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用车整车强化腐蚀试验评价方法
- 格式:pdf
- 大小:1.19 MB
- 文档页数:27
ICS32.020T40团体标准T/CSAE xx-20xx整车海运外观腐蚀模拟试验及评价方法Simulated cosmetic corrosion test and assessment for vehicle sea shipping(报批稿)在提交反馈意见时,请将您知道的该标准所涉必要专利信息连同支持性文件一并附上。
目次前言 (I)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3.1海运外观腐蚀试验 (1)3.2白锈 (1)3.3红锈 (1)3.4标准腐蚀量 (1)4试验条件 (1)4.1试验场地和设施 (1)4.2试验仪器和设备 (2)4.3试验仪器和设备汽车技术状况 (2)5试验车辆准备 (2)6试验方法 (2)6.1试验前准备 (2)6.2腐蚀试验流程 (3)7评价方法 (3)8试验报告 (4)附录A (5)前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防腐蚀老化分会提出。
本文件起草单位: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广州汽车研究院、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乘用车技术中心、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商用车技术中心、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奇瑞汽车技术中心、东风日产乘用车技术中心、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菲瑟汽车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海南热带汽车试验有限公司、中汽中心盐城汽车试验场有限公司、中国重汽集团公司、弘埔技术(香港)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强、魏一凡、陆德智、韩奎、胡伟东、刘强强、王浩源、张晓东、陈浩、孙一博、张新鹏、张俏、赵晓宏、李彤、刘东俭、于安军、张庆华。
整车海运外观腐蚀模拟试验及评价方法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整车滚装船海运外观腐蚀试验条件、试验方法和试验评价方法。
汽车道路强化腐蚀试验及评价方法探讨
刘海鹏
【期刊名称】《全面腐蚀控制》
【年(卷),期】2016(30)8
【摘要】当前,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不断加快,汽车行业的发展速度也有较大提升。
而对于众多汽车成产商而言,只有在汽车的使用年限范围内,保证汽车的质量和性能,才能使自身得以良好发展,而汽车的防腐能力是汽车整体质量体现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展示出汽车生产商的硬实力。
本文阐述了对汽车进行道路强化腐蚀的试验方法,并针对此试验防腐,着重探讨了汽车腐蚀试验结果的评价方法,通过对腐蚀试验的评价,得出我国汽车提升质量和性能的角度和空间,旨在为我国汽车行业更加健康、稳步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总页数】2页(P50-51)
【关键词】汽车;强化腐蚀;评价
【作者】刘海鹏
【作者单位】大庆油田第三采油厂规划设计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G174.3
【相关文献】
1.汽车整车腐蚀试验主观评价方法的探讨 [J], 王永豪;蔡元平
2.汽车道路强化腐蚀试验及评价方法 [J], 王海涛
3.一次道路强化腐蚀试验后汽车轮罩腐蚀问题的解决 [J], 覃鹏飞;黄宗斌;谢贵山;刘强强;陈仁泽;卢堃林;伍升安;黄志平
4.汽车道路强化腐蚀试验简介 [J], 徐书玲
5.汽车道路强化腐蚀试验简介(见封4) [J], 徐书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汽车整车腐蚀试验主观评价方法的探讨王永豪;蔡元平【摘要】本本文介绍汽车整车道路腐蚀试验、整车腐蚀试验中评价方法的选择,主要探讨整车腐蚀评价体系中主观评价的几大要素。
%This paper introducesthe vehicle accelerated corrosion road test and the two evaluation methods--objective and subjective evaluations. And it mainly discusses the several elements of subjective evaluation in the corrosion evaluation system.【期刊名称】《环境技术》【年(卷),期】2014(000)001【总页数】5页(P6-9,35)【关键词】汽车;腐蚀试验;主观评价【作者】王永豪;蔡元平【作者单位】海南热带汽车试验有限公司,琼海 571400;海南热带汽车试验有限公司,琼海 5714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G171众所周知,目前汽车制造所用的材料仍以金属为主,而金属材料普遍存在腐蚀问题,这不仅破坏汽车外观,还直接影响到汽车质量和寿命,同时带来环境污染、交通事故,以及材料与能源的浪费。
随着人们对这些危害的逐步认识和关注,整车防腐性能随之受到国内车企和用户的重视。
近年来,整车道路腐蚀试验及其评价方法成为国内汽车行业的热门话题。
海南汽车试验场从1999年起开展整车道路腐蚀试验,为国内外众多车企服务超过百种车型的整车道路腐蚀试验,在试验技术方面积累了大量的数据和经验,试验工况模拟应用和试验强度控制等方面已经达到较高水平。
并根据中国道路和气候环境及国人用车习惯等因素,制定了一套科学合理的试验方法。
在整车腐蚀评价体系中,稳定可靠的道路试验条件和科学合理的试验方法是重要前提。
在此基础上,对腐蚀结果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价,为提高产品防腐性能提供最直接的数据支持是腐蚀试验的最终目的,也是技术含量最高的地方之一。
汽车防腐蚀国标标准
汽车防腐蚀的国家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项:
1. GB/T 20845-2007 汽车防腐蚀标准:该标准规定了汽车零部
件的防腐蚀性能要求和测试方法,包括防腐蚀涂层的性能指标、腐蚀
试验方法等。
2. GB/T 27667-2011 汽车涂料防腐蚀性能评价方法:该标准规
定了汽车涂料的防腐蚀性能评价方法,包括湿热循环试验、盐雾试验、喷涂性能测试等。
3. GB/T 18226-2014 汽车电泳涂装:该标准规定了汽车电泳涂
装的要求和试验方法,包括电泳底漆膜厚度、附着力、耐腐蚀性能等。
4. GB/T 14630-2013 汽车金属防腐蚀性试验方法:该标准规定
了汽车金属的防腐蚀性能测试方法,包括盐雾试验、湿热循环试验、
硫化氢腐蚀试验等。
5. GB/T 2976-2002 汽车底层涂装:该标准规定了汽车底层涂装
的要求和试验方法,包括底漆性能、附着力、耐候性等指标。
这些国家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旨在保障汽车在使用过程中具有良好
的防腐蚀性能,延长汽车的使用寿命,提高车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乘用车强化腐蚀试验及防腐措施厉承龙【摘要】汽车的耐腐蚀性是其产品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汽车的耐腐蚀性能不仅影响整车的美观,而且还影响功能,一些重要零部件的腐蚀甚至影响到行车安全.为考核整车的耐腐蚀性并发现整车耐腐蚀方面的问题及薄弱环节,需要通过整车强化腐蚀试验的实施,得出试验结果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从而改进整车的防腐蚀水平.针对试验结果暴露出的主要问题,对影响腐蚀的主要因素做出了相关的防腐措施.【期刊名称】《汽车工程师》【年(卷),期】2015(000)002【总页数】3页(P18-20)【关键词】汽车;强化腐蚀试验;评价【作者】厉承龙【作者单位】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正文语种】中文近年来,环境问题日益严重,酸雨、雾霾等极端恶劣天气频发,这些环境因素对汽车的防腐蚀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汽车的防腐蚀性能严重影响汽车的美观。
腐蚀试验在评价汽车的设计、环境研究、新产品开发、材料选择及质量控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如何在整车设计阶段进行车辆的防腐蚀处理,是各整车企业必须考虑的问题。
1 整车强化腐蚀试验介绍整车厂进行整车腐蚀试验的目的,是为了模拟整车在各工况下的表现,考察和评价汽车在结构、工艺及材料等方面存在的腐蚀问题,为提升产品的防腐蚀性能提供依据。
一般来说,整车强化腐蚀试验由以下几部分组成:试验车预处理、正式强化腐蚀试验、试后的全面检查及腐蚀结果评价。
每个试验循环为24 h,道路行驶时间约为2.67 h。
每个试验循环过程中各流程时间分配表,如表1所示。
表1 腐蚀试验循环中各流程时间分配表 h整车强化腐蚀试验由若干个腐蚀循环组成,每个循环都要经过诸多流程,包括特定试验道路行驶、自然干燥及高温高湿室等过程,腐蚀试验循环示意图,如图1所示。
图1 腐蚀试验循环示意图1.1 整车腐蚀试验主要工况1)高温及高湿环境:主要用于模仿南方湿热地区环境;2)盐雾喷射:用来模拟沿海地区使用环境;3)盐水搓板路及盐水路:模仿北方道路冬季雪水环境,考察底盘的耐腐蚀能力;4)可靠性路:可靠性路一般包括碎石路、扭曲路、石块路、搓板路等。
汽车车身铝合金板材复合涂层加速腐蚀试验方法嘿,咱今儿个就来唠唠这汽车车身铝合金板材复合涂层加速腐蚀试验方法啊。
你瞧瞧,那汽车啊,往大街上一停,一排排的,像一个个威风凛凛的大家伙。
可这汽车车身啊,得受多少罪啊。
风吹日晒的,那铝合金板材上的复合涂层就好比是它的一层保护衣裳,得经得住考验不是?咱就说这加速腐蚀试验方法,那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定下来的事儿。
我记得有一回,咱几个同行凑一块儿,就专门研究这个。
那场面,就跟开大会似的,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争得那是面红耳赤的。
有个老伙计,头发都白了大半,戴个老花镜,一本正经地说:“咱这试验啊,得模拟那最恶劣的环境,就好比把这汽车扔到盐碱地里头,让它好好受受苦。
”另一个年轻点儿的,不服气了,梗着脖子说:“那也不能光想着恶劣环境啊,还得考虑实际情况,这汽车又不是天天都在盐碱地里跑。
”嘿,这一说就热闹了,大家都开始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
咱先说这试验环境的事儿啊。
那实验室里,各种设备摆得满满当当的,灯光打得亮晃晃的。
那加速腐蚀试验,就得营造出各种极端条件,比如说高温高湿,就跟夏天的蒸笼似的,那水汽啊,腾腾地往上冒。
还有那盐雾环境,那喷雾头一喷,整个空间都迷迷糊糊的,就跟下了一场雾蒙蒙的小雨似的,可那味儿啊,咸得呛人。
再说说这试验步骤。
首先得把那铝合金板材的试样准备好,那板材啊,在灯光下一照,亮闪闪的,就跟镜子似的。
然后把它们放在试验设备里头,就跟给它们安排了个特殊的“监狱”似的,让它们在里头接受考验。
这期间啊,还得时不时地去观察观察,看看那涂层有没有啥变化。
有时候啊,盯着那试样看半天,那眼睛都看花了,也没看出个啥名堂来。
可突然有那么一下子,嘿,就发现那涂层上出现了一点点小气泡,就跟人脸上长了个小痘痘似的,那心里啊,就跟发现了新大陆似的,兴奋得不得了。
还有啊,这试验数据的记录也得仔细着点儿。
那本子上,密密麻麻地记着各种数据,就跟蜘蛛网似的。
有时候一个小数点记歪了,那可就全错了,到时候啊,前面的功夫可就全白费了。
汽车涂层户外加速腐蚀试验方法汽车涂层作为保护车身油漆和提升车辆外观质感的重要部分,其抗腐蚀性能对汽车的使用寿命和外观保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进行汽车涂层户外加速腐蚀试验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种常用的汽车涂层户外加速腐蚀试验方法。
一、试验设备:1.腐蚀试验箱:具有可控的温湿度环境;2.均匀试样悬挂装置:用于悬挂试样,确保试样表面均匀暴露在腐蚀环境中;3.盐雾生成装置:用于生成氯化钠盐雾;4.盐雾沉积器:用于将盐雾沉积在试样表面;5.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试样表面的温度;6.盐雾滴定仪:用于测量试样表面盐雾的滴定量。
二、试验流程:1.试样准备:将待测试的汽车涂层均匀涂覆在试样上,并保证涂层的厚度均匀;2.悬挂试样:将试样通过均匀试样悬挂装置悬挂在试验箱中,确保试样表面均匀暴露在腐蚀环境中;3.试验环境设定:设置试验箱的温度和湿度,一般温度为35℃,相对湿度为95%;4.盐雾喷洒:打开盐雾生成装置,生成氯化钠盐雾,并通过盐雾沉积器将盐雾沉积在试样表面;5.盐雾暴露时间:根据试验需求,设置盐雾暴露的时间,一般为48小时;6.温湿度循环:在盐雾暴露结束后,设置试验箱温度为50℃,相对湿度为50%,进行温湿度循环,循环时间一般为2小时;7.滴定量测试:使用盐雾滴定仪测量试样表面的盐雾滴定量,用于分析涂层腐蚀程度;8.试验结束:根据试验的要求,根据滴定量及其他腐蚀表现来评估涂层的腐蚀性能。
三、试验注意事项:1.试样的选择:要选择代表性的试样,具有与实际使用情况相似的涂层结构和性能;2.涂层的均匀性:确保涂层的厚度和均匀性;3.试验环境设置:根据试验需求合理设置试验箱的温度和湿度,保证试验的可靠性和真实性;4.盐雾喷洒和滴定量测试:要准确控制盐雾喷洒和准确测量滴定量,以获得准确的腐蚀程度分析结果;5.试验时间:根据试验的要求,合理设置试验时间。
通过以上试验方法和注意事项,可以对汽车涂层的抗腐蚀性能进行评估和提升,以确保汽车在户外环境中的外观和使用寿命。
大众腐蚀标准
大众汽车的腐蚀标准主要遵循德国DIN 50080标准,该标准涵盖了汽车防腐性能的要求和测试方法。
具体来说,大众汽车的腐蚀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涂层厚度:汽车车身涂层的厚度应满足一定的标准。
根据DIN 50080标准,车身涂层的厚度应达到一定的要求,以保证防腐性能。
2. 涂层附着力:涂层附着力是衡量汽车涂层质量的重要指标。
根据DIN 50080标准,汽车涂层的附着力应达到一定的数值,以确保涂层在车辆使用过程中不会脱落。
3. 耐盐雾测试:耐盐雾测试是评估汽车涂层防腐性能的一种常用方法。
根据DIN 50080标准,汽车涂层应通过一定时间的盐雾测试,以证明其防腐性能达到要求。
4. 耐石击测试:耐石击测试是衡量汽车涂层抗磨损性能的指标。
根据DIN 50080标准,汽车涂层应通过一定的石击测试,以证明其抗磨损性能达到要求。
5. 外观质量:汽车涂层的外观质量也是衡量其防腐性能的重要指标。
根据DIN 50080标准,汽车涂层应无明显划痕、凹痕、起泡等缺陷,以保证其防腐性能。
总之,大众汽车的腐蚀标准主要遵循德国DIN 50080标准,涵盖了涂层厚度、涂层附着力、耐盐雾测试、耐石击测试和外观质量等方面。
这些标准有助于确保大众汽车涂层的防腐性能达到高质量水平,从而提高车辆的使用寿命和用户满意度。
整车防腐性能量化评价方法研究王添琪;马琼;李易【摘要】整车防腐性能是汽车产品质量的关键指标,但目前行业内对整车防腐性能的评价尚未建立完整的评价体系,导致对整车防腐初始质量及可靠性质量难以进行量化评价.论文设立了腐蚀衰减等级及相应分值,利用扣分加权法对整车防腐性能进行量化评价,并划分为五个级别的质量区间,对其设定相应的质量等级和星级评价.同时,应用此方法对某款乘用车整车腐蚀性能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有利于整车防腐性能集成指标的设定,可对不同车型及各系统之间的防腐性能进行横向对比分析,快速拟定整改方向,可有针对性地提升整车防腐性能和顾客满意度.【期刊名称】《汽车实用技术》【年(卷),期】2018(000)008【总页数】3页(P148-150)【关键词】防腐性能;量化评价;扣分加权法【作者】王添琪;马琼;李易【作者单位】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安徽合肥 230091;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安徽合肥 230091;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安徽合肥 23009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61.99前言随着国内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汽车产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整车防腐性能,目前已成为衡量汽车质量的重要指标。
随着车辆使用年份的增加,整车受腐蚀影响后致使可靠性下降的现象时有发生,零部件过早出现因腐蚀造成的损坏是不能接受的[1]。
本论文通过设立腐蚀衰减等级及相应分值,基于已有车型腐蚀数据及市场表现等要素确定各系统加权系数,利用扣分加权法对整车防腐性能进行量化评价,并通过实例分析有效指导整车防腐性能集成指标的设定。
1 评价原则试验故障以腐蚀严重程度划分,参考 QC/T732《乘用车强化腐蚀试验方法》腐蚀等级评价方法采用9级标准进行评价[2]。
评价等级如表1。
表1 腐蚀级别评定表?按照表1对市场服役车辆或整车强化腐蚀试验后部件的腐蚀等级进行评价,计算与设计腐蚀等级之间的差值,得到部件的实际腐蚀衰减等级。
乘用车整车强化腐蚀试验评价方法1 范围本标准定义了乘用车在整车强化腐蚀条件下抗腐蚀性能的评价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在整车强化腐蚀条件下的轿车、SUV、MPV(9座及其以下),商用车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标准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不包括勘误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但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使用这些文件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QC/T 732 乘用车强化腐蚀试验方法ISO 4628-2 色漆和清漆 涂层破坏的评定 一般类型破坏的程度、数量和大小的评定 第2部分:起泡等级的评定ISO 4628-4 色漆和清漆 涂层破坏的评定 一般类型破坏的程度、数量和大小的评定 第4部分:开裂等级的评定ISO 4628-5 色漆和清漆 涂层破坏的评定 一般类型破坏的程度、数量和大小的评定 第5部分:脱落等级的评定ISO 4628-8 色漆和清漆 涂层破坏的评定 一般类型破坏的程度、数量和大小的评定 第8部分:划痕层离和腐蚀程度的评定3 术语和定义红锈在腐蚀介质作用下,涂层、镀层等防护层被破坏,钢铁基体出现腐蚀生成斑(点)状红色腐蚀产物的现象。
通常将产生白锈看作第一腐蚀点。
白锈在腐蚀介质作用下,镀锌层、锌铝涂层、铝合金基体等出现腐蚀生成粉状白色腐蚀产物的现象。
常规可见除了举升、维修或维护,用户正常使用车辆时可见区域。
如车门折边、尖角,车门流水孔、座椅头枕杆、座椅滑轨、机舱盖板工艺孔、制动盘等。
低可见将车辆举升到一定高度或者车辆维修、维护过程中能够看到的区域。
如门槛、裙边、制动踏板杆、方向盘转向柱、发动机前悬置支架、稳定杆、驱动轴等。
拆解可见将车辆从总装总成解析到焊接总成,并切割开腔体,能看到区域。
如翼子板内板与支架、碰撞梁、车身边梁、侧围内腔等。
4 评价节点整车强化腐蚀试验评价节点划分见表1。
表1 评价节点划分评价节点检查时间 检查内容 拍照与记录 备注试验前检查 1.无预处理:试验样车准入检查2.有预处理:预处理结束后车辆外观及油漆划伤、底盘、排气系统初期腐蚀、零部件涂镀层缺陷、预处理破损等图片以及对应其拍照序号记录试验前车辆状态以便用于后期问题分析试验中检查 主机厂按照防腐目标与试验场自行商定检查所有可见区域及零部件图片以及对应其拍照序号特别对车轮螺母、转向拉杆调节螺母等常用紧固件进行可拆卸性检查最终检查 试验结束后拆解前检查1)所有可见区域及潜在内部结构的外观腐蚀等级2)检查车身划痕扩蚀情况1.图片以及对应其拍照序号2.划痕扩蚀宽度记录对于功能检查,所有电器件能否正常工作,如起动电机、雨刮器、座椅前后滑动、折叠等进行运动检查拆解后检查1.车身部分拆解内外饰后,解析钣金件:空腔、内表面、连接面、缝隙等2.底盘件、密封件、各类管路接头、标件卡箍等图片以及对应其拍照序号特别关注管路接头、衬套、球笼等因腐蚀、造成的漏油风险和车身钣金内腔的锈蚀情况5 腐蚀等级评价基准5.1红锈等级评价基准红锈等级评价基准见表2。
表2 红锈等级评价基准腐蚀等级 腐蚀等级定义 腐蚀等级描述0 无锈蚀 无红锈1 微量锈蚀 少量小红锈点2 轻微锈蚀 较多小的红锈点3 轻度锈蚀 多量红锈点(约10%的红锈)4 中等锈蚀 中等尺寸的红锈点(约25±15%的红锈)5 中度锈蚀 已连成片状的红锈(约50±10%的红锈)6 大面积锈蚀 大面积的红锈(约75±15%的红锈)7 全面积锈蚀 整个表面全部红绣(100%红锈)8 严重锈蚀 明显的锈垢堆积9 质量缺失 鼓包、开裂或呈片状脱落,出现基体的质量损失10 锈穿 腐蚀导致的穿孔、断裂、边缘缺失等5.2 白锈等级评价基准白锈等级评价基准见表3。
表3 白锈等级评价基准腐蚀等级 腐蚀等级定义 腐蚀等级描述0 无锈蚀 无白锈1 微量白锈 少量小的白锈点2 轻微白锈 较多小的白锈点3 轻度锌腐蚀 少量面积锌层腐蚀,露出基体(约10%的面积)4 中度锌腐蚀 较大面积锌层腐蚀,露出基体(约25±15%的面积)5 重度锌腐蚀 大面积锌腐蚀,露出基体(约50-75%的面积)6 全面积锌腐蚀 锌层全部腐蚀,露出基体(约100%的面积)7 少量红绣 小面积出现红绣(20%红绣)8 中度红绣 较大面积出现红绣(约25±15%的红绣)9 重度红绣 大面积出现红绣(约50-75%的红绣)10 全面积红绣 全部面积出现红绣(约100%的红绣)注:白锈评价10级后,参考红绣7级以上进行评价5.3 腐蚀等级评价基准示例5.3.1钢铁基体面结构腐蚀评级基准图谱见附录A.1。
5.3.2钢铁基体焊点腐蚀评级基准图谱见附录A.2。
5.3.3 钢铁基体冲孔腐蚀评级基准图谱见附录A.3。
5.3.4 钢铁基体车身裙边腐蚀评级基准图谱见附录A.4。
5.3.5 钢铁基体电泳黑漆件腐蚀评级基准图谱见附录A.5。
5.3.6 钢铁基体镀锌层腐蚀评级基准图谱见附录A.6。
5.3.7 钢铁基体锌铝涂层件腐蚀评级基准图谱见附录A.7。
5.3.8 钢铁基体紧固件腐蚀评级基准图谱见附录A.8。
5.3.9 铝合金基体腐蚀评级基准图谱见附录A.9。
5.3.10 不锈钢基体基体腐蚀评级基准图谱见附录A.10。
6 评价与记录6.1 评价前准备每次对样车进行全面腐蚀评价前,需将样车表面清洗干净,包括机舱、底盘部位。
6.2 车身划痕扩蚀测量与评价1)划痕扩蚀宽度测量,必须将划痕位置标识与划痕对应;运用测量工具读取“划痕中心线”到“扩蚀最宽处”的距离值,图1示例的划痕扩蚀宽度为a。
图1 车身划痕扩蚀宽度测量示意图2)水平划痕运用测量工具竖直测量扩蚀宽度,竖直划痕运用测量工具水平测量扩蚀宽度。
3)测量时建议使用照明和放大设备,助于测量更准确。
4)当划痕没有明显的扩展,划痕宽度应记录0;如果划痕或带划痕的标准参试板“丢失”,应在记录表上记录“丢失”字样。
5)推荐对于可见的最小划痕扩展(0mm<划痕宽度<0.5mm),应直接记录宽度为0.5mm。
6)按照试验周期数,定时检查车身外表面,包括前罩盖、翼子板、顶盖、前/后车门、行李箱盖、背门外板的划痕锈蚀与漫延情况。
具体检查部位与扩蚀宽度范围由主机厂自行制定。
7)车身划痕的扩蚀评价,参考ISO 4628-2、ISO 4628-4、 ISO 4628-5、ISO 4628-88)按附录B.1记录划痕腐蚀形貌与扩蚀的测量结果6.3 评价检查表1)具体试验结果记录方法参见QC/T 732,用数码相机拍摄试验车辆及零部件的腐蚀情况,并遵循先整体再部分最后局部的原则,确保每一张局部图片都能准确辨认具体部位。
2)常规可见区域腐蚀评价检查表,按附录B.2。
3)低可见区域腐蚀评价检查表,按附录B.3。
4)拆解可见区域腐蚀评价检查表,按附录B.4。
附录A(资料性附录)腐蚀等级评价基准示例A.1 钢铁基体面结构腐蚀评级基准图谱,见表A.1表A.1 钢铁基体面结构腐蚀评级基准图谱等级 图片 描述0 无红锈1 少量小红锈点2 较多小的红锈点3 多量红锈点(约10%的红锈)4 中等尺寸的红锈点(约25±15%的红锈)5 已连成片状的红锈(约50±10%的红锈)6 大面积的红锈(约75±15%的红锈)7 整个表面全部红绣(100%红锈)8 明显的锈垢堆积9 鼓包、开裂或呈片状脱落,出现基体的质量损失10 、 腐蚀导致的穿孔、断裂、边缘缺失等注1A.2 钢铁基体焊点腐蚀评级基准图谱,见表A.2表A.2钢铁基体焊点腐蚀评级基准图谱等级 图片 描述1 无红锈2 1至2个小红锈点3 较多小的红锈点4 多量红锈点(约10%的红锈)5 中等尺寸的红锈点(约25±15%的红锈)6 多量中等尺寸的红锈点(约50±10%的红锈)A.3 钢铁基体冲孔腐蚀评级基准图谱,见表A.3表A.3 钢铁基体冲孔腐蚀评级基准图谱等级图片描述1 无红锈2 1至2个小红锈点3 较多小的红锈点4多量红锈点(约10%的红锈)5中等尺寸的红锈点(约25±15%的红锈)6多量中等尺寸的红锈点(约50±10%的红锈)7 大尺寸的红锈点(约75±15%的红锈)8 大片生锈或非常大的红锈点(100%红锈)9 有锈垢堆积、开裂或呈片状脱落,出现基体的质量损失A.4 钢铁基体车身裙边腐蚀评级基准图谱,见表A.4表A.4钢铁基体车身裙边腐蚀评级基准图谱等级 图片 描述1 无红锈2 少量小红锈点3 锈点连成线状红锈4 线状红锈向周边扩展5 线状红锈且向周边扩展出中等尺寸的红锈块6 线状红锈且向周边扩展出大尺寸的红锈块7 大尺寸的红锈块有锈垢堆积且基体大量锈蚀8 穿孔A.5 钢铁基体电泳黑漆件腐蚀评级基准图谱,以减电泳黑漆减震弹簧为例,见表A.5表A.5钢铁基体电泳黑漆件腐蚀评级基准图谱等级 图片 描述1 无红锈2 1至2个小红锈点3 较多小的红锈点4 多量红锈点(约10%的红锈)5 中等尺寸的红锈点(约25±15%的红锈)6 连成片状的红锈点(约50±10%的红锈)7 破损出现大量红锈(约75±15%的红锈)8 开裂有明显的锈垢堆积(100%红锈)9 开裂或呈片状脱落,出现基体的质量损失10 穿孔,断裂A.6 钢铁基体镀锌层腐蚀评级基准图谱,见表A.6表A.6钢铁基体镀锌层腐蚀评级基准图谱等级 图片 描述0 无白锈1 少量白锈点2 较多的白锈点3 少量面积锌层腐蚀,露出基体(约10%的面积)4 较大面积锌层腐蚀,露出基体(约25±15%的面积)5 大面积锌腐蚀,露出基体(约50-75%的面积)6 锌层全部腐蚀,露出基体(约100%的面积)7 小面积出现红绣(20%红绣)8 较大面积出现红绣(约25±15%的红绣)9 大面积出现红绣(约50-75%的红绣)10 全部面积出现红绣(约100%的红绣)A.7 钢铁基体锌铝涂层件腐蚀评级基准图谱,以弹性卡箍为例,见表A.7表A.7钢铁基体锌铝涂层件腐蚀评级基准图谱 等级 图片 描述1 无红锈2 1至2个小红锈点3 较多小的红锈点4 多量红锈点(约10%的红锈)5 中等尺寸的红锈点(约25±15%的红锈)6 多量中等尺寸的红锈点(约50±10%的红锈)7 大尺寸的红锈点(约75±15%的红锈)8 大片生锈或非常大的红锈点(100%红锈)9 有锈垢堆积、开裂或呈片状脱落,出现基体的质量损失A.8 钢铁基体紧固件腐蚀评级基准图谱,以外六角螺栓为例,见表A.8表A.8钢铁基体紧固件腐蚀评级基准图谱等级 图片 描述1 —— 无红锈2 1至2个小红锈点3 较多小的红锈点4多量红锈点(约10%的红锈)5中等尺寸的红锈点(约25±15%的红锈)6多量中等尺寸的红锈点(约50±10%的红锈)7大尺寸的红锈点(约75±15%的红锈)8 大片生锈或非常大的红锈点(100%红锈)9 有锈垢堆积、开裂或呈片状脱落,出现基体的质量损失A.9 铝合金基体腐蚀评级基准图谱,见表A.9表A.9 铝合金基体腐蚀评级基准图谱等级 图片 描述1 无白锈2 1至2个小白锈点3 较多小的白锈点4 多量白锈点(约10%的白锈)5 中等尺寸的白锈点(约25±15%的白锈)6 多量中等尺寸的白锈点(约50±10%的白锈)7 大尺寸的白锈点(约75±15%的白锈)A.10 不锈钢基体基体腐蚀评级基准图谱,以消声器壳体为例,见表A.10表A.10 不锈钢基体基体腐蚀评级基准图谱等级 图片描述 1无红锈2 1至2个小红锈点3 较多小的红锈点4多量红锈点(约10%的红锈)5中等尺寸的红锈点(约25±15%的红锈)6多量中等尺寸的红锈点(约50±10%的红锈)7大尺寸的红锈点(约75±15%的红锈) 8大片生锈或非常大的红锈点(100%红锈)8大片生锈或非常大的白锈点(100%白锈)附录B(资料性附录)整车腐蚀试验评价检查表 B.1车身划痕评价检查表单,见表B.1表B.1 车身划痕评价检查表单车型 VIN 颜色里程试验周期检查日期车身部位 右侧划痕部位前罩盖 翼子板 顶盖 前车门 后车门行李箱/背门水平垂直水平垂直 水平垂直水平 垂直 水平 垂直水平垂直单边扩展的最大值(mm)车身部位 左侧划痕部位前罩盖 翼子板 顶盖 前车门 后车门行李箱/背门水平垂直水平垂直 水平垂直水平 垂直 水平 垂直水平垂直单边扩展的最大值(mm)B.2常规可见区域腐蚀评价检查表,见表B.2表B.2 常规可见区域腐蚀评价检查表序号 检查时间节点部件名称 腐蚀等级1车门流水孔 左前2 左后3 右前4 右后5 车门折边 左前6 左后7 右前8 右后9车门尖角 左前10 左后11 右前12 右后13车门框 左前14 左后15 右前16 右后21车窗框 左前22 左后23 右前24 右后25车门门锁 左前26 左后27 右前28 右后29车门锁舌 左前30 左后31 右前32 右后33车门铰链 左前34 左后35 右前36 右后37车门限位器 左前38 左后39 右前40 右后2141车轮紧固螺栓 左前42 左后43 右前44 右后45 前翼子板边缘 左侧46 右侧47 外装饰件48 左前门钥匙孔49 燃油加注口外板50 燃油加注管口紧固螺栓51 背门/行李箱锁52 背门/行李箱锁紧固螺栓53 背门/行李箱盖流水孔54 背门/行李箱盖尖角55 背门/行李箱盖折边56 背门/行李箱支架、撑杆 左侧57 右侧58轮辋 左前59 右前60 左后61 右后62 发动机启动钥匙孔63 前排座椅头枕支柱 左座64 右座65 前排座椅安全带锁舌 左座66 右座67后排座椅安全带锁舌 左座68 中座69 右座2270座椅滑轨 左座71 右座72 座椅滑轨紧固螺栓 左座73 右座74前雨刮臂 左侧75 右侧76前雨刮弹簧 左侧77 右侧78 后雨刮弹簧79 机舱盖尖角80 机舱盖折边81 机舱盖支撑杆82 机舱盖支撑杆支架83机舱盖铰链 左侧84 右侧85 大灯紧固螺栓 左侧86 右侧87 机舱盖锁舌88 机舱盖锁总成89减震塔螺栓 左侧90 右侧91 继电器盒紧固螺栓92 进气总管卡箍93 空滤器盒安装螺钉94 排气歧管隔热罩95 排气歧管隔热罩螺栓96 ECU及紧固螺栓97 搭铁线螺栓98 发动机悬置99 发动机悬置支架紧固螺栓23100 暖风水管卡箍 101 水箱盖 102 水箱水管支架 103 发动机缸体 104 变速器缸体 105 隔热罩106减振弹簧及弹簧座 左前107 左后 108 右前 109 右后110液压减振器 左前111 左后 112 右前 113 右后114减振器紧固螺栓 左前115 右前 116 左后 117 右后118制动钳及紧固螺栓 左前119 右前 120 左后 121 右后122制动管接头 左前123 右前 124 左后 125 右后126摆臂 左前127 右前128 摆臂悬置螺栓 左前129 右前24B.3低可见区域腐蚀评价检查表,见表B.3表B.3 低可见区域腐蚀评价检查表序号 检查时间节点部件名称 腐蚀等级1 摆臂球头螺母 左前2 右前3 转向横拉杆球头螺母 左前4 右前5 转向横拉杆调整螺母 左前6 右前7 前副车架8 前横向稳定杆9制动盘挡泥板 左前10 右前11 左后12 右后13 轮速传感器螺栓 左前14 右前15 油底壳紧固螺栓16 油底壳放油螺栓17 变速器壳体连接螺栓18 变速器放油螺栓19驱动轴 左轴20 中轴21 右轴22驱动轴球笼 左轴23 右轴24 后副车架25 后副车架紧固螺栓26 后横向稳定杆2527 排气管连接法兰螺母28 排气管吊耳29 排气管管体30 排气管一级消声器31 排气管二级消声器32 排气管三级消声器33 燃油箱紧固螺栓34 燃油加注管35 燃油蒸气导管36 燃油蒸气导管卡箍37裙边 左侧38 右侧39门槛 左侧40 右侧41 车底钣金42 车底工艺孔/贴片43 挡泥板紧固螺栓 左侧44 右侧45 前保险杠紧固螺栓 左侧46 右侧47 驻车制动拉索支架 左侧48 右侧49 后保险杠紧固螺栓 左侧50 右侧51 车底隔热罩/螺栓B.4拆解可见区域腐蚀评价检查表,见表B.4表B.4 拆解可见区域腐蚀评价检查表26序号 解析典型部位的名称 解析后腐蚀等级记录1车门 左前外板内侧内板内侧防撞梁搭接部位扣合边(撕开后)2 左后外板内侧内板内侧防撞梁搭接部位 扣合边(撕开后)3 右前外板内侧内板内侧防撞梁搭接部位 扣合边(撕开后)4 右后外板内侧内板内侧防撞梁搭接部位 扣合边(撕开后)5机舱盖 外板内侧6 内板内侧7 扣合边(撕开后)8后备箱、行李箱盖 外板内侧9 内板内侧10 扣合边(撕开后)11翼子板内构件 左侧12 右侧13机舱边梁 左侧14 右侧15 碰撞梁 前碰撞梁 后碰撞梁16 侧围总成17 A、B、C柱总成18 其他(如钣金接缝)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