地球物理学原理和计算机强大的计算功能来实现微震事件的精确定位和级别大小的确定。
ESG中国合作伙伴微震系统主机Paladin数据采集仪传感器E S G公司简介ESG,全称Engineering Seismology Group (地震工程集团)。
1993 年与以办学历史悠久、科学技术领先而著称的加拿大皇后大学合作,创立企业,致力于矿山微震监测系统的开发和研究。
发展至今企业有煤矿安全、微震等各类专家28 位,有百余位优秀技术工程师遍布全球。
历经17年的发展,ESG 公司研发生产的MMS微震监测系统已发展至第七代产品。
纵观历史,其产品以其设计领先、技术优良、服务周到、分析便捷等优势享誉全球。
其中包含耳熟能详的MP250 Trigger Type(第二代MP250 MMS 微震监测系统)、Hyperion Full Waveform(第五代亥伯龙MMS微震监测系统)和目前代表矿山微震测试系统先进水平的Paladin Seismic Recorder-V2(第七代改进型帕拉丁MMS 微震测试系统)。
目前ESG 公司产品以其良好的信誉、卓越的技术在美国、澳大利亚、亚洲以及欧洲得到广泛认可和应用。
ESG中国合作伙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微震监测仪是聆听地音的耳朵,微震可视化软件则是透视地层变化的眼睛。
ESG微震监测系统,是边坡、隧道、矿山、大坝等岩质或混凝土工程结构稳定性监测与分析的理想工具。
泰安鑫淼科技与ESG全面合作,将致力与为中国用户提供最直接的技术支持(设备提供、安装指导、数据分析)。
系统网络由传感器、Paladin信号采集处理系统、时间同步系统、光纤数据通讯系统和地面数据综合处理分析系统组成。
① 24 位×125MHz 的高精度快速信号采集能力,可同时兼容3~2KHz、15~2KHz 微震传感器和200~5KHz 声发射传感器。
②5G 高速数据缓存空间③ 科研级系统稳定性设计④ 高精度,超高强度传感器设计,可适应各种压力环境⑤ 先进的Hyperion和Paladin系统连接,卓越的分析系统融合ESG中国合作伙伴微震监测系统数据传输网络拓扑图ESG中国合作伙伴微震监测系统介绍【系统概述】微震监测系统(Micro-seismic Monitoring System, MMS),开发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伴随着信息技术、计算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水平的提高而日趋成熟,主要是利用声学、地震学和地球物理学原理和计算机强大的计算功能来实现微震事件的精确定位和级别大小的确定。
1100轴振监测模块第三章MMS611一.模块工作原理及功能MMS6110是双通道轴振动测量模块,其工作原理见图1,接线图见图3。
1.信号输入MMS6110有两路独立的涡流传感器信号输入:SENS1H(z8)/SENS1L(z10)和SENS 2H(d8)/SENS2L(d10)。
与之匹配的传感器为德国epro公司生产的PR642X系列涡流传感器和配套的前置器。
也可使用其它厂家生产的同类型传感器。
输入电压范围为-1…-22V dc。
模块为传感器提供两路-26.75V直流电源:SENS1+(z6)/SENS1-(b6)和SENS2+(d6)/SENS2-(b8)。
传感器信号可以在模块前面板上SMB接口处测到。
此外模块还备有键相信号输入(必须大于13V),该信号是速度控制方式及频谱分析所必需的。
2.信号输出a.特征值输出模块有两路代表特征值的电流输出:I1+(z18)/I1-(b18)和I2+(z20)/I2-(b20),可设定为0…20mA或4…20mA。
在Smax和Sppmax模式下,两个通道的输出是相同的。
模块有两路代表特征值的0…10V电压输出EO1(d14)/EO2(d16)。
b.动态信号输出模块提供两路0…20Vpp动态信号输出AC1(z14)/AC2(z16)用于频谱分析。
0…20Vpp相当于特征值的量程。
c.模块提供两路0…10V dc电压输出NGL1(z12)/NGL2(d12)。
该输出与传感器和被测面的距离成正比。
3.限值监测a.报警值在双通道模式,每个通道可以分别设置报警值和危险值。
在Smax和Sppmax模式,两个通道共有一个报警值和一个危险值。
报警开关特性为测量值上升时超限触发。
为避免测量值在限值附近的变化反复触发报警,可设定报警滞后值,在满量程的1…10%之间选择,开关特性为下降触发。
b.限值倍增器及倍增系数X在特殊情况下,如过临界转速时,振动幅值会超限,但机组运行状态正常。
计算机技术在微震监测及矿井动力灾害预警预报中的应用作者:鲍方吴志坚来源:《电脑知识与技术》2013年第24期摘要:淮南矿山微震监测系统MMS具有良好的系统性能和技术参数,对矿井工作面上微震活动实施连续监测,为煤与瓦斯突出预警预报提供了新方式。
针对谢一矿5125工作面地质情况,布设了24通道传感器,采用矿山微震监测系统对上覆岩层的微震活动实施连续监测,对震源定位和能量进行分析,得到了工作面微震活动规律分析,对应力集中区和应力降低区进行预警和预报,确定瓦斯源区,为煤与瓦斯突出的预警预报提供了新的手段。
关键词:微震监测系统;震源;高应力区;瓦斯源;预警预报中图分类号:TD3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24-5403-04煤炭在我国的能源消耗中占有主导地位,淮南矿区拥有煤炭资源量284亿吨,占华东地区的50%。
矿区煤层瓦斯含量高,防范煤与瓦斯突出事故是煤矿安全生产中面临的重要问题,强化煤与瓦斯突出等动力灾害预警与预报方法研究,对于加强淮南矿区乃至全国的煤矿动力灾害预报和控制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本文通过研发的微震系统监测、根据震源定位和能量分析,利用计算机技术对煤与瓦斯突出进行预警预报。
1 工程概况谢一矿是淮南集团矿业建设的第一对超千米深井,是我国典型的深部矿井。
走向长约8.1km,倾斜宽1.7~3.1km,面积约19.6k m2,可采储量289Mt。
主要可采煤层瓦斯含量介于12~36m3/t,瓦斯压力最高达6.2MPa;矿井开采深度850m时最大主应力21.5MPa。
5125工作面南起Ⅵ线以南50m,北至Ⅱ-Ⅲ线以北196m,风巷最高标高-675.1 m,机巷最低标高-795.4m。
工作面内煤系地层总体为一单斜构造,走向为NW方向,倾向NE方向,平均倾角20°。
2 微震监测原理及预警系统2.1微震监测原理当材料或结构内部发生变化或承载时,多数材料或结构会以应力波的形式释放能量。
微震监测系统管理制度为保证微震监测系统正常运行 矿成立了专门的微震监测队伍 隶属矿压科管理 负责微震监测系统的安装、调试、维修、管理、日常数据处理、井田范围内微震监测及规律分析。
地面微震监控室的值班管理、数据处理应用、日常维护等工作有专职技术人员负责 对所有技术资料做到及时处理、完整归档 并严格做好技术保密工作。
一、工作人员的配备微震监控室人员配备 主管领导1人 系统维护人员1人 微震监控室分析员4人。
微震监测分析人员必须经过专业知识的培训 经考核合格后 方可上岗 微震监测分析人员的调动必须征得矿总工程师的同意。
二、微震监测设备的安装、使用、维护挪移井下检波测量探头位置应有微震监控室的专业人员进行 并组织施工部门按照检波测量探头安装操作标准进行安装,安装地点应保证检波测量探头不受机器、电器设备和水的影响。
工作人员要详细记录检波测量探头前后挪移与安装的准确时间组织人员测量新台站的三维坐标 并报于微震监测分析人员备案和更新软件参数。
微震监控室设备的维护工作由微震监测分析人员进行 应保证记录仪和采集站不能因为人为原因而停止或错误运行 一旦发生故障必须及时处理保证监测设备在最短时间内恢复正常监测。
监测设备在井下连续运行一年以上 应按计划进行全面检修、清扫、调试。
三、微震监控室值班制度微震监控室值班员按三八制上岗。
微震监控室值班员负责 根据微震系统震动预警提示的声音 监视显示器所显示和的各种信息 及时处理微震事件 震动能量超过5×104J时 立即与震动定位点附近的采掘工作面联系 询问并记录井下震动破坏情况及施工工序 并负责填写监控室设备运行日志及井下爆破台帐 监测到破坏性冲击矿压后 值班人员必须立即通知矿压科值班人员和主管领导。
记录系统各部分的运行状态 发现系统出现故障时应及时报知系统维护人员 由系统维护人员组织进行快速排查和系统恢复工作。
晚班分析人员应编制昨日微震报表 于早上报主管领导和总工程师审阅。
基于IMS微震监测系统在大宝山矿采空区综合防控中的应用摘要:大宝山矿由于长期地下开采及民窿偷采形成了大量的复杂采空区,对露天生产作业构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确保矿山生产安全,大宝山矿成功地建立了国内先进的32通道IMS微震监测系统。
介绍了该系统的组成和技术特点,根据监测数据,对采场的微震事件进行统计、分析、定位,并为施工作业提供安全预警。
关键词:复杂采空区;IMS微震监测;安全预警1引言广东省大宝山矿业有限公司建矿于1958年,1975年正式投产。
按照矿山早期规划,大宝山矿区铁、铜、铅锌、硫主要是以大型露天的形式开采,在露天开采结束以后,再转入井下开采。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周围民采对井下铜硫铅锌资源进行了掠夺式开采,民窿多达112条,为了治理民采,保护矿产资源,1997年大宝山矿区铜矿露天中止采剥,转入井下开采,形成露天与井下联合开采的格局,并开始对采空区进行处理,但还是远远达不到“采充平衡”的要求,2004年发生了三次大塌方,严重影响到井下安全生产。
特别是民采泛滥,在现开采区域即9~51线沿走向1260m地段,形成了大量的采空区。
最为密集的区域为 23~292线及33~51线,且采空区面积较大,其中23~292线存在有相互贯穿、重叠的采空区群。
另外采空区在水平范围内,其密集程度随着采矿中段的作业程度呈增加趋势,从470m水平至670m水平均有采空区分布。
目前已勘探发现的采空区主要分布原井采650和630中段,少数分布在617中段,已扫描发现未处理的采空区共计26个。
鉴于大宝山矿面临严峻的采空区安全问题,大宝山矿引进32通道IMS无线微震监测系统,通过采用先进监测科技手段对可能发生的危险进行预警,确保采区的生产安全[1]。
2 微震监测系统简介2.1微震监测系统组成大宝山矿微震监测系统为32通道全数字型微震监测系统,2013年从澳大利亚引进。
监测系统主要由地下分布式传感器、数据采集系统、地表监测站三部分组成。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