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乙醇燃料电池电极材料研究进展
- 格式:ppt
- 大小:8.59 MB
- 文档页数:32
乙二醇电氧化的研究进展王国富;邓文娟【摘要】乙二醇作为燃料电池阳极燃料,具有较高的比能量和电能转换效率,可作为燃料电池理想燃料之一.关于其电氧化机理、电氧化过程中的中间物种,国内外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文综述了近几十年来乙二醇电氧化机理方面的一些进展.【期刊名称】《江西化工》【年(卷),期】2012(000)003【总页数】3页(P81-83)【关键词】乙二醇;电氧化;燃料电池;催化剂【作者】王国富;邓文娟【作者单位】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江西抚州344000;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江西抚州344000【正文语种】中文在燃料电池中,虽然氢气的能量密度高达32.9kWh/kg,但由于其在生产、纯化、储存和运输等方面的困难而受到限制。
因此,发展液态燃料成为人们的研究热点。
甲醇由于能量效率高、易完全氧化成最终产物CO2,不管是理论上还是应用上都是研究的最多的[1]261-272。
但甲醇有毒,这一点限制了其大规模使用。
乙醇由于来源丰富,无毒,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受到重视[2]18-24,但由于低温下难以打开C-C键,从而直接影响到燃料电池的法拉弟效率。
乙二醇因具有较高的比能量、较高的化学能、电能转换效率、无毒等优点,作为直接燃料电池的一种可替代燃料,使其在直接燃料电池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受到重视[3]17-27。
乙二醇两个碳上都有-OH功能团,容易氧化成乙二酸甚至二氧化碳[4]85-91,因此其有8-10个电子的转移,这意味着法拉弟效率高达80%以上。
本文将对近几十年来乙二醇电氧化方面的一些进展作一个综述。
1.乙二醇电氧化的热力学及动力学基础1.1 直接乙二醇燃料电池的热力学基础直接乙二醇燃料电池的电极反应如下:阳极反应的标准电极电势相对于标准氢电极为-0.008V,阴极反应的标准电极电势为1.229V,乙二醇的能量密度为5.27kWh/kg,电池的理论效率为98.9%,理论能量效率高于相应条件下氢氧燃料电池的能量效率(83%),能量密度稍低于相应的汽油等碳氢化合物能量密度(约为10.11kWh/kg),和甲醇、乙醇等的差不多,但却是当下广泛使用的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的十倍左右。
直接乙醇燃料电池研究进展
卢浩滋;杨映;谢勇;余刚
【期刊名称】《湖南工业大学学报》
【年(卷),期】2017(031)006
【摘要】直接乙醇燃料电池的研究受到广泛的关注,但是乙醇反应机理较为复杂,目前乙醇直接燃料电池的效率很低.乙醇催化效率的提高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催化剂的选择、使用和对渗透膜的改进上.结合报道和课题组对Pt基纳米线的相关研究,就乙醇直接燃料电池研究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前景进行了综述.
【总页数】7页(P65-71)
【作者】卢浩滋;杨映;谢勇;余刚
【作者单位】湖南工业大学包装与材料工程学院,湖南株洲 412007;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湖南长沙 410082;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湖南长沙 410082;湖南工业大学包装与材料工程学院,湖南株洲 412007;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湖南长沙41008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M911.4
【相关文献】
1.直接乙醇燃料电池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J], 徐群杰;刘明爽;李巧霞;周罗增
2.直接乙醇燃料电池阳极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J], 王旭红;朱慧;刘飞;黄金山;董如林;倪红军
3.直接乙醇燃料电池阳极催化材料的研究进展 [J], 罗彬;周德璧;赵大鹏;刘军;王珏;王俊杰
4.直接乙醇燃料电池电催化剂活性成分研究进展 [J], 朱昱;朱杨杨;汪兴兴;李小武;倪红军
5.直接乙醇燃料电池阴极催化剂的开发及其性能研究 [J], 顾兴佳;柴弘伟;冯婷;付晓宇;仵菲;黄如玉;王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燃料电池的电极材料燃料电池是一种利用化学反应产生电能的装置,其核心部分为电极。
电极材料是燃料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燃料电池的性能和稳定性。
本文将介绍燃料电池的电极材料及其特点。
1. 阳极材料阳极材料是指燃料电池中负责氧化燃料的电极。
常用的阳极材料有铂、钯、金、铜等金属以及碳材料。
其中,碳材料是最常用的阳极材料,因为它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化学稳定性和机械强度,同时价格相对较低。
2. 阴极材料阴极材料是指燃料电池中负责还原氧气的电极。
常用的阴极材料有铂、钯、金等贵金属。
这些材料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性能和稳定性,但价格昂贵。
因此,研究者们一直在寻找更为经济实用的阴极材料。
目前最有前景的阴极材料是非贵金属材料,如氧化物、硫化物、氮化物等,它们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和较低的成本。
3. 催化剂催化剂是指在燃料电池中促进反应的物质。
常用的催化剂有铂、钯、金等贵金属。
这些材料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性能和稳定性,但价格昂贵。
因此,研究者们一直在寻找更为经济实用的催化剂。
目前最有前景的催化剂是非贵金属材料,如氧化物、硫化物、氮化物等,它们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和较低的成本。
4. 电解质电解质是指燃料电池中负责离子传递的物质。
常用的电解质有质子交换膜和氢氧化钾溶液。
质子交换膜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电解质,它具有高的离子传导率、优良的化学稳定性和机械强度。
氢氧化钾溶液是一种传统的电解质,但由于其腐蚀性较强,使用范围受到限制。
燃料电池的电极材料是燃料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燃料电池的性能和稳定性。
未来,随着新材料的涌现和燃料电池技术的不断发展,燃料电池的电极材料将不断得到提升和完善。
直接醇燃料电池的研究及应用随着能源危机的日益严重,寻找新型清洁能源正逐渐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目标。
直接醇燃料电池作为一种新型、无污染的动力源,因其高效、环保、安全等优点,正在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就直接醇燃料电池的研究、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直接醇燃料电池的基础原理直接醇燃料电池是利用低温下醇类化合物(偏差醇、乙醇等)作为燃料源,并将其在阳极氧化,通过电化学反应将其转换成电能的一种装置。
其基本反应方程式为:C2H5OH + 3O2 → 2CO2 + 3H2O由此可见,直接醇燃料电池的产物仅有二氧化碳和水,不会产生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属于环保型能源,同时也有着高效、低成本等优点。
二、直接醇燃料电池的研究进展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直接醇燃料电池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
目前,直接醇燃料电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阳极催化剂的开发与改进阳极催化剂是直接醇燃料电池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电池的性能至关重要。
目前,以纳米金属、合金和碳基材料等为催化剂的研究较为广泛。
2. 电解质的研发与改进电解质是直接醇燃料电池中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电池的性能和稳定性。
目前,以聚合物电解质为代表的第三代直接醇燃料电池开发得较为迅速。
3. 电极材料的设计与制备电极材料在直接醇燃料电池的性能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目前,以多孔材料、纳米材料和复合材料等为代表的电极材料的研究相当活跃。
三、直接醇燃料电池的应用前景直接醇燃料电池作为一种新型清洁能源,具有环保、高效、低成本等优点,将不可避免地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目前,直接醇燃料电池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交通运输领域直接醇燃料电池汽车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交通工具,具有显著的优势。
目前,已有不少国内外车企投入到该领域的研制中。
2. 移动电源市场随着智能化时代的来临,移动电源市场也迅速升温。
而直接醇燃料电池移动电源不仅可以满足市场的需要,还能为环保出一份力。
3. 家庭供电领域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减少家庭能耗也成为一种趋势,而直接醇燃料电池发电机则成为一种“绿色能源”选择。
直接乙二醇燃料电池阳极催化材料的研究进展赵亚飞;马宪印;李云华;李巧霞【摘要】The mechanism of electrooxidation of ethylene glycol in direct ethylene glycol fuel cell(DEGFC) was reviewed.The performance of supported Pt and non-Pt series anode electrocatalysts for electrooxidation of ethylene glycol,including single metal,binary and ternary alloys dopted with Ru,Sn,Ni,Rh,WO3 and TiO2 was introduced.The developing direction of electrocatalysts for ethylene glycol electrooxidation was discussed.%综述直接乙二醇燃料电池催化剂的催化反应机理,以及不同载体负载Pt、Pd单金属催化剂,掺杂金属Ru、Sn、Ni、Rh及金属氧化物WO3、TiO2等合成二元和多元Pt 系和非Pt系阳极电催化材料对乙二醇电催化氧化性能的研究现状,并对乙二醇电催化剂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期刊名称】《电池》【年(卷),期】2017(047)001【总页数】4页(P48-51)【关键词】直接乙二醇燃料电池;乙二醇电氧化;阳极电催化剂【作者】赵亚飞;马宪印;李云华;李巧霞【作者单位】上海电力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上海市电力材料防护与新材料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90;上海电力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上海市电力材料防护与新材料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90;上海电力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上海市电力材料防护与新材料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90;上海电力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上海市电力材料防护与新材料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9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M911.46燃料和催化剂对燃料电池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醇类燃料电池的研究进展醇类燃料电池,是一种利用醇类作为燃料、产生电能的设备。
与传统燃油发电机相比,它具有环保、高效、可再生等优点。
自醇类燃料电池被发明以来,其研究一直处于不断深入发展的状态。
在本文中,我们就来探究一下醇类燃料电池的研究进展。
一、醇类燃料电池的基本原理醇类燃料电池的基本原理是,将醇类燃料(如甲醇、乙醇等)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产生电荷,从而产生电能。
具体来说,醇类在阳极催化剂上发生氧化反应,将电荷转移到阴极催化剂上,然后与氧气在阴极上发生还原反应,形成水和电荷。
这些电荷随后在外部电路中流动,从而产生电能。
二、醇类燃料电池的应用领域醇类燃料电池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包括移动电源、无线电通信、电动汽车、家用照明等多个方面。
其中,移动电源以及电动汽车是醇类燃料电池的主要应用领域之一。
在移动电源领域,由于其能量密度高、使用方便等特点,其应用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而在电动汽车方面,醇类燃料电池的优点主要表现在长续航里程、快速充电等方面。
三、醇类燃料电池的发展历程醇类燃料电池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最早是在美国国家标准局(NBS)和日本原子能研究所(JAERI)等地进行的。
在1970年代中期,NBS的研究人员成功地制造出了第一台以甲醇为燃料的燃料电池。
此后,燃料电池的技术不断得到改进和完善,其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早期研究阶段(1960s - 1980s)在这个阶段,燃料电池的研究以理论探究为主,实验实现较少。
此时,基本上只有固体聚合物电解质燃料电池(PEFC)得到了实际应用。
2. 发展成熟阶段(1990s)在这个阶段,燃料电池的研究逐渐向实验室里进行。
PEFC技术不断得到改进,出现了石墨板电子传导催化剂(GC),且用于汽车工业方面的PEFC系统正在迅速发展。
3. 科研转向阶段(2000s)在这个阶段,燃料电池的研究逐渐从理论探索转向针对具体应用的科研开发上。
研究人员开始采用新型纳米材料和高效催化剂等新技术来提高燃料电池的性能,并逐渐将重点转向了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和醇类燃料电池。
万方数据万方数据万方数据万方数据直接乙醇燃料电池研究进展作者:袁善美, 朱昱, 倪红军, 黄明宇, Yuan Shanmei, Zhu Yu, Ni Hongjun, Huang Mingyu作者单位:南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南通,226019刊名:化工新型材料英文刊名:NEW CHEMICAL MATERIALS年,卷(期):2011,39(1)1.Chctty R;Scott K Direct ethanol fuel cells with catalysed metal mesh anodes[外文期刊] 2007(12)2.黄明宇.倪红军.周一丹.朱昱.骆兵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研究与应用 2005(4)3.Rousseau S;Coutaneeau C;Lamy C Direct ethanol fuel cell (DEFC):Electrical performances andreaction products distribution under operating conditions with different platinum-based anodes 2006(01)4.褚道葆.尹晓娟.冯德香.林华水.田昭武乙醇在Pt/nanoTiO2-CNT复合催化剂上的电催化氧化 2006(10)5.Wang Q;Sun G Q High performance direct ethanol fuel cell with double-layered anode catalyst layer [外文期刊] 2008(01)6.罗彬.周德璧.赵大鹏直接乙醇燃料电池阳极催化材料的研究进展 2007(专辑9)7.赵晓红;王淑敏;张雷勇Pt-Mno2/C的制备及对乙醇电催化活性的研究[期刊论文]-电源技术 2009(02)8.章冬云.马紫峰.原鲜霞乙醇电催化氧化反应动力学分析与研究进展 2005(2)9.Zhou W J;Li W Z;Song S Q Bi-and tri-metallic Ptbased anode catalysts for direct ethanol fuel cells [外文期刊] 2004(1-2)10.徐明丽.张正富.杨显万纳米材料及其在电催化领域的研究进展 2006(z2)11.徐明丽;张正富;杨显万纳米材料及其在电催化领域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材料导报 2006(专辑7)12.Zhou W J.Li W Z.Song S Q Bi-and tri-metallic Ptbased anode catalysts for direct ethanol fuelcells 2004(1-2)13.章冬云;马紫峰;原鲜霞乙醇电催化氧化反应动力学分析与研究进展[期刊论文]-化工进展 2005(02)14.赵红晓.王淑敏.张雷勇.蒋瑞霞Pt-MnO2/C的制备及对乙醇电催化活性的研究 2009(2)15.罗彬;周德璧;赵大鹏直接乙醇燃料电池阳极催化材料的研究进展 2007(专辑9)16.Wang Q.Sun G Q High performance direct ethanol fuel cell with double-layered anode catalyst layer 2008(1)17.褚道葆;尹晓娟;冯德香乙醇在Pt/nanoTiO2-CNT复合催化剂上的电催化氧化[期刊论文]-物理化学学报2006(10)18.Rousseau S.Coutaneeau my C Direct ethanol fuel cell (DEFC):Electrical performances andreaction products distribution under operating conditions with different platinum-based anodes 2006(1)19.汤东;倪红军;罗福强凝胶流动相方形直接乙醇燃料电池组 200920.Spinace E V.Linardi o A O Co-catalytic effect of nickel in the electro-oxidation of ethanol on binary Pt-Sn electrocatalysts 2005(4)21.朱明远;孙公权;李焕巧Sn(Ⅱ)/Sn(Ⅳ)对PtSn/C乙醇电化学氧化活性的影响[期刊论文]-催化学报 2008(08)22.Lopes T.Antolini E.Colmati F Carbon supported PtCO (3:1) alloy as improved cathode electrocatalyst for direct ethanol fuel cells 2007(1)23.王莉莉;吴崇珍直接醇类燃料电池工作原理及研究进展[期刊论文]-河南化工 2004(5)24.和庆钢.袁晓姿.原鲜霞.马紫峰碳纳米管负载铂催化剂的制备、结构及电化学加氢特性 2004(1)25.Yang C C;Lee Y J;Chiu S J Preparation of a PVA/HAP composite polymer membrane for a direct ethanol fuel cell (DEFC) 200826.Raghuveer V.Manthiram A Mesoporous carbons with controlled porosity as an electrocatalytic support for methanol oxidation 2005(8)27.Fu Y Z;Manthiram A;Guiver M D Acid-base blend membranes based on 2-amino-benzimidazole and sulfonated poly(ether ether ketone) for direct methanol fuel cells[外文期刊] 2007(05)28.Chai G S.Yoon S B.Kim J H Ordered uniform porous carbons as a catalyst support in a direct methanol fuel cell 2004(2-3)29.Maab H;Nunes S P Modified SPEEK membranesfor Direct Ethanol Fuel Cell (DEFC) 2010(13)30.Raghuram Chetty.Keith Scott Direct ethanol fuel cells with catalyzed metal mesh anodes 2007(12)31.倪红军;吕灿灿;张成进直接乙醇燃料电池用Nation/SiO2复合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2010(11)32.Bagchi J.Bhattacharya S K The effect of composition of Nisupported Pt-Ru binary anode catalysts on ethanol oxidation for fuel cells 2007(2)33.张宏伟;周震涛燃料电池聚合物电解质膜[期刊论文]-化学进展 2008(04)34.唐晓兰CeO2担载的Cu和Pt催化剂上低碳含氧化合物完全氧化反应的研究 200535.Wang Z B;Yin G P;Zhang J Investigation of ethanol electrooxidation on a Pt-Ru-Ni/C catalyst for a direct ethanol fuel cell[外文期刊] 2006(01)36.Wang Z B.Yin G P.Zhang J Investigation of ethanol electrooxidation on a Pt-Ru-Ni/C catalyst for a direct ethanol fuel cell 2006(1)37.唐晓兰CeO2担载的Cu和Pt催化剂上低碳含氧化合物完全氧化反应的研究 200538.张宏伟.周震涛燃料电池聚合物电解质膜 2008(4)39.Bagchi J;Bhattacharya S K The effect of composition of Nisupported Pt-Ru binary anode catalysts on ethanol oxidation for fuel cells[外文期刊] 2007(02)40.倪红军.吕灿灿.张成进直接乙醇燃料电池用Nation/SiO2复合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2010(11)41.Raghuram Chetty;Keith Scott Direct ethanol fuel cells with catalyzed metal mesh anodes[外文期刊] 2007(12)42.Maab H.Nunes S P Modified SPEEK membranesfor Direct Ethanol Fuel Cell (DEFC) 2010(13)43.Chai G S;Yoon S B;Kim J H Ordered uniform porous carbons as a catalyst support in a direct methanol fuel cell[外文期刊] 2004(2-3)44.Fu Y Z.Manthiram A.Guiver M D Acid-base blend membranes based on 2-amino-benzimidazole and sulfonated poly(ether ether ketone) for direct methanol fuel cells 2007(5)45.Raghuveer V;Manthiram A Mesoporous carbons with controlled porosity as an electrocatalytic support for methanol oxidation[外文期刊] 2005(08)46.Yang C C.Lee Y J.Chiu S J Preparation of a PVA/HAP composite polymer membrane for a direct ethanol fuel cell (DEFC) 200847.和庆钢;袁晓姿;原鲜霞碳纳米管负载铂催化剂的制备、结构及电化学加氢特性[期刊论文]-电化学 2004(01)48.王莉莉.吴崇珍直接醇类燃料电池工作原理及研究进展 2004(5)49.Lopes T;Antolini E;Colmati F Carbon supported PtCO (3:1) alloy as improved cathode electro catalyst for direct ethanol fuel cells[外文期刊] 2007(01)50.朱明远.孙公权.李焕巧.曹雷.辛勤Sn(Ⅱ)/Sn(Ⅳ)对PtSn/C乙醇电化学氧化活性的影响 2008(8)51.Spinace E V;Linardi M;Neto A O Co-catalytic effect of nickel in the electro-oxidation of ethanol on binary Pt-Sn electrocatalysts[外文期刊] 2005(04)52.汤东.倪红军.罗福强凝胶流动相方形直接乙醇燃料电池组 200953.黄明宇;倪红军;周一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研究与应用[期刊论文]-南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04)54.Chctty R.Scott K Direct ethanol fuel cells with catalysed metal mesh anodes 2007(12)本文链接:/Periodical_hgxxcl201101006.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