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2016年六年级数学下《全册教学设计》(146页)
- 格式:doc
- 大小:1.08 MB
- 文档页数:148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学计划摘要: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学计划I.教学内容概述- 负数- 圆柱与圆锥- 比例- 统计- 数学广角- 整理和温习II.教学目标- 掌握负数的概念和运算- 理解并运用圆柱与圆锥的体积和表面积公式- 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性质,熟练掌握比例的运算- 掌握统计图表的阅读和分析方法- 提高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III.教学重点与难点- 负数的概念和运算- 圆柱与圆锥的体积和表面积公式- 比例的意义和性质- 统计图表的阅读和分析IV.教学策略-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理解数学知识- 通过直观的实物模型和图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复杂的数学概念- 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V.教学进度安排- 第1 周:负数- 第2 周:负数的运算- 第3 周:圆柱与圆锥- 第4 周:圆柱与圆锥的体积和表面积- 第5 周:比例- 第6 周:比例的运算- 第7 周:统计- 第8 周:统计图表的阅读和分析- 第9 周:数学广角- 第10 周:整理和温习正文: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学计划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学计划旨在引导学生掌握负数的概念和运算,理解并运用圆柱与圆锥的体积和表面积公式,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性质,熟练掌握比例的运算,掌握统计图表的阅读和分析方法,提高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册教材包括负数、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数学广角、整理和温习等内容。
教学重点是负数的概念和运算,圆柱与圆锥的体积和表面积公式,比例的意义和性质,统计图表的阅读和分析。
教学难点是圆柱与圆锥的体积和表面积公式,比例的意义和性质,统计图表的阅读和分析。
教学策略采用问题驱动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理解数学知识。
通过直观的实物模型和图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复杂的数学概念。
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学计划摘要:一、引言二、教学内容概述1.数的认识2.数的运算3.几何图形4.统计与概率5.实践与综合应用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2.过程与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内容2.难点内容五、教学策略1.启发式教学2.合作学习3.情境创设4.实践操作六、教学进度安排1.学期教学计划2.单元教学计划3.课时安排七、教学评价1.学生评价2.教师评价3.教学反思八、结语正文:一、引言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学计划旨在帮助学生巩固和提高数学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教学计划依据我国现行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制定,适用于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课程。
二、教学内容概述1.数的认识:本册教材包括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的认识,以及数的性质、整除、公约数、公倍数等概念。
2.数的运算: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以及乘方、开方、百分数运算、小数运算等。
3.几何图形:平面图形(如三角形、四边形、圆形等)和立体图形(如长方体、立方体、圆柱、圆锥等)的认知、性质和计算。
4.统计与概率: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图表的制作,概率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5.实践与综合应用:结合实际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和分析,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本册教材的基本概念、性质、法则、公式等,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计算、解决问题。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观察、实验、推理等方法探索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创新精神和责任感。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内容: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几何图形、统计与概率等。
2.难点内容:复杂的计算题、应用题,以及图形与几何中的证明题。
五、教学策略1.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主动学习。
备课本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全册精品教案班级__________教师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教师吴栋才一、学情分析本班共有学生人,从总体上看,大多数学生学习态度比较端正,能积极投入到学习中,上课能专心听讲,认真思考问题,能按时完成作业。
但是自觉学习习惯不是很好,依赖性太强,有的学生计算能力比较差,有的学生动手能力比较差,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很差,存在很明显的两极分化,后进生的面还是大,针对这些情况,本学期在重点抓好基础知识辅导的同时,加强后进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指导工作,全面提高及格率和优秀率。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内容分为“圆柱和圆锥”、“比例”、“图形的运动”、“正比例和反比例”、“数学好玩”和“总复习”六部分。
“总复习”包括4个单元。
(一)圆柱和圆锥:包括“面的旋转”“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体积”“圆锥的体积”4个课题。
(二)比例:包括“比例的认识”、“比例的应用”、“比例尺”、“图形的放大和缩小”4个课题。
(三)图形的运动:包括“图形的旋转(一)”、“图形的旋转(二)”“图形的运动”“欣赏与设计”4个课题。
(四)正比例和反比例:包括“变化的量”、“正比例”、“画一画”、“反比例”4个课题。
(五)数学好玩:包括“绘制校园平面图”、“神奇的带子”、“可爱的小猫”3个课题。
(六)总复习:包括“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解决问题的策略”。
三、教学目标1、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特征,会求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掌握圆柱、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
2、理解、掌握比例、正反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反比例。
学会使用数对确定点的位置,懂得将图形按一定比例进行放大和缩小。
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正确计算平面图形的比例尺。
3、学生在图形的运动学习中,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经历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或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能有条理地表达图形的平移或旋转的变换过程,发展空间观念;经历运用平移、旋转或作轴对称图形进行图案设计的过程,能灵活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结合欣赏和设计美丽的图案,感受图形世界的神奇。
教学设计科目:数学年级:六年级教师:六年级数学下册课时教学设计六年级数学下册课时教学设计课题圆柱的表面积总第 2 课时教学内容圆柱的表面积(一)教学目标1、能根据具体情境,灵活运用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通过想象、操作等活动,知道圆柱侧面展开后可以是一个长方形,加深对圆柱特征的认识,发展空间观念。
(2)圆锥的表面有两个面(侧面和底面)。
(3)圆柱的底面是面积相等的两个圆。
板书设计面的旋转教学反思六年级数学下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通过圆柱切分和拼合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圆柱的特征认识,掌握圆柱体表面积变化的规律。
教学重点通过学生动手操作,积极思考,提高空间的想象能力。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圆柱体的瓶子、剪子。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补充修订温故互查:观察圆柱的展开图,思考:在这个图中,长方形的长等于多少?宽等于多少?圆柱的侧面积怎样计算?圆柱的底面积应该怎样求?”自主尝试:完成“试一试”。
合作交流:这个水桶是没有盖的,说明了什么?如果把做这个水桶的铁皮展开,会有哪几部分?观察思考回答独立完成试一试的题目六年级数学下册课时教学设计六年级数学下册课时教学设计六年级数学下册课时教学设计六年级数学下册课时教学设计六年级数学下册课时教学设计3、生分组实验。
汇报点评:圆柱体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体积的3倍或圆锥的体积是和它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31。
巩固练习:1、如果近似圆锥形小麦堆的底面半径为2米,高为1.5米。
你能计算出小麦堆的体积吗?2、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是10厘米,高是9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总结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独立完成反馈交流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六年级数学下册课时教学设计课题圆锥的体积总第9 课时学生独立完成,小组订正,全班订正。
合作探究:“练一练”第1题学生先独立完成,再组织交流。
本题关键是弄清圆锥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3倍。
课时安排1、圆柱和圆锥…………………………………………………7课时2、比例…………………………………………………………7课时3、图形的运动…………………………………………………7课时4、正比例和反比例……………………………………………7课时数学好玩………………………………………………………3课时整理与复习……………………………………………………3课时总复习数与代数……………………………………………15课时总复习图形与几何…………………………………………9课时总复习统计与概率…………………………………………5课时总复习解决问题的略……………………………………………15课时六年级数学(下)课时计划(2)如图:用纸片和小棒做成下面的小旗,快速的旋状小棒,观察并想象旋转学生体验:面动成体(3)介绍:圆柱、圆锥、球的名称。
六年级数学(下)课时计划六年级数学(下)课时计划六年级数学(下)课时计划六年级数学(下)课时计划六年级数学(下)课时计划六年级数学(下)课时计划六年级数学(下)课时计划六年级数学(下)课时计划六年级数学(下)课时计划六年级数学(下)课时计划六年级数学(下)课时计划六年级数学(下)课时计划三、探究新知:x 或14:4=x:10提问:你能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来解比例,求出未知自己先想一想,有没有办法做。
再试着做六年级数学(下)课时计划六年级数学(下)课时计划不合理合理二、自主探究,理解比例尺的意义1、理解比例尺意义师:大家请看笑笑同学根据比例尺的知六年级数学(下)课时计划六年级数学(下)课时计划你能按六年级数学(下)课时计划六年级数学(下)课时计划(2)多角度观察图形,识别不同的基本图形。
(四)巩固练习六年级数学(下)课时计划①师:你能通过平移将图①移入七巧板相应的位置吗?说说你的做法。
生:(通过观察回答)图①先向上平移课件出示(如图,三角形)师:你能将图形A绕着点O顺时针旋转六年级数学(下)课时计划六年级数学(下)课时计划六年级数学(下)课时计划六年级数学(下)课时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