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例大容量全肺灌洗治疗肺泡蛋白沉积症患者的护理
- 格式:pdf
- 大小:194.21 KB
- 文档页数:2
大容量全肺灌洗术后病人在ICU的心理护理1 概述心理护理在临床护理中占有重要位置,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尤为重要。
掌握术后病人的心理状态,加以正确引导,对术后病人的身体恢复非常重要。
这就要求我们护士对病人要有爱心、细心和耐心。
大容量肺灌洗术后病人转入ICU观察,经历一个由意识尚未完全清醒—完全清醒的恢复过程。
这期间必须严密观察,把握住病人的心理动态,帮助病人调整情绪,以利病人快速恢复,安全度过这一时期。
2 资料总结病例65例,全部是男性患者,年龄在32~58岁之间,有煤工尘肺、有矽肺(表1)。
表1 65例患者分类3病人灌洗术后心理护理3.1存在的顾虑心理3.1.1病人咳嗽、排痰时存在的顾虑心理做完肺灌洗手术,病人出手术室即转入ICU观察。
由于麻醉药物的作用,病人此时处于半清醒状态,为保证吸氧的顺利,劝病人不要睡觉,鼓励深呼吸、咳嗽、排痰,确保呼吸道通畅,改善呼吸功能,保证血氧浓度。
那些身边没有陪护的病人对护士的要求往往不配合,这就要求护士要细心,体会到这些病人此时的想法是:痰咳出后不方便吐出。
这时护士要把卫生纸一叠一叠折好,放在病人的胸前,确保他不输液的那只手能够拿到及时擦痰。
3.1.2病人饮水时存在的顾虑心理护士除对病人的生命体征及SPO2监护外,还要对病人的情绪细心观察。
病人在进入ICU 1 h后,要让病人多饮水:①把残留的麻醉药尽快从体内排出。
②使发烧的病人降温。
而那些已拔掉尿管身边又无陪护的病人坚持不饮水,此时病人想的是多饮水就会多排尿,这样会给护士增加麻烦。
摸透病人的这种心理,护士就要耐心做好解释工作,告诉他多饮水的好处,并把水晾温后用吸管喂他喝,根据病人的不同情况,保证他们在ICU的监护过程中,饮水500~1 000 ml,对于体温在37.5℃以上的病人饮水要保证在1 500~2 000 ml。
3.1.3病人排尿时存在的顾虑心理接踵而来的就是排尿的问题。
病人若想排尿在表情上就有变化,如:眉头微皱、紧闭双唇、轻微躁动、不说话等,但又觉得让护士为他接尿不好意思。
ECMO支持下双肺大容量肺泡灌洗术治疗肺泡蛋白沉积症发布时间:2021-11-09T09:26:14.838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27期作者:周文林官莉(通讯作者)高宝安宫原张超[导读] 肺泡蛋白沉积症(pulmonary alveolar pmteinosis,PAP)是一种罕见的弥漫性肺病,其特征是肺泡内积聚大量的磷脂蛋白样物质。
全肺灌洗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总体预后良好[1]。
体外膜肺氧合周文林官莉(通讯作者)高宝安宫原张超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湖北宜昌 443003)前言:肺泡蛋白沉积症(pulmonary alveolar pmteinosis,PAP)是一种罕见的弥漫性肺病,其特征是肺泡内积聚大量的磷脂蛋白样物质。
全肺灌洗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总体预后良好[1]。
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是将部分静脉血从体内引流到体外,再经膜肺氧合后由驱动泵将动脉血液泵人体内的心肺辅助技术[2],但目前较少报道用于全肺灌洗,我院近期收治PAP患者合并重度低氧血症1例,并进行ECMO支持下双肺大容量同期灌洗成功治疗PAP患者。
病例介绍:患者,男,27岁,因“反复咳嗽、咳痰、喘息2年余,再发加重5月”入院,患者于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痰,活动后气喘,起初多在爬坡、上楼时出现,mMRC分级1级。
2021.2.19-2021.5.24于当地医院治疗,予以高流量吸氧、抗肺纤维化、抗炎、解痉平喘、止咳等对症支持处理,治疗效果不佳2021.5.26转入我院,入院时mMRC分级4级。
患者既往有8年粉尘接触史、吸烟10年(平均20支/日)。
查体: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Velcro啰音。
入院后查:血气分析:PH 7.43,PCO2 42mmHg,PO2 30mmHg,SO2 60%(未吸氧,P/F:142mmHg)。
全肺大容量肺泡灌洗术的护理体会
杨柳;邝军;张桂丽
【期刊名称】《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年(卷),期】2011(009)005
【摘要】全肺灌洗是进年来开展的一项新技术,是将生理盐水经气管或支气管灌注到肺内将肺泡内沉积的物质或脓液冲洗出来,是治疗肺泡蛋白沉积症、尘肺、误吸等疾病的有效方法在临床上广泛采用,疗效确切,得到了广大患者和国内外专家的认可,是目前治疗尘肺病的最好方法[1].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我院共完成肺泡灌洗术治疗尘肺及其他肺病20例,疗效满意,现对其护理体会进行总结如下.
【总页数】2页(P81-82)
【作者】杨柳;邝军;张桂丽
【作者单位】湖北省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呼吸一病区,442000;湖北省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呼吸一病区,442000;湖北省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呼吸一病
区,442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体外膜肺氧合下行全肺大容量灌洗治疗肺泡蛋白沉积症1例并文献复习 [J], 卢惠伦;罗益锋
2.全肺肺泡灌洗术治疗肺泡蛋白沉积症1例临床护理 [J], 杨永静
3.大容量肺泡灌洗术治疗肺泡蛋白沉积症的护理体会 [J], 石利均;曾鸣
4.全肺大容量灌洗术治疗尘肺护理体会 [J], 张秋芬;张炜冉;周丽敏
5.全肺大容量灌洗治疗尘肺临床护理体会 [J], 徐维俭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例肺泡蛋白沉着症患者行全肺灌洗术的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讨肺泡蛋白沉着症患者行全肺灌洗术的护理技术。
方法对2例PAP患者行3次全肺灌洗术的护理进行总结。
结果 2例患者均无出现并发症,疗效满意。
结论术前护理,术中的密切观察、配合,术后积极预防并发症,保证了全肺灌洗术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肺泡蛋白沉着症全肺灌洗术护理肺泡蛋白沉着症(Pulmonary alveolar proteinosis, PAP)是一种原因未明的少见疾病,特点是肺泡内有过碘酸雪夫染色阳性、不可溶性富磷脂蛋白沉积,从而影响肺的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
主要临床表现为气短、咳嗽和咳痰[1]。
有Rosen于1958年首次报道。
全肺灌洗治疗是迄今为止被证明最有效的治疗方法,通过灌洗将沉积在肺泡表面的蛋白物质清除,从而改善肺通气和换气功能。
本科于2009年12月至2011年1月收治PAP患者2例。
行3次全肺灌洗治疗,经过治疗及护理,2患者均康复出院。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患者1,女性,68岁,为“反复活动后气促7个月,加重1周”入院,曾于外院治疗,效果欠佳而到我院就诊;入院时动脉血气分析:酸碱度(PH):7.43,二氧化碳分压(PCO2)45mmHg,氧分压(PO2):65mmHg。
患者2,女性,28岁,为“反复活动后气促6个月,加重3天”入院,曾于外院治疗,效果欠佳而到我院就诊;入院时动脉血气分析:PH:7.39,PCO2:39mmHg,PO2:60mmHg;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及活检均诊断为肺泡蛋白沉着症。
1.2 治疗方法全肺灌洗是迄今为止被证明的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2患者治疗上均予全麻下行全肺灌洗术,患者1因年龄较大,耐受能力较差,行2次单侧全肺灌洗术,双肺交替进行,2次间隔1星期;患者2较年轻,耐受性较好,予1次全肺灌洗术。
2位患者均于手术室,在静脉全麻下,插入双腔支气管导管,经纤维支气管镜定位,证实2肺分隔完好后,双腔予100%氧通气20min后,一侧肺进行单肺通气,观察生命体征平稳,特别是SPO2在98%以上,进行另一侧肺大容量肺泡灌洗。
大容量全肺灌洗术治疗尘肺病护理工作培训总结在治疗尘肺病的护理工作中,大容量全肺灌洗术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
本文将对最近参与的大容量全肺灌洗术治疗尘肺病的护理工作进行总结和反思。
首先,为了确保治疗的安全和有效性,我在培训中强调了严格的操作流程。
在术前准备阶段,我们需要与患者沟通并向其解释整个治疗过程。
术前的准备包括检查患者的基本生命体征、评估血液凝固功能、并确保设备完好可用。
术中的操作流程包括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安全定位患者、清洁术区和消毒器械等。
术后,则需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在发现异常情况时及时采取必要的医疗干预措施。
其次,我在培训中重点强调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大容量全肺灌洗术是一项复杂的治疗操作,需要多个环节的紧密配合。
在团队中,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职责和任务,需要有效地沟通和协调工作。
术前,我们与医生共同评估患者的适宜性,并制定详细的治疗计划。
术中,我们要密切配合医生的指令,减轻患者的不适感,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转,并及时记录术中的关键信息。
术后,我们要与医生一起评估治疗效果,制定并提供有效的护理措施。
此外,我还强调了护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性。
护士在大容量全肺灌洗术治疗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必须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
培训中,我对护士们进行了相关知识的系统讲解,包括尘肺病的病因、病理生理特点、治疗原则等。
同时,我还进行了实际操作的演示和训练,提高护士们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综上所述,大容量全肺灌洗术治疗尘肺病的护理工作是一项有挑战性的任务,但通过合理的术前准备、严格的操作流程、有效的团队合作和提高护士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我们可以提供安全、有效的护理工作,为患者带来健康和希望。
大容量肺灌洗术治疗尘肺的护理体会【摘要】大容量肺灌洗术是治疗尘肺的重要方法之一,护理在治疗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术前准备工作的细致和全面准备是手术成功的基础,术中护理关键点是确保手术安全和顺利进行,术后护理的注意事项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定期随访和康复指导对患者康复至关重要,同时需要及时处理并发症,以保障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护理在大容量肺灌洗术的治疗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促进患者康复,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未来,护理工作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将在不断提升护理水平,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关键词】大容量肺灌洗术、尘肺、护理、术前准备、术中护理、术后护理、定期随访、康复指导、并发症、康复、预防、未来展望。
1. 引言1.1 介绍大容量肺灌洗术治疗尘肺的背景大容量肺灌洗术是一种通过引流液体清洗肺部,有效清除尘埃和炎症因子的治疗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尘肺患者的治疗中。
尘肺是一种由于长期吸入粉尘颗粒引起的肺部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导致肺部纤维化和功能受损。
大容量肺灌洗术通过引流液体灌入肺部,帮助清除肺部积聚的炎症细胞和蛋白质,促进肺部病变的修复和恢复。
在尘肺的治疗中,大容量肺灌洗术可以有效改善肺部功能和减少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尘肺患者在接受大容量肺灌洗术治疗时,护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护士需要全程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确保手术过程安全顺利;同时在术后的护理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1.2 阐述护理在治疗中的重要性护理在大容量肺灌洗术治疗尘肺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在这一治疗过程中,护士们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的护理知识和技能,更需要具备细致入微的责任心和耐心。
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患者的病史、体征、实验室检查等方面,以便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
护理人员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如心率、血压、呼吸等,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术中护理也十分关键,护理人员应积极配合医生完成手术准备工作,并在手术过程中协助医生处理突发状况。
大容量全肺灌洗术的护理配合摘要】目的探讨大容量全肺灌洗手术的护理配合。
方法分析我院从2007年开始进行大容量全肺灌洗手术的手术资料。
结果 2000余例手术均取得满意效果,无一例事故的发生。
结论大容量全肺灌洗手术是减轻和阻止尘肺病发展的唯一方法,强调做好手术室护理配合是完成手术成功的重要部分。
【关键词】全肺灌洗大容量护理配合尘肺病是危害煤矿工人的职业病,我院是一所集煤矿工人疗养、治疗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医院。
从2007年至2012年我院共进行尘肺病人全肺灌洗手术2000余例,年龄在25岁——65岁之间,99%为男性患者,病人于术后均安返病房,无一例事故的发生,这与手术室的护理配合是密不可分的。
现将我们术中护理配合要点介绍如下:1、术前准备1.1 查看病例、了解病情。
全肺灌洗的病人适应于年龄在65岁以下、无活动性肺结核、无肺大泡、无心脏病或其他实质脏器疾病的患者,适应于尘肺病和肺泡蛋白沉积症的患者等。
术前巡回护士应了解病人情况并做到心中有数,必须掌握手术的理论知识,熟悉手术程序、步骤。
1.2 做好心理护理,此类病人多主诉呼吸不畅、胸闷、胸痛、气短,并伴有担心、紧张、惧怕。
因此巡回护士术前要做好心理护理,教会病人呼吸功能锻炼,告知术前禁食禁饮的时间,做好个人卫生,讲清手术的一般情况及所需要的特殊配合,使其有安全感。
另因术中需进行导尿术,要告知术毕麻醉清醒后会有不适感,要做好配合工作。
2、术中配合2.1 巡回护士配合2.1.1 巡回护士应在手术室门口迎接病人,并进行各项核对工作,禁食禁饮执行情况,特别是x线片(因术中医生需读取信息),有无感冒发生等。
2.1.2 进入手术间后平卧于手术床上,常规在同一手臂建立两条静脉通道,其中一路使用留置针并连接两个三通开关,供全身麻醉时药物泵入使用,一路供输液使用,在留置针外使用维生素B12和高渗葡萄糖混合外敷,减轻麻醉药品对静脉的刺激,防止静脉炎的发生。
2.1.3 协助麻醉医生进行气管插管,全麻诱导期病人易发生烦躁,要注意观察防止病人坠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