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资料】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第7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教案 华东师大版
- 格式:doc
- 大小:49.50 KB
- 文档页数:3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教案(华东师大版九年级下)金丝峡镇初级中学徐继红【教学内容】(1)"三国同盟"、"三国协约"的形成及相关条约的主要史实,了解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形成。
(2)萨拉热窝事件的简单过程。
(3)一战的爆发。
【教学目标】1、掌握一战的原因、是哪两大军事集团、萨拉热窝事件是怎么回事、一战是怎么爆发的。
2. 知道帝国主义的本质是要称霸世界、奴役和掠夺世界人民,热衷战争。
3.理解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由于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为称霸世界而进行战争,这才是一战的根本原因。
4.认识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战争规模越来越大,战况越来越惨烈,认识战争的残酷性。
5.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消除战争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重点: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萨拉热窝事件、一战的爆发。
难点:一战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教学方法】充分利用教材资料讲解说明;幻灯片演示说明;视频资料感受。
【学生学法】利用教材看、听取讲解、理解内容;做好要点记录;结合看、听、思,理解本课内容。
【新课进程】一.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1.导入:战争,是人类社会的产物,如影随形,它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其规模也越来越大,战况也越来越惨烈。
发展至20世纪初,战争达到空前规模,出现了世界级的大战。
本节课,我们就一起探讨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如何爆发的。
2.问题一: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与哪国?结果如何?3.问题二: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与哪国?结果如何?4. 看35页表格新老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发展不平衡、会出现矛盾和斗争。
拉友结盟。
5.两大军事集团形成威胁世界和平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 “一战”的导火线 事件经过(看教材)。
三.“一战”的爆发: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俄英法相继卷入,一战爆发。
交战的双方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协约国(英、法、俄)同盟国(德、意、奥匈)世界大战如箭在弦疯狂扩军备战三国协约三国同盟四.请观看一战爆发视频,听好解说词,理解专家怎样解释一战的爆发。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第八课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课程标准知道“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等;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了解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
教材分析本课是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的开篇,本单元分多条线索,分别讲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与战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以及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潮。
本课以时间为线索,讲述了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的形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及战争过程和结果,关键是对战争爆发原因的分析。
学情分析学生经过两年多的历史学习,已初步掌握历史学科学习方法,对于历史知识学习具有一定的思考和理解能力。
在学习中国史时,学生已通过“二十一条”、“五四运动”等相关内容了解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巴黎和会的相关内容,掌握一定基础。
同时他们思维活跃,对于世界近代史的新内容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
核心素养拥有正确的历史观念,掌握正确的历史思维分析方法,拥有唯物史观。
通过解读史料素材,提炼有关信息,掌握史料实证能力。
通过观看地图,制作时间轴,将历史发展带入时间空间之中,形成时空观念。
根据相关材料,掌握准确的历史分析方法,拥有历史解释能力。
通过对世界史的学习,中外对照,产生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知道“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等教学难点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了解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环节教学设计设计意图情境引入导入2018年11月11日各国在法国巴黎举办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00周年活动,法国总统马克龙对战争的残酷进行了演讲,以此为基础吸引学生了解百年前的这场世界大战,导入本课。
让学生对一战及其对欧洲乃至世界的影响产生初步理解。
讲授新课一、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1.展示图片1914年的世界殖民版图与相关材料,使学生了解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列强进行新一轮的殖民争夺。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欧洲两大军事对抗集团形成与一战的爆发,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
2、能力目标:逐步提高学生分析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树立热爱和平的意识。
【重点】:两大军事集团形成与一战的爆发。
【难点】: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教学方法】:讲授法、分析教学法、【导入新课】:复习上一单元重点知识。
【新课探究】:一、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1、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项目英国法国德国美国1860年工业产值位次 1 2 3 41910年工业产值位次 3 4 2 1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 1 2 3 4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成为帝国主义矛盾和战争的根本原因。
2. 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1、萨拉热窝事件——“一战”的导火线理解:突发事件和恐怖事件有时严重威胁世界的和平。
讨论思考:如果没有萨拉热窝事件,会不会发生“一战”?提示(一):会发生战争,理由:一战的根本原因是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必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两大军事集团矛盾的激化更是加剧了战争危机。
提示(二):不会发生战争,理由:“暗杀”等恐怖事件是发动战争的借口和机会,如果没有这类事件,战争可能推迟或避免;二战后至今,恐怖事件、帝国主义发展不平衡、新的军事集团扩军备战等现象依然存在,但并没有发生世界大战。
2、“一战”的爆发: 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一战爆发。
3、一战的起止时间1914 年——1918年4、一战的双方【总结巩固】:学习本课,要结合考试标准掌握《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止时间;萨拉热窝事件等内容。
【板书设计】:(略)。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课程标准了解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和影响。
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和影响。
教材分析本课主要学习三部分内容: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和结果。
这三部分内容勾勒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基本轮廓。
两次工业革命,尤其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提升了欧洲国家的整体实力。
后来居上的欧强国企图获得与其经济实力相匹配的政治资源。
为了争夺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它们要求重新划分殖民地。
欧洲各国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
20世纪初,欧洲出现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
这两大军事集团展开疯狂的扩军备战,战争一触即发。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战争持续了4年多,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学情分析初三学生由于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对历史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学生对历史的认识仍处于感性认识阶段,所以学生运用历史知识的综合能力不是很强。
作为教师需要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同时适时的增加一定的课外知识,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历史学习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形成较全面的历史观点。
核心素养通过对史料的解读,正确认识历史叙述,并对各种历史解释加以理解;通过地图并构建时间轴,锻炼学生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构建历史事件、人物和现象之间的联系,让学生能够将历史事件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通过对重点知识点分析和讲解,让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从历史中获取有益的信息。
教学重点萨拉热窝事件教学难点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形成的原因环节教学设计设计意图情境引入通过介绍斯蒂芬·茨威格和罗曼·罗兰中《昨日的世界》和《战时日记》中的内容,并提问学生“为什么仅仅时隔两年,这两位好友的感觉会有如此大的差异呢?”以此来引起学生的思考。
第7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教师寄语:鸟儿有了要飞的冲动,就不甘心在地上爬行。
为了你的梦想,努力吧!学习目标:(目标明确,行动才更有效)1、知道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组成情况,2、了解两大军事集团的对抗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3、能讲述萨拉热窝事件的主要过程,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
学法指导:(方法得当,方能事半功倍)本课教学重点是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教学难点是两大对抗军事集团的形成,反映了欧洲资本主义大国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学习过程:(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吧!)一、导入新课。
二、明确目标。
三、课前热身:(认真阅读课本内容,然后完成下列知识填空。
)1、背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阶段,他们之间发展不平衡,为了争夺,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最终形成了两大敌对的帝国主义侵略集团即和。
2、导火线:1914年6月,在波斯尼亚首府发生了一起枪杀事件,被称为事件,它的发生,促使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被称为一战的导火线。
3、爆发:年,向宣战。
四、课堂探究:(一)、自主学习:(认真阅读课本,完成下列各题,相信你有很多收获!)聚焦目标一:1、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分别是怎样形成的?分别以哪个国家为核心?聚焦目标二:2、试画出两大军事集团的大体位置示意图,想想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带来了什么后果?聚焦目标三:(1)比一比:看看谁的口才好?讲讲什么是萨拉热窝事件?(2)想一想:萨拉热窝事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有什么作用?5、学了本课后,还有哪些疑惑,请写在下面,与大家分享。
(二)合作探究:(交流过程中你一定有所感悟,大胆说出你的看法,提出你的问题!)(三)展示讲解:(用流利的语言和创新的思维来展示你们组的风采!)(四)课堂小结五、巩固提升(一)必做题1、19世纪末20世纪初围绕巴尔干问题的争端,在欧洲形成了哪两大军事集团()A、法德同盟与俄奥同盟B、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C、德奥同盟与英俄协约D、意德同盟与英法协约2、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源是()A、斐迪南大公被刺杀 B 、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C、欧洲东南部民族矛盾尖锐D、俄国、奥匈帝国真争夺巴尔干岛3、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为维护自己的主权和独立而战的国家是()A.塞尔维亚 B.保加利亚 C.英国 D.法国A、波斯尼亚B、门的内哥罗C、塞尔维亚D、阿尔巴尼亚5、1916年11月,罗曼·罗兰在《战时日记》中写道:“欧洲正在奔向奴役和毁灭。
第 7 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2.归纳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加剧,直接原因是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导火线是萨拉热窝事件。
3.认识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
4.通过作图讲解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原因和过程,提高学生识图、填图、空间思维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是由于利益目标一致或相近,因此决定国际关系的是国家利益;由具体史实推导出相关结论。
2.第一次世界大战是由于各国政治经济利益的不同,在民族矛盾的推动下发生的,从而掌握引起战争的各种因素。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通过分析,使学生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是资本主义大国争夺世界霸权的结果。
2.通过讲述,使学生明确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
【学情分析】【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同盟国与协约国的形成;萨拉热窝事件重点突破方案:萨拉热窝事件,主要通过动画展示和视频播放的方式突破重点。
难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两大对抗军事集团的形成,与欧洲列强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难点突破方案:大战的原因、性质,通过表演历史剧,再现当时历史的方式,让学生弄清两大军事对抗集团的形成,从而理解大战的性质是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
【教法与学法导航】教法:问题激发策略;积极开发各种课程资源,自制课件等学法:自主探究策略,小组合作讨论【教学准备】教师:搜集有关的材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搜集资料,并形成简练可以讲述的文章,编演历史剧【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出示“ 9.11 事件”图片,教师予以介绍:恐怖事件至今让人心有余悸。
有人猜测,“ 9.11 事件”可能会不会导致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爆发?那么第一次世界大战出现的的原因是什么呢?引入本节,学生自主认定本节目标。
新课探究:(一):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1.学生结合教材,自主探究,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背景、过程、影响,并试画出两大军事集团的大体位置示意图,教师巡视,归纳疑点2.教师强化两点:一、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的含义,它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及战后世界体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帝国主义列强争霸世界和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史实: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解战后世界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形成的原因及过程。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的眼光分析历史事件的意识和能力。
能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过及原因,了解战后世界体系形成的原因,使学生知道战后世界新秩序建立的过程。
情感目标: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发展和进步带来的严重灾难,使学生感受到帝国主义国家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行径,是在牺牲弱小民族利益的基础上,世界格局建立在各国实力均势基础之上。
国家实力决定其国际地位,懂得独立自主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树立热爱和平、远离战争的现代意识。
【重点难点】重点: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及战后国际体系形成的原因、过程。
难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战后世界体系形成的原因,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及战后世界体系的认识和评价。
【教学方法】启发诱导、讨论交流、史论结合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复习提问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引入新课。
二、学习新课(一)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1.根本原因表格出示19 世纪末20 世纪初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情况,分析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力发生的变化。
进而得出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及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2.两大军事集团三国同盟:德国、意大利、奥匈帝国。
三国协约:英国、法国、俄国。
3.争夺焦点(欧洲火药桶):巴尔干地区。
4.后果: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2.导火线:1914年,萨拉热窝事件。
3.大战爆发的标志:1914.07,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4.交战双方:同盟国与协约国。
5.重要战役(转折点):凡尔登战役。
6.战争结束:1918.11,德国投降,一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结束。
7.战争性质:是西方列强为了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发动的一场帝国主义掠夺战争。
3.7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内容标准】
(1)简述"三国同盟""三国协约"的组成国及相关条约的主要史实,了解欧洲两大军事对抗集团形成的严重后果。
(2)讲述萨拉热窝事件的主要过程,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
(3)以凡尔登战役为例,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知道欧洲两大军事对抗集团形成与一战的爆发,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树立热爱和平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两大军事集团成与一战的爆发。
难点: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教学过程】
复习
复习上一单元重点知识。
新课学习
一、两大军事集团
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成为帝国主义矛盾和战争的根本原因。
2. 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
1、萨拉热窝事件——“一战”的导火线
理解:突发事件和恐怖事件有时严重威胁世界的和平。
讨论思考:如果没有萨拉热窝事件,会不会发生“一战”?
提示(一):会发生战争,理由:一战的根本原因是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必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两大军事集团矛盾的激化更是加剧了战争危机。
提示(二):不会发生战争,理由:“暗杀”等恐怖事件是发动战争的借口和机会,如果没有这类事件,战争可能推迟或避免;二战后至今,恐怖事件、帝国主义发展不平衡、新的军事集团扩军备战等现象依然存在,但并没有发生世界大战。
2、“一战”的爆发: 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一战爆发。
3、一战的起止时间1914 年——1918年
4、一战的双方
作业
1、预习第8课
2、完成本课的同步练习。