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5单元遗传和染色体课时分层集训14基因的分离定律苏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60.50 KB
- 文档页数:6
必修二__遗传与进化第五单元遗传的基本规律第1讲基因的分离定律考纲考情基因的分离规律,C,16年—单选—T14以文字和图形结合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16年—单选—T24以文字和表格结合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15年—单选—T4以文字叙述形式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14年—单选—T14考查考查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知识整合一、孟德尔遗传实验成功的原因1.正确地选择实验材料是孟德尔获得成功的首要原因(1)豌豆是严格__________的植物,自然情况下一般为纯种。
(2)豌豆具有一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相对性状。
2.由单因子到多因子的研究方法是孟德尔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在对生物的性状进行分析时,先只对________的遗传情况进行研究,在弄清遗传情况后,再进行2对以上的相对性状的研究。
3.应用________的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也是他成功的又一个重要因素。
4.科学地设计了________,是他成功的重要原因。
其程序是:通过杂交实验得到实验结果→结果分析提出问题→分析问题→________→设计实验→________→得出科学结论→验证假说(测交)→结果与假说相符,上升为规律,不相符则否定假说。
该研究方法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孟德尔遗传实验研究过程1.发现问题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实验方法(1)去雄图中的①,除去未成熟花的全部雄蕊,要求干净彻底。
(2)套袋套上纸袋,目的________________。
(3)杂交图中的②即人工授粉,待雌蕊成熟时,撒上另一株植物花粉。
(4)再套袋(防止外来花粉的干扰保证杂交得到的种子是人工授粉后所结出的)(5)杂交实验的遗传图解(6)实验结果F1都表现出显性性状;F2出现性状分离。
2.提出问题(1)为什么F1全为高茎?矮茎性状消失了吗?(2)为什么F2中矮茎又出现了呢?3.作出假设(1)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课时分层集训(十四)(建议用时:45分钟)A组基础达标1.(2018·福建漳州一模)对于孟德尔所做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来说,无需具备的条件是( )A.选用的一对相对性状要有明显的差异B.实验选用的两个亲本一定是纯种C.要让显性亲本做父本,隐性亲本做母本D.要让两个亲本之间进行杂交C[在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需进行正交和反交实验,因此不一定要让显性亲本做父本,隐性亲本做母本,C错误。
]2.(2018·陕西师大附中二模)科学研究过程一般包括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实验验证、数据分析、得出结论等。
在孟德尔探究遗传规律的过程中,导致孟德尔发现问题的现象是( )A.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B.具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得F1,F1自交得F2,在F2中表现型之比接近3∶1 C.具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得F1,F1测交,后代表现型之比接近1∶1D.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均等B[在孟德尔探究遗传规律的过程中,导致孟德尔发现问题的是具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得F1,F1自交得F2,F2中表现型之比接近3∶1,B正确。
]3.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兔的白毛与黑毛、狗的长毛与卷毛都是相对性状B.隐性性状是指生物体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C.性状分离是子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D.表现型相同的生物,基因型不一定相同D[狗的长毛为毛长度性状,卷毛则为毛造型性状,二者不属相对性状;隐性性状是指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在F1中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性状分离是指杂合子自交,子代显现不同类型的现象。
]4.将具有一对等位基因的杂合子,逐代自交3次,在F3中显性纯合子的比例为( )【导学号:41780065】A.1/8 B.7/8C.7/16 D.9/16C[F3中杂合子(Aa)的比例为1/8,则纯合子的比例为7/8,其中显性纯合子占1/2×7/8=7/16。
]5.菜豆是一年生自花传粉的植物,其有色花对白色花为显性。
第14讲基因的分离定律1.(2016·深圳调研)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 )A.子二代显现性状分离B.子二代性状分离比为3∶1C.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D.测交后代分离比为1∶1解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减数割裂进程中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C正确。
答案C2.某养兔场有黑色兔和白色兔,假设黑色(B)对白色(b)为显性,要想鉴定一头黑色公兔是杂种(Bb)仍是纯种(BB),最合理的方式是( )A.让该公兔充分生长,以观看其肤色是不是会发生改变B.让该黑色公兔与黑色母兔(BB或Bb)交配C.让该黑色公兔与多只白色母兔(bb)交配D.从该黑色公兔的表现型即可分辨解析鉴定显性表现型动物个体的基因型可采纳测交的方式,即让该黑色公兔与多只白色母兔(bb)交配,若是后代全为黑色兔,说明该黑色公兔的基因型为BB,若是后代中显现了白色兔,说明该黑色公兔的基因型为Bb。
答案 C3.基因型为Aa的大豆植株产生的配子及比例是()A.雌A∶雄a=1∶1 .雌A∶雄a=3∶1C.雄A∶雄a=3∶1 .雌A∶雌a=1∶1解析基因型为Aa的大豆植株产生的雄配子数量远多于雌配子,依照基因分离定律可知,Aa产生的雄配子和雌配子各有A、a两种,而且两种雄(或雌)配子的数量相等。
答案 D4.(2016·山东日照调研)以下遗传实例中,属于性状分离现象的是()①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后代全为高茎豌豆②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后代有高有矮,数量比接近1∶1③圆粒豌豆的自交后代中,圆粒豌豆与皱粒豌豆别离占3/4和1/4④开粉色花的紫茉莉自交,后代显现红花、粉花、白花三种表现型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①中后代无性状分离现象;②中不符合性状分离的条件。
答案 D5.(经典题)在家鼠中短尾(T)对正常尾(t)为显性。
一只短尾鼠与一只正常尾鼠交配,后代中正常尾与短尾比例相同;而短尾类型彼此交配,子代中有一类型死亡,能存活的短尾与正常尾之比为2∶1,那么不能存活类型的基因型可能是()A.TTB.TtC.ttD.TT或Tt解析由题干可知,Tt(短尾鼠)×Tt(短尾鼠)→T-(短尾鼠)∶tt(正常尾鼠)=2∶1,又因短尾鼠×tt(正常尾鼠)→正常尾鼠∶短尾鼠=1∶1,得出存活的短尾鼠必然是杂合子(Tt),因此排除其他致死因素,那么致死的小鼠必然是纯合短尾鼠。
第五单元孟德尔定律和伴性遗传第14讲基因的分离定律(限时:40分钟)测控导航表知识点题号及难易度1.遗传学基本概念1,22.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3,4(中)3.基因型及显隐性推断5,7(中),134.子代比例及概率计算8(中),10(中)5.异常分离比问题6(中),9(中),11(中)6.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127.一对相对性状的实验探究类问题14(中),15(中),16(难)1.(2015山东青岛期中)下列各组中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D )A.水稻的早熟和晚熟B.豌豆的紫花和红花C.小麦的抗病和易感染疾病D.绵羊的长毛和细毛解析:相对性状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绵羊的长毛和细毛描述的不是同一性状,不属于相对性状。
2.下列关于基因型与表现型关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C )A.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B.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C.在同样的环境中,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D.在同样的环境中,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解析:表现型=基因型+环境条件,只能说基因型相同,环境条件相同,表现型才相同。
3.(2016湖南岳阳月考)科学研究过程一般包括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实验验证、数据分析、得出结论等。
在孟德尔探究遗传规律的过程中,使孟德尔发现问题的现象是( A )A.具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F2表现型之比为3∶1B.F1与隐性亲本测交,后代表现型之比为1∶1C.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D.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均等解析:在孟德尔利用假说—演绎法发现分离定律的过程中,使孟德尔发现问题的实验是纯合亲本的杂交实验和F1的自交实验。
4.(2016甘肃庆阳月考)孟德尔利用豌豆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得出了基因的分离定律。
下列关于孟德尔的遗传学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C )A.豌豆为闭花传粉植物,在杂交时应在母本花粉成熟前做人工去雄、套袋处理等B.杂交实验过程运用了正反交实验,即高茎(♀)×矮茎(♂)和矮茎(♀)×高茎(♂)C.两亲本杂交子代表现为显性性状,这一结果既否定融合遗传又支持孟德尔的遗传方式D.实验中运用了假说—演绎法,“演绎”过程指的是对测交过程的演绎解析:豌豆为闭花传粉植物,在杂交时为了防止自花传粉,应在母本花粉成熟前做人工去雄、套袋处理等;孟德尔的遗传学实验中运用了正、反交实验,F1表现为相同性状;两亲本杂交子代表现为显性性状,这一结果否定融合遗传,但并不支持孟德尔的遗传方式,孟德尔通过假说—演绎法,发现了分离定律,其中“演绎”过程指的是对测交过程的设计和推理。
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5单元遗传的基本规律和遗传的细胞基础第14讲基因的分离定律学案苏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5单元遗传的基本规律和遗传的细胞基础第14讲基因的分离定律学案苏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5单元遗传的基本规律和遗传的细胞基础第14讲基因的分离定律学案苏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14讲基因的分离定律考试说明 1.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Ⅱ).2。
基因的分离定律(Ⅱ)。
考点一基因分离定律的发现与实质1。
孟德尔选用豌豆作实验材料的原因(1)优点①豌豆是严格的传粉、受粉植物,自然状态下一般都为。
②具有的相对性状.(2)人工杂交实验操作: →套袋→→。
2.分离定律发现的实验过程(假说-演绎法)3。
分离定律的内容(1)研究对象:控制的遗传因子。
(2)时间:形成时。
(3)行为: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
(4)结果: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中,随遗传给后代。
正误辨析1。
孟德尔巧妙设计的测交方法只能用于检测F1的基因型。
( )2.用豌豆杂交时,须在开花前除去母本的雌蕊。
( )3。
孟德尔研究豌豆花的构造,但无须考虑雌蕊、雄蕊的发育程度. () 4。
F2的3∶1性状分离比一定依赖于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 )5.杂合子与纯合子基因组成不同,性状表现也不同。
()理性思维1。
[归纳与概括]孟德尔杂交实验中F2呈现3∶1性状分离比必须依赖哪些条件?1.遗传学核心概念及其联系(1)基本概念的联系图5-14—1(2)相同基因、等位基因、非等位基因辨析图5-14—2①相同基因: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如图5—14—2中A和A就叫相同基因。
课时分层集训(十四)(建议用时:45分钟)A组基础达标1.(2018·福建漳州一模)对于孟德尔所做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来说,无需具备的条件是( )A.选用的一对相对性状要有明显的差异B.实验选用的两个亲本一定是纯种C.要让显性亲本做父本,隐性亲本做母本D.要让两个亲本之间进行杂交C[在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需进行正交和反交实验,因此不一定要让显性亲本做父本,隐性亲本做母本,C错误。
]2.(2018·陕西师大附中二模)科学研究过程一般包括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实验验证、数据分析、得出结论等。
在孟德尔探究遗传规律的过程中,导致孟德尔发现问题的现象是( )A.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B.具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得F1,F1自交得F2,在F2中表现型之比接近3∶1 C.具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得F1,F1测交,后代表现型之比接近1∶1D.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均等B[在孟德尔探究遗传规律的过程中,导致孟德尔发现问题的是具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得F1,F1自交得F2,F2中表现型之比接近3∶1,B正确。
]3.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兔的白毛与黑毛、狗的长毛与卷毛都是相对性状B.隐性性状是指生物体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C.性状分离是子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D.表现型相同的生物,基因型不一定相同D[狗的长毛为毛长度性状,卷毛则为毛造型性状,二者不属相对性状;隐性性状是指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在F1中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性状分离是指杂合子自交,子代显现不同类型的现象。
]4.将具有一对等位基因的杂合子,逐代自交3次,在F3中显性纯合子的比例为( )【导学号:41780065】A.1/8 B.7/8C.7/16 D.9/16C[F3中杂合子(Aa)的比例为1/8,则纯合子的比例为7/8,其中显性纯合子占1/2×7/8=7/16。
]5.菜豆是一年生自花传粉的植物,其有色花对白色花为显性。
一株有色花菜豆(Cc)生活在某海岛上,该海岛上没有其他菜豆植株存在,三年之后开有色花菜豆植株和开白色花菜豆植株的比例是( )A .3∶1B .15∶7C .9∶7D .15∶9C [根据杂合子自交n 代,其第n 代杂合子的概率为:1/2n,三年之后F 3的杂合子的概率为:1/23=1/8。
则F 3中纯合子的概率为1-1/8=7/8(其中显性纯合子7/16,隐性纯合子7/16)。
所以三年之后,有色花植株∶白色花植株=(1/8+7/16)∶7/16=9∶7。
]6.一匹家系来源不明的雄性黑马,与若干匹雌性红马交配(杂交),生出20匹红马和22匹黑马,你认为这两种亲本马的基因型是( )A .黑马为显性纯合子,红马为隐性纯合子B .黑马为杂合子,红马为显性纯合子C .黑马为隐性纯合子,红马为显性纯合子D .黑马为杂合子,红马为隐性纯合子D [理解显隐性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显、隐性纯合子杂交后代均为显性,故A 、C 项错误;显性纯合子与杂合子杂交后代也均为显性,B 项错误;杂合子与隐性纯合子杂交后代,显隐性之比为1∶1,D 项正确。
]7.金鱼草的花色由一对遗传因子控制,AA 为红色,Aa 为粉红色,aa 为白色,红花金鱼草与白花金鱼草杂交得F 1,F 1自交产生F 2。
下列有关F 2个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红花个体所占比例为1/4B .白花个体所占比例为1/4C .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4D .杂合子所占比例为1/2C [AA×aa→F 1(Aa ,粉红色)――→⊗F 2,F 2中AA(红色)∶Aa(粉红色)∶a a(白色)=1∶2∶1,故F 2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1/2。
]8.已知黑斑蛇与黄斑蛇杂交,子一代既有黑斑蛇,又有黄斑蛇;若再将F 1黑斑蛇之间交配,F 2中有黑斑蛇和黄斑蛇。
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 .所有黑斑蛇的亲代中至少有一方是黑斑蛇B .蛇的黄斑为显性性状C .F 1黑斑蛇的基因型与亲代黑斑蛇的不同D .F 2中黑斑蛇的基因型与F 1黑斑蛇的基因型相同A [由F 1黑斑蛇之间交配,F 2中有黑斑蛇和黄斑蛇,可判断黑斑相对于黄斑为显性;F 1黑斑蛇为杂合子,亲代黑斑蛇也为杂合子;F 2中黑斑蛇可能是纯合子也可能是杂合子,不一定与F 1黑斑蛇的基因型相同。
]9.多指是一类由常染色体上的遗传因子控制的人类遗传病。
已知某女患者的家系图,试回答下列问题(设A、a是与该病有关的遗传因子):(1)据图谱判断,多指是由________性遗传因子控制的遗传病。
(2)写出Ⅲ中女患者及其父母所有可能的遗传因子组成:女患者________,父亲________,母亲________。
(3)如果该女患者与多指男患者结婚,其后代所有可能的遗传因子组成是________。
(4)如果该女患者与一正常男子结婚,其后代患多指的概率为________。
[解析](1)从遗传系谱图可知,正常个体7号的双亲(5、6号)均为患者,所以该病是由常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因子控制的遗传病。
(2)Ⅲ中7号个体的遗传因子组成为aa,所以其父母的遗传因子组成均为Aa,女患者的遗传因子组成为1/3AA或2/3Aa。
(3)多指男患者遗传因子组成可能为AA或Aa,所以该女患者与多指男患者结婚,后代所有遗传因子组成有AA、Aa、aa。
(4)正常男子的遗传因子组成为aa,只有女患者的遗传因子组成为Aa时才会有正常的后代,正常的概率为2/3×1/2=1/3,所以子代患病概率为1-1/3=2/3。
[答案] (1)显(2)AA或Aa Aa Aa (3)AA、Aa、aa (4)2/310.现有以下牵牛花的四组杂交实验,其中,A组中子代红花数量为298,蓝花数量为101,B、C组未统计数量。
请回答下列问题。
A组:红花×红花→红花、蓝花B组:蓝花×蓝花→红花、蓝花C组:红花×蓝花→红花、蓝花D组:红花×红花→全为红花(1)若花色只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则________组和________组对显隐性的判断正好相反。
(2)有人对实验现象提出了假设:花色性状由三个复等位基因(A+、A、a)控制,其中A 决定蓝色,A+和a都决定红色,A+相对于A、a是显性,A相对于a为显性。
若该假设正确,则B组所用的两个亲代蓝花基因型组合方式是________。
(3)若(2)中所述假设正确,那么红花植株的基因型可能有________种,为了测其基因型,某人分别用基因型为AA和aa的植株对其进行测定。
①若用基因型为AA的植株与待测植株杂交,则可以判断出的基因型是________。
②若用基因型为aa的植株与待测植株杂交,则可以判断出的基因型是________。
[解析](1)若花色只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则通过A组可以确定红花为显性性状,通过B组可以确定蓝花为显性性状,两组对显隐性的判断正好相反。
(2)A+相对于A、a是显性,所以蓝色个体的基因组成中没有A+,只有基因型为Aa与Aa的个体作亲本时,子代才会出现性状分离,所以亲本的基因型均为Aa。
(3)红色植株的基因型可以是aa、A+A+、A+a、A+A 4种,基因型为AA的植株是蓝色,所以用基因型AA的植株与上述四种基因型的亲本杂交时,可以判断出的基因型为A+A+和aa。
若用基因型为aa的植株与待测植株杂交,可以判断出的基因型为A+A。
[答案] (1)A B (2)Aa×Aa(3)4 A+A+和aa A+AB组能力提升11.无尾猫是一种观赏猫。
猫的无尾、有尾是一对相对性状,其遗传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
为了选育纯种的无尾猫,让无尾猫自交多代,但发现每一代中总会出现约1/3的有尾猫,其余均为无尾猫。
由此推断正确的是( )A.猫的有尾性状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B.自交后代出现有尾猫是基因突变所致C.自交后代无尾猫中既有杂合子又有纯合子D.无尾猫与有尾猫杂交后代中无尾猫约占1/2D[依题意可知:猫的无尾是显性性状,且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
无尾猫自交后代中的无尾猫全部是杂合子,有尾猫是隐性纯合子。
无尾猫与有尾猫的交配属于测交,后代中无尾猫和有尾猫各约占1/2。
]12.山羊胡子的出现由B基因决定,等位基因B b、B+分别决定有胡子和无胡子,但是B b在雄性中为显性基因,在雌性中为隐性基因。
有胡子雌山羊与无胡子雄山羊的纯合亲本杂交产生F1,F1中的2个个体交配产生F2(如图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F1B.F1中雄性50%表现为有胡子C.F2纯合子中有胡子和无胡子两种表现型均有D.控制山羊有无胡子的基因的遗传为伴性遗传C[无胡子雄山羊B+B+与有胡子雌山羊B b B b杂交,F1的基因型都是B+B b,雄性都表现为有胡子,雌性都表现为无胡子。
F2基因型有B+B+(雌雄都表现为无胡子),B b B b(雌雄都表现为有胡子),B+B b(雄性都表现为有胡子,雌性都表现为无胡子)。
在杂合子中,决定有胡子基因B b的表现型受性别影响,但该基因的遗传不是伴性遗传。
]13.老鼠的皮毛黄色(A)对灰色(a)为显性,是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
有一位遗传学家在实验中发现含显性基因A的精子和含显性基因A的卵细胞不能结合。
如果黄鼠与黄鼠(第一代)交配得到第二代,第二代老鼠自由交配一次得到第三代,那么在第三代中黄鼠的比例是( )A.1/2 B.4/9C.5/9 D.1A[A精子和A卵细胞不能结合,则黄鼠的基因型只能是Aa,所以黄鼠与黄鼠(第一代)交配得到的第二代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2∶1,第二代产生的A配子的比例为1/3,a配子的比例为2/3,则第二代老鼠自由交配一次得到的第三代中,Aa占2×1/3×2/3=4/9,aa占2/3×2/3=4/9,因此第三代中黄鼠的比例是1/2,A正确。
]14.在群体中位于某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上的两个以上、决定同一性状的基因称为复等位基因,如控制ABO血型的基因。
在家兔的常染色体上有一系列决定毛色的复等位基因:C、c ch、c h、c,C基因对c ch、c h、c为显性,c ch基因对c h、c为显性,c h对c为显性。
C基因系列在决定家兔毛皮颜色时其表现型与基因型的关系如下表:(1)家兔皮毛颜色的基因型共有________种,其中纯合子有________种。
(2)若一只全色雄兔和一只喜马拉扬雌兔多次交配后,子代全色∶青旗拉=1∶1,则两只亲本兔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3)基因型为Cc ch的雌、雄兔交配,子代中有全色兔和青旗拉兔,让子代中的全色兔与喜马拉扬杂合兔交配,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