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德国2020高技术战略

德国2020高技术战略

德国2020高技术战略
德国2020高技术战略

德国2020高技术战略

思想·创新·增长

近几年德国创新领域有着较大的发展。2005-2008年间德国企业研发投资增加了19%;2008年研发人员的数量比2004年增加近12%;2008年德国研发总体支出占GDP的比重为2.7%,成为东、西德重新统一以来最高的年份;2009年德国工商总会创新报告表明,至2008年底,约30%企业将自己的创新归功于联邦的研发和创新政策。

而今,鉴于金融危机的重创、国际竞争加剧和全球挑战日益严峻,德国政府决议,进一步发展高技术战略,使德国成为解决全球挑战的先行者,不仅有助于改善人民生活,更为经济增长提供新的潜力。

2010年7月,德国联邦政府正式通过了《思想·创新·增长——德国2020高技术战略》,这是继2006年德国第一个高技术战略国家总体规划之后,对德国未来新发展的探求。新战略指出,德国面临着几十年来最严峻的经济与金融政策挑战,解决之道在于依靠研究、新技术、扩大创新,目标明确地去激发德国在科学和经济上的巨大潜力。为此,联邦和各州政府一致认为:至2015年,用于教育和科研投入占GDP比重增至10%。而经济—科学研究联盟将始终伴随高技术战略的实施过程。新战略还提出以5大需求领域开辟未来新市场,并重点推出11项“未来规划”,积极营造友好创新环境。

五大领域

为应对未来挑战,德国新战略聚焦在五大领域:气候/能源、健康/营养、交通、安全和通讯,并在这五大领域提出各自行动计划和措施。新战略希望通过这五大领域开辟未来的新市场,提高关键技术并改善创新相关条件,最终促进进步。

(一)气候/能源

新战略提出应当扩大知识基础,有针对性地运用气候保护技术和调整措施,来改进政治、科技、经济和社会行动方案。联邦政府将深化政府同工业和金融之间的合作,依靠创新,倡导使用可再生能源和提高能效,有针对性地运用气候保护技术和调整措施,同时扩大国际合作。具体行动详见表1。

表1 气候/能源领域的行动计划与措施

战略重点之一:11项未来规划

为充分关注各领域内最重要的挑战,力求实现未来10至15年内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目标,德国新战略重点推出11项“未来规划”,主要包括:碳中和、能源高效且适应气候的城市;能源供给的智能化改造;可再生原料作为石油的取代物;通过个性化医疗更好地治疗疾病;针对性的饮食,更健康;高龄人士也能自主生活;至2020年100万辆电动车在德国;更有效地保护通讯网络;更多地使用低能耗的网络;数字化且便利地获取知识;未来的职业生涯和用工制度。这是未来几年的优先领域,具体内容见表6。

表6 德国2020高技术战略11项未来规划

战略重点之二:营造创新友好环境

企业需要良好的创新环境和明确的长期规划。联邦政府将审核现有法规(含欧洲层面)的创新友好程度,为发明与创新提供充足空间及推动力,全面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创业条件。德国必须再次成为创业之国,特别是提高尖端技术领域的创业活力。在高校和研究机构倡导企业家精神,弘扬创业文化,通过更好的指导和帮助来支持科研领域建立新的分支。改善新兴技术公司及其出资者的框架条件。在中小学、职业学校和高校的教学安排中设立创业培训内容。

中等企业/中小型企业。德国需要提高中小型企业研发参与的持续性,提高中型企业的创新能力。重点在于,使中型企业之间以及企业与科技之间互联成网。根据联盟协议,在“中小企业创新和新项目”框架下,将继续推动中小企业在非特定技术领域内进行市场导向的创新,帮助创新型中小型企业进行融资。此外,要强化竞争前阶段的研究以及咨询和信息服务。

投资创新/风险投资。资金不足是中小型企业和创新性创业的最大障碍,德国必须为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风险投资和股权投资市场构建条件,并强化活跃风险投资的补贴办法。

标准化。标准尤其为中小型企业创造了相同的准入条件。标准化及早介入能帮助研究成果更快地转化成畅销产品与服务,使创新成果尽快进入市场,因而在德国逐渐成为整个研究和创新过程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积极参与标准化行动能使德国经济获得国际竞争优势。所以,在落实联邦政府标准化方案时,通过有针对性的整合,将标准化的潜力充分运用到推动研究上去。

创新指向的公共采购。根据最新估计,创新领域的公共采购总额高达230亿欧元。将这些资金带有针对性地投入到创新性解决方案中去,一方面能更大地节省行政开支,另一方面能强化创新型企业,从而推动创新的扩展。

合格的专业人员。德国联邦政府的目标是,通过职业培训、业务深造、进修以及大学学习来巩固专业人员的供给基础,确保德国的可持续发展。此外,要为保障中型企业内工程师的新生力量提供帮助,如2008年制定的“德国资格认证项目”已考虑到这一问题。

从知识到产品。德国联邦政府提出将科技与经济更精密地结合起来,促进高校、校外研究机构和企业之间的交流,加强知识转化和技术转化,针对特定问题改进关键技术,加强研究成果的应用。重要措施包括采取有助于中小企业的专利政策、新的科研成果鉴定措施、前沿集群竞争和创新联盟等举措。

创新对话。研究和创新需同社会和具体工作领域进行对话。新战略提出德国要建立新的对话平台,以使公民深入探讨解决全球挑战和社会挑战的未来技术和研究成果。尤其是在具有社会争议的未来技术方面,应以宽容的实事求是的对话来预计这些技术为个人和社会所带来的利弊,从而尽可能得出一致结论。

德国2020高技术战略.pdf

德国2020高技术战略 思想·创新·增长 近几年德国创新领域有着较大的发展。2005-2008年间德国企业研发投资增加了19%;2008年研发人员的数量比2004年增加近12%;2008年德国研发总体支出占GDP的比重为2.7%,成为东、西德重新统一以来最高的年份;2009年德国工商总会创新报告表明,至2008年底,约30%企业将自己的创新归功于联邦的研发和创新政策。 而今,鉴于金融危机的重创、国际竞争加剧和全球挑战日益严峻,德国政府决议,进一步发展高技术战略,使德国成为解决全球挑战的先行者,不仅有助于改善人民生活,更为经济增长提供新的潜力。 2010年7月,德国联邦政府正式通过了《思想·创新·增长——德国2020高技术战略》,这是继2006年德国第一个高技术战略国家总体规划之后,对德国未来新发展的探求。新战略指出,德国面临着几十年来最严峻的经济与金融政策挑战,解决之道在于依靠研究、新技术、扩大创新,目标明确地去激发德国在科学和经济上的巨大潜力。为此,联邦和各州政府一致认为:至2015年,用于教育和科研投入占GDP比重增至10%。而经济—科学研究联盟将始终伴随高技术战略的实施过程。新战略还提出以5大需求领域开辟未来新市场,并重点推出11项“未来规划”,积极营造友好创新环境。 五大领域 为应对未来挑战,德国新战略聚焦在五大领域:气候/能源、健康/营养、交通、安全和通讯,并在这五大领域提出各自行动计划和措施。新战略希望通过这五大领域开辟未来的新市场,提高关键技术并改善创新相关条件,最终促进进步。 (一)气候/能源 新战略提出应当扩大知识基础,有针对性地运用气候保护技术和调整措施,来改进政治、科技、经济和社会行动方案。联邦政府将深化政府同工业和金融之间的合作,依靠创新,倡导使用可再生能源和提高能效,有针对性地运用气候保护技术和调整措施,同时扩大国际合作。具体行动详见表1。

欧洲一体化进程

xx一体化进程 经过半个世纪的艰苦努力,且不断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的总结,加之欧盟以一体化的形式在欧洲加快内外整合,欧盟终于成为面貌发生重大变化的主权国家联合体,成为当今国际社会中的最大的区域组织,也是世界上最成熟、最成功的地区一体化组织。 它以其成功经验提出治理全球的“欧洲理念”,欲在国际关系中扮演“一流角色”、“稳定器”和“方向标”。“欧洲理念”与美国的单边主义发生“大碰撞”,在理念、国际法、外交改革、经贸等6个方面发生歧见,对此应予实事求是的估量。 大量事实证明,欧盟在国际关系中所起的独特和制衡作用,表明一体化与多极化进程并行不悖。欧盟在经历半个世纪的内外整合后,以一体化的形式,积厚而发,通过一整套战略理念和行动参与,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和独特的作用,客观上有力地推动了多极化的发展进程。 一、xx一体化进程的历史回顾 1、欧共体成立前的准备孕育阶段(1946年~1967年) 二战结束后,经过战争洗礼的欧洲百待废兴。昔日的一流世界帝国变成了屈居美、苏之后的二流国家。为了重新找回自己的大国地位,欧洲主要大国都有了重新联合在一起共同发展经济的思想。1946年,英国首相丘吉尔率先提出需要建立起“某种类似于欧洲合众国的东西”,这是欧洲一体化的最早构想。1951年,欧洲统一之父——让·莫内在设计欧洲煤钢共同体时也强调了欧洲统一的前景。从1951年开始至今,欧洲演绎着不断扩张和深化的历史。1950年5 月9日,法国外长舒曼发表声明(史称“舒曼计划”),建议法德两国建立煤钢共同体。 1951年4月18日,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在巴黎签定了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条约,该条约于 1952年7月25日生效。

欧盟环境政策的新发展及启示

欧盟环境政策的新发展及启示 x 邓 翔1 瞿小松2 路 征 3[内容摘要]近年来,欧盟环境政策的改革和发展备受关注,在第六个环境行动计划即 将结束之际,欧盟又提出了一系列环境行动指南和规划,包括生态创新行动计划、生 态管理和审核计划、环境合规性援助计划、资源效率路线图、海洋战略框架、绿色公 共采购等。本文对上述欧盟环境政策的最新发展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对其整体政策效 果做出了评价,最后指出了欧盟环境政策对我国环境政策制定的启示和借鉴。 [关键词]欧盟;环境政策;环境治理;经验启示 作者简介:邓 翔(1963)),男,四川大学经济学院(成都,610064),教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 瞿小松(1989)),男,四川大学经济学院(成都,610064)。研究方向:欧盟经济。路 征(1982)),男,四川大学经济学院(成都,610064),副教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 长期以来,欧盟委员会及其成员国都一直将环境政策作为其共同政策优先考虑的议题,并且,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欧盟也是建立全球气候变暖政策的最先的倡导者和发起者。欧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环境政策和行动计划,欧盟及其成员国的环境状况得到了显著改善,各项环境指标稳步提升。从1973年欧共体发表5第一个欧共体环境行动计划6以来,欧盟至今已完成了六个环境行动计划,最近一个环境行动计划)))/环境2010:我们的未来,我们的选择0 (规划期:2002年6月22日至2012年7月21日)也已到期(EC,2001)。[1]总的 来讲,欧盟环境行动计划从最初只涉及环境立法的基本原则,然后纳入环境影响评价并注重环境法律的执行,最近则重点关注全球范围内重大环境问题的治理,这一演变过程表明欧盟在不断加强环境行动计划的应用性,也更加注重各成员国的具体实践。最近,欧盟提出了其未来十年的发展战略)))/欧洲20200(EC,2010),[2]目标是将欧盟建设成为一个知识性、可持续和包容性的经济体,从而帮助欧盟和各成员国促进就业、提升生产率和社会凝聚力。在此背景下,欧盟环境总局也相应提出了一系列环境行动指南和计划,其内容涵盖了生态创新、资源效 论文得到了四川大学/让1莫内最佳欧洲研究中心0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号71173149)的资助。

当涂县2020年人社公需科目继续教育《新时代专业技术人员新理念素养提升》考试答案100分—作业答案题库1

当涂县2020年人社公需科目继续教育《新时代专业技术人员新理念素养提升》考试答案100分—作业答案题库1 1)单选题,共15题,每题2.0分,共30.0分 1单选题(2.0分) 总书记在( )提出要围绕“四个革命、一个合作”,推动能源生产消费革命。 1. A. 2013年 2. B. 2014年 3. C. 2015年 4. D. 2016年 2单选题(2.0分) ()概念涉及到供求双方的作用。 1. A. 民营企业 2. B. 国营企业 3. C. 就业 4. D. 失业 3单选题(2.0分) 国内储蓄率呈()趋势。 1. A. 上升 2. B. 下降 3. C. 平稳 4. D. 波动 4单选题(2.0分) 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革命对所有的行业和领域都会产生影响,说明影响()。 1. A. 广泛的、深远的 2. B. 全面的、深远的 3. C. 全面的、持久的 4. D. 全面的、广泛的 5单选题(2.0分) 新世纪以来,我国()的就业是迅速增加的。 1. A. 国有企业 2. B. 城镇私营个体劳动者 3. C. 集体企业 4. D. 私营企业 6单选题(2.0分) 加快推进“互联网+监管”。同时强化责任担当,监督落实()改革措施,确保改革不断

取得新成效。 1. A. “放管服” 2. B. “供给侧” 3. C. “结构性” 4. D. “体制” 7单选题(2.0分) 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后,()的工业产值占全世界51%。 1. A. 英国 2. B. 美国 3. C. 德国 4. D. 意大利 8单选题(2.0分) 国际政治经济实力格局加速演变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 1. A. 根本动力 2. B. 本质特征 3. C. 必然要求 4. D. 时代需求 9单选题(2.0分) 1719年是我们国家最强盛的一个(),当时是中国GDP产量全球最高的一个时代。。 1. A. 文景之治 2. B. 开元盛世 3. C. 康乾盛世 4. D. 贞观之治 10单选题(2.0分) 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提出要坚持国有企业()方向不动摇,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向纵深发展。 1. A. 资本结构优化 2. B. 新旧动能转换 3. C. 市场化改革 4. D. 创新性变革 11单选题(2.0分) 我国能源消费总量里,可能接近()的能源消费在以制造业为主体的第二产业。 1. A. 0.4 2. B. 0.5 3. C. 1.6 4. D. 1.7 12单选题(2.0分) 在“不可能三角”中,新兴国家面临的问题主要在于()。 1. A. 环境不可持续 2. B. 经济不可持续 3. C. 社会不可持续 4. D. 文明不可持续 13单选题(2.0分) ()是我国从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的重要时期。

2020公需科目《当代科学技术前沿知识》考试(共50题,共100分)4

2020公需科目当代科学技术前沿知识考试(共50题,共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 ,共40分) (D) 是国际上首个独立掌握火星着陆巡视探测技术的国家。[2分] A前苏联 B美国 C日本 D中国 2.无人遥控潜水器最早出现在(A),主要用于考古方面的研究。[2分]。 A 1953年 B 1973年 C 1993年 D 2003年 3在生命起源的理论中, (B)主张从物质的运动变化规律来研究生命的起源,认为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无机物可以转变为有机物,有机物可以发展为生物大分子和多分子体系,直到最后出现原始的生命体。[2分 A特创论 B生源论 C泛胚种论 D化学进化论 4.海洋立体观测监视系统是利用多种技术手段,进行海洋综台、立体观测监视的组合系统,下列不属于海洋立体观测监视系统的技术手段的是(B)。[2分] A调查船观测 B深海生物资源 C浮标监测 D卫星遥感 5.载人潜水器, 特别是载人深潜器是当代海洋科技的制高点之一。下列属于我国载人深潜器的是(D)。[2分] A“双鱼座”4号 B“深海6500"号 C”和平I”号 D“蛟龙”号 6.(B)年,前苏联成功发射人类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开创了空间科技的新纪元,人类从此进入空间时代。 [2分] A 1947 B 1957

C 1967 D 1977 7.(A)由一层石墨层片卷曲而成,是结构最简单的碳纳米管。 [2分] A单壁碳纳米管 B多壁碳纳米管 C石墨烯 D富勒烯 8.海岸带生境具有独特的生物群落和极高的生态价值,下列不属于海岸带生境的是 (A )。[2分] A热液口 B珊瑚礁 C湿地 D三角洲 9.相比传统燃油车,以下哪点不属于纯电动汽车的缺点: (C)。[2分] A续航里程短 B充电时间长 C车辆能耗高 D仅适用于市区内通勤 10.1948年,(B) 物理学家伽莫夫等提出了大爆炸宇宙模型,该模型取得巨大的成功。[2分] A前苏联 B美国 C德国 D英国 11.近年来, -系列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设施农业中的结合应用,颠覆了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发展出了智能高效的设施农业。以下哪项信息技术与设施农业的智能化发展无关: (D)。(2分] A物联网 B云计算 C人工智能 D集成电路 12.载人潜水器,特别是载人深潜器是当代海洋科技的制高点之一。下列不属于载人深潜器的是(A)。[2分] A“海翼”号 B“蛟龙”号 C“深海勇士”号 D“鹦鹉螺”号

山东省2020年高考数学模拟考试试题及答案

山东省2020年高考数学模拟考试试题及答案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一看就是两个交点,所以需要算吗?C 2.分母实数化,别忘了“共轭”,D 3.简单的向量坐标运算,A 4.球盒模型(考点闯关班里有讲),37分配,B 5.在一个长方体中画图即可(出题人就是从长方体出发凑的题,其实就是一个鳖臑bie nao)C 6.画个图,一目了然,A 7.关键是把“所有”翻译成“任取”,C 8.用6、4、2特值即可(更高级的,可以用极限特值8-、4、2,绝招班里有讲),B 二、多项选择题 9.这个,主要考语文,AD 10.注意相同渐近线的双曲线设法, 22 22 x y a b λ -=,D选项可用头哥口诀(直线平方……) AC 11.B选项构造二面平行,C选项注意把面补全为AEFD1(也可通过排除法选出),D选项CG 中点明显不在面上,BC 12.利用函数平移的思想找对称中心,ABC 三、填空题 13.确定不是小学题?36 14.竟然考和差化积,头哥告诉过你们记不住公式怎么办,不过这题直接展开也可以, 4 5 - 15.利用焦半径公式,或者更快的用特殊位置,或者更更快用极限特殊位置(绝招班有讲), 2,1 16.根据对称之美原则(绝招班有讲),8 (老实讲,选择填空所有题都可以不动笔直接口算出来的呀~~~) 四、解答题

17. 故弄玄虚,都是等差等比的基本运算,选①,先算等比的通项() 13n n b -=--,再算等差 的通项316n a n =-,4k =,同理②不存在,③ 牛逼 4k = 18. (1)根据三角形面积很容易得出两边之比,再用正弦定理即可,60° (2)设AC=4x (想想为什么不直接设为x ?),将三角形CFB 三边表示出来,再用余弦 定理,51 19. (1)取SB 中点M ,易知AM//EF ,且MAB=45°,可得AS=AB ,易证AM ⊥面SBC ,进一步 得证 (2)可设AB=AS=a , ,建系求解即可,3 - 20. (1)正相关 (2)公式都给了,怕啥,但是需要把公式自己化简一下,?121.867.89y x =+ (3)两侧分布均匀,且最大差距控制在1%左右,拟合效果较好 21. (1)没啥可说的,2 214x y += ,(2214 x y += (2)单一关参模型,条件转化为AB=CD=1(绝招班里有讲),剩下就是计算了,无解,所以不存在 22. (1)送分的(求导可用头哥口诀),7 (2)考求导,没啥意思,注意定义域,单增()0,+∞ (3)有点意思,详细点写 由递推公式易知1n a ≥ 由( 11711n n n n n a a a a a ++-==++知

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欧洲一体化的进程真正起步是在二战以后。 二战以后,欧洲各界对欧洲联合表现出了异乎寻常热情,各种统一运动风起云涌。为协调各组织的行动,1948年5月800名来自西欧各界的热衷欧洲联合的人士在海牙举行了由温斯顿·邱吉尔主持的的“欧洲大会”。大会制定了欧洲组织的最低纲领,并决定把各种力量统一成“欧洲运动”。在这种背景下,各国政府也行动起来。1948年3月,英、法、荷、比、卢五国签定《布鲁塞尔条约》,加强集体防卫,并派生了西欧联盟;1948年4月奥地利、比利时、丹麦、

法国、希腊、爱尔兰、冰岛、意大利、卢森堡、荷兰、挪威、葡萄牙、英国、瑞典、瑞士、土尔其和德国西占区成立了欧洲经济合作组织;1949年5月,布鲁塞尔条约成员国和丹麦、爱尔兰、意大利、挪威、瑞典共十国组建了欧洲委员会。 上述组织虽有全欧性质,但都是政府间的合作组织,并不具有超国家的力量。1951年成立的欧洲煤钢共同体才是向欧洲一体化迈出的最具实质性的一步。欧洲煤钢共同体是法国外长罗贝尔·舒曼一手策划的。1950年5月9日,在征得政府同意后,舒曼公布了他的计划。其主要内容为:

法国政府建议把法德两国全部的煤钢生产置于一个共同的高级管理机构之下,将其纳入一个其他欧洲国家都可以加入的组织之中。负责整个制度运转的共同高级管理机构将由各国政府指定的独立人士组成。机构的决定在法国、联邦德国和其他参加国具有效力。由于不愿接受一个超国家机构的存在,英国拒绝了法国的建议,而荷兰、联邦德国、意大利、比利时和卢森堡表示欢迎。经过艰苦的谈判,1951年4月18日六国在巴黎签订有效期为50年的《欧洲煤钢联营条约》,成立了欧洲煤钢共同体。共同体不仅有独立于各国政府的自己

学习《欧盟2020发展战略》及应对策略

学习《欧盟2020发展战略》和应对策略 欧盟2020战略指的是欧盟委员会于2010年3月3日公布的未来十年欧盟经济发展计划,该战略旨在加强各成员国间经济政策的协调,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同时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 什么是欧盟2020战略 欧盟2020战略指的是欧盟委员会于2010年3月3日公布的未来十年欧盟经济发展计划,该战略旨在加强各成员国间经济政策的协调,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同时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 欧盟2020战略具体内容 “欧洲2020战略”可以说是欧盟近几年来最具战略意义的纲领性指导文件,概括起来有3大发展重点、5大量化目标和7大配套计划。 三大发展重点 一是实现发展以知识和创新为主的智能型增长。为实现智能型增长,欧盟提出要大力提高教育质量、增加研发费用和调整研发投入的重点领域,为私营部门研发投入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加强研发成果的市场化和商品化进程,确保创新理念成功地转化为新产品和新服务,从而达到刺激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的目标。 二是实现以发展绿色经济和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为主的可持续增长。欧盟认为自己是发展绿色经济的倡导者和领先者,但这些优势正在或很可能被主要竞争者赶超。因此,欧盟提出要通过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来保障在绿色技术市场的领先地位,以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 三是实现以提高就业水平、消除贫困和加强社会凝聚力为主的包容性增长。包容性增长旨在加大技能培训投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实现劳动力市场、培训和社会保障体系的现代化建设,帮助人们预测和应对社会经济的快速变化,创建一个更具凝聚力的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和地区聚合的高就业增长。 五大量化目标 为完成上述3大重点发展任务,“欧洲2020战略”提出了到2020年实现的5大量化目标: 一是使20岁至64岁的劳动人口就业率从现在的69%提高到75%,提高妇女、年长者的就业率,更好地吸纳移民加入欧盟的劳动力市场。 二是增加研发投入,把研发经费在欧盟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由目前的1.9%提高到3%,特别要提高私营部门的研发投入,创建一项能够反映创新和研发集中度的新指标。 三是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削减20%,将可再生能源在欧盟能源消耗总量中所占比例提高到20%,将能效提高20%。 四是将未能完成基础教育的学生人数比例从现在的15%降至10%以下,使年龄在30岁至34岁年轻人获得高等教育文凭的比例从目前的31%提高至40%。

2020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培养与级提高答案分

2020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培养与级提高答案分 单选题 1.1912年,()提出了着名的“创新理论”(InnovationTheory)。√ A熊彼特 B李斯特 C凯恩斯 D弗里德曼 正确答案:A 2.()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把一种从来没有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 A改革

C均衡 D创新 正确答案:D 3.创新与()密切相关。√ A经济繁荣 B人类文明 C产品供给 D技术进步 正确答案:D 4.熊彼特认为,创新的主体是()。√

B消费者 C学者 D所有人 正确答案:A 5.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在世界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知识的生产、扩散和应用的背景下,()经济学家罗默和卢卡斯提出了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新经济增长理论,在经济增长理论领域复兴了熊彼特的创新理论。√ A英国 B美国 C德国

正确答案:B 6.罗默把技术和知识积累看作经济增长的一个(),认为知识可以提高投资效益,知识积累是现代经济增长的源泉。√ A外生因素 B内生因素 C内生的独立因素 D独立因素 正确答案:C 7.卢卡斯的新经济增长理论则将技术进步和知识积累重点地投射到()上。√ A人力资本 B技术创新

C经济周期 D供求均衡 正确答案:A 8.()认为,技术和知识具有或者部分地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一个人对知识的运用并不妨碍其他人对这种知识的运用,而且这种运用的成本相对较低,即知识具有外溢效应。√ A制度创新理论 B熊彼特的经济增长理论 C新经济增长理论 D凯恩斯经济理论 正确答案:C 9.技术的“外溢效应”使个人或厂商的知识积累能够通过非市场交易

【世界历史重大事件】欧洲一体化

【世界历史重大事件】欧洲一体化 欧盟、申根、欧元区的区别 【欧洲煤钢共同体】 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声称美国将竭尽全力帮助恢复世界经济正常秩序,并提出了旨在重建欧洲经济的马歇尔计划,为欧洲的战后恢复提供经济援助。在经济方面,欧洲国家在美国的敦促下成立了欧洲经济合作组织(OEEC- Organization for European Economic Cooperation),其作用主要是协调欧洲各国经济政策,以努力实现成员国之间的自由贸易。 1948年,一个非政府论坛性质的欧洲大会在海牙召开。会上以决议的形式提出了一系列倡议,例如建立欧洲议会、制定人权宪章、设立人权法院等等。在舆论上为欧洲一体的正式开始作了充分准备。1949年,英、法、瑞典、挪威、丹麦、意大利、爱尔兰以及荷比卢三国共10个国家签订了《欧洲理事会章程》,设立欧洲理事会。严格地讲,这次行动只是一体化的前奏,但是欧洲理事会的工作仍然被认为是卓有成效的。一些重要的协定和《欧洲人权公约》、《欧洲社会安全公约》、《欧洲社会宪章》都是由欧洲理事会主持签署的。真正的欧洲一体化开始于1951年。当时,为了限制联邦德

国的煤炭和钢铁生产总量,从而控制其军事工业的发展基础,法国提出了一个被称之为舒曼计划的方案,建议把法国和德国的煤炭和钢铁生产置于一个共同机构管理之下。法国,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六国在巴黎共同签署了《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该条约也被称之为《巴黎条约》。这个条约是西欧主权国家之间在一体化进程中签订的 第一个具有约束力的立法文件。《巴黎条约》规定欧洲煤钢 共同体设立4个机构,分别为:高级权力机构(执行机关)、共同大会(咨询监督机关)、特别部长理事会(成员国代表 机构)和欧洲法院(审查执行机关的决定并审理违反条约的诉讼)。《巴黎条约》明确规定煤钢共同体以共同市场、共同目标和共同机构为基础,这三个共同实际上是今后的欧共体以及今天的欧盟所确立的长远发展目标的雏形。 【欧洲经济共同体】 1954年,欧洲防务共同体(European Defence Community)的建立以失败告终,一体化进程受挫。1957年3月25日,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六国政府的首脑和外长,在罗马签订了《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统称为《罗马 条约》;。条约规定:在各成员国之间取消商品进、出口的关税和定量限制,以及具有同等影响的一切其他措施、建立共

欧盟区域政策历史演进及对中国的启示.docx

欧盟区域政策历史演进及对中国的启示 近年来,随着双边关系的深入发展,中国与欧盟在区域发展策略上的合作与互动也愈发频繁。2013年10月,以“深化中国-欧盟地区间合作,共同促进创新并提高竞争力”为主题的第八届中国-欧盟区域政策对话会在比利时布鲁塞尔成功召开,标志着中欧区域合作深化和创新进入一个新阶段。事实上,欧盟自成立以来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探索,在实现区域一体化道路上的经验已成为世界各国学习的典范。而我国自新中国建立以来,在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上也进行了有力的政策探索,虽然取得了较为显著成效,但仍存在进一步优化和完善的空间。因此,对中欧区域政策进行比较分析,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我国区域发展政策框架,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一、欧盟区域政策历史演进及特征分析 1.1957年-1993年:政策框架的逐渐形成 1957年-1993年期间,欧盟区域政策先后经历了以欧洲社会基金(ESF)、欧洲区域发展基金(ERDP)以及重新整合之后形成的结构基金为主要政策工具的演化历程,并逐渐建立起了欧盟区域政策的法律法规、政策工具以及管理模式。《罗马条约》强调消除分裂欧洲的各种障碍,加强各成员国经济的联结,保证协调发展,以及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盟基础,为欧洲一体化奠定了法律基础。1988年颁布的《单一欧洲法令》实际是《罗马条约》的更新,它主要强调了欧洲政治合作,对组织机构设置和权限进行了修改,同时强调各成员国在货币政策和社会政策的协调。1992年通过的《欧洲联盟条约》则是对《罗马条约》的进一步修订,它为欧共体建立政治联盟和经济与货币联盟确立了目标与步骤。正是这三部条约,为欧盟区域政策体系构建了基本的框架与方向。 但是,《罗马条约》强调依赖市场的力量,单纯依靠建立关税同盟消除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壁垒和贸易摩擦来实现市场统一,没有提出明确的区域发展政策和计划,加之投入额度较小,导致政策收效甚微。《单一欧洲法令》和《欧洲联盟条约》虽然更加强调成员国之间的合作与联系,在目标上也涉及到促进落后地区和衰退地区经济的发展和结构调整,但

德国2020高科技战略

德国政府发布《德国2020高技术战略》报告 2010年7月,德国政府发布《德国2020高技术战略》报告,战略汇集了德国联邦政府各部门的研究和创新举措,重点关注气候/能源、保健/营养、交通、安全和通信5个领域。 1. 背景 未来几十年,德国仍将面临巨大的经济和财政问题,德国经济需要挖掘现有的潜能和新的发展视角。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知识竞赛和国际人才竞争的加剧,技术和市场的竞争也将增加。通过新技术的研究和创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气候变化、人口问题、常见疾病传播、世界粮食短缺、矿物资源保护、能源需求等一系列全球挑战。基于这一情况,德国应充分发挥科学研究的潜能,以提供应对国际国内挑战的方案。德国一直致力于通过创新研究,保障物质、文化与社会的繁荣。 2. 高技术战略 目前,联邦政府正在制定高新技术战略,出台了一系列的整体方案。高技术战略的实施,使德国在创新过程中形成了国家的总体思路,确定了不同领域创新目标的优先顺序和新方式,如集群竞争、创新联盟等。高技术战略还关注联邦政府忽略的创新政策问题,如资金问题及相关政策改善。具体的技术领域将有助于解决重要的社会和政治目标,推动其他技术(关键技术) 领域的创新和技术知识带来的社会变化。 3. 新领域 (1)关注全球挑战 创新驱动、新技术、服务与社会变化等全球挑战如何解决,在气候/能源、保健/营养、交通、安全和通信领域显得尤为重要。高科技战略旨在让德国在应对全球挑战及获取21世纪亟待解决的问题方案上走在前沿。这不仅能使人们生活得更好,也为德国的经济增长、创造技术就业、合理使用人才提供了新的增值潜力。 2008年,联邦及州政府在德雷斯顿召开教育峰会并达成了一致目标,到2015年,社会总支出中教育和研究的比例增加至国内生产总值的10%。这也纳入了里斯本战略目标,即国内生产总值的3%用于研发。 (2)关键技术 技术是创新的核心驱动力,也是新产品、流程和服务的基础。德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取决于生物技术与纳米技术、微电子与纳米电子、光学技术、计算机系统、材料与生产技术、服务研究、空间技术及信息与通

2020年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最完整试题及答案

2020年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最完整试题及 答案 B、联合攻关、协同创新在我国,()既受社会物质生产方式或经济基础的制约,又对前者有能动的反作用。 B、道德自主创新是指()。 C、自己组织研发,主导整个创新过程很多的科技项目都有大量国家企业的投入,还有独立投资人的投入。投入科技产业就要产生()效益。 C、现实根据“财经专业的职业道德建设”的讲课,社会主义财经道德基本原则主要是()。 C、为民理财和廉洁公正本讲提到,创新活动主要是指前期的()。 C、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在“如何开展创新--国外案例”的讲课中提到的研制质谱仪团队中的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核心人员田中耕一,是一个()。 A、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人关于金融职业道德规范,在“财经专业的职业道德建设”的讲课谈到了()以外的三项。 B、胸怀全局,统筹兼顾在“创新的概念及理论”的讲课中提到,技术创新包括()。

C、技术的发明过程和技术的商业化应用过程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但关键在()。 C、人才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美国和俄罗斯等国的专业工程师团体在制定技术章程的同时引入了()章程。 C、伦理现有技术集合在一起,开发出一种新的产品,而不是单纯的模仿,称为()。 D、集成创新汉字照排系统的技术难点很多,但最关键的是解决()问题。 D、汉字大容量字模库的存取1987年12月,历尽千辛万苦改造而成的()系统通过鉴定,标志着我国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已基本步入商品化的坦途。 C、华光Ⅲ型田中的团队是()的手段解决了大分子量的测定问题。 D、利用激光使用甘油和钴60的液体我国科技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是()。 C、科技创新的能力还不够强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规范和职业活动的目的是()的。 A、一致财经职业道德是:财经工作实践中形成的,用以指导和调整财经工作者行为()的规范的概括与总结,其具体内容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D、及其与他人和社会关系关于工商行政监督职业道德规范,在“财经专业的职业道德建设”的讲课谈到了()以外的三项。

欧洲一体化进程

欧洲经济一体化舒曼计划1950年5月法国外长舒曼于1950年提出声明:“立即在一个有限的、但有决定性的方面开始行动,”即“把法德的全部煤钢生产置于一个其他欧洲国家都可参加的高级联营机构的管制之下,”这个高级机构的任务是“在最短期间内做到生产现代化,提高质量,以同等条件像发疯的几其他成员国销售煤钢,促进对其他国家的共同出口,均衡地改善这些工业部门工人的生活条件。”为实现这些任务,声明提出:“必须采取某些过渡性的措施,其内容是,实行一项生产和投资计划,制定一些价格平衡的办法,设立一项为生产合理化布局的专业基金;”“各成员国之间的煤钢流通将立即免除一切关税,并不受递减运价的影响,从而逐渐形成自然地使生产得到最合理的分配和最高生产效率的条件。”评价:主要是为维护法国自身的政治和经济利益在权衡了各方面的轻重后提出来的。它从控制战争的物质条件着手,提出了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的设想。这一计划不仅标志着1945年以来法国队的政策的一大转折,也为日后西欧联合思想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谋士和基础,它在战后欧洲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欧洲煤钢共同体 1950年6月到1951年4月,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六国代表在巴黎就舒曼计划举行会议,会上签订了《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欧洲煤钢共同体包括以下四个机构: 1高级机构 2部长理事会 3共同体议会 4法院欧洲煤钢共同体于1952年7月25日正式开始运行,在以后几年里,煤钢共同体有效地促进了成员国冶金工业的发展,并最终导致了欧洲共同市场的建立。《罗马条约》 1955年6月,欧洲煤钢共同体六国外长集合于意大利的墨西拿,决定将经济一体化措施从煤钢领域扩展到所有经济部门,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通过了著名的《墨西拿决议》。 1957年,法,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六国代表在罗马签署《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两条约合称《罗马条约》,并于1958年1月1日生效,宣告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正式成立。它宣布欧洲经济共同体的目标是通过逐步消除欧洲各国政治疆界对于经济的影响,为在“欧洲各国人民之间建立一个持久和更加紧密地联盟奠定基础。”共同体的任务是,“在整个共同体内赢得经济和谐发展,促使经济不断地和平衡地扩展,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加速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成员国之间日益密切的联系。”从《罗马条约》的条文看,它是经济合作性质的,没有明确提及政治一体化的问题。但六国外长在谈判和草签条约时,曾达成原则协议,待经济一体化实现到一定阶段时,就开始规划政治一体化问题,建立“欧洲政治联盟”。共同体筹委会主席斯巴克根据此精神发表过一个声明称:“从根本上讲,罗马条约的制定者并不将其视为一个经济条约;他们把它看作是走向政治联盟道路上的一个阶段。”形象地比喻来说,就是第一级是关税同盟,第二级是经济同盟,第三级是政治同盟。关税同盟和共同农业政策关税同盟计划:共同体成员国之间取消全部关税及贸易限额,对非成员国实行统一关税,以建立工业品和农业品两个排他性的商品市场。文档冲亿季,好礼乐相随mini ipad移动硬盘拍立得百度书包四个实施原则:自动性,不可逆转性,渐进性,柔软性共同农业政策:考虑到农业生产的特殊性,将采取政策性

欧盟的智慧城市战略和实践

欧盟的智慧城市战略和实践 欧洲的智慧城市更多关注信息通信技术在城市生态环境、交通、医疗、智能建筑等民生领域的作用,希望借助知识共享和低碳战略来实现减排目标,推动城市低碳、绿色、可持续发展,建设绿色智慧城市。 欧盟在其新能源研究投资方案中,为“智慧城市”建设投资110亿欧元,选择25~30个城市发展低碳住宅、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提升能源效率,应对气候变化。这些城市包括哥本哈根、赫尔辛基、阿姆斯特丹、巴塞罗那,斯德哥尔摩、曼彻斯特等。 欧盟还重点支持未来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关键领域的研究,鼓励城市与企业界伙伴组成团队申请欧盟资助,研究如何整合性地管理城市能源流(energy flows),包括交通、水、垃圾处理、建筑供暖与制冷系统等。 2007年10月,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区域科学中心、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等机构合作,从智慧经济、智慧人群、智慧治理、智慧生活、智慧移动、智慧环境等六个维度,通过一系列要素指标来衡量典型欧洲中等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与竞争力。据其发布的《欧洲中等城市智慧城市排名》报告,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卢森堡、丹麦的奥胡斯(Aarhus)、芬兰的图尔库(Turku);丹麦和芬兰位居榜单前列的城市较多,城市总体的智慧化程度较高。《欧洲中等城市智慧城市排名》报告还首次正式提出了智慧城市愿景及发展目标。 2009年11月,欧盟提出2011-2015年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目标,包括信息通信技术与可持续的低碳经济、信息通信技术与研究创新、高速开放的互联网、在线市场与接入创新、国际信息通信技术竞争及其对经济增长和就业的影响、公共服务和信息通信技术对提高人们生活品质的作用。其构建内容主要涉及两方面,一是社会的发展需要由一种绿色的理念指导,这种理念在社会发展中的外在表现就是“可持续性”、“低碳性”、“环境友好性”等;二是信息通信技术在这一发展中应该起的作用,以及如何突破、改进目标应用发展中的瓶颈。 2010年,欧洲各国500 多名市长和代表在欧盟总部签署《市长盟约》,承诺努力节能减排,力争2020 年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 年的基础上减少20%以上。 2010年5月,欧盟委员会出台《欧洲2020年战略》,将“欧洲数字化议程”确立为欧盟促进经济增长的七大旗舰计划之一,旨在通过信息通信技术的深度应用和广泛普及,取得稳定、持续和全面经济增长。同时提出未来三项重点任务,其中之一就是实现智慧型增长。智慧型增长意味着要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强化知识创造和创新,发挥信息技术和智力资源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实现城市协调、绿色、可持续发展。 2011年6月21日,欧盟能源委员公布“欧盟新智慧城市与社区行动”报告(EU's new Smart Cities and Communities Initiative)。报告指出,现在是建设智慧城市、智慧社区的最好时机。无论城市还是工业部门,都希望找到综合的、可持续的解决方案,以便为居民提供清洁、安全与价格合理的能源。 欧洲的智慧城市建设实践,比较侧重于某一领域的智能试点应用,并未发布城市的整体规划。以下是欧洲两个智慧城市案例。

人教部编版2019-2020年初中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专项训练:我国科技发展现状D卷

人教部编版2019-2020年初中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专项训练:我国科技 发展现状D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30题;共60分) 1. (2分) (2019九上·揭东月考) 2018年10月16日,中科院海斗深渊科考试验队完成了在马里亚纳海沟的深海科考任务,第三次万米深渊科考,表明我们有能力引领世界深海深渊的技术发展和科学研究。这表明() A . 我国已经成为创新型国家 B . 我国在一些重要科学领域走在世界前列 C . 我国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 D . 我国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于发达国家水平 2. (2分) (2019九上·临颍期末) 2018年10月23日上午,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在广东省珠海市举行港珠澳大桥的建成通车,极大缩短了香港、珠海和澳门三地间的时空距离;建设港珠澳大桥是中国中央政府支持香港、澳门和珠三角地区城市快速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是“一国两制”粤港澳密切合作的重大成果。对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大桥在设计、建造、施工等方面进行一系列创新,体现了世界科技强国风范 B . 成为连接粤港澳大湾区东西两岸的重要枢纽。 C . 标志着我国隧岛桥设计施工管理水平走在了世界前列。 D . 有利于保持香港、澳门的长期繁荣稳定与祖国内地共同发展 3. (2分)近年来,我国科技成果呈“喷发”态势,取得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成果,如“载人航天”“北斗导航”“墨子号”量子实验卫星……这说明我国() ①科技整体水平已经跻身世界前列②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③科技创新能力在不断增强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理念深入人心 A . ①② B . ③④

2020年欧盟反倾销法实践与我国应对反倾销的法律策略参照模板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本科__________法学______________专业毕业设计( 论文) 广东广播电视大学 毕业论文 题目:对实施救助管理工作中的难点与对策的探讨 姓名:刘志伟 学号:041180428 专业:法学 入学时间: 2004年秋 指导教师及职称:张竹英副教授 所在电大:佛山市广播电视大学 二○○六年九月

目录 一、欧盟反倾销法与中国反倾销法的基本概况............ . . . . . 1 二、中国、欧盟反倾销法的差异比较............. 6 (一)在出口产品正常价值的确定上存在分歧和冲突..... . .6 (二)关于“公共利益”的考虑... . . . . . . . . . . . . 6 (三)对损害累计评估具体标准的规定宽严不一 . . . . . . . .8 (四)有关反规避的法律规定欧盟较中国详细. . . . . . . . . 8(五)反倾销调查程序存在差异. . . . . . . . . . . . . . .10 1、调查时限不同. . . . . . . . . . . . . . . . . . . . . .10 2、采取反倾销措施的条件不同. . . . . . . . . . . . . . . .11 3、对中止反倾销调查的态度和做法也不同. . . . . . . . . . .11 三、借鉴欧盟立法经验,完善我国反倾销法律制度. . . . . . . 12 (一)提升反倾销规则的法律层次. . . . . . . . . . . . . . 12 (二)完善实体规则. . . . . . . . . . . . . . . . . . . .13 (三)完善反规避制度. . . . . . . . . . . . . . . . . . . . 14 (四)设立专门法院,行使反倾销司法审查案件的专属管辖权. . . .15 参考文献

2020年(发展战略)美国经济发展的动力文档

(发展战略)美国经济发展的动力文档

创新:美国经济发展的动力 ●世界经济史表明,美国经济曾多次遇到风险或陷入困境,但美国总是率先突破难关,百年来壹直保持世界第壹经济大国的地位。美国不断进行体制和政策改革和创新的经验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借鉴。 ●国和国之间的差距,最根本的是科学技术和人才素质的差距。美国能够保持科技和经济领先地位,主要受益于美国壹贯重视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 ●企业是微观经济的主体,是市场竞争的直接参和者。和其他大国相比,美国政府对企业的直接干预较少,政府主要职责是为企业创造良好的运营环境。 于二战期间其他国家经济遭受严重破坏的特殊背景下,战后初期美国经济地位极为突出,可谓“鹤立鸡群”。随着日本和欧洲经济的恢复和崛起,美国经济实力相对下降。到80年代初,美国于汽车、半导体等重要产业领域的头把交椅让位给了日本,德国取代美国成为世界最大出口国。美国著名历史学家保罗·肯尼迪于他1988年出版的《大国的兴衰》壹书中惊叹美国正于“相对地衰落”。 从90年代初起,美国经济奇迹般地持续增长近10个年头,成为美国经济史上最长的扩张时期,被称为西方经济中的“壹枝独秀”。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美国经济实力大大增强,主要表当下: 第壹,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占世界GDP的比重从1990年的24.2%上升到1998年的28.6%,预计到2000年将达到30%左右,美国唯壹超级大国的经济基础进壹步加强。 第二,于其他发达国家失业率上升或者居高不下的形势下,美国的失业率已经降至4%以下,基本达到了充分就业的目标。和此同时,美国非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1995年到1999年,美国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2.8%,相当于1973年

2020年(发展战略)先进制造技术的状态和发展方向

(发展战略)先进制造技术的状态和发展方向

浅谈先进制造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 xxxxxxxxxxxxxxxx 先进制造技术不仅是衡量壹个国家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国际间科技竞争的重点。我国正处于工业化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制造技术是我们的薄弱环节。只有跟上发展先进制造技术的世界潮流,将其放于战略优先地位,且以足够的力度予以实施,,进壹步推进国企改革,推动建立强大的企业集团。推进技术创新,推动大型企业尽快建立技术开发中心,广泛吸引人才,于重大技术创新项目中实行产学研结合,才能尽快缩小同发达国家的差距,才能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本文将详细介绍先进制造技术的含义、特点以及于我国的发展情况和发展趋势。 1先进制造技术的含义和特点 1.1含义 先进制造技术(AMT)是以人为主体,以计算机技术为支柱,以提高综合效益为目的,是传统制造业不断地吸收机械、信息、材料、能源、环保等高新技术及现代系统管理技术等方面最新的成果,且将其综合应用于产品开发和设计、制造、检测、管理及售后服务的制造全过程,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敏捷制造,且取得理想技术经济效果的前沿制造技术的总称。 1.2先进制造技术的特点 1)是面向工业应用的技术先进制造技术且不限于制造过程本身,它涉及到产品从市场调研、产品开发及工艺设计、生产准备、加工制造、售后服务等产品寿命周期的所有内容,且将它们结合成壹个有机的整体。 2)是驾驭生产过程的系统工程先进制造技术特别强调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传感技术、自动化技术、新材料技术和现代系统管理技术于产品设计、制造和生产组织管理、销售

及售后服务等方面的应用。它要不断吸收各种高新技术成果和传统制造技术相结合,使制造技术成为能驾驭生产过程的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系统工程。 3)是面向全球竞争的技术随着全球市场的形成,使得市场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先进制造技术正是为适应这种激烈的市场竞争而出现的。因此,壹个国家的先进制造技术,它的主体应该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应能支持该国制造业于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2先进制造技术的组成 先进制造技术是为了适应时代要求提高竞争能力,对制造技术不断优化和推陈出新而形成的。它是壹个相对的,动态的概念。于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和同壹国家的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技术内涵和构成。从目前各国掌握的制造技术来见可分为四个领域的研究,它们横跨多个学科,且组成了壹个有机整体: 2.1现代设计技术 1)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包括:有限元法,优化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模糊智能CAD等。 2)性能优良设计基础技术包括:可靠性设计;安全性设计;动态分析和设计;断裂设计;疲劳设计;防腐蚀设计;减小摩擦和耐磨损设计;测试型设计;人机工程设计等3)竞争优势创建技术包括:快速响应设计;智能设计;仿真和虚拟设计;工业设计; 价值工程设计;模块化设计。 4)全寿命周期设计包括:且行设计;面向制造的设计;全寿命周期设计。 5)可持续性发展产品设计主要有绿色设计。 6)设计试验技术包括:产品可靠性试验;产品环保性能实验和控制。 2.2先进制造工艺 1)精密洁净铸造成形工艺;2)精确高效塑性成形工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