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锅炉燃烧调整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6
燃气锅炉燃烧自动控制优化分析摘要由于能源消耗日益增加、环境污染日趋加重,各政府各部位大力推行煤改气工程平谷热源厂亦旨在利用新能能源消耗、减轻环境及大气污染。
本文以燃气电锅炉为背景建立模型,设计了一套基于燃气电锅炉无线网络的DCS分布式控制系统。
该燃气电锅炉采用低谷电加热蓄热方式,具有传统供暖设备无法比拟的优点。
改进燃气锅炉燃烧性能,提高燃气能源利用率,燃气锅炉炉膛压力控制是关键。
因此,本文重点研究了燃气锅炉炉膛压力控制策略。
采用双闭环控制方式实现对炉膛负压的实时控制,使炉膛负压保持稳定。
内环是速度调节,由变频器实现,外环是压力调节,采用模糊自适应比例一积分一微分控制(以下简称PID)控制算法,由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实现。
设计了模糊自适应PID 控制器,对控制器的参数整定原则、模糊规则等进行选取。
利用MATLAB仿真软件对燃气锅炉压力控制系统的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进行仿真验证,并与常规PID控制方法相比,验证了模糊自适应PID控制方法具有响应速度快、稳态性能好、控制精度高等优点。
关键词:锅炉自动控制系统;集散控制系统;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引言锅炉起源于18世纪,是重要的能源动力设备之一,在工业生产、居民生活中着广泛的应用。
随着我国工业化的深入发展,每年投入使用的锅炉数量不断增加,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长期以来,虽然锅炉也在不断地进行改造,但国内使用的锅炉主要还是以煤炭作为主要供能来源。
近些年,人们开始寻找可代替煤炭的清洁能源,一方面煤炭作为不可再生能源,贮存量越来越少;另一方面由于锅炉燃烧的不充分,煤炭中的氮、硫等元素燃烧不完全,导致锅炉的排放物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引发了大量的环境问题面对能源短缺和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国家在开发新能源、改善环境和提高能源利用率上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与支持。
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和开发新能源成为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
推广可持续发展、减少有害气体排放、减少对不可再生能源的依赖、开发利用燃气能源和调整能源结构成为国家的重点工作。
科技创新Ke Ji Chuang Xin摘要:近年来,我国对电能的需求不断增加,电厂建设越来越多,本文对火焰锅炉燃烧异常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全面分析,并对燃烧异常情况的具体原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措施。
关键词:火焰;燃烧异常;处理措施受当前严峻的煤炭市场形势影响,特别是高热值煤种价格长期处于高位,已无法作为主力煤种单独入炉燃用,掺烧低价、低热值煤种成为当前形势下火电厂降低燃料成本的必要手段。
1异常现象与分析1.1火检不稳定锅炉在高负荷且不断层运行的情况下煤层每层有一到两只火检闪烁在断层或低负荷时煤层每层有时有一只不见火其他3只火检闪烁;而油层火检有时无法满足点火需要。
1.2煤质恶化对燃烧的影响通过对停炉时煤质的化验分析结果可知,同一台磨煤机两侧给煤机的煤热值存在差异极大的情况,且各台磨煤机煤质不均匀,实际煤质与预计煤质偏差过大是本次燃烧恶化的主要原因。
1.3一次风速度过低火焰燃烧的优点是火炬的行程长,燃烧反应的时间增加,按理它应有利于提高燃烧效率,但实际上由于一次风的设计速度过低,二次风喷口又设计过分狭窄,因而,一、二、三次风可用的原始动量被无效地节流损失掉,使下炉膛燃烧过程中一、二、三次风间的相互混合较差,造成在上炉膛火焰上升过程中,煤粉和气流处于“弱湍流状态”,燃烧反应很弱,甚至二、三次风短路,从而使飞灰含碳量增加,特别在空气系数减少时更是如此。
1.4火检频繁烧毁造成火检烧毁的原因有:火检探头安装位置距煤粉喷嘴较近,不能满足探头对温度环境要求;部分火检探头安装于燃烧器近火点,探头烧毁、结焦情况严重。
1.5对火焰锅炉燃烧影响的其他因素每次燃烧异常情况的发生和恶化的影响因素较多,如煤质变化与一、二次风速调整的匹配对燃烧的影响,火焰锅炉二次风门较多且大多为手动门,在煤质发生变化后需要重新调整以满足燃烧的要求;燃烧器改造后,燃烧方式的变化对锅炉燃烧影响较大,一般需要较长时间调整和适应,才能逐步解决燃烧波动大和灰渣含碳量高的问题;火焰锅炉的炉底漏风量控制和卫燃带的布置,对锅炉的稳定燃烧存在影响;很多电厂火焰锅炉煤火检的稳定性较差,使锅炉稳定燃烧存在较大的隐患。
天津国华盘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1号锅炉燃烧调整试验报告1 前言天津国华盘山发电公司有两台引进前苏联的1650t/h超临界直流锅炉,原设计燃用晋北烟煤,99年初改烧神华煤。
改烧以来,国华公司、盘山发电公司、神华公司和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论证、调研和实践工作,对入厂煤的存放和管理、锅炉除渣系统结垢和板结、以及锅炉燃烧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索和采取措施,保证了机组的运行,但一直存在锅炉大面积结渣和掉渣问题,而且锅炉结的渣非常硬,出现了砸伤冷灰斗斜坡水冷壁和影响除渣系统运行的问题。
2000年3月8日锅炉灭火造成机组非停,事后检查,发现炉膛从燃烧器区域直到炉膛出口和屏式过热器存在严重的大面积结渣,结渣比较均匀,且呈现整体表明光亮的铁青色,硬度和密度都比较大,而且在结渣的某些表面能够观察到渣的流动痕迹,表明在此前的锅炉运行中,炉膛结渣的表面已经达到了熔融状态。
实际表明,锅炉的结渣问题已经影响了机组运行的稳定性,而且潜在地威胁着锅炉运行的安全,这个问题引起了国华公司和盘山发电公司的高度重视,要求通过试验研究,解决燃用神华煤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和隐患,确保机组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2000年3月18日,在盘山发电公司宣布成立北京国华电力公司燃用神华煤问题技术研究小组,立项进行解决盘电燃用神华煤问题的试验研究工作,并确定以下试验研究的目的:1.1改善锅炉结焦状况,解决锅炉大面积结焦和结硬焦的问题。
1.2进一步掌握锅炉机组的特性和燃用煤种特性,逐步解决国华盘山发电公司燃用神华煤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深层次问题,保证机组在100%燃用神华煤情况下长期稳定和安全运行。
1.3为必要的设备和系统改造提供依据。
1.4优化锅炉机组的运行方式,在保证机组安全运行的同时,尽可能提高机组运行的经济性。
1.5为其它电厂燃用神华煤提供经验、借鉴和指导。
2 锅炉机组简介天津国华盘山发电公司有从前苏联引进的2×500MW超临界机组,所配锅炉机组为俄罗斯波多尔斯克机械制造厂生产的Пп1650—25—545KT(П-76)超临界直流、一次中间再热、平衡通风、固态排渣煤粉锅炉,设计与俄罗斯列宁格勒金属工厂生产的k—500—240型汽轮机配套成单元机组。
火力发电厂锅炉调整吹灰技术与燃烧调整技术方法①
火力发电厂的正常运行需要保证锅炉和燃烧系统的稳定性,调整吹灰技术和燃烧调整
技术是保证锅炉和燃烧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方法。
一、锅炉调整吹灰技术
1.吹灰时机
锅炉内的灰尘的积聚会影响到锅炉的热交换效率,而吹灰可以有效地清除锅炉内灰尘,保证锅炉热交换效率。
吹灰的时机一般在锅炉运行时,可以根据锅炉烟气温度、压力、风
速等参数来判断,确保吹灰的效果最大化。
2.吹灰方式
吹灰方式包括机械吹灰和蒸汽吹灰。
机械吹灰是通过机械振动或旋转清除锅炉管道内
灰垢。
蒸汽吹灰是通过蒸汽喷射吹除锅炉内部的灰尘。
选择适合的吹灰方式可以有效地提
高吹灰的效率。
3.吹灰频率
锅炉内的吹灰频率要根据锅炉运行情况和烟气中灰尘含量来确定。
一般来说,锅炉内
吹灰的频率越高,清除灰尘的效果越好,锅炉的热交换效率也会更高。
二、燃烧调整技术
1.燃烧调整过程
燃烧调整是对锅炉烟气、温度和压力等参数进行调整,以保证锅炉的稳定性。
调整的
过程要根据燃烧器、供气系统、供油系统、给水系统等参数来进行。
燃烧调整方法包括燃烧器调整、气体供应调整、燃烧过程调整、排气调整等。
在燃烧
调整过程中,需要逐步地调整各个参数,以达到均衡的燃烧效果。
燃烧调整优化可以进一步提高锅炉的效率和稳定性。
燃烧调整优化的方法包括安装在
线监测设备、调整燃烧器的燃烧效果、调整气体供应和油水供应等,使锅炉达到最佳燃烧
状态,提高发电效率并降低排放。
锅炉燃烧控制系统及燃烧调整的原则一、燃烧控制系统的基本任务电站锅炉燃烧过程实质是将燃料化学能转变为蒸汽热能的能量形式转换过程。
燃烧过程控制的根本任务是使燃烧所提供的热量适应锅炉蒸汽负荷的需要,并保证锅炉安全经济运行。
1.维持蒸汽压力稳定锅炉蒸汽压力作为表征锅炉运行状态的重要参数,不仅直接关系到锅炉设备的安全运行,而且其是否稳定反映了燃烧过程中能量供求关系。
在单元机组中,锅炉蒸汽压力控制与汽机负荷控制是相互关联的,锅炉燃烧控制系统的任务是及时调整锅炉燃料量,使锅炉的能量输出与汽机为适应对外界负荷需求而需要的能量输入相适应,其标志是蒸汽压力的稳定。
2.保证燃烧过程的经济性保证燃烧过程的经济性是提高锅炉效率的重要方面,它是通过维持进入炉膛的燃料量与送风量之间的最佳比值来实现,即在有足够的风量使燃料得以充分燃烧的同时,尽可能减少排烟造成的热损失。
3.维持炉膛压力稳定锅炉炉膛压力是否稳定反映了燃烧过程中进入炉膛的风量与流出炉膛的烟气量之间的工质平衡关系。
若送风量大于引风量,炉膛压力升高,太高的压力会造成炉膛向外喷火;反之,送风量小于引风量炉膛压力下降,过低的压力会造成漏风而降低炉膛温度,影响炉内燃烧工况,经济性下降。
所以说,炉膛压力是否在允许范围内变化,关系到锅炉的安全经济运行。
锅炉燃烧过程的上述三项控制任务是不可分开的,它的三个被控参数(被调量)(即蒸汽压力、过剩空气系数或最佳含氧量、炉膛压力)与三个调节量(即燃料量、送风量、引风量)间存在着关联。
因此燃烧控制系统内的各子系统应协调动作,共同完成其控制任务。
二、汽压被控对象的动态特性(1)燃烧率扰动下的汽压动态特性。
燃料量扰动下的汽压对象的动态响应曲线(2)汽机调门开度扰动下的汽压动态特性锅炉燃料量不变,汽机调门开度阶跃变化。
三、燃烧控制系统组成的基本原则(1)、燃烧控制系统在外界负荷需求改变后应立即改变锅炉的燃料量,维持燃烧过程的能量平衡。
然而,主蒸汽压力对燃料量的响应呈现较大的迟延和惯性,特别是采用直吹式制粉系统的燃烧过程,如何迅速改变燃烧率至关重要。
锅炉调节的技术方法锅炉调节是指通过控制锅炉的火焰大小、给水量、燃料供应等来保持锅炉的热负荷平衡,从而实现锅炉效率的提高和安全运行。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锅炉调节技术方法。
1. 燃烧调节:燃烧调节是通过控制燃料的供应来调节锅炉的热负荷。
燃烧调节可以通过控制燃料进给机构的速度、调节燃料氧浓度或改变燃料的混合比例来实现。
对于煤炭锅炉,可以通过调节给煤量和煤粉细度来调节燃烧。
对于油燃锅炉,可以通过调节油枪的喷油量和喷油角度来调节燃烧。
对于气燃锅炉,可以通过调节燃气阀门的开度来调节燃烧。
2. 运行参数调节:除了燃烧调节外,还可以通过调节锅炉的运行参数来实现锅炉的调节。
常用的运行参数包括给水量、蒸汽流量、蒸汽温度、过热器蒸汽温度等。
通过调节这些参数,可以保持锅炉的热负荷平衡,同时实现高效、安全的运行。
例如,如果锅炉负荷增加,可以适当增加给水量和蒸汽流量,以保持蒸汽温度和过热器蒸汽温度的稳定。
3. 安全保护调节:锅炉的安全保护是保证锅炉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
锅炉的安全保护调节包括燃烧风量控制、给水量控制、锅炉排污控制等。
燃烧风量控制可以通过调节引风机的转速或打开关闭风门来实现。
给水量控制可以通过调节给水泵的转速或调节给水阀门的开度来实现。
锅炉排污控制可以通过调节排污阀门的开度来实现。
这些安全保护调节措施可以保证锅炉在异常情况下的安全运行。
4. 温度控制:温度控制是保证锅炉稳定运行的关键因素。
常见的温度控制方法包括水温控制、蒸汽温度控制、过热器蒸汽温度控制等。
水温控制可以通过调节给水量、蒸汽流量和燃料供应来实现。
蒸汽温度控制可以通过调节蒸汽流量、给水量和燃料供应来实现。
过热器蒸汽温度控制可以通过调节给水量、蒸汽流量和过热器燃气控制来实现。
通过这些控制手段,可以保证锅炉的温度稳定在安全范围内。
5. 自动控制系统:自动控制系统是实现锅炉调节的核心。
自动控制系统包括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和监视器等。
传感器负责监测锅炉的运行参数,如压力、温度、流量等。
燃气锅炉不完全燃烧原因分析与改进措施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工业锅炉作为高耗能、高排放装置,节能减排问题引起了国家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逐渐开始代替煤油作为锅炉燃料,在工业生产中广泛应用。
然而锅炉运行中,燃气不完全燃烧问题客观存在,不但不利于节能环保,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锅炉的安全运行。
关键词:燃气锅炉;燃烧不完全引言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的能源,越来越多的取代煤和油作为锅炉的燃料。
尤其是在一些大城市,天然气较多的应用于工业锅炉。
近两年,燃气工业锅炉的比例达到5%左右,且呈快速增长的趋势,一些城市燃气锅炉的比例已达到90%以上,燃气锅炉在我国有非常大的发展前景,我国是一个多煤少油气的国家,做好燃气锅炉节能意义重大。
气体不完全燃烧损失是燃气锅炉一项重要的热损失,影响锅炉运行的安全性、经济性和环保性。
1、燃气锅炉的燃烧特性1.1、燃气锅炉燃烧度也是燃烧的完全程度。
燃气燃烧的完全程度与燃气和空气旳混合均匀程度有关。
在空气量充足、混合充分的条件下,燃气锅炉能够达到完全燃烧。
燃气锅炉的燃烧度高低直接影响着锅炉的效率和燃料消耗量。
1.2、过剩空气系数由于燃气锅炉为正压燃烧,炉膛漏入空气几乎为零,所以燃气锅炉排烟中的过量空气是没有参与燃烧的空气,它的大小直接影响燃烧温度和锅炉热效率。
为了提高燃气锅炉的热效率,应该尽量减小过程空气系数。
1.3、火焰特性和炉膛的匹配度燃气锅炉的火焰特性与炉膛结构的匹配是关系密切的。
如扩散燃烧时,其半发光火焰比无焰辐射能力强,对炉内传播有力;回焰燃烧,要求燃烧喷嘴的流速高、射程远,炉内火焰充满度较好。
在火管炉膛内,要求火焰为圆形,而在其他炉膛内,要求扁平火焰。
2、燃气锅炉不完全燃烧的原因2.1、燃气量和风量不匹配燃气锅炉运行过程中,鼓风机将空气加压后送入炉内与燃气混合、升温、燃烧,如果锅炉燃烧调整不正常,燃气量和风量匹配不合理,将造成燃气燃烧不完全,从而降低锅炉运行的经济性。
锅炉燃烧调整与控制摘要:自备电厂自投产以来,三台锅炉均不同程度的频繁出现煤粉管道堵塞、渣量大、灰渣含碳量高、制粉系统出力降低等现象,直接导致的结果是煤耗偏高,尤其是在2011年年底和2012年年初,均未完成厂部下达的煤耗指标。
为此,发电运行部针对上述现象,专门组织人员进行燃烧调整和分析,以彻底查清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提高锅炉运行的经济性。
关键词:燃烧;调整;措施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0—0244—01一、主要问题描述三台锅炉及制粉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炉底渣量较大,含碳量高,炉渣中含大颗粒原煤;(二)分离器调节叶片被杂物堵塞,回粉管堵塞杂物较多,锁气器频繁动作或不动作;(三)煤粉管道堵塞严重;(四)分离器出口压力偏高;(五)制粉系统出力降低;(六)发电标煤耗较高。
二、调整目的针对三台炉出现的共性问题,通过对锅炉及制粉系统调整和设备治理,达到以下目的:(一)查找锅炉渣量大、灰渣含碳量高的原因;(二)通过查看分离器调节叶片堵塞情况、锁气器动作频率、制粉系统运行周期,确定分离器需要清理时的出口压力高值;(三)明确防止煤粉管道堵塞的措施;(四)查找制粉系统处理降低的原因;(五)总结出制粉系统出力降低时表现出来特征;(六)总结出磨煤机旁路风开大、关小对磨煤机出力的影响。
三、原因分析及治理措施(一)原因分析为达到上述目的,根据锅炉运行、制粉系统设备定期清理工作和运行人员反映的情况,经过发电运行部分析,认为产生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原煤中杂物较多,堵塞分离器调节叶片,回粉量增大,导致回粉管堵塞或常开,同时磨煤机处理降低。
2、为提高磨煤机出力,运行人员增大一次风量或旁路风量,分离器出口压力增高,煤粉细度增大,同时携带大颗粒原煤进入煤粉管道,导致管道堵塞、燃烧不完全、灰渣含碳量增大。
3、在煤质较差的情况下,磨煤机出力大于50吨时,为了增加或稳定机组负荷,继续增大磨煤机出力,使分离器出口压力增高、管道堵塞。
01锅炉燃烧过程自动调节的任务锅炉燃烧过程自动调节的任务如下:①维持热负荷与电负荷平衡,以燃料量调节蒸汽量,维持蒸汽压力。
②维持燃烧充分,当燃料改变时,相应调节送风量,维持适当风煤比例。
③保持炉膛负压不变,调节引风与送风配合比,以维持炉膛负压。
02锅炉风量与燃料量配合风量过大或过小都会给锅炉安全经济运行带来不良影响。
锅炉的送风量是经过送风机进口挡板进行调节的。
经调节后的送风机送出风量,经过一、二次风的配合调节才能更好地满足燃烧的需要,一、二次风的风量分配应根据它们所起的作用进行调节。
一次风应满足进入炉膛风粉混合物挥发分燃烧及固体焦炭质点的氧化需要。
二次风量不仅要满足燃烧的需要,而且补充二次风末段空气量的不足,更重要的是二次风能与刚刚进入炉膛的可燃物混合,这就需要较高的二次风速,以便在高温火焰中起到搅拌混合作用,混合越好,则燃烧得越快、越完全。
一、二次风还可调节由于煤粉管道或燃烧器的阻力不同而造成的各燃烧器风量的偏差,以及由于煤粉管道或燃烧器中燃料浓度偏差所需求的风量。
此外,炉膛内火焰的偏斜、烟气温度的偏差、火焰中心位置等均需要用风量调整。
03四角切圆锅炉二次风调整四角切圆锅炉二次风采用的是大风箱供风方式,每角的18只喷口连接于一个共同的大风箱,风箱内设有18个分隔室,分别与18个喷口相通。
各分隔室入口处均有百叶窗式的调节挡板。
二次风的调节依据是维持最佳氧量。
辅助风是二次风中最主要的部分。
它的作用是调整二次风箱和炉膛之间的压差(原则上不低于380Pa)。
从而保证进入炉膛的二次风有合适的流速,以便入炉后对煤粉气流造成很好的扰动和混合,使燃烧工况良好。
总二次风量按照燃料量和氧量值进行调节,各燃烧器辅助风的风门开度按相关规程要求的炉膛/风箱压差进行调节。
油层均有各自的油配风,油配风的开度有两种控制方式:油枪投入前,该油枪的油配风挡板开至20%以上;油枪停用时,则与辅助风一样,按炉膛/风箱压差进行调节。
在一次风口的周围布置一圈周界风,可以增大一次风的刚性;可以托浮煤粉,防止煤粉离析,避免一次风帖墙;还可以及时补充一次风着火初期所需要的氧气。
锅炉燃烧调整与运行优化煤粉燃烧的基本理论第二部分锅炉运行特性第三部分锅炉运行参数的监督与调节第四部分锅炉燃烧调整锅炉燃烧调整与运行优化第三部分煤粉燃烧的基本理论第二部分锅炉运行特性第三部分锅炉运行参数的监督与调节第四部分锅炉燃烧调整内容第一部分煤粉燃烧的基本理论第二部分锅炉运行特性第三部分锅炉运行参数的监督与调节第四部分锅炉燃烧调整煤粉燃烧的基本理论第二部分锅炉运行特性第三部分锅炉运行参数的监督与调节第四部分锅炉燃烧调整第一部分煤粉燃烧基本理论一、燃料性质煤的主要成分:炭、氢、氧、氮、硫、灰分及水分。
煤的元素分析:炭、氢、氧、氮、硫、灰分及水分。
煤的工业分析:灰分、水分、挥发分及固定碳。
煤成分分析基准:收到基、空气干燥基、干燥基、干燥无灰基。
煤粉燃烧的基本理论第二部分锅炉运行特性第三部分锅炉运行参数的监督与调节第四部分锅炉燃烧调整动力用煤分类煤种无烟煤贫煤中挥发分烟煤高挥发分烟煤褐煤Vdaf×100 ≤9 9~19 19~30 30~40 40~50 着火及燃烧情况难着火及燃烧完全较难着火及燃烧完全易着火及燃烧完全易着火及燃烧完全易着火及燃烧完全煤粉燃烧的基本理论第二部分锅炉运行特性第三部分锅炉运行参数的监督与调节第四部分锅炉燃烧调整几个概念:1、发热量:单位质量煤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kJ/kg。
分高位发热量和低位发热量。
2、标准煤:低位发热量为__ kJ/kg的煤。
3、折算成分:每送入锅炉4182 kJ/kg热量,带入锅炉的水分、灰分及硫分。
煤粉燃烧的基本理论第二部分锅炉运行特性第三部分锅炉运行参数的监督与调节第四部分锅炉燃烧调整二、煤粉气流的着火⒈煤粉燃烧的特点煤粒燃烧的四个阶段:预热干燥、挥发分析出着火、燃烧及燃尽。
煤粉燃烧的不同点:①挥发分析出与碳燃烧同时进行,(煤粉颗粒小30~100μm,炉膛内煤粉升温速度可达5000~__℃);②挥发分析出过程几乎延续整个燃烧过程;③挥发分的产量和成分与常规测试数据不同;④快速加热形成的焦炭空隙结构与慢速加热存在较大差异。
煤质变化期间锅炉燃烧调整措施摘要:我厂锅炉设计为烟煤,根据公司总体部署,从区域外购进部分电煤,但外购的电煤与我厂机组设计煤种相差较远,有部分为贫煤甚至是无烟煤,该煤种发热量高,挥发份低,在锅炉燃烧特别是低负荷燃烧时,可能导致机组熄火。
关键词:燃烧;火检;灭火;煤质锅炉正常运行时,配风方式采用基本均等和正宝塔配风。
基本均等配风方式:下组燃烧器辅助风挡板开度一致,上组燃烧器辅助风挡板开度一致,下组燃烧器辅助风挡板开度大于上组燃烧器辅助风挡板开度。
正宝塔配风方式:辅助风挡板开度由最下层向上逐层减少。
周界风挡板开度相同。
辅助风挡板和周界风挡板开度随锅炉负荷的增加而开大,随锅炉负荷的降低而关小。
在100%ECR工况采用基本均等配风时,下组燃烧器辅助风挡板开度在80%-100%,上组燃烧器辅助风挡板开度在60%-80%,周界风挡板开度在50%-70%。
在75%ECR工况采用基本均等配风时,下组燃烧器辅助风挡板开度在40%-60%,上组燃烧器辅助风挡板开度在30%-50%,周界风挡板开度在20%-30%。
一次风压在3.8-4.0kPa,一次风速在16-23m/s,一次风粉浓度在0.4-0.8kg/kg。
一次风率和一次风速随煤质的变化而变化,煤质好挥发份高时可维持高限,煤质差挥发份低时可维持低限,但以不堵管为原则。
一次风粉浓度在煤质差时可保持较高浓度。
锅炉正常燃烧时,燃料的着火距离适中(300-600mm),火焰稳定,火焰呈光亮的金黄色,且均匀地充满炉膛,火焰不偏斜、不贴墙、不直接冲刷水冷壁。
加负荷时,先增加风量,后增加燃料量。
减负荷时,先减燃料量,后减风量。
在进行给粉机切换时,必须先启动一台给粉机运行正常后才能停另一台给粉机。
正常运行时,增、减燃料时应以改变给粉机转速为主,尽量少启停给粉机,以免引起炉内扰动。
投入的煤粉燃烧器为一层或对角两只,不能缺角运行,运行层给粉机应尽量作到全角运行,保证层火焰充分建立。
停运给粉机燃烧器的一次风门应关闭。
锅炉燃烧的调整⏹炉内燃烧调整的任务可归纳为三点:⏹维持蒸汽压力、温度在正常范围内。
⏹着火和燃烧稳定,燃烧中心适当,火焰分布均匀,燃烧完全。
⏹对于平衡通风的锅炉来说,应维持一定的炉膛负压锅炉进行监视和调整的主要内容有:⏹1)使锅炉参数达到额定值,满足机组负荷要求。
⏹2)保持稳定和正常的汽温汽压。
⏹3)均衡给煤、给水,维持正常的水煤比。
⏹4)保持合格的炉水和蒸汽品质。
⏹5)保持良好的燃烧,减少热损失,提高锅炉效率。
⏹6)及时调整锅炉运行工况,使机组在安全、经济的最佳工况下运行。
⏹煤粉的正常燃烧,应具有限的金黄色火焰,火色稳定和均匀,火焰中心在燃烧室中部,不触及四周水冷壁;火焰下不低于冷灰斗一半的深度,火焰中不应有煤粉分离出来,也不应有明显的星点,烟囱的排放呈淡灰色。
⏹如火焰亮白刺眼,表示风量偏大,这时的炉膛温度较高;⏹如火焰暗红,则表示风量过小,或煤粉太粗、漏风多等,此时炉膛温度偏低;⏹火焰发黄、无力,则是煤的水分高或挥发分低的反应。
制粉系统运行调整⏹(1)调整磨煤机出力时,应同时调节。
⏹(2)根据磨煤机研磨件磨损情况,及时调整加载力,保证制粉系统出力。
⏹(3)定期进行煤粉取样分析细度,通过对分离器的调整,使煤粉细度符合要求。
⏹(4)维持磨煤机出口温度正常。
一、煤粉量的调整⏹配有直吹式制粉系统的锅炉⏹当锅炉负荷有较大变动时,即需启动或停止一套制粉系统。
⏹锅炉负荷变化不大时,可通过调节运行中的制粉系统出力来解决。
⏹对于带直吹式制粉系统的煤粉炉,其燃料量的调节是用改变给煤量来实现的,因而对负荷改变的响应频率较仓储式制粉系统较慢。
二、风量的调整⏹锅炉的负荷变化时,送入炉内的风量必须与送入炉内的燃料量相适应,同时也必须对引风量进行相应的调整。
⏹1.送风调整⏹进入锅炉的空气主要是有组织的一、二、三次风,其次是少量的漏风。
⏹2.炉膛负压及引风调整煤粉细度的调节⏹中速磨煤机固定式离心分离器的调节,通常是改变安装在磨煤机上部的可调切向叶片角度(即折向挡板开度)来改变风粉气流的流动速度和旋转半径,从而达到改变煤粉的离心力和粗细粉分离效果的目的。
锅炉燃烧调整一、燃烧调整的目的和任务锅炉燃烧工况的好坏,不但直接影响锅炉本身的运行工况和参数变化,而且对整个机组运行的安全、经济均将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无论正常运行或是启停过程,均应合理组织燃烧,以确保燃烧工况稳定、良好。
锅炉燃烧调整的任务是:l、保证锅炉参数稳定在规定范围并产生足够数量的合格蒸汽以满足外界负荷的需要;2、保证锅炉运行安全可靠;3、尽量减少不完全燃烧损失,以提高锅炉运行的经济性;4、使NOxSOx及锅炉各项排放指标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燃烧工况稳定、良好,是保证锅炉安全可靠运行的必要条件。
燃烧过程不稳定不但将引起蒸汽参数发生波动,而且还将引起未燃烬可燃物在尾部受热面的沉积,以致给尾部烟道带来再燃烧的威胁。
炉膛温度过低不但影响燃料的着火和正常燃烧,还容易造成炉膛熄火。
炉膛温度过高、燃烧室内火焰充满程度差或火焰中心偏斜等,将引起水冷壁局部结渣,或由于热负荷分布不均匀而使水冷壁和过热器、再热器等受热面的热偏差增大,严重时甚至造成局部管壁超温或过热器爆管事故。
燃烧工况的稳定和良好是提高机组运行经济性的可靠保证。
只有燃烧稳定了,才能确保锅炉其它运行工况的稳定;只有锅炉运行工况稳定了,才能保持蒸汽的高参数运行。
此外,锅炉燃烧工况的稳定、良好,是采用低氧燃烧的先决条件,采用低氧燃烧,对降低排烟热损失、提高锅炉热效率,减少NOx和SOx的生成都是极为有效的。
提高燃烧的经济性,就要求保持合理的风、粉配合,一、二次风配比,送、吸风配合和保持适当高的炉膛温度。
合理的风、粉配合就是要保持炉膛内最佳的过剩空气系数;合理的二、二次风配比就是要保证着火迅速,燃烧完全;合理的送、吸风配合就是要保持适当的炉膛负压。
无论在稳定工况或变工况下运行时,只要这些配合、比例调节得当,就可以减少燃烧损失,提高锅炉效率。
对于现代火力发电机组,锅炉效率每提高l%,整个机组效率将提高约0.3—0.4%,标准煤耗可下降3—4g/(kW?h)。
燃煤锅炉燃烧器结构及运行过程中风门调整对策的研究【摘要】:在锅炉正常运行中对燃烧的调整是锅炉维持汽温汽压稳定,燃烧充分的重要保证。
在现阶段运行过程中孟津热电煤质来源复杂,劣质煤掺烧过程中对于锅炉的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造成了影响,这就对运行人员在锅炉日常燃烧调整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通过各层燃烧器风门的合理调节,能保证锅炉燃烧的稳定均匀,避免锅炉汽温出现规定范围外的偏差以及锅炉受热面结焦。
【引言】:值班员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对燃烧器层风的调节,一般通过改变燃烧器的三次风门开度以及燃尽风风门开度来进行的。
通过改变风量配比以及燃烧形态,从而对锅炉的燃烧做出调整。
经过多年运行经验,孟津热电孟津热电关于各层风的调节方法已经成熟并且形成一定的调节习惯。
本文将通过孟津热电孟津热电燃烧器的形式、燃烧器各风门的作用,分析在运行过程中各风门调整对燃烧的影响。
一、燃烧器的结构分析:孟津热电锅炉采用双调风旋流燃烧器,前后墙对冲燃烧方式。
燃烧器分三层布置于炉膛前后墙,每层四支,布置共计24支。
每层四支燃烧器对应相应磨煤机四支粉管,前墙为C/D/E,后墙为A/B/F。
如下图所示:(图1)在燃烧器上方设置有燃尽风喷口,以提供燃料燃烧所需要的燃尽风。
前后墙A、B侧均有燃尽风气动调节门,共计四个,控制所对应侧的燃尽风量。
进入燃烧器的空气被分为四个部分,分别为中心风、一次风、内二次风、三次风(外二次风)如下图所示:(图2)中心风:是从燃烧器的中心风管内喷出的一股直流风,起到冷却燃烧器喷口和控制着火点位置的作用。
中心风是从燃烧器的中心风管内喷出的一股直流风,能控制着火点位置,获得最佳燃烧工况,在油枪运行时提供燃油配风。
还起到冷却燃烧器喷口、防止烟气倒灌的作用。
中心风门开度控制过小,着火点提前,能起到稳定火焰的作用,但是中心风量过小不利于燃烧器喷口的冷却,同时还可能会引起燃烧器喷口结渣结焦。
中心风门开度控制过大,着火点推迟,有利于燃烧器喷口的冷却,避免了燃烧器喷口结渣的可能性,但是不利于火焰的稳定(特别是燃用低挥发份无烟煤时),同时增加了屏过结焦的可能性,单支燃烧器的中心风门需要在就地调节燃烧调整时已确定。
关于锅炉燃烧调整的分析
摘要:本文作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分析介绍了锅炉燃烧及其
优化的方法,供大家参考借鉴。
关键词:锅炉;燃烧调整;优化运行;分析
中图分类号:tk22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锅炉的燃烧调整、优化运行是节能降耗、提高能源利用率的有
效措施。它可以降低机组供电煤耗,降低发电成本,对电力企业参
与电力市场竞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锅炉运行参数最佳值的确定方法
目前电厂运行人员习惯于把设计参数作为最佳值进行调整,往
往不能达到最佳的运行效果。尤其是在低负荷工况下,锅炉运行的
安全性、经济性均较差。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设计参数仅
对单一设备而言,未能充分考虑系统组合;二是设备在制造、安装
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偏差,未能达到设计要求;三是设计参数本身取
用不合理。所以应该从实际系统出发,通过试验分析、比较,为运
行人员提供锅炉在不同负荷下的最佳运行方式及参数控制,这些运
行方式建立在现有的设备基础上,通过运行调整可以达到或基本达
到,与原设计工况相比具有合理性、准确性和可操作性。锅炉运行
参数最佳值应是在不同的工况下使锅炉在实际运行时煤耗达到最
小值时所对应的运行方式下的各参数。它必须通过优化调整试验才
能获得。所以,需进行优化试验,确定锅炉的最佳经济运行方式及
最佳运行参数。
2.对锅炉机组运行的总要求是安全、经济,这是通过对锅炉进
行监视和调整来达到的
锅炉燃烧调整是运行中的主要内容之一。目前,我国大部分电
厂都存在混煤燃烧现象,对锅炉燃烧调整及优化运行需求十分迫
切。因此开展锅炉燃烧调整研究,以指导优化运行具有非常重要的
现实意义。具体讲,对运行锅炉进行监视和调整的主要任务是:
2.1 保证蒸汽品质,保持正常的过热汽压,过热和再热汽温;
2.2 保证蒸汽产量(即蒸发量)以满足外界负荷的需要;
2.3 维持汽包的正常水位;
2.4 及时进行正确的调整操作,消除各种异常,障碍和隐形事
故,保持锅炉机组的正常运行。
2.5 维持燃料经济燃烧,尽力减少各种热损失,提高锅炉效率。
为了完成上述任务,锅炉人员必须充分的了解各种因素对锅炉工作
的影响,掌握锅炉的变化规律和实际操作技能,这是正确调节的必
要条件。
3.确定锅炉最佳运行方式及最佳运行参数值的优化试验方法
优化试验方法是通过对锅炉进行性能摸底试验,全面优化调整,
寻找最佳方式及相应最佳运行基准值。它包括性能摸底试验、优化
调整试验两部分。
3.1 锅炉性能摸底试验:收集锅炉的基本情况等的相关资料,
进行锅炉典型工况下的试验,通过性能计算和能耗分析,寻找引起
锅炉煤耗偏高的主要原因,从而确定锅炉优化对象。也就是要找到
影响锅炉经济性的主要问题,了解锅炉设备性能有待改进的地方。
3.2 锅炉优化调整试验:根据锅炉优化调整试验的结果,在现
场设备消缺的基础上确定优化目标,进行锅炉优化调整试验,寻找
锅炉在调峰范围内合理的运行操作方式。通过试验得出在不同负荷
下锅炉主辅设备的最佳运行方式。
4.影响锅炉优化运行的因素
锅炉优化运行是指输入锅炉机组燃料的热量被最大有效利用,
使得锅炉各项热损失达到最小。通过对各项热损失的分析,找出锅
炉的优化运行的方法,并找出提高锅炉运行经济性的途径。只有通
过热平衡才能确定锅炉机组的效率,根据热平衡结果就可以判断锅
炉机组的设计和运行情况,研究锅炉机组的热平衡目的在于定量计
算与分析各项能量的大小,找出引起热量损失的原因,提出减少损
失的措施,提高锅炉效率,降低发电成本。
5.优化运行的途径
5.1 加强煤质管理。
随着电厂进入商业化运营,煤质的管理显得越来越重要。灰分
增加就意味着热值减少,燃料量、电耗、金属单耗、受热面磨损都
增加,燃烧的完全性与稳定性也受到很大影响,也会导致排烟热损
失相对增加。所以管理好燃料是提高经济性、提高企业效益、提高
上网竞争能力的关键环节之一。
5.2 增加监视系统。
锅炉的一、二次风速以及炉膛断面热负荷、燃烧器区域热负荷、
壁面热负荷等均根据燃用的煤质设计,这是由于燃烧、传热等过程
不仅复杂,且影响因素的随机性也较太。目前在设计过程中,除了
计算外,一般按推荐值选取。锅炉在运行过程中,能够定量掌握有
关影响系统稳定与经济运行的诸因素是十分重要的。
例如,一次风速的大小对整个系统的影响非常大,它不仅影响
燃烧的稳定性,而且还涉及到锅炉的经济性。而目前运行人员在运
行调整过程中,除对最终参数控制得比较严格外,对其过程变化却
无法掌握。也就是说,没有一个好的监视系统。运行人员就无章可
循,处于带有一定经验性的、盲目的操作状态。如果,一台 200mw
机组如果做好优化运行,每年能带来几十万元的效益,这并不夸张。
所以提高燃烧系统优化运行的程度,它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同
样不可低估。
6.锅炉的燃烧调整
锅炉燃烧工况的好坏对锅炉机组和整个发电厂运行的经济性和
安全性有很大的影响
。燃烧调节的任务是:适应外界负荷的要求,在满足必须的蒸
汽量和合格的蒸汽量的前提下,保证锅炉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对于一般固态排渣煤粉炉,进行燃烧调节的目的可具体归纳为以下
几方面:保证正常稳定的汽压、汽温和蒸发量。着火稳定、燃烧中
心适当,火焰分布均匀,不烧损燃烧器、过热器等设备,避免结渣。
使机组运行保证最高的经济性。减少燃烧污染物的排放。
燃烧过程的经济性要求保持合理的风煤配合,一、二次风配合
和送吸风配合,此外还要保持适当的炉膛温度。合理的风粉配合就
是要保持最佳的过量空气系数;合理的一、二次风配合就是要保证
着火迅速、燃烧安全;合理的送、引风配合就是要保持适当的炉膛
负压、减少漏风。当运行工况改变时,这些配合比例调节恰当,就
可以减少燃烧损失,提高锅炉效率。
锅炉运行中经常碰到的工况改变是负荷变化,当锅炉负荷变化
时,必须及时调节送入炉内的燃料量和风量,使燃烧工况相应改变。
在高负荷运行时,由于炉膛温度高,着火与混合条件比较好,故燃
烧一般是稳定的,但这时排烟损失比较大。为了提高锅炉效率,可
以根据煤质等具体条件,考虑适当降低过量空气系数运行,使排烟
热损失降低。在低负荷运行时,由于燃烧减弱,投入的燃烧器数量
少,故炉膛温度较低,火焰充满程度差,使燃烧不稳定,经济性也
较差。低负荷时可以适当降低炉膛负压运行,以减少漏风,使炉膛
温度相对有所提高。这样不但能稳定燃烧,也能减少不完全燃烧热
损失,但这时必须注意安全,防止炉膛正压导致灭火伤人。由上所
述可知,当运行工况改变时,燃烧调节的正确与否,对锅炉运行的
安全性和经济性都有直接的影响。
7.结束语
锅炉的运行参数主要是过热蒸汽压力,过热蒸汽和再热蒸汽温
度,饱和水位和锅炉蒸发量等,其运行过程则表现为一个复杂的参
数变化过程。在实际情况下,锅炉运行工况经常是不稳定的。各种
各样的原因都会引起工况变化,而最后则表现为运行参数的变化。
例如当单元机组汽机所需要的蒸汽流量变动时在其他条件未变的
情况下,锅炉汽压、汽温、水位都随着改变。此时,必须对锅炉的
燃料量、风量、给水量等作相应的调整,才能使锅炉的蒸汽量与汽
机负荷相适应,使运行的参数保持在额定值或规定的范围内。另一
方面,即使在外界负荷不变的情况下,锅炉机组内部某一工况或因
素的改变,同样会引起运行参数的变动,因而也需要对锅炉机组进
行必要的调整工作。
参考文献:
[1] 岑可法,周昊,池作和.大型电站锅炉安全及优化运行技术
[m].第二版.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2] 黄新元.电站锅炉运行与燃烧调整[m].第二版.北京:中国
电力出版社,2009.
[3] 樊泉桂.锅炉原理[m].第一版.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