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集体备课
- 格式:pdf
- 大小:106.91 KB
- 文档页数:3
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集体备课
一、单元内容: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四部分:面积和面积单位,长方形、
正方形的面积计算,面积单位的进率,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
二、单元教材分析:
这些内容的教与学,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
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基础上进行的。小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
习面积,是空间形式认识发展上的一次飞跃。学好本单元的内容,不
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
还能为以后学习其他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
三、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但面积的学习,是
学生第一次接触,相对较难。
在设计这节课时,我以学生为本,根据学情、学段以及本教材的特点
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四、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使学生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
图形的面积;体会引进统一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面积单位平方
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和公顷,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
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熟悉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
单位换算。
2.使学生探究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获得探究学
习的经历;会应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能估计给定
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五、教学重难点
1、教学中展现概念的形成过程。
2、教学中重视常用面积单位表象的形成。
3、教学中强化概念的比较辨析。
4、教学过程中注意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
六、重难点解决办法。
1、变概念的机械学习为有意义学习。
在数学概念学习中,机械学习是指学生仅能记住数学概念的描述、符号,却不理解它们的内在涵义,更不理解与有关概念的联系。有意义
学习是指学生不仅能记住所学概念的描述或符号,而且理解它们的内
在涵义,了解与相关数学概念的实质性联系。通俗地说,也就是在理
解的基础上掌握概念。仍就面积单位的学习来说,可以从三方面促进
学生理解概念。一是初步感知为什么选用正方形作为面积单位的形
状;二是知道每个面积单位是怎样规定的;三是了解面积单位与相应
长度单位的内在联系。
2、加强直观教学,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
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提供直观往往是认识的起点,学习的开端。
用好直观手段,加强直观教学,对于掌握空间与图形的知识具有重要
意义。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应加强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通过手、口、眼、
耳多种感官的协同活动,特别是通过动手实验,在做中学,有利于丰
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有效地提高知识摄取的效果。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还要注意发挥各种直观手段的优势,扬长避短。
有些内容,如有条件制作多媒体课件,当然好。但也有些内容,如认
识面积单位,与其使用多媒体,不如使用常规教具和学具,让学生真
实感受面积单位的实际大小,获得实实在在的直接经验,更有利于表
象的形成。
3、让学生探究,主动获取结论。
为了改变以往教学中,过于强调单纯的接受学习,而且是以被动接受
为主的倾向,有必要选择适当的内容,提供一定的空间,引导学生主
动探究学习。
在本单元中,长方形面积的计算等内容探究的难度不大,结论比较容
易发现,而且便于展开直观的操作实验,因此是小学数学中比较适宜
让学生探究的课题,教师应当充分利用教学内容的这些特点,组织学
生开展探究学习。
4、重视估测能力的培养。
估测尽管是一种粗略的测量方法,但在实际生活中有着比较广泛的应
用。人们平时对面积进行估测的机会常常比精确测量更多。因此本单
元的教材对面积的估测给予较多的关注,不仅在“做一做”中有所体
现,如“估计本班教室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米。”“估计课本封面的面
积,在小组中交流估计的方法。”在练习中也有较多反映,如很多计算
面积的练习,都要求学生先估计,再测量长、宽(或边长)计算出面
积。重视估测能力的培养,也有助于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七、课时安排面积和面积单位…………………………………1课时
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2课时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1课时
公顷、平方千米…………………………………2课时
整理和复习………………………………………1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