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打样的色彩管理经验
- 格式:pdf
- 大小:179.64 KB
- 文档页数:2
浅析色彩管理在数码打样中的应用【摘要】数码打样技术已成为印前领域中的一项热门技术,文中基于色彩管理在数码打样中的应用,首先探讨了数码打样进行色彩管理的必要性的分析,接着从打印机的保养维护、重新线性化角度进行了数码打样系统的维护探讨。
【关键词】数码打样技术;色彩管理;保养维护;线性化0 引言随着数码打样技术的发展以及CTP 技术的不断普及,色彩管理在工作流程中的作用显得更加重要。
在印刷过程中,大家最为关心的就是颜色复制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希望在不同的生产加工阶段,在不同的设备上所显示出的颜色稳定。
由于编辑图像的过程中会使用不同的应用软件和设备,而各种设备表现颜色的原理和色域是不同的,这就需要有一个标准来对色彩进行统一管理。
1 数码打样进行色彩管理的必要性1.1 数码打样技术的介绍近年来,数码打样技术已成为印前领域中的一项热门技术。
数码打样指的是不使用任何模拟方式,直接使用彩色打印机将彩色桌面系统所制成的页面数据以样张的形式输出,对印前的图像页面质量进行检查,印刷工序与用户可以此作为参照与签字付印的依据。
计算机直接制版技术与数码印刷近年来发展迅速,同时也拓展了数码打样的应用范围,它是基于数字出版印刷系统,根据相应的生产标准与规范,对出版印刷生产过程中的页面图文信息进行恰当的处理,不采取任何模拟手段,直接使用彩色打印机将相关页面数据以样张的形式输出,对最后的印刷效果进行模拟,对图像页面质量进行检查,印刷工序与用户可以此作为参照与签字付印的依据。
1.2 技术对比分析对比传统打样与数码打样,后者的图像再现性能较好,在人员素质方面的要求也没那么高,另外,成本较低且可快速输出,正因为这些优点使得数码打样在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但在实际的印刷过程中,还是存在着一些不足。
专色打样。
虽然现在大部分的数码打样系统都有专色打样的功能,但若颜色不在打印机色域范围时,则由CMYK四色来表示,相当于通过CMYK来进行专色的调配,这与印刷所用的专色还是有区别的。
数码打样色彩管理方案及问题色彩管理的目的就是保证打印出来的颜色和显示器上的颜色一致,尽量减少色差。
那么,如何做到这一点呢?咱们先从硬件设备说起。
一、硬件设备1.显示器:显示器是咱们工作的第一步,得选个好显示器。
要选那种色域宽广、色彩还原度高的显示器,最好还能支持校色功能。
这样,我们在显示器上看到的颜色,才能尽可能地接近打印出来的颜色。
2.打印机:打印机这玩意儿,也是关键。
要选择一款支持色彩管理的打印机,这样才能在打印过程中,尽可能地还原颜色。
打印机的维护也很重要,定期清洗喷头,保证打印质量。
3.纸张:纸张的选择也很关键。
不同的纸张,对色彩的呈现效果是不同的。
要选择适合打印机的纸张,这样才能保证打印出来的颜色效果。
二、色彩管理软件1.校色软件:校色软件是咱们色彩管理的好帮手。
通过校色软件,我们可以调整显示器的色温、亮度、对比度等参数,使显示器显示的颜色更接近真实颜色。
三、色彩管理流程1.校色:在开始工作之前,要对显示器进行校色。
这一步很重要,因为它直接关系到我们在显示器上看到的颜色是否准确。
2.色彩设置:在Photoshop等图像处理软件中,要对色彩设置进行调整。
比如,将色彩模式设置为RGB,色彩空间设置为sRGB等。
3.打印设置:在打印前,要对打印机的色彩设置进行调整。
这一步要根据打印机和纸张的实际情况来操作。
4.打印:打印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打印效果,如有色差,要及时调整。
四、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1.色差问题:色差是数码打样中常见的问题。
解决方法有:调整显示器和打印机的色彩设置,使用高质量的打印机和纸张,以及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
2.颜色失真:颜色失真是由于打印机或纸张问题导致的。
解决方法有:选择适合的打印机纸张,调整打印机的色彩设置。
3.打印速度慢:打印速度慢可能是由于打印机驱动设置不当导致的。
解决方法:调整打印机驱动设置,提高打印速度。
数码打样色彩管理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
要想做好这项工作,我们需要了解硬件设备、软件设置,以及色彩管理流程。
数码打样大师—ProofMaster的色彩管理ProofMaster是最早开放数码打样系统的老牌数码打样软件公司。
因其王牌软件ProofMaster,开放性强、支持的设备多、并有针对不同行业的模块,所以被被不同行业的人员分别誉为数码打样大师、纺织品数码喷墨印花系统等。
ProofMaster也是国人最早接触过的打样软件之一,之前的版本都是英文版和不完全汉化版等,自ProofMaster 3以后,推出了标准中文简体版,极大的方便了国内用户的使用,目前最新的版本是3.14。
一、ProofMaster的特点ProofMaster3.14软件,由ProofMaster RIP(RIP打印)、ProofMaster Editor(排版编辑)、ProofMaster Calibrator(色彩管理)三部分构成。
1、按工作性质,建立不同队列形式ProofMaster RIP,在开启后,必须建立打印队列,此队列根据工作要求的不同,分别有不同的流程方式,如下:这些根据不同要求所设置的流程,可精确定义工作热文件夹、版面尺寸、打印标记、输入色彩空间、模拟的色彩空间、输出的打印机空间、打印驱动程序的调整、1位元的输出模式、直接模拟的网点打印,可以完成几乎所有打印工作要求。
这其中,输入色彩空间的设置,可以导入photoshop的颜色设置的CSF文件,方便了颜色流程的统一。
模拟的色彩空间,可以定义加入设备链接icc文件,确保CMYK的纯色的保留。
输出色彩可以载入专色控制等。
2、支持众多打印机型ProofMaster几乎支持所有你能想到的大幅面机器,同时还支持部分小型打印机。
ProofMaster支持的打印品牌:3、超多文件格式支持ProofMaster可支持如下格式,可以说,是目前支持格式最多的rip 软件了!比较少见的是支持RAW数码相机拍摄的raw格式、支持photoshop的PSD格式、支持AutoCAD的DXF、PLT格式、产生波纹很少的专业scitex ct格式、三维TGA格式。
数码打样的调色步骤1.调整打印机的线性进行数码打样调色时,首先需要调整打印机的线性,打印机在使用不同的纸张和墨水时,其线性不同;打印机的状态变化时,线性也会发生改变。
线性的准确性可以通过打印灰度梯尺快速查验,线性控制中最关键的问题是保证不出现局部偏色,也就是说防止不同的阶调偏不同颜色的情况,如果暗调偏某种颜色,中间调或亮调又偏另一种颜色,这样的话,以后的调整非常难做。
2.印刷ICC和打印机ICC的比较打印机ICC的色域最好大于印刷ICC的色域,如果打印机色域小于印刷色域,就可能出现打样效果偏浅。
当原稿中既有图像,又有相同色系的暗调色块时,印刷不好跟色,跟图像时,暗调色块密度不够,发灰;跟暗调色块时,图像也就过深,甚至可能会糊版。
这样的打印机ICC可调整性不大,颜色匹配效果肯定不好,需要重做。
导致打印ICC色域偏小的原因很多,主要是打印纸张、墨水的原因,纸张太薄、吸墨性能不好,墨水不纯、过期质量下降等,都会导致打印色域的缩小。
要查看印刷ICC和打样ICC中是否存在跳变,如果存在跳变,这类版面的颜色打样时无法正常模拟出来。
导致印刷ICC色域跳变的原因主要是印刷网点增大;打印机ICC跳变的原因主要是打印机的线性没有做好,需要校正打印机的线性,修正或重做ICC。
图1是在ProfileMaker5中对印刷ICC和打印机ICC进行的色域比较。
可以看出,在暗调区域(L值为23),打印色域不能包含印刷色域,那些色域之外的颜色无法正常打样模拟出来。
产生这种情况有两种可能,一是色靶印刷不正常,偏色程度大;另一种可能是打印色域过小,需要重做打印机ICC文件。
另外,在图中还可以看到印刷色域的边缘不光滑,出现跳变,如果依此印刷源来调整数码打样,很多颜色会模拟不准。
3.使用第三方软件调整ICC文件很多时候我们需要通过第三方软件来调整ICC。
编辑ICC的软件很多,但校色基本思路是一致的。
下面以ProfileMaker5为例,说明校色的基本步骤。
EFI数码打样中的色彩管理经验数字打样是伴随CTP直接制版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印刷市场,是数字式工作流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当然,数字打样并不局限于“打印样张”这一具体环节,它是色彩管理核心技术的一个具体应用,是以色彩管理为基础的,离不开色彩管理技术。
本文结合EFI 数码打样软件立体印刷,讲述打印机的色彩管理过程,可实现打样稿与印刷稿的匹配。
一、什么是数码打样?一般来说,出版商或其他客户只有在得到印刷厂提供的打样样张,签字确认后,印刷厂才正式开始印刷客户所需的印刷品。
在这个过程中包装设计,印刷厂或打样公司根据制版公司提供的软片或电子文件,制作印刷样品的过程称为打样。
客户对印刷样品的版式设计、印刷质量进行检查并签字确认样品可以作为印刷的根据,这个过程称为签样。
数码打样是以印刷品颜色的呈色范围和与印刷内容相同的RIP数据为基础,采用数字打样设备来再现印刷色彩,并能根据用户的实际印刷状况来制作打样样张的过程。
排版理论上来说北人股份,数码打样设备色域大于印刷色域,就可以通过软件控制,进行输出设备间的色彩空间转换,使数码打样效果模拟印刷输出设备的色彩效果,即数码打印机的色彩管理过程拼版,实现数码样张代替传统样张签样。
目前数码打样系统由数码打样输出设备和数码打样控制软件两个部分构成。
其中数码打样输出设备是指任何能以数字方式输出的彩色打印机,如彩色喷墨打印机、激光打印机等。
但目前能满足出版印刷要求的打印速度、幅面、加网方式和产品质量的多为大幅面彩色喷墨打印机;数码打样软件有如EFI数码打样软件系统、网屏数码打样系统、方正数码打样系统等等。
二、色彩管理色彩管理是通过科学化、数字化的方法,将各种设备校正,并将设备的色彩特性记录于“特性文件中”,从而在设备上得到可预知的色彩包装机械,将色彩重现于不同的输出环境下。
这就要通过建立一套在设备间进行色彩通信的客观规则,从而解决保证在整个印刷系统中的色彩传递的一致性。
网印正是由于色彩管理系统提供了在不同设备间、使用不同原材料的情况下,颜色保持一致的可能性,数码打样才能代替传统的机械打样,成为新型的打样方式。
数码打样色彩管理方案及问题数码打样技术是近年来印前领域热门技术之一。
所谓数码打样,就是把彩色桌面系统制作的页面(或印张)数据,不经过任何形式的模拟手段,直接经彩色打印机(喷墨、激光或其他方式)输出样张,以检查印前工序的图像页面质量,为印刷工序提供参照样张,并为用户提供可以签字付印的依据。
随着计算机直接制版技术和数码印刷的飞速发展,数码打样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其以数字出版印刷系统(CIP3/CIP4)为基础,在出版印刷生产过程中按照出版印刷生产标准与规范处理好页面图文信息,不经过任何形式的模拟手段,直接经彩色喷墨打印机输出样张,模拟最终印刷效果,以检查图像页面质量,为印刷工序提供参照样张,并作为客户提供签样的依据。
一、数码打样进行色彩管理的必要性与传统打样相比,数码打样具有图像再现性好,对人员素质要求较低,输出速度快,系统成本低等优势,越来越受业内人士的青睐。
然而与实际的印刷过程相比,其仍然存在一些方面的问题。
专色打样。
虽然许多数码打样系统支持专色,但对于超出打印机色域范围的专色实际上是用CMYK四色表示的,其类似于印刷中使用CMYK来调配专色,与印刷使用的专色不完全相同。
网点结构。
除了少数数码打样软件,基本使用调频网点或者无网点的染料升华技术,而印刷通常采用调幅网点进行颜色再现,这就会导致加网过程中潜在的鬼影故障很难检出,印刷操作人员必须在印刷过程中使用色调匹配控制法检查印刷质量。
颜色匹配。
由于数码打样一般采用高光纸或半高光纸、哑光纸,且比印刷纸要白,使用的墨水的光谱特性与印刷墨水的光谱特性也不一致,致使数码打样和印刷所能再现的颜色范围不一样,前者的色域一般要比后者色域要大,因而它们的颜色匹配程度需要接受进一步的考验。
同时,国内印刷厂所使用的油墨是日本油墨标准,而印刷机械大部分却是欧洲的,加上我国南北气候上的差异较大,从而造成数码打样与实际印刷不能很好地配合。
由于这些方面的问题,要使数码打样的色彩与印刷完全匹配就必须对数码打样系统进行色彩管理。
了解色彩管理和数码打样色彩管理是一种重要的计算机技术,用于管理和控制数字图像的色彩准确性和一致性。
这个过程在图像的采集、编辑、显示和输出的各个环节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色彩管理的主要目标是确保在不同设备上查看、处理和打印的图像颜色保持一致。
在数字图像的生产流程中,色彩管理帮助解决了许多色彩相关的挑战。
由于不同设备对颜色的解读方式不同,可能会导致图像显示出不一致的颜色。
例如,电脑显示屏的色彩解析度可能和打印机的色彩解析度不同,这会导致图像在屏幕上显示的颜色和实际打印出的颜色不一致。
另外,不同的打印纸张和油墨也会对颜色产生影响。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色彩管理系统使用了一个色彩空间,也被称为ICC(国际颜色联盟)配置文件。
这个配置文件描述了一种所谓的设备无关色彩空间,也就是一种不受特定设备限制的颜色。
通过将图像的颜色映射到设备无关色彩空间,色彩管理系统可以确保图像在不同设备上保持一致的颜色。
这个过程是通过使用色彩校正和色彩配置文件来实现的。
数码打样是一个利用色彩管理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
在传统的印刷业中,打样是一个费时费力的过程,而且成本较高。
然而,通过使用数码打样技术,现在可以更加快速和经济地实现颜色精确的打样。
数码打样系统使用了高质量的打印机和色彩管理软件来准确地重现图像的颜色。
首先,图像被扫描或通过数字摄像机捕获,并导入计算机中。
然后,在计算机上进行图像编辑和加工,通过色彩管理软件将图像映射到设备无关色彩空间。
最后,使用高质量的打印机和色彩配置文件,在打印机上打印出精确的图像样品。
数码打样不仅可以节省时间和成本,同时也能够提供更好的色彩精确性和一致性。
它在广告、出版、时尚和艺术等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帮助设计师和制造商在产品开发的早期阶段就能够预览和评估最终产品的颜色效果。
总之,色彩管理和数码打样在数字图像的生产流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确保了图像在不同设备上的颜色一致性和准确性,帮助设计师和制造商在产品开发过程中更好地控制和预测最终产品的颜色效果。
了解色彩管理和数码打样色彩管理是指在图像处理中控制和保持一致的颜色输出的过程。
在数码打样过程中,色彩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色彩管理的目的是确保图像在不同设备上显示出一致的色彩。
不同设备(如显示器、打印机、扫描仪等)对颜色的理解和呈现方式存在差异,因此在图像处理中需要借助色彩管理来进行校准和调整,以确保最终输出的图像色彩与原始图像尽可能一致。
在数码打样中,色彩管理是至关重要的。
数码打样是在纸张或其他材料上输出图像的过程,包括打印机、墨盒、墨粉、纸张等多个环节。
每个环节对色彩的处理都会影响最终输出的效果,因此需要进行色彩管理来保证色彩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首先,色彩管理需要对设备进行校准。
通过对设备的调整和校准,可以确保其对颜色的理解与标准色彩空间相一致。
常见的标准色彩空间包括sRGB和Adobe RGB等,不同的设备可以选择不同的色彩空间进行校准。
其次,色彩管理需要对图像进行转换。
在打样过程中,会使用不同的色彩空间和打印模式,因此需要将图像从原始色彩空间转换为目标色彩空间,并根据目标设备的特性进行调整。
这样可以确保图像在不同设备上呈现出一致的色彩效果。
最后,色彩管理还需要考虑环境因素的影响。
例如,光线的条件、显示器的亮度和对比度等都会对色彩的呈现产生影响。
因此,在色彩管理中需要考虑这些因素,并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校准,以确保色彩的准确显示。
综上所述,色彩管理在数码打样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设备进行校准、对图像进行转换和考虑环境因素的影响,可以确保最终输出的图像色彩准确、一致,并符合预期效果。
色彩管理的应用使得数码打样成为可能,为各种领域的设计和创作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色彩管理和数码打样在现代科技和创作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随着数码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场景的丰富多样,对色彩的准确控制和管理成为一个重要的需求。
下面进一步探讨色彩管理和数码打样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和影响。
在印刷和出版行业中,色彩管理和数码打样是不可或缺的工具。
浅谈数码打样的色彩管理来源: 高术科技发布日期: 2004-08-18 浏览次数:目前国内很多印刷企业已经成功地应用了数码打样技术。
引进数码打样不只是简单地添加一台彩色输出设备和一套软件,而是借助数码打样引进了色彩管理技术,并建立适合印刷企业的工艺匹配参数。
同时也为企业未来选择计算机直接制版机(CTP)做好准备。
应用数码打样,从短期看,是解决印刷企业在色彩管理方面质量不稳定的问题;从长期看,是为企业未来技术更新打下坚实的基础。
很多欧美印刷企业在采用计算机直接制版之前,也大都要先使用数码打样技术数个月,来使整个印刷工艺色彩管理稳定和提高。
一套完整的数码打样系统包括色彩管理软件、彩色输出设备、色彩测量仪器和色彩管理方案四个部分。
数码打样的色彩管理技术实际上就是彩色输出设备纸墨的色彩空间与印刷纸墨的色彩空间的色彩匹配过程,通过实现不同的色彩转换来达到彩色输出设备与印刷颜色的一致性、数据的安全性、色彩转换的准确性和色彩质量的稳定性。
采用数字技术,建立数码打样的色彩管理,还能够促进生产工艺的标准化、规范化和数据化。
“一次RIP,多次输出”是数码打样必须具有的特性,其原因是打样就是要检查印刷前工序是否正确,预示印刷结果供用户签样,并为印刷提供参考样张。
因此,在整个输出过程中,数据的安全性至关重要,递交给彩色输出设备、激光照排机或直接制版机的数据必须一致,因而采用RIP 后数码打样软件是现在的主流技术。
数码打样系统通常采用喷墨打印机为彩色输出设备,如EPSON 或HP 公司的大幅面喷墨打印机。
由于打印机使用的专用打样纸张、墨水和印刷油墨有很大的差异,在视觉效果上也不同。
所以数码打样软件必须如图1所示,设定黄品青黑四色的最大实地密度值,对彩色输出设备的墨量进行限定。
彩色输出设备的线性化调整是确保打样表现色彩质量的重要因素,即四色实地密度和灰平衡。
通过色彩管理软件,如高术Blackmagic,能够直接驱动爱色丽或格灵达- 麦克贝斯等多种系列反射密度计和分光光度仪,在线采集数据并自动产生四色线性化曲线,如图2 所示。
数码打样调色的高级技巧[size=1][color=red] [/color][/size][size=4][color=black] 目前,数码打样技术已经非常成熟,相关的材料、设备、软件等也非常完善,但其应用水平参差不齐,一般操作人员还停留在应用层面,对数码打样的调色技巧还需要提高。
下面分别从原理、问题、技术要素、实现方法等方面对数码打样的调色进行详细阐述。
数码打样不能完全匹配印刷的主要原因从理论上来说,数码打样的色域范围大于印刷的色域范围,数码打样完全可以模拟出印刷品的所有色彩,实现100%的匹配。
但实际上并非如此,两色域之间的匹配算法存在一定误差,而且数码打样和印刷都有许多不确定影响因素,很难控制。
首先分析数码打样的原理。
数码打样是用CMYK四色墨水来模拟印刷的色彩,打印墨水和印刷油墨色相不同,因此每一个油墨颜色都是用不同比例的CMYK墨水来模拟,即使单色油墨也是如此。
如印刷的单色品红就是用打印机的CMYK四色墨水来合成,而不是只用品红墨水模拟。
其次分析数码打样的调色过程。
数码打样的调整过程是:首先确定一个正常的印刷状态,在该状态下印刷测试样张获得印刷源ICC颜色特性文件,接着采用这个印刷源ICC来调试数码打样,使得打样样张尽可能接近印刷样张。
调整完成,确定相关打样参数后,数码打样作为印刷跟样,印刷反过来追数码样。
因此,印刷源ICC文件的准确性对数码打样跟色效果的影响非常大,如果获取的印刷ICC颜色特性文件没有反映印刷机的正常生产状态,则调出来的数码打样也处于非正常状态的,以后印刷跟样时,就会很难。
数码打样跟色问题1.一次色跟色问题印刷生产中,一次色(CMYK)的跟色比较难,主要是由于油墨色相与打印机的墨水色相不同,数码样的一次色都是通过不同比例的CMYK墨水合成的。
而印刷CMYK单色时,加减墨量只会改变颜色的深浅,不会改变颜色的色相。
因此,一旦色相不对,便无法跟到数码样。
2.中性灰跟色问题中性灰色也是比较难跟的一个色系,在印刷过程中,其中某一色版的网点稍微有点变化(甚至1%的网点变化),人眼就能感觉出来,对于印刷来说,控制网点在细小范围内的变动很难。
数码印刷色彩管理一、色彩管理概述所谓色彩管理,是指运用软、硬件结合的方法,在生产系统中自动统一地管理和调整颜色,以保证在整个过程中颜色的一致性二、色彩管理的目标色彩管理的主要目标是:实现不同输入设备间的色彩匹配,包括各种扫描仪、数字照相机、Photo CD等;实现不同输出设备间的色彩匹配.包括彩色打印机、数字打样机、数字印刷机、常规印刷机等;实现不同显示器显示颜色的一致性,并使显示器能够准确预示输出的成品颜色;最终实现从扫描到输出的高质量色彩匹配.三、色彩管理的方法ICC简介在印刷工作流程中,涉及到许多图像设备,比如数码相机、扫描仪、打印机、数码打样机、印刷机和显示器等,但是对于其中的每一种设备,都有不同的色彩表现能力。
例如,在一个数值为R=128, G=128, B=128 的像素点,应该产生一个完全的中性灰色调,但是在一些设备上,这个灰看起来偏暖,也就是发红,或者在另外一些设备上,这个灰看起来偏冷,也就是发蓝。
设备的这些固有特性使一幅图像从一个设备传到到另一个设备上的时候,图像色彩的一致性,准确性和可预见性都很难保证。
国际色彩联盟(ICC)的成立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在 1993 年由苹果电脑和其它7家公司创立了ICC,现在ICC有超过70家设备制造商和软件开发商成员,包括 SONY,HP,Creo,Adobe 和 Quark 等。
其作用就是创建色彩管理的标准和核心文件的标准格式。
所努力开发的核心就是 ICC Profile(ICC 色彩特性文件)和色彩管理模块(CMM)。
这两者保证了色彩在不同应用程序,不同电脑平台,不同图像设备之间传递的一致性。
ICC Profile色彩管理的基础就是 ICC Profile,它是一种跨平台的文件格式,它定义了色彩在不同设备或不同色彩空间上进行匹配所需要的色彩数据。
每一个 ICC Profile 文件至少包含一对核心数据:设备相关的色彩数据(例如,该设备独有的RGB色彩显示数据);根据设备相关的数据而得到的与设备无关的色彩数据。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