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H患者肝移植指南
- 格式:doc
- 大小:35.00 KB
- 文档页数:5
附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治疗药物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试行)一、适用范围本指导原则由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与临床研究者共同讨论制定,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治疗药物的研发提供技术建议。
本指导原则只针对NASH伴有显著肝纤维化(F2~F4)(包括代偿期肝硬化)的成人患者,不涉及失代偿期肝硬化或儿童患者。
本指导原则适用于化学药品和治疗用生物制品的药物研发,仅作为推荐性建议。
在应用本指导原则时,还应同时参考国际人用药品注册技术协调会(The International Council for Harmonization of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Pharmaceuticals for Human Use,ICH)和其他国内外已发布的相关技术指导原则。
本指导原则将基于科学研究进展进一步更新。
鉴于NASH 治疗药物临床研发中关键要素的进展和更新迅速,本指导原则仅代表当前建议。
二、概述本指导原则主要讨论NASH治疗药物研发中临床试验设计的重点关注内容。
关于临床试验设计或统计学分析的一般性问题可参考其他相关指导原则。
(一)定义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1 —NAFLD)是一种与胰岛素抵抗和遗传易感密切相关的代谢应激性肝脏损伤,疾病谱包括非酒精性肝脂肪变(Nonalcoholic Hepatic Steatosis)(等同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Nonalcoholic fatty liver〕)、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及NASH相关肝硬化和肝细胞癌。
NASH表现为5%以上的肝细胞脂肪变合并小叶内炎症和肝细胞气球样变性。
(二)流行病学NAFLD是全球流行的主要肝脏疾病之一,有文献报道,全球患病率为25.24%(95% CI :22.10-28.65),且患病率逐年增加。
2019年ESPEN肝病营养指南解读(全文)2019年欧洲临床营养和代谢学会(the European Society for Clinical Nutrition and Metabolism,ESPEN)继1997年[1]、2006[2]年和2009年[3]之后,又一次更新了肝病临床营养指南。
十余年间大量基础和临床研究为指南更新提供了证据,需要通过专家团队进行汇总分析,最终转化为指导意见。
中华医学会2019年同时发布了《终末期肝病营养指南》,而2018年欧洲肝脏研究学会(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the Liver,EASL)首次发布了《慢性肝病营养临床实践指南》,肝病患者营养管理得到空前的重视。
一、指南修订的历程和意义此次指南更新历时2年余,分为总论、急性肝衰竭(acute liver failure,ALF)、酒精性脂肪性肝病(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ASH)、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肝硬化、移植与外科和营养相关肝损伤(nutrition associated liver injury,NALI)七个部分。
2016年11月24日在斯洛文尼亚首都卢布尔雅那召开第1次会议,形成106条推荐意见和声明,并对证据进行分级。
2017年经过数轮网络投票筛选,2018年对部分证据进行更新和补充,最终提出了85条推荐意见和17条声明。
该版指南把肠内和肠外营养综合起来进行意见推荐,不再单独阐述,提高了指南推荐意见的可操作性和便捷性。
此外,首次对NASH、肝硬化合并骨病、肝硬化合并肥胖、肝硬化合并肌少症和NALI等方面提出指导意见,而且对ALF、ASH、移植和外科等相关内容进行了更新和补充,更凸显了指南的延续性和整体性。
二、营养风险评估的实施指南推荐意见46和47首次建议成立包括医师、营养师、护士和药剂师在内的多学科团队共同实施营养管理,从而规范和提高营养管理质量,改善长期预后。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治疗药物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试行)目录1. 适用范围 (2)2. 概述 (2)2.1 定义 (2)2.2 流行病学 (3)2.3 治疗药物 (3)3. 临床试验设计 (3)3.1 总体考虑 (3)3.1.1 受试者 (3)3.1.2 终点指标评价 (4)3.1.3方法学考虑 (6)3.2 不同研发阶段具体考虑 (7)3.2.1 临床药理学研究 (7)3.2.2 探索性临床试验 (7)3.2.3 确证性临床试验 (9)3.2.4 确证临床获益的试验 (9)3.3 安全性评价 (9)1.适用范围本指导原则由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与临床研究者共同讨论制定,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治疗药物的研发提供建议。
本指导原则只针对NASH伴有显著纤维化的成人患者,不涉及NASH相关失代偿期肝硬化和儿童患者。
本指导原则适用于化学药品和治疗用生物制品的药物研发,仅作为推荐性建议。
在应用本指导原则时,还应同时参考国际人用药品注册技术协调会(The International Council for Harmonization of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Pharmaceuticals for Human Use,ICH)和其他国内外已发布的相关技术指导原则。
本指导原则会基于科学研究进展进一步更新。
鉴于NASH临床试验中关键要素问题的进展和更新迅速,本指导原则仅代表当前建议。
2. 概述本指导原则主要讨论NASH治疗药物研发中临床试验设计的重点关注内容,不讨论临床试验设计或统计学分析的一般性问题。
2.1 定义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一种与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和遗传易感密切相关的代谢应激性肝脏损伤,疾病谱包括非酒精性肝脂肪变(Nonalcoholic Hepatic Steatosis)、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及NASH相关肝硬化和肝细胞癌。
酒精性肝病诊断指南酒精性肝病诊断指南2006 年 2 月订正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酒精性肝病是因为长久大批喝酒所致的肝脏疾病。
早期往常表现为脂肪肝,从而可发展成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纤维化和酒精性肝硬化;严重酗酒时可引发宽泛肝细胞坏死甚或肝功能衰竭;该病是我国常有的肝脏疾病之壹,严重危害人民健康。
为进壹步规范酒精性肝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组织国内相关专家,于参照国内外最新研究成就的基础上,按照循证医学的原则,制定了本《指南》。
此中介绍的建议所依照的凭证等级共分为 3 个级别 5 个等次,见表 l ,文中以括号内斜体罗马数字表示。
表 1 介绍建议的凭证分级凭证等级定义I随机比较试验II-1非随机比较试验II-2分组或病例比较剖析研究II-3多时间系列,显然非比较实验III专家、威望的建议和经验,流行病学描绘本《指南》旨于帮助医生对酒精性肝病诊治作出正确决议,且非强迫性标准;也不行能包含或解决该病诊治中的全部问题。
所以,临床医生于针对某壹详细患者时,应充足认识本病的最正确临床凭证和现有医疗资源,且于全面考虑患者的具体病情及其意向的基础上,依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拟订合理的诊断方案。
因为酒精性肝病的研究进展快速,本《指南》仍将依据需要不停更新和完美。
壹、酒精性肝病临床诊断标准1.有长久喝酒史,壹般超出 5 年,折合酒精量男性≥40g/d,女性≥20g/d;或2周内有大批喝酒史,折合酒精量> 80g/d 。
但应注意性别、遗传易感性等要素的影响。
酒精量换算公式为: g= 喝酒量(ml)×酒精含量(%) × 0.8 。
2.临床症状为非特异性,可无症状,或有右上腹胀痛,食欲不振、乏力、体重减轻、黄疸等;跟着病情加重,可有神经精神、蜘蛛痣、肝掌等症状和体征。
3.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谷氨酰转肽酶 (GGT)、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和均匀红细胞容积(MCV) 等指标高升,禁酒后这些指标可显然降落,往常 4 周内基本恢复正常, AST/ALT>2 ,有助于诊断。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一、本文概述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肥胖症的日益流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已成为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慢性肝病之一。
本文旨在提供一份全面而系统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为临床医生和研究者提供最新的诊疗策略和研究进展。
本文首先概述了NAFLD的流行病学、病因学和病理生理学,然后从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诊断以及病理诊断等方面详细描述了NAFLD的诊断流程。
接下来,文章重点介绍了NAFLD的治疗策略,包括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以及新兴的非侵入性治疗和手术治疗方法。
本文还讨论了NAFLD患者的管理和随访,以及预防NAFLD的策略。
文章总结了当前NAFLD研究的热点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以期为临床医生和研究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疾病概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一种与胰岛素抵抗和遗传易感性密切相关的代谢应激性肝脏损伤,其疾病谱包括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NAFL)、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及其相关肝硬化和肝细胞癌(HCC)。
随着全球肥胖和代谢综合征流行率的增加,NAFLD现已成为发达国家及部分发展中国家慢性肝病和肝硬化最常见的原因,并被认为是导致HCC的第二大病因。
NAFLD不仅影响肝脏,还与代谢综合征、2型糖尿病、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以及慢性肾脏疾病等密切相关。
因此,对NAFLD的深入研究及早期干预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
NAFLD的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检查进行综合判断。
临床表现上,多数NAFLD患者无症状,少数患者可有乏力、右上腹轻度不适、肝区隐痛或上腹胀痛等非特异性症状。
实验室检查可发现肝功能异常,但通常无特异性。
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和MRI等可用于诊断NAFLD,其中超声检查因操作简便、经济无创、可重复性好等优点而成为首选检查方法。
然而,影像学检查难以区分单纯性脂肪肝和NASH,因此对于疑似NASH的患者,建议进行病理学检查以明确诊断。
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诊疗指南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 2006.8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指除外酒精和其他明确的损肝因素所致的,以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包括单纯性脂肪肝以及由其演变的脂肪性肝炎(NASH)和肝硬化,胰岛素抵抗和遗传易感性与其发病关系密切。
随着肥胖和糖尿病的高发,NAFLD现已成为我国常见的慢性肝病之一,严重危害人民健康。
为进一步规范NAFLD的诊断、治疗和疗效评估,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组织国内有关专家,在参考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按照循证医学的原则,制定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其中推荐的意见所依据的证据共分为3个级别5个等次,文中以括号内斜体罗马数字表示[1]。
本《指南》只是帮助医生对NAFLD的诊断和治疗作出正确决策,不是强制性标准,也不可能包括或解决NAFLD诊疗中的所有问题。
因此,临床医生在针对某一具体患者时,应充分了解本病的最佳临床证据和现有医疗资源,并在全面考虑患者的具体病情及其意愿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制定合理的诊疗方案。
由于NAFLD的研究进展迅速,本《指南》将根据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
一、临床诊断标准[2-5]凡具备下列第1~5项和第6或第7项中任何一项者即可诊断为NAFLD。
1. 无饮酒史或饮酒折含乙醇量小于140 g/wk(女性< 70 g/wk);2 . 除外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病、全胃肠外营养、肝豆状核变性等可导致脂肪肝的特定疾病;3. 除原发疾病临床表现外,可有乏力、消化不良、肝区隐痛、肝脾肿大等非特异性征象;4. 可有体重超重/内脏性肥胖、空腹血糖增高、血脂紊乱、高血压等代谢综合征相关组分;5. 血清转氨酶和γ-谷氨酰转肽酶水平可有轻至中度增高(小于5倍正常值上限),通常以丙氨酸转氨酶(ALT)增高为主;6. 肝脏影像学表现符合弥漫性脂肪肝的影像学诊断标准;7. 肝活检组织学改变符合脂肪性肝病的病理学诊断标准。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药物研发管线概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是一种肝内脂肪积聚而导致的慢性进展性肝病,可导致肝硬化、肝衰竭及肝细胞癌。
美国大约有2%~5%的NASH患者,一些流行病学估算结果认为美国的NASH患病率最高可达17%。
NASH目前是美国肝移植的第二大病因,预计在2020年将会成为美国肝移植的第一大病因。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NASH将成为全球公共卫生的一个重大挑战。
尽管医疗需求远未得到满足,但截至目前FDA尚未批准任何药物用于治疗NASH。
NASH 的市场规模在2025年预计将达到350亿~400亿美元,足以容纳多个重磅炸弹药物,因此众多生物制药公司都扎进了NASH这片蓝海,比较熟悉的包括Genfit, Intercept, Gilead, 诺和诺德, Tobira和Galmed,也有一些其他公司的候选药物被FDA授予了快速通道,开始进入这个领域,比如Conatus、Galectin和MediciNova。
截至目前,Genfit和Intercept是NASH竞赛场最为领先的两家公司。
鉴于II期随机对照研究的组织学证据显示能够逆转或减轻NASH疾病症状,Genfit 和Intercep均已启动了各自候选药物的III期研究。
其他公司的候选药物大多还处于II期阶段。
NASH管线药物一览注:更多NASH药物动态,可关注网站:/the-nashworld.html 本文对上述公司的NASH项目进展情况逐一简介如下:Genfit:III期研究已入组第1例患者,拟开发适应症不断扩大Genfit的在研NASH药物elafibranor是一种PPARα/δ双重激动剂,开发用于治疗伴有中重度肝纤维化(F2-F3)的NASH患者(NAS≥4)。
Elafibranor治疗伴有轻度肝纤维化(F1)NASH患者也已进入FDA的快速通道。
Genfit在3月10日宣布其代号为RESOLVE-IT的III期研究已正式入组第1个患者。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预防和治疗鉴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肥胖和代谢综合征(MetS)累及肝脏的表现,大多数患者肝组织学改变处于单纯性脂肪肝阶段,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首要目标为减肥和改善胰岛素抵IR,预防和治疗代谢综合征(MetS)、2 型糖尿病(T2DM)及其相关并发症,从而减轻疾病负担、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延长寿命;❖次要目标为减少肝脏脂肪沉积,避免因“附加打击”而导致非酒精性脂肪性NASH和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对于非酒精性脂肪性NASH和脂肪性肝纤维化患者还需阻止肝病进展,减少肝硬化、HCC 及其并发症的发生。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的疗效判断需综合评估人体学指标、血液生化指标及B 超等肝胆影像学变化,并监测药物不良反应,从而及时调整诊疗方案。
在治疗和随访过程中,建议密切观察患者的生活方式、体重、腰围和动脉血压变化,每隔3~6个月复查血液生化学指标和HbA1c,6~12 个月复查上腹部B 超。
血清氨基酸转移酶恢复正常和肝脂肪变消退,即使提示非酒精性脂肪性NASH 改善也不代表肝纤维化程度不加剧。
通过肝脏瞬时弹性成像、MRS、MRE动态观察肝脂肪变和纤维化程度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疗效评估和新药研发中的作用有待明确。
定期肝活检至今仍是评估非酒精性脂肪性NASH 和肝纤维化患者肝组织学变化的唯一标准,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NASH 的目标是脂肪性肝炎和纤维化程度都能显著改善,至少要达到减轻肝纤维化而脂肪性肝炎不加剧,或非酒精性脂肪性NASH 缓解而纤维化程度不加重。
1. 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减少体重和腰围是预防和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及其并发症最为重要的治疗措施。
对于超重、肥胖,以及近期体重增加和“隐性肥胖”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建议通过健康饮食和加强锻炼的生活方式教育纠正不良行为。
适当控制膳食热量摄入,建议每天减少2092~4184 kJ(500~1000 kcal)热量;调整膳食结构,建议适量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平衡膳食,限制含糖饮料、糕点和深加工精致食品,增加全谷类食物、ω-3脂肪酸及膳食纤维摄入;一日三餐定时适量,严格控制晚餐的热量和晚餐后进食行为。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一种无过量饮酒史,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干细胞内脂肪堆积,以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质蓄积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
其病理变化随病程的进展而表现有单纯性脂肪肝、高脂血症、高血压,并被认为是代谢综合征在肝脏的一种病理表现。
是一种与胰岛素抵抗(IR)和遗传易感性密切相关的代谢应激性肝损伤,疾病谱包括单纯性脂肪肝(NAFL)、脂肪性肝炎(NASH)及其相关肝硬化和肝细胞癌。
概述脂肪性肝病包括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两大类。
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由于长期大量饮酒导致的肝组织学改变,是以肝细胞脂肪变性为主的疾病。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一种无过量饮酒史,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干细胞内脂肪堆积,以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质蓄积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
其病理变化随病程的进展而表现有单纯性脂肪肝、高脂血症、高血压,并被认为是代谢综合征在肝脏的一种病理表现。
是一种与胰岛素抵抗(I R)和遗传易感性密切相关的代谢应激性肝损伤,疾病谱包括单纯性脂肪肝(NAFL)、脂肪性肝炎(NASH)及其相关肝硬化和肝细胞癌。
[编辑本段]特点近来,美国马萨诸塞州综合医院胃肠科Reid医师从病史、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面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综述。
NASH的特点是肝大、血清转氨酶升高、组织学改变类似酒精性肝炎但病人无嗜酒史。
一般人群的NASH患病率尚未确定。
多数临床研究显示,女性占60%~83%,但最近研究发现,男女患病率相同。
NASH最常见的症状是肥胖,最早被称为“脂肪肝肝炎(fatty liver hepatitis)”,后改为NASH。
根据所采用的肥胖定义,NASH病人有肥胖者占40%~100%,另外,2型糖尿病、高血糖或糖耐量异常占20%~75%,高脂血症占20%~81%。
中华肝脏病杂志2010年3月第18卷第3期ChinHepatol,March2010,V01.18,No.3代谢综合征组分的治疗,以减少NAFLD复发和提高患者的生存掣910,17-22—23l。
推荐5监测与随访1.通过健康宣教加强自我监督,设置能让患者针对自己的饮食、运动、体质量,腰围以及与生活质量相关观察指标进行自我记录的图表,以供医患之间交流以及完善个体化的饮食和锻炼计划19-i03(Ⅲ)。
2.疗效判断需综合评估代谢综合征各组分、血清酶谱和肝脏影像学的变化并监测不良反应,以便及时启动和调整药物治疗方案;动态肝组织学检查仅用于临床试验和某些特殊目的患者14,9-10.17,22≈31(Ⅲ)。
3.推荐NAFLD患者每半年测量体质量、腰围、血压、肝功能、血脂和血糖,每年做包括肝脏、胆囊和脾脏在内的上腹部超声检查【6’9l(Ⅲ)。
建议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并参照有关诊疗指南,筛查恶性肿瘤、代谢综合征相关终末期器官病变以及肝硬化的并发症(例如肝癌和食管一胃静脉曲张)【9—10,13.24.281(Ⅲ)。
(范建高执笔)顾问组成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卜海市消化疾病研究所(曾民德),北京大学医学部微生物学系(庄辉),北京中El友好医院内分泌科(杨文英),北京中日友好医院病理科(王泰龄)写作组成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消化内科(范建高);北京友谊医院肝病中-■(贾继东),香港中文大学威尔士亲王医院肝病中心(陈力元),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厉有名)。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王炳元),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陆伦根);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肝病科(施军平)。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消化内科(沈薇),吉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科(牛俊奇);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科(赵彩彦),北京天坛医院消化内科(徐有青);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分泌科(高鑫);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李喻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伊济医院上海市消化疾病研究所(茅益民X重庆医科大学病毒性肝炎研究所,中华肝病杂志编辑部(袁平戈)参考文献GC.LanerCZ.Nonalcoholicdiscase:fromsteato-siscirrhosis.Hepatology,2006,43(21):S99一Sll2.deA1wisNM.DayP.Non—alcoholicmistgraduallyclears.JHepatol,2008,48l:S104一SI12.FanGC.Epidemiologynon—alcoholicdis-easeChina.JHepat01.2009,50:204.2lO.FarrellGC。
2024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管理糖尿病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 )都是常见的疾病,流行病学资料提示,两者之间存在很强的双向关系,二者并存将导致不良的代谢和心血管风险增高。
那么当两者并存时,该如何进行有效的管理呢?本文从管理原则和治疗方案两方面进行了整理,以飨读者。
一、治疗原则给予患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
2型糖尿病合并NAFLD的治疗目标是在控制2型糖尿病和NAFLD疾病进展的基础上,同时控制CVD的其他风险因素如肥胖、高血压、血脂紊乱、高尿酸血症等,预防病变及保护靶器官。
已发生CVD或NASH者应分别给予相应治疗,以改善患者整体病情及长期预后。
2型糖尿病合并NAFLD的治疗是一种综合管理包括生活方式干预(饮食、运动、减重等)、药物和手术治疗、心血管风险因素的监测和防治等。
二、生活方式干预迄今已有多项研究证实通过饮食控制和(或)运动减重等生活方式改变能够改善NAFLD o在2型糖尿病合并NAFLD的超重、肥胖以及腹型肥胖患者治疗中,基于现有证据,建议体重需减轻至少7%以上以改善肝病进展,国尽量避免体重下降过快和体重波动。
对于3~6个月生活方式干预未能有效减重的肥胖2型糖尿病合并NAFLD患者,可以考虑应用奥利司他等药物减肥,但需警惕减肥药物的不良反应。
01 .饮食控制:饮食热量限制是减重的关键地中海饮食,即一种以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新鲜水果、全谷物、低脂乳品为主,同时减少红肉摄取的饮食方式,被证实可防治肥胖、2型糖尿病、NAFLD、心血管疾病和癌症,并降低全因死亡率。
2型糖尿病合并NAFLD患者需限制热卡摄入,可将目前饮食减少500S 1000 kcal/d ,但不推荐极低热量饮食(总热卡500^800 kcal∕d),极低热量饮食可能加剧NAFLD的病情发展。
患者需避免果糖添加食品的摄入,因为过量的果糖会加重NAFLD o建议2型糖尿病合并NAFLD患者戒酒。
02运动在无其他合并症及并发症时,建议进行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