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制药被指责操纵维C价格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1
维生素发展史公元前3500年-古埃及人发现能防治夜盲症的物质,也就是后来的维A。
1600年-医生鼓励以多吃动物肝脏来治夜盲症。
1747年-苏格兰医生林德发现柠檬能治坏血病,也就是后来的维C。
1831年-胡萝卜素被发现。
1911年-波兰化学家丰克为维生素命名。
1915年-科学家认为糙皮病是由于缺乏某种维生素而造成的。
1916年-维生素B被分离出来。
1917年-英国医生发现鱼肝油可治愈佝偻病,随后断定这种病是缺乏维D引起的。
1920年-发现人体可将胡萝卜转化为维生素A。
1922年-维E被发现。
1928年-科学家发现维B至少有两种类型。
1933年-维E首次用于治疗。
1948年-大剂量维C用于治疗炎症。
1949年-维B3(泛酸)与维C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
1954年-自由基与人体老化的关系被揭开。
1957年-Q10辅酶被发现。
1970年-维C被用于治疗感冒。
1993年-哈佛大学发表维生素E与心脏病关系的研究结果。
维生素历史上的重要年代市场整体情况全世界每年维生素的产销量达到30万吨,25亿美元。
VA、VC和VE目前使用最为普遍,三者全球每年市场额近20亿美元。
其中VE 市场额最大,超过了10亿美元,VA和VC各为5亿美元;从总量看,则是胆碱最多,VC其次,达10万吨。
VB1、VB2、烟酸、VB6、VB12、VD3和生物素,每个品种都有0.5~1.5亿美元的市值。
维生素用于医药、食品添加剂和饲料添加剂三个方面,其中,饲料添加剂占50%,食品添加剂占20-25%,医药占25-30%。
作为动物饲料的市场正在以每年2%~3%的速度增长,在药用和食用领域都以4%~5%的速度增长。
全球市场维生素E需求增长最快饲料方面:由于疯牛病,欧洲各国弃用牛骨粉、牛下水粉等蛋白饲料,维生素E 添加量提高;抗生素的禁用。
医药方面:作为降低心脏病发生、减轻肠道慢性炎症、抗衰老的药物使用,同时还可避免人体肺大出血、肝坏死和肾病变等病症,增强免疫力。
药品集采三年之痒当越来越多的药品、医疗器械动辄比过去便宜一半、甚至90%以上的时候,集采不仅重塑着上游的行业格局,也影响着医生的临床医疗行为。
由于一些药品价格在集采谈判时被压得很低,“灵魂砍价”成了集采最亮眼的标签。
但在集采之后,患者能否用上值得信任的、供应充足的药品和医疗耗材,中国仿制药企是否还有利润、有能力转向创新,是需要回答和有待观察的问题。
(视频截图)2019年11月11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准入谈判工作开始,五个专家组用3天的时间对150个品种进行准入谈判。
其中11月13日对药品达格列净片的谈判,药企代表(左方)报价每10毫克一片5.62元,专家组(右方)经过多轮“砍价”,最后以4.36元成交,被网友称为“灵魂砍价”。
集采之后的断供现象近日,因中标药品布洛芬缓释胶囊在山东省未按约定供货,华北制药被国家药品联合采购办公室列入违规名单,并被取消在2022年5月10日前申报国家集采的资格。
这是国家集采中,企业因断供第一次受到如此重的惩罚。
而被罚的华北制药出身不凡,其前身华北制药厂,建于1950年代,开创了中国大规模生产抗生素的历史,被称为“共和国医药长子”。
华北制药是在2020年8月20日的第三批国家集采中中标的,尽管其中标的布洛芬价格是四家中标企业里最高的,达0.268元/片,但降幅仍达到了50%。
对于断供问题,华北制药解释称,因扩张产能需要的时间周期较长,又赶上今年年初处在石家庄疫情风暴眼等原因,其产能跟不上,无法完成布洛芬的协议供应量。
8月11日,经与山东省医保局沟通,华北制药提出放弃中选资格。
随后,珠海润都制药作为替补企业,为山东省供应布洛芬缓释胶囊。
展会上的华北制药展区。
图/IC王冬是国内一家上市制药公司经营部门的经理,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中标之后,除了面对需求量暴增带来的产能挑战,药企在生产中的确面临着原料药短缺、环保或疫情等不可抗力带来的短期停产风险。
此外,利润下降也在改变过去的配送模式,所有这些影响,最终都会传导到医疗机构。
五药企因垄断被罚400万痛风常用药价格两年涨3倍五药企因垄断被罚400万痛风常用药价格两年涨3倍发布时间:2016/1/29 查看数:192昨日(1月28日),国家发改委网站显示,根据举报,国家发改委近日对重庆青阳、重庆大同、江苏世贸天阶、上海信谊联合、商丘华杰等五家公司达成并实施别嘌醇片垄断协议案依法作出处罚,合计罚款399.54万元。
别嘌醇片为治疗痛风常用药,既是基药也是低价药,临床上应用广泛,是痛风患者所熟知的药品之一。
就是这样一种药,在上述五家企业达成并实施垄断协议后,2013年至2015年间,其价格从5.8元/瓶左右,上涨至2015年1月的23.8元/瓶,上涨了3倍。
北京鼎臣医药管理咨询中心负责人史立臣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目前还需加强对药品价格垄断方面的监管,需要反垄断机构、药监机构、招标体系、医疗卫生等部门共同参与,维持市场秩序,确保竞争充分。
并且,药品的价格形成,需要医保支付价格引导。
别嘌醇片价格两年涨3倍《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上述处罚是2015年6月价格放开以来,我国药品行业的横向垄断第一案。
国家发改委网站信息显示,2014年4月至2015年9月,重庆青阳及其关联销售公司重庆大同、江苏世贸天阶、上海信谊联合及其别嘌醇片独家经销企业商丘华杰,作为生产销售青阳、世贸天阶、信谊品牌别嘌醇片的三方经营主体,先后四次召开会议,达成并实施垄断协议。
垄断协议包括协商统一上涨别嘌醇片价格、分割销售市场、约定招投标工作。
需要注意的是,2014年4月为国家正式开始采取低价药政策,这几家企业分别根据成本调整价格至10元左右,这部分上涨就没有被认定为价格垄断。
但是,2014年4月,当事人经过协商,决定将别嘌醇片销售价格提高到不低于18元/瓶;2014年12月,当事人协商并决定于2015年1月起提高到23.8元/瓶。
至此,目前该药价已较2012、2013年期间上涨了3倍。
这也是由于2014年以来,全国只有上述重庆青阳、江苏世贸天阶、上海信谊联合3家企业生产三个品牌的别嘌醇片,原本上述企业属于具有竞争关系的三方经营者,但是却为谋利而达成并实施统一上涨价格。
十大药害事件最近十年来,各大药害(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屡见于报端。
笔者以一名药学工作者的视角,从其中遴选出危害性大、影响面广的十起事件,尽量以简练的文字构画出每起事件的脉络,系统、客观地展现整个事件的面目,以供关心药政事业的同仁们共同思考。
一、“梅花K”事件(一)事件简介:2001年8月24日,湖南省株洲市药监局接到群众举报:该市多人服用“梅花K”黄柏胶囊中毒住院。
株洲市局感到事态严重,迅速派人赶到市一医进行调查,发现患者服用的问题“梅花K”,均标示“广西半宙制药集团第三制药厂”(后更名为“广西金健制药厂”,以下简称“广西半宙”)生产。
据患者反映,该产品在当地媒体大作宣传,声称能通淋排毒、解毒疗疮,治疗多种女性炎症(夸大宣传)。
许多女性经不住广告诱惑,纷纷到市内药店购买,但服用几天后出现了胃痛、呕吐、浑身乏力等不良症状。
经株洲市药检所抽样检验,检出非法添加的四环素成分,初步认定该“梅花K”系假药。
几日后湖南省在全省范围内封杀“梅花K”黄柏胶囊。
8月31日,国家药监局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在全国范围内立即暂停销售、使用“梅花K”黄柏胶囊。
通知强调,对凡标为“广西半宙”生产的“梅花K”黄柏胶囊一律暂控,批批抽验,除按标准检验外,加做四环素成分的检验。
发现问题药品,立即追查来源和流向。
“梅花K”事件也引起了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国务院副总理吴邦国就此事作了重要批示。
经过药监、公安等部门的调查,事件的内幕水落石出。
2000年9月,陕西省咸阳市杰事杰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程书群和“广西半宙”副厂长方党礼洽谈生产、销售药品黄柏胶囊,为加大药效,双方商定在黄柏胶囊中掺加已经变质过期的盐酸四环素。
2001年1月和4月,由“广西半宙”生产了掺有盐酸四环素的“梅花K”牌黄柏胶囊两箱共18.8万余板,经程书群在这批胶囊说明书上扩大药品功效和适应症、组织外包装后,向湖南等省市销售,致使发生群体性的中毒事件。
湖南省药检所检测表明:由于厂家添加了过期的四环素,其含有的降解产物远远超过国家允许的安全范围,特别是差向脱水四环素,服用后引起肾小管性酸中毒,临床上表现为多发性肾小管功能障碍综合症。
反垄断16《中国价格监管与反垄断》2020年第5期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依法对三家葡萄糖酸钙原料药经销企业实施垄断行为作出处罚□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依据《反垄断法》查处一起重大典型的原料药领域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案件,对3家葡萄糖酸钙原料药经销企业实施垄断行为作出行政处罚,罚没款共计3.255亿元。
葡萄糖酸钙注射液是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必需药品,是常用的低价药,注射用葡萄糖酸钙原料药是生产葡萄糖酸钙注射液的基本原料。
2019年初,市场监管总局接到举报,反映有医药经销企业垄断注射用葡萄糖酸钙原料药,造成葡萄糖酸钙注射液供应短缺,价格大幅上涨,涉嫌违反《反垄断法》。
市场监管总局立即开展核查工作,初步证据反映山东康惠医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惠公司)、潍坊普云惠医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普云惠公司)和潍坊太阳神医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阳神公司)等医药经销企业涉嫌控制注射用葡萄糖酸钙原料药销售市场,实施垄断行为。
2019年5月,市场监管总局依法立案,对上述3家企业开展调查。
该案调查历时6个多月,市场监管总局组织执法力量对10省(区、市)的30多家上游葡萄糖酸钙原料药生产企业和下游制剂生产企业开展调查取证,对证据进行梳理分析,形成了完整证据链条。
证据表明,康惠公司、普云惠公司、太阳神公司滥用在中国注射用葡萄糖酸钙原料药销售市场上的支配地位,实施了以不公平的高价销售商品、附加不合理交易条件的垄断行为,排除、限制了市场竞争,损害了患者利益。
本案当事人的行为情节严重、性质恶劣,市场监管总局决定对本案当事人从重作出处罚:对康惠公司没收违法所得1.089亿元,并处2018年度销售额10%的罚款,计1.438亿元,合计2.527亿元。
对普云惠公司没收违法所得605万元,并处2018年销售额9%的罚款,计4830万元,合计5435万元。
对太阳神公司没收违法所得605万元,并处2018年销售额7%的罚款,计1240万元,合计1845万元。
2019省公务员申论热点:感冒药价格翻倍监管层早已行动_申论热点感冒发烧、消炎止痛,日常生活中,身体时常会出一些小毛病,跑药店就成了必不可少的事。
资料图片申论热点独家模拟预测题及详细解析【模拟预测题】【如果你经常买药,很可能发现很多药甚至保健品都已经涨价了,目前很多常用药迎来了调价。
请就感冒药价格翻倍谈谈你的看法?】现在很多药都涨价了,有的感冒药涨了近一倍! 例如某品牌的感冒灵,以前卖9块多,现在则卖17元。
不只是感冒药,保健品维生素也出现了涨价。
11月2日,太极集团也曾发布《关于藿香正气口服液调价的公告》,宣布自11月1日起,公司对藿香正气口服液的出厂价平均上调11%。
同时,将对藿香正气口服液的终端零售价进行调整。
今年8月,吉林敖东也曾下发通知称,自2018年9月15日起,其产品安神补脑液10ml*10支规格的零售价格将调整为32元/盒,涨价幅度接近30%。
据记者调查,今年以来,已有多款知名的OTC中成药上调了价格,除了上面提到的一些,三九胃泰、黄连上清片、强力枇杷露等产品都有提价现象。
兰州佛慈制药有6个产品赫然在列,分别为板蓝根颗粒、保和丸、健脾丸、龙胆泻肝丸、香砂养胃丸、天王补心丸。
而在几个月前,兰州佛慈制药就发布了涨价公告。
很多企业都会把原因归结到成本上涨。
目前,新版GMP(一套适用于制药、食品等行业的强制性标准)已经施行,为了达到相关规定要求,药品生产厂家需要对现有的设备进行改造升级,这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和成本,而且一些药企关停、兼并,导致竞争变激烈导致药价上涨。
行业监管也在不断升级药材质量提升的同时,在需求充足的情况下,价格也随之上涨。
为了抑制药价上涨,让患者吃上便宜药、放心药,监管层去年底就已开始行动。
12月份,成都华邑药用辅料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四川金山制药有限公司、广东台山新宁制药有限责任公司三家冰醋酸原料药生产企业因实施垄断行为被处罚1283万元,就给很多药企敲响了警钟。
去年,官方曾发布的《短缺药品和原料药经营者价格行为指南》明确,相关经营者不得就短缺药品和原料药实施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囤积居奇、串通操纵市场价格等违反《价格法》的行为。
三家冰醋酸原料药生产企业实施垄断行为被依法处罚1283万
元
佚名
【期刊名称】《中国价格监管与反垄断》
【年(卷),期】2018(000)012
【摘要】今年7月,市场监管总局接到举报,反映部分冰醋酸原料药经营者联合涨价,损害了下游医药生产企业和患者利益。
接到举报后,市场监管总局开展了反垄断调查。
调查发现,2017年10月至2018年2月,成都华邑药用辅料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四川金山制药有限公司、广东台山新宁制药有限责任公司三家涉案企业在生产销售冰醋酸原料药过程中,多次交流市场行情,交换产量销量信息,讨论共同涨价事宜。
【总页数】1页(P7-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26.7
【相关文献】
1.新赛科公司汉德威公司因原料药价格垄断行为被依法处罚 [J], ;
2.新赛科公司汉德威公司因原料药价格垄断行为被依法处罚 [J], ;
3.国家发展改革委严厉处罚乳粉生产企业价格垄断行为 [J], 无;
4.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依法对三家葡萄糖酸钙原料药经销企业实施垄断行为作出处罚[J],
5.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依法对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在中国境内网络零售平台服务市场实施“二选一”垄断行为作出行政处罚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医毁于中药,中药死于贪婪!中药病了吃药还是吃饭?近年来中药材大幅涨价,让不少病人时时面对如此艰难的选择。
是什么让过去一直以“简、便、验、廉”深入人心的中草药,疯狂暴涨,甚至一天一个价?同样令人揪心的是,如今膏方进补大行其道,中药材质量却一地鸡毛,让人声声叹息!花大价钱买来人参,有可能是提炼过精华的“药渣”;头发白了可服何首乌,可为此闹肚子的比比皆是,只因为传统炮制技术被弃置一旁;道地药材到处移植,农药肥料频频催生,转基因技术也匆忙上阵……即使扁鹊重生,无药可用徒唤奈何?治病救人的药如果“病”了,病人还有救吗?吃了药,吃不起饭……他们遭遇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四轮中药价格大涨。
这次,是涨势最凶猛的一次。
“今年眼看着太子参的价格往上涨,像发疯一样。
”张春华的大儿子看着自己手上的药方划价单惊呼!从2008年开始为母亲配这服抗肿瘤的中药,方子没有什么变化,可每月总价已经从820元涨到了1700多元,翻了至少一倍。
仅太子参这一味药,就“贡献”了涨幅的四分之一。
有人也许会说,癌症病人每月1700元的药费支出,相对于西医治疗而言,已经是很便宜了。
但这张方子,如果不是辗转从大城市配药后寄回老家,而是在张春华所在的县城直接配制,价格还要贵上一倍,而且药材里每每混有老鼠屎、蟑螂屎……更令她庆幸的是,如果不是有熟人打招呼,这张方子还需按“行业惯例”加上冬虫夏草。
按市价,虫草已经涨到每克240元到680元不等,售价堪比黄金。
一两,那就是一万多元啊!为了这服药,张家大儿子已经一搬再搬,搬到了每月租金800元的陋室,买房娶妻那是被无限期搁置了,已经36岁的他倍感无奈。
他们遭遇的,正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四轮中药价格大涨。
这次,是涨势最凶猛的一次。
“药你苦”遇上一位好中医,原本是张春华的幸事。
没想到中药材涨价,使得每月一次的配药,变成了一项无比艰巨的“大工程”。
这位66岁的普通农村妇女,2003年查出乳腺癌,经过化疗,如果5年不再复发,就可宣告化险为夷。
2006十大假劣药案2006年医药产业的最大焦点,莫过于“齐二药”和“欣弗”假劣药案件的发生。
但这并不是全部,阜阳特大假药案等同样令人感到震惊、愤怒与无奈。
在此,搜药网通过调查、对比、分析,认真筛选出年度十大假药案,一方面是从案件本身的恶劣程度、伤害公众程度考虑,另一方面,也从案件的特殊性、影响面考虑,我们试图通过这样一次梳理,带给药政部门和工商、公安等管理部门一个观点,那就是打击假劣药案任重道远,应多从治理方式、打击面、处罚程度等方面加以权衡,并且决不能暂停。
第一号:安徽华源欣弗劣药案入选理由:年度涉及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后果最严重、涉及索赔数额最大、影响力最大的药品质量事件。
8月3日,卫生部连夜发出紧急通知,停用上海华源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华源生物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药品欣弗。
卫生部通知说,青海、广西、浙江、黑龙江和山东等省、自治区陆续出现部分患者使用上海华源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华源生物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克林霉素磷酸酯葡萄糖注射液(又称欣弗)后,出现胸闷、心悸、心慌、寒战、肾区疼痛、腹痛、腹泻、恶心、呕吐、过敏性休克、肝肾功能损害等临床症状。
8月15日SFDA的调查结果是:安徽华源2006年6月至7月生产的欣弗未按批准的工艺参数灭菌,降低灭菌温度,缩短灭菌时间,增加灭菌柜装载量,影响了灭菌效果。
经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对相关样品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无菌检查和热原检查不符合规定。
产品被认定为劣药。
据全国各省最新通报,注射该药品的死亡案例为11人,不良反应至少达到99例。
由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没收该企业违法所得,并处2倍罚款;责成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监督该企业停产整顿,收回该企业的大容量注射剂《药品GMP证书》;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撤销该企业的“欣弗”药品的批准文号,委托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收回批件;对安徽华源召回的“欣弗”药品,由安徽省药监部门依法监督销毁。
安徽省“欣弗”不良事件调查处理领导小组根据有关规定,对相关责任人作出处理:鉴于安徽华源生物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裘祖贻、常务副总经理周仓、副总经理潘卫、企业二车间主任袁海泉、企业质量保证部部长崔同欣对“欣弗”不良事件负有主要领导责任和直接责任,给予撤销职务处分;企业法人代表孙莹对“欣弗”不良事件负有重要领导责任,给予记大过处分;企业生产管理部部长刘劲松、企业二车间副主任贾毅柏、王殿林、工艺员陈萍,对“欣弗”不良事件负有责任,给予记大过处分。
华北制药操纵美国维C价格被诉
当中国公司因被起诉而出现在美国媒体新闻标题上时,十有八九的原因都是被控倾销。
不过今日中国两家制药公司上榜的原因却是相反——操纵涨价。
据多家美国媒体报道,纽约布鲁克林区联邦法院一陪审团今日裁定,中国维他命C出口商因在10多年来串通提价,导致美国分销商和消费者损失上亿美元,因此需支付高达1.6亿美元的赔偿。
彭博社报道称,中国制药公司提供了美国维他命C市场的80%货源,而此次诉讼的原告——分别位于德克萨斯州和新泽西州的两家美国公司,认为由于中国公司的出口限制和垄断定价,维他命C的价格由2.5美元一公斤上涨到了15美元一公斤。
而在持续了两周的审判过程中,中国公司注册开曼公司使用的辩词也十分有趣;据彭博社报道,中方律师在庭审时强调,由于受到来自保健品进出口商会的压力,中国制药公司不得不采取结盟定价的措施,否则将可能失去继续出口的资格。
对此,一位来自该商会的乔姓(Qiao) 前官员甚至还出庭作证,支持中方公司的说法。
不过,美方律师则不以为然,他们认为这位目前已经退休的官员根本没有如此大的权力。
律师艾萨克森(William Issacson)称,乔前后言论有出入,“我们认为他没有很大的权力,只是个普通角色”。
不过,此次接受天价判罚的只有一名被告——华北制药,而之前的数名被告都在最终宣判前选择庭外和解。
彭博报道称,其中中国制药集团有限公司与原告达成了2250万美元的和解协议,而路透社早些时候的报道则表示,江苏江山制药在去年5月就已经达成了总额约为1000万美元的和解。
此案另一被告,沈阳也选择了庭外和解,但具体费用不详。
根据《华尔街日报》报道,此次诉讼让中国公司在美国遭受了首次反垄断审判。
文章还称,中国商务部在审判期间曾出具法律文书,支持中方制药公司的说法,并要求法官驳回原告请求,理由则是此举干扰了中国相关产业规定;除此之外,中国商务部还担心美国法庭没有合理地考虑到中国国内的法律环境。
彭博社另外一篇报道则指出,该案中陪审团做出决定的速度相当之快。
报道援引一位并未涉及本案的反垄断律师杰考布维茨(Jeffery Jacobovitz)的话,称反垄断案件一般案情复杂,而法官对陪审员的司法培训也常常信息量极大。
杰考布维茨表示,他起初以为陪审团至少会在两周庭审过后花上数日来做出决定,没想到陪审员只用了半天时间便认定中方败诉。
之前,有媒体曾报道称主审此案的法官科恩(Brian Cohen)精通汉语,并曾在香港留学,但他接手此案完全是出于随机。
认为科恩可能因为“中国情结”而手下留情的人则绝对大错特错了——陪审团原定的判罚金额为5400万美元左右,但根据美国反垄断法规定,赔偿被乘以三倍,所以有了这惊人的1.6亿美元数额。
据彭博报道,中国涉及的美国维他命C的市场规模总共才不过1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