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流转卡
- 格式:xls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1
工序流转卡实施细则引言概述:工序流转卡是一种用于管理生产过程中各个工序的工具,它记录了每个工序的相关信息,包括工序名称、工序顺序、工序负责人等。
工序流转卡的实施细则对于提高生产效率、优化生产流程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阐述工序流转卡的实施细则,包括工序流转卡的设计与制作、工序流转卡的使用与管理、工序流转卡的更新与维护、工序流转卡的效果评估以及工序流转卡的改进与优化。
一、工序流转卡的设计与制作1.1 工序流转卡的基本要素工序流转卡应包含工序名称、工序顺序、工序负责人、工序开始时间、工序完成时间等基本要素。
这些要素能够清晰地描述每个工序的属性和执行情况。
1.2 工序流转卡的格式设计工序流转卡的格式设计应符合实际生产需求,可以根据生产工艺的特点灵活调整。
一般而言,工序流转卡应包括表头、表体和表尾三个部分,表头用于标识工序流转卡的基本信息,表体用于记录每个工序的具体信息,表尾用于总结工序流转卡的执行情况。
1.3 工序流转卡的制作与分发工序流转卡可以通过计算机软件进行制作,也可以手工制作。
制作时应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可读性。
制作完成后,工序流转卡应按照工序顺序进行分发,确保每个工序负责人都能及时获得相关信息。
二、工序流转卡的使用与管理2.1 工序流转卡的填写要求每个工序负责人在进行工序操作时,应按照工序流转卡的要求填写相关信息,包括开始时间、完成时间、工序产出数量等。
填写时要注意准确性和规范性,确保信息的可靠性。
2.2 工序流转卡的传递与接收当一个工序完成后,工序流转卡应及时传递给下一个工序负责人。
传递时要确保工序流转卡的完整性和可读性,同时应与接收人进行确认,确保信息的传递准确无误。
2.3 工序流转卡的存档与归档每个工序流转卡都应进行存档和归档,以备将来的查阅和分析。
存档时要注意分类和整理,归档时要确保信息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三、工序流转卡的更新与维护3.1 工序流转卡的更新时机工序流转卡的更新应根据实际生产情况进行,一般可以根据产品类型、工艺变更等因素进行更新。
工序流转卡实施细则一、背景介绍工序流转卡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对每个工序进行记录和跟踪的一种管理工具。
通过工序流转卡的使用,可以实现对生产过程的监控和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减少生产中的错误和浪费。
二、目的和作用1. 目的:制定工序流转卡实施细则的目的是为了规范生产过程中的工序记录和跟踪,确保生产过程的可控性和可追溯性。
2. 作用:工序流转卡的实施可以帮助企业实现以下目标:- 提高生产效率:通过记录每个工序的时间和人员,可以及时发现生产瓶颈和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优化。
- 提高生产质量:通过记录每个工序的检验结果和质量指标,可以及时发现质量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 减少生产错误和浪费:通过工序流转卡的记录和跟踪,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生产过程中的错误和浪费,提高资源利用率。
三、工序流转卡的内容和要求1. 工序流转卡的基本信息:- 产品名称:记录生产的产品名称。
- 工序编号:记录每个工序的编号,方便进行跟踪和管理。
- 工序名称:记录每个工序的名称,确保操作的准确性。
- 工序要求:记录每个工序的具体要求,包括工艺参数、质量标准等。
- 工序责任人:记录每个工序的责任人,确保责任的明确性。
2. 工序流转卡的记录内容:- 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记录每个工序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用于计算工时和监控生产进度。
- 人员记录:记录每个工序的操作人员,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责任的明确性。
- 物料记录:记录每个工序所使用的物料和数量,确保物料的使用和追溯。
- 检验记录:记录每个工序的检验结果和质量指标,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可追溯性。
3. 工序流转卡的填写要求:- 填写人员:由专人负责填写和记录工序流转卡的相关信息,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 填写时间:在每个工序完成后及时填写相关信息,确保信息的及时性和可追溯性。
- 填写规范:填写内容要准确、清晰,不得出现模糊、含糊不清的情况。
- 签名确认:每个工序的责任人需在工序流转卡上签名确认,确保责任的明确性和追溯性。
工序流转卡异常处理流程
异常处理流程概述
异常处理流程步骤
1. 异常发现
在生产过程中,任何与工序流转卡不符合的情况都应被视为异常。
异常可以通过员工上报、现场巡检、品质检验等方式发现。
2. 异常记录
3. 异常分类
对于不同类型的异常,应进行分类。
常见的异常分类包括:材料异常:包括材料缺失、材料错误等异常情况。
工序异常:包括工序延误、工序错误等异常情况。
质量异常:包括产品质量问题、质检不合格等异常情况。
4. 异常评估
5. 异常处理方案制定
6. 异常处理执行
7. 异常处理跟踪
在异常处理过程中,需对整个过程进行跟踪和监控。
跟踪和监控的内容包括:异常处理进度跟踪异常处理结果评估异常处理过程中的问题和障碍
8. 异常处理闭环
结论
工序流转卡异常处理流程是确保生产工艺流程的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
通过建立一套完善的异常处理流程,能够及时有效地发现和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异常情况,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合理的异常分类、评估和处理方案制定,以及跟踪和闭环评估等环节的执行,能够有效地改进和优化生产管理流程,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
****管件有限公司钢制无缝异径管制造工艺流转卡(第一页,共二页)编号:材料规格及牌号:炉批号:制造批号:产品名称:规格型号:数量:执行标准:工序名称生产日期操作者检验员责任师结论领料下料成型整形端面坡口加工无损检测硬度检测表面处理检验入库钢制异径管加工示意图弯头外径D 壁厚S端面至端面H形位公差Q坡口角度坡口钝边硬度HB37.5±2.5° 1.5±1.0备注技术要求:1、管件表面应光滑,不得有机械伤痕、裂纹等缺陷。
2、机加工表面不得有有害划痕、毛边、加工程度不足等缺陷。
3、说明:操作者在按标准、图纸或工艺文件要求完成本工序作业后,须自检合格并经验员确认方可转入下道工序,本过程流转卡无检验员签字或签章时,下道工序操作者一律拒收。
编制:审核:日期:****管件有限公司钢制无缝异径管制造工艺流转卡(第二页,共二页)说明:操作者在按标准、图纸或工艺文件要求完成本工序作业后,须自检合格并经检验员确认方可转入下道工序,本过程流转卡无检验员签字或签章,下道工序操作者一律拒收,工序中发现的不合格品执行《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序号 工序 工艺内容及技术要求设备 工装 工序过程检验记录结论 1 领料 核对材料表面状况,不允许有裂纹夹渣分层等缺陷;核对材料标记;实测材料几何尺寸。
2 下料 下料长度L= mm 下料机 3 成型 工件加热温度: ℃压力机 4整形 D1= mm D2= mm 压力机5 端面坡口加工 坡口角度37.5±2.5°坡口钝边1.5±1.0mm H= ±2mm坡口机6 无损 检测 100%磁粉检测,按JB4730.4 -2005标准I 级合格。
磁粉探 伤仪 7硬度 检测 成品硬度HB ≤硬度计8表面 处理 管件的表面应光滑无氧化皮,管件上不得有深度大于公称壁厚的5%、且最大深度不得大于0.8mm 的结疤、折迭、轧折、离层等缺陷。
工序流转卡实施细则一、背景介绍工序流转卡是一种用于记录产品生产过程中各个工序的信息的工具。
通过工序流转卡的使用,可以实现对生产过程的监控和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本文旨在制定工序流转卡的实施细则,以确保流转卡的有效使用。
二、工序流转卡的内容1. 产品信息:包括产品名称、规格型号、图纸编号等。
2. 工序信息:记录产品的各个工序,包括工序编号、工序名称、工序描述等。
3. 人员信息:记录参预该工序的人员信息,包括姓名、工号等。
4. 设备信息:记录该工序所需的设备信息,包括设备名称、设备编号等。
5. 物料信息:记录该工序所需的物料信息,包括物料名称、物料编号等。
6. 检验信息:记录该工序的检验要求和检验结果。
三、工序流转卡的使用流程1. 工序计划编制:根据产品的生产计划,制定工序计划,确定产品的工序流程。
2. 工序流转卡的填写:根据工序计划,填写工序流转卡的内容,包括产品信息、工序信息、人员信息、设备信息、物料信息和检验信息等。
3. 工序流转卡的分发:将填写完整的工序流转卡分发给相应的工序参预人员,确保每一个工序的参预人员都能够及时获取工序流转卡。
4. 工序流转卡的执行:参预人员按照工序流转卡的要求进行工序的执行,包括使用指定的设备、物料,按照规定的工艺流程进行操作。
5. 工序流转卡的记录:每一个工序参预人员在工序流转卡上记录自己的操作情况,包括开始时间、结束时间、操作描述等。
6. 工序流转卡的交接:当一个工序完成后,参预人员将工序流转卡交接给下一个工序的参预人员,确保工序之间的衔接顺利进行。
7. 工序流转卡的审核:工序流转卡在每一个工序完成后,需要经过审核,确保工序的执行符合要求。
8. 工序流转卡的归档:当产品生产完成后,将所有工序流转卡归档,作为产品质量追溯的依据。
四、工序流转卡的管理要求1. 工序流转卡的准确性:填写工序流转卡时,要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避免浮现错误和遗漏。
2. 工序流转卡的保密性:工序流转卡中包含产品的关键信息,要确保其保密性,防止泄露给未授权人员。
生产工序)生产工序流转卡产品名称:重力分离器序号:工序号S-Ⅱ-01-36工艺01-09工艺内容及技术要求:1.核对材料表面状况,不允许有裂纹、结疤、折叠、夹渣、分层等缺陷;核对材料标记;实测钢板厚度。
2.按排板图划线,移植材料标记并标记零件编号,检查员做移植确认标记,按线切割,按图加工单面外坡口,角度为30±2.5度,坡口表面不得有裂纹、分层、夹渣等缺陷,钢板长度误差±1mm。
3.钢板宽度误差±1.5mm,对角线误差≤2mm,按滚圆工艺守则要求滚圆,用T003、A003样板检查压头及滚圆质量,间隙不大于1mm,按要求点焊定位,对接间隙为1~2mm,错边量≤2.0mm,清理坡口两侧小于20mm范围内的污物,定位焊长度50mm,间距200mm,两端点固引熄弧板。
4.按焊接工艺卡施焊并填写焊接过程记录(焊缝编号:A),焊缝宽度11±2mm,咬边深度≤0.5mm,连续长度≤100mm,总长不大于焊缝长度的10%,焊缝表面不得有裂纹、未焊透、未熔合、表面气孔、弧坑、未填满和肉眼可见的夹渣。
5.清除焊接熔渣飞溅物,打焊工钢印,按要求检查A焊缝外观质量。
6.按滚圆工艺守则校圆,棱角度E≤2.8mm,最大最小直径差E≤6mm。
7.采用射线探伤,探伤比例20%,符合JB4730-94标准Ⅲ级合格。
注:检测结果一栏由操作者填写。
编制:审核。
加工坡口:按图加工单面外坡口,角度为30±2.5度。
渣等缺陷为钝边2mm。
坡口表面不得有裂纹、分层、夹焊接。
按要求拼接,拼接间隙为1-2mm,错边量不超过1.5mm。
清理坡口两侧小于20mm范围内的污物。
定位焊长度为50mm,间距为200mm。
点固引熄弧板。
按焊接工艺卡施焊并填写焊接过程记录。
清除焊接熔渣飞溅物,打焊工钢印。
对接:按要求检查焊缝外观质量,焊缝宽度为±0.5mm。
咬边深度不超过0.5mm,连续长度不超过100mm,总长不大于焊缝长度的10%。
表格编号:HL-SC-LK003
项目名称
订单编码
塑材料牌号
序号工序名称工序内容质控点内容工装设备生产日期车间班组负责人生产数量合格数不合格数检验员备注
1
开平口、坡口管件二端面加工平口或坡口,形状尺寸符合标准图纸
要求。
结构尺寸,坡口形状
及形位公差
2
不锈钢套筒管端口焊接不锈钢套筒预制,对工件双
金属焊接加工。
要满足ASMZsetIX标
准要求,符合渗透探
伤PT检查要求。
3
内喷砂
工件进行预热后进行管内喷
砂,吹扫。
4
外喷砂
工件进行预热后进行管内喷
砂,吹扫。
5
内喷涂对管件进行预热使工件温度达到涂装上粉温度,进行涂装,交联固化,冷却。上粉温度,涂层厚度,固化时间及状态
进行确认。
6
外喷涂对管件进行预热使工件温度达到淋涂温度,进行涂装,
交联固化,冷却。
淋涂温度,涂层厚度
及状态进行确认。
7
修补
对在修补范围内的不合格涂层进行修补对修补处状态,色差
进行确认。
8
印标识按合同图纸标准规定内容进行喷印或打上耐久性标记。确认标记位置,字体大小,标识内容以及
字迹清晰度。
9
打包
按合同规定的内容对工件进行打包按图纸,检验规范进
行检验。
订单数量交货期注明:表中工装设备满足生产工艺要求,填写满足,如果不满足,停止生产,找设备部门维修。车间主管: 设备部: 品保部: 物流仓库主管:预热温度,压缩空气清洁度和干燥度确认,除锈等级,锚纹深度,灰尘等级,盐分测试。产品名称涂塑加工工艺流转卡管材牌号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