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各层协议--附带百度百科详细介绍的超链接
- 格式:doc
- 大小:133.00 KB
- 文档页数:2
应用层的8个协议及定义应用层是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中的顶层,它为应用程序提供服务和接口,允许应用程序之间利用网络交换信息。
应用层协议定义了应用程序如何交换数据和与网络中的其他应用程序进行通信的规则和标准。
本文将介绍应用层的8个协议,分别是HTTP、FTP、SMTP、POP3、IMAP、DNS、TELNET和SSH。
1. HTTP协议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协议是用于Web浏览器和Web服务器之间数据传输的协议。
它是一种客户端-服务器协议,允许客户端向Web服务器发起请求并接受Web服务器的响应。
HTTP协议通常用于从Web服务器获取HTML文档、图像、视频和其他Web资源,可以通过标准的URL来访问Web资源。
2. FTP协议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协议是一种用于在计算机之间传输文件的协议,它允许用户通过FTP客户端将文件上传和下载到FTP服务器。
FTP协议可以在用于文件传输的不同操作之间进行选择,如上传、下载、删除、重命名等。
上传和下载传输使用不同的数据端口,文件可以通过不同的传输模式来传输。
3. SMTP协议SMTP(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协议是一种用于电子邮件传输的协议,用于发送和接收电子邮件。
SMTP协议使用客户端-服务器体系结构,在用户的计算机和邮件服务器之间传输电子邮件。
SMTP协议支持电子邮件的传输,但不支持电子邮件的存储。
4. POP3协议POP3(Post Office Protocol version 3)协议是一种用于从邮件服务器接收电子邮件的协议。
它用于通过用户的邮件客户端从服务器上检索电子邮件。
POP3协议允许用户下载带有附件的邮件,并将邮件从服务器上删除以节省存储空间。
5. IMAP协议IMAP(Internet Message Access Protocol)协议是一种用于访问电子邮件的协议,它允许用户在邮件服务器上执行多种操作,如阅读、编辑、删除、标记邮件等。
TCPIP模型及OSI七层参考模型各层的功能和主要协议TCP/IP模型和OSI七层参考模型是两种不同的网络协议体系架构,用于描述和管理计算机网络中传输数据的过程。
虽然它们是两个独立的模型,但是它们之间存在着很多相似之处。
下面详细介绍TCP/IP模型和OSI七层参考模型各层的功能和主要协议。
一、TCP/IP模型TCP/IP模型是互联网常用的网络协议体系架构,由四个层次构成,即网络接口层、网际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1.网络接口层:网络接口层是通过物理连接和电流,将数据变成二进制电信号以便于在网络中传输。
它负责将数据包转换成比特流传输,是数据在局域网中的传输介质,主要包含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负责物理传输介质的传输细节,如光纤、电缆等。
数据链路层:负责数据在物理网络中的传输,通过帧传输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如以太网、WiFi等。
主要协议:Ethernet、PPP、ARP等。
2.网际层:网际层是在网络中定位和标识主机的过程,它负责通过IP地址将数据传输到目标主机。
网际层是TCP/IP模型中最重要的层,提供传送和路由数据包的功能。
主要协议:IP、ICMP、ARP、RARP等。
3.传输层:传输层主要是为应用层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负责数据的分段、传输和排序,确保数据的有序、可靠和无差错。
主要协议:TCP、UDP。
4.应用层:应用层是TCP/IP模型最上层的层次,主要是用户和网络应用之间的接口层。
应用层的协议提供了网络应用之间的通信。
主要协议:HTTP、FTP、SMTP、DNS等。
二、OSI七层参考模型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七层参考模型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的通信协议模型,它将数据传输过程分成了七个不同层次,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1.物理层:物理层是物理媒介上数据的传输和传输的电流、光信号转换的功能部分,负责传输原始的比特流。
计算机基础知识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常见协议和服务计算机网络在现代社会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使得信息的传输和共享变得更加高效和便利。
而计算机网络的运行离不开协议和服务的支持。
在本文中,将为您介绍一些计算机网络常见的协议和服务。
一、计算机网络协议1. TCP/IP协议TCP/IP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是互联网的核心协议。
它由两个部分组成,TCP负责数据的可靠传输,IP 则负责数据的路由和寻址。
TCP/IP协议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协议,它通过三次握手建立可靠连接,并提供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等功能,确保数据的可靠传输。
2. HTTP协议HTTP协议(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是一种用于在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传输超文本的协议。
它是计算机网络中应用最广泛的协议之一。
通过HTTP协议,浏览器可以向服务器发送请求,并获取到服务器返回的网页内容。
HTTP协议采用无状态的方式进行通信,每个请求都是独立的,服务器不会保留之前的请求信息。
3. SMTP协议SMTP协议(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是用于发送电子邮件的协议。
它定义了邮件的传输规则和格式。
SMTP协议通过建立与邮件服务器的连接,将邮件从发件人传递到收件人。
SMTP协议也可以实现邮件的中转和路由等功能。
4. FTP协议FTP协议(File Transfer Protocol)是用于在网络上进行文件传输的协议。
它允许用户将文件上传至服务器或从服务器下载文件。
FTP协议使用两个连接,一个用于控制信息的传输,另一个用于数据的传输。
通过FTP客户端软件,用户可以方便地管理和传输文件。
二、计算机网络服务1. DNS服务DNS服务(Domain Name System)是用于将域名转换为IP地址的服务。
在互联网中,每个主机都有一个唯一的IP地址,但人们更习惯使用域名来访问网站。
OSIOSI是Open System Interconnect的缩写,意为开放式系统互联。
在OSI出现之前,计算机网络中存在众多的体系结构,其中以IBM公司的SNA(系统网络体系结构)和DEC公司的DNA(Digital Network Architecture)数字网络体系结构最为著名。
为了解决不同体系结构的网络的互联问题,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注意不要与OSI搞混))于1981年制定了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OSI/RM)。
这个模型把网络通信的工作分为7层,它们由低到高分别是物理层(Physical Layer),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网络层(Network Layer),传输层(Transport Layer),会话层(Session Layer),表示层(Presen tation Layer)和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
第一层到第三层属于OSI参考模型的低三层,负责创建网络通信连接的链路;第四层到第七层为OSI参考模型的高四层,具体负责端到端的数据通信。
每层完成一定的功能,每层都直接为其上层提供服务,并且所有层次都互相支持,而网络通信则可以自上而下(在发送端)或者自下而上(在接收端)双向进行。
当然并不是每一通信都需要经过OSI的全部七层,有的甚至只需要双方对应的某一层即可。
物理接口之间的转接,以及中继器与中继器之间的连接就只需在物理层中进行即可;而路由器与路由器之间的连接则只需经过网络层以下的三层即可。
总的来说,双方的通信是在对等层次上进行的,不能在不对称层次上进行通信。
OSI参考模型的各个层次的划分遵循下列原则:1、同一层中的各网络节点都有相同的层次结构,具有同样的功能。
2、同一节点内相邻层之间通过接口(可以是逻辑接口)进行通信。
3、七层结构中的每一层使用下一层提供的服务,并且向其上层提供服务。
各种网络协议网络协议是指计算机网络中数据交换的规则和约定,它是保证网络正常运行和数据传输可靠的基础。
在现代互联网的基础设施中,各种网络协议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网络协议,包括TCP/IP协议、HTTP协议、SMTP协议和DNS协议。
一、TCP/IP协议TCP/IP协议是互联网最基础和最重要的协议之一,它由两个部分组成:传输控制协议(TCP)和互联网协议(IP)。
TCP负责将数据分割成数据包,并进行可靠的传输,确保数据的完整和顺序。
IP则负责确定数据包的地址和路由,将数据从发送方传输到接收方。
TCP/IP协议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网络通信中,例如电子邮件、文件传输和网页浏览等。
它提供了一种可靠的、面向连接的通信方式,确保了数据的可靠传输和正确接收。
二、HTTP协议HTTP协议指超文本传输协议(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是一种用于在Web浏览器和Web服务器之间传输超文本的协议。
它是基于TCP/IP协议的应用层协议。
HTTP协议定义了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请求和响应的格式和规则。
通过HTTP协议,客户端可以向服务器发送请求,服务器则返回相应的内容。
HTTP协议使用URL(统一资源定位符)来指定要请求的资源,例如网页、图片和视频等。
HTTP协议是Web应用程序的基础,它使得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访问、传输和共享各种资源。
目前使用的HTTP协议版本主要有HTTP/1.1和HTTP/2,后者提供了更好的性能和效率。
三、SMTP协议SMTP协议是指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是用于在邮件服务器之间传输电子邮件的协议。
它也是基于TCP/IP协议的应用层协议。
SMTP协议定义了电子邮件的传输过程和格式,包括邮件的标头、正文和附件等。
通过SMTP协议,发送方的邮件服务器将邮件发送至接收方的邮件服务器,并通过POP(邮局协议)或IMAP(互联网邮件访问协议)等协议,让接收方能够收取邮件。
一、概述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开放系统互连的七层协议体系结构:概念清楚,理论比较完整,但既复杂又不用。
TCP/IP四层体系结构:简单,易于使用。
五层原理体系结构:综合OSI 和TCP/IP 的优点,为了学术学习。
二、详述网络协议设计者不应当设计一个单一、巨大的协议来为所有形式的通信规定完整的细节,而应把通信问题划分成多个小问题,然后为每一个小问题设计一个单独的协议。
这样做使得每个协议的设计、分析、时限和测试比较容易。
协议划分的一个主要原则是确保目标系统有效且效率高。
为了提高效率,每个协议只应该注意没有被其他协议处理过的那部分通信问题;为了主协议的实现更加有效,协议之间应该能够共享特定的数据结构;同时这些协议的组合应该能处理所有可能的硬件错误以及其它异常情况。
为了保证这些协议工作的协同性,应当将协议设计和开发成完整的、协作的协议系列(即协议族),而不是孤立地开发每个协议。
在网络历史的早期,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CCITT)共同出版了开放系统互联的七层参考模型。
一台计算机操作系统中的网络过程包括从应用请求(在协议栈的顶部)到网络介质(底部),OSI参考模型把功能分成七个分立的层次。
图1表示了OSI分层模型。
图1OSI七层参考模型OSI模型的七层分别进行以下的操作:第一层物理层第一层负责最后将信息编码成电流脉冲或其它信号用于网上传输。
它由计算机和网络介质之间的实际界面组成,可定义电气信号、符号、线的状态和时钟要求、数据编码和数据传输用的连接器。
如最常用的RS-232规范、10BASE-T的曼彻斯特编码以及RJ-45就属于第一层。
所有比物理层高的层都通过事先定义好的接口而与它通话。
如以太网的附属单元接口(AUI),一个DB-15连接器可被用来连接层一和层二。
第二层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通过物理网络链路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
不同的数据链路层定义了不同的网络和协议特征,其中包括物理编址、网络拓扑结构、错误校验、帧序列以及流控。
四层网络协议网络协议是计算机网络中交换数据的规则和标准,它定义了数据如何在网络中传输和处理。
网络协议通常被分为不同的层级,每个层级负责特定的功能。
在计算机网络中,最常见的是OSI模型,它将网络协议分为七个不同的层级。
除了OSI模型,还存在其他一些常用的网络协议模型,如TCP/IP模型。
而本文将介绍一个常见的四层网络协议模型。
一、物理层物理层是网络协议的第一层,它负责定义数据在物理媒介上的传输方式。
物理层最主要的任务是将数据从发送端传输到接收端,它定义了数据传输所需的传输介质、电气特性和物理连接等。
物理层所使用的传输介质可以是铜线、光纤或者无线信号等。
物理层常见的技术有: - 以太网:一种常见的局域网传输技术,用于在局域网中传输数据。
- 光纤通信:利用光纤作为传输介质进行高速通信。
- 无线通信:利用无线信号进行数据传输,如Wi-Fi和蓝牙等。
二、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是网络协议的第二层,它负责将物理层传输的数据划分为适当的数据帧,并进行差错检测和纠正。
数据链路层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并协调多个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
数据链路层的常见协议有: - 以太网协议:一种局域网传输技术,负责在以太网中传输数据帧。
- PPP协议:用于在串行通信链路中进行数据传输。
- HDLC协议:一种高级数据链路控制协议,常用于广域网中。
三、网络层网络层是网络协议的第三层,它负责将数据从源主机传输到目标主机。
网络层主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在不同的网络中进行数据传输和路由选择。
网络层的常见协议有: - IP协议:一种用于互联网的网络层协议,负责将数据从源主机传输到目标主机。
- ICMP协议:用于在IP网络中进行错误报告和网络状态探测。
- ARP协议:用于在局域网中解析目标主机的MAC地址。
四、传输层传输层是网络协议的第四层,它负责端到端的数据传输和可靠性控制。
传输层的主要任务是为应用层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并通过端口号标识不同的应用程序。
计算机网络中的常用协议及其应用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网络协议作为网络通信的规则,是计算机网络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之一。
常用的协议有TCP/IP、HTTP、FTP、SMTP等。
本文将介绍这些协议的应用。
一、TCP/IP协议TCP/IP是计算机网络中应用最广泛的协议。
它是互联网的基础协议,是一种面向连接、可靠的协议。
TCP用于控制数据的传输,IP用于寻找路径并把数据送到目的地。
这种协议的主要应用包括:文件传输、电子邮件、远程登录等。
在互联网的基础设施中,TCP/IP协议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HTTP协议HTTP是一种用于传输超文本的协议,它允许发送各种类型的数据,如文本、图像、视频等。
HTTP是无连接协议,每次请求和响应之间都会断开连接。
常见的应用包括:网页浏览、文件下载、邮件等。
在现代互联网中,大量的数据都是使用HTTP协议传输的。
三、FTP协议FTP是一种文件传输协议,用于在计算机之间传送文件。
FTP是面向连接的协议,需要建立一个连接来传输文件。
常见的应用场景包括:从远程服务器下载文件、将文件上传到远程服务器等。
FTP在文件传输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四、SMTP协议SMTP是一种用于发送电子邮件的协议。
SMTP协议是无连接协议,与HTTP协议类似。
通常,SMTP用于发送邮件,而POP3(邮局协议3)用于接收邮件。
SMTP协议的应用场景包括:发送电子邮件、在邮件服务器之间传输邮件等。
五、DNS协议DNS是一个用于解析域名的协议。
DNS协议将域名转换为IP 地址,使得计算机能够连接到互联网上的各种资源。
DNS在互联网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DNS协议,用户能够轻松地访问想要的网站。
六、SNMP协议SNMP是一种用于管理网络设备的协议。
它可以用于监测网络设备的状态,以及修改设备配置。
SNMP的应用场景包括:监测网络设备的状态、管理网络设备等。
在网络设备的管理方面,SNMP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协议。
OSI七层分层模型每层的所有协议OSI(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七层分层模型是一种网络协议体系结构,将计算机网络通信的整个过程分为七个不同的层级。
每个层级负责特定的功能,并且通过协议与上下层级进行通信。
以下是每个层级的所有相关协议。
第一层:物理层物理层负责传输比特流,将数据从一个节点传输到另一个节点。
该层的协议包括:1. Ethernet - 一种常用的有线局域网协议。
2. Fast Ethernet - 用于传输数据速度达到100 Mbps的以太网协议。
3. Gigabit Ethernet - 用于传输数据速度达到1 Gbps的以太网协议。
4. 无线局域网协议(Wireless LAN)- 用于无线通信的协议,如Wi-Fi。
第二层: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负责在物理层之上建立逻辑连接,并负责数据的传输和接收。
该层的协议包括:1. 以太网(Ethernet)- 基于MAC地址的局域网协议。
2. 广义以太网(Generic Ethernet)- 扩展了以太网以支持其他传输介质。
3. 令牌环网(Token Ring)- 局域网协议,使用令牌控制数据访问。
4. 无线局域网协议(Wireless LAN)- 用于无线通信的协议,如Wi-Fi。
5. PPP(Point-to-Point Protocol)- 用于在点对点连接中传输数据的协议。
第三层:网络层网络层负责在源和目标主机之间路由数据包。
该层的协议包括:1. IP(Internet Protocol)- 用于分配和确定网络地址,以及在网络之间路由数据包。
2. 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 在IP网络上传输控制和错误消息的协议。
3. 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 用于将IP地址映射到物理地址的协议。
4. 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 一种链路状态路由协议,用于在网络中选择最短路径。
几种常用的网络协议在当今互联网时代,网络协议是进行网络通信的重要工具。
它们定义了在计算机网络中传输数据的规则和标准,确保了各种设备和系统之间的无缝连接和互操作性。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网络协议,包括TCP/IP协议、HTTP协议、FTP协议和DNS协议。
1. TCP/IP协议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是互联网中最常用的网络协议之一。
它是一个分层协议,由两个独立的协议组成:TCP负责数据的可靠传输,IP负责数据的路由和寻址。
TCP确保数据的可靠性传输,通过建立连接、数据分包、错误检测和重传等机制,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IP则负责将数据包从源端发送到目的地,通过寻找并选择最佳路由来实现数据的传输。
TCP/IP协议在互联网中被广泛应用,包括电子邮件、网页浏览、文件传输等各种网络应用。
2. HTTP协议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是用于在计算机网络中传输超文本的协议。
它是一个无状态的协议,客户端发起请求,服务器返回响应。
HTTP使用URL(Uniform Resource Locator)来标识和定位资源。
客户端通过HTTP请求方法(如GET、POST等)向服务器请求资源,服务器通过HTTP响应状态码和消息来返回请求的结果。
HTTP协议不仅支持传输HTML页面,还支持多媒体内容、脚本、样式表等。
由于HTTP协议的简洁性和灵活性,它成为万维网的基础,并广泛应用于各种网络应用,如网页浏览器、搜索引擎等。
3. FTP协议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是用于在网络上传输文件的协议。
它允许用户通过网络将文件从一个计算机传输到另一个计算机。
FTP采用客户端-服务器模式进行工作,客户端通过FTP客户端软件连接到服务器,然后进行文件的上传、下载和删除等操作。
FTP协议支持匿名登录和用户名/密码登录两种方式,同时也支持加密传输。
7层网络协议在计算机网络中,7层网络协议是指OSI(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参考模型中的七层网络协议体系结构,它将计算机网络通信的功能划分为七个层次,每个层次负责特定的功能,从而实现了网络通信的分层管理和模块化设计。
下面我们将逐层介绍7层网络协议的功能和特点。
第一层,物理层。
物理层是网络协议的最底层,它主要负责传输比特流,包括电压、光强等物理特性的传输。
物理层的主要设备是中继器、集线器、网卡等。
物理层的特点是传输速度快,但只能传输比特流,不能识别数据的含义。
第二层,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负责将比特流组装成帧,并进行物理地址寻址,以及差错检测和纠正。
数据链路层的主要设备是网桥、交换机等。
数据链路层的特点是通过MAC地址进行寻址,实现了局域网内的数据传输。
第三层,网络层。
网络层负责进行逻辑地址寻址和路由选择,以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数据传输。
网络层的主要设备是路由器。
网络层的特点是通过IP地址进行寻址,实现了不同网络之间的数据传输。
第四层,传输层。
传输层负责端到端的数据传输,包括数据的分段、传输控制和差错检测。
传输层的主要设备是端口。
传输层的特点是通过端口号进行寻址,实现了端到端的数据传输。
第五层,会话层。
会话层负责建立、管理和终止会话连接,以实现数据的双向传输。
会话层的主要设备是网关。
会话层的特点是通过会话标识符进行寻址,实现了会话连接的管理。
第六层,表示层。
表示层负责数据的格式转换和加密解密,以实现数据的安全传输和格式兼容。
表示层的主要设备是加密解密设备。
表示层的特点是通过数据格式标识符进行寻址,实现了数据的安全传输和格式兼容。
第七层,应用层。
应用层负责应用程序的交互和数据传输,包括文件传输、电子邮件、远程登录等。
应用层的主要设备是应用程序。
应用层的特点是通过应用程序标识符进行寻址,实现了不同应用程序之间的数据传输。
总结。
7层网络协议通过分层管理和模块化设计,实现了网络通信功能的清晰划分和灵活组合。
OSI七层模型的每一层都有哪些协议OSI七层模型是一种网络体系结构,用于描述计算机网络中不同层次的通信功能。
它将网络通信过程分成了七个层次,每个层次都有不同的功能和协议。
第一层:物理层物理层是OSI七层模型的最底层,主要负责传输原始比特流。
它定义了电气、机械和功能接口的特性,包括传输介质、电压等。
在这一层,主要的协议有:1. Ethernet:以太网是一种常见的局域网协议,用于在物理介质上传输数据。
2. RS-232:RS-232是一种串行通信协议,常用于计算机和外设之间的通信。
3. USB:USB是一种通用串行总线协议,用于计算机和外部设备之间的连接。
第二层: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主要负责数据的可靠传输和帧同步。
它将原始的比特流组织成以太网帧等格式。
主要的协议包括:1. Ethernet:同样出现在物理层,但也包括数据链路层的功能。
2. PPP:点对点协议用于建立和管理点对点连接,如电话线上的拨号连接。
3. HDLC:高级数据链路控制协议,主要应用于广域网。
第三层:网络层网络层主要负责数据包的路由和转发。
它为数据包添加网络地址,并确定最佳的路径进行传输。
主要的协议包括:1. IP:互联网协议是一种网络层协议,负责在广域网中进行数据包的路由和寻址。
2. ICMP:互联网控制消息协议,用于在网络中进行错误报告和网络状态查询。
3. RIP:路由信息协议是一种用于距离矢量路由选择的协议。
第四层:传输层传输层主要负责数据的可靠传输和端到端的通信。
它提供了进程间的通信和数据分段重组。
常见的协议有:1. TCP:传输控制协议是一种可靠的、面向连接的协议,用于建立可靠的数据传输通道。
2. UDP:用户数据报协议是一种面向无连接的协议,常用于实时传输和广播通信。
第五层:会话层会话层主要负责建立、管理和终止会话。
它提供了通信节点之间进行会话同步和错误恢复的机制。
常见的协议有:1. NFS:网络文件系统是一种基于会话层的分布式文件系统协议,用于在网络上共享文件。
osi各层协议OSI模型是开放通信系统互联组织(ISO)于1984年制定的一种通信协议,它将协议的结构划分为七个不同的层。
每层有不同的功能,每层依次上下链接接,最终将消息送达到目标接收端。
以下是OSI模型的七层协议:1.物理层(Physical Layer)通信设备的物理连接和电气特性被定义在这个层次。
物理层的任务是将比特(Bit)流从计算机上发送出去,并确保它们能顺利传输。
它负责传输数据的基本单元(比特),并确保它们能被传输到网络的下一层。
物理层协议的主要标准包括IEEE 802.3 Ethernet,IEEE 802.11 Wi-Fi和RS-232串行协议等。
2.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数据链路层负责在网络中通过MAC地址识别不同的计算机。
它的主要功能包括错误检测和纠正,流量控制,访问控制,数据的同步等。
数据链路层协议的主要标准包括:PPP(点到点协议),ARP(地址解析协议),SLIP(串行线路互联协议)等。
3.网络层(Network Layer)网络层的主要任务是将数据包从源地址传输到目标地址。
它负责数据的分段和组装,网络拓扑结构的建立和控制,IP地址的分配和路由选择等。
网络层协议的主要标准包括IP协议、ICMP协议、ARP协议等。
4.传输层(Transport Layer)传输层负责对数据流进行分段和组装,并为不同的应用程序提供数据传输服务。
传输层协议的主要标准包括TCP协议和UDP协议等。
5.会话层(Session Layer)会话层主要负责建立、管理和终止应用程序之间的通信会话。
它会固定应用程序之间的顺序和状态,以确保它们能在数据传输中互相协调。
主要使用的协议有SQL/NFS、NetBios等。
6.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表示层管理数据的语法结构和数据结构,负责对数据进行格式转换、加密、解密、压缩和解压缩等处理。
主要使用的协议有MPEG、JPEG、ASCII、EBCDIC和加密协议等。
TCPIP8应用层协议TCP/IP是一种网络协议,它由多个层次组成,其中应用层协议是TCP/IP协议中的最上层。
本文将介绍TCP/IP协议中的8个应用层协议,并解释其功能和应用场景。
1. HTTP协议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协议是TCP/IP协议中使用最广泛的应用层协议之一。
它定义了Web浏览器和Web服务器之间进行通信的规范。
HTTP协议基于客户端-服务器模型,通过请求-响应的方式来传输和接收数据。
它可以传输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不同类型的数据。
2. FTP协议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协议是用于在网络上传输文件的应用层协议。
它基于客户端-服务器模型,允许用户通过FTP客户端上传、下载、删除、重命名等操作文件。
FTP协议使用TCP进行可靠的数据传输。
3. SMTP协议SMTP(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协议是TCP/IP协议中用于发送电子邮件的应用层协议。
它定义了邮件客户端和邮件服务器之间进行通信的规范。
SMTP协议负责将邮件从发送方传递到接收方的邮件服务器。
4. POP3协议POP3(Post Office Protocol 3)协议是用于接收邮件的应用层协议。
它允许用户使用POP3客户端从邮件服务器上下载邮件,并在本地设备上进行管理。
POP3协议通常与SMTP协议结合使用,以实现完整的电子邮件系统。
5. DNS协议DNS(Domain Name System)协议是TCP/IP协议中用于域名解析的应用层协议。
它将域名转换为对应的IP地址,使用户可以通过易记的域名访问互联网资源。
DNS协议通过分布式的域名服务器实现域名的解析。
6. Telnet协议Telnet协议是TCP/IP协议中用于远程登录的应用层协议。
它允许用户通过Telnet客户端远程访问和控制远程服务器。
Telnet协议将用户在本地设备上的操作发送到远程服务器上执行,并将结果返回给用户。
osi各层协议OSI七层模型是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基本框架,它将网络通信划分为七个不同的层次,每个层次都有特定的功能和任务。
本文将从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这七个层次依次进行介绍。
物理层是OSI模型的最底层,主要负责传输比特流,也就是0和1的数据。
在物理层中,数据通过电缆、光纤或者其他介质传输,它关注的是如何在物理介质上传输比特流,而不考虑数据的含义。
在这一层,主要的协议包括Ethernet、RS-232和V.35等。
数据链路层位于物理层之上,它负责将数据帧从一个节点传输到另一个节点,通过控制数据的传输、错误检测和纠正来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
数据链路层包括两个子层,即逻辑链路控制子层和介质访问控制子层。
常见的数据链路层协议有以太网协议、PPP协议和HDLC协议等。
网络层是负责网络间通信的层次,它主要解决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问题。
网络层使用IP地址来标识不同的主机和路由器,通过路由选择算法来决定数据的传输路径。
常见的网络层协议有IP协议、ICMP协议和ARP协议等。
传输层位于网络层之上,它负责端到端的数据传输,主要提供数据的可靠传输、错误检测和流量控制等功能。
传输层有两种主要协议,即TCP协议和UDP协议。
TCP协议提供可靠的、面向连接的数据传输,而UDP协议提供不可靠的、无连接的数据传输。
会话层是负责建立、管理和终止会话的层次,它主要提供数据交换的机制和同步处理。
会话层的功能包括会话的建立、维护和结束,以及数据的同步和检查点的设置。
常见的会话层协议有NetBIOS协议和RPC协议等。
表示层位于会话层之上,它负责数据的格式转换、数据的加密和解密,以及数据的压缩和解压缩等功能。
表示层的主要任务是确保不同设备之间的数据能够正确解释和处理。
常见的表示层协议有JPEG、MPEG和ASCII等。
应用层是OSI模型的最高层,它为用户提供网络服务和应用程序的接口。
应用层包括各种不同的应用层协议,如HTTP协议、FTP协议和SMTP协议等。
计算机网络各层协议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的计算机通过通信链路相互连接起来,实现数据交换和共享资源的网络。
计算机网络是由各个层次的协议组成的,每一层协议都有自己的功能和责任。
计算机网络通常被分为七层,从低到高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每一层都有自己的协议和功能,通过各层之间的相互配合和通信,完成数据的传输和处理。
物理层是计算机网络的最底层,主要负责物理介质的传输,包括信号传输、电缆连接等。
常见的物理层协议有以太网、无线局域网等。
数据链路层负责将一组比特序列组织成合适的帧,并通过物理链路传输数据。
数据链路层的协议有以太网协议、无线局域网协议等。
网络层在两个主机之间提供数据报传输的服务,负责寻址和路由选择。
网络层的协议有IP协议、ICMP协议等。
传输层主要负责两个主机之间的数据传输,提供端对端的可靠性和连接管理。
常见的传输层协议有TCP协议、UDP协议等。
会话层在不同主机上的进程之间建立和维护通信会话。
会话层的协议有RPC协议、SSH协议等。
表示层负责数据的格式化、加密和压缩等操作,确保数据在两个主机之间的正确解释。
常见的表示层协议有JPEG协议、SSL协议等。
应用层是最高层的协议,直接面向用户应用程序,为用户提供各种网络服务。
常见的应用层协议有HTTP协议、DNS协议等。
这七层协议构成了计算机网络的基础框架,实现了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和效能。
不同层次的协议之间通过接口和协议栈进行交互,完成数据的传输和处理。
数据从应用层经过各个层次的协议封装和处理,最终到达物理层传输,然后再从物理层经过接收方各层的逆向处理,到达应用层供用户使用。
通过七层协议的分工合作,计算机网络能够实现高速、可靠和安全的数据传输。
每一层的协议都有自己的职责和功能,通过各层之间的通信和协同工作,完成数据的传输和处理。
计算机网络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使得人们能够方便地进行远程通信、数据共享和资源利用。
OSI,TCPIP,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以及各层协议以下是计算机⽹络的OSI,TCP/IP,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以及各层协议。
1)OSI分层,⾃上⽽下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层、应⽤层2)TCP/IP分层:⽹络接⼝层(对应OSI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际层(对应OSI的⽹络层,定义了标准的分组格式和协议,即IP协议,当前采⽤ip4,下⼀版为ip6)、运输层(对应OSI的传输层)、应⽤层(对应OSI的会话层、表⽰层和应⽤层)3)五层协议: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络层、传输层、应⽤层物理层:作⽤:通过媒介输出⽐特(bit)协议:RJ45、CLOCK、IEEE802.3设备:中继器、集线器数据链路层:作⽤:将⽐特币组装成帧(Frame)和点对点传递协议:PPP FR HDLC VLAN MAC设备:⽹桥、交换机⽹络层:作⽤:负责数据包从源到宿的传递和⽹际交互协议:IP IPX ICMP IGMP ARP RARP OSPF设备:⽹络层中继系统:路由器,⽹络层以上的中继系统:⽹关数据链路层在概念上分为两个⼦层:逻辑链路控制⼦层(LLC)和媒体访问控制⼦层(MAC)。
数据链路层负责分配MAC地址,或称为物理地址,由48⽐特长,12个16进制数字组成,0~23位是⼚商向IETF等机构申请⽤来标识⼚商的代码。
传输层:作⽤:提供端到端的可靠报⽂传递和错误恢复协议:TCP(传输控制协议:⾯向连接的,数据传输的单位是报⽂段,提供可靠的交付),UDP(⽤户控制协议:它是⽆连接的,数据传输的单位是⽤户数据报,它不能保证提供可靠的交付)SCTP会话层:作⽤:建⽴管理和终⽌会话(会话协议的数据单元SPDU)协议:NFS SQL NETBIOS RPC表⽰层:作⽤:数据翻译、解密和压缩(表⽰协议数据单元PPDU)协议:JPEG MPEG ASII应⽤层:作⽤:允许访问OSI环境的⼿段(应⽤协议数据单元APDU)协议:FTP(⽂件传输协议)、DNS(域名解析协议)、Telnet(虚拟终端协议)、SMTP(电⼦邮件协议)、HTTP(超⽂本传输协议)、www、NFS。
应用层
·DHCP(动态主机分配协议)
· DNS (域名解析)
· 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文件传输协议
· Gopher (英文原义:The Internet Gopher Protocol 中文释义:
(RFC-1436)网际Gopher协议)
· HTTP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
· IMAP4 (Internet Message Access Protocol 4) 即Internet信息访问协议
的第4版本
· IRC (Internet Relay Chat )网络聊天协议
· NNTP (Network News Transport Protocol)RFC-977)网络新闻传输协议
· XMPP 可扩展消息处理现场协议
· POP3 (Post Office Protocol 3)即邮局协议的第3个版本
· SIP 信令控制协议
· SMTP (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即简单邮件传输协议
· SNMP (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 SSH (Secure Shell)安全外壳协议
· TELNET 远程登录协议
· RPC (Remote Procedure Call Protocol)(RFC-1831)远程过程调用协议
· RTCP (RTP Control Protocol)RTP 控制协议
· RTSP (Real Time Streaming Protocol)实时流传输协议
· TLS (Transport Layer Security Protocol)安全传输层协议
· SDP( Session Description Protocol)会话描述协议
· SOAP (Simple Object Access Protocol)简单对象访问协议
· GTP 通用数据传输平台
· STUN (Simple Traversal of UDP over NATs,NAT 的UDP简单穿越)是一种网络协议
· NTP (Network Time Protocol)网络校时协议
传输层
·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
· UDP (User Datagram 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
· DCCP (D atagram C ongestion C ontrol P rotocol)数据报拥塞控制协议· SCTP(STREAM CONTROL TRANSMISSION PROTOCOL)流控制传输协议
· RTP(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或简写RTP)实时传送协议
· RSVP (Resource ReSer Vation Protocol)资源预留协议
· PPTP ( Point to Point Tunneling Protocol)点对点隧道协议
网络层
IP(IPv4 · IPv6) Internet Protocol(网络之间互连的协议)
ARP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即地址解析协议,实现通过IP地址得知其物理地址。
RARP :Reverse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 反向地址转换协议允许局域网的物理机器从网关服务器的ARP 表或者缓存上请求其IP 地址。
ICMP :(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Internet控制报文协议。
它是TCP/IP协议族的一个子协议,用于在IP主机、路由器之间传递控制消息。
ICMPv6:
IGMP :Internet 组管理协议(IGMP)是因特网协议家族中的一个组播协议,用于IP 主机向任一个直接相邻的路由器报告他们的组成员情况。
RIP : 路由信息协议(RIP)是一种在网关与主机之间交换路由选择信息的标准。
OSPF :(Open Shortest Path First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
BGP :(Border Gateway Protocol )边界网关协议,用来连接Internet上独立系统的路由选择协议
IS-IS:(Intermediate System to Intermediate System Routing Protocol)中间系统到中间系统的路由选择协议.
IPsec:“Internet 协议安全性”是一种开放标准的框架结构,通过使用加密的安全服务以确保在Internet 协议(IP) 网络上进行保密而安全的通讯。
数据链路层
802.11 ·802.16 · Wi-Fi · WiMAX · ATM · DTM ·令牌环·以太
网· FDDI ·帧中继· GPRS · EVDO · HSPA · HDLC · PPP · L2TP · ISDN
物理层
以太网物理层·调制解调器·PLC ·SONET/SDH·G.709 ·光导纤维·同轴电缆·双绞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